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刍议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数字化加工业务外包(共含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jsjfhdje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刍议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数字化加工业务外包
业务外包即“资源外取”.简述了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数字化加工业务外包的`必要性,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数字化加工业务外包的优势,列举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纸质文献数字化加工外包中存在的问题.
作 者:张毅 宋萍 ZHANG Yi SONG Ping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福建省福州市,350007 刊 名:河北科技图苑 英文刊名:HEBEI SCI-TECH LIBRARY JOURNAL 年,卷(期): 22(4) 分类号:G251.5 关键词:图书馆 院校图书馆 纸质文献数字化 文献数字化加工 加工业务外包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刍议
本文通过对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内涵剖析,总结分析我校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作 者:陈丹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档案馆 刊 名:云南档案 英文刊名:YUNNAN ARCHIVES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G27 关键词:高校档案 数字化建设浅谈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质量控制
采编业务外包作为一种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所采用.由此引起的质量控制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阐述了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质量控制的必要性,探索并分析了采编业务外包带来的质量问题,现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提出了质量控制的措施.
作 者:桑向荣 作者单位:南通职业大学,江苏,南通,226007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5) 分类号: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采编 业务外包摘要:
编目业务外包在高校图书馆中是一种新的发展形式,它的体现和实施不仅能为图书馆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增加人员的利用,还能推动图书馆在竞争力的上创新和发展。山西工商学院在文本中对图书馆或业务外包在实行期间发展的重要条件进行分析,从而在管理方式上得到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中实现图书编号业务外包形式已经具有更大进步与创新。它不仅实现了在网上的数据传输方式,完成在异地对图书的分类、管理等形式,也保证了图书在应用期间的质量。所以说,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管理在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图书编目业务外包存在的压力
随着网络技术在高校中的不断应用和普及,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也体现了新的发展形势。高校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料、更新网络数字资源,还要对数字资源进行接收、传递,从而使学生能利用有效资源挺高学习效率。但由于社会不断进步,图书馆的工作内容也不断增多,但高校图书馆中并没有充足的工作人员,而且各个人员在工作中实现的业务水平都不高,特别是一些技术性编目工作无法保证质量问题,从而导致高校图书馆在运行期间的不稳定性[1]。而且在另一方面,图书馆自身在业务能力上存在较大压力,由于高校图书馆的数目量比较大,国家每年都要对各个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统计,所以藏书数量成为主要的发展形势。国家在藏书形势上也制定了相关标准,特别是图书馆在编目业务外包工作中对质量的有效控制也具有明确规定,但在多种条件发展下,高校为了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不断进行扩招形式。但长期发展下去,高校为了完成自己的经济目标,就会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对图书进行购买,所产生的图书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丰富了图书馆的'藏书数量,但在某些程度上,大量的图书数量给编目业务外包工作也带来较大困难。
二、高校图书馆图书编目业务外包的质量管理
(一)在服务商选择上
服务商的选择是质量问题在保证期间的基础形式,首先要确保外包商在发展期间的规模和诚信度,掌握该企业的文化特色。在企业管理中,是否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由于质量是保证问题,所以还要对外包商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保证相关技能与准确率的提升[2]。最后在价格方面,为了节约图书馆在运行成本,就要选择价格比较低的。所以说,对外包商进行选择之前,就要做好相关的市场调研,了解各个行业的不同发展条件,并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而实现高质量、稳定性的图书编目业务外包形式。
(二)在外包方式选择上
对于全部外包方式,主要将图书馆中的新书数量进行加工、上架的整个过程,最后图书馆进行验收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增加了图书馆的藏书数量,但在验收期间,不仅会影响图书质量,也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对外包商的依赖性较强,不利于图书馆的稳定发展。而部分外包形式主要将图书馆中编目业务的一部分交给外包商来处理,不仅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改正等方式,也提高了图书编目工作的质量。编目业务工作还可以实现异地形式,但不能实现有效的监控行为,所以外包人员与图书馆人员就要积极合作,不仅节省大量的应用时间,实现良好的监控与管理方式,还加大两方的沟通与协作。
(三)编目细则制定上
为了保证图书馆编目业务的质量,还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出相关工作标准。如:建立图书馆分类准则、图书馆录用准则等。在这些准则建设下,它能将相关的编目过程落实到各个环节上去,不仅能保证外包商在编目过程中实现规范性,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也保证双方在职责上的明确性[3]。
(四)岗位培训方式上
在岗位培训方式上主要对外包商来实施的,由于编目工作在实行期间,不仅要保证较强的连续性,还要保证各个工作环节中的细节发展。所以编目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就要在技能、经验、素质等因素上进行提升。在岗位培训方式上,编目人员不仅要了解图书馆在发展期间的基本情况,还要对藏书数量、编目规则以及相关信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特别是一些规章制度,所要体现在培训内容中。
(五)编目过程中的沟通协调
加强与外包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因为外包商在实际工作中是利用软件等形式来实现的,所以高校就要对外包商实际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在双方不发生利益冲突形式上实现协调发展[4]。图书馆编目人员还要对外包商人员在要求与规定上相互沟通,如果在编目过程中出现问题,就要及时进行反馈并解决,从而保证整个编目工作的正常运行。
(六)考评制度的建立
在编目工作中,建立的考评制度主要在业务外包、不外包形式上对成本因素进行对比,从而保证利益的实施。质量考评制度是根据质量进行管理、建立的,如业务在完成期间的具体时间、业务执行期间的质量标准以及人员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等。在考评期间,必须依照相关标准进行处理,如果出现工作问题,就应针对问题类型进行讨论、分析,并以公平、公正的态度进行工作的细化方式。结论:我国图书馆发展编目业务外包形式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给高校图书馆带来重要发展方向。但由于各种问题的出现和社会的不断需要,在确立方式中,就要根据图书馆在编目形式上的相关经验进行分析、整理,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改善、提升,从而实现新时期创造的图书馆模式。
参考文献:
[1]孟昭瑛.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编目业务外包的质量监管与评价分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3:103-105.
