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权仔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共含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权仔”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篇1:中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中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摘要:中国饮用水源水污染日益严重,传统净水工艺面临新问题.通过对中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分析,探讨了预处理技术、强化混凝处理技术、膜法深度处理技术、氧化偶合絮凝处理新技术的作用效果与机理,阐述了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重要性,展望了我国饮用水源水处理发展趋势.作 者:潘碌亭    Pan Luting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92 期 刊:工业水处理  ISTICPKU  Journal: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年,卷(期):, 26(6)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    生物接触氧化    强化混凝    絮凝   

篇2:微污染水源水化学生物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微污染水源水化学生物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摘要:针对我国水源水质日益恶化的现状,根据近年来国内在微污染源水的预处理方面取得的成果,通过比较、分析化学与生物预处理技术,综合分析评价了化学与生物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在工程应用中的实践效果.对微污染源水预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今后的`水处理技术将化学、生物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特点及优势进行综合治理,从而达到最低成本下的最佳去除效果.作 者:操龙玉    刘宏远    Cao Longyu    Liu Hongyuang  作者单位:操龙玉,Cao Longyu(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14;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3)

刘宏远,Liu Hongyuang(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14)

期 刊:广东化工   Journal: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 37(4) 分类号:X5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    预处理   

篇3: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以微量有机物,氨氮污染为主要特征的微污染水源水给常规水处理工艺提出了挑战.常规水处理工艺对此类水源水的处理效果很差,难以达到国家的`饮用水标准.通过对多种水处理技术包括强化常规处理技术,化学及生物预处理,高级氧化、吸附和膜处理技术等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原理、作用及优缺点等进行了探讨.

作 者:陈越 宋梅 CHEN Yue SONG Mei  作者单位:辽宁省城市建设学校,辽宁,沈阳,110015 刊 名:辽宁化工 英文刊名: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 37(2)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   强化常规   生物预处理   水处理  

篇4: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工艺研究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工艺研究

饮用水水源微污染日益严重,给传统的'饮用水处理工艺提出新的挑战.阐述了饮用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BAF、生物活性炭滤池、加强混凝沉淀、膜法处理技术及应用,并给出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作 者:曹P CAO Fang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刊 名:河北化工 英文刊名:HEBEI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INDUSTRY 年,卷(期): 30(9) 分类号:X52 关键词:微污染   BAF   强化混凝沉淀   膜法  

篇5:微污染水处理研究进展

微污染水处理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饮用水源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微污染,现有常规处理工艺已无法有效地去除此类物质.本文叙述了处理饮用水源中微污染物的主要技术,包括生物氧化预处理、化学氧化预处理、强化混凝、活性炭深度处理和膜分离技术,并且概括了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作 者:刘肃  作者单位: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广东,广州,510170 期 刊:中国科技博览   Journal: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年,卷(期):, “”(25) 分类号:X5 关键词:微污染    生物氧化    化学氧化    强化混凝    活性炭    膜分离   

篇6:国内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煤矿矿井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由于不同矿山的.地质条件等因素变化很大,矿井水的杂质成分与含量也有很大差异.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实验室研究工作,对国内煤矿矿井水的处理技术现状进行了综述.

作 者:王平Wang Ping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刊 名:同煤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DATONG COAL MINING ADMINISTRA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X751.03 关键词:煤矿开采   矿井水   矿井水处理  

篇7:微污染水源处理实验报告

微污染水源处理实验报告

环境实验报告

摘要:为了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掌握混凝剂的特性,决定针对微污染水源处

理方面进行设计性实验,我们采用了AL2(SO4)3混凝剂,对于我们所取的麓湖水样来说,其最佳投药量为50 mg/L,最佳适用范围为40 mg/L ~60 mg/L。而混凝效果受以下因素影响:(1)废水性质的影响(2)共存杂质的种类和浓度(3)混凝剂的影响。水的胶体杂质浓度、PH值、水温及共存杂质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混凝效果。投药量最大时,混凝效果并不一定是好的。因为当铝盐投药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产生“胶体保护”作用,使脱稳胶粒电荷变号或使胶粒被包卷而重新稳定。而且投药量大也容易出现产生大量含水率很高的污泥的问题。

关键词:混凝、混凝剂AL2(SO4)3、矾花、浊度、投药量、PH。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

1、要求认识几种混凝剂,掌握其配制方法。 2、观察混凝现象,从而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 3、认识混凝理论对微污染水源处理的重要意义。

二、水样水质、仪器设备及药品

水样水质:取至汾河的微污染水,水温属于常温水,浊度>10。

仪器设备:1000ml量筒2个;1000ml烧杯6个;100ml烧杯2个;10ml移液管

2个;2ml移液管1个;医用针筒1根;洗耳球1个;光电浊度仪1台;六联搅拌器1台。

药 品:AL2(SO4)3。

三、实验原理

水中粒径小的悬浮物以及胶体物质,由于微粒的布朗运动,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和胶体表面的水化作用,致使水中这种含浊状态稳定。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后,由于如下原因:①能降低颗粒间的排斥能峰,降低胶粒的δ电位,实现胶粒的“脱稳”;②发生高聚物式高分子混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③网捕作用,从而达到颗粒的凝聚。

