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SBS改性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工学论文(共含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我是猫咪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道路工程中,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要求是,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抗滑性和尽可能低的扬尘性.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交通量及车辆大型化、重载超载车的比例不断增加,高温车辙、低温脆裂等病害严重影响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质量.
作 者:王快 王钦 作者单位:江门市交通工程建设总公司,广东江门,529000 刊 名: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WIND 年,卷(期): “”(14) 分类号:U4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 沥青路面 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SBS改性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分析了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改性沥青制作、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重要的质量控制环节,阐述了在基质沥青中掺加适量的SBS后,可使沥青的软化点、温度敏感性得以明显改善,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作 者:张艳丽 ZHANG Yan-li 作者单位:山西省公路局晋城分局,山西晋城,048026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09 35(2) 分类号:U416.2 关键词:改性沥青 路面 施工 控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由于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建设得以大力推进,针对公路建设中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结合本人多年的现场经验,从多方面加以论述.
作 者:李之昭 刘新生 作者单位:河南太康县水利局,河南周口,481400 刊 名:科技传播 英文刊名: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7) 分类号:U416 关键词:改性沥青 控制 原材料 温度摘要:
SBS改性沥青具有耐高温、抗低温和抗车辙能力,在国内高等级公路、城市干道和机场跑道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从施工工艺角度进行了分析。
一、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首先应保证运力满足要求,运料车尽量匀速行进,避免混合料离析、结块或遭雨淋。现场应检查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2、根据拌和料、摊铺机生产能力及运距计算车辆数,保证摊铺机摊铺时前面常保存有4――5辆待卸车,运输车辆采用大吨位运输车,保证运力满足要求。
3、运输前应检修车辆性能,保证运输车性能良好,防止运料过程中车坏。运输车辆的车厢应清扫干净,洗刷油水混合物,严禁有杂物残留在车厢;为防止沥青混合料与车厢板粘结,在车厢侧板和底部涂1:3的柴油水混合液。
4、装料过程中,为减少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应缩短出料口到车厢的距离。不管是否刮风、下雨,运料车均应用完好的双层蓬布覆盖设施。
5、运料途中运料车不得随意停驶,尽量匀速行进,避免突然加速和急刹车。
6、采用数显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和运到现场的温度,插入深度大于150mm,在运料车侧面中部设检测孔,孔口距车厢底面约300mm。
7、在摊铺现场应凭运料单收料,并检查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如混合料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应该废弃不用,已结块或已遭雨淋的混合料也应废弃不用。
8、卸料后,对残余的混合料应及时清除,防止结硬。
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摊铺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首先要修补、处理下承层,同时为确保上面层与下承层粘结完好应洒布粘层油。摊铺温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且要连续稳定的摊铺,以确保摊铺后连续、平整。
2、处理下承层,下承层的清扫、修补、处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必须予以重视。
该项工作应在摊铺前1天完成,并验收确认。具体要求如下:彻底清扫、冲洗下承层的污染物,砂浆和其它浮渣应用钢刷擦清;下承层的坑槽、松散和其它病害应按规定用沥青混合料修补;对下承层的标高、横坡、平整度要进行检测,对影响质量且无法在上面层消除的缺陷地段进行调平。
3、洒布粘层油。
由于下承层已受到一定污染,为确保上面层与下承层粘结完好,在摊铺沥青混合料前,应对下承层、横缝接口、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路缘石、雨水进水口等的侧面,均喷洒一层粘层油。其质量控制要点如下:粘层油质量应满足规范要求;粘层油用量控制在0.3――0.4kg/m2之间,且应洒布均匀,局部少洒或多洒的地段应用人工补洒或予以刮除;路面有脏物时应清除干净,对沾粘的土块应用水刷净,待干燥后浇洒;当气温低于10℃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浇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应保证在摊铺前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后确保其不受污染。
4、摊铺。
摊铺温度宜控制在170℃――180℃之间,不得低于160℃;摊铺前,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螺旋布料器的`料量以略高于其中心为度,避免摊铺出现离析现象。摊铺混合料前,应预热熨板到规定温度,初始压实度不小于85%,摊铺机熨平板必须拼接紧密,防止卡入料将路面拉出条痕;上面层摊铺厚度和平整度由平衡梁控制,应密切注意平衡梁的粘料情况,发现粘料时及时清除,防止产生拉痕。
