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管理中激励问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千果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论企业管理中激励问题(共含5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千果”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论企业管理中激励问题

篇1:论企业管理中激励问题

论企业管理中激励问题

摘要:近几年来,人力资源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当作一种成本,而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越来越被重视。激励作为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文中就有关激励的一般性做了阐述,了企业中常用的激励方法和使用激励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激励;薪酬。

1 企业管理中为什么要引入激励。

企业最关心的是什么?是绩效!企业有了好的绩效才能生存。企业要有较高的绩效水平就要求员工有较高的个人绩效水平。在企业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才能卓越的员工的绩效却低于一些才能明显不如自己的人。可见好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

2 激励是以员工需要为基础的。

员工为什么可以被激励?怎样的激励才算是有效的激励?要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指个体由于某种重要东西的缺乏或被剥夺而产生的紧张状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激励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它把员工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各层次的需要可以相互转换。在众多的需要中有一种是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需要,称为优势需要。员工工作的动机正是为了达到优势需要的满足。只有需要达到满足,员工才有较高的积极性。

3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激励有效性的保障。

有效的激励还必须以科学的评价体系为保证。这里所指的评价体系包括绩效评估体系和对激励手段有效性的评价。WWW.11665.cOm

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是对员工努力工作的肯定,是对员工进行奖惩的依据。以员工绩效为依据,对员工进行奖惩,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目的。而激励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员工创造出高的绩效水平。没有一个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也就无法评定激励是否有效。

4 企业激励的选择。

任何只有运用到实际中才有意义。激励也是如此。现在,大多数企业已经引入了激励,有的企业还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激励方法。现对常用的激励方法如下。

4.1 为员工提供满意的工作岗位。

培训员工时要注意,培训只是手段,使用才是目的。

4.2 制定激励性的薪酬和福利制度。

员工进入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在企业里,报酬的高低甚至可以代表员工的价值大小。所以,合理的薪酬系统是具有很大激励效果的。(1)激励性的薪酬政策的制定。双因素认为,薪酬只是一种保健因素,不会对员工有激励作用。传统的薪酬体系设计也缺乏激励因素。其实,只要对薪酬体系进行的设计,同样是可以起到激励作用的。(2)设置具有激励性质的福利项目。福利是员工报酬的一种补充形式。“恰到好处”的福利也是具有激励效果的。

4.3 股权激励。

(1)股票期权(2)期股,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人性化的管理,是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以员工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员工的。人性化管理是化管理的需要,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企业要实施人性化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授予员工恰当的权利现代人力资源的实践证明,现代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的愿望。任何员工都不想只是一个执行者,都有参与决策的需要。满足员工的这种需要,不仅可以激励员工,还有利于企业的长期。授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授权一定要恰当。只有恰当的授权才有激励作用。(2)目标激励目标之所以能够起到激励激励的作用,是因为目标是组织和个人的奋斗方向,完成目标是员工工作结果的一种体现,是员工成就感的体现。目标激励的关键在于目标的设置,只有恰当的目标才有激励效果。①员工的目标要与组织目标一致。企业与员工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两者之间往往会有矛盾,协调好这对矛盾,使企业与员工的目标想一致是目标激励得以实现的基础。②目标必须是恰当的、具体的。目标恰当是指,难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最好的目标应该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既具有一定挑战性,还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目标具体是指,目标不能含糊不清,最好有个量化的目标,这样不仅完成起来更有目的性,还便于评估。要想实现这些要求,就要求管理者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与目标执行着的沟通。了解其需要和能力,这样才能制定出恰当的目标。③当员工取得阶段性成果时要及时反馈给员工,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另外要对完成目标的员工予以奖励,认可其工作成果。

5 激励的误区。

5.1 管理意识落后。

有的企业,尤其是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对人才根本不重视,认为有无激励一个样。这些企业就需要革新自己的.陈旧观点,把人才当作一种资本来看,挖掘人的潜力,重视激励,否则,必然会遭淘汰。

5.2 企业中存在盲目激励现象。

不少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有激励措施,自己便“依葫芦画瓢”。合理的借鉴是必须的,但很多企业只是照办。前文中,曾论述过,激励的有效性在于需要。只有立足本企业员工的需要,激励才会有积极意义。所以,要消除盲目激励的现象,必须对员工需要做的调查,针对这些需要来制定本企业的激励措施。

5.3 激励措施的无差别化。

许多企业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要进行分析,“一刀切”地对所有的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这也没有认识到激励的基础是需要。同样的激励手段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要。另外,企业要注重对核心员工的激励。在企业中,加强对他们的激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核心员工的激励更要使用长期激励的手段,如股票期权、目标激励。

5.4 激励就是奖励。

这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前面我们认识到,需要被剥夺的时候也可以激起员工的紧张状态,使其有较高的积极性。企业的一项奖励措施往往会使员工产生各种行为方式,其中的部分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因此,必要的束缚措施和惩罚措施就很必要。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傅永刚。如何激励员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篇2: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一.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涵义及作用

1.1 激励的涵义

所谓激励,就是企业采用一定的刺激手段,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方式,对员工进行奖励和惩罚,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动机,有效地实现个人和企业目标,实现双赢的措施。其基本涵义为:

1) 激励属于管理概念,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重要手段。

2) 激励属于动态概念,信息沟通贯穿始终。

3) 激励以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客观统一为最终目的。

4) 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个体的需要,进一步实现组织的目标。

1.2 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其实完善的制度和体制像一具躯壳,怎样赋予它生命力,关键在于员工是否具有工作热情、积极性和现代精神状态。企业的效益由企业生产力要素的构成及其发挥程度决定,而劳动者是企业生产力最重要的要素。劳动者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生产力。美国学者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给予充分激励的员工的工作能力是不给激励的员工的工作能力的3-4倍。由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职业文化水平的提高等等,使得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不断变化,因此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工作责任感,激发员工创新热情。

二. 为什么要在企业管理中实施激励机制

2.1 激励能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效率

科学合理的激励将会给生产注入一剂强心剂,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效率,增加企业效益。企业中常常有一些才能卓越的员工的绩效低于才能一般的员工,可见绩效不总取决于员工的才能,而和激励机制有很大关系。如果能采用合理的激励机制,燃起员工工作热情,企业效益肯定会一日千里。

2.2 激励可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挖掘员工潜力

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热情,挖掘员工工作潜力,提高其工作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生产力,增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实力。

篇3: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3.1 缺失公平导致矛盾增加

现实中,每个员工都想要公平,然而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做到相对公平,让各类员工都能达到相对满意的程度。其实合理的不公平最有激励作用,可以激励员工不断进步。当员工进步了,就要让他尝到相应的优惠,以此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3.2 薪酬结构不可理导致人才流失

现在很多企业的薪酬结构都不合理,薪酬多少反映了员工的工作结果。如果薪酬结构不合理,员工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员工的工作热情,甚至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企业生产效益。因此,企业一定要调整薪酬结构,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措施,提高企业生产力。

3.3 激励目标不明确致使员工缺乏积极性

一些企业进行改革,尤其在调整薪酬体制的时候,管理层主要根据企业总体目标进行调整,而很少从员工角度考虑,导致员工产生抵触情绪,使矛盾激化,工作积极性降低。

篇4: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四.企业管理实行激励应注意的问题

4.1 公开性原则

实行激励,一定要让员工知道他们需要和必须做的,否则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尤其是在一些金钱等关系员工切身利益方面,一定要有公开性和透明性,利于监督和约束。

4.2 公正性原则

员工总会把自己付出和回报的比率同其他员工的付出和回报比率相比较来判断自己的工作是否得到了公平公正的待遇,以此来确定对自己的报酬是否满意。无论什么企业,都要掌握激励的公正性,否则将影响企业的稳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4.3 公平性原则

员工要求公平是希望上级对他们的工作公平对待,一视同仁,贡献多的就应该得到较多的回报。否则,将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因此,企业要努力使员工都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报酬。

五.激励方法

5.1 薪酬激励法

使员工努力工作最有效的激励方法是薪酬。企业要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要采取金钱上的奖励。人类的第一需求始终是物质需求,它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最原始的动机,然而金钱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同样的金钱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员工的价值不同,因此要合理应用金钱的价值,最大限度的提高员工工作热情。薪酬激励最重要的一点是公平公正,否则可能伤害员工的感情,得不偿失。但是,在公平的基础上反对平均主义,一定要根据员工的业绩实施不同的薪酬激励。

5.2 实行淘汰激励同内部提升激励并用

适度的淘汰机制可以使员工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促使员工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企业活力。在企业实现淘汰激励的同时一定要配合使用内部提升激励,它可以有效的激励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提升员工的主人翁地位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也可以给领导岗位补充新鲜血液,形成“不称职领导有危机感,平庸领导有压力感,优秀领导有成就感。”

5.3 荣誉激励法

对表现好的员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精神上的奖励,增强员工的荣誉感,让员工感到自豪,受尊重,受重视。

5.4 榜样激励法

给员工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引导作用,给员工精神上的支持,向榜样学习,争做榜样。

六.总结

上文讨论了管理中的激励问题,介绍了很多激励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激励,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朱新华.论激励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经营管理.,(4),64.

[2]何大伟.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9),11.

[3]李小剑,张志义.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煤矿现代化.,(z1),228-229.

[4]王琦.浅论企业激励中的柔性激励.科教导刊.2010,(26),109-110.

[5]刘冰峰,余辉.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理论之浅见.,(6),75-77.

篇5:试论企业管理中激励问题

试论企业管理中激励问题

摘要:近几年来,人力资源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当作一种成本,而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越来越被企业重视。激励作为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文中就有关激励的一般性问题做了阐述,总结了企业中常用的激励方法和使用激励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激励   薪酬

如何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在哪里?无数优秀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内容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好坏。很多企业都有人才外流现象,留不住人才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激励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一,        企业管理中为什么要引入激励

1,激励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

企业最关心的是什么?是绩效!企业有了好的绩效才能生存。企业要有较高的绩效水平就要求员工有较高的.个人绩效水平。在企业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才能卓越的员工的绩效却低于一些才能明显不如自己的人。可见好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

以往我国的企业过分强调员工的个人能力,认为企业效益完全由员工素质决定。其实,这个观点是非常片面的。从“绩效函数”(如下)我们可以看到,个人绩效还与激励水平、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激励水平也是工作行为表现的决定性因素。员工能力再高,如果没有工作积极性,也是不可能优良好的行为表现的。

P=f(M×Ab×E)         P------个人工作绩效

&nb

[1] [2] [3] [4] [5] [6] [7]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探讨的研究分析论文

论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论问题意识

论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税收问题

企业管理中的经典语录

企业管理中的弟子规

反向激励问题员工

论公路桥涵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决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的方案

新时期企业员工管理中的激励制度的问题论文

论企业管理中激励问题(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论企业管理中激励问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