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2月8日:勇担责任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烽烟四起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2月8日:勇担责任(共含9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烽烟四起”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2月8日:勇担责任

篇1:《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2月8日:勇担责任

我认为作为一个经营者,一定要有负起绝对责任的心理准备才可以,不管员工有100人还是200人,就算雇用了1 000人或2 000人,责任还是由他一个人负。自己既然站在最高的位置,一切就是自己的责任了,这个道理应是古今不变的。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

背景分析

经营事业,如履薄冰,功过是非,不是人力可以全部决定的。尽人事,顺天命,是经营者需要具备的意识。尽自身最大努力,至于成败得失,则顺由上天去决定吧,这样一想,反而豁然,有放开手脚、挽袖一搏的胆量。卓越的领导者具备横戈跃马、身先士卒的气魄,同时具备勇担责任的品质,

身为领导者,遇到艰难困苦,如果没有主动承担全部责任的勇气,而表现出胆怯、回避的态度,必然无法赢得尊重,难以达到良好的领导效果。

谈到古代的武将,一方面“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说一个武将想要成功扬名,在战场上就要有许多士卒为其而死,作出这样大的牺牲,才能换来一个武将的成名。可是另一方面,古时武将的心态又如何呢?如果战争形势变得不利,他敢说:“由我一人赴死,以替代他们,请放过士兵们的生命。”这是古代武将的心态,如果没有为救万卒宁可自己一死的心态,就没有身为武将的资格与价值。

行动指南

经营者要像一名将领,具备“身先士卒”的气魄。

篇2:《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2月18日:仁慈的心胸

具有仁慈心胸的领导者,才能得到部属的拥护,

贤明的国君对人民有慈爱之心,人民和国家的财政才能富裕;政策的推动也才能顺利而没有障碍。在过去的封建时代,“仁慈之心”已经是君主统帅百姓,促进民主繁荣和国家安定的重要依据。如今是个民主时代,领导者更应该处处为众人着想,否则,一旦失去权威,想统御别人,便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想。

――松下幸之助谈领导者的心胸

背景分析

松下幸之助的“仁慈之心”集中表现在对待员工方面。松下幸之助奉行“不降薪不裁员”的政策,即使在公司经营的困难时期,依然谨遵不二。

松下幸之助在赴欧美国家考察时,惊讶地发现,国外员工平均工资远远高于日本员工,尤其在美国,一家普通工厂女工的工资比日本一家公司总经理的工资都高。松下幸之助回国后,大幅提升员工的薪水,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准,

他率先增加休息日,逐步实现8小时工作制和每周一个休息日。到了1965年,松下电器已经全面实行每周工作40小时、每周有两个休息日的新制度。

松下幸之助在公司内部创立“步一会”,这是一个类似工会组织的机构,旨在维护工人自身权益,增进资方与员工的沟通交流。松下幸之助不惜花费巨资筹建新厂,增添新设备,这不仅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更是为了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另外,松下幸之助建立供员工休闲活动之用的体育馆、游泳馆、球场等活动场所,还建立松下医院、松下保健中心、健康保险工会等机构保障员工的健康,他设立松下工学院,为员工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

行动指南

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利益,让员工拥有归属感,处处为员工着想,必将赢得员工尽心尽力的回报。

篇3:《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5月8日:分层负责效率高

如果把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感觉上似乎人手很足,而结果却是人力和时间的浪费,责任也无法追究,应该把一项大工程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指派专门负责的人监督,并利用人类争强好胜的天性,激起斗志,以便能在短期内完成工作。

一个领导者应该承认,个人的能力极为有限,一个人若做能力以上或者以下的工作,都容易遭受失败。为了避免能力发挥上的缺陷,更应该分层管理,这才是提高工作效率最科学的方法。

――松下幸之助谈分权

背景分析

日本战国时代,丰臣秀吉年轻时曾在织田信长的手下做事。青州城的城墙曾经有一次倒塌了大约600英尺,工人们已经花费20多天,还没修好。信长对工程进度的缓慢非常生气,就说:“现在正处于战乱时期,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会进攻,一道城墙修了那么久还没完工,是多么危险的事。”

