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之诗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穿麻袋也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思路之诗歌(共含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穿麻袋也帅”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思路之诗歌

篇1:思路之诗歌

思路之诗歌

电视里

两位可爱的儿童

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

惟妙惟肖地模仿

著名喜剧演员演过的

老夫老妻的生活喜剧小品

逗得台下一片叫好声和掌声

我的心却一阵阵发紧

多么纯真的儿童啊

你们心中充满着

太多太多的天真

和稚嫩的歌舞

但是谁

为什么

把天真稚嫩的.儿童

硬生生地推到了

步履蹒跚的暮年

是谁

为什么

把纯真可爱的童音

硬生生地删除

而发出“我恨你”、“我爱你”的

不和谐的衰老的声音

请别把纯真的孩子

过早地领进

错综复杂的生活沼泽

给儿童留出一片

——天真、纯净的蓝天吧

篇2:思路诗歌

思路诗歌二首

1、蟋蟀的狂想曲

鼓噪在秋的夜空里

歇息吧我的美梦被你惊醒了

难道还要我和你一起

合唱穿过白云

划破长夜其实那是狂想

别把他人的美梦也惊醒了

何况有谁会在乎你的.叫声

在深秋的黑夜里

发觉你比我还痴心妄想

鼓噪也只能在秋的夜空里

2、雪落有声

粒粒沾湿衣襟

不见明月光

惟有一杆孤灯

照细影

朵朵飞舞黑夜

不见路人行

惟有一曲琴瑟

闻空灵

沙沙落满银盆

不见道尽头

惟有一脉絮语

涌心怀

层层铺叠本色

枯树独伫立

惟有一裹银妆

盼晨曦

篇3:思路的诗歌

这里曾是人民公社时

生产队队部的集体大院儿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全中国的农民

曾在这样的千万个大院儿里

做过同一样的美梦

人们梦想着

在这个大院儿里

实现电灯电话楼上楼下

飞向

——共产主义天堂

但激情终归是激情

生活终归是实实在在的

——衣食住行

浮夸、大话、空想

终归是海市蜃楼

——梦幻一场

直到激情燃尽

生产队满院儿里唉声叹气

田地里草比苗高一片荒凉

百姓生活过得缺衣少粮

而今这里已成了

个人家的漂亮的住宅

那段长长的惊叹号

被无可奈何地踩在了脚下

给历史学家们留下了

——沉重的反思

篇4:思路唯美诗歌

思路唯美诗歌

山口溪边

青山残溪二依然,风尘碌碌又一春。

殷殷热血和我老,耿耿丹心有谁悯?

幽恨尽付滔滔水,夙情还寄夜夜心。

人面桃花惹相思,风风雨雨永不停。

浪涛沙·草塔夜

寒霜润枯草,冷月古道。

闲人只为多事恼。

普天茫茫人迹杳,

无限寂寥。

终为情折腰,热泪空抛,

红颜命薄知多少?

苦海茫茫浪滔滔,

回头尚早。

浦阳江边

凛洌浦阳江,刺骨北风寒。

烟雾缠古城,夕阳满山川。

隔江弹洞灭,漫天红旗乱。

侥幸战士在,各自保平安。

篇5:思路的诗歌

春行即兴诗歌鉴赏练习试题及答题思路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5全国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一.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二.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案】

(1)修辞方法:对偶。芳树对春山 花对鸟 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露出一种伤春、凄凉之情。

篇6:思路的诗歌

第七种模式 评价题型

1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2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3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4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参考答案]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 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总结】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解析(7)”一文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希望大家在高三期间好好复习,为高考做准备,大家加油。

篇7:思路的诗歌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型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

[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2分)

篇8:思路的诗歌

三维目标:

1.理解、积累“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词语。

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3.了解可闻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4.强化朗读,体会诗意推进的肌理和层次。

5.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6.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情的艺术构思。

7.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发挥想象力,引导学生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体会诗的辞色和音韵上的美,领会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自读点拨法。为学生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通过点拨和练笔,扩展学生的阅读体会,培养创造性感受和表达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投影仪 歌曲 教学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点拨研习,理解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比较延伸,体会纪伯伦天籁自鸣散文诗的艺术风格。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同学们,知道这句格言出自谁手吗?

