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开远市恶臭污染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共含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林木”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开远市恶臭污染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
摘要:介绍了开远市恶臭污染现状,提出了防治对策.作 者:郑云华 邢慧萍 ZHENG Yun-hua XING Hui-ping 作者单位:郑云华,ZHENG Yun-hua(开远市环境科研监测所,云南,开远,661600)邢慧萍,XING Hui-ping(开远市畜牧局畜牧技术推广站,云南,开远,661611)
期 刊:环境科学导刊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 年,卷(期):, 29(3) 分类号:X51 关键词:恶臭 现状 防治 开远珠江流域污染源现状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摘要:基于贵州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对珠江流域贵州境内污染源现状及其水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现阶段珠江流域各类污染源的排污特点及生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并对开展水污染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议.作 者:何能勇 姜平 作者单位:何能勇(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姜平(贵州省环境保护厅,贵州,贵阳550002)
期 刊: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Journal:KEHAI GUSHI BOLAN(KEJIAO CHUANGXIN) 年,卷(期):2010, “”(2) 分类号:X2 关键词:珠江流域 贵州 污染源普查 水污染防治恶臭污染现状与处理技术
恶臭物质的.来源主要有工业生产、生命活动和人类生活两方面,影响人们的生活,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恶臭的测定采用科学仪器法和感官测定法,并制定相应的恶臭强度分级方法.常用的恶臭物质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作 者:邹凯旋 张勇强 作者单位:邹凯旋(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工业废物处理站,广东深圳,518101)张勇强(深圳市宝安区环境保护局)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11) 分类号:X5 关键词:恶臭污染 强度 处理我国农田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摘要:农田污染影响到我国农业可持续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污染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治理难度逐步加大是我国农田污染的现状,造成农田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来自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物和工业污染物,其中农业污染源日益成为我国农田污染最为主要的来源.通过分析我国典型区域农田污染的主导因素,提出加强我国农田污染控制的技术对策: (1)加强农业污染源的'控制: (2)加强污灌区的污水处理; (3)做好生活污染物的回收处理工作; (4)开展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作 者:孔箐锌 陈阜 作者单位:孔箐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陈阜(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期 刊: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Journal: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NEW ENERGY INDUSTRY) 年,卷(期):, “”(4) 分类号:X5 关键词:农田污染 土壤污染 防治对策 农产品安全廊坊市乡镇企业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近年来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为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也给广大农村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因此,抓住乡镇企业污染防治问题就抓住了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必须把乡镇企业污染防治特别是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摆在战略的高度上加以重视.
作 者:张海霞 马文秀 李慧君 王健为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分院;廊坊市环境监测站 刊 名:乡镇企业研究 PKU英文刊名:STUDIES ON TOWNSHIP ENTERPRISES 年,卷(期): “”(3) 分类号:F2 关键词:黎城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区,位于长治市东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山西省的“东大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县境东西宽约22.2公里,南北长约50公里,国土面积1101平方公里。黎城县境内水源缺乏,河流仅有清浊两漳河襟带南北,南为海河流域浊漳水系,流域面积600平方公里,北为海河流域清漳水系,流域面积510平方公里。泉水42处,水量甚微。
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生态环境已处于因不合理开发遭受破坏的现状,地下水位下降。出现普遍缺水现象,区域生态环境已非常脆弱。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多,虽通过“全面达标”发放排污许可证等手段,在工业废水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废水排放总量却没有减少,特别是由生活污水造成的面源污染呈加重趋势。据监测,我县浊漳河石梁断面枯水期水质污染程度已达到五类水体。因此,治理辖区内的水污染尤其是城区内的水污染迫在眉睫。
一、辖区内水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地表水域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流域污染严重,由北向南网络全境,并一直处于劣势变化。县内共有大小河流近600条,其中常有清水流出,且有一定流量的有17条,较大的河流为清漳河、浊漳河。各河流沟道的基本特征:一是清、浊两漳河均属于过境河流,流域面积大;二是清、浊两漳河流量年内分布不均,水量不稳定,浊漳河每年枯水季节还会发生短时间的断流,而其他河,除源泉河有0.12m/s基流量外,都属于季节性河流,三是冲蚀严重,泥沙量大。黎城县主要河流见下表
