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隐喻意识和词汇深度习得论文(共含10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萨Zavador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隐喻意识和词汇深度习得论文
[论文关键词]隐喻意识 词汇深度 二语词汇习得
[论文摘要]词汇的深度和宽度是衡量学习者词汇水平的重要指标,二语词汇深度习得是决定词汇习得成败的关键因素,而且与学习者二语水平也紧密相关。本文认为通过提高隐喻意识可以有助于词汇深度习得,促进对多义词的掌握和准确使用词汇。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线形,隐喻性语言是建立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和认知的基础上。英语的词义变化复杂,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这些多义词的引申义项都是通过人的认知和对客观世界的体验产生的,都源自其基本义项,因此隐喻是构成一词多义的重要手段。中国ESL教学环境下过多地强调词汇宽度(词汇量)的重要性忽视了词汇深度(质)的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二语词汇习得和综合语言水平的提高。
一、隐喻作为认知的工具
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框架下,隐喻具有双重特征,它既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认知能力。隐喻性语言的普遍性(Lakoff, 1980;束定芳,)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重视。人们常常通过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索和说明抽象的、复杂的'概念,这就构成了隐喻。整个语言系统存在着许许多多复杂并具有系统性的隐喻性语言网络。日常语言中隐喻表达式随处可见,它们是隐喻概念系统的表层现象。
现代隐喻研究表明隐喻从根本上来说是概念性的,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认知工具。人的概念系统主要是建立在概念隐喻之上的,因而人的概念系统中存在着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如英语中常见的如下表达:anger welled up inside me; I was boiling with anger, she was all steamed up; she erupted; simmer down; she flipped her lid; I was fuming; she blew up at me (Boers, 2000a)。这些比喻性语言反映了人们认知中深层的概念隐喻‘ANGER IS A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Lakoff, 1980)。
根据Lakoff等人提出的映射论(mapping theory),隐喻意义是源领域(target domain)事物的部分特征向目的域(source domain)映射的结果,是一个概念域向另外一个概念域映射的结果。如在‘China will leapfrog ahead and become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in 15 years’句中,体育运动领域里的leapfrog(跳蛙游戏)被用来形容经济的飞跃发展,该词最明显的特征映射到了抽象的领域-经济的发展。
二、隐喻作为一词多义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词汇习得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提出的一系列相关理论和词汇教学方法(如加工层次理论,词汇附带习得,语义场理论,直接学习法,联想记忆法等)对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不可否认,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词汇能力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隐喻可用来说明新的概念,并且使词义得以延伸。人们在讨论一个全新领域时通常都是借助已有领域或旧事物的词汇,并把相应词的意义进行延伸来适合新的语境。这种把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领域,从而达到认识目标领域的隐喻过程需要打破词的已有界限。正如胡壮麟(:49)曾指出,“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新颖性大多来自隐喻。隐喻性语言的创造在人类生活中是相当普遍的。”
由于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英语的词汇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词大量涌现,旧词被赋予更广泛的含义和新的内涵外延。事实上英语词汇的灵活性是其它语言无法与之相比的。英语中绝大多数词汇具有一词多义的特征,而多义词大多都是通过隐喻这一认知手段扩充和深化它的基本含义而实现的。新的词义经过反复使用得到普遍认可后就会作为该词的另一个义项确定下来。因而在词汇习得过程中有意识的认识到词义之间的联系,增强学习者的隐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隐喻意识作为词汇习得的手段
语言意识的教学运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如James and Garrett,1991)。语言学家认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意识的提高有助于语言习得。语言学习者不但要学会使用语言,更要能积极主动地思考语言的使用特征。
隐喻是多义词生成的重要手段。隐喻的认知价值在词汇含义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有的义项逐渐成为了该词的字面词义,有的仍保持了明显的隐喻色彩。譬如,eclipse本义是‘日蚀, 月蚀’,是一种天文现象,但后来人们通过自身的认知逐渐用在日常生活等领域,表示‘超越, 盖过,使…黯然失色’(例如:Sheaver scored in the second half to eclipse Jackie Milburn’s record of 200 goals)。事实上,eclipse的这一比喻义项已列入词典了。再如,sandwich字面含义‘夹心面包, 三明治’,但在句子‘The Super Bowl has evolved from a football game to a made-for-TV selling season sandwiched between after-Christmas sales and Valentine’s Day.’中表示“处在…之间’的意思。任何了解sandwich字面意义的人在理解这个句子时不但不会有困难,反而会加深对词义的深层理解和学习者的形象思维。比如在教mushroom一词时,教师除了教它的字面意义,还可适当提到或例示它两个常用的比喻意义:像蘑菇般扩散开和迅速的增长。
