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之曲突徙薪(共含8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王叫我来巡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之曲突徙薪
客有过①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②有积薪。客谓主人:“曲其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③不应。居无何,家果失火,乡居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④。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⑤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⑥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⑧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⑨而请之。
(《说苑?权谋》)
【注释】
①过:拜访。②傍:同“旁”,旁边。③嘿(m)然:嘿,同“默”,不说话的样子。④息:同“熄”,灭。⑤燔(fán):烧;灼(zhuó),被火烧伤。⑥而不录:却不邀请。而,却;录,录用,此处指邀请。⑧乡(xiàng)使:当初如果。乡,同“向”,从前;使,假如。⑨寤:同“悟”,醒悟,觉悟。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乡居里中人哀而救之( )
②于是杀牛置酒( )
③余各以功次坐( )
④今论功而请宾(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这则寓言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一、1.①同情②备办③按照④介词,表修饰关系2.①(你)要让烟囱拐个弯,把柴草放远点,不然的话,你家将有火灾隐患。②当初如果听从客人的'劝告,不用杀牛摆酒席,也不会发生火灾。3.不重视别人的忠告和批评,往往会有后患。
文言文《曲突徙薪》阅读练习附答案
曲突徙薪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胃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则且有火患,主人默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 ),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hng),余各( )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论功()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主人乃悟而请之。
1.文中四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
A.焉尔因以
B.然之以而
C.焉尔因且
D.然之以且
2.指出下面两句中的通假字。
①不则且有火患(“ ”通“”) ②曲突徙薪亡恩泽(“ ”通“ ”)
3.翻译以下两句。
①不则将有火患
②焦头烂额为上客
4.“主人乃悟而请之”,主人悟出了什么道理?()
A.应该首先感谢有先见之明的'人。
B.不应忘记提醒过自己的人。
C.更要感激进忠言的人。
D.要接受不听忠告的教训,勇于承认错误。
参考答案:
1.B
2.①“不”通“否” ②“亡”通“无”
3.①否则将有火灾 ②头和额都烧焦了的人为上等客
4.D
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陈平却谗。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①,受平谒,入见平。平等七人皆进,赐食。王曰:“罢,就舍矣!”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②。诸将尽③,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绛侯、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复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④、孝己⑤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顾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注:
①中涓:此处指侍从官。
②护军:监督、协调各将领行动。
③xuān:喧哗。
④尾生:古代传说坚守信约的人。
⑤孝己:商代武丁之子,为人孝顺。
1、对下列三句话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使为参乘,典护军②今又从或游③汉王乃谢
A、①做模范②游玩③道歉 B、①做模范②交往③致谢
C、①掌管②交往③道歉 D、①掌管②游玩③致谢
2、下列三句话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入见平②召让魏无知③汉王与语而说之
A、①jiàn ②rǎng ③shuō B、①jiàn②ràng③shuō
C、①xiàn ②rǎng ③yuè D、①xiàn②ràng③yuè
3、下列四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日大王尊官之 B、信者固多心乎 C、受平谒 D、臣为事来
请封输官项王不能信人平受诸将金故去事项王
4、对下列两组句子的句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子之居楚何官③平,反复乱臣也
②陛下何暇用之乎④陛下所问者,行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5、“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在本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像帽子上的玉一样,里面是空的 B、帽子用玉装饰,里面是空的
C、外表美丽,但无真才实学 D、戴上玉饰罢了,其中没什么东西
6、“尽护诸将”中“护”的意思是()
A、统率B、护卫C、监督D、袒护
