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西医内科学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佛猪佛系咸鱼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西医内科学(共含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佛猪佛系咸鱼”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西医内科学

篇1: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西医内科学

第一单元  传染病

细目一:细菌性痢疾

要点:

1.病原学。

2.传染源、传播途径。

3.临床表现及分型。

4.诊断及鉴别诊断。

5.治疗及中毒型菌痢的救治。

细目二:霍乱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特征。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诊断。

5.治疗及预防。

细目三:伤寒

要点:

1.病理改变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2.临床特点及并发症。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及预防。

细目四:病毒性肝炎

要点:

1.病原学分型及临床分型。

2.流行病学特征。

3.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4.治疗原则及预防。

细目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要点:

1.病原学。

2.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治疗及预防。

第二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支气管炎

要点: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防治。

细目二:支气管哮喘

要点: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及分型。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及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

细目三:肺炎球菌肺炎

要点:

1.病因及病理。

2.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治疗及中毒性肺炎的处理。

细目四:肺结核

要点:

1.病原学、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

2.诊断及鉴别诊断。

3.抗痨药物的应用及大咯血的处理。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痛

要点:

1.病因及临床表现。

2.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3.治疗原则。

第三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心功能不全

要点:

1.基本病因及诱发因素。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及急性肺水肿的抢救。

细目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要点:

1.病因及发病机制。

2.呼吸衰竭的概念。

3.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

细目三:风湿热

要点:

1.病因。

2.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防治原则。

细目四:风湿性心脏病

要点:

1.左房室瓣及主动脉瓣病变的临床表现。

2.诊断及并发症。

3.防治原则。

细目五:高血压病

要点:

1.分型及分期。

2.缓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

3.诊断标准。

4.降压药物的使用。

5.高血压脑病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措施。

细目六: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

要点:

1.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

2.心绞痛的分类。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5.心脏骤停的紧急处理原则。

篇2: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

第一单元  感冒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感冒的概念。

2.感冒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感冒的常见病因。

2.感冒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感冒的诊断要点。

2.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

3.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感冒的辨证要点。

2.感冒的治疗原则。

3.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气虚感冒和阴虚感冒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5.风寒感冒治疗加减变化。

6.寒包火感冒治疗要点。

细目五:预防

要点:

感冒的预防。

第二单元  咳嗽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咳嗽的概念。

2.咳嗽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因。

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辨证论治

要点:

1.咳嗽的辨证要点。

2.咳嗽的治疗原则。

3.风寒、风热、风燥咳嗽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痰湿、痰热、肝火犯肺、肺阴虚证咳嗽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细目四:预防和转归

要点:

1.咳嗽的预防。

2.咳嗽的转归。

第三单元  肺痈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肺痈的概念。

2.肺痈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肺痈的常见病因。

2.肺痈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肺痈的诊断要点。

2.肺痈与风温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肺痈的辨证要点。

2.肺痈的治疗原则。

3.肺痈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第四单元  哮证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哮证的概念。

2.哮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哮证的常见病因。

2.哮证的主要病机、“夙根”与诱因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哮证的诊断要点。

2.哮证与喘证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哮证的辨证要点。

2.哮证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治疗原则。

3.冷哮、热哮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哮证缓解期肺虚证、脾虚证、肾虚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第五单元  喘证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喘证的概念。

2.喘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喘证的常见病因。

2.喘证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喘证的诊断要点。

2.喘证与气短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喘证的辨证要点。

2.喘证的治疗原则。

3.风寒袭肺、表寒里热、痰热郁肺、痰浊阻肺、肺气郁痹之喘证的主症、治

法和方药。

4.肺虚、肾虚、“上实下虚”之喘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第六单元  肺胀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肺胀的概念。

2.肺胀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肺胀的常见病因。

2.肺胀的主要病机特点、本虚与标实的内涵及转化。

3.肺胀的发生与咳嗽、喘证的关系。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肺胀的诊断要点。

2.肺胀与喘证、哮证的相互关系及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肺胀的辨证要点。

2.肺胀的治疗原则。

3.肺肾气虚、阳虚水泛、痰浊壅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证的主症、治法和

方药。

第七单元  肺痨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肺痨的概念。

2.肺痨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肺痨的常见病因。

2.肺痨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肺痨的诊断要点。

2.肺痨与虚劳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肺痨的辨证要点。

2.肺痨的治疗原则。

3.肺阴亏损、阴虚火旺、气阴耗伤、阴阳两虚证肺痨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第八单元  痰饮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痰饮的概念。

2.痰饮的分类及原则。

3.痰饮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各类痰饮的常见病因。

2.痰饮的基本病机及病机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各类痰饮的诊断要点。

2.痰、饮、水、湿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痰饮的辨证要点:即痰饮、悬饮、支饮和溢饮的辨证要点。