四、结语
隐喻本身所引起的联想给深层理解词义提供了条件,有利于词汇习得。本文提出的通过提高学习者的隐喻意识学习词汇并非旨在取代以往的词汇学习方式,而是希望成为帮助学习者学习词汇的另一种可选途径。
参考文献
[1]Boers, F,Metaphor awareness and vocabulary retention[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0, 21/4:553-571
[2]James, C,and P, Garrett(eds) Language awareness in the classroom[M]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91
[3] Lakoff, G. & 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Low, G,On teaching metaphor[J]Applied Linguistics, 1988, 9/2: 124-47
[5]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 现代外语, 1997(4)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2000
提高隐喻意识,促进词汇学习
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关于隐喻和词汇学习的研究成果,指出隐喻意识对词汇学习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两种提高隐喻意识的课堂教学手段.
作 者:陈修铭 作者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河南,新乡,453002 刊 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MECHANICAL AND E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年,卷(期): 17(3) 分类号:H319 关键词:隐喻意识 概念隐喻 认知 词汇学习二语习得视野下的词汇深度知识
第二语言(L2)词汇深度知识回答L2学习者怎样才算掌握了一个词的问题.据其含义的发展,它历经了“词汇知识”和“词汇能力”两个阶段.“词汇知识”阶段以对L2学习者词汇知识的静态考察为主,始于克伦巴赫,经过理查兹、奈申、罗佛等人的发展,对词汇知识各方面的.描述虽缺少统一的构架,但已比较全面.“词汇能力”阶段以对L2学习者词汇知识的动态考察为主,主要发展是亨利克森关于词汇能力发展的“三个维度”理论.
作 者:徐泉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刊 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年,卷(期): 5(5) 分类号:H3 关键词:二语习得 词汇 深度知识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概述
近年来,国外有研究者研究词汇附带习得,本文从听、说、读、写四方面纵览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重点阐释其研究方法,然后论述相关的几个问题:词汇附带习得的前提、猜词能力、阅读任务的影响.以往的`研究表明,词汇附带习得的产生必须以足够的词汇量为基础,语境因素对猜词有很大的帮助,“投入量”大的阅读任务有助于词汇附带习得.这些发现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作 者:盖淑华 作者单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六系,河南,洛阳,471003 刊 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年,卷(期): 26(2) 分类号:H319 关键词:词汇附带习得 实证研究 研究方法英语词汇习得中隐喻思维的构建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隐喻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在词汇学习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英语词汇习得中构建隐喻思维,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能帮助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获得重大突破.
作 者:刘启成 LIU Qi-cheng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刊 名: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5(6) 分类号:H313 关键词:隐喻思维 词汇习得 构建基于认知发展的词汇习得过程
词汇习得是儿童语言习得的.重要方面.尽管语言习得最初表现为词的习得,但儿童建立心理词汇要比其他语言能力习得经历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与成人不同,儿童心理词汇是动态变化过程:伴随词的所指与能指关系不断调整,词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关系调整和数量增长受儿童认知能力特别是知觉、表象、记忆等制约.
作 者:王永德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39 刊 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4(4) 分类号:B844.1 关键词:认知发展 心理词汇 能指 所指 习得结合多种策略,促进词汇习得
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大学生词汇量偏少的问题,提出综合采用多种词汇学习策略,提高词汇学习效率,扩大词汇量,并详细介绍了构词法、联想与搭配、阅读、比较等几种常用的词汇学习策略.
作 者:李曙英 作者单位:沙洲职业工学院 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33) 分类号:H0 关键词:词汇学习 策略认知图式理论与词汇习得策略
认知图式理论认为,新学习的`知识必须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连接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才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原有的知识为支点.本研究试图结合图式理论,探讨词汇习得的新途径.
