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笔译学习经验送你八大口译技巧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悠游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口译笔译学习经验送你八大口译技巧(共含10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悠游”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口译笔译学习经验送你八大口译技巧

篇1:口译笔译学习经验送你八大口译技巧

1. 增词法

增词法是指在翻译时按照意思或语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以便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思想内容,恰当地使用增词法技巧,会使翻译出来的句子更加通顺自然,符合目标语言习惯。

例句:In the evening, after the banquets, the concerts and the table tennis exhibitions, he would work on the drafting of the final communique.

译文:晚上,在参加宴会、出席音乐会、观看乒乓球表演之后,他还得起草最后公报。

2. 减词法

减词法是指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省略无关紧要的词语,避免拖泥带水。特别适用于长句结构的简化处理。

例句:我深信,我们两国的互访不仅有利于两国之间关系的改善,而且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译文:I am fully convinced that the exchanges of visits between our two nations are conducive not only to the improvement of our relations, but also to the peace and stability of Asia-Pacific region and the world as a whole.

3. 转性法

转性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进行词性转换,

备考资料

常见的转性有名动、介动、形名、形副等。从语义认知角度来看,词性的转变作为语法变化,是由语义结构中的变化引起的。

例句:Vancouver is largely British in character with some Chinese influence.

译文:温哥华主要以英国文化为特色,同时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4. 转句法

英语中的某些用作状语或定语的词组,或者名词词组,往往包含丰富的寓意。有时,把原文词组的内容连同其形式一起翻译成地道的汉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需要把这类词组(有时甚至是单词)转译成一个句子。汉语中也有这样短小精悍、含义丰富的词组,因此,在汉译英时也要用到这种翻译技巧。

例句:“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国保持统一的前提下,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译文:“One country, two systems”refers to the fact that in China, a unified country, the mainland practices the socialist system, and Hong Kong’s existing capitalist system and way of life will remain unchanged for 50 years.

更多十万份免费分享,亲们可以进入: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28846_0_3_10.html

篇2:口译笔译经验翻译技巧的学习

2th Anniversary of the Large Scale Non-profit Olympic Activity Which Has Turned through 20 Cities.

这是8月5日至12日在中华世纪坛北广场举办“奥林匹克20城市大型巡展公益活动两周年”成就展巨幅背板的大标语,本标语严重错误有一:“2th Anniversary”应改为The Second Anniversary.有人可能会说可改成2nd Anniversary。我们说,“第二”是可以用2nd来表达,但是在句首时用此不妥。本标语不妥处还有二:1)“Scale”属范畴词,要减去;2)把“Which Has Turned through”换成一个介词in即可, 因为标语、标题包括书名用语要从简,就是用也要换成held 不用“turned”。由此,原来的大标语似可改为:The Second Anniversary of the Large Non-profit Olympic Activity in 20 Cities.

在举办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周年的重大活动中,英语翻译出现的如此低级错误,说明当今急需普及翻译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在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大学生中进行普及,以解决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各行各业中普遍存在的英语翻译的问题。

是问题也是机会。我的翻译班里有一大四的学员,他通过刻苦学习翻译方法,获得了5月人事部3级翻译证书,并且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这说明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学好翻译也可能是就业的敲门砖。

他在给我的信中是这样谈了自己学习翻译的体会:“我在大学里学习的是法律专业,而我学习翻译、参加翻译考试完全是出于两个原因:其一是我对英文与翻译这一行业的喜好;二是现在翻译和法律都是现在相当热门的行业,所以如果能同时掌握这两个行业所必需的知识,那么在将来的竞争中必然会占得先机。”

作为用人单位,无论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外企是怎样录取人才的呢?我们还来看他的经历:

他接着说:“后来我凭借着这张证书(人事部三级翻译证书)进入了一家外企老总的视线,…于是就给我发来了一封试译文章,是他在上海一次峰会的讲话,他对于我仅从网页粗粗了解这个行业的前提下,就可以把他这份涉及行业专业信息的讲话翻译的百分之八九十的正确非常满意。就破格让我成为了这家公司的翻译,其实该公司在招聘时并没有设置这一岗位。我感到十分的高兴,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白付出。”

他都做出了哪些努力呢?

