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探析-作为外国语的日语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Fe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语言习得探析-作为外国语的日语(共含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第二语言习得探析-作为外国语的日语

篇1:第二语言习得探析-作为外国语的日语

第二语言习得探析-作为外国语的日语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指如何掌握母语以外的语言研究领域.在其学习过程中出现误用是难免的'.同时这些误用对教师及研究者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作 者:金竹善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 英文刊名:NEW WEST 年,卷(期): “”(12) 分类号:H3 关键词:第二语言和外国语   误用分析   研究领域  

篇2:语法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

语法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

语法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语法是语言结构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前提条件,语法学习能有效地加速语言习得的过程.但是学习语法只是手段,教师应不断探索语法教学的最佳途径,才能达到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终级目的.

作 者:王佳丽 刘宽平WANG Jia-li LIU Kuan-ping  作者单位:王佳丽,WANG Jia-li(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刘宽平,LIU Kuan-ping(湖南工业大学,外语系,湖南,株洲,41)

刊 名:山东外语教学  PKU英文刊名: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年,卷(期): “”(4) 分类号:H319 关键词:语法教学   第二语言习得   语法能力   交际能力  

篇3:教师话语与第二语言习得

教师话语与第二语言习得

一、教师话语(TT)近20多年来,语言学家们越来越注意到:课堂内学习者成功的产出(outcome)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所用的'语言以及课堂中的相互作用有关.正如Dulay所言:“Teaching a second language meane creating for students a part or all their new language environment.The entire responsibility for creating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falls On the teacher who is teaching a language that is not used in the community.”可见教师话语对于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起着很大的作用.……

作 者:林琼  作者单位: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浙江,宁波,315010 刊 名: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年,卷(期): 17(5) 分类号:B089 关键词: 

篇4:如何利用语境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论文

如何利用语境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论文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语境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的导入、教学、运用阶段的作用,提出了一种语境教学方式。同时,提出语境的设置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即实用性、趣味性、针对性原则。

【关键词】语境 词汇教学 语境设置

张志公先生1988年就指出:“语汇重要、语汇难”,呼吁加强语汇的研究。但是,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词汇本身的研究成果不多,如何有效的让学生对词汇进行理解、记忆、运用,将直接关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无论是传统的以“词”作为基本语法单位的“词本位”教学法,还是目前的由世界汉语教学会会长吕必松教授提出的“以字识词法”的“字”本位教学路子,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目前我们还不能断定谁好谁坏,一切都还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其实,词汇的教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经历了从接触、理解、记忆到应用四个阶段。而语境是唯一始终贯穿于其中的要素,学习语言离不开语境。我们是否应该从语境入手来探讨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词汇教学的方式呢?笔者找寻了很多资料,但是在这个方面的专门研究的文章确实很少,本文试图打开这一篇章,以期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从而推进汉语教学的发展。

一、关于语境

语境指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的各种环境。关于语境的分类,目前仍然没有一致的看法。有人认为语境应该分成三类;话语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李建军,)。还有些人认为语境分成语言语境与非语言语境。(古力加玛力,2003)。但是,我认为都不全面。有研究表明,影响理解的方式有两种:结构式与功能式方式。一个是从物理层面来理解,一个是从心理层面来理解(Werner J. Severn,)。以这一研究做启发,我认为语境至少可以分成三类:结构式语境、功能式语境、文化语境。结构式语境,是指字、词、句、段、篇章等语言层面的语境。功能式语境,则是指语气、语调、体态语等非语言层面的语境。而文化语境,一般指民族文化语境。

二、语境设置与词汇教学

按照上面的论述,我们在教学词汇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类型的语境。

1.词汇导入阶段。教师可以根据课题的需要,去找寻一些相关的具体的语境,比如学习《讲价》,就可以去菜市厂里听听别人是怎么谈论菜价的。学习《中国画》,就可以去当地的博物馆、展览管参观,了解一下基本的状况。学习《中国的小吃》,可以课前组织一次活动,如“做包子”,教师便可以因势利导借用包包子的过程,来让学生对于一些动词进行事先的了解。比如,“先把面和得匀匀的,把包子馅准备好,再把面团搓成长条,切成一个个小面团,接着把小面团擀成小面片;把馅儿放在面皮上,捏成包子的形状,然后放入蒸笼里。”“和”“搓”“切”“擀”“捏”等这些动词,十分生动形象。有了亲身的体验,等到上课讲述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

