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体会德鲁克之六:管理是一种实践(共含8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快乐贩售员”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德鲁克的话很文雅,强调的是结果,无论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很多老板,对销售人员说:“我不看你的销售过程,我就看你的销售结果,搞定了客户,把货卖出去了,把钱收进来了,你就是好汉!否则你说得再好,有个 ?”这些老板的话,和德鲁克的是一个意思,一个是理论的文雅,一个是现实的鄙俗。
管理以成败论英雄!企业是成王败寇的地方!
但在中国的管理界,我发现很多教授,把管理当作学问来研究。很多企业家,学习EMBA项目后,回去也把管理,当学问来研究。这些人说起理论来一套一套的,各门各派很是熟悉,但具体的管理实践呢?你看看哪个教授开公司,成功的?你看哪个教授,上了富豪排行榜?是他们对钱没兴趣吗?我看还是没本事把钱,挣到手吧(其实我也一样)。我们看到很多教授们,客串各大企业做培训,开个小公司接咨询的单子,不都是为了钱吗。麦肯锡先生当年,就是因为深入到企业的具体管理中,活活被累死的。
企业家们,才是管理大师,而很多管理大师,都出自企业家。管理是实践,不是科学,或者说是实践的科学。在商界杂志上,刊登了一个故事,大意是:
西安钟少白发型连锁店经理,在总部集合,当年10月,有两家店没能完成目标,老板钟伟清曾承诺,一家店业绩没完成,他就“自罚”20个耳光,有一家算一家。会议室里只有钟伟清的声音在回荡:“今天,我要兑现我的承诺!”说到这儿,他“扑通”跪地,左右开弓,拼命打自己的脸颊,边打边吼:“我要打死我自己,我不是人!”不一会儿,侧眉角开始出血。40个耳光打完后,钟伟清双颊肿起,脸上血迹斑斑。接下来,钟伟清播放了个录像,出差不能到场的妻子,同样扇了自己40个耳光。
老板都自虐地扇自己耳光了,下面的店长要怎么做,还用说吗?你说自虐是不是个好的管理方式?
这要是正常人看了,或管理专家看了,一定会说,那是个变态的公司,变态的老板。娶了个变态的老婆,但人家的管理方式有效,人家达到了管理的目的,达成了目标,带来了盈利,因此是优秀的管理。说不定,以后,这种管理模式被很多企业效仿,经过管理专家郝志强研究,最后总结出“自虐管理”模式呢,
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实那些管理理论,都是在实践后,尤其是很多企业的实践后,站在概率统计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们不是真实。管理理论是用来解释管理实践的,如此而已,典型的马后炮。
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你可以靠那些现成的管理理论,指导你的具体工作,但那些理论是靠不住的,他们大多是经验的总结而已,大多是由像郝志强这样的,当不上高管的人,总结出来的。唯一靠得住的是你自己的实践,唯一能相信的是你自己。所以管理者要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犯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总结出,适合你自己,适合你们企业的管理模式,上面的“自虐”管理就是典型。老板钟伟清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总结出适合他性格特点的(要是你,你愿意吗?你老婆愿意吗?我是不愿意),员工能接受的,有效的管理手段,这才是他真正厉害的地方。
我们看到典型的现象,那些学了MBA的人,当不好一个部门经理,当不好一个店长。而那些18岁就混社会,和MBA同样年龄的人,在人际交往上,在协调内部关系上,在办事上,普遍比MBA强多了。明茨伯格说:“要管理者,不要MBA”。
郝志强说:“管理者是干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要在干中学,要在学中干。”
郝志强:著名专业培训讲师。业务员出身,有丰富的实战经验。MSN邮箱:consult@consultroom.com 、haozq@vip.sohu.net 郝志强原创培训网:www.consultroom.com
关于作者:
郝志强:曾任某著名家电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对区域市场的管理有独到的见解。后升为销售管理部经理,负责全国市场运做。对平衡不同区域市场、制定销售政策、销售总部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有切身体会。又曾任著名手机分销商策划经理、渠道经理、高级培训讲师职务。参与策划了摩托罗拉多款手机上市工作,对摩托罗拉的渠道模式有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讲师训练,现从事专业培训讲师工作。查看郝志强详细介绍 浏览郝志强所有文章 进入郝志强的博客
