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学习经验大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快乐学习版小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托福学习经验大(共含6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快乐学习版小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托福学习经验大

篇1:托福学习经验大

托福小白的备考进阶指南

问题1: 准备托福用什么复习资料最靠谱?

毋庸置疑,既然托福是考试,那么来自ETS出题机构的官方资料肯定是最靠谱的。例如OG(官方指南)、TPO模考软件、真题机经、老托真题等,都是ETS研发和发布的官方资料。

接下来给大家详细介绍这几个官方资料:

(1)首先,OG (Official Guide)官方指南,那个像砖头一样的蓝色大厚本,里边的题目比较少,题目也比较老,无法真实还原最新考试题目的难度。因此,不建议大家以OG当作自己主要复习备考和刷题的资料。

但是,OG作为官方出版的考试指南,对刚刚接触托福的小伙伴们来说,还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熟悉托福考试的题型、考试流程、评分细则等。尤其是OG中的高分口语和写作的范例,还有评分细则,具有很强的应试备考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反复研读和琢磨。

(2)其次,ETS官方研发的TPO模考软件,是我们备考托福的过程中最忠实的小伙伴,将陪伴我们备考的全程。TPO模考软件大家可以在网页上在线使用,也可以下载APP版本,具有全程模考模式和分科、分题型练习的多种模式,能够满足我们不同的练习需求。

目前,TPO已经发布了总共54套题目,前20套相对难度低一些,后20套的难度相对而言更接近考试的真实水平。每一套TPO的题目都是弥足珍贵的,值得我们反复练习,咀嚼ETS的出题套路、筛查自己的漏洞。

除了利用TPO来做模考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中的阅读文章、听力材料作为精读、精听的材料,积累其中的生词和地道表达,进行精细化地训练。

(3)除了OG和TPO之外,真题机经题目也是我们复习备考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真题机经是考生回忆出的考试题目,是汇集了各位前辈们智慧的珍贵资料,在未来的考试中这些真题机经有几率重复滚动出现,换句话说,真题机经就是我们未来考试的题库,运气好的话没准就能在考场上碰到“熟题”。真题机经虽然无法提供给我们题目的音频和完整的文字资料,但是对于我们准备托福阅读的词汇题、独立口语和独立写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4)上文我们提到的资料中,还有一个是老托真题。老托,顾名思义就是老托福,是5月之前还在实行纸质版托福考试的题目。虽然考察方式和现在的托福考试不尽相同,难度也比新托福低不少,但是对于刚刚接触托福或者基础较为薄弱的小伙伴们来说,老托阅读和听力部分的题目,是非常值得我们在备考初期拿来练习,为后续的备考进行准备和过渡的珍贵资料。

上述这些资料在网上都可以找到免费开源的资源哦,大家不用担心!

问题2:如何复习托福最高效呢?

1、词汇:众所周知,词汇是学习外语的基础,也是扛过托福考试的最重要的利器之一,重要性怎样强调都不为过。词汇量不够,纵使是有再多的解题技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呆呆坐在板凳上课桌前生背单词的黑暗过往,大家都不愿意再经历,既低效又无趣。

那么如何高效轻松地背单词呢?

小伙伴们可以利用APP进行碎片化背单词, 或是选择一本纸质单词书进行记忆。

除了词汇书里边的词汇,在我们刷TPO题目的时候积累下来的生词和表达,小伙伴们也要大量高频地进行重读性复习哦~ 背诵这些单词会更加有针对性和个性化,能够更加直接有效地帮助我们迅速提高词汇量。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老师,很多单词我背了好多遍,为什么看阅读文章的时候我能反应过来,但是一到了听力段子中再碰到这些单词,我就是听不出,怎么办呢?这个问题问的好!

咱们对单词的记忆和掌握是分多个阶段的:初级阶段是对这个单词完全不熟悉,中级阶段是看到它的时候能反应过来意思,上升到高级是听到它的时候能反应过来意思,最后顶级是在输出的时候(说口语或者写文章)也能恰如其分的把这个单词使用出来。

所以说,咱们对单词光有视觉记忆还不够,至少要能达到听觉记忆这个阶段才能比较自信地说我们背会了这个单词。

由此,引申出了我们的绝招:听背单词法!

把单词的音频导入或者录入手机,在路上、校园里、午休的时候,都可以插上耳机听背单词,不断加深我们对它的记忆和掌握。当我们再在阅读或者听力中碰到这个单词的时候,因为我们背得牢,并且把视觉和听觉记忆进行了链接,那真是一秒反应过来单词的意思。

背单词是个苦差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记忆过程中一定伴随着遗忘,唯一能够硬扛遗忘的就是反复大量地重复啦!所以需要咱们和自身的遗忘曲线做斗争,不断地重复、大量反复地重复才能慢慢从陌生人一点一点提升和托福单词的熟悉度哦~

2、阅读:阅读练习相信大家从小到大做的都不少了,但是如何才能真正高效地把题目做精呢?我们前文提到了精读,那么现在就像小伙伴们介绍一下这个神奇有效的练习方法。

身边的小伙伴们一般都是这样做阅读的:刷题、对答案、看看哪道题错了,然后就没了然后啦...稍微认真一点的小伙伴可能会寻找一下自己错误的原因,学霸们还会把错题和错因汇总积累起来方便未来进行复习。这些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我们托福阅读考试中的长难句题和主旨题而言,也许对很多的小伙伴来说帮助不是很大。

对于这两道托福阅读中的难题而言,其实我们可以有更加精细化训练的方法。比如长难句题,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地长难句进行句子结构拆分、句子翻译,甚至句子仿写的练习;而对于主旨题目,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就对每个段落主动进行主旨大意的总结和归纳。

3、听力:托福听力分为校园场景和学术场景,校园场景就是模拟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会遇到的事情,比如借书、找兼职工作、讨论作业论文等;学术场景一般是模拟课上教授给学生讲解某个学科的知识,学科从生物科技到地质人文,包罗万象,由此衍生的学科词汇也让小伙伴们大呼头疼。校园场景的听力段子短一些,一般为3-4分钟,学术场景的听力长一些,一般为5-6分钟。

那么咱们怎么应对听力部分的题目呢?除了反复背诵听力段子中出现的生词和表达之外,我们可以利用五步精听法,将听力段子中的内容彻底吸收。

五步精听法

(1)第一步:计时模考做题;

(2)第二步:对答案,挑出错题、找出错因、积累生词和表达喽;

(3)第三步:重听听力段子,巩固生词和表达、改正错题;

(4)第四步:对照文本、慢放听力,进行跟读;

(5)第五步:原速放听力、不看文本跟读。

做到这五步后,相信小伙伴们都能清扫听力段子中生词的障碍,并且对内容烂熟于心了。

4、口语:相较于阅读和听力,小伙伴们在口语方面的练习普遍地要少很多。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复习和备考呢?

口语分为独立(Task1&Task2)和综合题目(Task3-6)两部分。独立部分的题目主要可以刷近2年的机经题目,当作题库。前文我们提到过,机经题目是有几率在未来的考试中重复出现的,混个脸熟很有必要哦~ 即使没有碰到原题,机经题目也是最贴近考试难度和出题套路的资料,非常值得我们练习和参考。

考场上我们看到题目后,只有15秒的时间来准备,时间非常紧张,小伙伴们反应大脑会空白一片。因此,在我们平时练习独立口语题目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积累和使用个性化的语料,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常用语料库、训练快速迁移使用语料扣题的能力,为考试的时候做准备。语料可以分话题积累,比如学校工作类、家人朋友类等等。

而综合口语题目,我们建议练习TPO中的题目。问什么综合口语不练习机经呢?这部分的机经无法提供给我们听力音频和阅读文段,只有比较笼统、概括性的信息去回忆考试中出现的音频和阅读段子中的内容,因此对我们的备考帮助没有独立口语那么大。通过练习TPO,我们可以训练自己筛选和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记笔记的速度和效率、准确复述信息的能力等等。

我们在综合口语部分的练习中也可以使用精听五步法,配合着反复录音和自行纠错,如果有老师辅助的话就更好了,可以根据我嗯录的音频提供给我们更加精细准确、有参考价值的反馈和建议。

5、写作:在我们原有的基础上,小伙伴们可以多积累和背诵优秀范文中的地道表达和行文结构,并且保持一定频率的写作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尽可能找到老师或者英语为母语的朋友帮忙修改。

