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第一二单元课时教案(共含1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飞戈”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二年级第一二单元课时教案
第( 一 )单元备课 备课教师:陈辉 教学内容 1、找春天 2、古诗两首 3、笋芽儿 4、小鹿的玫瑰花 语文园地一 学情分析 春天已经来临,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不够细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同时教学生学会收集优美词句,学会欣赏。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单元的字词,会认47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2、 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3、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感情、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在春天的大课堂里去主动学习、探索。 2、背诵指定课文,掌握字词。 教学难点 寻找发现春天的脚印,想象春风春雨春花春草象什么。 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挂图以及春天的图片等 课时安排 1、找春天 2课时 2、古诗两首 2课时 3、笋芽儿 2课时 4、小鹿的玫瑰花 2课时 语文园地一 4课时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课题 1、找春天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2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十分喜爱春天,但对春天的了解不多,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 ⒈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9个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⒊愿意积累和运用描写春天的句子。 ⒋有兴趣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初春的勃勃生机 教学方法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课件;课文插图动画;春天景物道具;画布。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⒈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9个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积累和运用描写春天的句子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复备栏 一、激趣导入 二、朗读感悟 三、指导写字 四、小结 1、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一起学过描写春天的课文,我们一起唱过《春天在哪里》的歌曲。现在,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让我们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触摸,用心去发现吧。同学们,请大家打开书,借助课文下面带拼音的生字,来试着读读课文,读完后先说说自己画出了哪些不会认的字,再交流交流我们的新发现 2、请大家说说自己画出了哪些不会认的字。 3、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出示动画《找生字》),同学们画出的生字都藏在这些花草树木之中,课本上的学习伙伴把这些生字找到了,我们会认吗? 4、同学们,请大家摆好自己的生字卡片,老师读一个生字,你就把这个生字卡片举起来。 1、试读课文,读错的字师生共同纠正,并可交流怎么记。 2、学生举手说自己画出了哪些不会认的字。 3、动画里的小伙伴找一个,学生认读一个,读错学生、教师、动画合力纠正,强调翘舌。 4、听教师读,举起相应的卡片。 同学们的卡片举得又快又正确,说明大家认识这些字了。我们再来读课文,读完后交流交流我们的新发现和想问的问题。 (1)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 (2)同学们,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3)还有谁也想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一读,比一比,好吗? (4)这一课写得真美,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自由地细细地品读,再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听吧。 (5)要是能把这么美的课文背下来,那该多好啊! (6)很多同学都能背诵了,要是春游回来,很多同学还会说说自己眼中的春天呢! 同学们,请准备好纸和笔,我们一起来写字。 1、谁能先说说写这一课的九个字要注意什么。 2、范写 3、我们每个字写两遍 1、同学们,除了春天里的发现,在学习这一课时还有什么发现吗? 2、给学生准备一些写春天的小诗文,嵌入本课生字,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交流展示。 借助课文下面带拼音的生字,来试着读读课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谈体会 书空 第 2 课时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复备栏 一、朗读感悟课文。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三、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强调学生的.正确书写规格和姿势。 板书设计 去田野找春天 1、找春天去 找到了小草、野花、嫩芽、小溪 我们爱春天 教学反思 春天是学生最为喜欢的季节,学习本课,不仅培养学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美的欣赏能力,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课堂上学会反应狼嚎,积极踊跃,效果好。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课题 2、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2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十分喜欢古诗,尤其本课的第一首孩子们以前就学过,相信他们会很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课件;课文插图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复备栏 一、导入: 二、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今天我们 就来比比谁会背的多,指名背古诗,不能重复。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荣”不要读成yó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ù;“疏”要读翘舌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ī)烧(shāo)荣(róng);平舌音:菜(cài)宿(sù)。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观察发现。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独体字:未左右结构:枯、徐、烧上下结构:宿、菜上中下结构:荣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检查自学,由学生自己先自检,老师再检查。 重点指导书写。 第 2 课时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复备栏 一、导入 二、朗读感悟 &n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八课时的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2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学生能对本单元万以内数的数法、读法与写法及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等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形成万以内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读数、写数及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回忆整理
(1)教师:和同桌的小伙伴说说,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写数读数
大小比较
较大数的估计
二、自主复习
1、数数
以一个人数、小组一起数或全班一起数的方式进行。
一个一个地数,从597数到610;
一十一十地数,从3990数到4080;
一百一百地数,从600数到1300;
一千一千地数,从1000数到10000。
2、写数读数
(1)复习计数单位。
教师:小朋友们都会数这些数,真棒!我们要准确地数数,就要知道计数单位及数位。我们学过的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学生:个、十、百、千、万。(教师板书:万、千、百、十、个)
(2)复习进率。
教师: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先请小朋友们填一填书上第25页的第2题。
学生填完后汇报:(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在刚才板书的计数单位间标示出进率。
教师: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复习数位及数的组成。
教师:每个单位都有它的位置,就是数位。
教师:“千”所在的位置叫“千位”。你能说出计数单位“个、十、百”所在的位置叫什么吗?