对“顾其计诚足利国家不耳”这句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只是他的计谋确实能够有利于国家罢了
B、只是他的计谋果真不能有利于国家就罢了
C、不过看他的.计谋确实能否有利于国家罢了
D、看他的计谋果真能对国家有利如此而已
8、对本文文意体会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受绛侯、灌婴等影响,怀疑陈平,陈平解释有理,才得到汉王信任
B、陈平能言善辩,深得汉王信任,老师笔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陈平却谗》。汉王能力排众议,重用陈平
C、陈平靠能言辩取得汉王信任,诸将对他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D、陈平为人品质不良,但由于善于狡辩,因而取得汉王信任
[答案]
1、C
2、D
3、C
4、B(①②均为疑问句,③④均为判断句)
5、C
6、C(注释②已说明)
7、C
8、B
[译文]
陈平就到修武投降汉军,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见他。这时万石君石奋做汉王的中涓,接受了陈平的名片,引陈平去见汉王。陈平等七个人都进去了,汉王赐给他们酒食。汉王说:“吃完了,到馆舍去休息吧。”陈平说:“我为要事而来,我所要说的,不能挨过今日。”当时汉王便与他交谈,因而很高兴,问道:“您在楚军中担任什么官职?”回答说:“当都尉。”当天就任命陈平当都尉,让他当参乘,主管监督联络各部将领的事。将领们都喧哗起来,说道:“大王这天得到一个楚的逃兵,不知道他才能高低,就和他同坐一辆车子,反倒让他监护老将!”汉王听到(这些议论)后,更加宠幸陈平。……
绛侯(周勃)、灌婴等都毁陈平说:“陈平即使是美男子,只不过外表美丽,并没有真才实学。我们听说陈平家居时,和他的嫂子私通;事奉魏无知又不能容身,逃出来归顺楚王;归楚和楚王不相投,又逃来归汉。如今大王器重他授予高官,让他监督各部将领。我们所说陈平接受将领们的金钱,给钱多的,就得到好的待遇,给钱少的,就得到差的待遇。陈平,是个反复无常的乱臣,希望您审察他。”汉王对陈平怀疑起来,召魏无知来责备他。魏无知说:“我所说的是(他的)才能,陛下所问的是(他的)品行。假如现在有尾生、孝己的好品行而对战争胜败的关键问题没有益处,陛下那有空闲时间去使用他呢?楚、汉相持不下,我推荐有特殊谋略的人,只考虑他的计谋能否有利于国家。又何必因为盗嫂、受金而怀疑他呢?”汉王又召陈平责备说:“先生事奉魏王不相投,便离开他去投楚王,如今又跟着我活动,讲信义的人应当这么三心二意的吗?”陈平说:“我事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用我的主张,所以离开他去事奉项王。项王不能信任人,他所信任的不是姓项的本家就是老婆的兄弟们,即使有奇谋之士也不能任用,我这才离开楚军。听说汉王能够用人,因此投奔大王。我空身而来,不接受金钱便没有支出的费用。如果我的计谋有值得采纳的,希望大王采用;假使没有可用的,金钱还在,我可以封存送到官府,请求辞职。“汉王就向他道歉,给予丰厚的赏赐,任命他为护军中尉,监督所有将领。将领们才不敢再说什么了。
文言文阅读练习之木兰花
《木兰花慢 春兴阅读答案》吴存赏析
[元]吴存
问东君识我,应怪我,鬓将华。甚破帽蹇驴,清明无酒,寒食无家。东风绿芜千里,怕登楼、归思渺天涯。烟外一双燕子,雨中半树梨花。
日长孤馆小窗纱。新火试团茶。想明月湾头、家家笋蕨,井井桑麻。年华不饶倦客,早青梅如豆柳藏鸦。欲逐梦魂归去,客窗一夜鸣蛙。
[注] 蹇:跛,行动迟缓。
(1)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试简 要概括。(4分)
(2)这首词的下阕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4分)
《木兰花慢 春兴阅读答案》吴存赏析
1.(1)思家念亲的愁苦之情:(2)羁旅难耐的倦游之意(或,对穷困潦倒的客居生活的厌倦);(3)时光催人,年华老去的.悲哀(或年华易逝的悲哀)。(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日长孤馆小窗纱。新火试团茶”“早青梅如豆柳藏鸦” “客窗一夜鸣蛙”实写诗人客居孤馆的情景,(1分)“想明月湾头家家笋蕨,井井桑麻”三句虚写家乡春事繁忙的景象,(1分)虚实结合,拓展了讨歌意境,深化了讨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出诗人对羁旅生活的厌倦。(2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练习之世外桃源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9.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选文作答。(2分)
【答案】
17(共3分,各1分)①交错相通②通“邀”,邀请③值得
18.(共3分)(村中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乃”“无论”各1分,句意正确通顺1分)
19(共2分)能结合文章内容1分;描述怎样的`世外桃源,言之成理,1分。
不例l:作者通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语句描绘了一个自然环境美好,人人安居乐业,人们和平劳动的“世外桃源”。
示例2;作者通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语句描绘了一个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
文言文阅读练习之岳飞
岳飞(11分)
毕沅
飞事至孝,家无姬待。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妹遗之。飞曰:“主上宵肝,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母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殉。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戌,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循循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吴玠素服飞 素:
②饰名妹遗之 遗:
③立斩以殉 以:
④阙一不可 阙: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宁大将安乐时耶!