和口语一样,在写作方面我们也最好在平时能够多多积累语料段子和常用句式,并且不断训练自己在短时间内进行文章构思和写作的能力,保证在考场上能够迅速进入状态、迅速筛选和找到适合文章题目的素材。

相信小伙伴们已经对托福备考资料的选择和复习的方法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下一阶段自身的备考策略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和安排。

托福备考经验分享 短短两周就拿下111高分

说到托福,是准备出国留学的同学们不得不攻破的第一道门槛。有些同学为了梦校的要求拼命刷分却总觉无力,但有些学霸却轻松拿到了理想分数,在备考这条路上可谓“开挂到飞起”。于是我们特意找到了成都新东方学校的托福优秀学生,邀请他们分享其中的备考历程和经验技巧,给正在备考的童鞋们传递一些实用方法。

今天的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来自同济大学的钟同学,仅上了两周的课程就拿下了111分的高分,其中阅读和听力单项竟然夺取满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钟同学都有哪些备考心得吧~

精英学员:钟同学

上课班级:托福全程班

上课时间:2月1日-2月14日

上课地点:桐梓林校区

考试分数:111分(阅读听力30分;口语24分;写作27分)

托福精英说

01 当初为什么决定出国呢?

一是我一直想换个环境体验一下独立生活;第二个是国外的业界比较强,我有很好的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还有就是,我还能见到我的偶像(≧?≦)

02 同学的梦校和专业是?

我想申请东京大学的机械/电气专业~

03 备考过程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

第一次写作文花了一个小时,比想象中难,慌得不行。

04 有攻破托福的备考建议吗?

有几个小建议:

①准确评估自己各项能力,有的放矢地复习。阅读我完全没有做题,听力则是每天都在精听tpo和看美剧等,最后都是满分。

②不要太小看口语后面几个task,抱考前练模板就好的侥幸心理,要一直练着走才能把握住自己的节奏和时间。

③听力上我觉得让耳朵习惯英语很重要(我做不到边听边分析考点所以致力于听懂),包括戒断日剧看美剧,边走边听tpo…

④我觉得学习美式发音规则对听力和口语都有一些帮助,因为熟悉一些连音吞音规则后在做听力时也会有所察觉,从而提高理解速度。

05 新东方课程对你有帮助吗?

当然有呀~首先入门很快,对复习的方向和重点有了明确概念,节约了大量去网上翻各种经验帖的时间;口语和作文中老师对题目的解析和扩展思路的建议很有用,总结出的常用词汇也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老师的评估和经验能让人心里有个底;上课能提高人的专注度,在初期就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06 这过程中有没有特别艰难的时候?

肯定有的。有段时间我特别焦虑,也很迷茫。由于本专业在国外很少有直接对口的,所以在选择方向时非常纠结,感觉留在国内其实更适合未来职业发展。

07 还想跟新东方说点什么心里话?

一直以来承蒙关照了。德福托福都在新东方报了班,遇到的都是很好的老师,最后也都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感激各位老师。如果身边有同学要留学,我还会推荐他们来新东方~

我是如何突破“词汇量少、口语薄弱”局限的

学生姓名:魏嘉蕾

年级:高二(美高)

授课老师:口语:黄昱;写作:陈青莲

考试成绩:总分114(阅读29听力28口语30写作27)

课程顾问:许萍萍

学习顾问:高文艳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蕾蕾同学在托福阅读、听力、口语、写作4项单科方面,自己总结的经验吧!

01 托福阅读

第一个建议:一定是要多背单词!原因如下:

1. 背了单词之后先是能ace几乎所有的词汇题,又快又准地做完词汇题,省下的时间可以用在难题上。

2. 单词都能看懂了之后,哪怕不需要大量做题、不需要纠结在技巧,也能确保做对,尤其对细节题帮助很大——无压力地看懂理解所有内容了,还怕做不对吗?不存在的!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当老师下课把你堵在学校里背单词的时候,一定一定要配合!——因为,这真的是为我们好!

再有,一些对自己词汇量和阅读技巧都很自信的童鞋们,也请记得一定还是要多练习多做题,这能帮助你保证做题效率,提高对题型的熟练程度(最后六选三的准确率绝对是靠熟练度促成的)。

另外,平时做题时要做限时训练,做一篇的时间要保持在12分钟左右。因为到实考时你会发现,即便平时像我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做限时训练的“好孩子”,到实考的时候如果碰到题目很难、阅读加试的情况时,依然会出现不够时间检查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在确保准确率的情况下,提升自己的看题和做题速度(效率),这样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更沉着冷静地应对各种情况。

02 托福听力

听力我其实没有什么太多建议,一定要说些什么的话,也就是以下这几点:

1. 多做训练

2.平时泛听和精听相结合,多实践

3. 做好课堂笔记并时常翻看

我这次听力其实较之前的分数并没有太大提升,因为两年前托福听力部分已经考到28分。然鹅= =即使平时练的时候全对,我这次一上考场还是跪成28(希望我这样说不要被大家打)

说这个小插曲的目的,不在于炫耀,而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听力能力是需要长期积累锻炼的,让自己的耳朵和大脑反应能“英语母语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03 托福口语

从我口语从第一次考19到现在30满分的励志故事来看,这应该是我最有感触的一门,所以想多做些分享。

1. 薄弱项目多练习,学有余力攻难题

我对独立题很不自信,尤其是在那么短的准备时间里,要完全准备自己的回答。对此我的解决方法是:

一有机会就练习薄弱的这个项目

做所有老师给到能做的题,越多越好,每天都要练

归类准备好所有类型和话题的回答

此外,我因为听力和阅读没什么问题,所以会腾出更多时间专注于难题,也就是说分数占比高的一类题。做题目的时候,我不但会重复听细节,更会概括这些细节,试着自己去讲出题目里没有明说的内容作为理解的补充。

2. 制胜法宝是语音语调

我从一年级开始,周末就会上小班的外教课,所以可以说从小一直在练习地道的美音表达。再加上两年在美国上学,发音比较标准,所以考试的时候哪怕再紧张都基本可以保持自信的、有起伏的语调。另外,我想分享的一个经验是:在实考的时候,即使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都要保持连贯性,千万不能卡不能断,要撑满时间。

从上次28这次30的考试经历来看,我的方法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3. 我的实考经验

第一次考试直接被旁边人的大嗓门吓懵,但是多考几次就不会再受影响了。

我自己总结的一点小技巧如下:口语部分一定要晚开始,能拖时间的就一定要拖时间,这样就能在自己做听力的时候就能听到其他人独立题在说什么从而猜出题目是什么。

我听力做得快,后来就直接摘了耳机听别人的口语然后写记,中间十分钟的休息在洗手间已经对着镜子把12题全部练过一遍了。然后再回去考试的时候,我建议不要急着开始,要整理一遍notes,准备好了再开始。还有一定要把notes记清楚!不能因为图快记得过于潦草,回头看着说的时候反而看不清自己写的啥,导致紧张还会卡。

04 托福写作

我自己属于那种运用词汇量很少很少的那种人,句式也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

第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可能不适合我这种写作基础特别薄弱的同学,因此耽搁了一些时间,不过我觉得这个影响不大,因为换了老师之后,我开始大量看高分作文,因为看多了就会有感觉。

所以我认为: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也是需要一定缘分的,还有说到底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

比如:有很多虽然题目不一样但是换汤不换药一直会写的句子和词汇,我都会积累下来。自己写的时候,把低级句子和词汇统统换成那种一眼看上去就高大上的句子和词语。(虽然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办法治标不治本,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没有实质性帮助,但是对起点低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用的。至少我就是这样从十几分开始一下子提高到了20+)

Last but not least,我想说的是:真正的提高是没有捷径的!一定要平时多看书多积累!各种各样的书都要看,不只是托福高分范文!