德鲁克说:“我建议你自己为契约打一个草稿,你可以坐下来,写出你认为老板期望你下一年完成的工作,然后拿给他看,并听他的意见。如果有必要,就做一些修改。然后写上日期并签上名字,并让他签上名字。你还要问他你能否与他定期回顾这份契约,以确定你是否正在达到他为你定的目标。”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这不是签合同一样吗?就差举行一个签约仪式了。没错,前面我一再强调,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其实就是站在营销的角度上,来看管理,完全的结果导向。他把上司和下属的关系,用销售代表和客户的关系来看。他把企业里的个人价值,用能不能做出“贡献”来看。确实,企业是个盈利的机构,只有结果导向,才能看清企业的本质。经济学家科斯的企业理论也说到过,企业和市场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目的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企业是市场其实是一回事。所以德鲁克用营销的眼光,来看企业,就显得很恰当。
我有一次代表中兴通讯,给运营商上课,在中兴的某总办公室里,看到他的一张相片。相片里,一个男子抱着一个奖状样的东西,上面写着6000万,下面是一个签名,他咧嘴笑得很开怀,不知是欢喜还是苦笑。原来6000万是这个办事处总经理,今年的销售任务。而这个相片放在他的办公桌上,随时可以提醒这个总经理,他的销售任务是6000万,旁边还有他家人的相片。两相对照,他是不是会有想法?解读这个意思是,完成了任务,挣了钱,对老婆和孩子,有交代。完不成的话,是不是要跳楼?一边是压力,一边是动力,不知是谁想的这个办法,够狠。
德鲁克说的这个“契约”是自己找领导,确定一个契约,属于自我管理。德鲁克说过,管理者能管好别人,没有得到验证,但管理者无论如何要管好自己。管理者对别人负责,很难做到,但无论如何管理者都要对自己负责。而对自己负责,就是要树立目标,就是要督促自己行动。而人是有惰性的,吃饱了后,我们想的是睡觉,谁愿意每天兢兢业业地努力?那样努力的人,都会去当老板,而不是给人打工。德鲁克说过,企业是要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所以优秀的管理者,要善于借助外界的力量,尤其是上司的力量,来督促自己,主动地“写出下年要完成的工作”,主动地“听他的意见”,主动地“做一些修改”主动地“写上日期并签上名字”,主动地“让他也签上名字”,主动地“与他定期回顾这份契约”,通过这几个办法,“以确定你是否正在达到目标”,
各位管理者,你是不是主动地,让你的下属确定他的目标呢?你用楼上的这些办法,来帮下属确定目标,你是在为他负责。很多下属要么是不知道要树立目标,要么是不知道怎么树立目标,要么是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树立目标是与自己为敌呀,征服别人是容易的,征服自己,克服自己的惰性是最难的。
目标树立了,定期反思或检讨了,下一步的绩效考核,才能落实到实处,否则都是乱的,你凭什么考核人?有了考核,员工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现,那些“南郭先生”,被剔除出去,那些真正的人才“图穷匕现”。后面的晋升,后面的培训,后面的员工关系,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郝志强说:“你和要代理商签代理协议,协商销售任务。也要把这个办法延伸到内部的管理中去,和你的下属签署目标任务书。因为营销和管理是一回事,营销是对外的管理,管理是对内的营销”。
郝志强:著名专业培训讲师。业务员出身,有丰富的实战经验。QQ号码:28849617 邮箱:consult@consultroom.com 、haozq@vip.sohu.net 郝志强原创培训网:www.consultroom.com
关于作者:
郝志强:曾任某著名家电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对区域市场的管理有独到的见解。后升为销售管理部经理,负责全国市场运做。对平衡不同区域市场、制定销售政策、销售总部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有切身体会。又曾任著名手机分销商策划经理、渠道经理、高级培训讲师职务。参与策划了摩托罗拉多款手机上市工作,对摩托罗拉的渠道模式有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讲师训练,现从事专业培训讲师工作。查看郝志强详细介绍 浏览郝志强所有文章 进入郝志强的博客
德鲁克说:“包括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在内,没有谁深刻地认识到,企业报表中报告的利润,也不是真正的利润,那其实就是种子,是企业的生存成本,一种绝对真实的成本,尽管是递延的,”
