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训练中保护与帮助的意义与策略论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图图图什么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体操训练中保护与帮助的意义与策略论文(共含4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图图图什么”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体操训练中保护与帮助的意义与策略论文

篇1:体操训练中保护与帮助的意义与策略论文

体操训练中保护与帮助的意义与策略论文

体操训练是体育教中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中的跑步、跳远相比更能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但是在体操训练中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就很容易受到伤害,那么在体操训练中保护和帮助是十分重要的,也成为教育工作者极为重视的话题。学生在体操训练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决定了体操训练是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学生在体操训练中不但可以锻炼身心健康,也可以借用体操训练开释放自己在学习中的压力。

一、体操训练中的保护与帮助重要作用

体操训练的项目有很多种类,例如双杠、跳马等,并且这些体育项目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体操训练也是不例外的,有效增加学生对体操训练的兴趣是提高体操训练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体操训练具有很强的运动性,它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使学生在体操训练的过程中很容易受伤。有的学生因学习的压力过大,在心理上存在了一定的障碍,害怕自己无法单独的完成体操训练的任务,并且,看到老师的演示后,逐渐的丧失了信心,这样导致学生在独立进行体操训练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动作不当的情况发生,使学生在体操训练中经常有受伤的情况发生。所以,老师要在学生进行体操训练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保护和帮助,正确指导学生在体操训练中的动作,这样不仅仅避免学生在体操训练中受到伤害,也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在体操训练中重新树立自己的信心。另外,在体操训练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尝试自己不敢的体育项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挑战的精神,也可以帮助续约生在体操训练中认识自我,敢于做出创新。同时,老师对学生体操训练中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当学生敢于挑战具有难度的动作的时候,也有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对学生在潜在能力的发掘。

二、体操训练的保护与帮助的有效策略

(一)体操训练中站位的要求

学生在体操训练中,学生在训练中的队形中的正确站位是做好保护与帮助的重要保障,但是,老师也要找到自己的正确站位,否则不仅仅不能保护学生,还很容易是学生在训练受到伤害,也会影响学生在训练中的质量。因此,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体操训练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站位,要依据体操训练中的项目和要求,选择自己正确的位置。例如:学生在进行高低杠,老师要注意自己的站位,时刻注意学生在训练中的过程,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老师要进行保护与帮助,但是老师结束对学生的保护与帮助,要马上回到自己的位置,这样有利于老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

(二)正确引导学生体操训练中的动作技术

老师在对学生体操训练中进行保护与帮助时,要想在体操训练中想要达到良好的保护与帮助,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体操训练中的动作要领,是体操训练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条件。因此,老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训练中的动作和用力的技巧。但是要是体操训练中的动作,和用力的技巧不到位,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在完成体操训练的质量,也或导致学生在体操训练的过程中受到伤害。因此,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体操训练时,要对每一个项目和动作进行分析,将危险性减到最小。例如:学生在进行跳马训练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在训练之前进行指导,做好良好的'示范,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时候用力和动作技巧,同时 , 也方便老师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对学生不正确的动作加以引导,对学生子在训练的过程中进行保护与帮助,有效的避免学生在体操训练的过程中受到伤害。

(三)借助一些体育器材进行保护与帮助

学生在体操训练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体育器材进行对学生的保护与帮助,例如:海绵垫、护具等保护器材。

尤其是海绵垫的使用,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训练中减少恐惧心理。在我国的中小学是尤为重要的,由于中小学生年级较小,不懂怎么保护好自己在训练中不受到伤害,因此,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体操训练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利用一些体育器材,对学生在体操训练中进行保护与帮助。

(四)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保护与帮助

学生因为动作的不熟练,没有良好的掌握训练项目的技巧,由于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人数较多,老师经常会出现照顾不周的情况,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受伤。

那么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保护与帮助,也有利学生之间在保护和帮助的过程中进行良好的学习和沟通,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在体操训练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结束语

体操训练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沟通能力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释放在学习中的压力和对学习的恐惧心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的精神。但是。老师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在训练中的安全,对学生在训练中的不足要时刻的进行保护与帮助,有效的发挥在学生进行体操训练中的辅助作用,将学生的训练中的危险性减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郑成功 . 浅析体操训练中的保护与帮助 [J]. 体育世界 ( 学术版 ),,11.

