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双调]殿前欢·观音山眠松》阅读答案及赏析(共含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宛若枫凌”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陈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②。岁寒心不肯为栋梁,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③,靖节何年种④,丁固当时梦⑤?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释】
①观音山:指今扬州的观音山。 ②避乖:与世迕离,避离世乱。乖,抵触。 ③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 ④靖节:指陶渊明,私谥“靖节”。其《归去来兮辞》有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⑤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后封大司徒。
(1)末句“一枕清风”的“枕”字用得很特别,请联系全曲,说说这个“枕”字的.妙处。
(2)这首元曲整体上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用一个“枕”字可以突出“眠松”形象,照应题目,这株苍松,睡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超尘拔俗,婆娑潇洒;再者,用“一枕”,很容易和“梦”联系起来,清风徐徐如梦,反映出诗人置身此境,心凝神释,与万物冥合,物我融一的境界。
(2)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赞颂隐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
注释:
观音山:疑指南京观音门外的观音山。
眠松:睡卧状的松树。
老苍龙:指古老的苍松。《格物总论》:“松树磥柯多节,皮极之粗厚,望之如龙鳞。”
避乖:元离红尘。乖,抵触。
岁寒心: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指其具有抵御严寒的意志。故常以喻在困顿中保持高尚的节操。
“翠蜿蜒”句:谓青藤缠绕在松树上,沿松树而俯仰。
“秦皇”句:《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乃上泰山,立石封词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靖节”句: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其《归去来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抚孤松而盘桓”等字句。
“丁固”句:丁固,字子贱,三国吴人。《吴书》记载:丁因为尚书时,曾梦见松树生于其腹上,语人云:“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后果然官至大司徒。
赏析:
此曲借松喻人,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理想。紧扣“眠松”,用曲写实又句句不离咏松,构思精巧。用拟人化手法,又善于联想,长于点染烘托,塑造完美的松树形象,也是作者所仰慕的高人的象征。
双调·殿前欢古诗词赏析
懒云窝,静看松影挂长萝,半间僧舍平分破[一],尘虑消磨[二]。听不厌隐士歌,梦不喜高轩过[四],聘不起东山卧[五]。疏慵在我[六],奔兢从他[七]。
注释
[一]平分破:犹言平分着。破,在词曲中当着字讲。
[二]尘虑:俗念,也就是功名富贵的`念头。
[三]隐士歌:隐士们所唱的歌。如《楚狂接舆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容政者殆而。渔父《沧浪》: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四]高轩过:言贵宾乘着华贵的车子前来探访《新唐书·李贺传探》:(贺)七岁能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
[五]东山卧:东晋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会稽东山,不肯出仕。《世说新语·排调》:卿(谢安)屡超违朝旨,高卧东山。
[六]疏慵:辽阔而懒散。
[七]奔兢:为名利而到处奔走、拚命竞争。卢照邻《五悲文》:夸耀时俗,奔兢功名。
阿里西瑛
懒云窝,醒时诗酒醉时歌。瑶琴不理抛书卧,无梦南柯。得清闲尽快活,日月似撺梭过,富贵比花开落。青春去也,不乐如何?