“利润是种子”,这个观念和很多人的常识不相符,和很多老板的观念相违背。我还是说说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区别吧。一个小企业,或者说个体户,他的自有财产和公司财产是混在一起的,挣钱了,就是他挣钱了,他的存款多了,他可以高消费了。亏本了,可能要靠卖房子,来填补这个缺口,他承担无限责任。其实我们的很多小企业,和个体户的经营类似,个人财产和公司财产的划分,不是很明显,也就是说,对小企业来说,利润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利润,不可能是德鲁克说的什么“种子”。
而对于大企业来说,大多是有限责任公司,几个股东,或者是股权很分散。老板或老板们的个人财产,和公司财产是分开的。公司破产了,老板家的房子不一定要卖掉,来还欠债。所以当年史玉柱,能在巨人集团破产以后,还以个人名义承担债务,还清了欠债,那是非常伟大的,他大可不必如此。在法律上他是无责任的,虽然在道德上有责任。
既然大企业的利润不是老板的,而是公司的,那当然这个利润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护身符,是企业的“种子”。什么才是真正拿到老板兜里的钱?在利润之后的分红才是老板的钱,利润不是。我们看到很多发展中的企业,哪里有分红的?企业在发展,就像小伙子在长身体一样,都是需要投入,需要营养的时候,所以不大可能分红,老板当然拿不到红利,所以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的利润多少和他没多大关系。
更何况企业有了利润,可以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也就是德鲁克说的“种子”。保证企业长期发展,有很多因素,比如说人才梯队打造、比如研发投入、比如新厂房建设等。如果企业的高管,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利润上,他们被他们的上司,用利润来考核,他们就要想办法挣更多的钱,想办法节省更多的钱,
可能为了挣钱,不择手段,甚至为了短期利益,出卖未来,搞成在牛奶里添加“三聚氰胺”的三鹿。可能缩减正常开支,比如说广告费,比如说培训费,比如说公关费等,这些钱不能短期见效,但节省这些钱,将可能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但如果高管把利润看成“种子”,那是为企业的未来打基础的。种子要在适当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这些外界因素具备的条件下,才能生根发芽。这样的观点,可以帮助高层,用更客观地角度,来看利润。又不是你的红利,你拿不走,利润还需要别的因素支撑,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这样是不是,能更好地保证企业的发展?其实企业要的不是利润,比利润更重要的是,持续挣钱的能力。但高管们要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短期利润上的话,企业变成了挣钱机器,企业一定会出问题。挣钱的核心能力有了,企业在不断地发展,自然地,企业的利润也就有了。
郝志强说:“老板们,你要的是现在的利润,还是今后的发展,到底是利润更重要,还是打造挣钱的能力更重要,都在你的一念之间”。
郝志强:著名专业培训讲师。业务员出身,有丰富的实战经验。QQ号码:28849617 邮箱:consult@consultroom.com 、haozq@vip.sohu.net 郝志强原创培训网:www.consultroom.com
关于作者:
郝志强:曾任某著名家电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对区域市场的管理有独到的见解。后升为销售管理部经理,负责全国市场运做。对平衡不同区域市场、制定销售政策、销售总部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有切身体会。又曾任著名手机分销商策划经理、渠道经理、高级培训讲师职务。参与策划了摩托罗拉多款手机上市工作,对摩托罗拉的渠道模式有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讲师训练,现从事专业培训讲师工作。查看郝志强详细介绍 浏览郝志强所有文章 进入郝志强的博客
德鲁克说:“管理者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是一个企业,在竞争的经济中,唯一能够拥有的有效优势,”
我们经常在说企业的竞争优势,经常羡慕那些世界500强,经常羡慕美国之类的国家,我们认为这些公司,这些国家,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他们坐在房间里打打电脑,每年就能挣几十万美金,就能有微软和好莱坞等,把软件和电影之类的知识产品,卖到全球。而我们中国人呢?号称是世界民工,上亿件衬衣,才换回来一架飞机。我们污染自己的环境,我们挣微薄的工资,我们拼命地加班,我们相对他们没有优势。或者说他们是在脑力上有优势,我们在体力上有优势,我们中国人,我们中国的企业,其实不喜欢这个优势。
