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共含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杉本赖赖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国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作为风险评价的一个重要分支,生态风险评价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国际上相关研究已空前活跃,但在中国,生态风险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对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生态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风险评价首先考虑环境管理的目标,因此生态风险评价的计划有助于评价的结果用于风险的管理和环境决策的制定,而风险管理的结果也可以有效地控刺风险.
作 者:程洁 赵洁 龚娟 Cheng Jie Zhao Jie Gong Juan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4(11) 分类号:X820.3 关键词:生态 风险评价 应用 生态风险管理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生态风险评价是伴随着环境管理目标和环境观念的转变而逐渐兴起并得到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区别于生态影响评价的重要特征在于其强调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所涉及的风险源以及评价受体等都在区域内具有空间异质性,因而比一般生态风险评价更复杂。通过讨论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特点和方法论基础,对有关概念和评价的方法步骤进行了理论探讨。
作 者:付在毅 许学工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刊 名:地球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年,卷(期): 16(2) 分类号:X32 关键词:生态风险评价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管理修复土地再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针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结果,但是对修复效果的评价研究却相对较少.实际上,在对污染土壤进行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修复后,再用前需要根据再用目的`对可能残留的污染物或修复剂是否会产生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问题进行风险评价.本文着重从修复场地原位观察法、实验室模拟观察法、微宇宙法和现场经验与推导法四方面讨论了如何能够有效、灵敏地诊断污染物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潜在危害,归纳了生态毒理学实验在评价修复土地再用风险中的作用;并对修复土地再用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作 者:刘家女 周启星 LIU Jia-nv ZHOU Qi-xing 作者单位:刘家女,LIU Jia-nv(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周启星,ZHOU Qi-xing(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
期 刊:生态科学 Journal:EC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29(3) 分类号:X171 Q14 关键词:污染土壤 生态风险评价 方法学 生态毒理基于景观结构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是指在区域尺度上描述和评估区域的环境污染、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产生不利作用的'可能性和大小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为区域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该文探讨了一种基于景观结构的评价方法及步骤,并提出了该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作 者: 作者单位: 期 刊:现代农业科技 Journal: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2010, “”(6) 分类号:X826 关键词: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景观结构 地统计学中国主要河口沉积物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通过分析长江口、珠江口、鸭绿江口和辽河口沉积物中典型污染要素PCB,Hg,Cd,Pb和As的`含量,评价了上述河口沉积物的质量现状,定量确定了诸河口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综合污染程度,长江口<鸭绿江口<珠江口<辽河口,长江口和鸭绿江口典型污染物的平均综合指数Cd分别为0.91和1.02,海域沉积物质量良好;而辽河口Cd污染程度较高(平均污染指数C if为3.38),珠江口As为中等污染参数(平均污染指数C if为1.57),潜在生态风险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鸭绿江口<长江口<珠江口<辽河口,Cd在辽河口具有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平均潜在风险参数E ir达101.53),而Hg在珠江口的局部海域具有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潜在风险参数E ir达51.20).
作 者:马德毅 王菊英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刊 名:中国环境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 23(5) 分类号:X820.4 关键词:沉积物 河口 生态风险 污染中国生态恢复效果评价研究综述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恢复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开展起来.中国是世界上生态系统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较早开展生态恢复研究和实践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批准和实施了一大批生态恢复工程.对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不仅是生态恢复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更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生态恢复方案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回顾中国生态恢复效果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生态恢复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思路及相应的方法与技术,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国生态恢复效果评价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作 者:吴丹丹 蔡运龙 WU Dandan CAI Yunlong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北京,100871 刊 名:地理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PROGRESS IN GEOGRAPHY 年,卷(期): 28(4) 分类号:P4 关键词:生态恢复 效果评价 综述 中国中国生态安全问题研究
分析和研究了中国生态安全问题提出的背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认为近几年来出现的黄河断流、洪涝灾害、沙尘暴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导致我国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重要原因;进入新世纪,我国面临自然灾害、生物入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食物安全和疾病传播等多方面的问题.为确保我国新世纪的生态安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维护我国生态安全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2)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3)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食品;(4)开展环境治理,提升环境质量;(5)建立预警系统,维护生态安全;(6)重视生态教育,提高生态素质.
作 者:黄国勤 石庆华 HUANG Guo-qin SHI Qing-hua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5 刊 名:江西科学 ISTIC英文刊名:JIANGXI SCIENCE 年,卷(期):2006 24(2) 分类号:X171 X24 X43 关键词:生态安全 自然灾害 生态破坏 生物入侵 环境污染 资源短缺 食物安全 防治对策 中国★ 风险评价范文
★ 我国财政风险研究
★ 教学反思研究现状
★ 中国教师生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