黎城县主要河流统计表
2、地下水环境状况:黎城县的地下水储量约为0.97亿m/a,动储量每年0.88亿m,调节储量约为0.27亿m/a。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河流渗入及裂隙水补给。黎城盆地与周围山区的地下水比较充足,可开产量达到0.77亿m,可充分开发利用。
3、废水排放情况
(1)工业废水排放
全县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4.58万吨。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4.86吨、氨氮1.47吨、石油类0.32吨。工业企业废水部分实现了达标排放。
(2)生活污水排放
20全县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71.5万吨,城镇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588.77吨、氨氮92.72吨
二、水污染原因
1、工业废水。我县发展的工业企业主要是以矿产资源产选、化工、电力、冶金、钢铁为主,由于这些企业的设备部分陈旧简陋,工艺落后,势必给我县的水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
2、农业面源污染。我县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未能被作物吸收利用,通过地表径流而进入水环境,而有时使用过的农药瓶、袋弃置与沟渠边、池塘旁,导致了水环境的恶化。二是畜禽养殖,养殖场的畜禽粪尿大部分得不到收集,畜禽粪尿散失,粪肥露天堆放,雨水冲淋,地表径流,未经无害化处理排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3、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城区年产生居民生活污水186.5万吨,由于我县的城市基础设施没有实现雨污分流,污染物直接通过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入浊漳河,对漳河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4、水土流失。由于前些年的毁林开荒、开山采石、河道采砂以及在各支流内非法采矿等野蛮行为,致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生态调节能力下降,加剧了水土流失。目前,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了2%,流失的水土进入海河流域浊漳水系,造成了河流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和氨氮的严重超标。
5、城区内渗水井、公厕以及排水管线和部分化粪池渗漏,直接污染地下水,导致水体恶化。
三、水污染防治对策
1、切实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针对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严重的趋势,按照《黎城县县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和《黎城县乡镇饮用水源保护与环境评估技术报告》,尽快制定水污染防治有关政策,为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还设立了专项资金。
2、加快水资源开发步伐。首先,要加大水源工程投资力度,确保水资源规划顺利实施。其次,实现全县供水管网联网。面对我县水资源形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用水量增长方式及其管理模式,必须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和水的安全度,提高水利科技成果的贡献率。
3、提高水源保护意识,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在治理水污染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决贯彻实施《水法》和《环境保护法》,坚决制止和处罚一些企业污水乱排放现象,有计划有重点地搬迁高污染企业,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严禁污水超标准排放。加快废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从而实现人水和谐共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转变观念、深化水资源和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我县是一个水利水害同时并存的地区,在水源建设管理上,我们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转变水利观念,及时调整治水思路,要把水利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要对整个水环境问题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特别是要重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保护,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努力实现水利现代化。要逐步把水利建设从工程型水利转向资源型水利。这是我国也是我县发展的趋势,也是我们走出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根本途径。
5、实行总量控制,积极治理重点污染源,巩固达标成果。通过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发放排污许可证、采取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等措施,对排放污染物的工矿企业进行严格管理,查清水污染源的水质、水量、种类和排污口的设置,在此基础上分配总量控制指标,把辖区的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6、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出台《生态县建设规划》、《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通过规划、工程的组织实施,为恢复、保护县域内流域自然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7、推行清洁生产,实行全过程污染控制,压缩污染物排放量。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入手,鼓励优先推行清洁生产。在企业改造过程中加大技术投入,摒弃传统落后的工艺,把节约资源、能源的无废少废技术和推行清洁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实现污染物的最少化。只有排废得到有效控制,才有可能减轻河流的污染负荷,恢复水源自净功能,从而改善水环境现状,达到“资源—经济—环境”系统的良性发展。
8、加强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为保护水环境,我县制定了《水环境功能保护区划技术报告》,将辖区内水源地划分为一级、二级保护区。应建立完善辖区内流域监测网络、实现优化监测布点的同时,设立省级源头生态监测站。
9、依法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为切实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避免发生水污染事故,应采取强制措施,对造成水污染的单位进行全面清理,做到该处罚的处罚、该整治的整治,决不姑息。对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破坏水体的进行严肃查处,依法取缔各种非法作业行为。
