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共含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红烧排骨”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高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本文主要论述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
作 者:杨彬 作者单位:辽宁行政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年,卷(期): 11(12) 分类号:G712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问题 对策1.1教学内容滞后,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对学生实际操作的要求较高,高职院校应该注重技能的时效性和专业性,而由于现代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知识的更新也随之增快,而高职计算机教育的课本相较于实际要落后了很多,学生接受的知识并不是最新的技术知识,对以后参加工作进行职业技术工作不利,不能满足当前技术水平的要求。同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设施方面较为落后,没有足够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供学生上课使用,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模式组织教学,这样不仅制约了学生个人职业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社会上计算机职业技术人才的缺乏。
1.2师资队伍落后,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众多高职院校在教师招聘方面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很多在职教师过于年轻,在教学经验和管理方面都存在欠缺,同时很多老师不能及时更新学习新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最前沿和专业的知识,为学生职业技术的培养做出重要的功课。很多老师依旧凭借传统的教学手段,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传授知识,而不注重对实际操作课程的要求,对于很多实验课或者操作课不予以重视,甚至有部分老师自身在操作方面都存在问题,无法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导,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依旧是老师主导,学生仅仅负责听和记,没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1.3教学理念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以职业技术为主,培养应用型、技能性人才。而当前诸多高职院校片面注重理论的学习而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多课程设计都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操作课程的安排则少之又少,同时,还存在非专业课程甚至不相关课程的安排过多的现象,导致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涉猎不够、专业技能操作也存在欠缺的后果。在教学理念方面,部分学校没有及时领会新时代下的教学理念,还是以老师为主导对学生实施讲解的教学手段,而没有将学生当做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高职计算机教育水平的对策
2.1改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鉴于当前众多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只有改善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先进的时下的技术知识,才能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水平。改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相关的编书人员及时编写教材,及时掌握计算机更新的动态,为学生提供前沿的知识理论,这还要求老师能够提早备课,搜集全面的权威的资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了解到现实中计算机发展的步伐,并提早做好学习与接受的'准备。
2.2提高教师素质,创建优秀师资力量
无论什么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老师的教授水平与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教学效果有一定的联系。只有具备优秀的师资力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专业的应用技能性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在计算机教育方面加大优秀师资力量的引进力度则是当前必须实施的步骤。在教师招聘上,要求教师不仅能掌握熟练的理论知识,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具备熟练的动手实践能力,能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锻炼提供更好的师资条件。
2.3革新教学理念,合理设置课程
高职院校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要秉持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指导计算机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学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课程制定方面要以实践为主,学校应多安排上机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动手来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巩固理论所学,为以后参加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3结语
由于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社会生产生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学生通过高职计算机教育来提高计算机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已经越来越普遍。而如何提高高职计算机教育水平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方面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计算机教育方面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学校教授知识与实际生活不符,同时学校在教师配备方面还有待提升,教师普遍素质较差,还有课程设置不合理也是一大问题,忽略实践而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只有将这些问题予以积极合理的改进,高职计算机教育水平才能提高,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志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5).
[2]巴哈尔古力,吾吉.浅谈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03).