[2] 李颖侠 , 王学芳 . 浅谈体操教学中帮助与保护的站位 [J].体育世界 ( 学术版 ),,12.

[3] 郝文龙 . 保护与帮助在体操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02.

[4] 刘海涛 . 体操训练中的保护与帮助 [J]. 科学大众 ( 科学教育 ),2014,09.

[5] 孙晓伟 . 保护与帮助在体操生态课堂中的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J]. 湖北体育科技 ,,08.

篇2:体操教学的保护与帮助论文

体操教学的保护与帮助论文

在体操教学中,帮助和保护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迅速掌握动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防止运动外伤的积极措施。新大纲中列有技巧、单杠、双杠和支挣跳跃等内容,目前中小学的班型大、人数多、基础差、器材少,加强帮助和保护尤为重要。

一、帮助和保护的概念与方法

帮助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经济合理的用力和建立动作概念,较快的完成动作。保护是在动作进行中由于用力不当而引起的破坏平衡、脱手或失去控制时,去维护安全的措施。

帮助又可分为直接帮助和间接帮助;凡是直接给予帮助,如用托、提、推、拉、扶、压等都属直接帮助。如低单杠教材中的单(双)脚蹬地翻上成支撑,帮助的方法应该是站在杠的前侧面,一手托臀一手托肩,托臀是让学生体会身体重心要靠近器械轴,推肩是体会翻上的时间。然后一手扶上臀、一手在杠后托住小腿,使之迅速建立正确的支撑概念。运用语言提示、各种信号和标志物,帮助体会肌肉用力的方向、时间和幅度等是间接帮助。在教学中常用抬头、挺、推、转、下等,在教山羊分腿腾越时,为了克服推手迟的缺点,当完成蛙跳后两手刚刚获得支捧。教师喊“推”,帮助体会推手的时间和速度。在教双杠前滚翻成分腿骑坐时,当前滚至臀部移过垂直部位时,教师用击掌的信号,让学生体会两手换握的时间。使用标志物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时判断方向或增大幅度等。如技巧练习中的前滚翻后,双手触及前面的球,分腿腾越后挺身看高挂的小红旗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保护也有不同的方法。一般保护是学生在练习中不给任何外力,主要是为了增强信心,培养独立完成动作的能力,有时在完成下法后给予必要的扶持,帮助轻稳的落地。在业余训练中学习难度较大的动[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作时,如单杠大回环可用镯式保护带,学大回环接后空翻下时可用滑车,以免发生意外。为了方便保护有时还可用高位保护。自我保护是一种最积极的安全措施,当由于转体过大、角度不够或被迫跌落时,随机应便,用改变动作性质和改变身体姿势,采取屈臂、团身、转体自然跳下和停住不做等进行自我保护。如分腿腾越由于用力过猛,落地后上体前扑,可顺势接团身前滚翻。双杠肩倒立重心前倒而失去控制时,可立即低头屈体团身,前滚翻成挂臂撑。

二、帮助和保护的运用

帮助和保护虽然在含义上有所不同,但二者是密切联系的。帮助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可靠的保护;保护能克服恐惧的自卫心理状态,也含有帮助的因素。学习任何动作,由不会到熟练掌握,都有一定的规律:即初步建立动作概念;改进提高;熟练掌握。因此,在运用帮助和保护时,应根据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初学阶段侧重于帮助,改进提高时帮助和保护几乎占同等重要地位,到了较熟悉阶段,保护是主要的。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动作和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灵活运用。例:跳马项目具有两个腾空飞越特点,为了帮助改进第一腾空技术,保护者站在助跳板一侧,帮助摆腿或托腹部以提高重心。为了帮助改进第二腾空的技术,可站在跳马前帮助顶肩和推手,而在练习者落地时,则一般站在落地点侧方,防止前扑和后倒。在这一点上,其它项目下法的保护也基本相似。只有在做分腿腾越与分腿跳下动作时,保护者要站在落地点的`前面,两脚前后开立,避免影响动作的完成和被踢伤。有的学生练习动作时,离开教师便不能完成,只要教师站在一旁,便能较轻松地完成,这是由于过多的帮助和保护造成了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是很不利的。