摊铺机行走前,应严格按松铺标高用木板将熨平板垫好,确保起始摊铺厚度满足要求:
(1)连续稳定的摊铺,是提高路面平整度的最主要措施,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按2.5m/min左右予以调整选择,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摊铺,做到每天收工停机一次;
(2)摊铺的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一般不得用人工整修,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需在现场技术人员指导下,允许用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缺陷严重时予以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
(3)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测调整松铺厚度,确保松铺厚度偏差在0~3L以内。目测混合料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技术负责人予以处理;
(4)注意摊铺机接斗的操作程序,减少粗集料离析。摊铺机集料斗应在刮板尚未露出,尚有约10M厚的热料时扰料,这是在运料车刚退出时进行,而且应在料斗两翼才恢复原位时,下一辆运料车即开始卸料,做到连续供料;
(5)严禁料车撞击摊铺机,由摊铺机靠上并推动料车前进。随时观测摊铺质量,发现离析等不正常现象及时处理。料车在摊铺区洒落的散料必须及时清除;
(6)遇到机器不能连续摊铺时,应及时通知拌和组和技术负责人。摊铺遇雨时,停止施工,遭雨淋的混合料应废弃,雨后下承层未充分干前,不得继续摊铺。
三、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1、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沥青上面层质量的重要原则,应注意碾压的均衡、连续性,防止出现漏压等现象。
2、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沥青上面层质量的重要原则,在不出现推移的前题下尽可能早压,碾压按“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
3、碾压温度、速度和遍数应严格按规范执行。
4、碾压必须均衡、连续进行。碾压应从路边缘向内30――40cm处开始,以防止沥青混合料挤出,同时允许外侧边缘沥青冷却产生稳定的剪切区,以利于压实。
5、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时,压路机轮迹重叠宽度不应超过20cm;当采用静载压路机,压路机轮迹应重叠1/3――1/2的碾压宽度。
6、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时,应指挥协调好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和碾压遍数,使铺筑面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规定的压实度。碾压长度一般控制在30~50m之内。
7、使用核子密度仪对压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施工工艺。注意用核子密度仪测量时,避免因高温损坏仪器,影响检测结果。
8、在碾压中,应先起步后振动,先停振后停机,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折返应呈阶梯形,初压时不得使用轮胎压路机。
9、在水箱的水喷完前,应及时加水,切忌由于缺水而发生粘轮现象。
10、碾压作业段的起始点应有标志,最好插旗表示,以避免出现漏压现象。
11、路面在冷却前,车辆机械不得在路面上停放,并防止矿料等落在路面上。
四、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面接缝。
摊铺机横向接每天都要碰到的,其平接缝的具体做法是:摊铺机驶离现场,由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后再予以碾压,将坡下部分用切割机切掉并清除,缝边涂刷粘层沥青。摊铺机起动前,熨平板要进行预热,将熨平板放在前铺的面层上并与切缝边对齐,下垫木板,摊铺成松铺厚度青混合料摊铺层,用钢轮压路机从前铺的面层上碾压,每次向新铺层推进10――15cm,直至将新铺层压密实,再进行纵向正常碾压,检查接缝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横向接缝应离桥梁伸缩缝20m以外,以确保伸缩缝两边路面表面的平顺。
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平整度控制措施。
施工前首先要保证中面层清洁、平整。施工中的平整度控制应严格防止混合料产生离析,自卸车在装料时要按规定的次数进行移动。改性沥青混合料储仓卸料口也不宜距自卸车太高,以免粗集料离析。摊铺机应均匀、连续摊铺。摊铺机前洒落的混合料要及时清理,人工在摊铺好的路上进行修补往往适得其反。碾压速度要与摊铺机速度相匹配。碾压遍数,应遵循:先静压一遍、振动两遍、结束前静压二遍的五遍原则,同时要解决好粘轮与水隔离的关系。在碾压时,先轻碾后重碾,先压边后逐步向路中心碾压。按工艺规定的碾压速度、遍数、重叠宽度进行初压、复压、终压三个步骤,终压用双轮静压收面,最后压平轮迹。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范围比较广的一个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从原材料把关开始,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压实等工艺上进行层层把关,这样才能铺筑出优良的路面工程。
参考文献:
1、孙廷召。关于SBS改性沥青施工技术的探讨[J]。河南科技,,(12)。
2、蔡道平。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
3、王东。付国银, 孙国华, 曹宝山。 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督的具体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8)。
关于SBS改性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工学论文
摘要:本文从SBS改性沥青路面的材料、生产拌和和摊铺、碾压等方面阐述了SBS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拌和;摊铺;碾压;质量控制
一、概述
