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广外MTI口译方向415分考研经验(共含3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D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广外MTI口译方向415分考研经验分享
Hi,大家好!
这是一篇广外MTI考研的总结分享帖。之前刚刚参加完复试,马上又要去北京外文局实习,时间有限,但我会抽空认真梳理,也算作一个总结,分享给大家,若大家觉得有用那就是最最好的了。
我的分数:总分415。政治80,翻译硕士英语82,英语翻译基础127,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26。
复习概况:大致一个月。我不喜欢为考试打长期战役,另外决定考研也比较晚,所以估量了一下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对于时间安排大家要认真衡量并做出规划,每个人的能量场不同,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做规划时要明白自己需要哪些资料,要做哪些准备,每项准备大致需要多长时间,强项和弱项分别是什么,在弱项上多下些功夫。如果你跟我一样属于小宇宙烧得比较旺的,也可以不用那么早开始,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做其他事情。
一、先梳理政治。
我手头的资料有六本书和一本《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小册子。
六本书分别是(按对我来说重要性排列):
人大陈先奎主编的《思想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
高教社《2013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
文都教育《2013形势与政策热点剖析及命题预测》;
任汝芬的《2013最后四套题》;
世纪高教张剑锋主编的《考研政治分析题精选200题(巅峰版)》。
政治也就是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我政治复习了十多天拿了80分也算差不多满意了。对于政治复习,我的看法是:全概念细节类的书一定要有一本,且要认真看。一遍过去你至少要知道哪些部分出客观题,哪些部分会出主观题,客观题要有差不多的准确率。对于客观题部分多做些题就行了,我也只是做了《1600题》。对于主观题我觉得大家也不要太迷信各种押题什么的,可以看看但中的几率真的不大。想答好主观题,理解是最重要的!其次要注意答题方法。比较tricky的马哲其实也就是要么原理要么方法论加结合材料,或者它们间各种叠加,精髓更在理解。史纲思修形势政策等等,知道命题点在哪里背背也就差不多了。
我把为准备这次考试梳理的资料分享给大家,分为“马原与毛中特”和“思修与形势政策”两部分。“马原”那里高中学文科的一看就明了,我自己梳理了几乎全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对这种考试绝对够用了(关键要会用哦,知道用哪些点,马哲题一定要答中点,写太多但不中没什么意义)。其他的也都是重点,至少要做到很熟悉,考试时可能表述不同但至少要知道怎样答才能得分并能答出比较全的`点来。
二、再说专业课。
时间原因,我按题型来进行复习。
【翻译硕士英语】出的都是常见的那些题型,该怎么复习想来大家也都比较清楚,不会太难,就不多说了。
【英语翻译基础】的词汇翻译要做好积累,着重看经济术语、法律术语、某些政治新闻类用词、文学作品名、政府组织、报刊名称、翻译界用词、缩略词。篇章翻译要保持好手感,一定要对写出的文字有感觉才能算是好翻译,不同类型的文章采取相对不同风格的翻译方式。
【汉语写作与百科】对名词解释我也没有太多时间复习,主要就是靠平时积累了。注意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术语以及人物,因为并没有限定要答什么或从什么角度来答,所以复习记忆词条时我从自己最擅长的角度出发,答题亦是如此。对应用文写作我就抽了半天时间看了看常用格式,这个不难的。汉语写作真的就看你平时的功底了,多积累些素材吧。
另外提醒大家,对于复试还是要准备下的。我由于比较忙复试时完全没准备,到了等待的课室才翻了两页视译的书就被拉出去群面(对着二十多个老师,之后考第一的孩纸估计也要当小白鼠进行试面,复述视译都不难,但我居然在回答问题的环节栽了,猛地一下想不起来有木有…尼玛意想不到的血泪史啊有木有……所以大家一定要准备,至少知道自己是来干嘛的,想想会被问什么问题,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最后,祝大家都有好成绩!干巴爹!
我们尽量详细地回忆了备考经历,希望对未来学弟妹有所帮助。
任何交流请以相互尊重为前提。我们能力有限,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回答,而且我们有自己的学业,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回复,所以请不要嫌回复的不及时,更请不要无事骚扰。
问问题之前,请阅读论坛前辈的经验帖以及广外官网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许多问题在这里都有解答。搜索信息的能力也是一个准研究生应当具备的能力。
最后祝愿所有考研学子都能圆梦!考研注定是一段坚忍的旅途,而优秀的人注定要坚忍地走一段路。
未来师弟妹们,加油咯!