当然,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注重进行安全教育,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对教师在帮助和保护中的基本要求

为了合理有效地进行帮助和保护,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熟悉动作技术: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技术分析,明确完成正确动作的技术要求,抓住重点,才能确定帮助和保护的站位、上手时间与助力的大小和方向等。因为不必要的帮助和保护或由于帮助不当,有时会引起不良作用。如单接膝摆动上,由于教师对技术规格要求不明确,因而站位不妥,帮助用力也不当,站在杠前单手下压摆动腿,有的因用力过猛造成杠后脱手,有的外力帮助至杠轴的垂直面为止,学生只得屈臂拉上。而有的教师在教斜向助跑的直角腾越时,站在近端外侧,一手握上臂,另手托背腰部,帮助学生体会上体后倒,两手在背后换撑的时间,收效明显。

2.根据学生特点,区别对待,灵活运用。教师要对男生女生、身体素质、技术基础、意志品质、精神状态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往往女生的帮助因素大,男生的保护因素大。

3.要教会互相帮助和保护的方法:尤其是锻炼小组长,这样不但在教师辅导其他组时也能按要求进行练习,同时还能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4.教育学生在练习中要树立信心,勇敢果断、沉着机智。要加强组织纪律,防止情绪涣散。这些都是完成动作杜绝事故的基本要求。

5.要提出练习中自我保护的方法:虽然在教学中不是经常采用,但在特殊情况下,却能起到很好的安全保护作用。

篇3:浅析高师体操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的必要性论文

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以培养优秀的体育教育教学人才为主要目标,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其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因此,保护与帮助作为体操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有必要让学生学习与实践。

1.1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对技术培养的作用

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有利于自身正确学习动作和技术。在学习和练习体操动作时,通过保护者及时、有效的保护与帮助,可以帮助练习者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并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练习时的安全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保护者如若做到正确、及时、有效的保护与帮助,则需要掌握动作完成过程中给予助力的部位、助力的时机以及助力的大小,同时需要详细分析动作,熟练掌握动作完成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的过程就是建立正确动作概念的过程,在保护者自己进行动作练习时,对于动作完成过程中的重点技术环节认知清晰,可以有效的避免错误动作的形成。保护与帮助的方法都是与其动作的重难点、易犯错误以及容易出现失误的环节等相对应的。因此,保护帮助者如若能够熟练的对所学动作进保护与帮助,那么对其动作的理解以及空间感知能力就会更清晰,更有利于自身动作的完成。

1.2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对技能培养的作用

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有利于自身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体操运动是一项艺术表现力强、动作复杂、技术含量高的项目,练习者在初学体操动作时,容易对所学新动作产生心理恐惧,并拒绝学习和练习体操动作。而且还会出现由于分不清空间方向,摔落器械等造成的意外事故,从而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保护与帮助在体操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体操实际教学中,保护与帮助不仅可以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还可以帮助练习者克服心理恐惧,提高练习者的空间感知能力。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属于体育教学型人才,主要从事体育课堂教学工作,在进行体操动作教学时就必定会用到保护与帮助的方法,那么高师体操课堂中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可以提高其教学能力,使体操课堂教学更为安全有效。

2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拟解决对策

保护与帮助是体操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需要保护帮助者熟练掌握动作的重难点、易犯错误、保护帮助的正确站位、出手的时机、助力的大小、助力的部位等。初学者在学习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时往往会由于认知不清,经验缺乏而造成种种问题的存在。在高师体操课堂中,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忽略了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保护与帮助是体操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教学技能。而学生在学习体操动作时往往会把练习的重点局限于体操动作的学习,而忽视保护与帮助的练习,不能正确认识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