2.本病总的治疗原则。

3.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和饮退正虚的主症、治法和常用方药。

4.悬饮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第九单元  自汗、盗汗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自汗、盗汗的概念。

2.自汗、盗汗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自汗、盗汗的常见病因。

2.自汗、盗汗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自汗、盗汗的诊断要点。

2.自汗与脱汗的鉴别。

3.自汗与战汗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自汗、盗汗的辨证要点。

2.自汗、盗汗的治疗原则。

3.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阴虚火旺、邪热郁蒸证自汗、盗汗的主症、治法和

方药。

第十单元  血证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血证的概念。

2.血证常见病证: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的概念。

3.《血证论》、《景岳全书》关于血证病机、治则的论述。

4.血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血证的常见病因。

2.血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各类血证的诊断要点。

2.尿血与血淋的鉴别。

3.咳血与吐血的鉴别。

4.便血之远血与近血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血证的治疗原则,即治气、治火和治血。

2.鼻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的常见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3.出血、瘀血、血虚的关系。

4.吐血、便血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细目五:预后

要点:

1.影响血证预后的三个因素。

2.吐血的严重预后。

第十一单元  心悸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心悸的概念。

2.心悸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心悸的主要病机是心神不宁,其虚与实的不同特点。

2.虚、痰、瘀与心悸的关系。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心悸的诊断要点。

2.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心悸的治疗原则。

2.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不振、水饮凌心、阴虚火旺、心血瘀阻之心悸

的主症特点、治法和方药。

3.阴虚火旺之心悸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细目五:预防预后

要点:

1.心悸的预防。

2.重症心悸(心律失常)的预后。

篇3: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

第一单元传染病

细目一:细菌性痢疾

1.病原学及中医病因病机

2.流行病学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

7.辨证论治

8.预防

细目二:霍乱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4.西医治疗

5.辨证论治

6.预防

细目三:伤寒

1.病原学及中医病因病机

2.流行病学

3.临床表现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西医治疗

6.辨证论治

7.预防

细目四:病毒性肝炎

1.病原学分型与临床分型及中医病因病机

2.流行病学

3.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西医治疗

6.辨证论治

7.预防

细目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原学及中医病因病机

2.流行病学

3.临床表现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西医治疗

6.辨证论治

7.预防

第二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支气管炎

1.西医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西医治疗

5.辨证论治

细目二:支气管哮喘

1.西医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西医治疗

5.辨证论治

6.预防

细目三:肺炎

1.分类

2.西医病原学与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4.诊断及鉴别诊断

5.西医治疗

6.辨证论治

细目四:肺结核

1.西医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西医治疗

5.辨证论治

6.预防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痛

1.病因病理

2.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3.辨证论治

4.预防

细目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1.西医病因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西医治疗

5.辨证论治

6.预防

第三单元循环系统疾病

细目一: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1.西医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西医治疗

6.辨证论治

细目二:原发性高血压

1.西医病因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西医治疗

5.辨证论治

6.预防

细目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定义

2.危险因素

3.西医分型

细目四:心绞痛

1.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西医治疗

6.辨证论治

7.预防

细目五:心肌梗死

1.病因病理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西医治疗

6.辨证论治

细目六:充血性心力衰竭

1.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2.中医学关于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

3.临床表现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西医治疗

6.辨证论治

细目七:心律失常

1.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

2.辨证论治

第四单元消化系统疾病

细目一:胃炎

1.西医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西医治疗

6.辨证论治

细目二:消化性溃疡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西医治疗

6.辨证论治

细目三:胃癌

1.西医癌前病变及病因病理与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细目四:肝硬化

1.西医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西医治疗

6.辨证论治

7.预后

细目五:原发性肝癌

1.西医病因病理分型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5.辨证论治

细目六:急性胰腺炎

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西医治疗

6.辨证论治

细目七:上消化道出血

1.西医病因分类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西医治疗

6.辨证论治

第五单元泌尿系统疾病

细目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1.西医常见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诊断依据

4.西医治疗及辨证论治

细目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1.定义

2.西医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及辨证论治

细目三:肾病综合征

1.西医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常见并发症

5.西医诊断标准

6.鉴别诊断

7.西医治疗及辨证论治

细目四:尿路感染

1.西医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

2.病原体及感染途径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西医治疗及辨证论治

细目五:慢性肾功能不全

1.西医病因病理及中医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及肾功能分期

3.实验室检查

4.诊断依据

5.西医治疗及辨证论治

篇4:消化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消化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医药考试网(www.ksbao.com)时间:-11-3 11:18:01点击数:59

标*为029内科学专业知识考核内容

单元细目要点要求一、食管疾病1、反流性食管炎(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2.食管癌(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二、胃、十二指肠疾病1.幽门螺杆菌(Hp)感染(1)流行病学