SBS改性沥青是一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新型优质筑路材料。它在原有基质沥青(AH―70)的基础上,掺加2。5%、3。0% 、4。0%的SBS改性剂,改性后的沥青,与原沥青相比,其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它通过把聚合物掺入道路沥青中而改善使用性能,能显著延长路面寿命、降低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本文从影响SBS改性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分别进行分析。
二、SBS改性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
1、材料质量控制
应经常检查集料规格、品种、扁平细长颗粒、含泥量、含水量、风化石含量等。如果外观检查认为颗粒组成不正常,则进行必要的筛分试验。应经常检查矿粉的色泽是否正常,有无团结块和明显的粗颗粒情况。进场材料要按规范进行检验,尽可能加大抽检密度,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予以清除出场。
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
搅拌设备的计量设备、温度测试系统必须进行计量标定、调试,并定期校核,开机前要对包括加热系统在内的所有拌和楼设备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彻底解决后方可开机。拌和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所提供的配合比操作,保证各种集料及沥青用量与配合比一致。严格控制沥青、集料的加热温度和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拌合温度控制在以下范围内:集料温度保持在:180℃~190℃,改性沥青温度控制在160℃左右,不应超过180℃,混合料出厂温度:175℃~185℃,不能超过195℃或低于温度检测170℃。搅拌时间控制在45S,出厂温度、到达摊铺现场的温度、摊铺温度及碾压完成后温度要有专人负责检测。拌和完成后要注意检查混合料的外观,及时发现花白料、离析、结团等异常情况。保证混合料中沥青用量及集料的允许偏差符合《技术规范及施工指导意见》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一台拌合机发生故障时,都应立即停止使用。运输车必须加盖篷布或其他保温材料,防止结合料表面结硬,并防雨、防污染。为确保摊铺连续以及平整度大小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必须保证摊铺机前至少两辆车等待卸料,绝不能出现摊铺机等车的现象。其余要求应满足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
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在摊铺沥青混合料前要对基层的标高、平整度进行检查,对影响面层沥青混合料质量的缺陷进行提前处理、修补。为保证基层和面层粘结良好,在基层上铺洒粘层油。粘层油应洒布均匀,桥面水泥混凝土面板用同步碎石封层技术,洒布防水层后铺设沥青面层。为保证面层的平整度,在摊铺时应尽量连续施工,以减少摊铺机和压路机的停顿,尽量减少横缝,提高其面层平整度。上面层的摊铺应用平衡梁控制,不得采用钢丝基准线厚度控制方法。摊铺过程中要注意厚度检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平衡梁感应器,并对已铺的异常路段进行返工处理。摊铺机前至少保证有5辆料车等候,在第6辆料车到达现场后开始进行摊铺。摊铺前应将熨平板加热至不小于100℃,摊铺机起步速度应适当放慢,升至施工速度后应匀速摊铺,尽可能减少中途停机再起动产生的波浪,做到拌料速度与摊铺速度一致。摊铺速度控制为2~4m/rain。两台摊铺机夯锤的振动级数在试验段施工过程中初步确定,不得随意调整。混合料摊铺温度不应低于160℃。摊铺中,应密切注意摊铺、碾压动向,对离析、拥包、波浪、边角缺料等,均应及时清除找补。 4、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科学合理的碾压工艺是保证路面质量的技术措施。SBS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工艺应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八字方针进行碾压,SBS沥青混合料其适宜的碾压温度范围是130℃~150℃,其最终碾压温度不低于110℃。所以压路机必须紧跟在摊铺机的后面,只有在高温条件下碾压才能取得更好初压尽可能在较高的温度状态下紧跟摊铺机碾压,振动压路机的速度大于6km/h时,面层可能产生波浪不平整现象,速度小于3km/h时,可能产生过振现象,容易导致骨料破碎和泛油问题。所以应严格控制振动压路机的碾压速度。振动压路机的振动频率要求35Hz~50Hz,振幅为0。3rm~0。8rm。碾压倒车时,绝不允许在新铺沥青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突然刹车或停车休息。为防止轮胎压路机粘轮,可用喷雾器在轮上薄层喷涂专用防粘剂,不得喷水。施工时若发现压路机粘轮,用洗衣粉水较好。经实践证明,初压采用1台BW203AD一4双钢轮压路机,以2~3km/h速度错1/2轮静压1遍;复压采用1台因轮胎压路机有速度快的优点(每小时可达4km),降温慢,密实好,防止横向裂缝等优点,碾压时应主要以轮胎压路机为主。轮胎压路机吨位要在20t以上,钢轮压路机应为DD110或DD90,为避免事后才知压实度不够而影响施工,变事后控制为事中控制。先用核子密度仪与钻芯机比较,定出一定比例关系,碾压完毕即用核子密度仪测其压实度,压实度不够赶快补压,如大面积压实度不够,应尽快从原材料比例、质量、碾压工艺等方面想办法解决,对于沥青面层混合料,SBS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现场的压实应采用空隙率和压实度双向控制。空隙率计算所需的最大理论密度以每天实测为准,测试按照“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113711―1993 )”进行。现场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为3%~6%,压实度应满足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7%以上,理论最大密度的93%以上。表面层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检验,以实测芯样为准;为了路面整洁美观,防止取芯位置早期被破坏,各方应合作进行钻孔检测,为减少钻孔数量,施工、监理、中心试验室监督随机选点取样,以避免重复钻孔。钻孔后应及时将孔中灰浆捣净,吸净余水,待干燥后用相同的沥青混合料分层填充夯实。
5、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面接缝