于是信长派秀吉去帮助负责修理城墙的工程官。秀吉接受任务以后,首先把杂乱无章的工程步骤重新规划,然后把600英尺的塌墙分成10段,每段60英尺,又将全部工人分成10组,每组派遣一个工头带领,采用竞争的方式,分别做自己的工程,结果不到3天,城墙就修复竣工,

他用的就是分层负责的办法,使工作效率提高数十倍。

松下电器实行的“事业部制”,实际上也是一种分权管理体制。各事业部由负责人全权负责,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要有自己的赢利成绩,每个部门独立核算,不允许用一个部门的赢利填补另一个部门的亏损。

松下幸之助把收音机部门改为第一事业部,任命井植岁男为部长;电池车灯和电池部门为第二事业部,井植薰担任部长;配线器具、合成树脂及电热器等部门合并成第三事业部,松下幸之助自己兼任部长。另几个直属公司的部门是:市场部、人事部、财务部、科研部等。如此,每一个事业部相当于一个独立的企业,在生产、销售、财务、科研开发等方面都相对独立,拥有自主权。各事业部的盈亏由部长全部负责,对各部的考核标准是以盈亏为第一标准。

事业部制度具有以下优点:

1、各事业部均为一个责任中心,盈亏明朗,便于考核。

2、有效避免企业因规模扩大致使管理失效的问题。

3、各负盈亏,杜绝相互扯皮的现象,各事业部不会抱有依赖思想。

4、化大为小,提升工作效率。

行动指南

将自己的权利和责任适度地交给部属分担,让部属尽最大能力,求取好成绩。

篇4:《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2月2日:意志和决心

在企业经营上,经营者能不能贯彻意志、果断地下定决心,往往是影响事业成功的基本因素,所以一位有成就的企业家在推动一项业务之前,一定会先考量自己对此一事务的意图,及时而果断地下定决心,确定处理这项业务的基本方针。最后,则是设法使每一位员工了解努力的方向。因此每一位员工都能目标一致,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力以赴,业务才能依计划逐一推动,从而迈向成功的坦途。

及时而果断地下定决心,是领导者发挥本身意志力的重要手段。一个拥有成千上万员工的企业组织,在突然遭遇到重大事故时,如果稍有迟疑,犹豫不决,不但会失去解决事情的良机,甚至会造成员工情绪的不安,弄得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也会急剧下降,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

背景分析

坚定的意志和决心是经营者必备的素质。企业组织架构、流程设计、岗位设置等固然重要,无形的精神因素一样不可忽视。企业越发展,精神的力量越明显、越重要。经营者的意志品质对于企业凝聚力、执行力的强弱,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处在今天这种复杂多变的时代,市场竞争惨烈,经营的好坏关键在于能否把握方向。正如一条遭遇暴风的小船,能不能冲出惊涛骇浪,转危为安,完全以船上是不是有一位经验丰富,并且意志坚强、不屈不挠的舵手而定。

经营者的意志和决心,来自他对彼岸的认知到底有多清晰。

行动指南

一旦作出决策,就要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意志带领员工向目标发起冲击。

篇5:《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2月1日:决断力

通常人们在下决断时,总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但有些时候,只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仍无法应付需要。在时代骤变时,必须采取断然的手段去应付。认清什么时候应坚持既有的立场,什么时候采取断然的措施适应时代的变化,这就是经营者应有的判断力,也是决断力。

我觉得,应付变局时,最重要的还是面对现实,必须不为私欲所惑,不计毁誉或不受舆论所羁绊,虚心地观察事情的真相。如果有这种纯朴的心,就能看出事物的真相,把握应有的态度。

不过,在实际下决断时,不免听到一些“闲言”而倍感苦恼。当然,你不能完全忽视这种“闲言”,否则会形成独断。最好是一方面听取它,另一方面却不为它所惑。

这些“闲言”中,可能有善意的。但员工为公司前途所提的善意建议,有时未必正确,

经营者必须有识别的才能,否则难免滋生问题。唯有能够辨识清楚,才能下正确的决断。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