(2)保护帮助者脚下移动不灵活。体操动作除有极少数是静止的外,绝大多数动作都是动态的和组合的,而且静止的动作在出现失误或技术要领不正确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运动轨迹的偏差。所以,保护与帮助者在进行保护帮助时脚下移动需要灵活。学生在初学保护与帮助时,由于相关经验的缺乏无法在实施保护与帮助时进行及时的反应,而造成脚下无法正常有效的移动,因此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与帮助,同样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3)保护帮助者助力时机不恰当。在体操练习中,保护与帮助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之一在于保护与帮助的助力时机。学生在初学保护与帮助时,容易出现助力时机过晚的现象,不符合动作的技术要求,甚至由于助力时机不恰当而破坏了练习者本身的动作节奏,从而造成动作的失误以及意外损伤的发生。针对高师体操课堂中,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1)重点强调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重视程度。体操课堂教学中,难度动作的学习和其相应保护与帮助方法的学习是基本同步进行的,学生往往会被难度动作而吸引,忽略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及时纠正,可在考核方案中设计相关考核内容,以加强学生对保护与帮助作用的认识,提高学生思想的重视程度。

(2)分析难度动作所需加强保护与帮助的环节,强化动作要领及完成过程。初学者对所学动作不了解,是其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与帮助的主要问题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动作教学的同时应当和学生一起分析所学动作,强调易犯错误的环节以及容易出现危险的环节,以便学生在练习动作时思路清晰、熟悉重难点,在进行保护与帮助时可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帮助。

(3)加强练习保护与帮助的手法,积极积累实践经验。合理有效的保护与帮助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熟练掌握的,是一个长期实践,积累经验的过程。在反复的练习中不断的强化保护与帮助的手法,以及所需保护与帮助的部位、时机、用力大小等,积极参与到练习当中,从实践中积累经验,熟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是合理有效进行保护与帮助的重要途径。

3结论与建议

(1)高师体操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对其技术技能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作用。保护与帮助作为体操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有必要让学生学习与实践。教师应当在教学环节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以便学生学习与练习。

(2)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时容易忽略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及时纠正,可在考核方案中设计相关考核内容,以加强学生对保护与帮助作用的认识,提高学生思想的重视程度。

(3)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时对被保护与帮助的动作认知模糊不清。教师在进行动作教学的同时应当和学生一起分析所学动作,强调易犯错误的环节以及容易出现危险的环节,以便学生在练习动作时思路清晰、熟悉重难点,在进行保护与帮助时可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帮助。

(4)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时由于经验不足而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与帮助。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不断的强化保护与帮助的手法,以及所需保护与帮助的部位、时机、用力大小等,积极参与到练习当中,从实践中积累经验,熟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篇4: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形体训练的作用与意义论文

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形体训练的作用与意义论文

摘要:当前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人们对体育教育越来越重视,加之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也更加认识到了体育对人的重要性。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形体训练应该是一项重要训练内容,但受制于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目前形体训练在我国大多数中学体育教育中都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开展的相关课程也较少。其实,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形体训练对学生健康体态的形成具有十分有用的作用,应当要得到重视。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形体训练的作用与意义,希望对中学体育教育有所助益。

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课程;形体训练;作用;意义

体育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观我国中学体育课程现状,大多都比较偏重于田径和球类等项目的训练,而对于健美操、体育舞蹈、体操等形体训练项目的课程开展较少。而近年来,随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颁布及实施,广大中学体育教师越来越意识到了形体在学生健康体态的形成中发挥的作用,因此越来越重视起了形体训练。中学生一般处于12-18岁的年龄段,这一时期是他们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可塑性,若能够在这一时期开展好形体训练,则可以矫正很多学生的肥胖、瘦弱、驼背、溜肩、鞍背、脊柱侧歪等形体问题。以下笔者就结合多年中学体育教育经验来谈谈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形体训练的作用与意义。