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应错位1m以上。各层横向接缝均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当面摊铺采用梯队作业时的纵缝宜热接缝当加宽段产生冷接缝时应切齐。切割时的泥水必须冲洗干净,等干燥后涂涮粘层油。在与隧道连接处,水泥板边也要切齐,涂涮粘层油,摊铺时应挂线法施工。
三、总结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范围广的一个系统工程。现代化的施工机械,高素质的人员,成熟的施工工艺是必要的质量保证手段。我们从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到生产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各个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控制。认真执行技术规范和试验路确定的各项技术指标,重点控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和技术指标,强化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这样才能有效控制SBS改性沥青路面质量,提高路面工程的使用品质。
参考文献
[1]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2]张艳丽SBS改性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山西建筑 35(02)223―224
[3]黄孟元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控制[J] 湖南 交通科技 200935 (02) 75―78
摘要:沥青路面施工是公路工程建设的主要工序之一,也是决定公路建设质量的最后一道程序。首先就如何做好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了分析,提出要确保材料质量,加强进场控制;加强机械检查,确保设备质量。其次对如何做好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控制与质量控制工作进行了分析。再次就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混合料摊铺与碾压施工技术、路面接缝施工技术与压实施工技术等。最后针对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检测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里程大幅增加,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公路行车的舒适性非常重要,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是决定公路行车舒适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就成为公路工程建设人员的重要任务。
1做好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准备工作
1.1确保材料质量,加强进场控制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材料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因为材料质量是保证公路质量的根本条件,没有优质的材料做基础,就不可能建设出高质量的公路。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始终把好材料质量关。要认真做好材料检查工作,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材料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沥青、石子、粉料等施工材料,要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确保材料不出任何问题,从而在源头上把好质量关。购买材料的过程中,在加强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还应该充分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选择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材料。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负责材料质量监管的工作人员应该再一次对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的数量和质量没有问题。要加强检查和控制,严禁不合格材料混入公路施工现场。
1.2加强机械检查,确保设备质量
机械设备是公路施工的重要工具,一旦机械设备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公路建设的正常施工。因此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前,应该首先检查好机械设备,确保施工机械不存在任何问题,能够使公路建设顺利进行。在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主要包括运输车、搅拌车、撒布车,以及摊铺机、压路机等车辆和设备。要对这些机械设备做好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机械设备的性能,避免在需要施工时无法使用,或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
2做好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控制与质量控制工作
2.1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控制分析
对公路沥青混合料,要做好配比控制工作,在生产前应该进行试拌试铺工作,在拌和混合料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拌和时间,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控制好拌和温度,以及矿料加热温度。要全面掌握拌和机的操作技术,按照拌和工艺流程进行操作。要保证混合料的科学配比并对混合料的压实性和黏结性进行试铺,从而验证混合料的配比与拌和是否合格。如果相关指标不达标,就要找出原因,检查沥青用量是否合适,拌和时间和温度控制是否存在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在公路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过程中,如果有溢料现象出现,就说明冷料仓的供料比不相匹配,这时就应该根据溢料的集料粒径,合理调整冷料仓的转速,从而使冷料仓供料比达到平衡状态。把拌和机调整稳定之后,下一步应该进行取样试验,试验后将生产配合比的结果与取样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检查沥青的含量以及混合料的配比情况,通过压实度检测以及压实孔隙率检测来检验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如何。