四、实验步骤

实验方法:变速混凝搅拌器混凝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1)到麓湖取水样。

(2)认真了解ZR4-6型混凝试验搅拌器的使用方法。

(3)用1000 mL量筒取6个水样至6个1000 mL烧杯中(所取水样已经过均匀混合搅拌,且取样时是一次量取)。

(4)投药量:AL2(SO4)3 0.5、1.5、2.5、3.0、3.5、4.0mL(所配给的AL2(SO4)3的浓度c为20 g/L)。

(5)将第一组水样置于ZR4-6型混凝试验搅拌器下(搅拌时间和程序已按说明

书预先设定好)与此同时,按计算好的投药量,用移液管分别移取不同量的药液 至加药管中。

(6)开动机器,在第一次自动加药后,用蒸馏水冲洗加药试管两次。 (7)混凝实验搅拌器以500r/min的速度搅拌30s,150r/min速度搅拌5min,80r/min的速度搅拌10 min。

(8)搅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矾花”形成的过程,“矾花”外观、大小、密实程度等。

(9)搅拌过程完成后,停机,静沉15 min,观察并记录“矾花”沉淀的过程。 (10)第一组6个水样,静止15 min后,用医用针筒取出约的上清液,并分别用浊度仪测出剩余浊度,记入表中。

(11)比较第一组实验结果,根据6个水样所测得的剩余浊度值,以及水样混凝沉淀时现象观察记录的分析,对最佳投药量所在区间做出判断,缩小实验范围为3.0左右,加药量取2.5、2.7、2.9、3.1、3.3、3.5 mL的浓度c为20 g/L的AL2(SO4)3。重复以上实验步骤。

五、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中各个指标的测定数据记录表

六、数据处理及结果 实验过程的观察记录表

七、对结果的分析、讨论及改进设想

1、根据混凝曲线图确定药剂的.最佳投药量和最佳适用范围。

答:根据混凝曲线图确定药剂的最佳投药量为50 mg/L,最佳适用范围为40

mg/L ~60 mg/L。

2、混凝剂AL2(SO4)3的特点、主要优缺点。

答:当PH<3时,简单水合铝离子[Al(H2O6)]3+可起压缩胶体双电层作用,在PH

=4.5~6.0范围内(视混凝剂投量不同而异),主要是多核羟基配合物对负电荷胶体起电性中和作用,凝聚体比较密实;在PH=7~7.5范围内,电中性氢氧化铝核物[Al(OH)3]n可起吸附架桥作用,同时也存在某些羟基配合物的电性中和作用。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6.5~7.8之间,铝盐的混凝作用主要是吸附架桥和电性中和,两者以何为主,决定于铝盐投加量,当铝盐投加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产生“胶体保护”作用。

优缺点:精制硫酸铝杂质含量小,价格较贵;粗制硫酸铝杂质含量多,价格

较低,但质量不稳定,增加了药液配制和废渣排除方面的操作麻烦。采用固态硫酸铝的优点是运输方便,但制造过程多了浓缩和结晶工序。如果水厂附近就有硫酸铝制造厂,最好采用液态,这样可节省浓缩、结晶的生产费用。硫酸铝使用方便,但水温低时,硫酸铝水解较困难,形成的絮凝体比较松散,效果不及铁盐混凝剂。

3、在混凝实验中应注意哪些操作方法,对混凝效果有什么影响? 答:在混凝实验中应注意的操作方法及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如下:

1)在混凝实验中量取水样时应先搅拌均匀,并且一次量取,以此来减少取样浓度上的误差;

2)移取药液时应尽量做到精确。加药量在药液少时,要掺点蒸馏水摇匀,以免沾在试管上的药液过多,影响投药量的精确度;

3)在自动加药后,要有蒸馏水冲洗加药的试管两次,以确保投药量的精确,而且冲洗的速度要快,因为搅拌时间是有限定的,这一系列的程序也是有一定要求并事先已设定好的,速度快才不会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

4)移取烧杯中的沉淀水上清液时,要用相同的条件取上清液,不要沉下去的矾花搅拌起来,以确保所测浊度的精确性。

八、结论 一、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简述影响混凝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

答: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1、水温影响 原因:(1)混凝剂的水解速度慢,生成的絮凝体细而松,强度小,不易沉。

