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官方推荐7天备战托福斩获115分经验(共含5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ytinylost”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下面是一位考了两次托福考试的同学的进步经验,他的托福考试分数是:总分115分,阅读29 分,听力30分, 口语26分, 写作30分,下面是这位考生的详细托福备考心得,供正在备考的托福战友们借鉴参考:
我的托福备考经验:
托福考试前一个月备考:
考前一个月,翻了下OG, 了解题型,着重看写作和口语部分的sample。
托福考试前7天备考:
考前七天正式开始复习,用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做了delta 的听力,题不难,但材料很好,可以积累一下词汇。
然后做了delta 的口语,主要是卡一下时间,感受一下1分钟可以表达多少信息, 对照delta的答案解析和范例评析, 感受一下口语评分的标准。又 听了一遍OG 给的口语sample, 对照官方评析。我觉得口语考好的关键就是条理清楚,不遗漏重要信息。
之后看了delta 的写作practice, 主要看有reference 的题,因为时间很紧,只是看,没有做。从网上下了185 topics和例文,看了几篇,觉得写的也不够理想。 李铁的书我去书店翻了一下,大致看了一下里面对185题的六种分类。模版我没有用,一来时间来不及,二来觉得都是空话,在字数不够的情况下可能会有用。但是我个人感觉ets看重文章实际的argument 和论证的思路,能写实在的内容还是比写套话好。
托福考试前5天备考:
考前5天开始做barron模考。开始是一天一套,后来是一天两套。barron 的写作反应很慢,我每次写作时间都刚刚够, 但是考试的时候,反应速度还是很正常的,象平时word速度一样。 这5天期间,看了黄金口语80题,每一个题都想了下思路。 185题也都想了一下思路,对于那些 “对你最重要的植物是什么”的题, 我很无语,完全没有思路,还很焦虑,害怕考试遇到这样的题目。barron模考的阅读,最好的是57题错了两个题,差的是错了将近百分之十,听力有的错一两个,有的全对。跟正式考试的结果应该是比较一致的。
托福考试前1天备考:
考试前一天,工作量很大,做了两套barron 模考,挑了黄金口语中的15个写了一下,不过考试都没有用到,
还看了阅读和听力的加试的机经, 果然加试的题亘古不变。 这也是我看的唯一的机经。
托福考试当天:
考试当天七点起来看北美机经,不过没找到,看到有人说那天北美没有考试,不知道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托福阅读:
阅读的时间有点紧,我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文章,阅读速度都是比较慢,而且看了后面忘了前面。最后一篇的填空和排序做的云里雾里。
托福听力:
听力比较顺利。很幸运,旁边的男生讲口语的声音不太大,而我把耳机的声音调的很大,没有影响做听力。{不过我在听力题目之间的间隙听到很多人讲michael jackson, 很是奇怪,以为出了你最喜欢的performer之类的题,要不就是后面的lecture 是关于michael jackson的,后来做到口语部分的时候看到题目是important news in your country, 不知道那些答michael jackson 的同学 算不算切题。}我做听力笔记没有什么方法,就是尽量把每个细节都记下来。但是我做题基本是不用回过头来看笔记的, 因为听和记笔记的过程中,大脑基本都记住了。 答题的时候也不用太多时间思考,所以听力的时间很充足。
托福口语:
口语前两题,没有准备过,想了三点理由,时间也只够说两点的。不过结果喜出望外,是good。中间两题比较顺利,规定时间内,说完了我想说的内容,结果是good. 后两题,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内容说完, 结果是 fair. 我觉得口语的关键就是在有条理地把主要信息说完。语法错误当然是越少越好。我觉得ETS对语音语调的要求应该是以能够清晰表达为标准,没必要特意模仿美音。
托福写作:
作文没有遇到刁难的题目。 我没有背模版,开头就直切主题,integrated writing 就是把文章和听力材料的逐点内容作了对比,听到的内容都写了进去。
independent writing 就是三点论,最后检查的时候还发现,改用person 的地方,用了people, 没来得及改。
备考资料:我是从网上下了些资料,借了同学的Delta和OG ,把需要的内容复印了。李铁的作文是在书店看的。
一位托福战友备考的10天,第一次参加托福考试,取得了107分高分,下面是这位考生的备考心得,希望嫩能够给予正在备考托福的战友们一些鼓励和借鉴:
托福阅读:
镇魂单词背的滚瓜烂熟,这是第一步,非常非常重要,阅读最 的错题就是词汇题,有时候就是不知道是啥意思,然后就各种结合上下文,分析词性,再加上纠结。太费时间。托福阅读题量比较大,所以时间是关键,如何把每篇文章控制在20分钟之内,妥妥的做完。词汇题秒杀是一大块时间。 如果有其他的不足,杨鹏长难句可以解决不少难题,每天看一段时间。慢慢的就可以抓住句子主干了,学会跳着插入语看了,能以意群为单位阅读了,慢慢不光是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也随之上升。(10天,每天两遍(早晚)镇魂词,1h的tpo阅读,30分钟长难句找感觉,30分钟~1小时错题总结)
我的阅读方法就是通篇看完,然后做。这样细节题很快就能定位,词汇题基本上是秒杀。整体理解强了,对于infer和最后一题就比较有把握。不过做题方法要找最合适自己的,这个就见仁见智了。我也试过分段做和先看题各种方法,不习惯。而且最后慢慢随着词汇量和长句理解能力的提升,发现自己的阅读速度已经能够胜任了。就又用了自己一直以来最习惯的方法。我整片文章差不多5分钟出头读完。
托福听力:
我的听力平日里就锻炼的比较多吧,去年开始就经常去有土鳖看commentator什么的。美剧电影更是看了四年。可能是没有系统的练过,所以尽管平时TPO都是29,30的听力。到了考场还是出了点问题,有一篇lecture没听好,可能错了两道题,
再加上平日里喜欢犯二,肯定又不知不觉错了几道。我的这个分数也没啥好介绍的,这年头30,30的人好多哇。
(sss 每天30分钟,干听。 tpo听力找做题感觉(很重要,有的人听懂了也做不对题!) 这里推荐一下听写tpo经典段子。我虽然懒得一B ,没有做,但是如果能够练下去的话肯定会很好。 其实听力一方面是听不听的懂,另一方面是听懂了记不记的住= =。 LZ就属于这种听懂了记不住的狗熊掰棒子的类型T T. 听写的话就会锻炼脑容量吧。
还有一点,我在考T的时候,第一个C和第一个L语速都慢的很,突然一下子第二篇L(也就是被坑了的那篇)猛地一下子加快了语速,很明显的感觉。所以大家考试的时候,还是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一点。我就是前两篇听完进入神游状态然后被阴了。
托福口语:
没有发言权吧,作为一个说了两遍全中机经的人,23分,机经一定要看,口语拿着机经一定要多练,录音,这里推荐一个网站yeeaoobox,可以在线做口语,录音+回放+存储, 也可以下载它的那个软件做。
托福写作:
2G28. 我感觉意料之中还有点小惊喜的吧,毕竟我上次写作是综合F独立G24分。我考完觉得自己差不多是2G了,但是2G也有好有差,有的2G=25,也有满分的。