他说:“由于我本身并不是英语专业,所以在参加人事部3级翻译证书考试前,我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正式开始了对翻译的系统学习。……一天一篇英译汉,一篇汉译英,翻译完后对照答案仔细琢磨。我发现当我翻译的数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我对某些常用的书面用语、新闻常用语已是形成了类似条件反射似的反应,可以做到脱口而出,

备考资料

而且我还阅读英汉对照的小说,我的方法是先阅读英文部分,一次读一段,在头脑中把这段翻译成中文,然后带着这个中文的翻译去读小说中的中文翻译部分,从这两者中找差距,发现译者高超的处理手法以及自己翻译的失误。”就这样他终于通过了人事部3级翻译证书的考试。

最后他说:“翻译其实是把抽象的语义从具体的种语言A中抽象出来,再把这个语义还原到某种语言B中并用该语言B表达的过程。只要保证语义不变,句子的形式,语法结构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简而言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

新东方英语专家陈文伯老先生在其《译艺》(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说:“好译文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文字表达与原文各行其道,既考虑原文形式又考虑译文特点,译文地道而不违背原意,可以说是另一独立文本。

一个说要形式,“语法结构都可以发生相应的调整”,一个说要“文字表达与原文各行其道,既考虑原文形式又考虑译文特点”如出一辙。对于大多数学习翻译方法的人来说,他们要解决的是实际翻译问题。对这些人的翻译教学,似不必从严复的“信、达、雅”等理论出发,应从翻译的实际需要出发。语言学家乔姆斯基A. N. Chomsky说人的大脑有学习语言的acquisition system (悟性)。所以我们说,当我们的学生掌握了基础英语后,就具备了演绎英语的能力。但是翻译时会受到译出语(source- language)的干扰。排除这些干扰就要掌握翻译的方法,或者说是翻译的技巧。

实际的翻译技巧就是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词汇的选择,其二是结构的调整。本文开始的翻译实例仅讲到了词汇的翻译,下面我们就以人事部二级翻译证书考试汉译英中的必译题中的一句话为例,谈翻译时如何进行句子结构的调整。

该句是:“如何在全球化加快的新形势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保持持续、快速、和谐和全面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翻译时要调整为英语的顺序。英语的顺序如同“一棵大树”,此树的主干是“――重大战略问题是保持……社会经济发展”,大分支是①“如何在……新形势下”(条件状语),②“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方式状语)。英语句子的结构就这样形成了:――句子的主干结构:…a major strategic issue is how to mainta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加上分支结构:①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和②…by adapting to China’s reality,…; 句子的主干和大分支结构确定后,再添加其他的修饰成分和附加成分。

全句译文如下: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of accelerate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 major strategic issue deserving our close attention is how to maintain sustained, rapid, coordinated and sou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y adapting to China’s reality, seizing opportunities and coping with challenges.

&

篇3:口译笔译学习经验英译汉技巧-概论

要真正掌握英译汉的技巧并非易事,这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首先是英文理解难,这是学习、使用英文的人的共同感觉,由于两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一句英文在英美人看来顺理成章,而在中国人看来却是颠颠倒倒、断断续续,极为别扭。

二是中文表达难,英译汉有时为了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对等词汇,往往被弄得头昏眼花,好象在脑子里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

另外,英译汉时对掌握各种文化知识的要求很高,因为我们所翻译的文章,其内容可能涉及到极为广博的知识领域,而这些知识领域多半是我们不大熟悉的外国的事情,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难免不出现一些翻译中的差错或笑话,

备考资料

正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翻译实践,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加以对比、概况和总结,以找出一般的表达规律来,避免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翻译错误,而这些表达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技巧。