托福学习经验大分享

篇2:托福110经验

托福110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Gabriel,刷过两次托福。回顾自己的考托历程,发现自己备考中用了不少趴趴家的资料,所以前来投稿自己的备考经验~

我自己看到二刷的成绩还是很满意的,虽然最后没有选择出国而是保研,回忆起在语言考试上的努力还是感觉很充实骄傲。对于平时时间不是很够、自己语言基础还不错的同学来说,我的备考也许可以参考,下面就把我两次备考提分的经验分享一下。

一刷经验回顾

第一次考试是在.07.10。之前有零零散散的去看各种托福机构的资料礼包,了解了考试内容、题型、时间、规律、套路等等。当时平时课业很紧,每周我只有周日下午和晚上可以拿出来熟悉托福考试,而且到了期末就完全没有时间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7月1号我突然心血来潮下载了TPO(之前一直自认为底子好,不需要整套练习),然后就崩溃了……记得很清楚第一套阅读25,听力23,计时状态下的综合作文和独立作文模拟全部都没有写完。并且连续做一套下来(不包含口语)整个人体力和注意力都跟不上,这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一直到考前剩下的这几天就一直在狂刷TPO(其中口语因为觉得短时间不容易提分,就只看了看黄金80题和网上流传的综合口语的时间安排,没怎么准备)。最后到了熬夜不睡觉的地步,考试当天更是只睡了四五个小时,整个人都在天上飘,听力全程走神,甚至答题时看不懂自己记的笔记;说口语的时候体力还是跟不上,而且头脑发热,紧张得声音都在发抖……最后果断没有考到理想的分数。

一战告诉了我两个道理:一是拖延症害人,二是对托福考试一定不要自以为是,而要踏踏实实。

这次不太满意的试水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优劣势:在没有怎么系统准备的情况下,我的作文(27分)临场发挥(尤其是三段论和举例)的能力还不错,二战有望冲击满分。另外,我的阅读拿到30分满分,但听力只有24分,这和我最后模考时候的感觉吻合。我在做听力时体力明显下降,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对关键词的抓取和对考点的反应不够灵敏,但假以时日也有希望冲击高分。至于口语,我的独立口语语料非常欠缺,综合口语套路的准备不系统,讲话时候一紧张就卡壳,而且语调比较催眠,23分勉勉强强说得过去。因此我对自己二战定下目标:继续保持阅读优势,口语单项不掉反升,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升听力和写作,达到总分110分及以上。

也恰恰是因为一战让我了解了自己的问题,在二刷(2016.11.05)备考中,我更加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尽可能把时间都花在刀刃上,弥补短板。具体的操作方法我接下来会分科讲解,当然也主要是针对自己的特点,因人而异。这样,做题背单词都不再普通:错什么就做什么,忘什么就背什么。建议大家不要盲目地看网上的各种经验(包括我的),不要什么都知道就是不知道自己缺什么。就像看病一样,如果你知道自己只是胃痛,就不会花冤枉钱在治理其他部位上了,有限的时间精力应该花在精确的疗法上。我二刷又是在学期中考的,平时准备的时间也不长,但知道了水深水浅,有了经验和具体目标,表现自然就上去了。

二刷主要操作

经过了一刷的洗礼,再加上已经对托福的题型和套路有一定的了解,二刷时候我以刷题(上机模考TPO)为主,但刷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刷题主要针对几个可提分的问题进行了解决:提高题感、体力,还有分科查漏补缺。

首先是题感和体力。

这是托福考试的基础,我相信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一战之前因为练手不够多,临场发挥受到了体力和状态的影响:明明感觉这种题目就是见过,但在考场上一时半会就是答不出来,眼看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如果不在模拟软件上控制时间做题,不熟悉答题界面和题目操作,不管平时读了他人多少经验,自己准备了多少套路,在考场上都很难有出色发挥:题感(熟练程度)真的很重要。并且,只有完整做过一套题目才知道这几个小时有多难熬,才能提高体力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另外,通过题目模拟考试,你会对自己的基础和水平获得合理的评估,也会在一点点的模考提分过程中找到自信,就算刷题成绩不理想也不要气馁,想想减肥还有瓶颈期呢,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我的主要应对方法:

二战考前一个月

1、每周六早晨按正式考试时间安排做一套TPO四门全科,其中口语和作文用手机录下来,找老师或者水平比较好的小伙伴批改。

2、下午适当休息,回顾阅读和听力错误的部分并且吃透。

3、晚上,我会再做一套完整的TPO(如果体力不容许一天做两套完整的TPO,可以先做阅读+听力,休息较长时间后再连着做剩下的口语+作文)。

这样一天下来一共做掉两套完整的TPO,并且做错的或有疑问的部分都当天解决。

一战时,我发现体力不行就真的不行了:考到听力第二个section时,整个人没休息好,加上平时也没有坚持练习,体力不支完全走神。到二战时,我发现对题目套路的熟悉程度和体力都大大提升,不再出现在听力后半部分完全走神的情况,甚至到最后作文写完都没有觉得很饿。

下面分科说一下经验。

其实道理都是相通的,就是把错题想清楚弄懂,不放过任何疑问,并且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纠错时针对的不是手头这一道题而是一整类题目。其中尤其是阅读听力要把住。个人认为,如果托福想要冲击105分,阅读和听力加起来丢分最多不能超过7分。

以下说的刷题指的不再是刷一整套TPO,而是分模块刷掉。

以我自己为例,周日一上午做并订正三套TPO阅读,下午听并订正三套TPO听力(每套题做+订正共计1小时)。然后用2个小时按照主题准备和背诵独立口语素材,再用1.5个小时准备综合口语主观题,1.5个小时准备综合口语客观题。后期阅读表现比较平稳的时候,我便将周日上午的时间用于作文:计时做综合作文,对照TPO范文修正润色,背诵常见词汇(如同意、反对、建议等);按题目内容将独立作文分类,准备每篇作文的写作思路(让步?三段式?分对象?分情况?),每种题材的作文计时练习一篇。

阅读

真正提高实力的过程不是刷题,而是做完题目后总结反思的过程,在做题中意识到自己的弱势并及时记下来,做完后集中改正:比如时间怎么分配和安排,某种题型好像一般都有什么陷阱之类的……总结出经验后再拿新的题目尝试,反复训练以提高解题能力。

对本身英语不太好的同学建议多次反复,可以专门拿出一篇文章或一套听力,从单词到词组、到句子到段落,一点点读懂全文理清考点。比如说我在准备阅读时,基本只错(但是经常错)单词题和全文总结题,那段时间正好趴趴在发送单词题汇总的福利,就领了一份资料。(ETS的单词题出来出去也就那么多,重复率很高,这样做基本上考试都会中的)关于总结题,我去看了他人经验中提到的具体选择规则的介绍(意思不对不要,细节不要,选出的一组必须互为补充等),并且找了10套没做过的TPO用来集中练习,做到非常熟练基本不错,才停下来的。

另外,阅读题目按照顺序设置,在对应部分有提示,可以边看段落边做题, 非常人性化;除了最后一题,绝不会出现定位错误,就在你需要的部分一定能找出来。关于这一点,我的诀窍是每次读完一段就记笔记,哪怕只在草稿纸上写一个P1(第一段):A(几个单词)。要能够训练自己到这样的程度:看完一段可以用一两个词语去总结它说的内容,这样对做最后一题非常有用,否则往往到最后想不起来文章的主题和段落内容分别是什么。另外,最好边做边把拿不准的题号记在草稿纸上,不会就先跳过去,检查时回头看,不要在第一遍做的时候太纠结。而且阅读讲究的是细心而不是猜谜语或者背景知识,做题时千万堵上脑洞,原文没说的不要自己推测,一切跟着原文走。

听力

托福的听力语速是出了名快的,尤其是lecture内容很多,而且内容非常广泛。个人感觉听力不能临时抱佛脚,要靠平时大量的练习。一刷时我的听力模拟成绩非常不稳定,什么题都错,盲目奉行题海战术听天由命,全靠排除法瞎蒙。二战时我吸取教训,在刷题前先大量盲听,不以做题为目的(走路听、吃饭听……),揣摩教授的上课内容和语气,形成自己的反应系统。conversation同理,听多了就会对考点可能出现的位置有所预测和判断了。

还有,建议大家把听力按照天文地理等主题进行分类,把常见词汇准备好。我备考时主要背的就是趴趴托福的听力常见词汇资料,里面有听力按学科分类的词汇列表,可以略过专有名词把其他都顺一遍,把常出现的着重记下。我背完单词后,发现做题时对天文学和考古学主题的反应还是不太熟练,就又多背了几遍,然后在TPO手机版上分类练习,如此单词+题目反复,做到了从经常出错到基本不错。解决单词和学科问题后,我就开始整套练习听力,提升整个模块的准确率。