背景分析

企业经营者,好比统帅全军的将军,为了避免决断的片面性,需要多多参考部下的建议。假如部下的意见正好统一,作为将军就很好把握,但多数情况下,部下的意见四分五裂,此时,决定权完全握在将军手中。果断而正确地作出选择,是判断将军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

将军在决断时,最重要的原则还是遵循事物的真相。部下的意见未必全部正确,只是作为一种扩充,帮助将军看到他没看到的,想到他没想到的。而将军必须对这些意见透彻分析,找出与事物真相相符的,舍弃相悖于事物真相的,然后综合考虑多方意见,作出最终决断。

行动指南

领导者应遵循是否符合事物真相的原则,对部属的多方意见进行取舍,果断而正确地作出决策。

篇6:《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3月8日:怀着忧患意识工作

说起来,我是属于神经质的一类人,即使不然,我在这50多年间也遇过许许多多的困难,每一次内心都非常不安与动摇。说得更极端一点,这50多年,我每日都是在连续的不安中度过的。

每每看到别人,自己精神就开始动摇,对自己的工作也失去信心,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始终被不安所纠缠。

虽然每天处在“时时都感到不安”的状态,但如果从头到尾都如此,精神与肉体一定早就崩溃,也就不可能再有今天的我了。我之所以能够勉勉强强地弄到今天这个局面,就是因为我自己有一套什么东西使然吧。

就是说,我虽然时时都在不安与动摇中,但我却具有能抑制那不安与动摇的能力,克服它们,完成今天的工作,产生明天的新希望,从而找到生活的意义。我这 50多年就是这样度过的。

因此,从结果来说,我的不安与动摇反而促使自我鞭策,对事物重新慎重考虑,而产生大的成果。如果我没有任何不安,说不定就没有今天的我、今天的公司了,

――松下幸之助谈忧患意识

背景分析

我相信,多数企业家明白忧患意识对于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却很少有人真正明白忧患意识的含义及其实践方案。这几乎是商业理论存在的尴尬境地,很多概念时时被人挂在嘴边,诸如细节、执行力、效率、成本、管控、时间、目标、计划……可是,它们真的“落地”了吗?它们为企业创造效率了吗?

“说到”而不“做到”,那么,再先进的商业理论也无法指导企业创造出更大效益。松下幸之助所谓的“忧患意识”,是一种谦卑而奋进的经营态度。因为总觉得自己的企业不够好,需要提升的方面还很多很多,所以在不安中不断地学习、求教于人,这是谦卑的一面。另一方面,为弥补自身的不足,所以要付出多于他人的努力,从不为已经取得的成绩而骄傲,始终奋斗不息。

“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这句话绝不是个别企业家矫情的独白,而是确有可能应验的谶语。在险恶的市场环境中驾驭航行,稍有疏忽,很有可能就会粉身碎骨。

行动指南

不要因为现在的优势和资源而停滞不前,怀抱一颗忧患的心,不断突破创新。

篇7:《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1月8日:力避独断

为了让工作能顺利进展,我们必须好好遵从公司的方针、计划和传统,从中发展自己,个人的智慧纵使卓越,也像在黑夜里提灯,照亮的范围有限。独断地以为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是至高无上的,会使公司蒙受不利。尤其职位高者,更要经常请示上司,顾虑周全,推敲着做事才好。不顾传统,忽略公司的方针和计划,以自己狭隘的主观来判断行事的人,他的努力程度和才干越高,公司受害的程度也越大。

――《经营管理全集》

背景分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中的道理似乎众人皆知,但作为行动理念贯彻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却颇为不易,

松下幸之助身为企业最高领导者,不容易听到反对的声音,但他深知一己决断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为了力避独断给企业带来无可挽救的灾难,他总怀着一颗空杯的心,认真聆听员工的想法和意见,并且将这一做法加以细化,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公司上上下下必须遵从这个方针。作出重大决策时,松下幸之助更是要跳出自我利益、公司利益的樊篱,站在国家、人民利益的高度来审视,力求顺应国策民利。