但怎样才能改变企业,改变国家的命运呢?当然要靠全体国民,当然要靠群体员工,当然要靠管理制度,靠利益分配机制。但所有的管理行为,所有的员工培养,都不是老板一个人做的,也不是员工自我成长的。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简单地来说,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还是那些人,材料还是那些材料,管理者变了,管理行为变了,企业就不一样了,就像厨师做菜一样。
有个故事说,一个东北被日本人收购的工厂,日本人上任以后,看到公司以前的制度都很好,说以前的制度都很好,以前的管理层都不错,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执行下去,结果厂子就好了。可口可乐的老板说了,我在全世界的工厂,全部着火了,我的团队还在,我又可以做一个可口可乐。现在中国的很多企业,也把注意力,放在管理干部培养上来了。设立所谓的企业大学,不断引进网络学习的平台,开展线上辅导和线下培训互动等方式,不断来培养新的管理层。
可是每个中国的企业,都那么看重培养管理层吗?我们的很多老板,思路还停留在,只用那些拿来就用的人,多快好省。他害怕万一我把人培养起来了,我花了很多钱,但这个人回头走了,甚至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了,我不是亏大了吗?老板不想投入,就妄想员工忠诚,那是不可能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你要得到员工的忠诚,你是不是要给他更高的薪水?忠诚是可以购买的。而你培养他,让他不断成长,你也可以换来他的忠诚。
我们可以看到,还有很多中国本土企业,还不重视管理层培养,还不重视培训和咨询。按照国家的法律,员工的教育经费,占工资总额的1.5%,有多少企业,没有按照这个来做呢?或者即便是做了,也是为了培训而做培训,没有把培训当成,企业长期发展的有利武器。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系统的干部培养体系。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团队离开了,一个项目就完蛋了。一个管理者走了,一个公司就不行了,管理者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基层的员工好招,认同公司的管理者不好找。很多企业,老板很优秀,有雄心壮志,但管理队伍跟不上,把老板的想法落实不下去,这个企业是低效的。企业的产品,对手可以模仿。企业的价格,对手可以模仿。唯独企业的管理者,管理者的团体,对手无法模仿,这些管理者,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郝志强说:“老板们,造人吧,造人的能力,而不是用人的能力,这是你这个老板的核心能力,你还是个男人吗?”
郝志强:著名专业培训讲师。业务员出身,有丰富的实战经验。QQ号码:28849617 邮箱:consult@consultroom.com 、haozq@vip.sohu.net 郝志强原创培训网:www.consultroom.com
关于作者:
郝志强:曾任某著名家电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对区域市场的管理有独到的见解。后升为销售管理部经理,负责全国市场运做。对平衡不同区域市场、制定销售政策、销售总部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有切身体会。又曾任著名手机分销商策划经理、渠道经理、高级培训讲师职务。参与策划了摩托罗拉多款手机上市工作,对摩托罗拉的渠道模式有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讲师训练,现从事专业培训讲师工作。查看郝志强详细介绍 浏览郝志强所有文章 进入郝志强的博客
德鲁克说:“农民知道,大多数农民做什么,工厂的工人也知道,其他工厂的工人在做什么,但现在,即使在同一个组织内,没有人知道其他人做什么。与你共事的每个人,不知道你在工作上的轻重缓急。如果你不问,也不说,你的同事和下属就会瞎猜。”
多精辟的话,我就深有体会,有人知道我是职业培训讲师,就问我,那你主要做什么?显然对职业讲师这个新兴职业,很多人没有概念,很多人知道大学讲师是给学生上课的,而不知道社会上的职业讲师是做什么的,每次我都解释一下。他们还问我具体是怎么工作的,我说企业请我去上课,我通过培训公司,把我的课程卖给企业,就是这样简单的模式,很多人都不明白。
每个农民的工作都和季节相关,都和天气相关,都和土地相关。在同一片土地上,农民种植同样的庄稼,基本上忙着同样的事情,所谓春耕、夏作、秋收、冬藏,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张村和李庄,所有的农民都像钟表一样,按照某个节拍,从事生产工作。他们每个人都知道对方,大概在做什么,那些不合季节的行为,他们会很奇怪,甚至叫那些人“游手好闲”。工人也是类似,东莞玩具厂的工人,干的活和苏州玩具厂的类似。
