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导学案(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共含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弘之毅”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四年级语文(上)
3.海滩上的雕塑 [孙震]
第1课时
班级:_______ 教师:______ 学生:_________
目标导学
1. 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生字新词.
2. 了解批注的好处,尝试用批注法读书。
探究合作
1. 第1至3自然段大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 第4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默读课文第5至10自然段,想一想“我们”的大胆构想是什么?
展示点评:
达标反馈:
1给下列词语注音.
( ) ( )( ) ( )( )
螃蟹 挖掘 喧腾 垒球 痕迹
( ) ( ) ( ) ( )
澄澈 懊丧 营造 顷刻
2多音字组词
龟guī( ) 涨 zhàng( ) 没méi( )
Jūn( ) zhǎng( ) mò( )
3. 组词.
痕( ) 哟 ( ) 掘( ) 橙( )
很( ) 约 ( ) 倔( ) 澄( )
选词填空.
懊悔 懊丧
1.我已经尽力去做那件事了但仍没做好,心中非常( )
2.我今天做错了一件事,现在十分( ).
轻松一刻
1.他有你没有,地有天没有 ( )
2.一人一张口,扣下长只手 ( )
3.千里相逢.( )
学习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
3.海滩上的雕塑 [孙震]
班级:_______ 教师:______ 学生:_________
第2课时
目标导学
1.进一步体会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方法.
2.朗读课文,感受海滩的美丽有趣,激发创造的愿望.
探究合作
1. 默读11至14段,思考“我们”为什么没有懊丧?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大海一定喜欢我们的雕塑,不然,怎么会把我们的作品收藏?啊,真好!我们那些美好的雕塑……”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文章末尾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或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展示点评:
达标反馈:
一.听写词语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 大海一定喜欢我们的雕塑,不然,怎么会把我们的作品收藏?
2. 你怎么能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进我的房间呢?
3. 难道我就应该受委屈吗?
三.连线
浩荡的 空气
巧妙的 大运河
有趣的 图案
新鲜的 构思
学习反思:
[小学语文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92页-93页及练习十九的第2题。
学习目标:
1、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习重点:探索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学习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
一、激趣定标
1、复习引入
口算:34+8 32+10 61-60 48-30
二、谈话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三、自学互动
1、展示学习目标。
2、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活动方式:小组合作。
活动(一):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树也发芽了,很多同学都想去春游。光明小学的老师组织二年级同学去春游,他们要坐船去前往鸟岛,你在码头上发现什么信息(打开课本,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学生整装待发的场面。)
师:现在老师遇到一个问题,有4个班,怎样坐船合适呢?“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
分组讨论:如何租船问题。
小组讨论,拿出方案,列出算式。
板书:
23+31 39+32 39+31
39+23 32+31 32+23
尝试解决问题。
1、师:现在提出了许多方案,怎么才能知道这些方案是否合适呢?计算一下结果,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汇报。
(1)3+1=4 (2)23+30=53
20+30=50 53+1=54
50+4=54 ......
(2)39+32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想法。
师归纳:你们这些方法都很好,在今后计算时,你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就可以了。
(3)通过计算,大家认为提出的六个方案都合适吗?
生生互动,达成共识。
(1班和4班坐一条船,2班和3班坐一条船,这样的坐法合适。)
(4)考考自己,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
口算: 53+36 37+54 32+64
活动(二)
1、仔细观察例2插图,现在船上已经有54人了,还能上几个人?按班级顺序,该哪个班上船了?谁会列式?
