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执业医师《内科学》辅导:高血容量综合征(共含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古猫宁”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问题:20岁,男性,发热,腰痛6天,少尿4天,近3天无尿,皮肤多处有出血点,面色潮红,烦躁不安,眼睑浮肿,体表静脉充盈,血压180/120mmhg,脉洪大,尿蛋白(+++),尿中有膜样物,应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
a.高血压脑病
b.高血容量综合征
c.尿毒症脑病
d.心力衰竭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为什么不选c?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b.
高血容量综合征:心慌、头痛、血压增高,脉压增大,心音亢进,此时易出现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脑水肿等。
尿毒症脑病:早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嗜睡、失眠;随后发生轻度行为异常、记忆力减退、伴有肌肉兴奋症状,晚期表现为抑郁或躁狂、幻觉、精神错乱等,出现肌阵挛、扑翼样震颤和舞蹈病。
问题:女性,28岁,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外观,皮肤紫纹,ct示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ct正常,行一侧肾上腺全切,另一侧3/4切除。术后2年病人皮肤色素逐渐加深,垂体ct见22mm腺瘤。此时最合适的诊断为
a.库欣病复发
b.原发性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
c.垂体acth分泌大腺瘤
d.nelson综合征
e.垂体acth分泌微腺瘤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
nelson综合征:双侧肾上腺被全切除后,原已存在的acth瘤进行性增大,分泌大量的acth和或msh.此时除库欣综合征的原有表现外,主要特征是全身皮肤色素沉着进行性加重,及垂体瘤进行性增大产生的压迫症状。
问题:25岁,女性,突然浮肿尿少、血尿,3周后进入昏迷,尿蛋白(+++),rbc 10~15个/hp,wbc l~3个/hp,颗粒管型0~3个/hp,bp180/110mmhg,bun 27mmol/l,急诊入院病人人院后各种其他检查没有回报前的紧急措施应采取
a.止血药物应用
b.静点地塞米松
c.静点甘露酶
d.应用速尿及降压治疗
e.抗炎治疗
请问该病人属于哪类病?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
患者女性,25岁,有浮肿、尿少、血尿3周,后进入昏迷。查体血压高,实验室检查有尿检异常,bun升高。明确存在肾损害,起病迅猛,病情危重。考虑有急进性肾衰综合征(rprf)。在结果回报前,先应用速尿及降压治疗。
arf:肾功能在短时间(几个时到几天)内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多为脓毒症、肾毒性药物、休克或其原因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
rprf:肾功能在几周内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多为免疫损伤或血管炎引起毛细血管外增生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若明确病因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后,其治疗方案如下
1、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
2、血浆置换
3、四联疗法:目前不推荐使用。
4、对症治疗
5、肾功能替代治疗
问题:男性,50岁,腰痛2个月,近一周右下肢活动困难,外院诊断坐骨神经痛,查hb 85g/l,esr 90mm/h,尿蛋白(++),该诊断首先考虑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风湿性关节炎
c.肾肿瘤骨髓转移
d.慢性肾炎
e.多发性骨髓瘤
为什么选e不选a?