但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一切都变了。我们很多人都在用QQ,你知道腾讯的10000员工,每天都在做什么吗?我以前想,不就是个小小的QQ嘛,有什么技术含量?没有想到腾讯有10000员工!我的知识和经验有限,我不可能知道腾讯的那些人,每天上班在忙什么,其实他们彼此也不知道。我记得关于一个QQ群的问题,我请教我认识的腾讯公司做培训的三个人,这三个人没有一个能回答,我的这个简单问题。后来还是我上网检索,再给 后,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你想在腾讯、中兴、华为这类的,典型的高科技企业里,都是知识工作者。他们彼此因为专业性太强,彼此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就像你不知道他们做什么一样。什么是这样企业里最需要的?一定是沟通!企业要通过各种手段,想方设法,让这些专业人士,能互相沟通起来,敞开心扉地交流,互相学习,这个企业才能逐渐强大。
可是那些专业人士,都认为自己厉害呀,哪个肯放下身段,去主动地找别人交流,甚至主动地请教呢?那不是证明了我不懂,证明了我不如你吗?我以前也是学技术出身,学的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我对技术人员的这个心态,那是非常了解的,
他们宁可和电脑打交道,也不愿意和人打交道。电脑是听话的,可以预测的,和电脑打交道是安全的,而人是他们不可预测的,和人打交道是不安全的。
所以企业要在文化层面上,在制度层面上,在办公环境上,进行一些调整,然沟通在企业里,变得非常顺畅和方便。GOOGLE公司就把办公室搞得,不像办公室,员工甚至可以带宠物上班,可以带孩子上班。在大多数的这些企业,都有健身房,咖啡厅,甚至按摩室等,让员工能放松和交流。管理层还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活动,甚至举办内部相亲会,内部舞会之类的活动。管理层要想方设法,让员工交流起来,信任是建立在交流之上的,而合作是建立在信任之上。
在这样的企业,管理者的管理风格,要平易近人,要亲和力够强,要长得让人感到喜欢等等。这样的企业里,员工是企业的资产,老板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这些专业人士,这些知识工作者。最怕他们互相不了解,还不说,大家都“憋着”,互相“瞎猜”,人和人之间的隔阂就开始了。
郝志强说:“开放一些,再开放一些,交流起来,继续交流起来,甚至争吵起来,这才是知识型企业的典型特点”。
关于作者:
郝志强:曾任某著名家电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对区域市场的管理有独到的见解。后升为销售管理部经理,负责全国市场运做。对平衡不同区域市场、制定销售政策、销售总部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有切身体会。又曾任著名手机分销商策划经理、渠道经理、高级培训讲师职务。参与策划了摩托罗拉多款手机上市工作,对摩托罗拉的渠道模式有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讲师训练,现从事专业培训讲师工作。查看郝志强详细介绍 浏览郝志强所有文章 进入郝志强的博客
德鲁克说,管理是一门真正的博雅艺术(Liberal Art)。管理的对象是谁呢?是人类的工作社群。从表面看,管理的目的是工作的成效,但是工作是由人从事的,所以,管理者不能不和人打交道。管理者天天都要面对既可爱又不完美的人,面对人性中的善,人性中的恶,人的潜能、长处和人的弱点。任何有经验的管理者都会明白这一点。
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管理者要做的是激发和释放人本身固有的潜能,创造价值,为他人谋福祉。但是,很多人把管理当成一种工具,认为管理是用来操控的,因为它的目标是要让工作有结果,就必须操纵控制工作者的行为。这一条,是德鲁克坚决不同意的。在他的著作中,对“胡萝卜加大棒”有很精辟的分析。胡萝卜是利诱,大棒是威胁,两者都是在利用人的弱点,即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去操控工作者,这与管理的本质背道而驰。我们可以看到,“胡萝卜加大棒”被全世界的管理者很普遍地接受,但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效果却是越来越差了。
企业的目的:创造顾客
