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可持续发展:增长、资源与极限问题之争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金钟仁面桃花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增长、资源与极限问题之争(共含9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金钟仁面桃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经济可持续发展:增长、资源与极限问题之争

篇1:经济可持续发展:增长、资源与极限问题之争

经济可持续发展:增长、资源与极限问题之争

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尽相同的.工业化早期阶段所带来的种种破坏性后果,引发了人们对生态与环境问题的严重关切.1972年<增长的极限>一书所引起的世界性的.争论,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资源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科技进步能不断发现新的能源与资源,但在每一个特定的人类社会阶段,能源与资源危机总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改变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作 者:丁任重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610072 刊 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WEST FORUM) 年,卷(期): “”(4) 分类号:F061.3 关键词:资源   增长极限   可持续发展  

篇2: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本文阐述了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过程中,在生态环境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审视人口、资源、生态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作 者:李平蓝岂凡 Li Ping Lan Qifan  作者单位:李平,Li Ping(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蓝岂凡,Lan Qifan(西藏民族学院经济系,陕西,咸阳,71)

刊 名: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2(3) 分类号:F124.5 关键词: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人口压力   资源告急   可持续发展  

篇3: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近几年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并促进了这一系列理论的发展,对这些理念的发展变化作进一步的分析,有助于认清世界和我国所面临的环境、生态问题,还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向的确定.

作 者:程岩 高峰  作者单位:丹东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系,辽宁,丹东,118003 刊 名:丹东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NDO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4(2) 分类号:F061.3 关键词:生态   环境   可持续发展  

篇4: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巨大的能源消耗.本文通过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的'有关数据对比分析,阐述了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的严重性,提出要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

作 者:吴建新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商业服务技工学校 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19) 分类号:F1 关键词:资源   环境   经济   污染   GDP   消费量  

篇5:俄罗斯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辨析

俄罗斯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辨析

迄今为止,人们对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得并不深入.俄经济增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协调甚至脱节现象.这是造成俄罗斯在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本文考察了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和俄过旺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原因,然后分析了俄罗斯为实现快速经济增长而付出的沉重代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了俄罗斯经济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深刻矛盾;最后得出了若干相关结论.

作 者:郭连成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刊 名:经济研究参考  PKU英文刊名: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年,卷(期): “”(78) 分类号:F1 关键词: 

篇6: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摘 要 自1960年舒尔茨以“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解释“现代经济增长之谜”之后,广泛的研究均论证了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我国现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卢卡斯人力资本溢出模型作为模型,综合部分学者的实证研究对人力资本存量就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显示我国人力资本的贡献率远低于资本的贡献率,这体现了我国缺乏人力资本积累的现象,这是由于我国现阶段以扩大实物资本投入来拉动经济规模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

因此,我国经济的转型的关键在于开发并利用好人力资本。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卢卡斯溢出模型

一、文献综述

从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以来,很多经济学家例如李嘉图、李斯特等都对经济增长问题有所研究。

斯密认为分工、贸易(交换)以及资本积累对劳动效率的提高以及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中明确地将增长划分为几类关键因素的贡献:人口与资源、资本、知识、政府、经济制度及节约的意愿,并指出人口数量和人均资本额的增加是提高产出的必要条件。

此后,以凯恩斯(Keynes,1936)“有效需求”为基础,哈罗德(Harrod,1939)和多马(Domer,1946)分别独立建立了含义相同的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资本的积累。

随后,为解决哈罗德―多马模型所存在的问题,索洛(Sollow,1956)和斯旺(Swan,1956)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索洛―斯旺模型中引入了技术进步因子。

经济学家舒尔茨1960年提出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将“现代经济增长之谜”解释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

舒尔茨(1961)运用经济增长余额分析法核算出美国1929年至1957年人力资本投资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3%。

随后,罗默在模型中引入人力资本变量,提出了两部门模型(Romer,1990)。

我国学者王金营认为其忽视了人力资本在技术进步中的积累与能量储存的作用,忽视了教育部门及其他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决定性作用和由此而引起的经济的增长。

而另一位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卢卡斯(Lucas,1988)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要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以解释持续增长的问题。

相对罗默的模型,卢卡斯模型不仅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而且将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引入模型,区分了人力资本所产生的“内在效应”和阿罗的“干中学”形成的人力资本所产生的“外部效应”。

从中得到结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并不需要像人口增长这样的外生力量就可以实现持续增长,其真正的增长源于人力资本积累。

同时,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中,较高的物质资本积累需要有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相对应。

二、人力资本的定义

人力资本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配第、斯密将投资于人的有用才能而形成的价值当作是资本来论述。

但将人力资本作为主要内容加以研究却是20世纪50、60年代。

舒尔茨结合经济增长问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Schultz,1962),个人接受教育后一旦“能够提供一种有经济价值的生产性服务,这就成为一种资本(Schultz,1990)”。

随后贝克尔的研究突出了人力资本的时间价值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贝克尔,1987)”。

有国内学者李建民给出的人力资本的两种定义――个体人力资本和全体人力资本,前者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而对于后者,则是指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的每一个个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及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

上述各定义虽然在表述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来看差别不大,对其进行概括可知人力资本应由两个主要特征组成:第一,以知识、技能和能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本脑力素质。

第二,以健康和寿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身体素质。

而本文中主要对第一类做出分析,较少考虑人力资源的'第二层面。

三、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

(一)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之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人力资本是现代社会大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投入要素,同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一样,缺之不可。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中一种可计量的要素投入,它和其他要素投入一样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相应的份额。