2.2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分析
在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必须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地检查,必要时进行抽样试验,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达到相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技术,确保混合料的质量达到要求的标准。在日常的质量检验工作中,要合理设定检验频率,要想保证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混合料质量的稳定性,就应该按照材料的质量进行合理地安排。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对混合料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要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温度,就需要把握好沥青材料的到场时间和摊铺时间并且保证碾压时的路面温度。其中混合料的出场温度最为关键,因为出场时的温度直接影响着后续工序中的温度,从混合料的搅拌出场到经过运输进入施工现场以及接下来的摊铺等待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此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并注意对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另外,还应该及时进行路面碾压,确保碾压过程中的温度合适。要明白影响混合料出场温度的诸多因素,例如集料的干湿度、搅拌温度控制、出场温度设定等。混合料中沥青的用量至关重要,要根据集料的配比合理添加沥青,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控制沥青的用量,确保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及各项指标合格。在混合料中,沥青的含量决定着其流值、孔隙率、水稳性、黏结性、耐久性等诸多性能指标,如果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过少的话,公路路面的孔隙率就会增大,稀薄的沥青会降低路面的耐久性,加快路面的老化速度。因此在搅拌混合料时,必须控制好沥青的含量以及搅拌温度,确保混合料的搅拌质量。
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
3.1混合料摊铺施工技术探讨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过程非常重要,在此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摊铺机的运行速度,摊铺机要与搅拌机配合好,根据搅拌机的供料量以及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和路面的摊铺宽度,掌握好摊铺的速度。要严格按照相关工艺流程进行施工,混合料的摊铺必须均匀,整个施工过程要缓慢匀速,确保一次摊铺成功,摊铺速度一旦设定不可随意更改。路面的摊铺基本上都是一次成功,一般不需要进行修整,在路口和边角等难以摊铺到位的地方,必要时应该进行人工找补和修整。如果摊铺出现严重问题时,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摊铺质量,必须将有问题的地方铲除,然后重新进行摊铺作业。
3.2路面碾压施工技术探讨
路面碾压是紧随摊铺作业之后的一道工序,碾压质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公路的密实度,因此对这项工作也不可轻视。在沥青路面施工的最后一步,要注意控制好压路机的速度,确保压路机的自身质量,这是保证路面压实质量的关键因素,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能,懂得操作要领。另外要掌握好碾压次数,这也是确保沥青路面压实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懂得碾压次数与碾压速度的关系,控制碾压速度,保证碾压次数,并不是碾压越慢越好,碾压过慢也会影响混合料的压实度。还要根据摊铺的速度,合理掌握碾压速度,避免在混合料中产生孔隙,控制好碾压间隔时间和重复次数。碾压区域要有专门人员进行监管,对于初压段和复压段以及终压段,应该区分开来并标示清楚,这样能有效防止重压现象并且避免漏压,最好运用排压的方式进行紧密地碾压作业。在碾压过程中要注意压路机的振动和变道,避免对沥青路面造成损坏。
要想控制好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就需要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以及对相关工序和材料的检测。检测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检测以及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等,要防止不合格材料混入施工现场,这是从源头上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一步。要加强对沥青路面的检测,加强对路面施工过程的动态监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5结语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至关重要,不仅决定着公路行车的舒适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沥青路面的弹性好,与汽车轮胎的摩擦性高,行车安全系数更高。而且路面的平整度更高,大大提高了行车的舒适度。另外沥青路面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和抗渗透性,因此使用寿命比水泥路面要高。沥青路面不仅施工方便,而且后期维护也更容易。在提高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从而使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得到应有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江玮,汪余波.浅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7):23-24.