答案及解析:本题解e。
比较一下这几种疾病,最可能的就是多发性骨髓瘤。
对于骨髓瘤(myeloma)而言临床表现并没有什么特异性,所以常常被误诊为肾病,还易误诊为骨质疏松、肺部感染、风湿性疾病、缺铁性贫血等等。
骨髓瘤(myeloma):根据发病部位分为多发性骨髓瘤和单发性骨髓瘤。75%以上病人的首发症状是疼痛,白天明显,活动后可加重;部分病例因病理性骨折而被发现。有些病人由于贫血而出现疲乏无力。由于广泛的骨破坏可出现高血钙和氮质血症。实验室查:血清蛋白电泳可发现球蛋白明显升高。尿液中可检出bence-jones蛋白。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及肾功能衰竭。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以双手、腕、膝、踝、足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贫血、皮下结节及淋巴结肿大等关节外表现,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
风湿性疾病:风湿性疾病是一大类病因不明,但均累及关节和其周围组织的疾病。分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并发脊柱炎的关节炎、骨关节炎、晶体性关节炎等四个大类和其它。
肾肿瘤骨髓转移:肾癌患者的主诉和临床表现多变,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血尿是发现肾癌最常见的病状,但血尿的出现必须在肿瘤侵入肾盂后方有可能,因此已不是早期病状。血尿、疼痛和肿块称为肾癌的“三联征”。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特征。
问题:ards的肺水肿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a.心源性肺水肿
b.神经性肺水肿
c.中毒性肺水肿
d.复张性肺水肿
e.渗透性肺水肿
什么是ards,为什么选e?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e。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其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有相同的病理生理改变,目前的看法是严重的ali或ali的最终严重阶段被定义为ards。
ali和ards的病理特征: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导致的肺泡渗出液中富含蛋白质的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并伴有肺间质纤维化。
临床表现:是顽固性低氧血症、呼吸频数、呼吸窘迫,胸部x线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后期多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特别是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和组织氧供,防止进一步的肺损伤和肺水肿。
问题:男性,30岁。因高热一周人院,以往尚健康,1年来有注射毒品史。体检:眼结合膜有淤点,心界不大,心率11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两肺听诊阴性,足底可见紫红色结节,有压痛,白细胞计数12x109/l,血红蛋白80g/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8~10个/hp。最可能的诊断:
a.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b.斑疹伤寒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风湿热
e.感染性心内膜炎
请求解释!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e。
题中所述足底可见紫红色结节,有压痛使联想到是一个的免疫损害的表现,即osler结节,虽不具备特异性,但有一定意义。给合患者有全身感染表现(高热),血管损害表现(眼结合膜有淤点),既往有注射吸毒史(易因不洁操作反复导致细菌入血液感染)。虽然本题中患者心脏听诊无杂音,但在ie(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约15%患者病初并无杂音,约30%的rhie(右心辨膜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心室内膜ie亦无杂音。且ie在临床上可出现免疫反应,如关节炎;肾栓塞,如局灶性或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尿常规蛋白(+),红细胞8~10个/hp)。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由病原微生物血行途径引起心内膜、心瓣膜或邻近大动脉内膜的感染并有赘生物的形成。
临床表现
1、全身性感染表现:如发热(<39.5℃,呈弛张热);畏寒;乏力;多汗;肌肉关节酸痛等等。
2、心脏受累表现:特征性改变是新出现杂音或原有杂音的明显改变。
3、血管损害表现:全身性栓塞,如脾、肾、肠系膜动膜、大脑中动脉、中央性视网膜动脉等;皮肤和粘膜上出淤点和淤斑,甲皱和指趾甲下可有淤点或出血;janeway结节。
4、免疫反应表现:osler结节;视网膜的roth斑;杵状指、趾等。
甲皱和指趾甲下可有淤点或出血,呈暗红色线状或裂片状视网膜的roth斑/心内膜、心瓣膜赘生物的形成心内膜、心瓣膜赘生物的形成/感染性心内膜的病理切片相关的疾病的特点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1.尿异常: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为肉眼血尿、且为首发症状。
2.水肿:80%以上患者医学教育网原 创出现水肿,以晨起眼睑水肿伴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少数水肿严重可波及全身。
3.高血压: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水-钠潴留相关,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
4.肾功能异常:早期可出现一过性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表现为轻度氮质血症,5.免疫学检查:起病初期血清补体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渐恢复正常。
二、风湿热
1、主要表现:心脏炎、多发性游走性关节炎、sydenham舞蹈症、环形红斑、皮下结节
2、次要表现:临床表现有关节痛、发热;实验室检查急性期反应物增加(esr、crp);p-r间期延长。
诊断采用1992年美国心脏病协会修订的jones标准。
有甲族乙型链球菌感+2项主要标准;或1项主要标准+2项次要标准,则提示急性风湿热高度可能。
三、斑疹伤寒
1.发热:体温于第2~4天即达高峰(39~40℃以上),第1周呈稽留型,第2周起有弛张趋势。
2.皮疹:为重要体征,见于80%以上的病例,于病程第4~6天出现,初见于胸、背、腋窝、上臂两侧等处,一天内迅速发展至全身。
3.神经系统:症状明显,且很早出现。
4.心血管系症状:心率增速与体温升高一般成正比,有中毒性心肌炎时可出现奔马律、心律失常等。
四、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在本题中患者白细胞计数12万,并未表现出免疫低下症状,但有携带的可能。因其吸毒史,应高度关注,完善免疫学检查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