更多十万份免费分享,亲们可以进入: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28846_0_3_10.html

篇4:口译笔译学习经验中高级口译全攻略

中高级口译考试每年3月和9月考试,分笔试和口试,笔试通过才有口试资格。口试通过才能得到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

最新信息:最近一次英语中高级口译考试是在9月17日考试。报名6月15日开始。

办理报考:口译考试办公室: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人教育学院3号楼 816办公室 报考详情可打上外总机问讯:65311900转口译考试办公室。

以下是3月份考试的报考、查分情况,供大家参考:

3月份的考试从3月27日起到4月5日电话查分:16887869

高级180分通过,中级150分。

若通过则会接到通知单,凭此通知和第一阶段(笔试)准考证,可于3月30日至4月1日上午8时到下午4时至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中山北一路295号小高层8楼)办理第二阶段(口试)报名手续,届时也可以参加第二阶段考前培训(35元,包括磁带、材料费)。第二阶段考试将于4月8日(高级),5月6日(中级)举行,考试报名费130元。过时不候,逾期不报者,作自动放弃,可参加下一届第二阶段考试。

攻略:

准备及报名阶段:

读高级口译这样课时较多的课外进修,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去报名之前先问自己一声:在今后的日子里,是否可能有半年左右的夜晚或双休日贡献给这门课程。因为按照规定高级口译每周15学时,共16周,如果时不时要有个应酬或者意外的学习者,最好事先有个准备。

一般的进修学校都会开设两种时段的课程供学习者按照自身情况选择:双休班和平时班(要求都是已经过了大学六级水平)。双休班以大时段密集形为特点,对平时时间常要加班的上班族比较适合,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一下子灌输太多的知识,有的班从下午1点上到晚上9点,后面几小时学习效果肯定不会好,而且其间相隔长达5天,这就要求学习者有较好的自律意识,平时巩固复习,否则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平时班克服了双休班如上缺点,但是平时班一周有四晚上课,从晚上6点半到9点10分,要修完所有课程也是需要一点毅力的。

也听说过按照口试和笔试分开上课的班级。由于高级口译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笔试通过才有口试资格,因此也有培训点先进行笔试培训,然后安排口试培训的。但是口语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且期间比较仓促,作一个冲刺训练教授一点技巧尚可,要在短短几星期中全面提高口语能力恐怕不太容易。

选择好时段后,选学校也是很重要的,

备考资料

据笔者所知,上海的课外进修学校最大的是新生代的交大昂立和老牌子的前进。也有一些大学的英语系所开办了一些培训班,如华师大、交大等听说也有开班。学校比较知名对学习者的保障也比较大,因为这样的业余进修学校是特别需要参加者对它的口碑宣传的,所以相应的各方面会做的比较到位。其次,学校的地理位置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参加平时班的,如果到达目的地需要化1小时以上,转2辆车的就要考虑换方向了,很多中途消失的学习者就是因为开始觉得自己可以克服路远迢迢的麻烦,最后弃械投降的。

时间学校都搞定以后就是教材。现在市面上高级口译的通用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共5本,分别是听力、阅读、翻译、口语及口译,价格大约在130左右(包括听力和口译磁带)。

高级口译的学费一般在1100元左右(包括教材、磁带和资料)。

上课:

这里的上课时当然不是告诉你,该怎样认真听课,而是想谈一点老师教给的课外学习方法。本来这应该是属于商业机密的,但是考虑到教师本来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大公无私的代名词,就不考虑版权问题了。