当然,要做到每一次上课都能直接的去体验现场,是不太可能的。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视听的方式去间接的感受。如制作PPT,或者播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材料。这样做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认知学的研究表明:“频繁的信息输入不断激活大脑语义的各个结点,进行信息的匹配与提取,也不断贮存新的词语信息,构建和扩展语义网络。”(索尔索,1990)

2.词汇教学阶段。通常我们说,词语放到句子中去理解、记忆,其实质就是借用典型的语境来展示词语意义的各种要素。所以,教师在导入、讲解过程中要适当的加入以字、词、句、段、篇章为主的结构式语境。而不能就“词”“字”本身讲,要做到学“词”不离“字”,“字”不离“词”;记“字”不离“词”,记“词”不离“短语”,用“词”不离“句子”。就汉字教学部分来看,比如学习汉字“人”,我们可以结合人的象形体首先告知学生创造这个字的原因,加深他们的理解,帮助深化记忆。同时,当我们在学“人”字,也可以同时学习其他的简单字,比如“大人”“小人”“人口”等简单词汇,并结合之前所学的“人”的意思来联想记忆。长期从事于汉字研究的周健先生曾做过一个研究,他说:“他们曾对留学生利用语素义推导词义能力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在不提供语境条件下对合成词猜测推导正确率为30.19%,结合语境进行推导正确率为53.155%。”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利用语境来理解词汇意义并记忆词汇一定是有可行性的。

3.词汇运用阶段。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所以我们开设专门的口语课,在会话教学中引入了“材料语境”与“即时语境”。(徐子亮,)。还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让学生能够在交际中克服文化的差异性,提高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实际交际能力。举个例子来说,关于称谓语的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难点。如何将“中国文化中,语言称谓反映着人伦规范的两大伦理观念:‘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姚亚平,1995)的文化告知学生呢?就“妻子”的称谓,我们在实际的口语中就有很多的不同说法。比如“内人”“媳妇”“那口子”“老婆”“我们家那位”等。我们应该结合不同的会话对象适当调整自己的称呼方式。所以教学的过程中要用相关的语境教学来开展,将称谓的改变同会话人的亲疏远近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关于这一点在赵世开先生(1988)早期发表的文章里就有过很精辟的论述。

总之,不管是在词汇导入、教学、运用的哪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语境作为背景来进行。当然,这其中对语境的三个层面的涉及会因为需要有所偏重。

三、语境设置的基本原则

通过语境设置教学,可以加深学习者对词汇的印象;使得学生在课上学习的词汇表达方式与课下的交际活动有机的统一起来;提高阅读理解与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但是,什么样的语境设置才能有效呢?我们认为应该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即汉语语境的设置要切实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特别是在词义的区分、理解与记忆层面上。比如:在汉语词汇教学中,虚词教学一直是弱点。因为一个虚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而且理解起来也很抽象。就解释“光”的意思来说,需要从语句中补充某些语境要素。直接讲“王老板输光了钱”这样的句子,会让学生觉得奇怪,换一个例子“他把水喝光了”,旁边画一个示意图:杯子的水从一满杯到半杯,到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到完全没有。提示是:喝完了。学生就此可以知道“输光钱”的意思了。

2.趣味性原则。黎天睦曾经说过:为了加强教学材料的“刺激度”,语言教学的例子“越可笑越好”。或者说越有意思越好,越有动感越好。同样,教师在设置语境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它的趣味性。这样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同时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强记忆。比如讲下面划线的词语的时候,用一些比较生动的.例子,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1)我们刚说起你,你正巧就来了,真是“说曹操,曹操到”。(用俗语)

(2)我要是年轻三十年,早就和你们一起去跳舞了。(用非现实的假定)

(3)我宁愿不吃饭也要抽烟;我宁愿不吃饭,烟是一顿不能少的。(用夸张的手法)