另外,听力还有笔记的问题。笔记要清楚有层次,不能盲目记而不理解,当然也不能不记。我们是为了理清说话人的逻辑、做题时方便定位、同时防止自己走神才做笔记,而不是为了写一堆单词给自己找安慰。记笔记对听的效果肯定有影响:如果你发现不记笔记记不住,但是记笔记了又来不及听,那么可以好好反思一下是因为自己记的方法不对(记了太多没用的细节,或者记下来的都是完整的长单词而不是缩写),还是自己听力的确有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多练习多揣摩。其实听力就像阅读,只不过做题的时候看不到文本,是一个对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双重考验。具体如何Balance并没有什么统一方法,只要能听懂能记住,就怎么舒服怎么来吧,看个人习惯了。

我的一些笔记诀窍:“速记”。要快也要清晰。形式上要尽可能从上到下记,基本上一行一句话比较好;内容上主要记动词,因为动词才是中心,名词和形容词可以用符号省略。单词的简写、中文、箭头统统可以用上,逻辑上的推导、转折也可以用箭头一目了然的表示。不该记的不要记,具体这些东西指什么也要考大家自己做题去发现——比如一开始我非常喜欢去记很多特别细节的东西(时间、地点、背景信息),后来做了大量题,才发现这种细节根本不考的。一些关键内容(为什么,怎么做,主体关系等)是一定要记的,哪怕丢下其他细节也要记下来。建议大家多练习,琢磨出自己的笔记方式。竖着记录讲话人大的思路框架,横着记录属于同一部分的关键词和逻辑结构。要改掉什么都记和前面记后面不记的习惯,而且属于同一部分的内容一定要放在一起,不要随便瞎写,笔记太乱到做题时候难以定位。记笔记不是一个不动脑的过程,要一边判断逻辑关系一边记。

最后再强调一下,练习对听力真的很重要。说话人在表达相同含义或情感的时候,语调和内容的重复率特别高。ETS套路也就那些,多练习就可以迅速抓住听力重点,到最后就会有一种“听完不用看题,却知道要考什么”的感觉。如果大家追求的是听力特别高分乃至满分,到最后可以把新题放1.5倍速练习。此外阅读是可以回头的,但听力选好就不能回头,所以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另外,现在经典加试不怎么出现了,平时训练不推荐只连续做两个section6道题,应该连续做三个section9道题。

口语

我口语不是很好,第二次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准备素材和套路上,但仍然只有23分,在此就不荼毒大家了。具体的策略在趴趴托福其他同学的经验帖以及知乎等网站上应该都有,大家可以自己搜索。

个人而言,二战前我把各种套路和模版整理过,考试时心里很清楚哪一部分需要说多少,但可能是因为练习不足,说话控制不了时间、割舍不了细节,想说得太多反而无法详略得当。在此只能告诉大家:口语每题是有套路也有模版的,可以通过大量资料积累。然而如果不练习的话,再多输入也不能输出;如果有同学想要一周速成口语,那还是算了。一来,把紧张的考前时间大量放在中国学生本来就不怎么擅长的口语上,往往出力不讨好,并非时间最优分配;二来,一周的时间不长,并不足以通过练习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最多能做到量的提升而难以有质的飞跃。我认为对口语而言,素材的积累是基础,但不是得分关键,关键在于表达能力的提升:不仅要看要背,还要会说。

综合口语中,听力部分的笔记非常重要。不同于纯听力题目(只要会选出答案就可以),这里口语中的听力要求记下尽可能多的细节且复述出来,还要做到有总结效果、条理清楚有逻辑。

独立口语不要盲目套用别人的段子,有自己的原创更好。并不是说拒绝输入,而是在输入之后还要进行加工和总结,而不是把别人的想法直接套过来用。我相信ETS考官是能听出来一名考生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还是真心hold opinion并出口成章的。个人还有一个教训,就是口语要拿高分语速一定要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尤其是太快会给ETS考官一种炫技的感觉,反而扣分。如果只是为了口语,个人感觉不必参加某些培训机构收费高、只提供不全面素材、不能给出个性化教学的线上培训。之前看到趴趴托福的推文,觉得口语素材集训营和1v1提升是不错的选择,素材集训营可以按主题获得物美价廉的语料,比参加各种培训机构的口语大班性价比要高得多;1V1提升应该更详细一些,能够有计划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语提升。

我的口语备考当时比较依靠自己,不过最后也没有什么提升,如果大家备考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考虑趴趴家的这两种方式,我觉得应该要比自己盲目准备套路有用得多。当然,口语说到底就是不能偷懒,要勤动嘴,而且要长线作战,长期积累,希望大家通过大量努力让自己熟练和高级起来,在考试时发挥最佳水平。

写作

看到之前趴趴公众号发的经验帖上其他同学对两个写作task的套路已经讲的很清晰啦,我在这里就简单写一点方法论的东西吧。

第一部分是综合写作。类似于综合口语,主要考核的还是听力,但压力没有口语那么大,因为相比于第一时间的口头表达,笔头修饰总归有更多的反应时间。其实,只要把主要观点和细节听清,这篇就很容易拿下。我的一战(27)主要就是被听力不好连累,综合写作分比较低;二战时听力水平有所提高,写作成功上到29分高分。

个人觉得,综合写作的时候模板可以背可以用,但指的是关键词和词组的积累,如表示陈述、认为、反对、对比等可以互相替换的英文表达,每个积累三至四个就OK。因为综合写作的拿分关键在于你写下来的听力部分,听力的细节越多、越细就越好(我们假设大多数考生的阅读能力比较相同,至少可以定位阅读原文进行抄写)。因此,模板式写作是需要的,对模板要形成熟练反应,但分数是由信息量多少和语言正确与否决定,不应过度追求模版复杂而因小失大。最关键的是听力要不差+表达能力要强,综合写作才能写得好。所以一定要提高做听力笔记的能力(具体可以参考本文前面的听力部分)和把听力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的能力(主要靠平时积累,可以参考接下来的独立作文部分),做到既要能听又要能表达。不同于口语,在写作中大家有充分时间回顾和修改笔记,因此建议在综合写作时列出两列.行:两列是听力和阅读,n行是主题、观点1、观点2等……要先理清楚思路:听力和阅读观点之间的关系,听力/阅读内各个小观点之间的关系,两个信息源的一致/冲突在哪些细节和逻辑上体现等等。先用3分钟理清自己要写什么、写几段,再去正式写作:2分钟进行模板式开头,剩下15分钟对应完整记录出自己听到的、读到的理由和例子。

第二部分是独立写作。内容上主要靠日常的积累和水平:除了参考模板、把握结构外,语法多样性和用词准确是靠平时积累的,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得瑟复杂句型,基础一般的同学没把握就别盲目套用,把常用词汇用得好也可以显得很地道。不需要很厉害的例子,不像GRE写作更喜欢学术积累(名人故事等),只要能讲身边例子、或者哪怕不举例子能把道理说清楚也一样很好。比如我一战时全文一共三段,只在最后一段举了一个我妈妈日常工作的例子。段落上有套路,基本上高中三段式就OK(但也不是必须三段式),格式清楚自圆其说就行,总分结构是不错的选择,让步也可以用来加强语气,如果有条件的话,首尾呼应、结尾升华更是加分项。

在实战写作时字数是王道,所谓的字数限制是浮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写得越多越王道。(我两篇作文分别写了400+和600+,注意练习打字速度)注意考试时用的是台式机的高键帽键盘,不是笔记本的软键盘,大家可以提前适应,提高打字速度和正确率。不要太过纠结拼写,但千万不能错太多,毕竟ETS老师也是人,错一小部分单词也许还会理解为是你打字的问题,但如果错很多就真的会理解成你英文水平的问题了。平时要培养好的拼写习惯,并在写作完成后留出时间修正。大量反复后拼写错误便会减少,实战时只需要着重检查内容和逻辑。

同时,同义词替换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多积累常用单词的不同表达:如果觉得development太常见,就用enhancement吧;performance烂大街,考虑一下efficacy怎么样?诸如此类的paraphrase能力一定可以为你的作文锦上添花。