听力的训练当然是平时多听。鉴于高级口译是针对一些正式场合的翻译,建议学习者多看看英语新闻,期间出现的重大事件很可能将来就是考试的内容(这点容后再禀),了解一些事件的英语名称翻译,以及各方观点对考试都是有帮助的。另外多看翻译的碟片,看的时候最好是一人独自观摩,最好不要看银幕下的翻译尝试自己理解,对于看不懂的地方充分利用手中的遥控器,REPEAT再REPEAT,几次以后这句话就是你的了。而且看碟片有助于学习者了解各种英语国家的口音,这在实践中效果尤为明显。还有口译考试中很强调一个瞬间记忆的问题,即要求应试者在听一段文字后立刻口译或笔译,这对记忆力的要求非常高。训练的方法可以这样:看一段报纸(英语或中文皆可),立刻在心中复述一遍,以后更可要求直接翻译。

口译和口语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多读英语报纸如CHINADAILY、SHANGHAISTAR等都是有帮助的。对一些政策性的文章应该尤为关注,这是重点之一。口译训练还有一个特殊方法即“偷听”,在公交汽车上或寝室、办公室听别人在讲什么,然后自己默默扮演TRANSLATOR的角色。这样的训练据说是很有效果的(但是笔者从未试验成功过,你会发现自己的英语真是其烂无比,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说法居然一点也翻不出来。但是切记不要硬翻,这样容易造成CHINESE-ENGLISH,比较好的做法是理解表达者的意思,在头脑中将它构成一幅图画,然后意译--这是口译专家的法宝)。因为考试中有一部分是给一个TOPIC然后直接说3-5分钟的话,所以口语训练还有一点关键就是逻辑性要强(要让听者知道你说的每一层的含义),看到一个话题后就想象自己拿到这样的话题可以说些什么,怎样说的有序。

教程课本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口译教程因为考试中的口译部分将有部分选题是出自此书的。另外推荐两本有用的书都是口译书的编写者纂写的:《汉英口译实践》和《英汉口译实践》,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在昂立书店和外语书店、书城里都可以买到。

考试

高级口译证书的含金量决定了这门考试的难度,但是只要有通过者就说明考试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篇5:口译笔译学习经验经验:口译阅读解题技巧

A Japanese constitution company plans to build a huge independent city-state, akin to the legendary Atlantis, in the middle of the Pacific Ocean. The city, dubbed “Marinnation”, would have about one million inhabitant, two airports, and possibly even a spaceport. Marinnation, if built, would be a separate country but could serve as a home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World Bank.

评析:不难看出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是对第一句中huge一词的进一步说明,抓住这条 主线就可以提高阅读该段的速度,而不受个别难词,如“marinnation”的干扰,

备考资料

B.must、only、solely 等表示强调意义的单词及形容词、副词最高级带有作者鲜明的态度和主观色彩,往往会成为后文的中心。

篇6:口译笔译学习经验经验:口译阅读解题技巧

Most people picture sharks as huge, powerful, frightened predators, ready at any moment to use their sharp teeth to attack unwary swimmers without provocation. There are numerous fallacies, however, in this conception of shark.

First……

A second fallacy concerns……

Finally……

评析: 首句描述一般人对于鲨鱼的错误看法,第二句用however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鲨鱼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下文光看三个段首就可以肯定是分别描述了三方面的谬误。

篇7:口译笔译学习经验练习英语口语有技巧

学一种语言,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语言本身,如果学了几年,到头来是哑巴英语,那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恐怕交流也会出问题。有的时候,我们往往把英语仅仅当做一门知识在学,从小学到大,到最后,英语知识倒是具备了不少,但是说不出来。这就意味着在平时学英语的时候,口语练习很重要。

再者,语言的交流与掌握大量的词汇、句型、语法是两回事。就语言本身的知识来说,我们已经过关了。我们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来运用英语,只有在交流中我们才能与对方进行思维密码的相互破译。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语言交流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在这里介绍了六种练习英语口语的技巧:

