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SBR系统中pH与MLSS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共含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erikakak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SBR系统中pH与MLSS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SBR系统中pH值、MLSS的`变化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和反应条件相同时,将pH值控制在8.5,出水水质最好,COD去除率达到90.0%,总氮去除率达到99.4%;在进水水质和反应条件相同,反应器中MLSS为520 mg/L时,出水水质最好,COD去除率达到85.8%,总氮去除率达到99.1%.
作 者:李晓璐 谢勇丽 邓仕槐 张小平LI Xiao-lu XIE Yong-li DENG Shi-huai ZHANG Xiao-ping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 刊 名:四川环境 ISTIC英文刊名:SICHUAN ENVIRONMENT 年,卷(期): 25(6) 分类号:X832 关键词:SBR 同步硝化反硝化 pH值 MLSS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进展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作 者:李文君 王增长 LI Wen-jun WANG Zeng-zhang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年,卷(期): 17(32)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同步硝化反硝化 产生机理 研究进展MBR中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膜生物反应器(MBR)中,在DO为1 mg/L左右,MLSS为8 000~9 000 mg/L,温度为24 ℃,进水pH值为7.2,COD、NH3-N分别为523~700 mg/L和17.24~24 mg/L的相对稳定条件下,对COD、NH3-N、TN的去除率分别为96%、95%、92%。详细分析了在控制DO的条件下,MBR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在单级好氧反应器中控制DO可发生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机制。
作 者:邹联沛 张立秋 王宝贞 王琳 Zou Lian-pei ZHANG Li-qiu WANG Bao-zhen WANG Lin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刊 名:中国给水排水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 WASTEWATER 年,卷(期): 17(6) 分类号:X703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 同步硝化反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磷化氢对反硝化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批试验,研究了磷化氢对反硝化的影响.当NO3--N浓度较低(70mg/L和140mg/L)时,高浓度(0.5mL/L和0.971 mL/L)磷化氢可对硝酸盐转化产生抑制作用;但当NO3--N浓度较高(210mg/L和280mg/L)时,高浓度磷化氢对硝酸盐转化的抑制不明显,提高硝酸盐浓度可缓解磷化氢的抑制效应.磷化氢对反硝化反应的抑制可能是竞争性抑制.磷化氢对反硝化菌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作 者:郭夏丽 郑平梅玲玲 GUO Xia-li ZHENG Ping MEI Ling-ling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9 刊 名: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AGRICULTURE & LIFE SCIENCES) 年,卷(期): 31(3) 分类号:X17 关键词:磷化氢 反硝化 反硝化菌 抑制作用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研究进展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从微环境理论、生物学理论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产生机理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介绍了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的最新应用情况,对该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作 者:张立东 冯丽娟 ZHANG Li-dong FENG Li-juan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03 刊 名:工业安全与环保 PKU英文刊名: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2006 32(3) 分类号:X7 关键词:同步硝化反硝化 微环境 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