[2]季卫华.浅谈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108-109.
董元线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经验谈工学论文
摘要:通过对董元线路面改造工程的施工实践,总结山岭重丘区沥青路面施工所采取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对防止路面病害发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沥青路面;质量;病害的防治
Abstract: Through to the Dong Yuan line surface improvement project’s construction practice, summarizes the mountain ridge Zhongqiu District bituminous pavement construction to adopt technical,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 to prevents the road surface plant disease to occur, proposes own view。
Key word: bituminous pavement; quality; plant disease’s prevention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建设发展迅速,但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如:推移、沉陷、网裂等病害难以控制。山西省朔州公路分局在董元线(山区)路面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原路面出现的病害,认真分析病害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了山岭重丘区沥青路面的质量。下面就采取的措施介绍如下:
1旧路状况
董元线起点位于右玉县境内董半川,与虎山线K64+228处相交,终点在朔城区元子河与大忻线K110+707处连接,全长62。55 km。该线路是朔州市煤炭外运的一条二级运煤专线,全线完全分布在山岭重丘区,沟壑纵横,坡陡弯急,蜿蜒曲折,高填路基较多。
董元线于竣工通车,当时土方工程和涵洞工程是由所属四区县动员乡镇全民义务修建的,由于设备不到位,高填方段未经分层填筑压实,导致路基沉陷非常严重;且部分路段基层强度不足,导致沥青路面大面积出现坑槽、龟裂、网裂、推移等病害。特别是K42+550~K62+550段,沿线经过村庄、煤站多达80余个,交通量大,大吨位车辆多,且急弯陡坡多,该段沥青路面破损极为严重,如果在这段能够防止病害出现,提高工程质量,合理治理,那么下一步可全面推广。因此,分局决定对该路段进行改建的同时,将该路段作为防止病害发生,提高路面质量的重点试验路段。
2结构设计质量控制要点
路面在开工前,分局养路科、工程科、勘测设计所、朔州公路段的有关技术人员再次实地查看,共同研究了近年来养路中大修工程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原因,针对性提出了改进方案。
初步拟定的处理方案为:将翻浆路段下挖60 cm~80 cm换填砂砾来处理,沉陷、坑槽路段采用砂砾找平,挖除老油皮,铺筑10 cm~15 cm水稳砂砾找平层;再铺筑20 cm水稳砂砾底基层,水泥剂量为4 %;20 cm水稳碎石基层,水泥剂量为6 %;5 cm沥青砼下面层,碎石级配为AC―20,油石比为4。6 %;3 cm沥青砼上面层,碎石级配为AC―13,油石比为5。1 %。
2。1提高基层、底基层水泥剂量
基层、底基层直接承受和传递着面层的行车荷载,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年限。我们在研究上述方案的同时,决定在急弯、纵坡较大的地段将水稳基层、底基层的水泥剂量提高一个百分点,这样既可以提高基层、底基层的强度,同时,保证了工程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年限,且降低了沉陷出现的几率。
2。2加强基层、底基层的养护
水稳基层、底基层必须加强养护,在摊铺、碾压成型后,必须养护到位,防止由于表面干燥产生的干缩裂缝。由于地处山岭重丘区,洒水后水会很快流到较低的地方,我们采用了由高到底、由慢到快的洒水办法,即水车从坡顶慢洒到坡脚快洒、弯道外侧慢洒到内测快洒的原则,这样既可以保证养护到位,又可以保持水稳基层、底基层具有足够的含水量,从而达到水稳层成型的目的。 2。3喷洒透层油,加强面层与基层的连接
面层与基层连接不好,是沥青路面早期推移的原因之一。
采用水稳粒料作为路面基层,要解决好面层与基层的连接,透层油喷洒也十分关键。在施工中,若采用石油沥青最为透层油,沥青用量容易保证,但喷洒均匀程度难以控制,容易被行车带走,而且不能很好的渗入基层。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决定采用如乳化沥青作为透层油,其沥青含量为40 %~45 %。
2。4改进矿料级配,防止急弯、陡坡地段推移