一、形体及形体训练概述

形体指的是人体的外在结构表现,若人体的自然形象表现出了美的形式,则就具有了形体美。具体来说,形体美包括了人的外形美、发育匀称、身体比例和谐、肌肉发达、骨骼坚强、肤色健康以及精神饱满等。形体美并非只是一种静态美,而应该是一种动态美,因为它包含了人的形态、姿态以及气质等元素的美。一个形体优美的人更容易让他人感到愉悦、亲切,换句话说,形体美有利于促进人的社交、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据相关调查显示,在现实生活中,形体美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公关活动的成功。而形体训练就是专门针对人的形体所进行的一系列训练活动,目的在于帮助人塑造美的形体。形体训练隶属于体育训练的一部分,它是在人体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来改变人原始的形体,使机体变得更具灵活性、表现力及控制力。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中学生而言,在体育课程中加入形体训练内容,能够使学生充分得到美的享受,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形体、气质、形象及礼仪等方面的全面改进,以及促进他们真、善、美人格的形成。

二、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形体训练的作用与意义

1、通过形体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魄,塑造学生美的形体

中学生正处于花季年华,是身体和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期内,随着人大脑皮层的发育完善及骨骼、肌肉等的发育生长,人的速度、力量及耐力等体格素质也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正因为中学生的可塑性是极强的,所以通过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形体训练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体魄。再者,形体训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塑造美的形体,所以通过形体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增强体魄的同时,还能够形成美的形体,可谓“美与健康兼得”。

2、通过形体训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

审美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审美呢?首先,对于人的形体来说,美与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才会有“健美”一词。具体来说,所谓“健美”,一者要求身体无残缺、无疾病,二者要求肌肤红润、光滑、有弹性、有光泽,三者要求身体线条协调、匀称、有活力,四者要求行为举止文明、优雅,五者要求心灵善良、勇敢、坚韧。能够欣赏这几条美的元素的人,才是真正具有正确的审美能力的人。而通过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形体训练,正能够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避免学生因社会中所流行的一些弯腰驼背装酷、举止怪异当个性等不良风气而影响到审美观。

3、通过形体训练可以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

形体训练虽然属于体育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它不仅仅具有体育运动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也正因此,形体训练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一项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活动。例如,形体操就是一种吸取了现代体操、芭蕾舞、现代舞、民间舞蹈以及迪斯科等的精华的形体训练形式,学生在做形体操的同时,可以通过聆听其缓慢抒情的背景音乐而得到心情上的愉悦和放松,从而培养优雅的气质和富有想象力的思维;而形体操中大量的种跑、跳、转动、扭摆等动作又可以培养学生热情奔放的性格。再者,由于形体训练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训练一次往往都非常累,更别说长期坚持训练了,因此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形体训练,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性格、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而以上这些,都是完美人格的必备要素。所以说,通过形体训练可以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

4、通过形体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形体训练不同于传统的一些体育课训练内容,它带给学生的是对于体育的一种全新认识。形体训练并不是一种高强度、枯燥乏味的运动训练,它同时富有着极强的艺术气息,可以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感到趣味和乐趣。形体训练往往需要跟随背景音乐的节拍来做动作,极其富有节奏感,可以在训练学生的形体美的同时,使学生得到学习之余的心情放松。而当学生在形体训练中体会到快乐并对其产生莫大的兴趣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形体训练,从而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和意识。众所周知,现代体育教育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形体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形体训练,是符合现代体育教育理论及目标的,它同时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发展,应当作为中学体育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在我国未来的中学体育教育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形体训练的重视,充分发挥出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席姝容.论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形体训练的作用与意义[J].群文天地,2011,16:249.

[2]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屈铭.形体训练在女生体育教育中的作用探究[J].才智,2016,18:126.

[4]徐菁菁.文化视域中的中美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朱自清的人与文

体育教学与训练

文化差异与传统文化保护

与帮助别人的谚语

端午节的传承与意义

课程实施:意义与本质

支教实习目的与意义

语调的意义与功能

工作内容与职责意义

公益广告的作用与意义

体操训练中保护与帮助的意义与策略论文(共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体操训练中保护与帮助的意义与策略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