说起来这次只准备10天也是托了922之前那一阵的复习了。主要是意识上的提升,又时候不是写不对句子,只是output的过程不熟悉,其实东西都在脑袋里面,但是写出来的话就是感觉不好,错误多。最起码知道哪里会容易错了,也知道什么格式比较好,通过在相同题目下, 把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文章对比,可以互相借鉴。好的开头就可以用到。
模版的话我的综合和独立都没准备。我觉得与其考前背模版,不如考前做提纲。
首先得提一下一战的情况,因为当时没有下定决心出国,只当试试,所以没好好准备,经验十分不可取。一战在的10月28号。虽说给自己留了两个月准备,可是直到临考试一周我才做了5套TPO,其它什么事也没有做。最后一周我又赶紧做了几套TPO,看了看机经。考的时候发现口语和独立写作机经全中了!但我当时并不明白机经的重要,没有好好利用,所以即使中了也没用……最后是102分,阅读30听力25口语23写作24,悲剧的综合写作竟然得了个fair,无缘高分。考完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下决心如果要考下次的话要珍惜机经!讽刺的是,二战我格外重视机经,花了不少时间准备,但考试那天全部机经都没有中……事实上,开始ETS出题越来越损,各种机经命中的概率已经越来越小。所以,太依赖机经也是很危险的。
考前报了个点题班,帮助有一些,主要在口语上。
我二战之所以能考好,自认为主要原因是自身的英语水平的提高和应试技巧的注重。
英语水平的提高多半是拜准备GRE的过程所赐。因为准备托福前一直在准备GRE,所以每天都在学习英语,只要一读东西,基本上都是英语,通过这样大量的接触和英语越混越熟。而且学完GRE做托福的阅读题简直是各种秒杀。尤其是单词题,做的时候感觉都不过大脑,用下意识就选对了……当然,过度是不好的,学完GRE再准备托福还是需要做很多功课的,下面我分为四个部分介绍,也会穿插一下自己的乱七八糟感悟,思路并不一定清晰。
阅读
阅读我两次都得了满分。两次用的资料都只有OG和TPO。现在TPO已经出到26套了,真是挺多的,做完就不错了,阅读和听力用TPO练就足够了。
(1)感觉实际考试的时候阅读题目比TPO简单一些,尤其是最后一道概括主旨的题。在做TPO的时候,很多套题的主旨题我都会做的比较别扭,甚至有好几套我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它为什么选那三个……但这两次真正考试的时候我还没有遇到过阻碍。所以,即使你平时做TPO主旨题感觉不太好也不要灰心。况且TPO有很多答案都有问题。我每次做TPO阅读都错好几个呢,最后不还是该满分满分 ~
(2)做托福阅读我只有在做最后一道主旨题的时候会用到草稿纸。我的用法和做所有GRE阅读题一样,用crack书中所教的POE方法(详见上文GRE阅读部分),也就是做题前先写好ABCDEF,位置完全按照屏幕中那几个选项的位置来写,这样我读完一个选项就在草稿纸的对应位置写个符号,标明正确\错误\待定(别写这几个中文字,用简记符号啊亲!),以此保证我不会再看一遍我认为是错误的选项。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考试的时间很长,应该尽量去避免读一切没有必要再次读的东西,节省脑细胞啊!
(3)我做阅读的第一步是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题目、首段以及各段首句,对文章整体脉络有个把握,
