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教育孩子的错误与正确方式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lijun206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批评教育孩子的错误与正确方式(共含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ijun206”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批评教育孩子的错误与正确方式

篇1:批评教育孩子的错误与正确方式

批评孩子的错误之处

1

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下时间:清晨、吃饭时、睡觉前。

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批评孩子不应在下列场合: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

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很强,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可能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会影响父母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2

批评孩子之前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孩子犯了错,特别是犯了比较大的错或者屡错屡犯时,做家长的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很可能会在一时冲动之下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者做出不该做出的举动,这都可能会对自己和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有人甚至因此而酿成千古大错。

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在批评孩子之前,家长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冷静,才能对孩子所犯错误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帮助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

3

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不要用这些方式批评孩子

//1 不讲道理式批评//

很多家长懒得和孩子解释太多

一句“我说不行就不行”

“你要是觉得不好你去找别人当你爸爸”

用这种蛮不讲理的方式对待孩子

这不但不会让孩子接受

还会对你以后说的话更加没有说服力

//2 对比式批评//

经常有老师或家长喜欢对比着批评孩子

“你看xxx做的多好,你怎么就不行”

这种“捧一踩一”的方式

无论是放到孩子身上

还是成年人身上都不会开心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还是就事论事深究错误根源才是最好的方法

//3 威胁式批评//

“再犯错就不要你了”

如此威胁孩子也许有一定的震撼力

但是孩子很容易当真

很难缓解失落紧张的情绪

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胆小懦弱

甚至在过于焦虑的状态下更容易犯错了

正确的批评方式

//1 倾听孩子//

年幼的小孩的很多错误

只是出于无心甚至是好意

在犯错时先别急着批评

好好听听孩子的解释

再温柔的告诉他哪儿错了

也许孩子会更好的接受

//2 鼓励孩子//

在指出孩子错误后好好的鼓励孩子

或者说孩子优点再指出缺点

告诉孩子你相信他下次会做的更好

帮助孩子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也许会让孩子获得无穷的动力

激发更多意想不到的潜能

//3 增加身体接触//

批评孩子的时候

可以适当增加身体接触

比如抓着孩子的手

比如搂住肩膀

看着孩子的眼睛

真诚的告诉他问题

能降低孩子的恐惧心理

又能对教诲听进耳朵

甚至对正常的饮食消化都产生影响

篇2:批评孩子的错误方式与正确方法

翻老账的批评方式要不得

经验告诉我们,“翻旧账”的方式不好用,这是为什么呢?

1、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孩子记得最清晰的是当时、当天的事,一两天之前的事就需要成人的提示。即便想起来,也不如当天的事那么清晰、详细。

大人批评孩子时劈头盖脸翻老帐,其初衷是想引起孩子的重视,让孩子意识到这些事情的严重后果,督促其尽快改正。但恰恰忽视了孩子的记忆特点。

2、会造成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批评孩子,我们总是希望以小见大,一针见血,但往往会夸大事情的危害性,对孩子的定性也过于宽泛。

批评本身已经是对孩子的提醒,而过分的表情、动作和措辞,对孩子的二次伤害会比做错事本身更严重。

2

表达准确,让孩子明白错在哪儿

为什么家长的叮嘱不凑效?可能是 TA 根本就没明白家长话的含义。“好好表现”是个太模糊的概念。到底怎样做才算“好好表现”?孩子根本就不明白。

这一点可以借鉴幼师和孩子交流的经验。

游戏活动时,老师对孩子们说:“排成直线走”,孩子没什么反应。老师马上换种说法:“在前面排成一条毛毛虫”。孩子们很快就能排成一列了。因为这样说更方便孩子理解。

所以,不管是批评孩子还是日常沟通,家长都要尽量说话形象准确。这样不光能提高亲子交流效率,对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3