(2)微生物学

(3)Hp的`毒力因子

(4)Hp相关疾病

(5)治疗措施了解

了解

熟悉

掌握

掌握

2.慢性胃炎*(1)病因与发病机制

(2)病理学特征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5)治疗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3.消化性溃疡*(1)概念

(2)病因和发病机制

(3)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6)诊断

(7)鉴别诊断

(8)并发症

(9)治疗

(10)预后掌握

4.胃癌*(1)病因和发病机制

(2)病理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5)诊断

(6)治疗了解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三、肝脏疾病1.肝硬化*(1)病因

(2)病理

(3)临床表现

(4)并发症

(5)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6)诊断

(7)鉴别诊断

(8)治疗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2.肝癌(1)病因及发病机制

(2)病理

(3)临床表现

(4)并发症

(5)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6)诊断

(7)鉴别诊断

(8)治疗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3.肝性脑病(1)病因

(2)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诊断

(6)鉴别诊断

(7)治疗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4.酒精性肝病(1)发病机制

(2)病理特点

(3)临床表现

(4)诊断

(5)治疗掌握

熟悉

熟悉

掌握

熟悉

5.脂肪肝(1)发病机制

(2)病理特点

(3)临床表现

(4)诊断

(5)治疗掌握

熟悉

熟悉

掌握

熟悉

6.肝脓肿(1)发病机制

(2)病理特点

(3)临床表现

(4)诊断

(5)治疗掌握

熟悉

熟悉

掌握

熟悉

四、胰腺疾病1.急性胰腺炎*(1)病因和发病机制

(2)病理

(3)临床表现和分型

(4)并发症

(5)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6)诊断

(7)鉴别诊断

(8)治疗原则和措施

(9)预后掌握2.慢性胰腺炎(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内科治疗措施与手术指征

(5)预后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3.胰腺癌(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内科治疗措施与手术指征

(5)预后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五、腹腔结核1.肠结核(1)病因和发病机制

(2)病理及病理类型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5)诊断

(6)鉴别诊断

(7)治疗:一般治疗、抗结核治疗的原则、方法、手术治疗指征

(8)预防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2.结核性腹膜炎(1)病因和发病机制

(2)病理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5)诊断

(6)鉴别诊断

(7)治疗:抗结核治疗原则和方法、手术治疗的指征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六、炎症性肠病*1.克罗恩病(1)病理及其与临床表现的联系

(2)诊断

(3)鉴别诊断

(4)治疗:主要药物、手术指征熟悉

2.溃疡性结肠炎(1)病理及其与临床表现的联系、临床分型、分度

(2)诊断标准

(3)鉴别诊断

(4)治疗:主要药物、手术指征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七、缺血性肠病(1)病因和发病机制

(2)病理表现

(3)临床表现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熟悉

熟悉

掌握

掌握

熟悉

八、功能性胃肠道疾病1.功能性消化不良(1)概念

(2)病因及发病机制

(3)诊断标准

(4)临床表现

(5)治疗掌握

了解

熟悉

掌握

熟悉

2.肠易激综合征(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了解

熟悉

熟悉

熟悉

九、上消化道出血*(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处理:急救措施、补充血容量、止血措施等掌握

十、下消化道出血(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处理方法熟悉

标*为029内科学专业实践能力考核内容

单元细目一、食管疾病1.反流性食管炎2.食管裂孔疝3.食管癌二、胃、十二指肠疾病1.慢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3.胃癌*三、功能性胃肠道疾病1.功能性消化不良2.肠易激综合征四、肝脏疾病1.肝硬化*2.肝癌3.肝性脑病4.肝脓肿5.脂肪肝五、胰腺疾病1.急性胰腺炎*2.慢性胰腺炎3.胰腺癌六、腹膜炎症1.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结核性腹膜炎七、肠道疾病1.克罗恩病*2.溃疡性结肠炎*3.缺血性结肠炎4.结肠癌5.肠结核八、消化道出血1.上消化道出血*2.下消化道出血

篇5: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题解析:西医内科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题解析:西医内科学

[A1型题]

1.下列各项,不是胃溃疡并发症的是

A梗阻

B穿孔

C出血

D癌变

E慢性萎缩性胃炎

考题解析:胃溃疡四大并发症是梗阻、穿孔、出血、癌变。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与溃疡病无关的疾病。故正确答案为E.

2.对伤寒诊断及预后有指导意义的检查是

A血白细胞总数

B肥达反应

C嗜酸粒细胞计数

D血小板计数

E肝功能

考题解析:血小板计数、肝功能对伤寒的诊断及预后均无意义;白细胞总数仅有参考价值;肥达反应对诊断有意义。只有嗜酸粒细胞计数对诊断及预后均有意义,伤寒患者该细胞减少或消失,若高于5%可除外伤寒,病情好转时该细胞逐渐恢复正常。故标准答案为C.