这样一来,我读到每一段都会清楚现在这段在文章中是个什么位置,它大概要表达的是什么。有了这样一个概念,文章就更容易读懂,速度也有所加快。做题的过程我是先看题再读对应文章段落。做每道题的时候文章的对应段落前都会有一个箭头,我会一段一段地攻克。每读一道题都看看箭头的位置,确定现在这个问题是针对我想攻克的这个段落的,等箭头位置改变的时候,我就不往下读题,而是读刚才那些题目的对应文段。之所以做GRE是先读文章再读题而做托福是先读题目再读文章,是因为两者阅读的特点不同。做托福即使你完全没理解文章的意思,光凭借单词的积累和文章关键词定位能力就能得个20分左右,相当多的题目都是考察文中定位,而文章又比较长,所以先读题再去有意识地寻找题目中关键字出现的位置会比较显著地提升效率。虽然文段很长,但是段中出题的地方不多,一段也就两三处,抓住那两三处就能保证作对题。如果不先读好题,你就不知道那出题的地方在哪,很容易导致所有的地方都读得很细、很慢,而这是完全没必要的。只需要着重攻克每段的那两三个考点对应的内容并且掌握文段大意就能保证作对所有题,其它的细节抠起来意义不大。而GRE就不能这么掉以轻心,那种信息和逻辑密集的短文章即使先读了题目也得硬着头皮一句一句认真读文章,文章句句是精华啊!而且因为文章短,定位这个过程花不了多少时间,所以先读题目帮助不大,反倒会费时间。
(4)我在读文章的时候脑子里画面感很强,尤其是读到关于动物的文章,我头脑中会想象出那种动物的活生生的图画,连羽毛或者鳞片都非常清晰哦!随着阅读的进行,我头脑中那个动物会做各种文中所说的动作。其它题材的文章也可以想象,比如读天文学文章时我头脑中是深邃的太空,各种文章中提到的celestial body都会按照它们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在我脑海中构成画面。再比如说地质学的文章,我也会想象着版块运动的画面之类的。很多人读文章可能是读了些白纸黑字,但我读看一篇文章就像看了一部生动的纪录片一样,我还会想象出各种音效什么的……文章内容不是以.doc的形式而是以.mp4的形式存储到我的脑子里。这样做题的时候想象一下刚刚“看过的视频”的对应内容就会很快做出来。如果你现在做不到这样,就有意识地这样锻炼自己,相信有一天你也会构造出很多属于自己的“纪录片”。我想,自己这种想象力可能是由于儿时曾经混迹于老家的草木和昆虫世界多年,而且看了数不胜数的纪录片尤其是动物世界!我的抽象思维比较弱,学数学从来学不好。我喜欢把一切具象化、生动化。多看看纪录片是很有好处的,现在这个时代获取资源这么容易,大家都动起来多看看纪录片吧!此外我还读了一些书,题材广泛,其中有一些英文原版的。这些书给我带来了很多知识和兴趣。我这两次考托福,阅读都遇到了农业题材的文章。相关的内容我早就有了基本的知识,这来源于我读过的一本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写的《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写的特别好,给了我对人类发展的完全不同的视角,也让我对世界各地的农业有了更多了解。我第一次考托福那篇农业的文章甚至完全是从这本书里摘录下来的,我当时读着读着就笑了……所以,多读各类题材的经典著作,多看纪录片是长期提升自己的素养、想象力、英语水平的良方。
(5)我做TPO的时候感觉有的题格外的难,后来发现可能是有的题材对我来说特别的不熟悉,导致我认为它难。比如说历史类的东西,我做题会错得比较多。地质类的文章我的错误率变化很大,有时很好有时很坏。每个人应该都有一些不擅长的题材,专攻一下这些题材应该是很有帮助的。我因为时间太有限,没有做这方面工作,但提出这个想法供探讨。
(6)至于单词,我只在一战之前看了几遍张红岩的《词以类记》,二战之前因为准备了GRE所以根本没有再管单词。《词以类记》里面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单词我第一遍过的时候不认识,把这些单词标记好,抄在本子上(因为不多,所以我就顺手抄啦),又过了几遍本子上的单词,很快就记得差不多了。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还是多过几遍比较好。建议也用我背GRE的时候用的“遮盖法”,这种方法背单词效率比较高。
托福110分备考经验分享 你的学习方式是否真的正确?