学生1:“百”所在的位置叫“百位”。
学生2:“十”所在的位置叫“十位”。
学生3:“个”所在的位置叫“个位”。
教师:千位上的小圆点可以用数字几表示?(2)这个2表示什么?(表示2个千)
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依次说出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教师:也就是说2个千、4个百、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2413)。
(4)写数。
教师:你会写几个数吗?请写在书上。并写出后面两个数,再说说这两个数的组成及读法。(主要是“0”的读法。)
(5)游戏:你说我写。
游戏规则:同桌之间一人说数,另一人写数,然后交换。
(6)汇报写数情况。请两个小朋友在黑板上写出他们刚才所写的数。(按左右各写一竖排)
3、大小比较
(1)(学生写好以后,教师在学生刚才写出的几组数中间画“○”)
教师:你能比较出这几组数的大小吗?(抽学生口答)谁能说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学生: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最高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数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较大小……
(2)写数小竞赛:每个大组报出1个数字,要求用这4个数字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或最小的四位数)。每个大组派1名同学上台写数,并说一说怎样才能使写的四位数最大(或最小)。
4、较大数的估计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都要用到估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估一估。
(1)教师:我们学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如果按每个班40人算,你能估计出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吗?这样的几所学校大约有10000人吗?请4人小组讨论一下。
(2)教师:哪位勇敢的孩子来说说你们是怎样估计的?估计的结果怎样?
学生:按每个班大约40人算,1个年级大约有80人,1所学校大约有480人,这样的20所学校,大约有10000人。
教师:还有不同的估计方法吗?
学生:按每个班大约50人算,1个年级大约有100人,1所学校大约有600人,这样的17所学校,大约有10000人。
(3)教师: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过估计?学生:我用1分走了多少步,可以估计出从我家到学校要走5分,大约有多少步。……
[点评:通过对1个学校学生人数的估计及说一说生活中的估计,让学生建立起估计和猜测的基本思想,并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整理、复习了哪些知识?
四、课堂作业
教科书第26~27页的练习三。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4页例3、第55页课堂活动,练习十一第10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综合应用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某小学五(2)班有个小小图书角,原有图书52本,后又买来20本,当天被同学借去10本。图书馆现有图书多少本?
①让学生独立完成。
②说说你列式的理由。
(2)商店里每天卖出电脑30台,卖出的彩电比电脑少6台,3天卖出彩电多少台?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二、自主探究
1.观察例3的情景图
学生说说从图上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同桌互相交流。
教师:你准备做几根长绳?几根短绳?把你的想法介绍给小组的同学。(4人1小组,组长做好记录)
2.学生介绍做跳绳方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根长绳,1根短绳:4+4+2=10(m)
或4×2+2=10(m)1根长绳,3根短绳:4+2+2+2=10(m)
或2×3+4=10(m)只做5根短绳:10÷2=5(根)
或2×5=10(m)只要学生方案合理,都给予肯定。
3.教师小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只要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动脑,一定会想出许多好的、可行的`办法。
教师:这么多的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较合适?说说你的想法。
三、课堂活动
1.完成第55页课堂活动
实物投影仪出示:“逛公园”。
教师: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小利家买门票要多少元?
