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国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政策体系建构(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错彩缕金”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国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政策体系建构
在我国,环保产业是指国民经济结构中为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恢复、有效利用资源、满足人民环境需求,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的产业.环保产业不仅包括为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与废物处理等方面提供产品与技术服务,还包括清洁生产与洁净产品、节能技术、生态设计和环境相关的`服务等.人们普遍认为:环保产业发展的内涵应放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和广义的环境保护角度来认识和体现.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环保产业作为环境保护的物质技术基础,获得了迅速发展与成长.
作 者:袁志 白屯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刊 名:煤炭经济研究 PKU英文刊名:COAL ECONOMIC RESEARCH 年,卷(期): “”(8) 分类号:F42 关键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是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道,可持续发展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终极目标.我们要认识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取向,并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作 者:范德成 王 作者单位:范德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王(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刊 名:商业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COMMERCIAL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F720 关键词:产业结构 可持续发展 结构调整我国环保产业经济分析
一、产业规模 为了摸清全国环保产业的生产规模,中国环境保护工业协会1989年在全国范围内对从事环保单位进行了基本情况的调查.在被调查的3148个单位中有2529个从事环保设备的.生产或研究.1988年的生产总值为38亿元,其主要产品包括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机械设备、专用仪器及专用材料等.这次调查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其中大部分的企业规模较小,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占多数.在1928个企业中,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仅137家,只占企业总数的7.1%,说明环保产业在当时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环境 英文刊名:ENVIRONMENT 年,卷(期):2001 “”(10) 分类号:F4 关键词:我国环保产业现状分析
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环保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环保服务等方面的活动.
作 者:何添锦 作者单位:杭州市教工路,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310012 刊 名:浙江统计 英文刊名:ZHEJIANG STATISTICS 年,卷(期): “”(12) 分类号:F2 关键词:建构西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研究
为了从制度上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现行制度体系还是无法满足科学发展观和市场经济体制下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现实要求,因此,有必要建构西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的`建构,必须着眼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以法治建设为重点,提供西部经济成长环境自由度为原则的优化设计理念,以期从制度上有效保障西部生态环境的长治久安.
作 者:胥春雷 XU Chun-lei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8(3) 分类号:X321 关键词: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制度体系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
【摘要】本文对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和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说明,指出我国煤炭行业走集团化战略的必要性,也针对我国煤炭产业走集团化战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文章指出集团化发展战略是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煤炭产业 集团化战略 分散型产业
一、我国煤炭资源现状与我国能源构成
我国是举世公认的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按国际通用的经济可采煤定义,现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煤炭资源远景储量为50592亿吨,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煤炭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11。02%。我国保有储量总量中的精查储量2299亿吨,与世界探明可采储量相比,位于前苏联、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三位。根据田山岗等人《中国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态势分析》一书的分析:中国煤炭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其满负载量为原地可采量2064亿吨,准有效量1281亿吨,净有效量1037亿吨。中国煤炭资源供给的基本态势是:总量丰富,但有效供给能力不足。
根据19XX年到20XX年间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及其构成表(表1)和同期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构成表(表2)所反映的近十五年间我国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状况,可以清楚的看出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绝对优势地位。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比重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体现在两方面,即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占优势地位和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优势地位。在过去的这十几年间煤炭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最低的时候也有71。8%,远大于同期石油的产量在这一结构中的比重;这一时期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最低出现在为66。3%,其他年份均高于这一比重值。这里我们从能源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分析出了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绝对优势地位。20XX年,煤炭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二、煤炭产业走集团化道路的必要性
1、煤炭产业实施集团化战略能够保障我国能源的安全
煤炭产业通过走集团化道路改变目前我国煤炭产业竞争主体过多而造成的资源无序开采、市场无序竞争局面,还能把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销售,到最有利的地方投资办厂,实行合作开发,联合经营;在国外设立销售网络,占领市场,直接销售,或集资放贷,多种经营,提供服务;由单纯的商品出口转向发展跨国公司(企业)的外部市场贸易条件和内部先天优势,并将我国急需的优质煤炭供应国内,延伸我国的煤炭资源供应链,确保我国的能源供应多样化和可持续性,延缓我国资源的紧张形势。