[2]梁银英,王崇皓.试述高校图书馆图书编目业务外包的利弊[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01:111-112.
[3]徐淑琴.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编目业务外包探微[J].黑河学刊,,11:170-171.
[4]施婧.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的质量控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54.
湖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数字化构想
[摘要] 本文分析了湖州市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湖州书库进行数字化的有利条件,并对地方文献数字化进行了初步构想。
地方文献工作是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有别于其它类型图书馆的特征。市(地)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馆藏,经过二十年来建设,已具一定规模,初成体系,相对于省、县两级公共馆,在本地出版物的完整性上优势明显。综合国外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实践和方案,莫不把馆藏核心文献的数字化作为重点,而地方文献均被各市(地)公共馆视为馆藏核心文献。市级馆往往有数个与地方经济特色和传统优势领域相配套的藏书建设重点,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原有的重点藏书,如今乏人问律,造成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市级馆有限的经费和多层次的读者构成也决定了其藏书重点不可能实现对该领域文献的完整收藏,这样又如何在资源有序分配、文献共建共享的体系中发挥作用?而地方文献却始终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区域性和全国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刚刚起步。由于没有进行现有文献信息资源的普查,各市级馆已应允承担的共建共享藏书建设方向尚不明确。唯有地方文献工作,因其地域职责明确,故已建立了全省地方文献工作协作网,分工编制出版了《浙江省公共图书馆新编地方志联合目录》,全省地方文献的联合目录也已提上日程。尽管这一实践是以印刷文本为主要载体而进行的,但也为数字形式的资源共建共享进行了成功的探索。相当一部分地方文献的知识产权,由文献作者自主,市(地)图书馆可以依靠和著作权拥有者之间的良好沟通,获得使用授权。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认为地方文献是市(地)公共图书馆独有的优势资源,现结合湖州市图书馆所进行的湖州书库数字化尝试,谈谈市级馆以其地方文献工作为切入点的数字化建设。
湖州市图书馆为落实知识工程,根据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建议而创设了湖州书库,试图在充实内涵,拓展服务外延的基本业务思路上营造适应知识创新时代的地方文献工作新局面。湖州书库数字化建设的目的是,以独到的数字化地方文献资源,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参与乡邦文化建设,加强海内外同乡联谊,服务更为广泛的读者群体。
湖州书库的数字化过程业务量极大。无论是书库的文献积累、读者群的涵盖、数字化建设的软硬件支持:还是专业人员的培养补充,都需从图书馆资源中进行合理配置,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方可有所建树。尤为重要的是,数字化不仅仅是文献存储的数字化,而是整个地方文献工作思路的转轨定位。为此,湖州市图书馆依据自身定位,确立了湖州书库数字化尝试的实施方向和实施步骤。
1.原有业务工作的网络延伸
1.1依托网络,宣传介绍地方文献工作。湖州市图书馆在自己的主页上设立了“湖州书库”、“湖州风情”、“书目查询”等链接主题、将湖州书库的地方文献工作职能、文献收藏基本情况、文献征集内容和湖州社会经济文化特色制作成图文并茂的信息页,宣传介绍地方文献工作。
1.2书目上网。湖州市图书馆建成的“网上书目查询系统”目前已收录馆藏地方文献2080种,《地方文献篇名析出目录》和《地方期刊篇名目录》将结合各特色数据库的制作以渐进方式完成。
1.3参予网上联合编目。目前,湖州当地的出版物多以购买书号、本地刊印的方式发行,故湖州市图书馆得以在第一时间即获得有关文本。图书馆可以把对地方文献的及时编目作为参予网上联合编目重要措施。
1. 4各类型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过去,湖州市图书馆与湖州地方特色相配套的二次文献和目录、索引在专题服务工作中成效显著。现在,我们以市场为导向正在将已编和在编的专题资料,如“竹文化与竹资源开发利用”、“笔文化”、“湖州历代名医医案医方”、“湖州山水胜迹”等制作成特色数据库上网。同时将选取部分馆藏基本文献,如《湖州人物志》、《湖州府志)、《湖州市志》等,以全文数据库的形式上网。
1.5网上文献征集。一方面,我们将及时跟踪“浙北信息港”上有关地方文献的出版发行动态;同时,我们以网上读者联谊的方式,加强与读者、作者的联系,促进文献征集。另一方面,我们将积极扮演文献信息交换集散地的角色,通过网络搜寻读者需求的地方文献资料,下载补充馆藏,实现文献信息资源提供馆、中介馆和读者三者间的利益共享。