作 者:唐建福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永州,425600 刊 名: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24(11)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认知图式理论 词汇习得 策略.方言有益于学生的二语词汇习得论文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在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中,学习者如何构建音位表达模式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解释就是词汇再构理论(lexicalrestructuringtheory)[3].学习者早期形成的语音表征是整体化的信息,包括调形变化、音韵、重音、音长、强弱等。随着二语学习者词汇量的增加,发音相似的单词也会增多,乃至能够创建一个语音群。为了区分相似发音的单词,原始的语音表征需要再组织构建,代表更细化的音段(如音素和音位).在词汇再构的过程中,语音单位的组合能够促进新单词的习得,因为它们并不是从属于某个单词特定的语音环境,它们能够准确地重新组合成新的序列[4].
如果学习者不能重组和习得这些亚词汇语音单元,那么词汇习得的速度就会更慢。例如,学习者在心理词库中已经掌握了“sock,rock,mock和clock”这些单词的亚词汇语音单元,那么他在继续学习新单词dock的速度就会很快。相反,如果他没有掌握“ock”这个韵脚,那么再学习新单词dock就相当于重新学习一个完全陌生的单词,习得程度就会不那么稳定。学习者是否能够准确地提取和重新组合亚词汇语音单元则取决于他们的语音意识(phonologicalawareness,简称PA).换句话说,学习者的语音意识和二语词汇习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语音意识指的是能够感知口语中的内部音系,更确切地说是指能够操纵语音的能力。事实上,语音意识的形成跟学习者的心理词库是平行发展的。如果学习者的语音意识薄弱,缺乏对音韵的洞察力,那就无法将单词中的音素拆分或者利用已知的音素来学习新的单词。虽然最近一些,神经影像的研究表明,语音意识的薄弱可能是由于缺乏某些特定的神经关联造成的[5].然而,目前的研究对于语音意识的建立是否产生于母语习得的过程,以及母语的社会经验会对二语的语音意识产生何等影响,都还没有定论。
一般而言,外语单词无论是音形还是意义对于学习者都是完全陌生的。当学习者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单词时,他们的处理模式是基于整个单词的内部音学形状。然而对于母语经验不足的学习者来说,由于他们内部储存的亚词汇语音单元有限,所以更倾向于用整个语音单位来代表单词。许多研究表明,二语词汇习得的困难源于学习者贫瘠的语音意识,由于他们在母语经验的影响下没有建立合理的语音意识,导致他们无论碰到熟悉的单词还是陌生的单词,处理速度都会更慢。相关研究也表明,语音意识与二语词汇知识有很大的关联。很多在双语幼儿园进行的实验研究均可证明这一点。相较于单语幼儿园的小朋友,双语幼儿园的小朋友会更加注意新音节的语音结构,他们在短时间内接触过的人工语言能够更加快速地被辨别出来[6].也有部分研究者发现,双语者的语音意识和单语者并无太大的差异。Bruck和Genesee选择了两组被试进行跟踪调查,一组是法英双语者,一组是英语为母语的双语者,研究结果发现,双语者仅在韵脚意识方面表现较为突出,而在音节意识和音素辨认方面,两组被试表现旗鼓相当[7].双语者在语音意识方面的突出表现可以认为是双语易化作用,它指的是当目标语与双语者所掌握的其中一种语言有着相似的语音结构和字母拼写体系时,易化作用明显,否则易化不会发生[8].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与目标语差异较大的语音结构和拼写体系进行研究时发现,易化作用仍然非常明显[9].