【赏析】
古人给自己住处或书斋取名,一般都用比较文雅、较有积极意义的词,称什么轩、什么堂、什么斋。西瑛却名之日“懒云窝”无一字文雅。可见他放任不羁、玩世不恭的性格色彩。“懒云”二字表现了天上白云的逍遥自在、任意舒卷的`特征,同时也非常形象地表示了室主人的放荡任性和蔑视世俗的风格。
小令用“懒云窝”开端,接着就写主人“懒”的表现:“醒时诗酒醉时歌”,醒与醉、诗与歌,这就是他的主要活动。“瑶琴不理抛书卧”,瑶琴不弹了,把书也抛在一边,只管上床高卧,这表明他自由自在确实到了“懒”的程度了。他当然不做什么当官的梦,因为只有清闲才觉得快活。日月穿梭,人生如梦,富贵不过像花一样几天就雕谢了,不乐干什么?他认为只有一生快快乐乐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主人公这样极端的懒散、放纵任性,是一种蔑视功名利禄而追求自由的精神。所以“懒云窝”就引来了许多同气相求的“知音”——贯云石、乔梦符、卫立中、吴西逸等著名曲家纷纷来与他唱和,造成“懒云窝里客来多”的特有现象。
“懒云窝”的名称,实际上受北宋邵雍那种安贫乐道、怡然自得地把住处叫“安乐窝”的影响。当然时代变化了,阿里西瑛由忧愤到遁世的思想倾向,在知识界有相当代表性。
小令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语言活泼俏皮,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情绪发泄得淋漓尽致,完全反映了作者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和散曲的犀利风致。
【题解】
《懒云窝》令是作者对脱离了世事束缚后的逍遥自在生活以及对于名利、富贵的鄙薄态度的自述。
《殿前欢冬》及《山坡羊冬日写怀其二》阅读答案及赏析
山坡羊·冬日写怀(其二)
(元)乔吉
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钓鳌①舟,缆汀洲,绿蓑不耐风霜透,投至②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手。
殿前欢·冬
(元)薛昂夫
捻冰髭,绕孤山枉了费寻思,自逋仙③去后无高士。冷落幽姿,道梅花不要诗。休说推敲字,效杀颦难似。知他是西施笑我,我笑西施?
【注】
①鳌:大鱼。②投至:等待,等到。
③逋仙:曾隐居于孤山的宋代诗人、画家林逋,其酷爱梅花,《山园小梅》是其诗作,中有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这两首元曲分别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形象(或姿态)?请简要概述。(2分)
(2)请简析两首元曲表达的主旨。(6分)
参考答案
(1)前一首,写出了寒冬雪后的梅花枯瘦的形象(1分);后一首,写出了被人冷落的梅花幽雅的姿态(1分)。
(2)前一首通过塑造冒着严寒、与梅花相伴、并企图钓上大鱼的渔翁形象,表达了作者不畏苦难、坚守理想的情怀(3分)。后一首写自己赏梅品梅但不作诗赞美,怕写得不好,反而会笑煞“西施”(旁人),表达了闲适而洒脱的隐士情怀(3分)。
【附】
【山坡羊 冬日写怀(其二)】
译文:在冬寒的`前后,雪晴的时候,有谁来伴我和雪梅一般清瘦的身影?钓鱼船系在汀洲上,绿蓑衣耐不住风霜的侵凌。等待鱼儿来上钩,风,吹得头破;霜,冻得手皴裂。
【殿前欢 冬】
译文:捻着银白色的髭须,绕着孤山徘徊徒然地思索,自从梅仙林逋去后再也找不到高人雅士,冷落了梅花的幽姿,不要写什么梅花诗,不要谈什么推敲的事,东施竭力仿效西施捧心皱眉也难以相似。谁知道是西施笑我,还是我笑西施?
薛昂夫《双调.蟾宫曲.雪》阅读答案与赏析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1. 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2.这首元曲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阐述。(6分)
参考答案
1.主要运用了比喻、用典、反问等手法。开篇用三个妙喻领起,把漫天飞舞的大雪,比作是仙女洒下的晶莹洁白的美玉,又似点点扬花,片片鹅毛,飘逸灵动,无限妩媚,写得美艳奇绝;再用“访戴归来”,“寻梅懒去”与雪相关的典故,让人感动,使雪境更具魅力;以反问作结,引发读者的思考耐人寻味。(比喻、用典、反问各1分,分析2分)
2.开篇对雪景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艳奇绝的雪景的热爱;(2分)接着借三个典故表达作者潇洒超脱、拔流绝俗与孤傲高洁的情怀;(2分)最后对“清高”“粗豪”的反问间接表达了作者的清高豪迈之情。(2分)
[注释]
①双调?蟾宫曲雪:双调,宫调名;蟾宫曲,曲调名,即曲牌;雪,曲题。
②琼瑶:美玉。③点点扬花:由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侧扬花。今年春尽,扬花似雪,犹不见还家。”点化而来。
④片片鹅毛:由白居易《雪晚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点化而来。
⑤访戴归来:用典。东晋王徽之居会稽时,雪夜泛舟剡溪访戴逵,至其门不入而返。人问其故,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戴逵字安道)耶?”