生答,教师引入:对。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详细认识的西亚诗人兼画家——纪伯伦。正如这句格言所浸透的对母亲的赞美一样,纪伯伦一生的创作就是以“爱”和“美”为主旋律。

二、作者简介: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三、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请一生来读读看,师生共同评点。

炽热(chì) 祷词(daǒ) 执拗(niù) 俊俏(qiào)

衷情(zhōng)馈赠(kuì) 憔悴(cuì) 真谛(dì)

天穹(qióng) 璀璨(cuǐ càn) 镶嵌(xiāng qiàn)

翱翔(áo) 长吁短叹(xū) 千山万壑(hè)

2.生齐读字词一遍,掌握基本词汇及解释。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浪之歌》。

1. 读诗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当我们在想象中进入诗中的意境,体悟到诗中美好的情韵而又能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

问:通过初步预习,大家认为这首诗歌该怎么读?

明确:清丽。柔和。优美。(可引导与《雷电颂》的朗读进行比较,学生更易得出感受。)

2.学生自选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在散文诗旁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

如《浪之歌》开头写浪花对海岸的深情,浪花的性格是活泼的,她像一个纯情的姑娘日日夜夜嬉戏在海岸身边……

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试读一遍,表达自己的感受。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朗读的同学给予评价。

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之美:

(1) 美在形象:在《浪之歌》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分难舍。不仅如此,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还被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2) 美在意蕴:意蕴,就是渗透在作品艺术形象中的理性内涵,是读者能够体味得到的作品内在的情感、灵魂、风骨、精神及某种人生精义。从《浪之歌》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从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 (3) 美在表达:《浪之歌》表达之美,美在语言的清丽流畅,美在诗中语义的递进伸展,美在丰富的想象,美在作者的想象与海浪自然物理特性相贴合,美在比喻、对比、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美在它所营造出的咏叹调似的浪漫与抒情,……

学生在阅读分析时,教师可以给出相应板书,帮助学生加深领会。

(板书:美 形象美、意蕴美、修辞美、想象美、美在表达、语言美 )

(二)理解海浪的形象

1)通过刚才几位的朗读,同学们可以发现,文章使用了最主要的一种修辞手法是?

明确:拟人。将海浪赋予了人的形象。

2)海浪在诗中是一个温婉的女性呢?还是一个刚强的男性?你说说看。

引导学生分析:海浪是在诗歌前四节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从诗第二段可以看出“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海浪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具体体现在:

(1)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

(2)傍晚,她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

(3)涨潮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

(4)退潮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到情人的脚下。

3)海浪仅仅是在恋爱中的女性吗?她还做了什么工作?

引导学生明确: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她为美人鱼伴舞,为少女分担痛苦,与礁石分享,救助过人,还赠送了海底的珍珠给美人们。这样的博爱,在作者的眼里就是一种“奉献”。

4)俗话说:“爱屋及乌”,浪爱海岸,也爱与海岸连在一起的礁石。那么,浪是如何对待礁石的呢?

明确:我与礁石同席对饮,我同它嘻嘻哈哈。

5)礁石也爱屋及乌吗?它又是如何回报浪的?

明确:它竟纹丝不动,它竟面无笑容。

6)对于礁石的这种态度,浪是怎样表现的呢?它退缩了吗?

明确:对礁石的这种态度,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是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了海浪对爱情的无限忠诚。

也因此,我们方可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爱情的脾气是不喜欢睡眠的”,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

7)再次听老师简介作者经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纪伯伦简介:纪伯伦虽然出生于黎巴嫩,具有阿拉伯血统,但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美国。他1883年出生,当时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所统治,12岁随母亲去美国谋生,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5岁被送回故国学习阿拉伯古典文学,同时进修绘画,18岁因思想激进、创办呼吁民间疾苦、被认为带有叛逆性的刊物《真理》而被驱逐出境,重新返回美国家中。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哥哥、小妹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金元帝国的底层。25岁得到贵人相助,为他申请到赴巴黎深造的奖学金,学习绘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与指点,3年后再次返美,并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直到48岁英年早逝。他一生在黎巴嫩待过,在法国2年,在美国生活了共31年,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然而,这种因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