多管齐下,注重效果

1、告诉他你的经验

在孩子眼中,大人是不会犯错误的。可以将你小时候犯的错告诉他,把你的淘气、闯祸告诉他,把你害怕别人告状的心情告诉他。孩子才会放下心里的负担,因为他觉得你很可亲、可爱。

2、告诉他你的担心

大人总喜欢在孩子面前藏起一切,装出一副凶巴巴的样子,似乎这样就有了威严。其实,把你心里的忧虑、担心告诉孩子,让他知道自己的表现是多么地让老师担心、失望。体验到大人的感受,孩子会对自己的表现产生愧疚,因为没有孩子想让老师失望。

3、善用你的沉默

喋喋不休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使言行激化,削弱教育效果。往往是你说累了,孩子也烦了。短时的沉默,可以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也可以留出孩子反省的时间。

4

倾听孩子,理解孩子

1、耐心地听一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做错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对于做错的事情,孩子可能有自己的看法,一开始,他并不觉得那是错的,所以,在批评之前,听一听孩子的解释,他的话会帮助你处理好这件事。

2、重视孩子的辩解

批评孩子时,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认真听,不插话,不辩解,认为这样就是承认错误、接受批评的好态度。我们不妨给孩子说话的机会,让孩子说一说他的想法,吐一吐他的怨气,了解他对错误的认识程度。

3、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批评孩子是为了减少类似事情的发生,尽可能少地再次批评,让孩子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要把你的建议马上告诉孩子,让他想一想,错在哪儿,该怎么办,类似事件如何预防,让他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

不要在这些时候批评孩子

//1 不要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

一定要以保护孩子自尊心为前提

可以把孩子带到没有外人的角落

尽量在批评的同时

树立孩子自信心

告诉他虽然犯了错但他还是很棒

//2 不要在孩子后悔时批评ta//

有时候一些错误

孩子已经尝到了后果

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错误

本来就很难过

这时候上去批评

简直是又给孩子补了一刀

//3 不要在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

很多家庭喜欢把各种问题拿到饭桌上说

虽然原因也可以理解

因为吃饭的时间是大家最能聚齐的时候

可是总是选择在吃饭的时候批评教育

久而久之会带来孩子的心理负担

想到吃饭就要挨骂

对吃饭产生恐惧心理

一到饭桌上就想快点吃完

甚至对正常的饮食消化都产生影响

篇3:家庭教育怎样正确的批评孩子的错误

家庭教育怎样正确的批评孩子的错误

每个孩子都容易犯错误,并且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父母适当的批评指责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一味地大声训斥,甚至体罚,结果会收效甚微或适得其反。责备孩子要讲究艺术性,教育效果会更好。

一、暗示

直接责备孩子,容易遭到孩子的抵制,你不妨讲点策略,用责备他人的相同过错来暗示孩子。这个“他人”最好是孩子所熟悉的故事、电视中的角色。孩子犯了错,如果你能心平气和、借彼喻此地启发孩子,可以使孩子很快明白你的用意,乐意接受批评和教育,而且保护了他的自尊心。父母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应该做到,在沉默无声的行为之中,给孩子作出暗示,这样可以使孩子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自觉形成良好习惯,从而收到“不令而从”的效果。

二、沉默

沉默也能达到责备的效果。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就能够分辨出简单的是非、善恶、真假、美丑,一旦做错了事,心里便会担心父母责骂,并等待你的责罚,如果正应了孩子心里所想的,他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及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以沉默对待,严肃地凝视孩子一会儿,孩子反而会“不自在”起来,进而能反省自己的错误。

父母在批评和劝诫孩子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当众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这种批评方式和态度,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的抵触和反感。因此有时候用沉默来代替对孩子的直接批评和斥责,反而可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三、适时适度

孩子有了缺点错误应及时给予责备。小孩的时间观念较差,昨天的事仿佛过了好几天。加上喜欢玩耍,刚犯的错一转眼就忘了。因此,家长责备孩子要趁热打铁,不可拖拉。研究发现,及时的责备能使孩子把过错和愧疚联系起来,加深对过错的记忆和认识。