3.伤寒患者出现玫瑰疹,多见于

A潜伏期

B发病初期

C高热期

D缓解期

E恢复期

考题解析:伤寒杆菌及毒素由淋巴组织进入血流,产生菌血症和毒血症时,患者进入发病初期,一周后因病菌大量繁殖和毒素的释出,机体处于严重中毒状态,进入高热期,此期出现稽留热、玫瑰疹、相对缓脉等典型表现。而玫瑰疹经3~5天即消失,其他各期均难以见到。故标准答案为C.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潜伏期是

A2~3天

B10~15天

C16~20天

D21~30天

E1个月以上

考题解析:该题主旨在于考查考生对急性传染病潜伏期的认知程度。潜伏期是诊断传染病的重要条件,流行性脑膜炎潜伏期为3天之内,故正确答案应选A.

5.对急性支气管炎与流行性感冒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

A发热

B咯痰

C肺部音

D白细胞计数

E流行病学史

考题解析:A、B、C、D四项内容在上述两种疾病中均有类似表现。而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故流行病学史对流感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标准答案为E.

6.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肺细小动脉痉挛

B肺血管玻璃样改变

C血容量增加

D右心室肥大

E左心衰竭

考题解析:肺心病患者,由于呼吸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从而导致肺小动脉痉挛收缩,肺循环阻力增加,成为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肺血管病变、血容量增加为次要因素;右心室肥大是肺动脉高压的结果,而左心衰竭与肺动脉高压无直接关系。故标准答案为A.

7.下列哪项不是自发性心绞痛的特点

A休息或夜间发作

B可持续15~30分钟

C含服硝酸甘油片不易缓解

D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

E血清酶一般正常

考题解析:自发性心绞痛的特点是胸痛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即无明显诱因或休息、夜间发作,持续时间长,程度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重度发作时疼痛可持续15~30分钟以上,酷似心肌梗死,但心电图上仅出现ST段抬高或下移,无异常Q波和心肌酶学改变。故标准答案为D.

8.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的病理改变是

A充血,水肿

B糜烂,出血

C肥厚,粗糙

D灰暗,变薄

E渗出

考题解析:根据教材中慢性胃炎病理分类,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渗出均是浅表性胃炎的病理改变;肥厚、粗糙是肥厚性胃炎的病理特点。只有萎缩性胃炎,因胃粘膜萎缩呈现暗灰色,粘膜变薄。故标准答案为D.

9.胃溃疡最主要的症状是

A嗳气,反酸

B恶心,呕吐

C呕吐,黑便

D上腹疼痛

E食欲减退

考题解析:胃溃疡的上腹疼痛是具有特征的主要症状,如疼痛的周期性、节律性等,能根据其特点考虑到胃溃疡的可能性。A、B、C、E等症状表现在胃溃疡与其他疾病中均可出现,特征性不强。故标准答案为D.

10.胃癌血行转移,首先转移到

A肝脏

B肺脏

C骨骼

D脑部

E卵巢

考题解析:因胃部的静脉均回流到门静脉,所以胃癌的血行转移,首先通过门静脉到达肝脏,以后才可能向其他脏器转移。故标准答案为A.

1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表现

A甲状腺肿大

B情绪激动

C周围血管体征

D肝脏肿大

E心动过缓

考题解析:甲亢患者T3、T4分泌过多,促使机体代谢亢进,耗氧增多,甲状腺激素通过直接或(及)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增速、搏出量增多,显然心动过缓不是甲亢的表现。故标准答案为E.而A、B、C选项均为甲亢典型表现,肝脏肿大是因甲亢病人胃肠蠕动增快,吸收不良出现营养障碍和甲状腺激素直接作用的结果

[A2型题]

1.患者,男,60岁。有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心病病史。近1周感冒后出现咳嗽、吐黄痰、心悸气短加重,神志清,血气分析在正常范围。下列哪项治疗是错误的

A抗感染

B止咳

C祛痰

D呼吸兴奋剂

E氨茶碱

考题解析: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心病病人,给予止咳、祛痰药和氨茶碱是常规治疗。患者因感冒后吐黄痰,表明已有细菌性感染,应抗感染。呼吸兴奋剂应用指征是:呼吸浅表、意识模糊而呼吸道通畅的呼衰患者。显然该患者并无呼衰征象,故D属错误治疗。标准答案为D.

2.患者,男,40岁。确诊高血压病3年,无自觉症状。检查:血压160/95mmHg(21.3/12.6kPa),尿常规无异常,心电图及X线显示左心室肥大。应首先考虑的是

A高血压病一期

B高血压病二期

C高血压病三期

D急进型高血压

E高血压脑病

考题解析:根据高血压病3年,无自觉症状,可以除外D、E二项。按我国高血压分期标准,一期无心、脑、肾并发症;二期有轻度心、脑、肾损害之一者;三期有严重心、脑、肾损害之一者。该患者已有左心室肥大应考虑是高血压二期。故标准答案为B.