在中国方言众多的特殊国情下,方言作为社会母语对学习者的语言经验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大学生通常除了普通话之外,还掌握一到两种方言。许多研究表明,能说两种以上社会语言的人的语音意识水平比单语者的语音意识水平要高。如桂灿昆曾指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如果除了普通话之外还能说一两种方言的人,学习英语的语音一般比较快,也就是说他们的二语语音意识较强[10].而有的研究则得出相反的的结论,如王玲认为赣方言对英语学习者会产生语音方面的负迁移[11].以往关于语音意识的研究普遍关注的是母语语音意识对二语语音学习的影响,而甚少探讨方言作为社会母语对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产生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方言对学习者语音意识所产生的作用为基础,研究方言对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影响。
二、实验方法
1.实验对象
本实验的39名被试均来自厦门地区一所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39名被试被分为两组,一组是从小就以闽南话作为社会母语的学生(DM),一组是从小社会母语即为普通话的学生(M).闽南话是中国福建省南部地区常见的方言,大部分闽南地区的儿童从出生开始最先接触的语言就是闽南语,而普通话则是从幼儿园甚至小学才开始接触,所以大部分闽南地区的学生拥有普通话和闽南话两种社会母语。而闽南话作为中原古语,与普通话在语音,句法上都不尽相似。本研究选择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现有的国内外语音意识研究主要都是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原因是中小学阶段的二语学习目标是听说和词汇认读,并且这也是他们学习的难点[12].笔者认为普通本科院校中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学习难点同样也是听说和词汇认读,所以以大学生作为本实验的被试来填补空白。(2)大学本科生的母语语音意识相对中小学生而言更加稳定,而稳定的母语语音意识对二语语音意识和词汇习得产生的影响是更加不可逆的。
2.实验方法
首先,对所有参与本实验的被试进行统一的二语语音意识测验,以此方言的社会母语经验对被试的二语语音意识带来的影响。每个被试一共进行3项测验,最后取平均值作为每个被试二语语音意识的成绩,两组被试的测验时长相同。本实验采取的二语语音意识评价的方法有音位分割、音位删除和音标标识3种。音位分割要求被试在听到的16组单词中找出声母或韵脚不同的单词。音位删除指的是测试者在被试面前朗读10个单词,每个单词读两遍,之后要求被试说出去掉单词开头的辅音之后剩下的音节。音标标识测验要求被试根据所听到的33个单词写出单词的音标,所给的单词有11个高频词,11个低频词和11个假词。
然后,我们采用隐式单词学习范式来检验被试的二语语音意识和词汇习得之间的联系。在此单词学习范式中共有两个阶段,分别是预曝光阶段和学习阶段。Fennell和Werker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亚词汇语音单元,如音位和音素,我们通常是从已经习得的单词中获取[13].所以在预曝光阶段,为了让被试对目标语假词的音韵模式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先让被试观察一组韵律相似的单词,以此来激发被试注意到这些英文单词重复出现的音节,最大程度上挖掘被试的现有语音意识对新词学习的影响。被试先看到4个有相似韵脚的目标语单词,这些相似的韵脚在稍后的学习阶段将用来组成目标语假词的一部分。测试员告诉被试4个单词的发音,并让被试重复每个单词3次,然后将图片顺序打乱,再由被试自己指出每张图片对应的单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只死记硬背而并非真正理解单词意思的现象。
紧接预曝光阶段之后的是学习阶段,每个被试要求学习4个假词。这4个假词分为两组,一组是与预曝光组有匹配韵脚的假词,一组是无匹配韵脚的假词。每个被试都会有10次学习机会,每次学习之后都会有一次测验,以检查被试对这些单词的掌握情况,检测的方法也是看图说单词。选用假词作为学习阶段的单词是要确保被试均未接触过目标词,以排除客观因素的影响。虽然这个单词学习范式可能无法准确地代表被试二语词汇习得的自然环境,但是它可以为被试在二语词汇习得方面是否收到母语方言经验影响提供宝贵的信息。学习阶段将以学-测模式进行,共进行10次试验。在每组试验中,要求被试将4个英语同4张说明他们意思的图片分别联系起来。测试的评判由2个研究生来完成,这两位研究生并不知道被试的分组情况以及被试的二语语音意识的成绩。每个被试会得到2个测评分数,一个分数代表的是10次目标假词(有韵脚组)的学习结果(最高分=2个假词×10次测验=20),另一个分数是10次目标假词(无韵脚组)的学习结果(最高分=2个假词×10次测验=20).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方言对二语语音意识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隐式单词学习范式来探讨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方言作为社会母语的经验对学习者的二语语音意识带来的影响;二是这种影响与二语词汇习得的关系。我们利用SPSS17.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两组被试二语语音意识测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1】
