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学天命观的历史演变与伦理内涵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GuluguluWater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论儒学天命观的历史演变与伦理内涵(共含7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uluguluWate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论儒学天命观的历史演变与伦理内涵

篇1:论儒学天命观的历史演变与伦理内涵

论儒学天命观的历史演变与伦理内涵

儒学天命观与夏商以至西周、春秋时期的天命思想存在着因袭损益的关联.夏商时代,尊天奉神,“天命”概念具有超现实的神秘意义.西周承继前代传统,同时根据现实的需要赋予“天命”以人文的`伦理性格.经过春秋的社会动荡,“人”的意义进一步弘扬,至孔子创立儒学,继承、发展西周以来重人道、道德的传统,形成了富有浓厚伦理色彩的儒学天命观.尔后历经孟、荀的阐发,以至汉、宋儒者的理论建构,儒学的天命思想中最终把社会道德伦理升华为本体与政治紧密相联,使儒学成为以伦理为本位的思想体系.

作 者:刘晗  作者单位:济宁师专历史系,山东济宁,272025 刊 名: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I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2(5) 分类号:B222 关键词:儒学   天命观   伦理   道德  

篇2:儒学婚姻家庭观的历史演变与现代价值

儒学婚姻家庭观的历史演变与现代价值

儒学作为重人的学说,历来极为关注婚姻、家庭及其伦理问题.中国在儒学的'教化下,对婚姻问题从伦理道德、法律制度等方面作了许多具体规定,其家庭组成也发生了历史演变.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以儒学思想为基础和主导而形成的婚姻家庭伦理,具有许多特点或优点,有的在当代仍有其重要价值.

作 者:姜国柱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北京,100856 刊 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Y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9(1) 分类号:B222 关键词:婚姻家庭   伦理观   现代价值  

篇3:弗洛依德学说与儒学天命观

弗洛依德学说与儒学天命观

20世纪初年,奥地利的心理医生弗洛依德创立了他的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依德认为,人的精神世界由三部分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所谓“本我”,是指人的最原始的`本能欲望,这种欲望处于人意识的最深度,就像一锅沸腾的水一样动荡不安,而且唯我独尊,不受任何理性、道德、习俗、伦常的管束,它唯一遵循的原则就是寻求满足,获得快感.

作 者:张之锋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刊 名:晋阳学刊  PKU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年,卷(期): “”(5) 分类号:B1 关键词: 

篇4:辩证否定之动力观的历史演变与完善

辩证否定之动力观的历史演变与完善

本文从分析当前理论界单纯把内部矛盾作为事物发生否定的惟一动力所存在的问题出发,考察了哲学史上辩证否定之动力观的'演变历程,提出事物的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共同构成了事物发生否定的动力,并以现代科学与哲学的新成就进行了实证性论证.

作 者:朱春艳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学院,社科部,辽宁,沈阳,110021 刊 名: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1 29(1) 分类号:B0 关键词:辩证否定   发展动力   内部矛盾   外部矛盾   切变  

篇5:论中产阶层与市民社会的内在关联与历史演变

论中产阶层与市民社会的内在关联与历史演变

中产阶层的发展与市民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中产阶层的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和制约着市民社会的发展;中产阶层生存状态的改变,也使市民社会改变自身的形态.如果中产阶层的发展缓慢,中产阶层不是占据社会结构中的.主体地位,那么,即使社会制度如期构架起来为市民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秩序环境,市民社会的发展还会举步维艰.只有在中产阶层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才有市民社会的良性发展.

作 者:李琳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01 刊 名: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ADMINISTRATON INSTITUTE 年,卷(期): “”(3) 分类号:C91 关键词:中产阶层   市民社会   内在关联   发展逻辑  

篇6:西双版纳傣族封建社会伦理观论略--兼与汉族的伦理道德比较

西双版纳傣族封建社会伦理观论略--兼与汉族的伦理道德比较

<西双版纳傣族的封建法规和礼仪规程>中的道德观念是在傣族历史进入“封建”社会的初期,由统治者所制定的占统治地位的法律和道德的'意识形态,其中明显地渗融了汉文化的因素,但依然保持着傣族道德的独立特色,同汉族(儒家)道德理性截然不同,其伦理观在理论上从4个方面体现出它的重要特征:1.伦理道德同其政治上的统治秩序相一致,本质上是伦理--政治规范;2.封建社会初期以道德习俗为基础建立的一套古朴法规是融道德与法律为一体的,法规既是道德秩序又是法律规范;3.其价值取向在社会个体上要求的是一种和顺型的人格模式;4.其哲学理性基础是外在的,而且是不自觉的,是隐在的和外在的超越价值本原,与汉族主流的自律伦理--心理模式相反.

作 者:王兴国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系,云南,昆明,650092 刊 名: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XI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0(2) 分类号:B82-052 关键词:西双版纳   傣族   伦理观   特色  

篇7:试论马尔库塞科技伦理观的内涵与价值--兼评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试论马尔库塞科技伦理观的内涵与价值--兼评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本文从科学技术与政治统治、需求、技术理性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的科技伦理观内涵,既对其中富有启迪性的见解进行了评价,指出其对于当代科技发展的伦理价值;也批判了其中激进的`、浪漫的和悲观的方面.

作 者:陈爱华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刊 名: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0 2(3) 分类号:B82-057 关键词:科学技术   伦理观   伦理价值   单向度  

弗洛依德学说与儒学天命观

天命论文章

论中产阶层与市民社会的内在关联与历史演变

《吕氏春秋》的天道观和天命论

论控制技术的途径-伦理与政治的互补

论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教育

网络人际交往与伦理

论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教育论文

论《房客》中的道德伦理意义

端午节的历史演变和传说故事

论儒学天命观的历史演变与伦理内涵(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论儒学天命观的历史演变与伦理内涵,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