在试验室确定了矿料级配和最佳用油量后,还根据沥青拌合设备的性能、施工控制精度及材料变异情况进行了试拌试铺,进一步调整直至拌合设备生产出的混合料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才作为生产配合比使用。
为了防止急弯、陡坡路段的推移,我们采用了改进矿料级配的方法,即采用AC―25沥青砼配比(见表1),这样既提高了沥青砼路面的耐磨性,又增加了沥青砼路面与水稳基层的粘结力,同时还节约了沥青用量。
2。5修建边沟、急流槽,提高路面排水能力
路面排水系统是预防路面出现沉陷翻浆的'主要手段之一,排水系统的完好情况直接影响着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因此,道路必须具备完好的排水系统。
我们在纵坡较大的地段修建了急流槽,在急弯处修建了边沟,并且加大了边沟尺寸,这样既保证了降雨量较大时,雨水能顺利的排出路基,同时又降低了翻浆、沉陷出现的概率。
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提高认识,加强培训
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施工控制即成为质量保证的关键。施工前我们认真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全体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上岗培训,使每个人都熟悉各施工工序的技术要求,熟练掌握了施工操作规程,明确质量目标,把质量要求同进度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跟班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3。2抓主要工序,提高质量
乳化沥青透层油的喷洒、沥青矿料的级配、油石比的控制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水稳层洒水养护7 d后喷洒乳化沥青,为使乳化沥青真正渗入基层起到上下层连接作用,我们对乳化沥青含量、喷洒方式进行了多次试验,按45 %的沥青含量生产的乳化沥青喷洒后渗入基层的深度只有1 mm~2 mm,仍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经多次试验,含量为40 %的乳化沥青渗入的深度可达3 mm~4 mm,效果较好。喷洒次数按实际进行了调整:急弯、陡坡地段喷洒2次乳化沥青,即下面层和上面层之间再喷洒一次乳化沥青,保证面层与面层之间具有足够的粘结力,防止推移现象发生;平缓直线地段可喷洒1次乳化沥青,喷洒前必须将基层表面杂物清扫干净,喷洒后及时撒铺一层0。5 cm以下石屑,并注意控制行车,使乳化沥青能够破乳成型。经实际计算,
喷洒乳化沥青1 m2用量为1。3 kg~1。8 kg,可满足施工要求。
3。3租用先进机械设备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机械设备已经成为公路建设的主要力量,尤其是先进的机械设备,它的使用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进度的重要前提。
董元线改建工程采用全自动控制的找平摊铺机铺筑水稳拌合料,其平整度合格率达到了98 %以上,同时利用了红外线自动找平沥青摊铺机,铺筑沥青拌合料。由双钢轮震动压路机进行初压和复压,再由胶轮压路机进行终压,使油面达到了相对的密实,这样既减少了沥青砼路面的渗水现象,又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年限。
4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结果
该工程于206月5日开工至年9月30日完工。朔州公路分局于2006年10月24日初验,10月26日进行了竣工验收,沥青路面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在边修建边通车的情况下,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任何病害,工程合格率为100 %,工程质量得分为97。86分,达到优良工程标准。这充分说明了只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就能提高山岭重丘区沥青路面的质量。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才开始起步.目前虽然沥青路面的设计和修筑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裂缝、车辙等质量通病在高速公路许多局部路段都有出现,而且有些路段还出现了坑洞、唧浆等早期水损坏现象.
作 者:黄勇坚 作者单位: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1 刊 名:建筑・建材・装饰 英文刊名:JIANZHU JIANCAI ZHUANGXIU 年,卷(期):20xx 10(5) 分类号:U4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