最后,ETS所出的独立作文题目的重复度非常高,如果准备时间不够的话不推荐每个作文都完整展开写,可以花时间多看题目,培养自己三四分钟内想出思路的能力,想不出来的时候看看别人的范文学习一下。可以找几篇自己服气的范文(逻辑过关,用词恰到好处等),并模仿其框架和复杂句型。比如针对教育话题,我可以联想到的展开方式和思路有:开头提科技进步;大话题考虑到资源分布不均与社会公平;小话题就把讨论对象按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分类;讨论短期和长期,投入和输出;实在想不出就多写让步。建议大家针对每个大类型,各选择一道高频作文题目进行展开计时练习。

以上就是我的经验。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优势和薄弱点不一样,能投入的时间精力也不同,但不论如何,阅读和听力的错题反思、对症下药,口语的素材积累、发声练习,以及写作主题的分类准备、打字速度和拼写准确率的提高等,都是通用的。最后推荐大家如果是全程自己备考的话,一定要充分利用手边的免费或低价资源,如趴趴托福的TPO软件或者真题册等。希望大家早日和托福分手,笔芯~

9月7日托福听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Conversation

{版本1}

1、学生申请宿舍。

2、男生想在图书馆当指导员。

3、学生想放弃人类学课,教授告诉她这门课的益处。

4、教授称赞学生乐器表演,一个罕见乐器的演奏者会来校园表演,推荐给学生。

5、教授称赞学生和另一个同学论文很好,可以发表。学生怀疑,教授解释不需要论文很专业,只要文章有趣。

{版本2}

1、IT专业的学生因为其他科目学习任务重+专业关系不大,想drop一堂人类学的课,老师劝她学人类学能够培养文化敏感性,可以更好的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有利于以后的就业,特别是另一门专业联系更紧密的“人类学和国际商务”课。

2、一个学生刚参观完一个水族馆,看到了一种鱼,回来和老师讨论,老师又提到了另外两种同种但不同类型的鱼,有一种是红色的,但不是因为是红色所以容易被发现而导致数量很少,反光才会被发现,在深海里光会被吸收,所以红色并不影响,反而是一种camouflage

3、考古专业的学生想volunteer一个展览,但是来迟了,不过summer 可以因为很多学生summer vacation了,而这个学生summer还在学校。

4、预定宿舍三步走

Lecture

{版本1}

1、geoengineering

2、全球变暖

3、阿基米德测量王冠的故事

4、sparrow的beak,通过beak调节温度

5、动物使用工具的智慧,用了乌鸦喝水的例子

6、earth science,一个由bacteria粘来粘去组成的S的东西存在很久了,还举了恐龙生活的时间段,还说了它生活的海水是很咸的,后来讲它就慢慢减少了,T又出来了,对比了一下S和T

版本2

1、阿基米德测量王冠的故事。

2、一种颜色的发明和现在运用。

3、移植动植物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有影响。

4、一种鸟通过喙调节温度。

5、植物吸收化学物质净化空气的能力,NASA做了个实验,植物可以净化甲醛。

6、如何对室内有效地照明。

7、通过乌鸦喝水的寓言,分析动物行为,然后讲一些实验。

8、水星大气稀薄,带有碳尘埃的彗星可以撞到水星。水星反射的光少,可能是由于表面有碳。

版本3

1.植物

室内植物可以净化空气,根部的微生物将一些化学物质分解成食物,产生plant-people win-win的效果。

2.画家

一个女画家的绘画主题theme:画花,注重细节;画建筑物,自己的房子;后来在墨西哥生活过一段时间,画风土人情;晚年的时候,到处旅行,在飞机上从高空看river,还画了一个超大的天空画。这个画家的画作对一代画家都有影响。

3.考古

England 的一个stone遗迹,lecture 主要是考古学家对这个遗迹增加了解的过程

4.天文

借用古希腊神话半人半马形象的名称的一种asteroid-comet的混合体。一般gas planet才有的ring,在这种太空物质(混合体之后又提到了一种发音KK的物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听懂)外围也有ring,并且亮度会变化。

209月7日托福口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Task 1

Some people think historical sites should be open to the general public, but some people think historical sites should only be open to experts and researchers、Which do you think it better?

有些人认为历史遗迹应该向公众开放,但是有些人认为历史遗迹应该只向专家和研究人员开放。你觉得哪种观点更合适?

Task 2

plan: The university plans to offer a 2-week study-abroad program during spring break.

Reason1:学生抱怨平时没有时间,安排在春假期间不会影响正常上课。

Reason2:学校提供资金支持。

【听力】

Opinion:女生同意

Reason1:同学平时很忙,有很多课程要学。他们不敢耽误课,因为如果想四年按时毕业的话,就必须修够学分。以前的出国交流项目是安排在学期(semester)内的,导致好多专业课没法上了,改到假期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

Reason2:学因为出国的费用比在学校生活要高很多,学生要住房费用等。而且以前交流项目是1个学期,很多学生根本负担不起。现在只有2周,而且学校提供资金支持,能够鼓励更多的同学参加这个项目。

Task 3

opensource development的概念。一些公司合作共同努力来优化产品。例子是一个小的汽车公司生产电动汽车,努力改良电池,最后采取与其他公司合作的 方式一起开发电池,同行给了很多good ideas大家都销售了更多的车。

【阅读】

open-source development: 一种合作发展模式,公司为了长足发展,应该公开产品细节,鼓励所有有兴趣的人,即使是竞争对手来观看并帮助更改设计(companies encourage all interested people to access and modifytheir designs)。否则公司独立研发的话会很昂贵,还会遇到技术问题(techhard)。

【听力】

举例新能源汽车公司生产电力汽车(electricalcar),过了几年后发现电池(battery)的成本很贵而且效率低。电动车需要轻便的(lightweight)且能够储存更多电力的(holdmore electricity)的那种。而研发新电池需要很多钱,于是公司决定与其他公司合作共同研究,然后将技术与所有人公开分享。最后所有公司共同设计出了一种便宜的设计更好的电池(less expensive better designed battery)。生产出的电动汽车更高效且便宜,这样所有公司都获利了。

Task 4

为什么蜻蜓的综合眼和定位能力让他能捕捉昆虫,原因如下:

1、有复眼,更加容易看到猎物,例子是蚊子飞过;

2、有预测猎物方向的能力,例子还是一只飞过的蚊子,通过飞行路径来预判方向调整自己的方向抓住它。

MC:蜻蜓(dragonfly)成为高效的捕食者(effectivepredator)的两个原因:

T1:极好的视力

D1:

S1:举例,蜻蜓有复眼(compound eyes),可以看到各个方向,不仅是前方。而且复眼对颜色很敏感。如果有一只苍蝇从蜻蜓的上方飞过,由于苍蝇的颜色和蓝色的天空形成强烈的对比,蜻蜓很容易发现和捕捉苍蝇。

T2:发达的大脑

D2:

S2:举例,蜻蜓能够侦测(detect)猎物飞行的速度和轨迹(speedand path)。捕捉苍蝇时,蜻蜓会迅速判断出苍蝇的飞行路线,并且能够预判苍蝇未来的位置(position),然后精准地在空中(in themid air)捕捉猎物。

推荐阅读:

托福口语跟读练习解析

托福口语考试题目要点

托福口语考试提分技巧分享

托福口语考试的时间安排表

篇3:托福阅读30分满分学习经验

托福阅读30分满分学习经验分享 学会看文章才能读得更快做得更顺

托福阅读满分需要从文章入手

很多人备考托福阅读,更多时候都把精力放在阅读题型和解题技巧上,而对文章只是当成一个获取必要信息的源头,这其实是有偏颇的。考生如何读好文章,怎样看懂文章,这其中有许多窍门需要大家在备考中掌握学习。

1. 读文章顺序

首先是阅读文章的顺序,因为传统的阅读解题习惯,很多同学都会选择先看完全文再做题的做法。但这种做法在托福阅读中其实不太行得通。原因很简单,托福阅读文章的篇幅相对其考试时间限制来说其实是有点超标的,只有少数阅读速度极快理解能力过人短期记忆优秀的考生能够确保读完文章再做题并保证时间和解题正确率。对大部分考生来说,目前阅读部分的考试时间并不足以支持大家用这种传统方式来做题。真正适合考生的做法是直接边读文章边看题目。而托福阅读考试本身的流程设计也比较支持这种做法,题目考到那一段文章就会自动拉到哪里,如果是涉及到原文的关键内容还会有明显的标黑,这对于边读文章边做题的顺序来说都是非常方便有利的。