3.针对性原则。在教学中,同一词语的不同用法,或者不同词语的容易混淆的用法总是会让人头疼。我们设置语境的时候要将它们控制在大体相近的语境条件内,尽量加强其对比效果,有针对性的突现其区别。比如:讲“确实”与“实在”的区别。可以结合这样的语境:

(1)你真的走不动了吗?我确实走不动了。(还能走,但是很累)

(2)你能再坚持一会儿吗?我实在走不动了。(不能走了,一步都不能动了)

再如:

(1)我吃不了这么硬的东西。(我的牙齿不好,不能吃这么硬的东西)

(2)我吃不了这么干的东西。(我吃不下这么干的东西:难以下咽)

(3)我吃不了这么多的东西。(吃不完这么多东西)

都表示“吃不了东西了”,后面搭配不同的形容词。其实是解释了相关的原因,要跟外国学生讲清楚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都是通过语境进行的针对性的解释。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语境对词汇教学的作用。其实,在阅读、会话、听力等篇章段落的理解方面,语境因素同样可以弥补语言知识空白、把握句子真实含义的问题。所以,关于语境的探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

参考文献:

[1]李建军.语境与汉语教育.语言与翻译,2003,(4).

[2]古力加玛.关于汉语语境教学的一点思考.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6.

[3][美]罗伯特・L・索尔索.认知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4]徐子亮.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Werner J.Severn&James W. Tankard,Jr.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

[6]姚亚平.现代汉语称谓系统变化的两大基本趋势.语言文字应用,1995,(3).

[7]赵世开.当前汉语中的变异现象.语文建设,1988,(1).

篇5:第二语言的习得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第二语言的习得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本文基于外语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对习得第二语言及学习外语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教学中语言的输入及输出至关重要,并提出英语应在情景语境中学,在情景语境中教,使学生能“自然获得”知识的.观点.

作 者:韩雪芳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z1) 分类号:H3 关键词:习得   学习  输入   输出   情景语境  

篇6:认知风格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认知风格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认知风格是学习模式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语言学家对主要的认知风格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本文试从第二语言学习者共有的认知风格及其与语言学习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 者:王琦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 名:哈尔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年,卷(期): 24(5) 分类号:B842.1 B842.5 关键词:学习模式   认知风格   第二语言习得  

篇7:第二语言习得两种基本研究范式评述

第二语言习得两种基本研究范式评述

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大致归为两种类型,即基于语言本体的`研究范式和基于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的研究范式.两种范式由于关注的焦点、学术背景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语言习得规律的解释也各具特点.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既应包括语言本体研究,也应包括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研究,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作 者:王永德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中文系,合肥 230039 刊 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3 25(1) 分类号:B844.3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语言本体研究   认知加工研究  

篇8: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交际策略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交际策略研究

本文介绍了第二语言学习者交际策略的定义 ,语言使用中的交际策略类型和影响交际策略选择的'因素,包括学习者外语水平,问题性质,学习环境,学习者个性以及第一语言的影响等.

作 者:杨易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34) 分类号:H0 关键词:交际策略   定义   分类   影响因素  

篇9: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一、引言 已经掌握了母语的人去学习另一种语言,我们对这种行为称为第二语言学习,学术上称为“第二语言习得”.英语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在对外交流当中,英语的重要性和它的广泛使用显而易见.中国的`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绝大部分是学习英语,所以我们在这里把二语习得界定为英语的学习.

作 者:严永驰  作者单位:广东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H3 关键词: 

篇10: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机制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机制

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语言习得研究可以从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等多方面入手.本文以认知心理语言学理论为依据,概述了心理学对语言习得研究的影响,着重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规律,并讨论了这些理论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作用.

作 者:杜琳 DU Lin  作者单位:济南职业学院,外语系,山东,济南,250001 刊 名:山东外语教学  PKU英文刊名: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年,卷(期):2006 “”(4) 分类号:H319 关键词:第二语言   习得   过程   认知心理学   机制  

教师话语与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社会习得与学校学得特点对比

三体读书习得500字

贵州英语专业学生附带词汇习得研究

隐喻意识和词汇深度习得论文

论学前期第二语言教学

连通视野下的二语词汇习得

频率效应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试论翻译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外国语学校工作总结

第二语言习得探析-作为外国语的日语(合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第二语言习得探析-作为外国语的日语,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