⑥寻梅懒去:用典。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曾骑驴踏雪寻梅,留下佳话。
⑦独钓无聊:柳宗元被贬官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期间。精神抑郁。诗人只好寄情山水,借歌咏山水景物和河上渔翁来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苦恼。他曾写下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现了自己超凡脱俗,孤傲高洁的品格。
⑧羊羔:美酒名。
[赏析]
薛昂夫,又名薛超吾。回鹘(今新疆)维吾尔族人。生卒年不详。汉姓马,字九皋。官至三衢路达鲁花赤。善篆书。王德渊为其诗集作序,称他“诗词新严飘逸,如龙驹奋迅,有‘并驱八骄一日千里’之想”。《南曲九宫正始》序称其诗“词句潇洒,自命千古一人”。其散曲意境宏阔,风格豪放。
这首《双调?蟾宫曲雪》是一首咏雪词,构思别致奇特。诗人化诗用典,写得意趣盎然。开篇用三个妙喻领起,写得美艳奇绝。你看,那漫天飞舞的大雪,就像是仙女洒下的晶莹洁白的美玉,又似点点扬花,片片鹅毛,飘逸灵动,无限妩媚。而与雪相关的故事,更是让人感动,使雪境更具魅力。想当年王徽之风雪之夜泛舟访戴逵,至其门不入而返;诗人孟浩然骑驴踏雪寻梅,留下动人的佳话;柳宗元被贬官永州,寄情山水,雪中独钓。这是何等的潇洒超脱、拔流绝俗与孤傲高洁啊!他们有的饮着美酒,围着火炉,住着暖屋,有的顶风冒雪,夜下寻梅,有的远离尘嚣,独立江边。你能说他们那个纯洁高尚,哪个粗犷豪放?
短短一首67字的散曲,诗人竟化用前人两首诗,用了三个典故,将雪境描绘得美艳奇绝,,将意旨表达得厚重深沉。结尾,诗人只问不答,把答案留给读者去把玩品味,更是妙绝。全曲化诗用典,评论史实,写景抒情,意趣盎然,很值得人品味咀嚼。
张可久双调落梅风春晚阅读答案及赏析
双调·落梅风·春晚
张可久
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
黄茑乱啼蝴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
(1)诗歌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诗歌在写景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一是反悔了作者对夫天的热爱和眷恋,二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归去的的伤感。
(2)动静结合,“湿冥冥柳烟花雾”是静景,“黄莺乱啼蝴蝶舞”是动景,动静结合,写出了春天的盎然春意,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附加
注释
①西湖子:即杭州西湖。苏轼有“欲把西湖比西子”句,故称。
②湿冥冥:此指春日黄昏时的薄雾轻烟。冥冥,朦胧昏暗的`样子。
③黄莺乱啼:这里暗用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诗意。
④打将春去:把春天赶跑。将,语助词。
[参考译文]
东风浩荡,弥漫西子湖。水气濛濛,一片烟岚笼罩着繁花绿树。黄莺鸟喳喳乱啼,蝴蝶翩翩起舞,几回秋千翻飞将春天送去!
赏析
此曲写西湖暮春小景,深含着对春天归去的眷恋和惋惜。写景动静交织,画面和谐统一。写人造境奇特,立意新颖。语言清新活泼,韵味无穷。
★ 双调-寿阳曲,双调-寿阳曲马致远,双调-寿阳曲的意思,双调-寿阳曲赏析
★ 双调?寿阳曲,双调?寿阳曲卢挚,双调?寿阳曲的意思,双调?寿阳曲赏析
★ 双燕离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