[3]王兰英.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J].企业导报,2012(05).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赵 燕 刘佳欣
摘 要:高职院校的学生,将面临就业的严峻考验。他们的专业学习都是针对就业而服务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务。因此,高职计算机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目的。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因材施教;转变理念;配合就业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经济迅速发展,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它的诸多功能已经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目标的核心。
一、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家庭拥有计算机数量极多,并且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都学习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对他们而言并不陌生,所以说高职院校计算机学习并不是“零起点”,信息技术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有课程设置。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不同程度地都受过一些信息技术的初步教育,学生不能有效地学习计算机课程,更主要的原因是一些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设置与学生已有基础重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在一种半生不熟的状态。
在高中阶段,计算机不是高考的主要科目,为了追求升学率,不少学校或明或暗、有意无意地降低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养。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往往因为计算机不是高考科目而被忽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这也影响到了未来的高职院校的学习。由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缺乏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导致教学的目的性不够明确,教学大纲差异性也很大,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来源复杂,多地区、多层次,并且都是在高中阶段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学生入学时的基础差异也是各不相同,差异的'巨大也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自职业高中的学生,其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好,而普通高中的学生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计算机课程形同虚设,基本处在计算机盲的阶段,相对来说起点较低。所以,这些情况都给学生的计算机语言能力的学习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教学工作不好开展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系统性
计算机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所以教学中,要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一定要突出应用性的特点。但是目前的教材内容过于系统性,导致应用性不强,教材内容的起点过高,需要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才可以使用这样的教材,而且教学时间也相对较长。教学和学习任务繁重,影响师生的教学及学习兴趣,学生学习难度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
2.教学方法僵化陈旧
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实践重于理论的过程,在我们的教学中,依然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地受教,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技术课程,需要学生具有和保持一定的兴趣,如果没有这样的兴趣,那么这样的实践课就难以保证效果。
3.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上来源于高中阶段的“二类苗”,他们在高中阶段,受到高考的影响,计算机基础薄弱,到了高职院校以后,难以顺利地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因此在上课期间,能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学生很少,玩手机、听音乐、聊QQ的大有人在,真正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学生不到40%,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待
提高。
三、加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策略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培养高等级技术人才的机构,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就业来服务,所以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自发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促进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学习主要是应用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所以在操作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两个方面应该加强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应用计算机的实践能力。
1.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基础不同,教师的教学不能过于死板,一定要考虑因材施教。可以采用目标教学法、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在新生入学后进行摸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掌握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转变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的学生受其教育经历影响,本身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以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特别是计算机这种应用性很强的科目,一定要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下进行教学。灵活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符合学生的就业需要,同时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
环境。
3.与就业密切结合
高职学生的毕业就是为了就业,所以教学工作应该主要围绕学生就业来开展,着重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避免重视理论、忽视实践能力的现象出现,校企结合进行人才的培训,为企业的需要培养定向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院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积极地去开展学生计算机等级证书培训工作,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计算机基础是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入门的课程,这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需要教师不断地根据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就业的考验,他们的专业学习都是针对就业服务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高就业率,是高职院校当前计算机教学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袁晓红。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
[2]刘永新。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成功:教育,(01)。
[3]陆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52)。
[4]李颖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探讨。新西部,(1)。
[5]张丽萍。“计算机公共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4)。
(作者单位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浅析高职学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相比过去,学生的专业能力已明显变化,采用传统的方式开展毕业设计环节,已经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本文旨在浅析学生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对策,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作 者:王如荣 作者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刊 名:陕西教育(高教) 英文刊名:SHAANXI JIAOYU(GAOJIAO) 年,卷(期):2009 “”(11) 分类号:G642.0 关键词:高职 毕业设计 问题 对策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本文分析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从学生、师资、软硬件设施和教学等方面阐述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存的问题,探讨并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对策,以期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改善有所启发.
作 者:杨素兰 作者单位: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宿州,234101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1) 分类号:H319 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讨高职教育产学合作的重要意义,分析我国目前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指出建立切实可行的合作机制是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发展的正确方向.
作 者:陈建 作者单位: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16 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2.4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产学合作 问题 对策高职教育影响力存在的问题与提升对策
加速高职教育发展是历史必然,提升是高职教育发展壮大的主调,其关键所在是夯实教育基础,为达到此目的,学校管理要实现有效而精准的'程序操作;教师要把教书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来追求,由“善教”向“让学生自己知道”的“善学”的教育思想的转变;学生要有远大抱负,反省不足,少点浮躁,多些努力,为自己的将来作精心的准备.
