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嘉诚管理日志》之7月8日:修己而后才能安人(共含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eatrixKidd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安人先修己,
――《李嘉诚的大局观与细节处理》
背景分析
一生游走于商界的李嘉诚对管理有着独特的看法。在他看来,管理的宗旨并不是“安人”,而是要赋予企业生生不息的光芒。
李嘉诚的管理理念非常鲜明:一方面,管理者要善待下属,你对他们好,他们才会对你好,任何人都能成为企业的核心,但这需要管理者本人先付出,这也就是修己;另一方面,他十分清楚,好的管理并不是说几句人文精神的语言就能达到的,而是要力求在商业秩序模糊的地带建立正确的方针,
这就需要管理者能知人善任,量才而用,而不是只知道一味地充好人。毕竟,企业的核心责任是追求效率及赢利。正是基于这样的管理理念,李嘉诚特意将感情因素注入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李嘉诚这样做也赢得了全球职业经理人的广泛尊敬。值得说明的一点就是,李嘉诚这样做绝不是在追求“安人”的境界,因为“安人”是中国式管理中最具幻想色彩的东西。
行动指南
管理者的责任是为了让企业生生不息,而一味地“安人”,只会拖垮企业。
修己安人是孔子管理思想的重要课题,修己是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安人是管理的目的。
孔子在《大学》里,提出了一个融修身、治国与知行于一体的简明公式。即所谓的“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在孔子看来,管理的根本目标与规律,在于宣传弘扬光明的德性,并用这种德性去改造人民,使他们安居乐业,修身养性,处于宁静和谐的状态中去追求善的境界。这就是管理的目标,也即是“安人”。这就是孔子的“三纲领”。
但是,我们怎么来达到这种管理的目标呢?那么,孔子给了我们一把金钥匙,那就是“八条目”的方法。他说古代那些圣明的人,当他们要想把自己光明的品德显彰于天下,以便去影响人民时,他们的方法是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但是,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呢,首先你得有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的能力;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的人,首先要修养好自己的品德;想要修养好自己的品德的人,首先要诚实自己的意念;想要诚实自己意念的人,首先要取得一定的知识。取得知识,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懂得事物的原理。
这里,孔子在表达“八条目”时,用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类推逻辑结构。在这条八条目的逻辑结构中,“修身”是八条目的核心。
首先,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本,因为后四者只是修身的方法,是从属于修身的目的,
其次,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尽管后三者是修身的目的,修身的理想,但为了实现这些理想,则又必须从修身做起。孔子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只有知道怎样修养自己,才能知道怎样管理别人。治人,治国,治天下都是“治已”即修身的外化与扩大。
这里面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管理者应该以个人的道德修养为基础,树立榜样,影响被管理的人,第二方面,是修养自己的过程中,你会体会到很多思路、思想、知识和方法。如怎么格物,怎么致知,怎么诚意,怎么正心等,用指导自己修身的方法,去指导管理别人修身,其思路是相通的,所以,管理者必须时刻不忘记个人的道德修养——“修身”。
但,修身的目的是什么?是治国,平天下,最终达到显彰美德,使人达到于至善,使人民生活幸福,这是孔子管理学追求的终极目标。
荀子讲:“人莫贵乎生,莫乐乎安“,在儒家管理思想中,安宁乃人生最大的幸福与快乐。
这就是孔子“安人“的管理思想,这种思想在当代的企业管理中仍很有意义,当代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其对管理目标的探讨中,就特别强调“人”的目标,现代人本管理论述的企业目标更是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企业是人的群体,企业的活动就是人的活动,人的群体必须建立在共同的信念之上,必须把人聚集在共同原则的周围。不然的话,企业就会瘫痪,不能够活动,不能够要求它的成员努力工作。
因此,安人即是企业的目的,也是企业的手段。所以,管理者的使命必须去完成这一课题,怎么去完成呢?孔子的管理思想就是“修已安人”。
大家都是公司的高层人员,公司上下数千双眼睛都盯着我们看,我们要给员工作出一个好的榜样,
――《亿万身价成功术――通透亚洲首富李嘉诚的经商智慧》
背景分析
李嘉诚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以身作则,给员工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在公司,李嘉诚虽然贵为董事会主席,但他依然跟普通员工一样遵守公司的规定。每天,李嘉诚总是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才离开。
李嘉诚不但时时注意以身作则,还要求公司高层严格执行制度。例如,他要求公司高层给员工开会时间不能超过45分钟,否则马上终止会议。没有说完的事情自己找时间给员工说清楚。刚开始,很多管理层都不适应,开会时间往往超过限制,但时间长了,大家都有了明确的认识:鸡毛蒜皮的事不必在会议上说,开会是为了把重要的事情集中在一起解决,
李嘉诚不仅这样要求管理层,对自己也是一样。有一次,他和几名董事在一起开会,或许要说的问题很多,一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李嘉诚发现后,马上向大家道歉,并宣布散会。但有几个董事的问题还没解决,而且是非常紧急的事情,因此想恳请李嘉诚破一次例。李嘉诚不仅没有应允,反而语重心长地说:“大家都是公司的高层人员,公司上下数千双眼睛都盯着我们看,我们要给员工作出一个好的榜样。”
行动指南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管理者就要给下属树立一个榜样,不能对别人是一套,自己执行起来却是另一套。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不幸的是,许多人混淆了坚持原则和强硬,尤其是当这些原则有时意味着他们的要求会遭到拒绝时,