一.托福110分经验分享之单词积累
1.不要陷入极端
托福备考时,对单词的态度容易陷入两种极端。一种是觉得单词在手高分我有。另一种是觉得单词没那么重要,看看就得。
背单词的确是很必要的,并且应该贯穿整个备考过程。但是痴迷单词,只背单词,不去研究考试的内容,不去做题,那这单词背的是毫无意义的。托福考试考的,套用ETS的一句话,是:The test measures your ability to use English to communicate in an academic environment. ——考察考生在学术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光背单词,积累那些最元素化的内容,是无法提升你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并且作为标化考试,托福还有很多的考试经验和技巧,如果没有足够的训练,那么托福还想110的同学只能给你点一首梦醒时分了。
2.不要不背单词
另一个极端的同学也不是不背单词,而是对单词的重视程度以及背诵效果不够。新托福阅读词汇量在8000--10000左右,很多学生将单词书背了很多遍,但是其实只记得单词的样子,看着眼熟,所以在实际阅读文章、解答听力问题时仍然感到吃力,更别提口语和写作的输出应用了。
其实细想想,我们阅读听力中出现的问题:读不完、听力太快跟不上、记不下来笔记、不理解等等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单词不够熟悉。你在听的时候不能快速反应出单词意思,那么一两秒的思考时间内,好几句话就过去了;看着文章单个词汇反应意思,整段理解的时候你看到的都是碎片,所以文章讲什么,你还需要再看一遍试图理解。
其实倍速听力听抄的目的不是训练听的反应,而是锻炼你对词汇的熟悉和脑海里的中英译理解反应速度。让你对那些考试涉及词汇的熟悉程度,变成你对book、apple的这类学了多年的简单词汇的熟悉程度。那么你的听的时候自然就理解并跟得上了。
所以托福词汇是一定要积累的,并且对核心高频单词的熟悉程度一定是非常高的。这样你阅读和听力的时候才能够快速反应,才能有后续的理解。而口语和写作还需要我们对相关词汇更进一步、会读会运用程度的学会。对于口语、写作常用词,在学习时要用所学的单词造句子,在语境中体会单词的用法。这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完成了背单词这一项,也只有背到这个程度的单词才是最有效的。
二. 托福110分经验分享之学习方式
每天睁眼就开始复习一直到深夜?熬夜三四五六个月直到考试前一天?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我们每天接受到的知识、能理解掌握的内容也是有限的。你集中做三天听抄不如每天一小时弄一个月的精听;一天看完8000单词不复习也一个新的都记不住。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实验,1990年三位心理学家为了对小提琴名家进行研究专门前往西柏林中心的艺术大学。试图通过大量数据,解答一个基础问题:是什么因素让精英演奏家比中等演奏者更加优秀?
他们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一组是有可能成为大师的精英演奏者,一种是普通的演奏爱好者。通过研究,他们发现:
普通演奏者通常将工作分散到一天完成。一份将平均工作时间和每日活动小时对比的图表显示,普通演奏者图表上的曲线是平滑的,工作时间与活动时间相近。
而精英演奏者则不同,他们将工作集中在两个明显时段完成。如果将他们工作时间与每日活动时间相对比的表格描绘出来,会发现两个显著峰值(一个早上,一个下午)。
越是顶尖演奏者,峰值越明显。而同样,越顶尖的,在时间峰值之外,他们休息和放松的时间也要比所有人都多。
由此,最后结论是:一整天持续的勤奋,并不能决定成功,有节奏的努力,才能成功。
每天的复习时间可以控制在6个小时左右(当然是有效复习时间),复习时要注意集中精力,不要被社交软件啊信息啊什么的扰乱思维,并且要有规划的进行一天的复习安排。比如,将精力最充沛的时间留给背单词、将最容易疲倦的时间用来练习口语等。
上文中关于托福110分经验分享中,我们重点提到了两个方面,一是托福词汇的背记,另外一点是托福的学习方法。其实备考的过程中托福词汇非常重要,但是大家要辩证看待,不能将所有时间都花在背单词上另外,托福学习备考的过程中,效率比学习时长更重要。
托福语法:without的正确用法
一、基本用法
1. (表否定)没有,无,不需。如:
The letter was posted without a stamp. 那封信没贴邮票就寄出去了。
We got there without any trouble. 我们到了那儿,一路上没遇到任何麻烦。
You'll get wet if you go out in the rain without an umbrella. 雨天外出不带伞会淋湿的。
I suddenly realized I'd come out without any money. 我突然意识到,一点儿钱也没带就出来了。
2. (用在no, not, never等否定副词之后,强调肯定)没有……不,没有……则不能……,每……必定……。如:
You can't get rich without taking risks. 人不冒险不富。
The old man cannot walk without a stick. 那位老先生离开手杖就走不了路。
Don't go out without a coat: you'll catch your death. 别不穿外套出去,会得重感冒的。
I never see this picture without thinking of him. 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都会想起他。
3. (与-ing形式连用)不,无,没。如:
She entered the room without knocking. 她没敲门就进了房间。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health is above wealth. 健康胜于财富这个道理是无需多说的。
They had to stand for hours without changing position. 他们得一动不动地站几个小时。
It wasn't very polite of you to serve yourself without asking. 你也不问一声就自己吃起来是不太礼貌的。
4. (表条件)若无,若非。如:
I don't like to go to a country without knowing something of the language. 我要是不懂得一点那个国家的语言,就不想到那个国家去。
Without water, we cannot live. 没有水,我们就活不了。
Can you see without your glasses? 你不戴眼镜能看得清东西吗?