2、煤炭产业实施集团化战略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煤炭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目前,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都形成了一个或多个占有垄断或控制地位的煤炭企业集团。世界上最大的10家煤炭公司平均每户年产原煤超过1亿吨,煤炭产业集中度很高,如20XX年美国前八大产煤企业的行业集中度约58%,俄罗斯与印度集中度更高,一家产煤企业的市场份额就分别占到95%和77%。而我国前八大产煤企业的产业集中度约为25%。“十五”期间,我国煤炭企业的大型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形成3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10家,其中,亿吨级特大型企业集团2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企业3个,此外23家煤炭企业跨入全国500强。但是相比国外先进煤炭企业仍存在着产业集中度过低、煤炭市场无序生产和竞争、资源综合开采和利用率低、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3、煤炭产业实施集团化战略有助于解决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
我国煤炭产业面临几大问题:(1)资源开发秩序乱,资源回收率低;(2)矿区环境恶化保护投入少,综合治理滞后;(3)安全基础依然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4)科技水平差距大,创新能力不足;(5)生产力落后,产业集中度低;(6)企业负担沉重,职工收入水平低。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在煤炭产业实施集团化战略通过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能够综合考虑集团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从而合理有序的开发煤炭资源;能够利用资金、技术优势改善煤矿安全生产装备水平,从而解决安全投入不足和安全欠账问题,提升煤矿安全生产能力;能够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充分利用新的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降低煤炭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依靠企业内部机制解决生产企业重产出、轻投入问题,从而提高集团的盈利能力和员工的收入水平。
4、煤炭产业实施集团化战略能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20XX年以来,我国出现了电油煤运全面紧张,全国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也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国家为此也采取了全面的措施,缓解来自上述四个方面的压力。例如,发改委为升级大秦线解除煤运瓶颈斥资9亿。20XX年大秦线完成运输量1。034亿吨,运输能力已经饱和,但仍与我国煤运需求差距悬殊。20XX年,铁道部再次对该线进行扩能改造,当年运量达到1。2168亿吨。20XX年我国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铁路部门进一步加大力度对大秦线进行挖潜扩能,开行1万吨重载货运列车,使得运量达到1。5亿吨。由于此线上为输送煤炭要道,在煤炭企业数量众多的情况下国家很难调控。
三、煤炭产业走集团化战略的可行性
1、客观条件
从客观上讲,一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布局为实施集中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末,我国有煤炭探明开采储量亿吨,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我国煤炭产业实施大集团战略的重要基础。二是国内外煤炭企业和行业外其它企业的发展为我国实施集团化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示范。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如俄罗斯、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都形成了一个或多个占有垄断或控制地位的煤炭企业集团。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E PORTER)的理论,我国煤炭产业属分散型产业。分散型产业的重要特征是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对整个产业的结构施加重大影响。与发达国家的生产集中度相比,我国前8名企业在全行业中的产量比应该达到目前全部大型企业共116家占比水平,即40%以上,还有很大难度,同时也表明煤炭行存在大量的企业购并机会。20XX年我国共有各类煤矿(井)22000处,产量21。9亿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井)724处,产量10。4亿吨;国有地方煤矿(井)1702处,产量3亿吨;乡镇煤矿(井)约20000处,产量8。5亿吨,产量比例为47∶14∶39。从以上数据来看,它能够为我国煤炭集团形成奠定基础条件。
2、主观条件
从主观上讲,党和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决心和力度,为我国煤炭工业实施集团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方向。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较为明确指出,要在培育和壮大企业集团上寻求突破,加速资产重组和企业并购,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优秀企业家集聚,发展壮大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团,使之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载体和支撑。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要培养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以市场运作为主,强化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打破区域界限,发展跨区域企业集团;打破行业界限,发展煤、电、化、路、港为一体的跨行业企业集团;打破所有制界限,发展各类资本参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
20XX年底,在中央直接管理的44家国有特大型企业中,煤炭行业有神华集团;在国家的120家企业集团试点中,有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在全国52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煤炭行业有34家。在“十五”期间,已形成3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10家。其中,亿吨级特大型企业集团2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企业3个。煤炭企业与电力、化工等企业合作步伐加快,向区域化、多元化发展,23家煤炭企业跨入全国500强。从以上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煤炭企业完全有能力在现有政策的指导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集团化战略。
四、结论
煤炭产业走集团化发展战略符合当前党和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符合煤炭企业自身和发展战略要求,符合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目标要求。在我国煤炭产业现有的发展情况以及政策之下,实施集团战略也是可行的。因此,有理由认为煤炭产业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煤炭报[N],20XX,3,11。
[2] 国家经贸委:《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3] 仵自连:我国煤炭产业过度竞争原因及对策,经济经纬[J]。20XX,4。
[4] 李金克、谭湘柱:煤炭企业国际化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国矿业[J]。20XX,5。
[5] 张波、陈晨、刘明利、陈藻:中国能源安全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地质技术经济管理[J]。20XX,1。
地球环保政策与环境产业 --展望中国的环境产业
为了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必须实施有效的环境对策.因此实施彻底的环境管制,对企业实行同环境对策有关的激励措施,进一步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充实环保设施是非常必要的.如同日本在解决产业公害问题上所经历过的一样,中国应通过开发、转移与环境和节省能源有关的环保技术,建立起中国自己的环境产业和环境市场.这不仅可以为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也为开展富有成效的国际间合作做出贡献.
作 者:仲上健一 曹瑞林 作者单位: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 刊 名: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年,卷(期): “”(4) 分类号:F205 关键词:环保政策 环境产业上海环保产业外商投资政策介绍
介绍了上海环保产业的`招商重点、投资环境和外商投资情况.为进一步做强做大环保产业,上海在利用外资上将更注重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积极引进技术水平先进适用、拥有品牌、具有持续发展后劲、能提高国内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国内企业活力并最终形成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先企业.
作 者:宋鸿 SONG Hong 作者单位:上海科技情报所,上海,200031 刊 名:中国环保产业 英文刊名: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年,卷(期):2008 “”(12) 分类号:X324 关键词:环保产业 招商重点 目标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