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思考(共含9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Nnnnnnnek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思考
本文对和谐图书馆的内涵进行了浅释,分析了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意义,提出了构建高校知谐图书馆的建议和对策.
作 者:龙琼 作者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湖南湘潭,411101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3) 分类号:G250 关键词:和谐图书馆 高校 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和执政理念的新发展。一、充分认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应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与十六大的思想一脉相承,又根据实践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和谐社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的行为规范。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在和谐社会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的活力在政策上、制度上得到保证,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生活得到净化。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初步形成。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三、深刻领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构
通过读书节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论文
1 读书节是怎样而来的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称为”世界读书日“。
读书,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而且能释放思维,陶冶情操。“节日”这一词让大家思想上感觉特别放松。读书节,可以激发读者在书中找到快乐,感到轻松,并对那些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贡献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 推崇阅读的重要手段是读书节
开展读书节活动可以激发同学们和老师们的共同成长。一个人的成长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从书中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品格,心灵的抚慰,而且也会影响自己的发展情况。
未来的社会是知识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社会。大家必须要通过全民社会教育、普及教育使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从而提高大家的科学文化水平。图书馆资源丰富,是不可推诿的重任,图书馆要开展名种各样的阅读活动,让大家更好的去阅读。也是实施全民社会教育、普及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3 常工程读书节内容丰富,活动精彩纷呈
(1)举行好书推介活动,使阅读成为老师与同学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开展“读书节”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们多阅读,好读书,读好书。图书馆综合部在常工程师生中要多推荐一些好的短文,就是要让老师和同学们体验文字的美妙,体验阅读带给大家的快乐,让每一位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的一本书的写成四五百字的短篇论文,在班上互相介绍,使同学们都爱上阅读。
(2)书法国画展风骨,读者挥毫尽才情。书法、国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艺术中风格独特的文化奇葩。的读书节围绕“墨韵书香香溢工程”为主题,将民间艺术引入大学校园,用笔墨表现出来,传承经典文化,营造校园文化建设氛围,让读者感受到笔墨生香的丹青世界带来的乐趣。
(3)许愿墙――许下你的愿望,让广大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人生感悟,最喜欢的名言、座右铭等写在许愿墙上,使同学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4)读书心得体会征文活动。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培养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同学们的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交流后同学们不仅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也学到了更多的学习方法。更加深了对读书的认识,也促进了同学们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
(5)读书节期间图书馆在一楼大厅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过期杂志1折特卖的活动,图书馆特意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休闲娱乐及专业知识的精品杂志以1折价格出售,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提升老师与同学们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品位,让清新纯净的阅读之风充满整个校园。
(6)感受经典电影的魅力所在,祈望看到每一位学生都能捧起一部经典,与知识、大师、真理为友,用静心的阅读,来充实自己的广阔心灵。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在一楼书吧播放由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来丰富同学们的课外时间,用影像资料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经典的魅力。
(7)图书漂流。学生们要想免费借阅在图书馆里的书,只要做一个简单登记,就可以免费阅读并借出,书一定要如期奉还,书香飘散,诚信留存。图书漂流实现了的价值,赋予了图书持久的生命力,图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可以使学生们重复利用学习。同学们分享知识,增加信任,传播文明,尽力打造出书香校园氛围,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气氛,使同学们在享受校园读书风气的同时也提升了的文化品味。
(8)“书香校园”摄影大赛。通过摄影活动,能过摄像来记录每一个精采的瞬间,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拍摄出的作品中每幅都是埋头读书的情景。正是因为这些爱读书的同学们,校园也显得格格多姿多彩,经过评定,有10幅作品入围“书香校园”优秀作品并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网页上展出。
4 高职院校举办读书节活动的进一步思考
4.1 与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相结合
举办读书节要加强长效机制。真正建立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需经常开展活动、营造氛围,才能起到引导及推动作用。在读书节活动上,不仅要着眼于读书节这一重点时段,还要体现连续性,不要让大家感觉到只有在读书节才读书的错误感觉、更不要让大家有心血来潮的错觉,另外读书节要扩大其影响力 , 让更多的人爱上阅读.
4.2 构建和谐图书馆,为全社会读书学习服务
读书是需要有良好的设施和氛围,我们要提供最基本良好的读书条件。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及服务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优质条件,才能落实图书馆的意义和目的。另外馆领导和全体馆员的自身素质修养、服务要不断提高,强化平时的培训,让他们更好的去指导和帮助阅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优质条件。
4.3 多元化阅读的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正发生着阅读革命,传统的读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现在的需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该看重怎样辅导大家来有效的阅读,把阅读的概念扩大化。比如。看展览、参加学术报告、观看经典影片等等都是一种阅读方式,体现阅读的多元化,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指导。
以读书节为载体,逐步提高图书馆在全民阅读发展中的地位,让读书成为人们终身追求的“时尚”,这是我们图书馆人永恒的追求。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图书馆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模式.本文从图书馆自身建设、读者服务、社会关系三个方面就如何创建和谐图书馆进行了探讨.
作 者:刘艳文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分院,吉林,长春,130062 刊 名: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年,卷(期): 25(5) 分类号:G258.6 关键词:以人为本 图书馆 自身能力 读者服务 社会关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图书馆
文章论述了在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今天,图书馆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观念,构建和谐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以人为本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作为服务客体的读者;二是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
作 者:王芳 Wang Fang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东南地区会计学校,山西,长治,046000 刊 名:科学之友 英文刊名: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G258.6 关键词:以人为本 构建 和谐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谐领导班子建设的思考
图书馆和谐氛围建设既是图书馆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而和谐的图书馆领导班子建设又是图书馆和谐氛围建设的关键因素.
作 者:李群 Li Qun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图书馆,671003 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4) 分类号:G2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和谐班子 建设对构建高校和谐课堂的几点思考
和谐课堂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在高校构建协调有序的课堂教学环境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谐师生关系、创建良好和谐校园文化环境乃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作 者:张宏韬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刊 名:边疆经济与文化 英文刊名: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G642.0 关键词:和谐 和谐课堂 高校浅谈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平安和谐校园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生态化校园,这是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多形式,多渠道,齐抓共管抓安全,是建设平安和谐学校,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 者:李冰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阿城学院教务办,黑龙江,哈尔滨,150301 刊 名:世纪桥 英文刊名:BRIDGE OF CENTURY 年,卷(期): “”(7) 分类号:G64 关键词: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 生态化校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高校图书馆人文生态
构建图书馆人文生态是社会和谐的需要,为读者创造一个和谐、和睦、温馨的`读书环境是图书馆人文生态的具体体现.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人文生态的缺失,提出了构建高校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环境的途径.
作 者:肖爱艳 XIAO Ai-yan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湘潭,411201 刊 名: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IN AGRICULTURE 年,卷(期):2009 21(4) 分类号:G258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图书馆 人文生态 和谐★ 构建和谐校园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