明确:对山崖的这种态度,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是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了海浪对爱情的无限忠诚。

这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在这首散文诗中,作者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她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师生共同探讨,教师板书:

(生活)热恋的女性 与爱人难舍难分 ——对祖国的炽爱

诗人—— 浪 奉献者

(工作)博爱的女性 与世人分享分担——对人民的炽爱)

(三)语言表达训练

朗读《浪之歌》第五节“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

要求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句式来说一段话。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要求说话要有一个中心,前后句连贯,衔接自然。

(四)学习《雨之歌》

1.配音齐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2.理解文章丰富的内蕴。

问:说说看,雨同样作为一个奉献者,为世界做了哪些事情?

装点千山万壑

镶嵌绿野大地 奉献世间万物

滋润花草山河 景与情的融合

帮助云彩田野

启迪敏感心扉 启发窗前的人

明确:作者借助丰富的想像,艺术地描绘了“雨”的生活,借写雨来赞颂人类七情之中最美好的感情——爱,并借以袒露诗人自我仁爱博大的襟怀,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是在写雨的精魂,精魂离不了形体,从形体描摹入手,从与各种各样外物的关系中展开,不求工巧,而求离形得魂,从一枝一叶中让人想见全貌。如第四节写雨在云彩和田野间传信,天低云暗,雨丝绵绵,似乎把云彩与田野连结起来了,雨霁风止,云淡了,龟裂的土地平复了,确实如“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雨”是旷达的,对于自己的放逐,虽然有过泪,但它明白。“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对“死”的淡然态度,把“死亡”看成是必然到来的结局,因此甘于牺牲自己,造福万物。

五、拓展阅读

教师向学生推荐纪伯伦<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要求学生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并摘抄散文诗中的佳句。以下是《花之歌》原文: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去,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比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会。

六、小结

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浪和雨,对我们来说,如此普通的意象,却能在诗人的笔下幻化成美好的灵魂,万物有情。正应了雕塑家罗丹的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擦亮你们的慧眼去发现美吧。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如果你是文中的美人鱼、有情人、礁石、海难生还者、美女丽人,请你以“ 的.浪,我想对你说”作开头对浪说一句或几句感谢的话。

篇9:「思路·诗歌」古体诗歌欣赏

「思路·诗歌」古体诗歌四首欣赏

七绝·落花吟·两首

一(平水韵·上平一东·仄起首)

几度春晖几度红

风流自始梦成空

失颜香散当零落

何必惆怅怨季风

二(平水韵·上平十四寒·仄起首)

寂静幽园水榭寒

孤枝落鸟啭声酸

芳菲爱恋东君去

落地红泥四月残

七古·咏达圣元

钟秀齐鲁达圣元

快清胜过老君丹

四世同堂天伦美

六心服务乐百年

始皇枉做长生梦

耆耄巧遇列仙班

遨游紫禁聚北大

天飨吾曹硕士冕

去崂山养生馆体验养生

翁妪同辇踏歌行

寻觅仙山论养生

欲学南山松柏树

达圣元里有快清

注:

1、“达圣元”,全称:山东达圣元生物医药科技开发公司;是国家承办全国健康教育进社区工程的主办单位。

2、“快清”:达圣元公司针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由加拿大引进的海狗油萃取提炼了“四世同堂快清胶囊”。“快清”胶囊的.问世,给心脑血管病患者带了恢复健康的福音,尤其达圣元人实行的“六心”服务理念,受到全国心脑血管患者的热烈赞誉。

3、“六心”既:诚心、孝心、真心、热心、耐心、爱心。

篇10:破碎的爱情思路诗歌

破碎的爱情思路诗歌

太阳照着巍峨的高楼,

梧桐飘下清凉的绿荫。

谁在这公园的鲜花丛中,

送出优美轻柔的乐音?

多么熟悉的乐曲,

多么动人的琴音。

难道她竟在这个地方?