1生活垃圾中转站
1.1中转站内外均受到进站垃圾收集车的渗沥液污染,形成了经常性的、大面积的恶臭污染源。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各中转站都制定了完备的保洁管理制度,但及时性和有效性往往不够。特别是站外,行车线道路恶臭强度等级仍可达到2级。通过实地勘查发现,进入中转站的垃圾收运车的滴漏是造成地面恶臭散发的主要原因。
1.2中转压缩工艺垂直压缩中转站站内垃圾恶臭污染面较大,涉及到卸料大厅和转运大厅。垂直压缩只是将转运桶作为压缩腔,当转运桶移走后,就会出现放置转运桶的区域无空间阻隔,使转运大厅与卸料大厅连通,形成卸料大厅恶臭向转运大厅扩散。水平压缩中转站站内垃圾恶臭污染面较小,只污染到卸料大厅。水平压缩设有固定压缩腔,垃圾转运只是由与压缩腔连接的转运箱完成,因此,始终保持卸料大厅与转运大厅间空间的阻隔,使卸料大厅恶臭无法向转运大厅转移。
2种中转压缩工艺工作区内恶臭污染情况见
2.1垃圾卸料通过比较同一中转站内3块区域的恶臭强度等级,可知卸料口附近恶臭污染最严重,是站内恶臭控制的重点区域。主要原因:垃圾收运车在卸料口卸料时有严重的扬尘产生,加剧了恶臭弥散;水平压缩在垃圾收运车卸料过程中,不能随时启动半潜式推头将垃圾推入压缩腔造成垃圾暴露。垂直压缩因直接由小吨位垃圾收运车将垃圾卸入大吨位转运桶,造成转运桶必须长时间敞开箱盖等待垃圾卸入。因此,不论采用何种中转压缩工艺,均存在垃圾暴露问题,其卸料口恶臭污染严重。
2.2站内恶臭浓度分布。卸料口作为恶臭污染的最严重区域,站内恶臭浓度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特点明显,即距离卸料口越远、浓度越低。调查发现,在转运大厅地面渗沥液污染较少的情况下,距容器区越远恶臭强度等级越低,并且在中线以外基本无臭味。
3结论
3.1中转站内部的恶臭污染主要来自卸料口和外来驳运车辆滴漏渗沥液,外部的恶臭污染主要来自外来驳运车辆滴漏渗沥液。因此,中转站的`恶臭控制重点为卸料口及外来驳运车辆的渗沥液滴漏。
3.2中转压缩工艺对站内恶臭污染分布有直接影响,垂直压缩工艺由于卸料大厅(上层与转运大厅(下层连通,致使卸料大厅内恶臭污染易于向转运大厅扩散;水平压缩工艺由于固定压缩腔的空间阻隔,致使卸料大厅内恶臭污染值往往高于转运大厅。
3.3中转站内卸料口是整个中转站恶臭污染最严重区域,是最重要的固定污染源。因此,该区域的臭气污染防控措施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卸料口区域臭气的大量集中收集和达标处置,二是区域性封闭卸料作业和恶臭外溢防控。
4.1过程性防治。在中转站运营过程中,垃圾收集车大量集中进出产生的流动臭气,主要的防治措施:
①优化中转站内的交通运输系统,尽可能缩短收集车辆的行驶路线,减少和控制车辆卸料排队现象;
②车辆进出站前进行车身和轮胎冲洗,进站前提前排净渗沥液;
③确保收集车辆箱体密闭性,及时更换密封件,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4.2区域性防治。
①降低垃圾外暴露面积,缩短暴露时间;
②在垃圾收集车卸料时,卸料机构和垃圾收集车应形成封闭结构,抑制灰尘的飞扬;
③卸料大厅的臭气和灰尘由设置的吸风罩抽吸,经处理达标后排放。以上海浦东周浦生活垃圾中转站为例,设计处理规模为300t/d,建筑面积3652m2,采用卧式推入装箱技术,主要工程内容包括主体车间、卸料大厅、坡道、通风除臭间、污水处理设施等。
4.3在项目设计和运营过程中,针对臭气、灰尘的区域性产生特点,主要采取的防治措施:
①整个作业车间为封闭式设计,在收集车辆进出口处设置了风幕,设有完整的吸风系统并能形成负压,防止臭气外溢,并在卸料大厅四周布置植物液喷淋系统,降解臭气;
②垃圾倾卸口处设有除尘除臭抽吸风口,收集后的臭气经净化装置及臭气吸附剂吸附后排放;
③在卸料槽上方设置喷淋、除臭系统,降低扬尘,降解臭气,车辆卸料时自动启动喷雾降尘,喷雾的同时加入化学除臭剂,通过除臭抽风系统进行活性炭吸附和药浴处理后高空排放。
5结论和建议
5.1通过优化站内交通运输系统,强化车辆冲洗保洁管理,提升收集箱体密闭程度,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站外行车道路臭气污染,防止因车辆行驶造成站内外臭气空间上的移动。
5.2垃圾卸料作业是造成站内臭气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卸料口是整个中转站恶臭污染最严重区域。通过采取风幕、喷淋、除臭、吸附等区域性防控措施,最大限度控制卸料作业产生扬尘、集中收集臭气,经处理后最终实现合理、达标排放。
5.3中转压缩工艺对站内恶臭污染分布造成直接影响。垂直压缩工艺中,为降低转运箱内垃圾暴露面积和时间,建议上下2层大厅之间设置自动关门装置,在卸料等待时形成空间阻隔,从而有效防止卸料大厅内恶臭污染向转运大厅扩散。
山西省地表水资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摘要:以统计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山西省污水排放现状,对主要河流及水库水质情况的.主要污染物及超标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水资源污染的防治对策.作 者:韩德宏 HAN De-hong 作者单位: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临汾分局,山西,临汾,041000 期 刊: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ISTIC Journal: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ENGINEERING 年,卷(期):, 19(3) 分类号:X52 关键词:河流 水库 地表水资源 污染防治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
摘要:对蚌埠市近年来农业发展总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其调查结果及由此带来的农业污染现状,并对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以为蚌埠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作 者:余惠玲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环境监测站,安徽蚌埠,233040 期 刊:现代农业科技 Journal: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8) 分类号:X322 关键词:农业发展 污染防治 现状 对策 安徽蚌埠小城镇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分析
摘要:小城镇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将产生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文中针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矛盾,分析了小城镇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等具体防治对策.作 者:张图 陈春梅 Zhang Tu Chen Chunmei 作者单位: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400020 期 刊:广东化工 Journal: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2010, 37(5) 分类号:X 关键词:小城镇 环境污染 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