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内科学》辅导:肠梗阻的鉴别(共含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ei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鉴别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可发生于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的基础上,单纯性肠梗阻因治疗不善而转变为绞窄性肠梗阻的占15~43%.一般认为出现下列征象应疑有绞窄性肠梗阻:
1.急骤发生的剧烈腹痛持续不减,或由阵发性绞痛转变为持续性腹痛,疼痛的部位较为固定。若腹痛涉及背部提示肠系膜受到牵拉,更提示为绞窄性肠梗阻。
2.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强直,腹胀与肠鸣音亢进则不明显。
3.呕吐物、胃肠减压引流物、腹腔穿刺液含血液,亦可有便血。
4.全身情况急剧恶化,毒血症表现明显,可出现休克。
5.x线平片检查可见梗阻部位以上肠段扩张并克满液体,状若肿瘤或呈“c”形面被称为“咖啡豆征”,在扩张的肠管间常可见有腹水。
二、鉴别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高位小肠梗阻呕吐频繁而腹胀较轻,低位小肠梗阻则反之。结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与低位小肠梗阻相似。但x线腹部平片检查则可区别。小肠梗阻是充气之肠袢遍及全腹,液平较多,而结肠则不显示。若为结肠梗阻则在腹部周围可见扩张的结肠和袋形,小肠内积气则不明显。
三、鉴别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完全性肠梗阻多为急性发作而且症状明显,不完全性肠梗阻则多为慢性梗阻、症状不明显,往往为间隙性发作。x线平片检查完全性肠梗阻者肠袢充气扩张明显,不完全性肠梗阻则否。
良性: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由所属部位的某些急慢性炎症引起,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周炎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初肿时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肿大到一定程度即停止。慢性较硬,最终仍可缩小或消退。
2.淋巴结结核 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在颈部血管周围,多发性,质地稍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组织发生干酪性坏死,则可触到波动。医 学教育网原创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
3.其他:局部感染可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有压痛。
恶性:
1.白血病及淋巴瘤:常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而有弹性,多无疼痛或压痛,不与皮肤粘连,不破溃。有的发展迅速,形成肿块。
2.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转移淋巴结质地坚硬,或有橡皮样感,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胸部肿瘤如肺癌可向右侧锁骨上窝或腋部淋巴结群转移;胃癌多向左侧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特称为virchow淋巴结,为胃癌、食管癌转移的标志。
问题:男性,66岁,持续性呼吸困难10小时,3个月前曾发生股骨颈骨折。发现高血压病。体检:t36.5℃,bp90/60mmhg,颈静脉充盈,p2亢进,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和心包摩擦音。心电图:电轴右偏,s1qiiitiii.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动脉栓塞
b、急性心肌梗死
c、急性心包炎
d、主动脉夹层
e、胸腔积液
请问选什么?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a.
在本题中通过辅助检查,确认最可能的诊断是pe而不是ami.
不是ami的理由
1、ecg没有急性心梗的特征性改变和动态性改变。
2、ami时ldh在12-24小时开始升高,ck-mb在3-6小时开始升高。但题中ck-mb正常。
不能通过心脏体征来判断是否存在心梗。因为ami时,心脏体征可在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体征也多无特异性。
是pe的理由
1、呼吸困难及气促是pe最常见症状(ami亦可有此症状)。pe亦可有胸膜炎性胸痛和心绞痛样疼痛。
2、深静脉血栓被认为是pe的标志(题中患者有3月前股骨颈骨折史,应有长期卧床及下肢固定史,易发生下肢静脉血形成。)
3、pe时,ecg较多表现为v1-v4的t波改变和st段异常;部分出现sⅰqⅲtⅲ(即ⅰ导s波加深;ⅲ导出现q/q波和t波倒置);其它。
关于pe的点滴
1、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pet、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2、pe的发病率很高,在美国是第三位的心血管疾病,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
结核性腹膜炎腹水为草黄色渗出液,静置后自然凝固,少数呈血性。偶见乳糜性,比重一般超过1.016,蛋白含量在30g/l,白细胞计数超出5×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但有时因低蛋白血症,腹腔蛋白积液蛋白含量减少,腹水性质可接近漏出液,检测血清—腹腔积液蛋白梯度(saag)有助诊断。近年主张对感染性腹水的判断应增加实验诊断指标,腹水葡萄糖<3.4mmol/l,ph<7.35时,指示细菌感染,特别是腹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增高时,提示结核性腹膜炎。本病腹水的一般细菌培养阴性,浓缩找到结核杆菌的阳性机会很少,结核菌培养的阳性率也低,但腹水动物接种阳性率可达50%以上。 来源:
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一般为漏出液;saag>11g/l;如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时为渗出液,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但saag仍大于11g/l;常表现为短期内腹腔积液迅速增加,对利尿剂无反应,伴腹泻、腹痛、腹胀、发热,少数病人伴血压下降,肝功能恶化或门体分流性脑病加重。来源:
在法、美、英(fab)合作组分型基础上,我国在1988年天津白血病分类、分型讨论会建议试行以下分型法;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可分为3个亚型:l1型,细胞分化较好,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治疗反应较好;l2型,以大淋巴细胞为主,有大小不均,治疗反应相对较差;l3型,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治疗缓解率很低。
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可分为7个亚型;
1、m1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90%(非幼红系细胞)。
2、m2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又分为2个亚型。
m2a骨髓中原粒细胞占非幼红细胞的30-80%,单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
m2b骨髓中异常的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多,以异常的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显的核浆发育不平衡,此类细胞>30%。
3、m3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占非幼红细胞的>30%,其胞核大小不一,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颗粒,医 学教育网原创又分二亚型;
m3a为粗颗粒型,嗜苯胺兰颗粒粗大,密集甚或融合。
m3b为细颗粒型,嗜苯胺兰颗粒密集而细小。
4、m4即为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按粒和单核细胞形态不同,可包括下列四种亚型;
m4b以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和单核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20%。
m4b以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20%。
m4c原始细胞即具粒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细胞>30%。
m4eo除上述特征外,有嗜酸颗粒粗大而园。着色较深的嗜酸性粒细胞,占5-30%。
5.m5 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又可分二个亚型;
m5a 未分化型,骨髓原始单核细胞占非系细胞的≥80%。
m5b 部分分化型,其骨髓中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原单核细胞<80%。
6.m6 红白血病,骨髓中幼红系细胞>50%,且常有形态学异常,骨髓非红系细胞中的原始粒细胞(或原始+幼单核细胞)>30%,血片中原粒(或原单)细胞>5%,骨髓中非红系细胞中原粒细胞(或原+幼单)>20%。
7.m7 巨核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