作 者:叶四山 黄新堂 YE Si-shan HUANG Xin-tang 作者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湖北,孝感,43 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29(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提升 高职教育 影响力 问题解析一、家长对子女过于庞爱。
现在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是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心肝宝贝”,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好吃的留给孩子吃,好看的留给孩子用,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孩子提出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明明是错误的行为,却要百般庇护,从来不说“不”。家长们特别是爷爷奶奶们更是把他们当成“小王子”“小公主”“小上帝”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都要想方设法地满足他们,使他们逐渐形成了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蛮横霸道,不会谦让,不能与人友好相处。
二、家长为孩子包办一切。
很多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许多应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长习惯包办代替,亲历亲为。在上学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家长帮孩子背着书包,孩子们则吃着零食。甚至在学校里也可以看到,家长们帮孩子打扫卫生,而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在谈笑,在追跑打闹。在家里很多大人围着孩子转,哄他们开心,认为只要孩子吃好、健康就好。因此许多小朋友吃饭要喂,有些爷爷奶奶为了哄好孩子一餐饭,要跟着走好多路,或边喂饭边让孩子看电视;帮他们解小便,穿脱衣服,大人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孩子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三、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
现在的家庭一般一家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全家都视其为珍宝,寄几代人的希望于一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就显得特别突出。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其设计好了将来,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所设计好的发展道路成长,很少考虑到他们的身心、年龄特点、兴趣等实际情况。一些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发现孩子稍有“过失”,就立即发怒,不知道冷静,也不顾是否有人在场,就当着众人的面对孩子严加呵斥。而有的家长经常拿别人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比较,“你真笨,某某比你小,学习成绩却比你好,”“我对你太失望了,每次都是倒数第一。”这种家庭教育的盲目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不但不能激励孩子,而且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不可磨灭的伤害,甚至会使孩子怨恨父母,造成紧张的亲子关系。如今,学生不堪学习压力而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有多少孩子在重压之下,在父母失望的哀叹声中,选择放弃生命来解脱自己,这样的悲剧让人心痛,更值得每位父母深思。
四、忽视亲子教育,亲子关系淡漠。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父母忙于上班、工作、学习进修,他们无暇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照看。有些父母即使有时间也只顾逛街、上美容院、打麻将,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对孩子不管不问。孩子长时间缺乏与父母的沟通,缺乏父母关心与爱护。家长即使有时间陪同孩子玩,也不够耐心,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家长就嫌烦,不愿再陪孩子。而有些家长又不知道怎样开展亲子游戏,更不会有效地利用家中的日常用品和孩子一起玩,孩子玩得枯燥而又索然无味。另外,很多家庭夫妻关系不和,或是婆媳关系紧张等等,致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惧、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环境中,孩子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和照顾,直接影响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每个父母渴望培养出健康、有教养、有前途、独立的孩子,但落实到行动上却不容易。家庭教育观念要正确,这是前提和关键。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并将决定孩子的未来。因此,作为父母首先要树立正确和科学的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出健康、向上、独立、快乐的孩子。
1、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
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尊严。最可怕的不是棍棒相加,拳打脚踢,而是父母让孩子失去面子、失去尊严。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家长不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物或私有财产,子女必须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而是家长要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孩子是独立的、有意识的、有思想的个体,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与平等对待。这样会使孩子更加信任家长,愿意与家长沟通,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家长,与家长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2、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对于孩子来说,学习上的任务是繁重的,学业上的压力是巨大的。作为父母要体谅孩子,不要把孩子的考试成绩看得过重,不能以孩子的成绩来决定他们的未来。父母要怀着一颗平常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孩子,对他们多一份宽容与理解,少一些责怪与要求,只要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去奋斗,获得快乐的体验,生存的能力,就是父母的最大幸福。
二、营造温馨、和谐、亲切的家庭氛围。
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家长,要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亲切的家庭氛围。首先,要搞好夫妻关系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相互爱护。作为父母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发生争吵时尽量避开孩子,有不愉快的事情尽量不带回家中。其次,处理好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父母要尊重孩子,不随意呵斥、打骂孩子,不要把自己的不顺心、不愉快发泄在孩子的身上。记得有一次,由于工作上的不顺利,星期天回到家后,我的孩子不小心把水杯摔到了地上,我顿时把满肚子的火气发在了孩子的身上,对他破口大骂。孩子委屈地大哭起来,一整天都一声不吭,也不出去玩,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性格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在家要么一声不吭,要么就生冷倔强,根本谈不上童真无邪。可见,植根于“和睦家庭”中的家庭教育,是任何一种教育无法比拟的。
三、身教重于言教,作好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在家庭中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无时不在模仿着父母的言行。父母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孩子的性格发展打下深深地烙印。有的孩子不守信,说谎话,偷东西,爱骂人等,这些不良的习惯往往来自家长的`感染。如果,母亲爱打扮,虚荣心强,女儿往往也喜欢打扮;父亲不拘小节,儿子就会生活懒散,没有责任心。如果,父母一有时间就看电视或打麻将,子女往往也不爱学习,喜欢玩乐。就像电视上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广告,一个小男孩看到疲惫的妈妈给奶奶倒水洗脚之后,他也端来一盆水,由于力气太小了,端得不稳,水已经溢出来好多,然后对妈妈说:“妈妈,洗脚!”可见,父母的态度、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莫大的影响。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孩子,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孩子的榜样,做好引路人,也做好播种人,在孩子稚嫩的心灵里培植下正确、良好的观念和行为。