2. 了解文章结构

即使是按照边读文章边做题目的方式,也有很多同学觉得时间紧张。这是因为大家对文章内容读得太细所致。正确的阅读托福文章的顺序应该是先看文章每个段落的首句,因为按照老外的写作习惯段落第一句基本上都是主题句中心句,之后的部分则是对中心主题的展开。而考生比较头疼的长难句往往都集中在段落中心句之后的部分里,所以如果单从理解文章大意的角度来说,直接看完中心句就已经足够了。这种做法也能减少读长难句造成的时间消耗,提升考生的阅读解题速度。

3. 避免过度提速

有些时候为了避免阅读时间不够用,部分考生可能会下意识地强迫自己提升阅读速度,而这种强行加速的做法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虽然看过了,但因为阅读不完全没有彻底理解消化,导致考生对文章内容没有足够深刻的印象,也就是看完以后根本没记住到底文章说了什么。想要避免这种情况,除了保持相对稳定的阅读速度外,另一种方法是在读完每一段文章内容之后,不要立即开始看一段内容,而是先暂停一下现在脑海里对刚才读过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归纳,比如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有哪些例子论据,包含了什么关键词等等。通过这种好似喝完一口红酒以后品一下味道的做法,考生对文章的印象才会真正保留下来,帮助大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更为顺利地解题。

托福阅读背景知识汇总之汉谟拉比法典

The code of Hammurabi

Hammurabi was the ruler who chiefly established the greatness of Babylon, the world's first metropolis. Many relics of Hammurabi's reign ([1795-1750 BC]) have been preserved, and today we can study this remarkable King....as a wise law-giver in his celebrated code . . .

by far the most remarkable of the Hammurabi records is his code of laws, the earliest-known example of a ruler proclaiming publicly to his people an entire body of laws, arranged in orderly groups, so that all men might read and know what was required of them. The code was carved upon a black stone monument, eight feet high, and clearly intended to be reared in public view. This noted stone was found in the year 1901, not in Babylon, but in a city of the Persian mountains, to which some later conqueror must have carried it in triumph. It begins and ends with addresses to the gods. Even a law code was in those days regarded as a subject for prayer, though the prayers here are chiefly cursing of whoever shall neglect or destroy the law.

Yet even with this earliest set of laws, as with most things Babylonian, we find ourselves dealing with the end of things rather than the beginnings. Hammurabi's code was not really the earliest. The preceding sets of laws have disappeared, but we have found several traces of them, and Hammurabi's own code clearly implies their existence. He is but reorganizing a legal system long established.

托福阅读背景知识汇总之植物适应沙漠

Plant adaptation to the desert(背景材料)

Cactus adaptations.

The secret to the superior endurance of cacti lies in their adaptations. Over millions of years, through natural selection, only the strongest and best adapted species survived.

As you know, it is very dry in the desert. Plants that adapt to this are known as xerophytes (from zeros, dry and python, plant). There are plants that avoid the dry season by sprouting from seed just after the spring rain and growing very fast so that by the time the dry season comes, they have already produced a lot of seeds and died. These seeds lie on the soil for the dry season and sprout again in spring and the cycle repeats. Other xerophytes simply drop their leaves and stay dormant for the winter. But there is another special type of xerophytes which stores water in its fleshy tissues. Such plants are called succulents (from success, juicy). The cactus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a succulent.

If you cut a cactus open, you see a juicy, slimy tissue. This is where the moisture is stored for the dry season. The part between the middle circle (and pith) and just under the very green part of the plant (or palisade parenchyma) just under the skin is allocated for the storage of water and food for the plant. This is a type of spongy parenchyma and can take up to 85% of the plant's volume. This is a major adaptation in the desert. Because the plant remains completely alive during the dry season and there is no need for it to dry up and lose everything, makes it possible for the plant to grow to large sizes. Another advantage is that the plant retains supplies (in the form of starch) for the winter so that it can flower right away in spring without accumulating more supplies (as most plants need to do in spring). The whole purpose of storing supplies for the winter is mostly to energize flowering in spring but it also lets the cactus start growing much sooner.

Flowering plants breathe and transpire (evaporate water from their surface) through closeable microscopic pores called stoats on the leaves or stems. To do this, their pores have to be open. In most plants these are open all day and on warm nights. But for cacti this is inconvenient as in daytime it is very hot and thus the plant would lose a lot of water through evaporation. So the cactus must close them in the daytime. But then it cannot breathe or photosynthesize (the process where sugars are made from carbon dioxide and water and releasing oxygen using the sun's energy). Succulents have an adaptation to that. Their stoats are closed during the day and are open at night, when it is not that hot and store carbon dioxide in its tissues as crass lean acid and then turn it back to carbon dioxide in the daytime. This process is called crass lean acid metabolism or CAM and it is a very smart way of respiring in the desert.

If we look at the outside of the plant, we notice that there is a tough leathery skin covering the plant, we can also notice the presence of ribs and spines and sometimes fur. These are all very smart adaptations. They serve mainly for surviving heat but are also used as defense.

The tough leathery skin is very impermeable to water, thus reducing evaporation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plant. This skin often has a layer of plant wax on it which is often lightly colored (Pilosocereus azures is an example of a plant with such wax), white or blue. This reflects light and also reduces evaporation from the inside.

The ribs are special structures that are also used for enduring extreme heat. The ribs (and spines) trap wind so that the plant is enveloped in a layer of extremely still air, and 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in reducing evaporation. On very windy days even the ribs don't help and cacti sometimes wilt because of high water loss.

The spines have different functions. They not only help shade the plant from the sun but are also known to help the cactus absorb water. They do it like this. On cool nights, dew settles on the spines of the plant. The spines are actually known to draw droplets of water towards the areole (the point out of which the spines grow) and here the droplets are absorbed. You can try this at home. Spray the plants with a very fine mist of water and watch what happens to the droplets that settle on the spines. They literally get attracted to the areole along the spine. The spine's structure allows them to do this. Even spines pointing downwards seem to suck the droplets up themselves.

Adaptation features are visible in this Pilosocereus glauchochorous. Notice the spines, ribs, fur and wax (the blue coloration). The top of a typically adapted plant.

Some plants have fur; sometimes all over the plant, sometimes only near the top. This fur shades the plant even further and is also known to attract water towards the areole. Some plants only have fur near the top. This is very beneficial because the top of the plant is very sensitive to sunlight, new tissues get formed there. Young areoles, with their spines not even wooded yet can get dried up completely in the sun. When an areole is born near the top of the plant, it starts developing spines. At this time the fur appears as well. This fur accompanies the areole as it moves down the plant, shading the growing point inside. By the time the areole is about 15cm away from the top, the fur wears out completely and the now inactive areole gets exposed to the sun.

As for the roots of cacti, they are also fully adapted to living in the desert. Some species (especially plants from very dry deserts) have very shallow root systems that spread very far from the plant. This way the plant can take advantage of tiny amounts of moisture from dew or light rain as the roots spread far away and are very shallow (less than 10cm deep while spreading up to 5 meters from the parent plant). On the other hand, some cacti send their roots deep down (like many Echinocacti) to reach the ground water.

Rainforest cacti often have aerial roots that can collect water all the time when it rains (and it rains very often in South American forests).

The shape of cacti itself is an adaptation. You may have noticed that cacti have a barrel like or candle like shape. This allows for maximum internal volume with a minimum surface area, which is also very smart adaption as a cactus can store a lot of water and have a small external surface area to reduce water loss.