学校的目的不是让老师有书教,医院的目的不是让医生有个地方去执业。学校的存在是为了学生,医院的存在是为了病人。那企业呢?企业是为了那些需求者,为了那些客户。因为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能有某种需求没被满足,于是有企业看到这个市场空白,看到这个薄弱环节。企业就会去设计一种产品、一种服务,来满足这个需求。所以,归根到底,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或者更明确地说,创造顾客要的价值。
管理要使人生有意义
德鲁克的管理学不是教你如何生存和发财,不是教你怎么成为一个著名的、引人注目的、有社会地位的成功者和企业家。他是教你怎么通过工作使你的人生有意义。这个有意义的根本,一定在于为他人创造了价值,为他人创造了福利。所以,管理学不是成功学,也不是生存学,管理学当然也追求成功,但是它追求的是有意义的成功,创造价值的成功,为别人带来好处的成功。
领导力就是提升人的境界
德鲁克说,领导力就是把一个人的视野提到更高的境界,把一个人的成就提到更高的标准,锤炼其人格,使之超越通常的局限。然后才能把一个人的潜力、持续的创新动力开发出来,让他做出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那种成就。领导者本身的定义是有人跟随,有人跟随你,你就是领导。最重要的,就是你把人领导到什么方向上。
价值观、信念和承诺
学习德鲁克,最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浪费你那些深藏心底的宝贵的善意、与生俱来的创造的潜力,也不会浪费你的追随者的善意和潜力。要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家需要穷根究底,需要永远有一把尺子建立自己的坐标系,这就是价值观、信念和承诺。管理者必须永远有清醒的头脑,不断反省自己,检讨自己,才能够接近文明人追求真理的境界。
一家历史悠久的面包厂,其产品遍布于一座大城市的各个角落,但在一次大型的公开交易中,它被一家私募股权公司收购了,在股市上,这家面包厂的股票售价是其收益的8倍,这家私募股权公司的报价为其收益的14倍,这是一个令人无法抗拒的价格。收购方用它自己的股票来支付,之后,该面包厂的售价达到其收益的24倍。因此,每个人都很高兴,或者说都应该很高兴。这家面包厂的主管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中年男子,他是1890年左右就开始经商的一位瑞典移民的孙子,他同意继续保留为期5年的合同。
收购在6个月之后完成,面包厂主管在纽约总部拜见了公司总裁。总裁说道:“约翰,你知道的,我们每一个部门每年都要有10%的增长,并且投资至少要获得 15%的税前收益。但是,你们部门的增长率一年只有1%或2%,并且只有7%的税前回报率,这跟银行储蓄账户的利率差不多。我们全体职员准备和你一起努力改变这种局面,使你的部门能够达到我们的增长和利润目标。”
面包厂的主管回答道: “恐怕这会浪费他们和我们的时间。面包厂本身就不是一个成长型行业,人们并不会吃更多的面包和蛋糕;相反,收入越是增长,人们吃得越少。面包厂应该有内在的保护措施,以防止生意衰退;事实上,在真正严重的萧条时期,我们可能会做得很好,
但是,我们的增长是不会快于人口增长的。至于利润,因为我们的工作有效率,所以我们实现了盈利。当然,我知道,我们需要更加有效地获取利润,这就需要大量地投资于新型自动面包烘房。至于市盈率,我们从来就不认为它能为我们带来所需的资金。即使我们实现了自动化,我们的税前收益率最多也不会超过12%。”
总裁厉声说道:“这是我无法接受的!”面包厂主管答道:“我们所有的钱都在这个面包厂中,我们必须把自己家的钱抽出来,投到更有吸引力的行业中去。我承认,这正是我们乐于被你们收购的原因,也是我们所有的人立刻抛售你们公司股票的原因,还是我很愿意你们全部接替我的用工合同的原因。如果您想将一个面包厂运作成一个成长型公司,您最好把我炒了 我可不知道该怎么做。”
问题
对于盈利低于最低资本成本、无法募集到所需要的资金用以提高资本效率的公司,人们会满足吗?如果人们不会满足于此,那需要做些什么呢?有人说这种企业无法达到15%的利润水平,又有人说如果市场已经存在,那么赚取利润以吸引必要的投资就是管理者的职责。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或者两种都是错误的,两种都是正确的?
懒是一种管理智慧
忙碌了一天,当我处理完各种琐碎事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再也不想捧读那些理论著作,而是随手翻开新到的<读者>,那可是轻松、隽永,充满哲理、给人启迪的美文杂志.猛然,一篇有趣的文题吸引了我:<猛兽多是懒汉>!我急不可待地阅读下去.
作 者:陈立武 作者单位: 刊 名:河北教育(综合版) 英文刊名:HEBEI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11) 分类号: 关键词:★ 实践体会
★ 道德实践体会
★ 实践创新体会
★ 彼得德鲁克名言
★ 情商管理体会
★ 文化事业管理体会
★ 寒假学习实践体会
★ 假期实践体会心得
★ 孩子劳动实践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