四、寓教育于实践中

要多给孩子以练习的机会,而不要直接加以指责。有位家长常让孩子买盐、肥皂之类的东西,孩子老是算错账,但每次错后,母亲并不责备他,只是让他再买一袋盐或其他东西回来。几次之后,孩子买东西一般很少再出错。这种不责备孩子的过失,而是想办法让孩子反复练习、实践的方法,总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篇4:批评孩子的教育方式:批评的艺术

三 父母脾气变坏时

父母脾气已经很坏,很容易一张嘴就骂人,结果伤了孩子,也损害了自己做父母的慈爱形象。此时,一定要息怒,等自己心平气和后再开口。

四 发生直接冲突时

孩子说好晚上8点回来,结果10点才回来。父母早已窝了一肚子火,这时如果开口,必然发生直接的冲突。倒不如把事情压后,等第二天再听孩子解释。而且,父母表现了宽容与大度,会让孩子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借鉴:古人批评孩子也讲时机

古人对批评教育孩子的时机也很讲究,他们认为,年幼和地位卑微的人有过错的时候,不应该责备。清人陈继儒认为“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

他认为以下七种情形不宜批评孩子:

第一,“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

第二,“愧悔不责”,即惭愧后悔不责备孩子。

第三,“暮夜不责”,即夜晚不责备孩子。

第四,“正饮食不责”,即吃饭时不责备孩子。

第五,“正欢庆不责”,即正在欢庆时不责备孩子。

第六,“正悲忧不责”,即正在忧伤时不责备孩子。

第七,“疾病不责”,即正在患病时不责备孩子。

父母如果能在合适的时间与合适地方采用合适的方法教育批评孩子,孩子易接受,批评的效果自然好。

作者:关二哥

公众号:天一学习

篇5:家长如何正确批评孩子

第一:批评孩子要客观

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做起来是不容易的。

要说一些,孩子能理解的道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应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的思维,切记在情绪异常的情况下,轻易批评孩子。父母批评教育子女,靠强制、压服是行不通的。只有给孩子充分的说话机会,他们才能抛弃自己的行为,触及灵魂的最深处,才有可能使其心服口服。

批评孩子不等于惩罚孩子。

以下五点父母不要做出批评

当孩子和你讨论某个人某种问题的时候

当孩子看上去非常激动还没有表达出来的时候

当孩子为某件事兴高采烈的时候

当孩子需要帮忙下决心的时候

当孩子需要父母解释、沟通的时候

第二:批评不能当众人面

孩子会感觉非常没有面子,内心会抵触父母

明智的父母要学会在众人面前称赞孩子

批评孩子要在家里私下处理

第三:用故事来批评孩子

每个人都有缺点,只要知错能改,都是好样的。

第四:用孩子的语言来批评孩子

让孩子容易理解,父母和孩子容易达到一种沟通。

其中一个孩子不能融入其他孩子中,

我和那孩子谈,

你有没有发现你和其他孩子有不友好的行为,是不是由于你不友好的言行激怒了他们呢?

你不用担心,我现在可以做你做好朋友,我们来分享一下。把问题找到了,然后,你就可以和其他小朋友融合到一起了。你们做好朋友就不存在打架的现象了。

我平时就这样,只要我想要的东西,别人不给我,我就闹,我就生气。

那不对啊,同样在做一个游戏,要分享快乐,你为什么要独占呢?