托福阅读30分满分学习经验分享

篇4:托福阅读30分满分学习经验

托福阅读30分满分学习经验分享

托福阅读满分需要从文章入手

很多人备考托福阅读,更多时候都把精力放在阅读题型和解题技巧上,而对文章只是当成一个获取必要信息的源头,这其实是有偏颇的。考生如何读好文章,怎样看懂文章,这其中有许多窍门需要大家在备考中掌握学习。

1. 读文章顺序

首先是阅读文章的顺序,因为传统的阅读解题习惯,很多同学都会选择先看完全文再做题的做法。但这种做法在托福阅读中其实不太行得通。原因很简单,托福阅读文章的篇幅相对其考试时间限制来说其实是有点超标的,只有少数阅读速度极快理解能力过人短期记忆优秀的考生能够确保读完文章再做题并保证时间和解题正确率。对大部分考生来说,目前阅读部分的考试时间并不足以支持大家用这种传统方式来做题。真正适合考生的做法是直接边读文章边看题目。而托福阅读考试本身的流程设计也比较支持这种做法,题目考到那一段文章就会自动拉到哪里,如果是涉及到原文的关键内容还会有明显的标黑,这对于边读文章边做题的顺序来说都是非常方便有利的。

2. 了解文章结构

即使是按照边读文章边做题目的方式,也有很多同学觉得时间紧张。这是因为大家对文章内容读得太细所致。正确的阅读托福文章的顺序应该是先看文章每个段落的首句,因为按照老外的写作习惯段落第一句基本上都是主题句中心句,之后的部分则是对中心主题的展开。而考生比较头疼的长难句往往都集中在段落中心句之后的部分里,所以如果单从理解文章大意的角度来说,直接看完中心句就已经足够了。这种做法也能减少读长难句造成的时间消耗,提升考生的阅读解题速度。

3. 避免过度提速

有些时候为了避免阅读时间不够用,部分考生可能会下意识地强迫自己提升阅读速度,而这种强行加速的做法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虽然看过了,但因为阅读不完全没有彻底理解消化,导致考生对文章内容没有足够深刻的印象,也就是看完以后根本没记住到底文章说了什么。想要避免这种情况,除了保持相对稳定的阅读速度外,另一种方法是在读完每一段文章内容之后,不要立即开始看一段内容,而是先暂停一下现在脑海里对刚才读过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归纳,比如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有哪些例子论据,包含了什么关键词等等。通过这种好似喝完一口红酒以后品一下味道的做法,考生对文章的印象才会真正保留下来,帮助大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更为顺利地解题。

托福阅读中常见的六大题型

一、文章内容小结题

这是托福阅读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目。顾名思义,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考察的是对文章主旨和段落主旨的把握。正确选项是一些总结性的选项,错误选项的特点是:与原文不符,原文没有提到,或者是次要信息。

次要信息也就是文中提到的某个细节性的信息,次要信息的选项具有极大的干扰,同学们在做题时应注意识别。那么文章主旨和段落主旨怎么判断呢,我们可以结合文章标题和题目的引导句来判断文章主旨,段落主旨可以直接看段首句,段首句通常是段落的主旨句。

二、句子简化题

这种题型的主要考查目的是:考查考生们理解文章中某一特定复杂句子所传达的基本内容,并不受细枝末节的干扰,用简化的句子表达原句基本内容的能力。

因此,考生们的语法水平在解题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题目在托福阅读中的具体表现是题目中有“high sentence”。

三、修辞目的题

这是托福阅读题型中比较难得分的题目,这种题目注重考察单词,短语或句子在句子之内或句子之间起到的作用,这就要求大家平时阅读时,在涉猎原文细节信息的基础之上,要有意识地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段落的结构。

在历年托福真题中,这类题目考查的比较少,但一出现就会难倒考生。

四、词汇题

在托福阅读题目的解答过程中,特别是词汇题总会让人有些头疼。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由于词汇量的问题,托福阅读中的词汇题就是一个更大的麻烦了。单词记忆主要就是背单词。所以关于如何去背单词,在这里上海新航道托福网上课程小编有几点建议:

1.利用零散的时间背单词。利用零散的时间背单词可以使用单词卡片。

2.进行高频率的重复,建议把重复的周期控制在7天以内。

3.把背单词和阅读相结合。广泛的阅读也是增加词汇量的一种方法,并且能够在阅读中加强对已经背过的单词的记忆。

五、事实否定题

在解答这种题目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是避免惯性思维的影响。平时大家的做题习惯当中,我们都是看到与原文相符或者和原文一样的选项就选,但是到了这个题目,需要选择不属于题干内容或者与原文相反的选项,这是需要注意的一点。

一般这种题目的定位范围都在原文的某一个或者两个自然段,所以第一步需要的就是根据题目大定位到某个自然段,然后根据选项特征对应原文进行选题。

六、推论题

文章中有些论点/观点没有明确阐述,但却强烈暗示出来了。如果文中有比较,推论题就可能问做比较的基础是什么。如果文中有对某一新现象的明确阐述,推论题就可能要求推论旧现象的特征。推论题虽然是传统题型,但难度很大。

这种题目就需要考试针对推论所提问的所在段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对前后文逻辑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不要被作者的表相所迷惑,分析题目的同时将主要内容提炼出来,答案就一目了然了。这类题目在托福阅读中经常出现,每篇阅读必有一题,所以一定不能够丢分。

如何能保证托福阅读总结题的正确率

面对这个独特而有难度的题型,考生应该如何思考解题才能保证较高的正确率呢?

1. 调整阅读习惯

从根本上解决做总结题困扰的方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考生需要调整自己的阅读解题习惯,先看完整篇文章再来做题。由于托福阅读考试部分的题量很大时间紧张,因此大部分考生目前采取的主流解题方式是一边看文章一边做题,也就是看完一段文章,把这段文章涉及到的题目都做完再看下一段文章。这种做法适用于阅读中的大部分题型,但惟独不适合总结题。因为这种习惯等于是把完整的文章拆碎来看,考生会缺乏对文章整体大意的理解,所以才会做不好总结题。但调整阅读习惯意味着考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看文章,对于本就不太够用的阅读时间来说可能会带来更大的负担压力,所以为了一道总结题而改变调整阅读习惯是否值得,还需要大家自行斟酌其中得失。

2. 记录段落概要

比起第一种方法来说,通过记录段落概要的方式来做好总结题可能是更加符合大家客观需求的实用做法。具体来说,既然考生目前做阅读题大多习惯读一段做几道题,那么想要做好总结题,大家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保证自己对全文的把握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困难,考生只需要在每读完一段文章后,在草稿纸上把这段文章的大意直接记录下来即可。大家只要记下这段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到了总结题前把这些记录内容整个看一遍,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提升对文章内容的整体印象,之后再解答总结题,其难度自然就不会太高了。

3. 学会排除选项

最后一个方法其实属于细节技巧,需要考生通过做题来积累,那就是寻找总结题选项的套路来进行排除。这种做法追求的第一目标不是拿到满分,而是获得至少1分。既然总结题的题型是6选3,那么考生如果能够直接在早期就通过选项分析排除掉1-2个错误选项,之后哪怕是猜测答案,也可以保证更高的命中率,拿到1分甚至2分的成绩。而这一点其实并不困难,因为总结题选项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存在明显问题错误的选项,比如用词太多绝对武断,或者太过描述细节没有起到概括作用,又或是文章中根本没有提及等等。考生要做的就是多做总结题多观察对错选项的特征,并打磨出一套自己的选项对错判断标准,在考试中应用并排除选项,从而提升总结题的解题准确率和得分。

看了以上内容,考生是不是对于解答托福阅读总结题更有信心了呢?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的考试有所帮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考生早日考试成功哦!

托福阅读常见难点

1、托福阅读如何使用技巧?

参加托福考试的考生一般集中在高中生、大学生,词汇量在四五千左右,他们在接触托福阅读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生词,尤其是分门别类的学科词汇,分为地理、天文、生物学、动物学四大块,学员就会有很多的误解,到底应该掌握多少词汇才能做好托福阅读。其实只要确定好中心词汇和构架词汇的区别,对学科词汇只需要认知,对构架词汇需要熟知。在技巧中只需要通过分解句型,由于托福阅读特别长,每个都是长连句分析,把它按照逻辑分解之后,按照关键词,找到重点部分,最后找到简洁的出题主干,就很容易理解了。

2、读托福阅读文章应该使用哪种顺序方法?

读文章一般都是先看题目再读文章。看题目的话,托福和雅思的区别就在于要我们自己去定位,因为每个题目都是按照文章的顺序顺延下来的,只是在最后一个小结题目的时候需要翻开前面的文章,重点读每一段的首末句找到它。

3、托福阅读做题时有哪些常见误区?

大多数同学的问题都在于对句子的理解,尤其是复合句,考生无法理解整个句子,而是会按照个别的单次来分散,造成句子理解的中断。因此考生备考阅读时需要学会把句子分解,去看句子的构架,这样去找主干的话就会容易的多了。由于托福阅读中,一长段的内容实际上有效信息并不多,要从中找出有效信息就需要对句型有了解,只看独立的词就无法理解意思。

4、托福阅读词汇量过大学六级就能拿高分吗?