――11月2日,《金融时报》文章《“超人”李嘉诚》
背景分析
李嘉诚是个很有亲和力的人,但他同时也是个坚持原则,有时甚至还有些固执的人。艾伦・哈森菲尔德是李氏家族玩具企业孩之宝的董事长,他认为李嘉诚是一个传统之人,但也不失冷酷的一面;他虽然身在新世界中,但骨子里体现的却完全是旧的价值观,
艾伦・哈森菲尔德还举例说,他与李嘉诚谈生意是很爽快的,从不签合同,只要双方一个握手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李嘉诚就是这样,在坚持原则中赢得了对方的信任,但是谁如果让他丢脸或破坏规则,那双方的合作就此打住,丝毫没有回旋的余地。对此,李嘉诚的解释是:“不幸的是,许多人混淆了坚持原则和强硬,尤其是当这些原则有时意味着他们的要求会遭到拒绝时。”
行动指南
工作中坚持原则,该“强硬”时就要拿出魄力!当然,坚持原则并不等于死板,必须视具体情况而变通。
如果你始终注意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别人,别人也就无法捕捉你的虚实,
――《李嘉诚经商自白书》
背景分析
脚踏实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张扬,是李嘉诚从创业开始就拥有的优良品质,
李嘉诚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稳定自我,调节自己的情绪,善于集中精力不受他人干扰,也因此,李嘉诚赢得了他周围的人的深切好感。
严于律己、谦虚做人是李嘉诚为人处世的一贯原则。他不但严格要求自己,而且用自己的态度和高尚的品德,熏陶和教育他的儿子和他身边担任重要职位的有才之士。
行动指南
如果你要得到仇人,那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如果你想得到的是朋友,那就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名誉是我的第二生命,有时候比第一生命还重要,
――《李嘉诚全传》
背景分析
李嘉诚向来对自己的行为非常检点,比如他对那些女明星、女艺员、港姐亚姐等就敬而远之,更不会与她们合照。香港某刊物曾重金悬奖称,如果哪位女明星能和李嘉诚合照,他们可出40万港元的天价买她的照片,
其实这也实属无奈,很多曾经成功的商人无不是因行为不检点而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李嘉诚视名誉为生命,在他看来,清誉比荣誉更为重要。李嘉诚处世非常小心,就算是很细微的问题,他也都会认真对待,以免给对方造成麻烦,或产生什么想法。不知内情的人都以为,李嘉诚应该对自己“超人”的称号早已坦然接受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位记者在访问时直称他是香港商界的超人,李嘉诚马上避嫌说此话过了,其实我是个普通人而已。
行动指南
要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商人就要检点自己的行为,钱可以少赚点,但名誉却不能有损。
作为一个商人,最重要的是利用财富去造福社会,而不是去填饱自己的私欲,
――《李嘉诚经商智慧全书》
背景分析
人们总是会认为富豪就一定会过着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富豪都如此,李嘉诚就是一个“反潮流”的人。
李嘉诚从一家小塑胶厂起家,直到登上香港地产业的龙头老大,成为香港首富,这期间经过了30多年,
至今他仍住在1962年结婚前购置的深水湾独立洋房里。李嘉诚有两艘游艇,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如今看来也算不上豪华。李嘉诚的衣着也一直保持朴素:他常穿不算名牌、款式比较陈旧的黑色西服。李嘉诚自己曾说过:“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讲究。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经用了好多年。”在公司,李嘉诚每天都与职员吃一样的工作餐,他去巡视工地时,他也总是与工人们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盒饭。
李嘉诚的生活不但离奢侈这个词很远,甚至称得上是非常俭朴,他不抽烟、不喝酒,也极少跳舞,唯一的“高档”嗜好就只有打高尔夫球而已。
行动指南
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与俭是积累财富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对于一名企业家而言,任何时候都不应该丢掉勤俭这个好习惯。
不能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事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都相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
――《李嘉诚经商智慧全书》
背景分析
运气对成功有一定的影响,但绝不是成功的必要因素。李嘉诚对此早有清醒的认识,他说:“坦白一点说,我在创业初期,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而是靠工作、靠辛苦、靠工作能力赚钱。你必须对你的工作事业有兴趣,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能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都相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
若我们贸然去做,失败时便埋怨命运,这是不对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当年,李嘉诚以一个穷小子的身份发迹,这整个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青年奋斗成功的励志故事。
在某种意义上,运气是随着成功与日俱增的。正如李嘉诚自己所说,在20岁前,他的成功100%靠的是勤劳;20~30岁,有10%靠的是运气,但仍有90%靠的是勤劳;而到30岁后,运气的比例会渐渐提高,到工作60年后,运气几乎就要占到三至四成了。
行动指南
创业要靠实干、踏实、勤奋,而不是一味地等待运气。浇灌成功之花的不是别的,正是自己的汗水。当然,勤劳不仅仅意味着要埋头苦干,还要能够深入其中,不要浅尝辄止。
★ 日志之等你说爱我
★ 和谐之美感悟日志
★ 管理故事之苹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