②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20.本文从哪三方面写了岳飞的品格?(3分)
答案
18.(4分) ①平素,平时 ②赠送 ③来,用来 ④缺,缺少(每小题1分)
19.(4分) ①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得分点:宁、时、耶)(2分) ②将士们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啊!(得分点:何、倒装句式)(2分)
20.(3分) 至孝至忠、治军有方、爱民恤士。(每点1分,意同即可)
译文
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吴玠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上整天勤于政事,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吴玠大为叹服。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恋钱财,武臣不贪恋生命,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痛哭,并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善于以少打多。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统制,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即使突然遭遇敌人也不惊慌。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张俊曾经问作战术,岳飞说:“仁爱、诚信、智慧、勇敢、严厉,缺少一个都不可以。”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土,唱雅诗,做投壶游戏,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铁杵磨针(《方舆胜览》)
[选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
(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去:____________
方:____________
欲:__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_____________
(2)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提示]
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李白)路过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为什么在磨铁杵),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参考答案
1.去:离开方:正欲:想要还:回去
2.(1)代老妪(2)代以前学过的知识
3.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4.铁杵磨针。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
文言文阅读练习参考
康延孝,代北人也。为太原军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以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延孝见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骑奔于唐。见庄宗于朝城,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延孝具言:“末帝懦弱,小人进任,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庄宗初闻延孝言梁必亡,喜,及闻其大举也,惧,曰:“其将何以御之?”延孝曰:“梁兵虽众,分则无余。臣请待其既分,以铁骑五千自郓趣汴,出其不意,捣其空虚,不旬日,天下定矣。”庄宗甚壮其言,卒用延孝策,自郓入汴,凡八日而灭梁。
三年,征蜀,延孝为先锋排阵斩斫使,破凤州,取固镇,降兴州。蜀平延孝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相从,反俯首郭公之门,吾为都将,独不能以军法斩公邪?”璋诉于崇韬,崇韬解璋军职,表为东川节度使。延孝愈怒曰:“吾冒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璋有何功而得旄节!”因见崇韬言其不可。崇韬曰:“敢违吾节度!”延孝惧而退。明年崇韬死,延孝谓璋曰:“公复俯首何门邪?”璋求哀以免。
继岌①班师,命延孝以万二千人为殿,行至武连,闻朱友谦无罪见杀。友谦有子令德在遂州,庄宗遣使者诏继岌即诛之。继岌不遣延孝,而遣董璋,延孝大怒,谓其下曰:“南平梁,西取蜀,其谋尽出于郭公,而汗马之劳,攻城破敌者我也。今郭公已死,我岂得存?而友谦与我俱背梁以归唐者,友谦之祸次及我矣!”延孝部下皆友谦旧将,知友谦被难,皆号哭诉于军门曰:“朱公无罪,二百口被诛,旧将往往从死,我等死必矣!”延孝遂拥其众自剑州返入蜀,自称西川节度、三川制置等使。继岌遣任圜以七千骑追之,及于汉州,会孟知祥夹攻之,延孝战败,被擒,载以槛车。车至凤翔,庄宗遣宦者杀之。 (选自《新五代史》)
【注】①继岌:即李继岌,后唐将领,后受封为魏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以百骑奔于唐 以:率领
B.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 屏:屏退,使……隐退
C.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 见:用在动词前,译成“我”
D.知友谦被难 被:遭受
2.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蜀平延孝/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
B.蜀平/延孝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
C.蜀平/延孝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
D.蜀平/延孝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康延孝熟谙兵法,审时度势,向庄宗分析后梁的弊端,并为其出谋划策,堪称后唐灭梁的功臣。
B.康延孝性情暴躁,以军功多自居,当位在其下的董璋受到郭崇韬的.重用时,他大为不满,责备董璋并威胁要将其斩首。
C.康延孝洞察力极强,先是因见梁末帝重用群小而预知其必亡,又因庄宗杀害朱友谦并灭其族推测自己也将在劫难逃而公开谋反。
D.康延孝背梁投唐开启新的人生,献计灭梁、征蜀立功更是他人生的辉煌,后因不满朱友谦无罪被杀,进驻蜀地称王,兵败被擒,最后被官宦杀害。
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臣请待其既分,以铁骑五千自郓趣汴,出其不意,捣其空虚,不旬日,天下定矣。(5分)
⑵继岌班师,命延孝以万二千人为殿,行至武连,闻朱友谦无罪见杀。(5分)
巩固训练(选做)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2012年10月18日,诺贝尔奖得主莫言在北京出席“祝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座谈会”,这是莫言首次获奖后在北京公开亮相。
B.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第一艘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制等内容组成。
C.南方没有集体供暖,只能实行个体式采暖,居民可采用电取暖或燃烧取暖的方式,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取暖的问题。
★ 文言文选择题练习
★ 曲突徙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