3.患者,男,50岁。半年来经常突发胸骨后疼痛,有窒息感,持续约1~5分钟,休息后迅速缓解。心电图示ST段下移及T波倒置。应首先考虑的是

A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B初发劳累性心绞痛

C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

D自发性心绞痛

E急性心肌梗死

考题解析:初发劳累性心绞痛是指病程在1个月以内者;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是发作频率、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加重者;自发性心绞痛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程度重、不易缓解、夜间发作者;急性心肌梗死疼痛时间更长,心电图有特异性改变。所以容易除外上述四项,故本例患者应首先考虑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标准答案为A.

4.患者,女,34岁。皮肤反复出血半年。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5.0×109/L,血小板46×109/L,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脾功能亢进

E过敏性紫癜

考题解析:根据血小板减少,出血症状和骨髓象等特点,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不难。由于5项备选答案均可出现出血表现,需加以鉴别。因有血小板减少,可排除过敏性紫癜;据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核细胞增多,可除外再障的可能;由于血液与骨髓中均未发现原始幼稚细胞,不能考虑急性白血病;病历中白细胞计数正常,又未提及脾大,故不能诊断脾功能亢进。本题标准答案为C.

[B1型题]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小圆上皮细胞

E扁平上皮细胞

5.慢性肾炎尿中最具有诊断价值的细胞是

6.急性肾盂肾炎尿中最具有诊断价值的细胞是

考题解析:5题:A,慢性肾炎肾小球基底膜破坏,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尿中红细胞增多成为诊断慢性肾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之一,故正确答案为A.6题:B,急性肾盂肾炎通常是上尿路化脓性炎症。尿中白细胞明显增多及白细胞管型,成为诊断急性肾盂肾炎的重要实验室检查指标,故正确答案为B.而尿中血小板极易破坏,常规检查较少发现;小圆上皮细胞也有增多诊断特异性不强;扁平上皮细胞临床意义不大。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7.VP方案常用于治疗

8.HOAP方案常用于治疗

考题解析:7题:B,目前VP方案(长春新碱加强的松)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基本的诱导化疗方案,在此基本方案中再加入某些抗白血病药物,可形成疗效更高的急淋治疗方案,故正确答案为B.8题:A,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诱导化疗方案比较多,HOAP方案是国内常用方案之一,故正确答案为A.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用治疗药物是马利兰、靛玉红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用瘤可宁治疗;慢性再障常用雄激素等治疗

篇6:[荐]1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1

[荐]1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1

一单元感冒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感冒的概念及源流

2.感冒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感冒的常见病因

2.感冒的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感冒的诊断要点

2.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

3.感冒与风温病早期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感冒的辨证要点

2.感冒的治疗原则

3.风寒束表、风热犯表、暑湿伤表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气虚感冒、阴虚感冒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5.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五:预防

要点:

感冒的预防

第二单元咳嗽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咳嗽的概念及源流

2.咳嗽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因

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辨证论治

要点:

1.咳嗽的辨证要点

2.咳嗽的治疗原则

3.风寒、风热、风燥咳嗽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5.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四:预防和转归

要点:

1.咳嗽的预防

2.咳嗽的转归

第三单元哮病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哮病的概念及源流

2.哮病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哮病的常见病因

2.哮证的主要病机、“夙根”与诱因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哮病的诊断要点

2.哮病与喘证、支饮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哮病的辨证要点

2.哮病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治疗原则

3.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肺肾两虚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5.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五:预防、转归及预后

要点:

1.哮病的预防

2.哮病的转归及预后

第四单元喘证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喘证的`概念及源流

2.喘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喘证的常见病因

2.喘证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喘证的诊断要点

2.喘证与哮病气短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喘证的辨证要点

2.喘证的治疗原则

3.风寒壅肺、表寒肺热、痰热郁肺、痰浊阻肺、肺气郁痹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肺气虚耗、肾虚不纳、正虚喘脱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5.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医学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第五单元肺痈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肺痈的概念及源流

2.肺痈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肺痈的常见病因

2.肺痈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肺痈的诊断要点

2.肺痈与风温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肺痈的辨证要点

2.肺痈的治疗原则

3.肺痈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第六单元肺痨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肺痨的概念及源流

2.肺痨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肺痨的常见病因

2.肺痨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肺痨的诊断要点

2.肺痨与虚劳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肺痨的辨证要点

2.肺痨的治疗原则

3.肺阴亏损、虚火灼肺、气阴耗伤、阴阳虚损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第七单元肺胀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肺胀的概念及源流