5+5+3=13(元)
5×2+3=13(元)
教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练习十一第10题
学生独立作业时,教师应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排除思维障碍,学会运用分析的方法,树立能解决好实际问题的信心。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学生自己小结。
三年级第一二单元课时教案
第( 一)单元备课 备课教师: 教学内容 《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学情分析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字,会写33个字。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收集有关春天的诗、文,图片 课时安排 12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课题 1、燕子 课型 精读课 总课时 2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乐于交流,乐于与人合作,对燕子也充满了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复备栏 导入新课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脉络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 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2) 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3) 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掠”是撮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4、集体交流。(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 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4、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本课生词: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 3、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聚”的下面是“ ”,不要写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4、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初步体会了语言的准确性。 第 2 课时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复备栏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新知 三、朗读课文 指导背诵课文。 四、学习生字 五 、完成课堂练习3 六、积累语言练习七、布置作业 1.听写生词:燕子、聚拢、增加、稻田、偶尔 2、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习2―4自然段。 1、轻声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段话讲什么?(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2、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细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花儿争相开放) 3、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 “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4、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了什么?(燕子飞行的各种姿势) 5、再读,说说这段话写了小燕子的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活泼、可爱、机灵) 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唧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 6、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帅:这些自由飞翔的燕子,使这早春美景更加生机勃勃、令人神往。作者还写了什么呢? 7、读第四自然段 8、指名说说第四自然段写什么。(写燕子停歇花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 9、这段话里有几个比喻,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结合插图理解,想象) lO、“演奏的春天赞歌”你说,这首歌在赞美春天怎么样呢?(畅所欲言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默读课文,再回顾课文的脉络,点拨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由近到远,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照子――燕子的飞行利停歇的顺序) 2、指点背诵方法。背诵本课,可以按照的课文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中描写的先后 顺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泼可爱的燕子的顺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 3、自由背诵。 学习“沾、圈、漾、倦、符、演、赞”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观察识记字形。 3、“集体点拨范写: “演“字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倦”字的右下部分是“ ”,不要写成“巳;“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 4、书写练习。 1、出示例句“有的横掠过湖面,……“掠”字好在什么地方?(明确什么样的词称作好词) 2、自己再寻找一些用得好的词语。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 3、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1、鼓励学生在课外再摘抄一些描写春光的句予。 2、背熟课文。 朗读训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的重要途径。 板书设计 1.燕子 外形俊俏 春天赶来 飞行灵巧 美好可爱 停歇优美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课题 2.古诗两首 课型 精读课 总课时 2 学情分析 学习这两首古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能力目标:背诵两首诗。 情感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 让A Lesson Plan
Instructor: Wang ZhenlongDate and Time: 5th period, March 8, Audience: Class 5, Senior 1Lesson Topic: Unit 13 Healthy eating-----Integrating SkillsObjectives:1. Learn some useful cooking terms
2. Read and write recipes Teaching facilities: Bb, Multiple Media Teaching Steps:1.Greetings and Duty report2.Lead-in PresentationShow the class pictures of Shaomai dumplings and a famous restaurant---Du Yi Chu in Beijing.
3.Pair work----Reading to learn the format of a recipeSs read the two recipes on P.7 in pairs and discuss the two questions. Then ask class for answers. Ss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a recipe is generally made up of three parts---Dish name, Ingredients and Directions.
4.Pair work----Reading to understand the details T helps understand the two recipes and lists cooking termsIngredientsInstructionsPork, green onion, beans, skins/ wrapper ; bacon, lettuce, …chopped, cut into pieces, mix/toss, fill, fold, steam, boiling; fry, chop, add, spoon, roll up, …
5.Individual work----Reading the Tips on How to write a recipeSs read the TIPs quickly. Then compare the Tips with the recipes above. Ss are asked to answer a question, “What is wrong with the recipes above?” Ss are expected to know the Ingredients above are not measured at all.Next, Ss try to gather more cooking terms in this passage and add to the list..IngredientsInstructionsFood stuffAmountchopped, cut into pieces, mix, fill, fold, steam, boiling; fry, chop, add, spoon, roll up, peel, slice, dice, stir, add, mix…pork, green onion, beans, skins; bacon, lettuce, …a spoonful, a cup, a pound, …
6.Group work---TPR practiceDivide the class into groups of 4. Appoint a Chef leader for each group. The leader gives orders to each of the other chefs. The other chef will act and say what he is doing. Give Ss an example before they start. Then invite three groups to act in the front. The purpose of this activity is to understand and use the important cooking terms below.chopped, cut into pieces, mix, fill, fold, steam, boiling; fry, chop, add, spoon, roll up, peel, slice, dice, stir, add, mix…
7.Group work----Writing recipes in English a)Ss are divided into groups of four. They are asked to COOK an easy dish.b)Tell students some rules before starting a writing competition. T states the rules for Contest1.Be fast---only the first 3 groups will enter the final contest! 2.One group will be the final winner. 3.Judges are from each row in this room.And the rules for Best Recipe: (1)Beautiful name (2) Easy to understand(3) Clean and tidy handwriting
8. Presentation and Accessment1) Invite the first three group presenters to the front and show the class their recipes.2) The first boy or girl in each row will act as a judge. Grade each group with 1, 2, or 3 points.3) The grading decides which group is today’s winner.