考生考过六级之后不一定能在托福上获得高分,六级和托福的考试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六级的词汇量是考托福起码的一个基础。因为六级背诵的大多数是构架词汇,这些是需要熟练的。如果有六级词汇的基础,后续学习中基础提高也会比较快。

篇5:托福写作如何正确看待前辈学习经验

托福写作如何正确看待前辈学习经验

了解自身问题有针对性地看高分经验

考生在备考托福写作时看相关的高分经验,主要目标往往是为了从中找到能够提升自身实力的方法技巧。而实际上很多时候考生可能过于关注别人的经验而忽视了自身在写作方面的优缺点。有的同学思路有限但词汇量充足,有的考生想法很多但写作速度比较慢。大家看高分经验不要囫囵吞枣全盘照搬,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去有选择性针对性地看高分经验才是更为有效的学习提升方式。而且他人的高分经验也并非就毫无破绽,其中也可能存在糟粕,因此大家也不能盲信这些高分经验。如果考生没能做到针对自身弱点问题而盲目地学习高分经验,那么能够收获到的进步自然也就比较有限了。

保证足够的实际动笔练习量才能发现问题

备考托福写作过程中常会造成考生进步缓慢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实际动笔的练习量不足。托福写作的很多问题都是需要通过考生动笔写文章才能发现的。从最基础的打字速度偏慢拼写错误率高词汇量不足,到比较深入一些的写法思路展开和文章结构搭建方面的问题,许多时候大家只有实际动笔写了一定数量的文章,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有些同学的写作备考忽视了自身练笔的重要性,基本上都是以看为主,看范文看高分经验看写法思路等等,唯独缺了练这个环节,这就会造成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的现象。而发现不了自身写作方面实际存在的问题,到了考试中才暴露出不足,考生的作文得分也就可想而知了。也许有的同学会辩称自己的备考时间不够来不及练笔,但在小编看来,如果大家想要确保托福写作较为理想的成绩,那么充分的练笔积累实际写作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在碎片时间中做提纲思路训练

既然要保证稳定的练笔量,大家的备考时间可能就会变得比较紧张,但这并不代表着考生只能做练笔训练。考生如果能学会充分运用碎片时间,写作思路方面的练习同样可以得到保证。如今中国地区的托福考生以学生为主,而学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其实是有比较多的碎片时间的,比如上学放学路上的通勤时间,或是各类课间休息自习的时间等等。大家可以在这些时间中,寻找一些托福写作的题目,然后以5分钟左右的时间为单位来进行思路拓展列提纲的练习,磨炼自己的写作思路反应能力和迅速构建展开框架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同样会给大家的托福写作带来巨大帮助,而且也不会再额外占用考生每天较为完整的备考时间段。结合一定的写作训练量,考生的托福写作水平将突飞猛进。

托福写作模板:改变家乡的环境

If you could change one important thing about your hometown, what would you change? Use reasons and specific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answer.

托福写作模板范文参考:

If I could change one important thing about my hometown, it would be air pollution problem, and I will give the following reasons to explain why I want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I hope that my hometown can become a beautiful city. As an old industrial city, my hometown has made a great deal of contribution 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a result,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has been badly damaged. The forest has disappeared; the mountains have become bald, and the most awful thing is that the air quality becomes more and more worsen. People seldom see the blue sky during most time of year.

Another reason why I want to change my hometown's air pollution situation is that the city's development needs clean and tidy environment to attract investors. nowadays people have come to know that the city's environment, which is so called “software facility of the city”,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ity's future. For example,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is very poor, many local students who pursue their study out of the city would rather find the job in other cities than coming back to their hometown after they graduated. In addition, nowadays people hav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health. If the air pollution problem cannot be solved as quickly as possible, people's requirement for a healthy body will never be realized.

In my mind, changing air pollution will apparently be my first choice if I can change one important thing about my hometown. Fortunately people in my hometown are gradually aware of the serious problem and start doing something about it.

托福写作模板:看电视对儿童的优缺点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Watching television is bad for children. Use specific details and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answer.

托福写作模板范文参考:

Everything consists of goodness and badness. People cannot evaluate something only by its benefit or only by its harmfulness. This is why I disagree with the point that watching television is bad for children. I admit that if the children do not watch TV properly, such as watching television excessively or seeing something unfit for them in TV, watching TV would do harm. However, watching TV can benefits children if they make good use of it. Watching TV can help children learn a lot of knowledge in an interesting way, can be a good entertainment for children, and can help children manage their time. In those senses, watching TV is not bad for children.

First of all, most TV programs for children are designed in an interesting way, which is easier for children to understand. For example, a lovely presenter tells a beautiful story with attractive frames on TV and at the same time she introduces some knowledge to her young audience. Thus, children can get knowledge by listening to a story.

Secondly, watching TV can be a different form of various entertainments from what children are accustomed to. Most children like animated cartoons that give them charming images. Some children may enjoy their time in children entertainment TV programs and may also enjoy watching other children performing in TV. Hence, watching TV is another entertainment for children.

Lastly, watching TV can help children make good use of their time. Many TV programs have their certain times. Children always know the show times of their favorite programs. If they want to watch these programs on time, they should complete others things by that time. In other words, children have to be quicker in their other activities. Thus, watching TV can be an active help when children plan their time.

I do admit that watching TV properly needs direction of the parents. Yet, we cannot doubt watching TV is good in some ways for its teaching knowledge to the children, for its entertaining the children and for its well effecting on children's time. I believe most adults today can still remember how their favorite children TV programs benefited them when they were children.

托福写作

篇6:托福新人经验

托福新人分享经验

一、时间

现在沈阳东大考点进场时间为9:40,原本我以为是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进场……最好早上8点以后出门,9点到那里就好,开始办理手续、订机位什么的,

别太早,不然你会后悔没吃午饭,早饭吃早了,进了考场,没一会就会饿的!

二、点心

带一块巧克力、一瓶饮料,可以保证体能和情绪。带一些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中间休息10分钟时,多吃点。一般,那时已经是中午了,所以还是要吃点东西!

三、早餐

早上不要吃太饱,也别太少,八分就好。别喝太多水,会想去WC……

四、考场

考场什么都不让带进去的,里面会发草稿纸和铅笔。包包会存在外面柜子里!出来休息时,才能开箱拿吃的!

五、证件

身份证+(护照or学生证)都可以。

六、情绪

保持一个轻松平稳点的心态。会的,你进考场前就会了;不会的,考试时也不要崩溃,兴许老师灵魂附体你也会了……总之,心态为王!我前面的男生阅读还没答完就开始骂人,听力没听完,就pia pia地拍大腿了,那样子真的很不好……Bless him~

七、答题

答题时别慌,看清上面的计时时间,我写作第一题时,就光顾写了,写完没看时间,着急答下一题,以为上面所有题目的计时是连在一起的,没怎么检查,直接过,发现下一题写作时间是独立计算的!

所以,平时要多练习TPO的!

八、总结

最后说一句,平时题没练到,阅读和听力会很吃力,口语、写作还会有欠缺的地方,

所以,要加倍练习,以便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阅读和听力加试还是要多看的,这样遇到加试就不会慌。我遇到的阅读加试,40分钟……见到下一段提示40分钟,26题时,不要慌,你真的不知道,这个是问题还是经典加试,好好答题就是了,等到下一个出现40分钟,26题时,continue!看见熟悉的加试题,上面要是没好好答,你就会有想推倒墙的冲动!

九、最后,托福真的.是一个ability的text!平时多练习,上考场才不会慌!

感谢我准备托福以来,一直陪伴我的小白;我看题郁闷时,备受我折磨的阳阳……还有教给我知识的可爱人们。我会继续努力的。Whatever the result,I am on my way to future,where my dream are there。

PS:当早上起床,可以悠闲的吃一碗香喷喷、热乎乎的米饭,啃根香肠,看看电视时,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啊!

托福阅读高分备考经验

托福学习计划

学习经验演讲稿

学习经验演讲稿

托福听力学习计划

恒大地产面试经验

官方推荐托福复习经验与复习技巧

托福阅读和托福听力双满分经验

托福备考从100分到110分经验

学习经验介绍发言稿

托福学习经验大(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托福学习经验大,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