二、作表语的用法
without引出的介词短语通常用作状语,但有时也可用作表语。如:
She is completely without shame. 她恬不知耻。
My investigations were without result. 我的调查毫无结果。
The houses in this village are without water. 这个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没有自来水。
We were without electricity for three hours but it's on again now. 我们的电停了3小时,现在又有了。
三、后接复合宾语的用法
without后接复合宾语的常用结构如下:
1. without+宾语+副词
I'd be lost without you here. 没有你在这儿,我会一筹莫展。
I'm very near-sighted without my glasses on. 我要是不戴眼镜十分近视。
2. without+宾语+介词短语
We'd be better off without them as neighbors. 要是没有这些邻居,我们就过得更愉快了。
I don't like sweet coffee; I like it better without sugar in it. 我不喜欢加糖的咖啡,里边不加糖我更喜欢。
3. without+宾语+动名词
Without anyone noticing, he slipped through the window. 无人注意,他从窗户溜了出去。
They debated for hours without a decision being taken. 他们争论了几个小时,也没作出决定。
4. without+宾语+不定式
Without anyone to help, how can we go on? 没有人帮忙,我们怎么能进行下去?
It was boring to sit there without anything to do. 无所事事地坐在那里太无聊了。
5. without+宾语+过去分词
Without another word exchanged, they started off. 没有再交谈一句,他们就出发了。
托福语法之 the more the better
1) the more… the more… 越……就越……
The harder you work, the greater progress you'll make.
2) more B than A 与其说A不如说B
less A than B
He is more lazy than slow at his work.
= He is less slow than lazy at his work.
3) no more… than… 与……一样……,不比……多
The officials could see no more than the Emperor.
no less… than… 与……一样……
He is no less diligent than you.
4) more than 不只是,非常
She is more than kind to us all.
典型例题
1)The weather in China is different from____.
A. in America B. one in America C. America
D. that in America
答案:D。本题意为“中国的天气与美国的不同。”比较的是天气而不是国家,C不能选。A没有名词,后句成分不全,排除。B和D中,B中的one常用来代替可数名词,而that可以代替不可数或抽象名词,所以选D。
2)After the new technique was introduced, the factory produced ___ tractors in 1988 as the year before.
A. as twice many B. as many twice C. twice as many D. twice many as
答案C。此句意为“引进新技术以后,这个厂1988年生产的拖拉机是往年的两倍”。表示倍数用“倍数+ as + 形容词原形+ as +比较对象”的句型。所以此句答案为C。
This ruler is three times as long as that one.
托福语法:hardly, scarecely和barely的辨析
hardly,scarcely和barely这三个词在意义上都接近于否定。
hardly 主要与any,ever,at all或动词can连用:
He has hadly any money.
他几乎没有钱。(非常少)
I hardly ever go out.
我很少外出。(我极少外出。)
It hadly rained at all last summer.
去年夏天没怎么下雨。
Her case is so heavy that she can hadly lift it.
她的箱子太重了,她简直提不起来。
也可以和其他动词连用:
I hardly know him.
我不太认识他。(我只是与他认识而已。)
注意不要把副词hard与hardly搞混:
He looked hard at it.
他使劲地盯着它看。(他在盯着它。)
He hardly looked at it.
他几乎没看它。(他瞄了它一眼。)
scarcely意为“几乎不”,它可以代替hardly。上述例句中也可用scarcely any/scarcely ever等。
但scarcely主要意为“不到”、“不足”:
There were scarcely twenty people there.
那儿连20个人都没有。
(关于hardly/scarcely之后的倒装语序,见第45节与第342节E。)
barely意为“不超过”、“仅仅”:
There were barely twenty people there.