9. SummaryHomework:1.Our foreign teacher Ira Perelson asked how to boil the rice dumplings ready-made by Daoxiangcun Food Company. Please do a research and write a short instruction for him in English.2.Think about how to explain some Chinese cooking terms like 煎、炒、烹、炸、蒸、煮、涮、溜、炖、煨、烤、烧、汆、烙…
第六课时
教学重点:
掌握四会句型: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swimming/climbing trees.
2、学习询问某种动物的能力及回答:can ….? yes, i can. no, i can’t.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拼写四会句型。
能够认读句子:here come two tigers. can tigers really swim? yes, they can. they’re good climbers.
课前准备:
read and write和let’s sing部分的教学录音带。
有关动物和动作的单词卡片。
要求四会掌握的句型卡。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warm up ( 热身)
活动一:读一读
教学参考时间:1分钟
(1)让学生朗读a, b部分let’s learn和let’s talk以及a read and write的内容。
活动二:拼单词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1)教师让一个学生到前面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学生要说出他做的动作是哪一个单词。
(2)如果单词说对了,再让另一个学生拼出该单词。
2、presentation (新课呈现)
活动三:对话理解
教学参考时间:8分钟
(1)教师出示自制课件,让学生回答:what animals can you see?并继续追问: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climbing trees.
(2)教师操纵鼠标,从小河的对岸游过来两只老虎。教师说:here come two tigers.让学生理解句子中文。教师接着问:what are they doing? 学生说出答案they are swimming.教师再问:can tigers swim? 让学生做出回答。
(3)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对话录音,让学生看书听录音。
(4)教师让学生看书自己阅读对话。
(5)教师板书:what are they doing?they’re swimming. they are climbing trees.
让学生问答、拼读、仿写。
活动四:写一写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1)让学生根据对话内容完成answer the questions.的活动。
(2)教师让学生核对答案,纠正错误。
5、板书
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
what are they doing?
they’re swimming.
they are climbing trees.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flying, walking, running, jumping, swimming.
在情景中使用对话中的句子,并能恰当的替换句中的单词。
听、说、读、写单词:flying, walking, running, jumping, swimming。
教学难点:
walk, run, jump, swim的末尾字母与ing连读的发音。
running和swimming的单词拼写。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图片(let’s start)、录音(let’s learn, let’s chant)、课件、动画素材。
本课时的五张单词图片和卡片。
教学过程:
warm up ( 热身)
活动一:唱一唱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教师播放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a部分let’s do的录音。
教师适时出示各种动物的词卡,学生边说边做相应的动作。
教师播放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b部分let’s do 的录音,方法同上。
活动二:做一做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1) 教师将jump, walk, fly三个词写在黑板上,然后手指相应的单词发指令,如:jump like a rabbit. walk like an elephant. fly like a bird.学生边跟读边做相应的动作。
(2) 教师继续发指令,学生做动作,适时提问:what are you doing?,引导学生回答:i’m (jumping) (like a rabbit).。教师在黑板上的jump后面加上ing,呈现新词:jumping。同法引入walking和flying。
2、presentation (新课呈现)
活动三:学一学
教学参考时间:10-12分钟
教师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教学课件,提问: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让学生回答。
教师指着大象说:look at the elephant! it’s walking! the elephant is walking.教师让学生重复句子。分别指着一只鸟和小兔子,让学生模仿句子说出:look at the bird! it’s flying! the bird is flying. look at the rabbit! it’s jumping! the rabbit is jumping.