你可不可以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而不是独占这份快乐。

那孩子笑了。今天这个事情,不怪你,和你谈完了,再和其他小朋友谈一下。和其他小朋友聊了一会后。

来吧,我们都原谅你刚才的话,我们一起玩吧。

如果家长去批评孩子的话,那孩子是不是更加融不进其他孩子了。

第五:不要在饭桌上批评孩子

饭桌上批评孩子会带来很多负面东西。

第六:赏罚分明

犯错误的孩子,自己提出几种用来惩罚自己的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惩罚方法,经父母同意就可以实施。

篇6:错误与正确

正确与错误是一正确永远相反的词汇,在字面上看来它们如同平行线一般不可能会有交集点,它们是在十字路口上不同的路,在人们看来正确与错误是绝正确相反的立场,可世界上没有绝正确的事与物,没有不可能发生的状况。

当每一个人站在正确与错误的相反路口时没有人希望向错误靠近一步,只是现实中不可能人人都走向正确,所以现实把一部分正确的人推向了错误,他们不想错误,但事实不得不让他们错误,他们真的错误了吗?还是现实错误了,我们无法从一个公正的态度来判断谁正确谁错误,这使我们迷惘、无奈、不知所云,“但这毕竟与我们自己不相关。”许多人会这样想,却从未想过我们自己身边都存在着正确中的错误,错误中的正确。上政治课时,老师告诉我们说:“上学是我们的权利,也是义务。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义务。”在农村里时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虽然国家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但仍有许多孩子辍学回家到城市里打工,原因是家里太穷,兄弟姊妹太多,为了家庭,他们必须早早的去赚钱,这或许正确于国家的规定来说他们错误了,他们没尽到应尽的义务;但正确于家庭来说,他们的决定是正确的,为了生存,为了面正确现实,他们必须错误。

不仅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自身上的正确错误也是难以分辨的。在一场考试中一位同学因身体不适而影响发挥,成绩不理想,以这件事来看这位同学并没有错误,但成绩不理想使他变成了错误的那一方,但他究竟是正确还是错误,我们无法断定,这是个没有标准的答案的'问题。

篇7:错误与正确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件事无论大小都存在着正确与错误。也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但是在我们社会中,在我们眼里都是正确的,而在别人眼里都是错误的。

上网吧打游戏的这件事也存在着正确与错误。当学生每天只顾着上网大游戏时,不知道学习正确他们有多么的重要,之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慢慢的滑落,最后造成偷家长的钱,骗同学的钱去网吧打游戏,然而还是被父母发现,被父母骂一顿。但是家长反正确他们打游戏,连老师教诲我们不要上网吧打游戏。家长为了不让我们打游戏。就掐断我们与网吧的关系。最后家长和我们处在了矛盾之中,形成了一种正确立关系。

原来是个人的看法不同,家长和老师是从孩子的学习以及生活和发展来考虑的——上网打游戏正确我们没有多大的好处,家长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为好学生,在家里是乖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我们学生自己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而正确自己的知识的长进也没有提高。

假如上网打游戏能够提高知识,能够让自己敏捷起来,能够发明创造,家长会反正确吗?家长当然会有一点点反正确,但是也会给我们一个自由的空间。

因此,正确的分辨每件事的正确与错误,除了不断地增长知识,还要考虑社会、家庭、学校周围的一切变化。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才能正确的判断。

其实正确于每一件事的正确与错误,由于个人的看法、目的、思想认识及社会的环境等不同,个人有个人的建议,但是作为家长正确于孩子上网打游戏中要信心劝说、教育、一道,而我们则应该珍惜青春年华的大好时光。我们应该多看课外书、增长课外知识,多复习,使我们温故知新。不要浪费在上网打游戏中,不要浪费在吃喝玩乐中。只要我们认清楚正确与错误的关系,我们就会迷途知返的。

就算自己正确于自己的错误误,我们是否应该完成自己的正确呢

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

与孩子交谈的正确方式

正确与错误作文

正确与错误的名人名言

正确与错误的谚语格言

用正确的方式培育孩子成长

家长怎么正确教育孩子

怎样对待批评与教育

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什么

教育叙事:家长批评孩子的技巧

批评教育孩子的错误与正确方式(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批评教育孩子的错误与正确方式,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