因此,它也是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之一,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从二战后大多数有形资本遭受极大破坏的联邦德国和日本在短时间内就能迅速恢复并复兴的现象就可以用人力资本的积累来解释。

(二)人力资本具有高收益性,能增加个人收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贝克尔(1950)研究结果表明,用机会成本和直接成本衡量,个人对中等或高等教育私人投资的收益率是14.8%。

明赛尔(1958)首次建立了个人收入分析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得到学校教育终结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在每一教育水平上都大约是13%――在初级教育水平上较低(17%),而在学院及更高的教育水平上则为32%(明赛尔,200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方国家工人实际收入水平普遍得到较大幅度,与此同时,劳动工时却大大缩短了。

这个工人收入增长之谜的谜底也正是因为人力资本收益率较高。

人力资本的高收益性能够增加劳动者的消费能力,促使消费结构将发生质的变化,将促使中国庞大的内需消费市场,以使我国经济得到转型。

(三)人力资本积累需要投资,能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人力资本投资是指通过人的投资,增加人的生产和收入能力的一切活动。

这促使投资形势所涉及的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和迁移等方面都会有加速发展,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又会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全社会的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人才的供给。

(四)较高的人力资本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增强科学发展意识

人力资本的提高将会使得人类能够正确地感知、及时地把握和迅速采取行动重新配置资源以应付非均衡状况的能力(姚先国,)。

而这种能力使得在社会经济的转型阶段中能够针对环境的改变而重新调整生产要素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另外,人力资本积累可以改善劳动者的精神素质,增强科学发展意识(胡德龙,)。

(五)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提高劳动质量

人力资本可以使劳动者记忆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解决问题能力都有所提高,从而缩短学习工艺操作的时间,善于改造、创新和发明,能较快地适应新的设备。

这些都可以在投入劳动力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产出量。

四、实证分析

文献综述中介绍的几种经济增长模型中,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更加切合本论文的题目,并且在我国研究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研究中运用的比较广泛,在本文中就介绍这一个模型并展示一些学者做的相关分析和结果。

卢卡斯的人力资本内生经济增长改造的模型称为人力资本外部性(溢出)模型,其生产函数为:

(一)王金营的研究

除此之外,在王金营(2001)的书中假设每个人的人力资本水平一致,并均以相同的时间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则H=u(t)h(t)N(t)简化了模型。

使用对其取对数之后的变形函数,王金营将1978年~我国国内总值Y(t)、资本存量K(t)、人力资本存量H(t)、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h四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取对数与函数对应得到三列新数据 ,对他们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模型系数α=0.694,β=0.324,根据所得模型可以计算。

从这个研究可以看出,我国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积极的贡献和作用,但一直较资本的贡献率低得多。

由于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不足,人力资本存量的人力资本水平增长率仍旧很低,成为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贡献份额小的原因。

另外利用与外部性要素贡献率同样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内生于劳动力有效劳动的贡献率发现在1978~19,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达到了9.99%,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二)其他学者的研究

景跃军与刘晓红()通过上述相同的方法确定了系数不同的模型,其中β与上面模型中的1-α同义,而γ则与上面模型中的β同义。

这个研究对我国1992~间的GDP等相关数据进行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做了分析,人力资本对GDP的贡献率仅有10.95%,明显低于资本的贡献率75.48%。

可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是在明显上升的,达到了10.95%,但明显不足资本的贡献率,所以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仍然主要还是依靠物质资本投入的资本密集型增长。

说明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仍然不足,我国经济始终是粗放型增长,未能建立起完善的人力资本作用的机制,因而也制约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Sollow Robert M.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70:56-94.

[2] Swan,Trevor W. 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J]. Economic Record,Vol.37:112-156.

[3] 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 雅各布・明赛尔.人力资本研究[M].张凤林,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16-117.

[5] 姚先国.论人力资本中的资源配置能力[J].经济科学,1997(4).

[6] 胡德龙.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M].江西出版社,2008:40-41.

[7] 景跃军,刘晓红.基于卢卡斯溢出模型的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J].东南学术,2013(1).

篇7: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当今世界,虽然高技术的发展已改变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的局面,但总体说来,自然资源的经济利用仍占很大的'比重。我国是世界第三矿业大国,并富藏其它自然资源.资源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力求探讨实现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问题和对策,着重研究了技术进步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作 者:张杰辉  作者单位:辽宁省委政策研究室 辽宁沈阳 110006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 16(6) 分类号:F293.1 关键词:自然资源   资源城市   技术进步  

篇8:资源回收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回收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及内涵,并探讨了我国资源现状与资源回收的意义,分析了几种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途径.

作 者:李琼 肖作兵 奚旦立  作者单位:李琼,肖作兵(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生物食品系,上海,33)

奚旦立(东华大学,环境学院,上海,200051)

刊 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英文刊名: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年,卷(期): “”(11) 分类号: 关键词:资源回收   可持续发展   固体废弃物  

篇9: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中最主要和最核心的内容.<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强调指出:“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过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

作 者:叶飞文  作者单位:福建省计委 刊 名:市场经济研究 英文刊名:MARKET ECONOMY RESEARCH 年,卷(期):2001 “”(4) 分类号: 关键词: 

劳务经济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

上海经济增长质量评价

探析绿色化学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秦巴山区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真实经济增长和汇率重估

煤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析论文

物理教案-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增长、资源与极限问题之争(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增长、资源与极限问题之争,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