四川外语学院MTI口译方向考研经验总结
一、政治
政治报了任汝芬的考研政治全程班,参考书就是以任的序列1-4,四本书,以其要点精编那本书为重点,后期做了肖秀容的四套题(推荐)。因为是文科出生,所以对一些内容的理解不很吃力,但是考研政治与高考政治不大一样,特别是答题方向,要好好总结,另外选择题要费点心,多多区别选项的差异,今年考试多重视细节,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哟,我就是前期不努力,后期加大油的类型,此类型不推荐哟。
二、基英
今年川外MTI基础英语的难度提了好几个台阶,特别是词汇方面,多奇形怪状的生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并不是拿生词米有办法的。我的方法是,以郑家顺的一本叫什吗专八必背词汇的书为重点(这本书的题册,题型和川外基英题型一样,词汇内容不难,但具有代表性,这书确实帮我很多哟,但是这书貌似有点老,市面上似乎不好买,但是各校图书馆应该有,我是图书馆借的,已经被我画的稀巴烂鸟),另外买一本《英语词汇的`奥秘》,这书不贵,网上买10RMB左右,里面主要是一些常见的词根词缀,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单词,但最重要的是,词根词缀可以帮我们分析单词。这么说吧,倘若选项的四个单词你都不认识,但是题干你是可以读懂的,根据题意,你可以辨别出题干的色彩,与词性等信息,即,题干是积极方向还是消极方向,继而你就可以辨别出所填单词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然后,你可以再根据每个词汇的词根词缀来分析词语的色彩,如de-, dis-,是消极,因为他们多表示不,bene-是积极,因为它表示善和好,然后选择符合项即可. 阅读方面,剑桥雅思的题型,但是内容有变化,以前多摘自剑桥雅思的原题,但是今年就摘自一些国外的报刊,如纽约客等,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做这些题的方法,而不是光光注重答案哦,侧重训练判断题(TF)、配对题(matching), 和单选,当然其他题型也得练着。
三、翻译
这个没啥好说的,关键在练和背,扩大知识面,了解必要的翻译方法,和中英表达差异,说说我的参考书吧,《散文翻译108篇》,董俊峰的《英汉名篇名译》(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书难了点,但是川外翻译题的难度,除以外,其他年份还是较难的,所以要多做准备,而且这书对分析文章很有好处哦),张培基的散文翻译,以第一本为重点,多背型。另外顾德曼的什么电台指南的书的后面有很全的缩略词,建议背背
四、百科
有些人很纠结就是百科中的《中国文学史》四卷,那么多要怎么办,其实没必要全看,去买本与之配套的《中国文学史》辅导书即可,25RMB,上面全是精华总结,然后在做些题就行了,至于作文,大家高中都写过,没啥好说的。然后是应用文,实在没必要买啥子应用文大全,只要把历年来各个院校的题型总结看看,找些列子看看就行,若是在要买书,一是圣才有本针对百科的书,可以看看,但此系列书错误较多,要小心,另外就是图书馆有很多这种书,可以借来看,这个应用文和作文也要勤动手,多背记,要不然到时候考试时,就麻烦了。另外,作文断不可犯常识性错误,我就是吃了这上面的亏,当时把孟子的一句话写成孔子说的,分数下来了,都可以推测出此错害我失分严重呀。
五、复试
口译是考三个题型,一是笔译,二是听译,三是视译,这些就都是考基础了,总之,复试来看,川外很考英语基础,一些百科好,基础英语烂的在这关很可能被刷,毕竟口语和口译是道坎儿,在准备复试的时候,大家要重视这两点,视译时间紧,考你口译能力和翻译能力,建议先分层断句,不要大规模地调整句序,这点与笔译是不一样的,口译平时一定多练,注意发音,平时口语不好或者跨考的同学,要多练习,总之,川外复试刷人厉害,英语底子十分重要。
大学网考研频道。一个结业生的小事 13年广外MTI英语口译考研历程
一、考研目标院校选定
我08年河北经贸大学英语专业结业,当年并没考研,报名了赴美带薪实习,2012年10月项目结束后,回家住了几天,就已经是十月底了,这里我得说几句在美国这几个月,本来以为会有什么口语或其他方面的提高,可我错了,错的太彻底了,繁重的体力活之余,除了睡觉几乎不想干别的,也不能说它不精彩,精彩的很,在一家乡村高尔夫俱乐部,开了眼界,全是有钱人,法拉利啦,玛莎拉蒂,保时捷,阿斯顿马丁,奔驰宝马等都能见到,一次又一次地敲打着我这个穷潘康拇嗳醯男牧椋ǖ却得了不少小费啦,有时候每顿饭都是六七十刀呢,一天下来收入不菲),但英语是彻底的扔了,四个月啊,我感觉几乎忘的一干二净,每天只会发出几句比较机械的问候,最后小游了几个美国城市就回来了,回了家。