难道她又在茫茫人海中苏生?

在那遥远的故乡的当年,

我们还充满儿时的天真。

多少个幽静的夜晚呵,

我凝神聆听她这脉脉含情的琴声。

乐曲抒发了少年的胸襟,

乐曲催人去冲锋陷阵。

即便最狂暴的风雨呵,

也淹没不了欢笑的青春。

乐曲表达了少女的柔情,

乐曲呼唤着生活的真诚。

这是心灵最深处的情愫呵,

使校园的春秋变得多么五彩缤纷。

人间有多少辛酸和不幸,

她突然去遥远的边疆谋生。

从此后我再也听不到她优美的乐曲,

更没有再看到过她俏丽的面影。

她走了——

迎着穷塞荒疆的漫天风尘。

她走了——

带走了我支离破碎的心。

多少个不眠的夜晚,

我苦苦思念而头脑发疼。

多少次喜悦的会见,

醒来却是一个失望的梦境。

从此后我怕去学校,

那里留存的是空虚的阴影。

从此后我性格孤僻,

逐渐变得意气消沉。

在卖苦力的阴暗的日子里,

我的青春就这样消磨殆尽。

失去雄心,失去灵感;

失去朋友,也失去爱情。

如今在这偏僻的异乡,

我又听到这熟悉的琴音。

我的心狂烈地跳动,

沉埋的往事一齐涌上心。

我又看到她俏丽的面影,

——固然添上了岁月的风尘。

我又听到这优美的乐曲,

——仿佛还含藏着昔日的深情。

我们惊喜地双手握紧,

我们无言地相对凝神。

她那倔强忧郁的大眼睛,

也禁不住热泪纷纷。

春风为我们重逢鼓掌,

小鸟在林间欢乐啭鸣。

艳丽多情的'芍药花呵,

也感动得泪珠滚滚。

夕阳收回最后的余光,

草木花卉都一片昏溟。

她重又拉起心爱的小提琴,

悼念我们破碎的爱情。

琴声再次勾起我心中的惆怅,

琴声抒发了她多年难表的衷情。

琴声象夜半呜咽的小溪,

漫诉了人间生活的无限艰辛。

明天她要孤独地走向远方,

我又继续惨淡的苦力生营。

什么时候再聆听她美妙的乐音?

什么时候再重见她俏丽的面影?

我们临别时互赠礼物,

补偿我们儿时友谊的凄清。

我送她二粒雨花卵石,

她回我一支低音口琴。

我要持着这低音的口琴,

尽吹出人间的不平。

我要她通过浪花冲刷的雨花石,

了解流浪者饱经折磨的残破的心。

寄生在这苍茫的天地间,

还存余几多有意义的生命?

朋友们会重新聚首举杯,

我们却也许永不相逢。

篇11:挚之诗歌

挚之诗歌

日渐消瘦的月轮

肆意地挥散它的清晖

在暗淡星光点缀的纯蓝夜空里

从屋角滑到桥头

从河湖留到溪潭

从恋人纯澈的水眸到爱人激越的心窗

忧伤像是帘垂在闺阁钱前的雾衫

悒郁正急着穿过

减损着锐利的锋芒

我想

你一定在那远方观望

日光里充满徒然的希冀

又铺满炽热的.冰霜

无论你轻佻的步伐欲要迈向何方

那足音想和的律曲都带有我无声的期望

要是你也作个沉默的聆听者——

呆呆伫望着不安于丰盈与缺损的月光

我将永世相偎

作飞旋在你身旁的流萤

或是憩息在你高枝上的乐鸟

整日不疲地鸣唱

若是你学那诗人放任无度

追寻没有羁绊的自由

我亦委身而去

像落叶依附流水

寒风远送花香

断崖或是深渊

也一同前往

论发展农村客运之思路

夫妻之度诗歌

荒诞之美诗歌

生日快乐之谢谢诗歌

不死鸟之殇诗歌

诗歌习作之永不言弃

杨柳诗歌之主见

生命之绿诗歌

冬之絮语诗歌

雅思口语新话题思路引导之家族企业

思路之诗歌(共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思路之诗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