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耕植物过滤法净水系统底泥硝化反硝化潜力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仙女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水耕植物过滤法净水系统底泥硝化反硝化潜力(共含5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仙女”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水耕植物过滤法净水系统底泥硝化反硝化潜力

篇1:水耕植物过滤法净水系统底泥硝化反硝化潜力

水耕植物过滤法净水系统底泥硝化反硝化潜力

通过测定水耕植物过滤法(Hydroponic Bio-filter Method,HBFM)水质净化系统中底泥的硝化、反硝化潜力以及底泥中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密度,定量研究了该系统底泥的'硝化及反硝化潜力沿水流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游底泥硝化潜力最大,为4.76×10-6 g/(g・h);上游底泥反硝化潜力最大,为8.1×10-7 g/(g・h);底泥中亚硝酸菌的密度分布与硝化潜力的分布一致.结果还表明,提高HBFM系统氮去除能力的关键在于改变硝化反硝化区域分布,从而提高系统的反硝化能力.

作 者:李先宁 吕锡武 宋海亮 西村修 稻森悠平LI Xian-ning U Xi-wu SONG Hai-liang OSAMU Nishimura YUHEI Inamori  作者单位:李先宁,吕锡武,宋海亮,LI Xian-ning,U Xi-wu,SONG Hai-liang(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南京,210096)

西村修,OSAMU Nishimura(日本东北大学,仙台)

稻森悠平,YUHEI Inamori(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筑波)

刊 名:环境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 26(2) 分类号:X522 X524 关键词:水耕植物过滤法   底泥   硝化潜力   反硝化潜力  

篇2:杭州城区及其边缘地区湿地反硝化潜力评价

杭州城区及其边缘地区湿地反硝化潜力评价

摘要:以杭州湿地为例,对湿地反硝化强度及其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区及边缘地区的湿地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不同及所处环境的差异,其湿地反硝化强度有较大的差异,反硝化强度在0.21~2.38 mg/(kg・h)之间,城市化并没有减弱湿地的`反硝化强度,城区湿地的反硝化平均强度高于城市边缘区,农田湿地反硝化强度低于其它湿地;湿地反硝化强度主要与有机质含量、全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细菌数量呈正比,而受质地、pH和CaCO3含量等的影响较小,因此,湿地系统中有机碳含量可作为其反硝化潜力的判断指标.作 者:王阳    章明奎    WANG Yang    ZHANG Ming-kui  作者单位:王阳,WANG Yang(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325006)

章明奎,ZHANG Ming-kui(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9)

期 刊:江西农业学报  ISTIC  Journal: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 年,卷(期):, 22(8) 分类号:X171.5 关键词:杭州    湿地    反硝化作用    评价   

篇3:生物膜系统同时硝化和反硝化的实验研究

生物膜系统同时硝化和反硝化的实验研究

实验采用人工配水,对生物膜系统中COD和氮的去除进行了研究.实验中pH控制在7.0~7.5左右,温度为20℃~28℃.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溶解氧、水力停留时间和碳氮比对总氮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膜系统中同时硝化和反硝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C/N比为8∶1,水力停留时间6h时,溶解氧为0.5~1.0mg/L时,总氮的去除率达53.6%.

作 者:张鹏 苏宏 ZHANG Peng SU Hong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烟台,264025 刊 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28(3) 分类号:X701 关键词:同时硝化反硝化   生物膜   水力停留时间   碳氮比   溶解氧  

篇4:SBR系统中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研究

SBR系统中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研究

采用单级SBR系统处理含有机物和氨氮的`模拟污水并研究了单级生物脱氮的主要影响参数.实验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硫酸铵作为氮源,研究了不同的C/N和DO对同时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NH3-N浓度分别为244~500mg/L和45.4~52.2 mg/L、反应条件为DO=1.0~3.0 mg/L、CODCr/NH3-N=5~10时,反应器中CODCr、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1%~91.0%、75.1%~84.7%.根据试验结果,对同时硝化反硝化过程的一个代表性周期进行了分析.

作 者:张龙 肖文德 李伟 孙璐  作者单位:张龙(华东理工大学资环学院,上海,37)

肖文德(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37)

李伟,孙璐(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

刊 名:环境工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5 23(4) 分类号:X7 关键词:生物脱氮   同时硝化反硝化   SBR系统  

篇5: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同时除磷系统影响因素

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同时除磷系统影响因素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同时除磷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系统最佳运行条件.方法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保持其他运行条件不变,分别改变C/N、BFR、PAHRT的大小,监测系统的除磷脱氮效果,确定系统的最佳运行条件.结果进水C/N(COD/TN)与TP、TN的`去除效果密切相关,在3.8~6.0之间,系统可长期稳定运行,对TN、TP、COD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3%、92%和86%,而系统的最佳C/N比是在4~5之间;同时BFR在0.33~0.38之间控制得越低TN去除效果越好,如果BFR低于0.28或高于0.48,均会影响系统对TN、TP的去除;PAHRT也不宜过长,如果超过60 min并长时间运行,会破坏污泥沉淀性能,减少聚磷菌群中反硝化聚磷菌的比例,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结论系统进水最佳C/N为4~5,BFR为0.33~0.38,PAHRT应控制在20~30 min较为适宜.

作 者:李相昆 姜安玺 于健 张利成 鲍林林 张杰 LI Xiang-kun JIANG An-xi YU Jian ZHANG Li-cheng BAO Lin-lin ZHANG Jie  作者单位:李相昆,姜安玺,鲍林林,张杰,LI Xiang-kun,JIANG An-xi,BAO Lin-lin,ZHANG Jie(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于健,YU Jian(吉林市环境检查支队,吉林,吉林,132001)

张利成,ZHANG Li-cheng(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

刊 名: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5 21(5)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双污泥系统   反硝化除磷   聚磷   影响因素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中试试验

SBR系统中pH与MLSS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氨氮废水过程中气态脱氮产物的研究

强化生物除磷体系中反硝化聚磷菌的选择与富集

水耕植物过滤法净水系统底泥硝化反硝化潜力(集锦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水耕植物过滤法净水系统底泥硝化反硝化潜力,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