让学生看图回答:why is the rabbit jumping? what animal is after the rabbit?引导学生回答:a tiger. 教师再问:what is the tiger doing? 引导学生回答:it’s running. the tiger is running.教师板书:running。
教师指着正在水里游的鱼,问:what is the fish doing?引导学生回答:it’s swimming.教师板书:swimming.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对话,让学生重复句子。
让学生看板书,读出单词。教师手指running, 问:how many “n” s are there in this word?引导学生回答。用同样的方法提示学生swimming中的字母m也要双写。
让学生拼读单词。running, r-u-n-n-i-n-g, running.
活动四:说歌谣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听let’s chant部分录音2-3遍,以小组为单位将图片按听到的顺序摆好。
教师让学生通过图片理解单词leaping, fighting, biting, climbing, snoring的中文意思。教师给学生解释never boring的中文意思。
听录音,跟说歌谣并表演。
五、板书
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词汇:season spring fall summer winter.
2.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教学难点:
1.单词发音:spring fall
2.favourite单词的读音和拼写。
教具准备:
1.教材配套课件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3.单词卡片
4.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活动一:说一说,做一做
教师播放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歌谣
引导学生边说,边打节奏。
引导学生表演出形容天气的单词 cold warm cool hot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活动二:谈论天气
教师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s it cold? 学生根据实际做答。no , it’s warm.
引出新词汇 spring
询问学生,那个季节最寒冷,which season is cold? 引出词汇 season winter.
询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季节?do you know another season? 引导学生说自己知道的
活动三:猜猜,读读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教师出示表示四个季节的图片
让孩子说说分别是哪个季节
孩子说对后教师板书单词: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学生开火车读
活动四:说一说(let’s learn)
教师再次展示表示四个季节的图片,询问学生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并进一步陈述原因 “spring , it’s warm and sunny”
教师板书主句型,指导学生认读
教师播放配套课件,学生观看,跟读句子。教师注意强调favourite.的读音
小组问答练习
活动五:描述季节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询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学生回答,通过师生问答为学生做示范。
(spring is very warm. the leaves are green. we can see many flowers in spring. )
学生根据刚才回答得自己喜欢的季节,重新分组,参考卡片图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
各小组表述自己喜欢的季节
趣味操练 (practice)
活动六:猜一猜
学生两个人一组进行
一个孩子描述季节,一个孩子猜出示哪个季节
活动七:画画,说说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教师将let’s find out 中的图片发给学生,
让孩子根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里的树
孩子到同学中进行调查,每调查一个孩子就收集一张画好的树
(四)巩固和扩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活动八:exercises
listen and match
学生认读题目中的单词
小组描述各个季节的特点
听录音,连线
公布答案
2.read and write
学生独立阅读
填写横线中的所缺的单词
有能力的同学仿照短文写一段话描写一个其他城市
活动九:读一读,画一画
学生阅读句子,写出相应的季节
it’s very hot in this season. everything is bright.
it’s warm and sunny in this season.
it’s cool and windy in this season.
it’s cold and windy in this season
教学反思:
多用活动要操练句型和词组,让学生描述四季,并给四季赋予自己的颜色,有利于学生对枯燥的课文产生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第1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材第17页的内容及练习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的推广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分数乘法的熟练程度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及良好的审题习惯。
重点难点
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具学具
口算卡,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指名学生回答)
提问:以上几道题有的是整数乘分数,有的是分数乘分数,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分别说出以上几道题的意义。
二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看教材第17页的第3题,指名读题目要求。
提问:为了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应该先做什么?(指名回答)(先约分,再做乘法)
提问:这道题中,有一个因数是整数,约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请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各题。
三复习乘法运算定律和剑简便计算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它们在分数乘法中适用吗?