(2)低温水的粘度大,颗粒沉降速度降低,而且颗粒之间碰撞机会减少,影响了混凝效果。 改善措施:(1)增加混凝剂的投量,以改善颗粒之间碰撞条件。

(2)投加助凝剂(如活化硅酸)或粘土以增加绒体重量和强度,提高沉速。

2、水的PH值和碱度影响

+

(1)铝盐的水解过程中不断产生H,从而导致水的PH值。要使PH值保持在最佳范围以内,水中应有足够的碱性物质。天然水中均有一定的碱度(通

-常是HCO3),它对PH值有缓冲作用。当原水碱度不足或混凝剂投量甚高时,水的PH值将大幅度下降以至影响混凝剂继续水解。(2)采用三价铁盐混凝

3+3+

剂时,由于Fe水解产物溶解度比Al水解产物溶解度小,且氢氧化铁并非典型的两性化合物,故适用的PH值范围较宽。用硫酸亚铁作混凝剂时,应首先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方可。(3)高分子混凝剂的混凝效果受水的PH值影响较小因此,要投加碱剂(如石灰)以中和混凝剂水解过程中产生的氢离子。

3、水中悬浮物浓度的影响

(1)水中悬浮物的浓度很低时,颗粒碰撞速率大大减小,混凝效果差。 (2)水中悬浮物的浓度很高时,为使悬浮物达到吸附电中和脱稳作用,所

需铝盐或铁盐混凝剂量将相应大大增加 改善措施:(1)在投加混凝剂的同时投加高分子助凝剂。

(2)投加矿物颗粒(如粘土等)以增加混凝剂水解产物的凝结中

心,提高颗粒碰撞速率并增加絮凝体密度。

(3)采用直接过滤法。 4、共存杂质的种类和浓度

共存杂质包括有利于絮凝的物质和不利于混凝的物质。 5、混凝剂的影响

即混凝剂种类的选择和投药量值的确定。 二、为什么投药量最大时,混凝效果不一定好? 答:投入的药量应根据胶体浓度及无机金属盐水解产物的分子形态、荷电性质和

荷电量等而确定。当高分子混凝剂投药量最大时,会产生“胶体保护”作用。胶体保护可理解为:当全部胶粒的吸附面均被高分子覆盖以后,两胶粒接近时,就受到高分子的阻碍而不能聚集,这种阻碍来源于高分子之间的相互排斥。排斥力可能来源于“胶粒-胶粒”之间高分子受到压缩变形而具有排斥势能,也可能由于高分子之间的电斥力(对带电高分子而言)或水化膜。而且投药量大也容易出现产生大量含水率很高的污泥的问题。这种污泥难于脱水,会给污泥处置带来很大困难。所以投药量最大时,混凝效果不一定是好的,应该根据具体废水的性质以及共存杂质的种类和浓度,通过实验,选定出适当的混凝剂种类与投加的剂量。

篇8: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制备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制备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摘要: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应用广泛,是水处理药剂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重点介绍了国内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按不同的'生产原料,归纳了聚合氯化铝的制备技术,分析了各种制备技术的特点,提出了目前我国聚合氯化铝生产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建议,并对聚合氯化铝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与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作 者:潘碌亭    束玉保    王键    吴蕾    PAN Lu-ting    SHU Yu-bao    WANG Jian    WU ki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92 期 刊:工业用水与废水  ISTIC  Journal:INDUSTRIAL WATER & WASTEWATER 年,卷(期):, 39(3) 分类号:X703.5 TQ314.253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    絮凝剂    水处理技术   

篇9:丹江口库区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与对策

丹江口库区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与对策

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凋中线工程的`渠首,是国务院决策的一项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宏伟工程.这项工程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让缺水地区人民喝上优质、洁净的丹江水.农业面源的污染与水质保护和环境保护关系十分密切.按照国家提出的“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生态后用水”的总体方针,必须加大库区水源地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杜绝水质污染,确保京津冀地区饮用上放心水.笔者对南阳市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7条治理对策,旨在对综合治理工作有所裨益.

作 者:兰书林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管理站,河南,南阳,473000 刊 名:农业环境与发展 英文刊名: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年,卷(期): 26(3) 分类号:X3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渠首   库区水源地面源污染   综合治理  

篇10: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研究

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研究

固定化生物陶粒工艺是一种有效去除水源水中污染物的方法,本文采用固定化生物陶粒反应器对龙虎泡原水进行处理,实验表明,固定化生物工艺对OC的去除率为25.6%,氨氮去除率为64.1%,浊度去除率为83.8%,对UV254的去除率为13.3%,其效果比单纯生物滤池及工程菌液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OC和氨氮的.去除率是为其他两种工艺的两倍.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对有机物的去除始终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对各层微生物的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分析,指明微生物的衍替规律.最后对成熟滤料进行电镜扫描分析,指出微生物在载体上的生长状态.

作 者:闵祥发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刊 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英文刊名: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X7 关键词:固定化   微生物   处理效果   生长规律  

强化混凝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

微污染水源水的强化絮凝处理

恶臭污染现状与处理技术

含聚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微机械陀螺测试与标定技术研究

植物抗性化学诱导技术研究开发现状与展望

空间环境效应评价与防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设想

开远市恶臭污染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

论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与对策

污染土的研究现状及其评价与处理方法

中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