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alan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对高职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共含6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la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对高职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

篇1:对高职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

对高职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

本文以我院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方式与学习兴趣、学习取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了高职学生学习状况不容乐观的结论.高职学生对课堂学习普遍缺乏动力,存在基础差、有不良的学习习惯等缺点.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得学生热爱学习,最后充分享受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 者:胡玲燕 厉守卫 潘平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浙江,杭州,311258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职学生   学习状况   调查   研究  

篇2:我国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

我国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

我国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

韩艳荣 夏倩

[摘要]文章以高职生的学习倦怠为研究内容,揭示了影响学生学习倦怠的诸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旨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他们乐学,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对策

[作者简介]韩艳荣(1972-),女,河北秦皇岛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外语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及翻译;夏倩(1983-),女,河北藁城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外语部,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河北秦皇岛066100)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36-0191-02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教育,这对提高国民素质有很大的作用。但在高职教育繁荣发展的背后,就业形势严峻以及社会对学生素质要求的提高,使得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学习上得过且过,学习倦怠现象也凸显出来。严重地影响着高职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甚至直接影响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职生学习倦怠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及社会的关注。

一、高职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学习倦怠是一种不健康的学习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经常感到精力不足,学习时疲劳;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对学习失去兴趣;行为上,学习效率低,纪律松懈。有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学生较普通高校现象更严重,且新生较老生,男生较女生,差生较好生,理科生较文科生现象严重。“学习倦怠”与“厌学”是有区别的:厌学是彻底不想学习,对学习厌恶。厌学对学习的“厌恶”程度要远远高于“倦怠”的程度。而“学习倦怠”是对学习既不喜欢又不想放弃,是介于“厌学”和“乐学”之间的一种可调控状态,如果及时发现并积极引导,可以向“乐学”转化;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厌学”。

高职生的这种学习倦怠现象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首先,从学生个体来讲,一方面,专业功底不扎实,综合素质不能提高;另一方面,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尤其是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其次,从学校来讲,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倦怠现象,必然会导致学风下降,最终影响教育质量。再次,从社会用人角度来讲,如果将这种倦怠心理、不良的精神面貌和颓废的情绪带人工作中,也会给单位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探析

1.社会因素。社会上普遍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l)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并不高,甚至往往受到冷落或歧视。学生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厌倦情绪。(2)学生中还存在着严重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知识贬值、社会分配不公现象,使学生开始怀疑读书的价值。(3)扩招后出现了“宽进宽出”的现象,学生没有学习的压力,学习动力当然不足。这种心态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不珍惜学习机会,放弃刻苦学习的信念,产生学习倦怠。

就业制度不健全,也是广大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的原因。(1)就业与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直接挂钩,学好学坏也不会直接影响就业(2)不公平就业竞争的消极影响。(3)用人单位“重文凭、重经验”的选人标准,无形中给学生形成了就业压力,这就造成了许多高职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被迫改行从事其他工作。这些现象严重地挫伤了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校因素。目前的课程设置安排欠灵活、教材建设滞后。鉴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不长,缺乏办高职的经验,在课程设置、教材方面等都与“学历教育”存在雷同的现象,未能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教材建设明显跟不上高职发展的要求。不同专业开设的同一门课程,不仅教材相同,要求也相同,未能体现专业的特点。不少学生反映,教材的理论知识偏深,超出了多数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忽略了实用性。

3.教师因素。调查显示,学生之所以对某学科厌倦还与授课教师有一定的关系。近几年来,许多高职院校都提高了引进教师的门槛,这对在职教师也构成一种压力。高职教师原本教学任务就很重,业余时间又要忙于进修学习提高,因而难以抽出时间研究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单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是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必然厌烦。个别教师因不够负责任,放松对学生的常规管理,助长了学生的倦怠情绪。

4.个人因素。有些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制力,在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同时又缺乏必要的自我调适和自我导向的能力,于是便沉迷网络,谈情说爱,打工兼职等。有些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往往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难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导致他们产生逃避学习的想法。

三、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对策研究

1.认清社会环境,加强就业指导。首先,要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做好学生的工作,提高学生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特点及其社会作用的认识,增强他们对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信心。其次,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和指导,建立就业指导机构。(l)必须让学生明白求学与今后就业的联系。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任何时候都要勤奋刻苦学习。(2)学校还要积极与用人单位或就业机构联系,定期组织活动,让学生去参观、实习,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和企业用人标准,既要给他们鼓励,又要给他们压力,使他们懂得只要学有所成,就能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2.注重学风建设,完善教学管理。优良的学风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其中加强教学管理是关键:(l)完善日常管理制度,针对学生的迟到、早退、逃课、不听课、不交作业等现象进行严格管理。(2)改革考试制度。要做到公平、客观,考试内容方面,减少记忆知识和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增加考评学生应用、创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严把毕业质量关。争取“宽进严出”,用这种适当的压力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学习倦怠的产生。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是高职院校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改变学生倦怠现象的重要对策。必须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如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参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使教师能够系统地掌握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方法;派出部分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训,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从企业聘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等来校做兼职教师;此外,学校管理部门的教师也要加强学习,以更科学的方法完善学校的管理工作。

4.重视心理教育,健全学生人格。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大学生的个体因素对他们的学习倦怠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高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减少不良情绪对大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造条件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开设心理学课程或举办大学生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思想倾向以及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