行动指南

经营者应当广开言路,虚怀纳谏。

篇8:《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2月5日 “道”与“术”

身为经营者,应该经常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世界观,进一步说,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世界观不仅必须是真理,还必须适合社会的法理和自然的法则。如果违反这些道理,就不能说是“真实而正确”的,而由此产生的经营理念也会缺少恰当性。

因此我们可以说,正确的经营理念必基于社会法理和自然法则。由此成长的经营理念,基本上是永远不变的,变化的只是针对不同情势所采取的经营方法。换句话说,以人类的本质及自然法则所建立的正确经营理念,无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无论是在日本或其他国家,都有共通性,都能适用。这是我从自己的经验中体会到的。最后经常观察自然的运作,思考真理,把握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世界观,并据以发展经营理念,打下良好基础,时刻努力经营,是非常重要的,

――松下幸之助谈经营理念

背景分析

“道”是指导行动的理念,“术”是具体的行动方法、方案。经营企业过程中,技术研发、市场销售、资本运营、人事规划等方面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正确而卓越的经营理念,也就是“道”。只有在“道”的指导和统御下,才能生成、活用各种“术”,也唯有以“道”为根本,“术”的发挥才有所归依,才具备明确的方向,否则将流为舍本之末,无源之水;企业行为必将无所适从,造成四分五裂的局面。

欲参悟经营之“道”,则需深思:“为何经营?”每位经营者都有自己的答案。不管答案是什么,在回答这一问题的时候,有些基本的原则是必须引起注意的。首先,经营之道必须符合宇宙的秩序,即真理(原因无须赘言,凡违背真理者,必将为真理所抛弃)。其次,必须顺应社会法理和自然法则,也就是不违背人性与自然规律。再次,必须增益于国家和人民的福利,因为这是企业存在的本质意义。

行动指南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树立卓越的经营理念。

篇9:《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2月19日:大局为重

领导者不可拘泥于眼前的枝节小事,而必须从大局着眼,从大局来判断,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不同的情况和顾虑下,分得出什么才是最严重的,或必须最优先解决的,不断地探求和追究,为了大局的圆满,放弃个人的意见或利益,这才是领导者的远见与应有的心理准备。

――松下幸之助谈领导者的气度

背景分析

强生公司在1982年遭遇轰动一时的“泰诺危机”:有居心险恶的人动了泰诺(“泰诺”是强生公司制造的感冒胶囊)药瓶,在药里掺了氰化物,致使美国芝加哥地区7人死亡。虽然死亡事件只发生在芝加哥地区,但强生公司的领导者罗伯特・约翰逊却立刻从整个美国市场收回了所有泰诺胶囊,估计花费1亿美元,并且发动2 500人参与沟通行动,警示消费者立刻停止并退回该药品,

美国一家报纸在报道此事件时写道:“强生公司向大众显示,它愿意不计成本,为所当为。”

人的生命与经济利益放在天平秤的两端,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强生公司面临危机时,牺牲小我,顾全大局,表现出大局为重的气度,令人钦敬。

松下幸之助更是堪称以大局为重的楷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很多企业因遭受战争危机、负债过高而倒闭,不少著名的本土品牌面临被国外资本并购的危机,松下幸之助为挽救民族品牌,振兴国民经济,甘冒风险毅然出资收购了不少本土品牌。

行动指南

领导者不可拘泥于眼前的枝节小事,敢于放弃个人意见和利益,以大局作为判断的出发点。

《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2月12日:尽人事,听天命

松下幸之助经典励志名言

松下幸之助的经典名言

松下幸之助的培训思想

《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6月16日:纠正错误的标准

《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1月4日:企业是宗教事业

松下幸之助成功的秘决

励志故事:松下幸之助的观点

《李嘉诚管理日志》之7月11日:坚持原则

学生作文:懂得感恩勇担责任

《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2月8日:勇担责任(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松下幸之助管理日志》之2月8日:勇担责任,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