从表1可见,DM组在音位分割和音位删除上的.表现得都比M组好,但是在音标标识上的表现与M组有较大的差距。很多DM组被试在测试后表示,能够听懂也能够准确复述所测试的单词,但是落实到音标的书写上,他们大多觉得有困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跟闽南地区的英语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大多数DM组被试没有经过系统的英语音标的训练。可见DM组被试并不是因为二语语音意识薄弱才致使音标标识环节上的表现不如M组。DM组被试在亚词汇语音单元,如音位和音素的识别上明显要比M组被试更准确。而根据Chambers的研究证实,语音意识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人们在接受听觉刺激后对亚音节单位的处理能力,比如说亚音节单位的合成或拆分[14]
.在亚词汇语音单元的识别上,DM组表现得更为突出,即DM组的二语语音意识更强。以往研究认为,方言作为社会母语的经验可能会对学生的二语学习产生负迁移,但通过我们的研究证实,闽南方言作为被试的社会母语经验不但不会影响他们的二语语音意识,反而有益于二语语音意识的发展。
2.方言和二语词汇习得之间的联系。
为了分析预曝光阶段所学单词的韵脚对被试在二语假词的图片命名和词形辨别上的影响,我们分别采用了以群组和二语假词作为研究对象的双因素方差分析,表2是两组被试二语假词习得的结果。
在以群组为研究对象的分析中,是DM组与M组之间的比较分析,而以二语假词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析(有匹配韵脚假词与无匹配韵脚假词)是两组被试组内部的比较分析。
【2】
实验过程中,我们采取两种分析方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检测被试对每种类型二语假词的习得程度。我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式来评价被试在图片命名上的表现。对于与预曝光阶段有匹配韵脚的假词,M组比DM组表现略差一些;而对于预曝光阶段无匹配韵脚的假词,M组和DM组在图片命名的正确率上相差无几。二是检测每个二语假词对被试组所产生的影响,所采取的方式是配对样本t检验。通过这个检验,我们发现M组被试在有匹配韵脚假词的图片命名表现上要比无匹配韵脚假词的图片命名差许多,而DM组被试在两类假词的图片命名环节上表现得相差无几。
通过学习二语假词阶段的检验,我们发现M组被试在预曝光阶段的二语词汇图片命名实验上的表现不如DM组被试,DM组在假词学习方面表现突出,具体表现为在有匹配韵脚的假词图片命名上要比M组的正确率高。然而有趣的是,两组被试在音形辨别上表现得相差无几。这足以说明DM组被试在学习新单词方面的习得速度以及准确性要比M组更高。Strokel的研究证实,当被试面对新单词,在曝光率相同的情况下,被试的语音意识是影响被试二语词汇习得速度的主要因素[15].所以,DM组被试在二语假词学习阶段表现比M组被试好,主要还是由于DM组被试的二语语音意识比M组被试更好。由此可见,方言能够为被试提供更加丰富的社会母语经验,增强被试的二语语音意识,从而帮助被试提高二语词汇习得的速度。
四、结论
闽南方言作为社会母语的语音经验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有益于他们的二语语音意识的发展的。尽管被试都具有丰富的母语经验,但是对于没有掌握方言,仅有一种社会母语的学习者来说,分割亚音节单位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对亚词汇语音单元敏感度不够高,从而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速度。而闽南方言作为社会母语的经验却能够增强学习者的语音意识,提高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的速度和准确性。
本研究对于我国的英语教育有两点启发:第一,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应该加强语音教学部分,鼓励学生通过语音意识的培养提高二语词汇学习效率;第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方言地区学生丰富的社会母语经验,以提高学生的二语语音意识。
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观
认知理论把第二语言习得看作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技能的`习得,是一种心理和智力的过程,是对外界输入的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存储、输出的过程.词汇习得是单词音形义的习得,认知论从认知主、客体两大方面来考察词汇习得机制.文中围绕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分别从图式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方面对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认知理论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第二语言教学和词汇习得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作 者:张忠梅 ZHANG Zhong-mei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715 刊 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8 6(1) 分类号:H313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二语教学 词汇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