然后,没有然后了,我迷茫了,没有方向了,好突然的感觉,我回了学校,东西还放在那儿,踏进学校大门,感觉更难受了,我是真体会了一把什么是物是人非,突然感觉自己没了归属感,四年结束我还没毕业,女朋友和周围的朋友都劝我,把没过的课重新选上,明年,也就是差不多现在这个时间就能拿到毕业证了,但是最后我没重修,我有两科没过,分别是日语和语言学,我是发自心底排斥这个东西,心底最深处的那种排斥,我这个人比较有骨气,既然不上课,又何必去考试,几乎次次缺考,这样也在学院成了名人,其实,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拿一次班里的奖学金,但那也太遥远了,我是我们宿舍惟一一个没染指过奖学金的,就这样混了五顿饭,哈哈。我们宿舍有一个应届考到了广外的英语学院,大大增加了我对这个学校的好感,好了,扯远了,回来,说道回到学校的凄凉感无法抑制,憋得慌,想去图书馆溜达溜达,这一去,有了好的结果。
我这个人一直比较上进,看看大家的那股投入劲儿,我心想,要不我也考个研,也许大家没关注过,在几乎每个学校的招生简章里有这么一项:本科结业生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对,最后我就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复试的时候需要加试两科:英汉互译和基础口译。我本来定的是上外,我大三的时候,因为有个学姐考上了上外的跨文化交际,就关注了一下这个学校的MTI,看了一下他的题,我不得不说,他考的题型和题材极其符合我的知识结构,但考虑到咱宿舍毕竟有个已经在广外了,再说了广外可不比上外差,而且当初MTI是仲伟合大哥向教育部倡议设立的,MTI全国秘书处也在这儿,这里就是标杆,这就是MTI这个东西发展的方向,再看看他的真题,难度几乎没有,就这样定了,开始卖书,找感觉,这是已经接近十一月中旬了。离考研还有52天。
二、广外翻译硕士考研备考
接下来就是我的初试准备了,先说一下分数吧,政治75,翻译硕士英语75,翻译基础133,汉语百科98,总分381,专业排名四十。口译拟招40人,所以如果进了复试,我可是要拼命准备,不要忘了,还有两个加试,这论坛里可没人分享一下加试经验什么的,而我的出现现在正式填补了这个空白,哈哈。
简单分析一下这个成绩,有经验有教训,至于具体应对策略在后文详述。
政治是我这50天的重中之重,75%的精力和时间都给了他。结果也令我喜出望外,真是付出就有回报。
基础英语作文严重跑题,作文,我这曾经最引以为傲的,狠狠给了我一巴掌,写到200字左右的时候,因一个例子举得不好,作文结构出现扭曲,最后干脆写成了小说,结果可想而知,前面的单选,阅读什么的,难度一般,错得不会太多,应该是跑题扣了分。
翻译基础,发卷后瞥了几遍题,比较顺手,故意放慢了速度,前面几个短语,缩写什么的准备的加上临时发挥,都写上了,英译汉讲以色列,特别顺手,故意放慢了速度,汉译英讲臭豆腐,几个词短路加上几个笔误,估计就在这上面失分了。
百科一点也没有准备,也没时间,随便做的,结果差点不及格,吓死我了。
好了,说完这些分析,说说怎么准备的吧,其实经验都是相同的,看了好多帖子,大家都说的太好了,那么精心,细致和持之以恒的准备,结果就是美满的结果。看到这篇帖子的你,要坚定信心,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上坡路都难走,都让人疲惫,咬咬牙就过去了。大家要看具体的详细的,大家参见一下别的帖子,我呢主要是讲讲故事,给大家鼓鼓劲儿哈。承让了。
(一)政治
那就先说政治吧,我太怕这个东西了,我买了本大纲解析,我的个天,那么厚,字那么小,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我这五十天,天天看八个小时,也记不住,半年还差不多,我问了问我那个在广外的哥们儿,说挑重要的背其余的就扔吧,有的同学说了,五十天差不多了,很多人差不多也是从那个时间开始背政治的,但是,我笨啊,我记不住啊,我也没办法,而且,那儿还有一大堆别的参考书,加吧加吧足足有六本啊,你不看吧,他指定了,还是看吧,说不定从里面挑着考呢(最后事实啊证明,幸亏我看的仔细,考得不少啊),但不一定看完,万一,从书里出了一个,我却没看到,那我得多懊悔,由此,甚是纠结。所以也得占不少时间,这就让政治的复习更难了。
