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依德学说与儒学天命观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庆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弗洛依德学说与儒学天命观(共含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庆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弗洛依德学说与儒学天命观

篇1:弗洛依德学说与儒学天命观

弗洛依德学说与儒学天命观

20世纪初年,奥地利的心理医生弗洛依德创立了他的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依德认为,人的精神世界由三部分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所谓“本我”,是指人的最原始的`本能欲望,这种欲望处于人意识的最深度,就像一锅沸腾的水一样动荡不安,而且唯我独尊,不受任何理性、道德、习俗、伦常的管束,它唯一遵循的原则就是寻求满足,获得快感.

作 者:张之锋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刊 名:晋阳学刊  PKU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年,卷(期): “”(5) 分类号:B1 关键词: 

篇2:论儒学天命观的历史演变与伦理内涵

论儒学天命观的历史演变与伦理内涵

儒学天命观与夏商以至西周、春秋时期的天命思想存在着因袭损益的关联.夏商时代,尊天奉神,“天命”概念具有超现实的神秘意义.西周承继前代传统,同时根据现实的需要赋予“天命”以人文的`伦理性格.经过春秋的社会动荡,“人”的意义进一步弘扬,至孔子创立儒学,继承、发展西周以来重人道、道德的传统,形成了富有浓厚伦理色彩的儒学天命观.尔后历经孟、荀的阐发,以至汉、宋儒者的理论建构,儒学的天命思想中最终把社会道德伦理升华为本体与政治紧密相联,使儒学成为以伦理为本位的思想体系.

作 者:刘晗  作者单位:济宁师专历史系,山东济宁,272025 刊 名: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I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1 22(5) 分类号:B222 关键词:儒学   天命观   伦理   道德  

篇3:弗洛依德论《俄狄浦斯王》与《哈姆莱特》(选修教学总结)

弗洛依德论《俄狄浦斯王》与《哈姆莱特》(人教版选修教学总结)

根据我累积的经验,在所有后来变为精神神经病患者的儿童的精神生活中,他们的父母亲起了主要作用。爱双亲中的一个而恨另一个,这是精神冲动的基本因素之一,精神冲动形成于那个时候,并且在决定日后神经病症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不相信,在这个方面,精神神经病患者和其他正常人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也就是说,我不相信他们能够创造出某些对他们自己来说完全新鲜和独特的东西来。最有可能的是,由于他们夸大地表现了对父母亲的爱和恨的感情,他们才被区别开来。这种感情在大多数孩子的心理中却不那么明显,不那么强烈,对正常的儿童的偶然观察证实了这一点。

古典作品遗留给我们的一个传说证实了这一发现:只有我所提出的有关儿童心理的假设具有普遍的有效性,这个传说──它的深刻而普遍的力量令人感动──才能被理解。我所要论及的是关于俄狄浦斯王的传说和索福克勒斯的同名剧《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是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儿子,由于神警告拉伊俄斯说,这个尚未出生的孩子将是杀死他父亲的凶手,因此俄狄浦斯刚刚出生就被遗弃了。后来,这个孩子得救了,并作为邻国的王子长大了。由于他怀疑自己的出身,他去求助神谕,神警告他说,他必须离乡背井,因为他注定要弑父娶母。就在他离开他误以为是自己的家乡的道路上,他遇到了拉伊俄斯王,并在一场突发的争吵中杀死了他。然后他来到忒拜,并且解答了阻挡道路的斯芬克斯向他提出的谜语。忒拜人出于感激,拥戴他为国王,让他娶了伊俄卡斯忒为妻。他在位的一个长时期里,国家安宁,君主荣耀,不为他所知的他的母亲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终于,瘟疫流行起来,忒拜人再一次求助神谕。正是在这个时候,索福克勒斯笔下的悲剧开场了。使者带回了神谕,神谕说,杀死拉伊俄斯的凶手被逐出忒拜以后,瘟疫就会停止。

但是他,他在哪儿?在哪儿才能找到以前的罪犯消失了的踪迹?