第一,如何用英文简单界定一个东西的技巧。美国人和美国人交谈80%是想告诉对方这个事物是什么。我们的课本尽管词汇难度不断加深,但思维逻辑结构却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国人常说Where is the book(这本书在哪儿)?很少有人说What is a book(书是什么)?而美国的小学生就开始问:What is the book?这种Where is the book只是思维的描述阶段。但是我想连大学生也很难回答What is a book?因为中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没有教会学生表达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经学会界定,但理解还有偏差,那就要训练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同一事物)。一种表达式对方不懂,美国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式最终让对方明白。因为事物就一个,但表达它的语言符号可能会很多。这就要多做替换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做替换练习,但这种替换不是真替换,只是语言层面的替换,而不是思维层面的替换。比如,I love you(我爱你)。按我们教学的替换方法就把you换成her,my mother等,这种替换和小学生练描红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替换没有对智力构成挑战,没有启动思维。这种替换句子的基本结构没变,我听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听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换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给对方讲电影《泰坦尼克》,告诉对方那就是爱,这样一来对方可能就明白了,

备考资料

这才叫真正的替换。也就是说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一个表达式对方听不清楚,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表达,直到对方明白。

第三,我们必须学会美国人怎样描述东西。从描述上来讲,由于中美的文化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我们描述东西无外乎把它放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上去描述。美国人对空间的描述总是由内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国人正好相反。从时间上来说,中国人是按自然的时间顺序来描述。我们描述一个东西突然停住时,往往最后说的那个地方是最重要的。美国人在时间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说陪衬的东西。只有发生悲剧性的事件,美国人才在前面加上铺垫。这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时间描述上的巨大差别。

第四,要学会使用重要的美国习语。不容易学、易造成理解困惑的东西就是“习语”。比如北京人说盖了帽儿了,外国人很难理解,这就是习语。所以和美国人交流时,能适当地运用美国习语,他马上就会觉得很亲切,也很爱和你交流。那么什么是习语?就是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考试用书

第五,学会两种语言的传译能力。这是衡量口语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语。很多人都认为学好外语必须丢掉自己的母语,这是不对的。

第六,要有猜测能力。为什么美国人和美国人、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交流很少产生歧义?就是因为他们之间能“猜测”。我们的教学不提倡“猜测”。但我觉得猜测对学好美国口语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个词你没有听懂,你不可能马上去查字典,这时候就需要猜测来架起一座桥梁来弥补这个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

中国人学习口语讲究背诵,背句型、背语调,结果就是很多人讲口语的时候讲着讲着眼就开始向上翻,实际上是在记忆中寻找曾经背过的东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测的话,我想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以上就是我所说的学会用美国人思维方式的6个技巧。中国学生如果能做到这6点,用较短的时间肯定能学好口语。

再说说英语语音的问题。我们中国人不需要钻牛角尖,一定追求发音像一个本地人,只要我们的发音不至于让对方产生误解就可以了。我们在平时,不需要迷信什么科学方法,只需要记住一点:模仿。但一定要模仿标准的英语或美语。在模仿的基础上,每天保持1个小时的自我口语练习,这个练习必须假想一个双向交流的场合,即仿佛有人与你交流一样。

更多十万份免费分享,亲们可以进入: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28846_0_3_10.html

篇8:口译笔译学习经验英译汉技巧:分句汉译技巧

英译汉时,由于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大不相同而往往需要改变一下句子结构以适应于汉语的表达习惯,采用分句翻译的作法正是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而运用的一种重要技巧。

所谓分句,就是指把原文的一个简单句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运用这种分句的汉译技巧可以使译文层次分明,更合乎于汉语的表达习惯。

分句流译的技巧共分五种类型。

1、主语分句汉译技巧。

A man spending twelve days on the moon would find ,on returning to the earth ,that a year had passed by already.

一个人如果在月亮上度过了十二天,回到地球以后就会发现一年已经过去了。

2、谓语分句汉译技巧。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oxygen is the most active element in the atmosphere.

不言而喻,氧气是大气中最活泼的元素,

备考资料

3、定语分句汉译技巧。

He managed to raise a crop of 200 miracle tomatoes that weighed up to two pounds each.