那儿不超过20个人。(刚刚20个)
I can barely see it.
我勉强看得见它。(我只能看见而已。)
【高分经验】首战托福116分 详解学霸的“通关宝典”
阅读部分:彻底阅读每个段落
我在备考托福时主要侧重于阅读部分,因为阅读是我的弱点。我认为集中精力刷题时最重要的不是做题数量而是做题质量。由于准备考试的时间有限,我为自己设置了一个目标——完成5套阅读练习。一开始,我追求快速做题。我不喜欢阅读整篇文章,我所做的就是在问题和相应的段落中挑出关键词,寻找其同义词,然后采取“消除法”挑选出最终的答案。然而,尽管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它也带来了不少问题。首先,最大的问题是我无法作答汇总问题,因为我没有完整的对每个段落的主要思想进行理解,我不懂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我决定调整我的方法,开始彻底阅读每个段落。这时再去看问题,答案就很明显了。 (有时对“EXCEPT问题”来说,如果你想不起来第一次阅读时的细节,那很简单,就回去再看一遍并检查你的回答吧。)
听力部分:集中精神记录你听到的一切
听力部分,我做了7、8套题。我的方法是固执地写下我所听到的一切 (但是忽略确切的事实)。特别是寻找类似成语或讽刺的口语化短语,因为考官一定会问你短语的含义是什么。听录音时,一定要集中精神,不能走神。如果你没有捕捉到答案,采取一个符合逻辑的猜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因为听力材料基本上都是基于高中课本上知识的。
口语部分:用六十秒全力展示自己
和很多聪明的学生一样,考试前一天我看了一遍官方真题Official,心里期盼着网站的预测能够正确。我简要地记住了口语预测题,还有两个可以支持我的观点的要点。
朗读问题期间,我用间隙的时间在草稿纸上记录每个答案的草稿,但它最后会被收走,所以忠告各位考生,请把信息记录在脑中。口语部分开始,你只有六十秒,所以你要把自己展示得更加有说服力,协调地组织所有想法。强迫自己不去使用 “嗯、呃”,不要长时间沉默。如果你想不起来某个词了就换成一个同义词或一个短语。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认为你的前一个问题表现并不那么好,千万不要让那影响你之后的表现,因为最后的结果很可能给你惊喜。
写作部分:收集论据,积累词汇量
最后,对于写作部分来说,使用积累的例子并尽量快地键入。只要你能清楚地表达想法,就绝对没有必要使用复杂花哨的词汇。当你收到一个问题,你可能会发现你内心并不赞同它,但是如果你反对的论据并不坚固和足以令人信服,那就要试着站在赞同的角度炮制个人经验了。这是论证你的论点和增加单词计数最好的方式。可以感受到,在写作考试中,大家都试图写得尽可能的多,所以词汇量显得非常重要,充足的词汇量可以避免错误。
托福阅读长难句分析:苏格拉底道德论
The Athenian philosopher Socrates (470-399 B.C.) was the first person in Greece to propose a morality based on individual conscience rather than the demands of the state, and for this he was accused of not believing in the city’s gods and so corrupting the youth, and he was condemned to death. (TPO43, 51)
propose /pr?'poz/ v. 提议,建议;打算,计划
morality /m?'r?l?t?/ n. 道德
conscience /'kɑn??ns/ n. 良心,是非感
corrupt /k?'r?pt/ v. 堕落, 腐化
condemn /k?n'dem/ v. 谴责,责备;判某人刑(尤指死刑)
大家自己先读,不回读,看一遍是否能理解
The Athenian philosopher Socrates (470-399 B.C.) was the first person (in Greece) (to propose a morality) (based on individual conscience) (rather than the demands of the state), and (for this)he was accused (of not believing in the city’s gods and so corrupting the youth), and he was condemned to death. (TPO43, 51)
托福阅读长难句分析:
修饰一:(in Greece) ,介词短语
中文:在希腊