板书: 68-54=14(人)
2、二(3)班上了一些人后,还剩多少人?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减法)
学生独立列式: 32-14=18(人)
二(3)班还剩18人。
四、考考自己。
58-16 48-15 87-49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订正答案。
五、测评训练
做一做题,独立完成,师巡视,展示自己作品。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不但欣赏了鸟岛的美丽景色,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许多问题,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一、展示目标,分配任务(快速浏览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
通过对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题比较归类,总结出计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难点:在计算方法上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3、复习目的:
(1)正确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2)重点回顾梳理笔算加减法的注意事项
4、复习方法:讲练相结合、正误判断分析法
二、回顾旧知 知识梳理
热身练习,牛刀小试(相信自己,我最棒)
1、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细心就会成功!) 43+8= 67-9= 45+38= 52-36= 9+58= 77+16=
81-47= 72-9=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听听别人的意见,说说自己的看法,互补长短)
一、同桌讨论:把这些计算题分分类。
我们讨论的结果是:
二、整理归纳
(1) 两位数的加法
/ \ →→→什么情况下进位,什
不进位 进位 么情况下不进位?(满十进一)
(2) 两位数的减法
不进位 进位 么情况下不退位?(不够减,向前借)
三、练习反馈:
1、小马虎太粗心了,我来帮帮他。
+3 +47 +39 -38 -25 -18 79 72 83 18 35 32 改正:
通过帮小马虎改错,我知道列竖式要注意:
2、在□里最大能填几?最小能填几?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3+42=60-( ) 93-18=50+( ) 72-5=84-
4、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步骤:认真读题——找出数据——分析关系——列出算式——带上单位——答)
(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四、共享收获
第五课时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培养先估算再精确计算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习重点 : 掌握估算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写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
182 346 609 871
2.找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百数。
203 197 517 899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第15页例4。
1、一到三年级来了( )人,四到六年级来了( )人。巨幕影院有( )个座位。
2、要求六个年级的学生能否同时坐得下,就是把( )与( )进行比较。如果大于441,就( );如果小于441,就( )。
3、因为只问能否坐得下,所以不需要求出具体总人数,( )即可。
4、自己尝试估算一下,能不能坐下?
(二)、小组讨论
1、221看作,239看作(),221+239一定大于(),但()(能或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2、将221看成220,239看成230,这样就与实际结果非常接近。221>220,239>230,220+230=450,所以221+239一定大于450,而座位数是441,441<450,所以肯定()。
3、规范解答。
4、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三)、汇报交流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或(),再进行计算取()数还是()数,要视情况而定。
三、当堂检测
1.比较大小
168 + 587 800 720 - 112 500 106 + 438 500 619 - 201 400
2.估一估。
393 + 120 782 + 391 189 + 488 583 + 411
( ) ( ) ( ) ( )
3.一本书总共237页,小明看了142页,大约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4.某养殖场有小鸡607只,小鸭189只,那么养殖场大约有多少只小鸡和小鸭?
5.小强和小东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如下: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180个 340个 192个 219个
(1)小强和小东第三周和第四周一共大约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2)小强和小东第一周和第三周一共大约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6.北京到大连,飞机票620元,火车票147元,坐火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
四、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学 科 语文 课 题 15聪明的使者
年 级 四年级 课 型 执教人
学习目标: 1. 自主识写本课生字新词。
2.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使者是怎样找准事情的关键,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的。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使者是怎样动脑筋,用智慧找准事情的关键,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的。
预习准备
1.快速浏览课本79页课文链接里的内容.了解相关知识.(独立完成)
2.根据这些词语复述这个故事,感知全文。(小组中完成)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使者禄东赞 求婚 文成公主
比赛智慧 马驹 檀香木棍 拴线 蜜糖 许配 完成使命
新课自学尝试
一、自主学习课文2、3、4自然段,感受禄东赞的聪明。
深入课文,去研究研究,选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学习。
1.明确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A、用横线勾画出皇帝出题的句子。想想,题有多难?(提示:抓重点词语学习,把你感受到的难可以通过读展示出来,也可以联系实际说一说。)
新 课 自 学 尝 试 B、用波浪线勾画出禄东赞想办法解答问题的句子。想想禄东赞的方法好在哪里?( 提示:禄东赞的方法好,你从哪个句子或者哪个词中感受到的,还可以把别的使者的办法和他的比较。 )
C、禄东赞能解答这道题是因为他会( )
2.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解答这个难题?
二、面对唐朝皇帝一个又一个难题时,其余的使臣们一个个目瞪
口呆,无能为力,禄东赞却显得是那样胸有成竹,结果怎样呢?
三、总结,了解学习这篇文章的写法
这篇课文的写法:先写事情的( ),再具体写事情的( ),
最后写事情的( )。也就是按( )顺序写的。
展示研讨
达标检测拓展
四、交流拓展,课外结合
1.交流搜集到的“五难求婚使”及“文成公主和亲”资料,再次体会禄东赞的聪明智慧。
2.课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堂收获与不足
签名:
[聪明的学者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