他居然种出了二百个奇迹般的西红柿,每个重达两磅。

4、状语分句汉译技巧。

Sunrays filtered in wherever they could ,driving out darkness and choking the shadows.

阳光射入了它所能透过的地方,赶走了黑暗,驱散了幽影。

5、同位语分句汉译技巧。

Mary normally a timid girl ,argued heated with them about it.玛丽平常是个腼腆的姑娘,现在也热烈地和他们辩论起来。

更多十万份免费分享,亲们可以进入: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28846_0_3_10.html

篇9:口译笔译学习经验英译汉技巧:词类转译技巧

在英译汉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逐词对译,只能将词类进行转译之后,方可使译文显得通顺、自然;对词类转译技巧的运用须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转译成动词。

英语中的某些名词、介词、副词,翻译时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动词。

The lack of any special excretory system is explained in a similar way .

植物没有专门的排泄系统,可用同样的方式加以说明。(名词转译)

As he ran out ,he forgot to have his shoes on .他跑出去时,忘记了穿鞋子。

2、转译成名词。

英语中的某些动词、形容词,翻译时可转换成汉语中的名词。

The earth on which we live is shaped a ball.

我们居住的地球,形状象一个大球。(动词转译)

The doctor did his best to cure the sick and the wounded .

医生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治疗病号和伤员,

备考资料

(形容词转换)

3、转译成形容词。

英语中有些作表语或宾语的抽象名词,以及某些形容词派生的名词,往往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形容词。另外,当英语动词转译成汉语名词时,原来修饰该动词的副词也往往随之转译成汉语中的形容词。

It is no use employing radar to detect objects in water.

使用雷达探测水下目标是没有用的。(作表语的名词转译)

The sun affects tremendously both the mind and body of a man .

太阳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有极大的影响。(副词转译)

4、转译成副词。

英语中的某些名词、形容词,翻译时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副词。

When he catches a glimpse of a potential antagonist, his instinct is to win him over with charm and humor .

只要一发现有可能反对他的人,他就本能地要用他的魅力和风趣将这些人争取过来。(名词转译

更多十万份免费分享,亲们可以进入: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28846_0_3_10.html

篇10:口译笔译学习经验翻译技巧:戒“从一而终”

翻译技巧:戒“从一而终”

戒“从一而终”

汉语言简意赅,句子灵活,往往是一个汉语词汇对应N个英语(论坛)词汇,具体到在本句中应该采用哪个意项,务必抓住精神实质,不可以不变应万变,至于怎么应变,这就是显示译者功力的地方了。比如:都是“问题”,下面的翻译各不相同。

共同关心的问题questions of common interest

解决问题solve a problem

问题的关键the heart of the matter

关键问题a key problem

原则问题a question/matter of principle

没有什么问题without any mishap

摩托车有点问题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motorcycle.

问题不在这里That is not the point.

译者要掌握这种汉英翻译中的“游击战术”,翻译家应是不同“文化王国”边境线上的“游击战略家”,

备考资料

沙博里将《水浒传》译为:Outlaws of the Marsh(沼泽地上的亡命之徒),杨宪益译将屈原的《国殇》译为:For Those Fallen for Their Country,北外出版社将《儒林外史》译为:The Scholars。这些都是译者吃透了原文的原意而译出的佳作

更多十万份免费分享,亲们可以进入: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28846_0_3_10.html

口译笔译学习经验经验:翻译重在实践

口译笔译学习经验英语完形填空四步法

口译笔译经验翻译经验与技巧――“龙”怎么翻译合适

口译笔译学习经验英译汉技巧:掌握各国文化很重要

口译笔译学习经验做好口译中交传经验小结

口译笔译经验兼职翻译成功10要素

口译笔译学习经验中高级口译翻译原则:句群逻辑关系原则

英语翻译技巧:口译干货

口译翻译

英语翻译技巧:高级口译阅读

口译笔译学习经验送你八大口译技巧(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口译笔译学习经验送你八大口译技巧,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