修饰二:(to propose a morality) ,非谓语动词
中文:提出道德
修饰三:(based on individual conscience) ,非谓语动词
中文:基于个人良心
修饰四:(rather than the demands of thestate),介词短语
中文:而不是国家的要求
修饰五:(for this) ,介词短语
中文:因为这样
修饰六:(of not believing in the city’s gods and so corrupting the youth) ,介词短语
中文:不信上帝和腐蚀青年
托福阅读长难句参考翻译:
在希腊,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70-399)是第一个提出道德要基于个人良心而不是国家要求的人,因为这样,他被指控不信上帝和腐蚀青年,并且被判了死刑。
这个句子的主要修饰成分就是非谓语动词和介词,大家务必想清楚,每一个修饰成分修饰的是什么,才能看清楚这个句子的结构。
托福阅读备考之句子简化题错题原因
托福阅读的句子简化题是很多同学在托福实际考试中出错频率较高的一个题型,一般情况下,培训老师给同学在讲解过程中,重点强调拆分结构,然后根据结构对选项进行辨析。很多同学在实际操作中,按照老师的方法做题之后发现仍然在解题正确率上没有任何的变化,因而怀疑老师讲解方法的不实用而转向字面翻译来对选项进行选择但这仍然存在错误率居高不下的可能。因此实际导致句子简化题争取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讲的解题方法和步骤更多是对于整个题型的体征,结合练习题作的高度概括,有些类似于中学数学老师的公式讲解。而受限于课堂授课的有限时间,为了更清晰地讲清楚解题步骤,授课老师的授课更关注于解题方法即公式被例题的有效证明,进而很难面面俱到,把各种可能的命题要素都囊括进来,因此同学在实际练习中所遇到的题目与教师讲解的典型例题会具有很大的差异。
2.根据笔者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发现,很多同学在面对这个类型的题目的时候习惯性地会选择按照字面意思来进行理解,进而根据理解来对选项进行辨析。即便老师讲解的解题方法同学认为正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下意识地回到习惯的解题方法上来,进而导致了错误的出现。
考前的必然准备
针对以上两个原因,建议同学在实际解题过程中,
在练习过程中,特别是针对错题复习或反思时,一定按照授课教师的要求,详细切分和精准实现解题方法在实际解题中的使用,关注句子成分,句子逻辑关系等;在理解老师讲授方法的同时,更要明确老师讲授方法背后的逻辑和理由,作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翻译句子的习惯。尽量避免翻译或用简单的字面翻译来对选项进行甄别。考虑到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负牵引的存在,即使翻译,也尽量与句子结构的拆解,分句与成分的拆解与选项对应的方面加以平行关注。
托福阅读备考之如何进行精读训练
托福阅读是托福考试的第一个单项。相对于听力口语来说,对中国学生来说也是相对容易拿到高分的项目。但是是否你还徘徊在二十几分无法前进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精读文章来提高阅读的功底和分数。
在阅读当中,精读和泛读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同学做了很多TPO,但是并没有及时的总结和精读。如果只是一味刷题,而不回头看都存在哪些问题,也不知道自己的问题究竟在哪,那读十篇文章,还不如读一篇文章十遍。那么,在托福考试中,应该如何精读呢?这里跟大家分享下精读的要点:
1、词:专门总结、整理出你文章中不认识的单词并记忆;我们天津新东方也配备了按照 tpo 文章总结的词汇书供大家使用。
2、句:用word文档或者是软件整理出文章中读不懂的句子,这是长难句的理解,提高你阅读速度很重要的一点;也可由授课老师指定长难句材料作为练习内容。
3、段:概括出这个段落大意。对于阅读,这是基本的能力素养;对于考试,这是做对多选题有很大的提示作用。
4、正确选项:分析正确选项为什么对,你要想明白,在原文中画出答案的依据,在比较选项,体会ETS是如何改写原文的;
5、错误选项:分析错误选项为什么错,你要想明白,并在word文档中标注选项错误的地方。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不然。
★ 托福满分是多少分
★ 托福学习经验大
★ 托福阅读提分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