2、数据库建设的市场化运作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尚处在构建阶段,市(地)公共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必须遵循效益评估、量入为出、共建共享、有偿使用的市场化原则。
2.1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效益评估。湖州市图书馆根据市场需求、馆藏专题文献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国内相近主题数据库的编制情况对几个可能的选题进行了市场调研和评估,最后确立“竹文化与竹资源开发利用”、“笔文化”两个专题为地方特色数据库的优先建设方向。而原本馆藏文献较为丰富,又与“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地域经济特色相吻合的“丝绸”、“淡水鱼养殖”选题,则因已存在相同主题专业数据库,而不予开发,仅纳入“虚拟湖州书库”的信息指南库中。
2.2数据库建设的多方协助和利益共享。仅凭市(地)公共图书馆有限的资源去建设有一定规模、可以占领市场的特色专题数据库,实际上是十分困难的`。湖州市图书馆在了解到“中国竹乡”安吉县的竹类产业因竹制品加工粗放、品种单一、市场营销不畅而陷于停滞状态的情况后,联合市科协、市林业局、安吉县图书馆、安吉竹子博物馆等单位,曾筹备建立“竹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会”,并开始建设“竹文化与竹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库”,委托有关单位吸纳数据库用户。
2. 3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的有偿使用。由于我们尚未解决数据库有偿使用、权限设置问题,故目前仅采用了已建数据库部分数据上网的方式,读者利用需到湖州书库上机进一步查询。
别外,我馆针对认才信息资源库网络开发,及时建设“读者人才资源库”,根据个人资料的存储空间占用情况收取不同的费用,以分享本地的市场份额。
3.虚拟湖州书库
湖州市图书馆引入了“虚拟图书馆”这个全新理念,将“虚拟湖州书库”视为湖州书库的一个组成部分,试图以对网上与湖州相关资料的虚拟占有,来拓宽湖州书库的服务范围。由于尚未获得足够的技术支持,“虚拟湖州书库”目前的工作模式是:由工作人员在网上漫游,寻找与湖州相关的信息,根据主页内容加以分门别类并附以简要提示,形成一个小规模的分类网址库。“虚拟湖州书库”的发展方向,应当是一个有主题搜索软件支持、可进行自动链接的、网上与湖州相关资料主页的信息指南系统。
4,以乡情为纽带组织网上读者联谊活动
知识经济时代,读者群就是图书馆的资源。湖州书库在建立伊始,就以乡情为纽带,加强海内外湖籍人士与家乡的联系,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此,湖州市图书馆成立“网上书友联谊会”,建立“外地湖籍专家学者名录”数据库、筹建“读者人才资源库”。同时还将于近期推出一份网络杂志《湖州书库简讯》,开设藏书介绍、菰城掌故、名人传记、山水胜览、乡情似水、留言板等栏目,以乡情为纽带,借助网络,加强与海内外读者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程小澜等. 构建浙江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总体思考. 北京图书馆馆刊,(4)
2.黄晓斌. 论网络化虚拟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3)
3.李万健. 关于电子图书馆的全面探讨.中国图书馆学报,(5)
4.沈红芳,杨道良.论数字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
5.叶鹰等.数字图书馆建设探讨.图书馆杂志,1999(8)
6.刘年娣等. 国内数字化图书馆研究与建设. 图书馆杂志,1999(4)
〔出处〕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3)
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发展浅谈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一个信息数字化的新世纪.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未来的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将以服务特色和技术手段论高低.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的高校图书馆将面临着诱人的机遇,更面临着深刻而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快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使之尽早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必须予以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
作 者:曹红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图书馆,江苏,盐城,224002 刊 名:网络财富 英文刊名:INTEMET FORTUNE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G25 关键词:★ 标准外包加工合同
★ 业务外包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