四、家长要理智地对孩子施爱。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父母的爱,使孩子感到温暖和幸福,获得安全感,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懂得怎样去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忘记了爱孩子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爱是没有错,但父母也要把握好爱孩子的尺度与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要求家长们对爱的程度作这样的理解:“正如奎宁一样,正如食物一样,爱是要求有一定份量的。”超过一定份量就成了溺爱。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变成了溺爱,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表现更为突出。祖父母和父母把孩子视为“小皇帝”一味的娇惯,偏爱和护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没有原则,没有条件。包办孩子的一切,一味照顾,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使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好逸恶劳的懒惰生活,养成一种自私、任性、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和习惯。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从小被母亲溺爱的少年,临刑前要求再喝一口母亲的奶,他妈妈解开衣襟喂他,这少年一口把母亲的奶头咬下。
这位少年把母亲的奶头咬下,是恨母亲的溺爱娇惯害了他。因此,家长要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爱护孩子,宽严适当、宽严结合、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对于孩子不合理或一时不能办到的,家长要耐心说服,不要被孩子的眼泪、撒娇和任性所动摇,孩子有缺点错误要及时教育,讲明是非,纠正错误,不迁就、纵容更不护短。家长不仅在生活上、学习上要关心孩子,更重要的是要爱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和信任,让他从小懂得平等友爱。这样既能激起孩子对父母由衷的爱戴与尊敬,也能使孩子体会到父母对自己养育的艰辛和期望的殷切。
五、建立友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关心,更重要的是感到被尊重和被欣赏。作为父母,作为家长不管工作有多繁重,都应该尽量抽空与孩子沟通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孩子真正的需要,倾听孩子的喜怒哀乐,及时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并真诚地给出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父母还要换一种身份,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与孩子共同参加活动,与孩子一起游戏,成为他们游戏的伴侣,寓教于游戏。讲故事、户外活动和亲子锻炼等都是亲子沟通的有效途径。有一个小故事:一位父亲下班回家很晚了,发现5岁的儿子在门旁等他。“我可以问一个问题吗?爸爸,你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假如你一定想知道的话,我1小时赚20美金。”过了一会儿,儿子跑到爸爸的旁边说“爸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1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你早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故事中的小男孩多么可怜,想和爸爸一起吃晚饭都那么难,还要花钱买爸爸的时间。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不但要养他教他,还要陪他一起成长、一起感受亲情与世界的美好,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六、学会赏识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永远渴望得到父母的赞美。父母的一个微笑,一个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很有可能会让一个孩子高兴一天甚至好一阵子,信心满满地去做每一件事。因此,当孩子取得成功,有进步时,父母要多说鼓励、肯定的话,如“宝贝,你真行,你真棒”“我们大家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孩子,你永远是天使”,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增强自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孩子。父母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善待孩子的不足。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应过分地批评、指责,应该用友善的态度对待,才能使孩子改正他们的不足。当孩子遇到挫折,遭遇失败时,父母要怀着一颗平常心,多体谅孩子的难处,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如“只要努力做,你一定会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加把油,重头再来”“你不比任何一个孩子差,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小小的一句鼓励,会使孩子成为一个勇于面对困难、面对自己、乐观面对人生的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天然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乃至终生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所最好的学校,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将门出虎子”。由此可见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作为家长一定要做好表率,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高职英语口语教学:问题与对策
英语口语是英语教学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文章简要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 者:王凌鸿 作者单位:陕西工运学院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z1)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 问题 对策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文中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海事与港航学院0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分析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作 者:徐超 杨伟莹 练崇权 CHU Chao YANG Wei-ying LIAN Chong-quan 作者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800 刊 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 年,卷(期): 8(4) 分类号:G718.5 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职院校 毕业生就业 问题 对策地方性高职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当然行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虽然我国旅游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和实际的需求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了一大批高职院校,同时发展了高职旅游教育.但是由于地域的和各种历史的原因,各个地方、各种类型的.高职旅游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尤其是地方性旅游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就是分析现实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找到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且总结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作 者:范晓东 作者单位: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31802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17) 分类号: 关键词:高职 旅游教育 地方性 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