戏剧的情节就这样忽而山穷水尽,忽而柳暗花明──这个过程正好与精神分析工作过程相类似──从而逐步揭示俄狄浦斯本人正是杀死拉伊俄斯的凶手,且还是被害人和伊俄卡斯忒的儿子。俄狄浦斯被他无意犯下的罪恶所震惊,他弄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了家乡。神谕应验了。

《俄狄浦斯王》作为一出命运悲剧为世人所称道。它的悲剧效果被说成是至高无上的神的意志和人类逃避即将来临的不幸时毫无结果的努力之间的冲突。他们说,深受感动的观众从这出悲剧中所得到的教训是,人必得屈服于神的意志,并且承认他自己的渺小。因此,现代剧作家们就靠着把同样的冲突写进他们自己发明的情节中去的方法,试图获得一个同样的悲剧效果。但是,当咒语或神谕不顾那些可怜的人的所有努力而应验了的时候,观众们看来并不感动;就后来的命运悲剧的效果而言,它们是失败了。

如果《俄狄浦斯王》感动一位现代观众不亚于感动当时的一位希腊观众,那么惟一的解释只能是这样:它的效果并不在于命运与人类意志的冲突,而在于表现这一冲突的题材的特性。在我们内心一定有某种能引起震动的东西,与《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那使人确信的力量,是一拍即合的;而我们对于只不过是主观随意的处理──如(格里尔帕泽写的)《女祖先》或其他一些现代命运悲剧所设计的那样──就不会所动了。实际上,一个这类的因素包含在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中:他的命运打动了我们,只是由于它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命运,──因为在我们诞生之前,神谕把同样的咒语加在了我们的头上,正如加在他的头上一样。也许我们所有的人都命中注定要把我们的第一个性冲动指向母亲,而把我们第一个仇恨和屠杀的愿望指向父亲。我们的梦使我们确信事情就是这样。俄狄浦斯王杀了自己的父亲拉伊俄斯,娶了自己的母亲伊俄卡斯忒,他只不过向我们显示出我们自己童年时代的愿望实现了。但是,我们比他幸运,我们没有变成精神神经病患者,就这一点来说我们成功了,我们从母亲身上收回了性冲动,并且忘记了对父亲的嫉妒。正是在俄狄浦斯王身上,我们童年时代的最初愿望实现了。这时,我们靠着全部压抑力在罪恶面前退缩了,靠着全部压抑力,我们的愿望被压抑下去。当诗人解释过去的时候,他同时也暴露了俄狄浦斯的罪恶,并且激发我们去认识我们自己的内在精神,在那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虽被压抑,却与它完全一样的冲动。《俄狄浦斯王》结尾的合唱使用了一个对照:

请看,这就是俄狄浦斯,他道破了隐秘的谜,

他是最显贵最聪明的'胜利者。

他那令人嫉妒的命运像一颗星,光芒四射。

现在,他沉入苦海,淹没在狂怒的潮水之下……

它给了我们当头一棒:对我们和我们的骄傲发出了警告,对从童年时代起就自以为变得如此聪明和无所不能的我们发出了警告。像俄狄浦斯一样,我们活着,却对这些愿望毫无觉察,敌视自然对我们的教训;而一旦它们应验了,我们又全都企图闭上眼睛,对我们童年时代的情景不敢正视。

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剧本中有一个十分清楚的迹象说明俄狄浦斯的传说起源于某个原始的梦的材料,这个材料的内容表明孩子与双亲关系中令人苦恼的障碍是由于第一个性冲动引起的。当俄狄浦斯开始因他对神谕的回忆而感到苦恼时──虽然他还不知道其中的意义──伊俄卡斯忒讲了一个梦来安慰他,她认为这个梦没什么意义,但是许多人都梦到过它:

过去有许多人梦见娶了自己的生母。

谁对这种预兆置之不理,

他就能过得快活。

今天像过去一样,许多人都梦见和他们的母亲发生了性关系,并且在讲述这事时,既愤恨又惊讶。这一现象显然是解释悲剧的关键,也是做梦的人的父亲被杀这类梦的补充说明。俄狄浦斯的故事正是这两种典型的梦(杀父和娶母)的想像的反映。正如这些梦在被成年人梦见时伴随着厌恶感一样,这个传说也必然包含着恐怖与自我惩罚。对传说过多的修饰,出现在《俄狄浦斯王》的令人误解的“修改本”中,“修改本”企图利用这个传说为神学服务(参见《释梦》中关于阐述梦展现过程中的梦的材料的部分)。当然,调和至高无上的神力与人类的责任感的企图,肯定是同《俄狄浦斯王》的这个题材无关的。(选自《弗洛依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追忆

论儒学天命观的历史演变与伦理内涵

洛天依《时针》歌词

弗洛格去旅行作文600字

探索哲学超越论现象学说观论文

西西弗的神话与教育

儒家学说与教师师德心得

人德与狗德作文

现代性批判与马克思学说的当代意义

洛出书,洛出书叔孙玄观,洛出书的意思,洛出书赏析

观与春节作文800字

弗洛依德学说与儒学天命观(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弗洛依德学说与儒学天命观,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