有时候有些老话真的很有道理,万变不离其宗,我决定赌一把,我只看大纲,不看任何参考书,那时候真看啊,最后我都看不清字了,模糊,我一度以为自己近视了。看了得有八遍,翻烂了,勾勾画画,有同学给我推荐过一些大家市面上都能买到的书,但我坚信,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总结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深刻的',有的会问了,你知道总结什么吗?其实在你有重点地看了7、8遍之后,你一定会有地方迷惑,感觉什么和什么挺像的,很自然的一个反映,最后上了考场,我蒙了,只有两个单选和一个多选我能确定做对了,其余都不确定,但我左右不了这些东西,爱咋咋地吧,大题好好答,我在答题纸上打了格,一笔一划,把能扯上的全写上了,答题纸最后再多写不下一个字,高考时老师强调(我是山东的),非智力因素很重要,就好好写。哈哈。75,75啊,要是政治考不到75就坏了,我就落榜了。感谢自己当时对自己的正确的,科学的分析。这也提示我们,看了再多的经验,再多的分享也只能借鉴,切不可照搬,自己有自己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计划,调整好心态,好心态不一定是每天都踏踏实实的,心无旁骛的只想学习,一心一意地suckling at the informative bosom of mother physics。哈哈,有波动是太正常不过的,我每每抑郁的时候就去学校南面的公园里,寒风吹着,看着那京广高铁来回飞驰着,心想,好好准备,自己就能坐着他去广州。
(二)基础英语
下面是基础英语,这可太让我意外了。拿到试卷后,得有五分钟,我怔在那儿,这题简单的,太简单了,我反而不敢下手了,会不会有什么圈套,温柔的陷阱什么的,我看了看别的考生的表情,一个考场7个全是考广外MTI的,当时我就想一个考场这么多,那全国得有多少!!我仔细看了看题,我发现,好多单选题之间是有联系的,他们是从一篇文章里截下来的,是一个故事,我感觉他可能比较注重基础,就认真地把单选和阅读做完了,作文也很平常,跑题了,这里有一个大大的教训,千万不要忽视你认为自己很擅长的东西,千万不要,有的同学可能想,我翻译是强项,那千万不要放松警惕。千万每天保持一定量的练习。
(三)翻译基础
再就是翻译基础了,第一部分的英汉短语互译,有些短语,大概占一半吧,是可以不用看太多书就能碰见的,有些就得看平时的积累了,至于积累,大家在论坛里已经说的特别特别好了,笔译第一和口译第一他们两个都发了帖子,第一不是偶然,必然有他的或她的道理,科学,缜密,周详的计划,还有别的同学总结的,大家量力而行,切不可贪多求全,万万不可,我考了133分,我感觉,还行,我是这么准备的:
1.短语部分:指定参考书里出现的,尤其是口译教程那两本里给出的,和商务口译的附录,好好把她背过,其余的,什么条约,国际组织,国家部委啊,来源都非常多,除了大家在帖子里提到的,比如买一本关于短语的书,中国日报的点津,等等,这里再推荐一个,不一定考,但何妨补充知识,是呗?鉴于不能发链接,我就说一下,点开新华网主页,在位于顶端的导航里,有许多条目,是蓝底白字,在靠右的地方,有个资料,点他,好了,有了。还有,国务院各部委的网站上都带英文名,比如国资委,海关总署,发改委,证监会,海协会什么的,预防别的地方来的不准确。
2.英译汉和汉译英,没有捷径,就是练,除了指定的书外,推荐两本书,CATTI二级笔译实务和叶子男的高级英汉翻译教程,时间允许的话,反复琢磨,里面的技巧什么得好好吸收,接着练,放慢速度,不要贪多求快,一段300字左右的文章我能翻三天,至于翻译,有一个字分享给大家:悟。An epiphany,a sudden perception,an illuminating disclosure of sth,对就是这几个英文描述这种感觉。你英语水平高,你不一定能翻好,这是毫无疑问的。当然英语水平高了,基础肯定好,悟性也会高一点。翻译的提高,个人愚见哈,不光是靠的练习,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大量的阅读,中英文同样都得读,不要乞求有立杆见影的效果,很多情况下,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大量的显性工作要做,更大量的隐性工作要做。
(四)百科
至于百科,祝大家好运。其实也不难,我死就死在,把小作文给搞糟了,我只把题目抄了一边,当作答案,原封不动,我问问去复试的几个哥们儿,人没有像我这样的,我错了。
这就是初试,科学地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劣,扬长补短,多做点基础性的工作,比如读点东西,写点东西,听听英语,自己说说英语,这些看似与考试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事儿,它很重要。至于,我每天怎么怎么刻苦,多么努力,就不废话啦,不努力考不上,这是肯定的,
★ 广外外校听课有感
★ 北理工考研经验
★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