5.构筑校园文化,培养学术气息。学生生存的校园环境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让校园充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活泼健康的文化气息,陶冶大学生的情操。积极引导大学生关注学术活动,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总之,要想消除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象,提高教育质量,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努力。作为教育者要积极思考,努力工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繁荣奉献毕生的精力。

篇3:浅谈高职德育问题研究

浅谈关于高职德育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在对湖南省部分高职院校德育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德育机构完备,但协调欠缺;德育目标明确,但对学生人格发展重视不够;德育体系虽然形式上完整,但实效性低下。

1.调研结果分析

1.1政治理论课学习目的明确但实效性较差 1.2德育工作机构健全但没有形成整体合力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德育工作机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5.3%的学生对于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很满意或满意,对于学校的争先创优制度有19.3%的学生认为这一制度很有必要、公正或很公正,75.6%的学生认为这一制度流于形式或需要改革;有19.4%的学生认为学生会是学院的附属机构,有15.7%的学生认为这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51%的学生对学院心理咨询工作不满意,认为心理咨询机构不能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或对机构根本不了解。

1.3社团活动丰富但针对性较差 1.4德育工作队伍庞大但素质参差不齐

德育工作队伍包括思品老师、任课老师、专兼职班主任、辅导员、团支部、团委、学生工作的人员,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调查显示:学生在校期间,有83.3%的学生对上过课的每一位老师都认识或大部分认识;有48.5%的学生会主动同上过课的老师打招呼;但有43.3%的学生觉得辅导员不经常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遇到各种问题或烦心的事时,只有4.6%的学生主动向班主任、老师倾诉,53.6%的学生会主动找同学倾诉。

1.5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

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缩影。在被调查中,47.5%的家长认为精神鼓励对子女的成长比物质条件更重要,42.1%的家长认为精神鼓励与物质条件应二者兼顾,只有10.4%的家长认为应视情况而定;在子女上大学期间应着重提高哪些方面能力的调查显示,84.3%的家长认为应着重知识积累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做人能力三者兼顾,强调单独提高知识积累能力的占5.1%,提高操作能力的占5.1%,强调做人的能力的占5.1%。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培养的目标与社会期望基本一致。

1.6德育教育的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德育在学校工作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德育教育的评价机制仍缺乏科学性,一是评价的内容不全面,只注重学生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课成绩的鉴定,缺乏对学生思想发展状况、分辩是非善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查;二是评价结构不合理,理论考试成绩和日常表现的考核比重偏大,而对学生道德价值的判断和选择能力、道德实践能力等影响学生道德形成的关键因素考核太少;三是评价方式不科学,德育评价主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班主任(或辅导员),学生自身参与较少,由此会产生较多负面影响。

2.对策

2.1构建高职德育体系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根本。以职业为中心,确定高职德育目标,突出高职德育内容的`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团队协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公民意识及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为着力点,创造健康活跃、富有感染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外德育基地建设要有明确的目的,与校内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理论上的道德理念转化为学生自觉道德行动的有效途径。

2.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突出政治理论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地位;以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所确定的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为主,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过程中,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社会现实、学生生活工作实际,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政治理论课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

2.3改进德育工作方法

遵循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尽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服务,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而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应做到全员育人。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建设立体德育网络,建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台,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德育教育。

2.4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湛、乐于奉献、比较稳定的德育工作队伍。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使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担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使教师的言行可以在学生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全面提高辅导员、专(兼)职班主任队伍素质。学生管理部门要严把辅导员、专(兼)职班主任的聘用关口,定期培训,鼓励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从事德育工作。

2.5建立德育评价科学体系

高职院校的目标需要德育体系及考核办法要有新的突破,要以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和学生为评价主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定期的联络沟通制度,针对影响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环节,即平时表现、课程成绩、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的实际状况建立德育修养档案。分学期对学生的思想表现、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日常行为的合乎规范性、心理素质等作出评价,毕业时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性评价,并指明修养的不足与方向。通过德育修养档案的方式来激励和鞭策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这不仅有利于社会了解学生在校真实的道德修养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已修养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白走上社会后努力的方向。

篇4: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探析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探析

学习倦怠已成校园中不容忽视之问题.通过对广东某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高职学生的整体学习倦怠情况较严重,男生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女生,理工科的学习倦怠程度要高于文科学生,二年级学生的总体倦怠感比一、三年级更为严重.希望引起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作 者:陈斯贝  作者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925 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职学生   学习倦怠  

篇5: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

有意识地运用英语学习策略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性.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就如何进行策略指导展开讨论.

作 者:付洪彩  作者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葫芦岛,125000 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 年,卷(期):2009 “”(27) 分类号:H319 关键词:英语学习策略   策略意识   策略运用   策略指导  

篇6: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研究

职业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和事业目标的主要途径.我们一生的创造主要是在职业生活中完成,成就一番事业,仅有主观愿望,个人素质及客观条件是不够的,首先必须对自己的人生事业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为此,就高职学生职业生涯作以下论述.

作 者:张佳 作者单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xx “”(23) 分类号:G64 关键词:高职 大学生 职业生涯 规化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探析

浅谈高职德育问题研究

高职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研究论文

高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辅导模式研究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研究论文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健康心理影响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论文

加强高职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论文

对高职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对高职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