2.肺胀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肺胀的常见病因

2.肺胀的主要病机特点、本虚与标实的内涵及转化

3.肺胀的发生与咳嗽、喘证的关系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肺胀的诊断要点

2.肺胀与喘证、哮病的相互关系及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肺胀的辨证要点

2.肺胀的治疗原则

3.肺肾气虚、阳虚水泛、痰浊壅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五:转归及预后

要点:

1.肺胀的转归

2.肺胀的预后

第八单元心悸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心悸的概念及源流

2.心悸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心悸的常见病因

2.心悸的主要病机及虚及实的不同特点

3.虚、痰、瘀与心悸的关系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心悸的诊断要点

2.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3.心悸与奔豚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心悸的辨证要点

2.心悸的治疗原则

3.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不振、水饮凌心、阴虚火旺、瘀阻心脉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五:预防预后

要点:

1.心悸的预防

2.重症心悸(心律失常)的预后

第九单元胸痹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胸痹的概念及源流

2.《金匮要略》对胸痹证治的认识

3.本病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胸痹的常见病因

2.胸痹病机、发展趋势及虚实两者的内涵及其转化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要点:

1.本病的诊断要点

2.胸痹与悬饮、胃痛、真心痛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胸痹辨证:虚与实、标与本及其内涵

2.本病的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方法

3.心血瘀阻、气滞心胸、痰浊闭阻、寒凝心脉、心肾阴虚、气阴两虚、心肾阳虚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阴寒凝滞与心肾阳虚之胸痹的证治区别及其治疗加减变化

5.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五:预防、转归和预后

要点:

1.胸痹的转归、预后

2.胸痹的预防

第十单元不寐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不寐的概念及源流

2.不寐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不寐的常见病因

2.不寐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本病的临床特征及虚实辨证要点

2.不寐的治疗原则及方法

3.不寐常见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心胆气虚证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四:调护

要点:

不寐的调护

篇7: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

第一单元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及体内过程

细目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要点: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两重性、量效关系。

细目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要点:

1.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2.半衰期的概念、多次重复给药及稳态血药浓度。

第二单元  拟胆碱药

细目一:m受体兴奋药

要点:

1.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

2.毛果芸香碱的应用。

细目二:抗胆碱酯酶药

要点:

新斯的明的作用及应用。

第三单元  抗胆碱药

细目一:阿托品

要点:

1.阿托品的作用。

2.阿托品的应用。

3.阿托品的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细目二:山莨菪碱

要点:

山莨菪碱的作用及应用。

细目三:阿托品的人工合成代用品

要点:

1.常用眼科用药。

2.常用解痉药。

第四单元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要点:

1.药物解救原则。

2.胆碱酯酶复活药的应用。

第五单元  拟肾上腺素药

细目一:去甲肾上腺素及间羟胺

要点:

1.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2.间羟胺的作用及应用。

细目二:肾上腺素

要点:

肾上腺素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细目三:异丙肾上腺素

要点:

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细目四:多巴胺

要点:

多巴胺的作用及应用。

第六单元  抗肾上腺素药

细目一:a受体阻滞药

要点:

酚妥拉明的作用及应用。

细目二:β受体阻滞药

要点:

β受体阻滞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第七单元  h1受体阻滞药

要点:

1.h1受体阻滞药的作用及应用。

2.常用制剂。

第八单元  镇静催眠药

细目一:苯二氮卧式蕈类

要点:

1.苯二氮草类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2.常用制剂。

细目二:巴比妥类

要点:

1.巴比妥类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2.常用制剂。

第九单元  抗震颤麻痹药及抗癫痫药

细目一:抗震颤麻痹药

要点:

1.左旋多巴的作用及应用。

2.安坦的作用及应用。

细目二:抗癫痫药

要点:

常用抗癫痫药的选择性应用。

第十单元  抗精神失常药

细目一:抗精神分裂症药

要点:

氯丙嗪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细目二:抗抑郁症药

要点:

丙咪嗪的作用及应用。

第十一单元  镇痛药

细目一:吗啡

要点:

1.吗啡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2.吗啡镇痛作用机理。

细目二:人工合成镇痛药

要点:

1.哌替啶的作用及应用特点。

2.其他常用人工合成镇痛药制剂。

第十二单元  解热镇痛药

细目一:阿斯匹林

要点:

阿斯匹林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细目二:其他解热镇痛药

要点:

扑热息痛、布洛芬的作用及应用特点。

第十三单元  呼吸兴奋药

要点:

常用呼吸兴奋药的应用原则。

第十四单元  抗高血压药

细目一:利尿药

要点:

氢氯噻嗪的降压作用及应用。

细目二:β受体阻滞药

要点:

普萘洛尔的降压作用及应用。

细目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要点:

1.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的作用及应用。

2.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

细目四:钙拮抗药

要点:

硝苯吡啶的降压作用及应用。

细目五:作用于中枢部位的交感神经抑制药

要点:

可乐定的降压作用及应用。

细目六: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

要点:

利血平的降压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细目七:al受体阻滞药

要点:

1.哌唑嗪的降压作用及应用。

2.哌唑嗪的不良反应。

细目八: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药

要点:

1.肼苯哒嗪、硝普钠的降压作用及应用。

2.常见不良反应。

第十五单元  抗心律失常药

要点:

1.奎尼丁的作用及应用。

2.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的作用及应用。

3.普萘洛尔的作用及应用。

4.胺碘酮的作用及应用。

5.维拉帕米的作用及应用。

第十六单元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细目一:强心甙

要点:

1.强心甙的作用及应用。

2.强心甙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3.常用制剂及用法。

细目二:减负荷药

要点:

1.利尿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作用。

2.血管扩张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及常用血管扩张药。

篇8: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针灸学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一:十二经脉

要点:

1.十二经脉名称。

2.十二经脉的分布。

3.十二经脉表里、络属、走向与交接。

细目二:奇经八脉

要点:

1.奇经八脉名称。

2.奇经八脉的循行。

3.奇经八脉的作用。

细目三:十五络脉

要点:

1.十五络脉循行分布特点。

2.十五络脉的作用。

细目四:十二经别

要点:

1.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特点。

2.十二经别的作用。

第二单元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细目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要点:

1.联系脏腑、肢体。

2.运行气血,抗御外邪。

细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要点:

1.说明病理变化。

2.指导辨证归经。

3.指导针灸治疗。

第三单元  腧穴的分类

要点: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第四单元  腧穴的治疗作用

要点:

1.远治作用。

2.近治作用。

3.特殊作用。

第五单元  特定穴

细目一:五输穴

要点:

1.五输穴的概念。

2.五输穴名称及五行属性。

3.五输穴的主治及应用。

细目二:原穴、络穴

要点:

1.原穴、络穴概念。

2.原穴、络穴名称及归经。

3.原穴、络穴的主治及应用。

细目三:背俞穴、募穴

要点:

1.背俞穴、募穴的概念。

2.背俞穴、募穴名称及归属。

3.背俞穴、募穴的主治及应用。

细目四:八会穴

要点:

1.八会穴名称。

2.八会穴的应用。

细目五:郄穴

要点:

1.郄穴名称。

2.郄穴的主治及应用。

细目六:下合穴

要点:

1.下合穴的概念。

2.下合穴名称。

3.下合穴的主治及应用。

细目七:八脉交会穴

要点:

1.八脉交会穴名称。

2.八脉交会穴的主治及应用。

细目八:交会穴

要点:

交会穴的应用。

第六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

要点:

1.骨度分寸定位法。

2.自然标志取穴法。

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第七单元  手太阴肺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第八单元  手阳明大肠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商阳、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臂脯、肩脶、扶突、迎香。

第九单元  足阳明胃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梁门、天枢、归来、伏兔、梁丘、足三里、

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第十单元  足太阴脾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

第十一单元  手少阴心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冲。

第十二单元  手太阳小肠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少泽、后溪、腕骨、支正、天宗、颧髎、听宫。

第十三单元  足太阳膀胱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睛明、攒竹、天柱、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

肠俞、膀胱俞、次髎、委阳、委中、膏肓、志室、秩边、承山、飞扬、昆仑、申脉、束

骨、至阴。

第十四单元  足少阴肾经、穴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细目二:常用腧穴

要点:

下列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涌泉、然谷、太溪、大钟、照海、复溜、俞府。

篇9: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儿科学

第一单元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

要点:

1.钱乙的学术思想。

2.万全的学术思想。

第二单元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细目一:生理特点

要点:

1.小儿生理的基本特点。

2.“稚阴稚阳”与“纯阳”观点的意义。

细目二:病理特点

要点:

1.小儿病理的基本特点。

2.小儿病理特点对临床认识儿科疾病病因、疾病谱、证候变化及预后的意

义。

第三单元  生长发育

细目一:年龄分期

要点:

年龄分期的标准。

细目二:生理常数

要点:

1.体重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身长测定方法及正常值。

3.囟门闭合时间及病理意义。

4. 乳牙萌出正常值。

5.呼吸、脉搏、血压与年龄增长的关系。

6.动作发育、语言发育要点。

第四单元  喂养与保健

细目一:初生儿的护养

要点:

初生儿护养的主要措施。

细目二:婴儿的合理喂养

要点:

1.喂养方式及选择原则。

2.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基本方法。

3.添加辅食的原则。

4.断奶方法及注意点。

第五单元  四诊概要

细目一:概述

要点:

儿科四诊应用特点。

细目二:望诊

要点:

1.儿科望诊的主要内容。

2.面部色诊的辨证意义。

3.一些特殊舌象的儿科临床意义。

4.斑、疹的常见病证及证候诊断。

5.大便的望诊诊断及临床意义。

6.指纹诊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细目三:闻诊

要点:

1.啼哭声的诊断。

2.咳嗽声的鉴别。

3.大便的闻诊临床意义。

细目四:问诊

要点:

1.儿科问个人史的内容。

2.大便的问诊诊断及临床意义。

3.饮食的问诊诊断及临床意义。

细目五:切诊

要点:

1.儿科脉诊的方法。

2.儿科基本脉象。

3.囟门按诊的临床意义。

第六单元  治疗概要

细目一:中药内治用法

要点:

1.给药方法。

2.中药用量。

细目二:常用外治疗法

要点:

1.熏洗法、蒸气及气雾吸入法、涂敷法、热熨法、敷贴法、擦拭法的操作方

法。

2.常用外治法应用举例。

细目三:其他疗法

要点:

1.捏脊疗法操作方法及主要适应病症。

2.刺四缝疗法操作方法及主要适应病证。

第七单元  咳嗽

细目一:病因病理

要点:

1.咳嗽的病因。

2.咳嗽的主要病机。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风寒咳嗽证、风热咳嗽证等的症状、治法、主方。

2.痰热咳嗽证、阴虚咳嗽证等的症状、治法、方药、加减。

第八单元  肺炎喘嗽

细目一:概述

要点:

肺炎喘嗽的临床主症。

细目二:病因病理

要点:

1.肺炎喘嗽的病因。

2.病位及主要病机。

3.心阳虚衰变证的病机。

细目三:辨证论治

要点:

1.风热闭肺证等的症状、治法、主方。

2.痰热闭肺证的症状、证候分析、治法、方药、加减。

3.阴虚肺热证、肺脾气虚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4.心阳虚衰等变证的症状、证候分析、治法、主方。

第九单元  哮喘

细目一:病因病理

要点:

1.哮喘的病因:内因、外因。

2.哮喘发作期的病机。

3.哮喘缓解期的病机。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发作期热性哮喘证、寒性哮喘证的症状、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2.缓解期肺气虚弱证、脾虚气弱证、肾虚不纳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第十单元  鹅口疮

细目一:概述

要点:

发病特点等。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心脾积热证、虚火上浮证的症状、治法、方药。

第十一单元  口疮

细目一:概述

要点:

概念。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脾胃积热证、心火上炎证、虚火上浮证的症状、治法、方药。

第十二单元  泄泻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发病情况。

2.转化与预后。

细目二:病因病理

要点:

1.泄泻的病因。

2.泄泻的主要病机。

3.伤阴、伤阳变证的病机。

细目三:辨证论治

要点:

1.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的症状、治法、方药、加减。

2.脾虚泻、脾肾阳虚泻的症状、治法、主方。

3.伤阴、伤阳变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第十三单元  厌食

细目一:概述

要点:

概念。

细目二:病因病理

要点:

1.厌食的病因。

2.厌食的主要病机。

细目三:辨证论治

要点:

脾运失健证、脾胃气虚证、胃阴不足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第十四单元  积滞

细目一:概述

要点:

概念。

细目二:病因病理

要点:

积滞的病机。

细目三:辨证论治

要点:

乳食内积证、脾虚夹积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第十五单元  疳证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概念。

2.“疳”的含义。

细目二:病因病理

要点:

1.疳证的病因。

2.疳证的主要病机。

细目三:辨证论治

要点:

1.厌食、积滞、疳证的鉴别。

2.疳气证、干疳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3.疳积证的症状、证候分析、治法、方药、加减。

4.疳肿胀等证的症状、证候分析、治法、主方。

第十六单元  惊风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概念。

2.发病年龄特点。

3,惊风八候。

4.急惊风与慢惊风的区别。

细目二:病因病理

要点:

1.急惊风的主要病因病机。

2.慢惊风的主要病因病机。

细目三:辨证论治

要点:

1.急惊风四证及治疗原则。

2.感受风邪证、湿热疫毒证、惊恐痉厥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3.土虚木亢证、阴虚风动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第十七单元  肠道虫证

细目一:蛔虫病

要点:

1.蛔虫证、蛔厥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2.驱蛔单方。

细目二:蛲虫病

要点:

1.主要临床表现。

2.预防与护理。

第十八单元  小儿水肿

细目一:病因病理

要点:

1.小儿水肿的病因:外因、内因。

2.小儿水肿的病机。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风水相搏证的症状、治法、方药、加减。

2.湿热内侵证、肺脾气虚证、脾肾两虚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3.水气上凌心肺证、水毒内闭证的症状、治法、主方。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口腔修复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外科学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心理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心理学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通关必读

中医执业医师复习计划

执业医师考试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儿科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神经病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伦理学

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西医内科学(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西医内科学,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