全班同学完成教材第17页的第2题,老师检查巡视。
课上练习,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四的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审题,在练习本上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着重说一说在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什么定律。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直接写出得数。
五思维训练
教材习题整理和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第4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手拉手,地球村》 听:《送别》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饱满的热情演唱《手拉手,地球村》来表达小朋友们对保护地球的强烈愿望。 2.学生能意识到地球环境的危机,并在听赏活动中能进一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地球的美”,从而喜爱地球,愿意保护地球。 3.在充满深情的《送别》旋律中,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生能用饱满的热情演唱《手拉手,地球村》 。 (2) 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教学过程 一. 地球的灾难――欣赏影片《后天》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一个美丽的村庄,但是这个村庄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有可能即将毁灭,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片断。 1.看 放映电影《后天》有关于地球上各种气候如龙卷风、洪水、冰川等气象给地球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灾害这一片断。 2.谈 谈看完《后天》的感受,引导学生将话题转移到地球的灾难。 3.想 师:地球为什么会遭到这些灾害呢? 观看有关于地球环境遭受破坏的录像片。 二、保护地球――演唱歌曲《手拉手,保护地球》 师: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不忍心看到自己温馨的家乡遭到灾害,甚至毁灭,面对这些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难道我们等待这些灾害的到来吗?不,保护地球是我们神圣的使命,让我们一起齐心协力来保护地球吧! 1. 说出我们的愿望――歌词教学 说: 激发学生说出自己保护地球的想法。 编: 以师生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保护地球的想法说成第一部分 歌词。 念: 以Rap的形式,师生合作念歌词(老师念括号里的部分) 3/4×0 ×0 × O×.× × ×× O ×× × | 生:弯 弯 腰丨捡.回 一个 希 | 望 师:(真棒)| ×0 ×0 × O×.× × ×× O ×× × | 生:手 拉 手丨捡.出 一个 太丨阳 (你真 棒)| × × × ×0| ×0×.××| ×××| 希望的太 |阳 就是 我| 们(真 棒)| 绿色的长 |河 就是 我| 们(真 棒)| ××× ××| ×0× × × |×.× ×× |××× ×|| 我们把地球| 村, 打 扮 得 |漂漂亮 |亮!(你真棒)|| 2. 歌唱我们的愿望―― 二声部学习听 CAI播放全曲 师:你能听出这是一首几个声部的歌曲吗? 奏 CAI播放两个声部的部分,请学生选择最喜欢的打击乐器和节奏给二声部伴奏。 唱――第一声部 随CAI唱第一声部旋律. 师:请同学们跟着唱一唱,是否觉得声音太单薄,就像保护地球的小朋友力量不够,不够团结。 编――二声部旋律 师:地球村是我们共同的家乡,让我们用歌声唱出保护地球的决心,好吗?怎样让歌声更雄厚有力呢?老师有个提议,我们一起来创编“第二声部”好吗? a.CAI出示作曲秘诀 两声部的`节奏,大体上要求一致。 两声部的旋律一般以协和的三、四、五度音程为主。 结束时,一般要找到有终止感觉的音。 b. 师生合作作曲 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将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每两组同学创编一乐句进行比赛。老师到各组分别指导创编四、五度和相同度数的音,学生创编括号里的音。 第一组 3/4 56 5- | 123 - |432 6|77655 1 3 | 2 - - | (3)2 1- |( 671 -)|(217 )6|(55) 655 (6 1)| 7 - - | 第二组 3/4 5 6 5. 1 |6 7 6 - | 4 3 26 | 77 65523 |1-- || (3)2 1 - |( 454 -)|(21 7 ) 6|(55) 65575 |(1 - - )|| c. 成果展示 将优秀的作品输入电脑,说一说成功之处。 唱――第二声部 a.跟琴分组视唱。 b.全班同学在二声部音乐里找到自己的声部视唱。 c.用la跟琴演唱两声部,要求声音的高位置的演唱及声部的协调。 3.实现我们的愿望――歌唱全曲 倾听全曲 师: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群小朋友对保护地球的热情。 哼唱全曲 跟CAI唱全曲。 学唱全曲 师:你觉得最难唱的是哪一句? 注意指导学生八分休止、切分节奏、一拍附点节奏的演唱。 演唱全曲用饱满的热情,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三、欣赏――《送别》 1.导入 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放《童年》)这是大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向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 2.介绍词曲作者 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 初听《送别》,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朗诵《送别》的歌词,体会诗此与音乐内容表达的情感。 复听,轻声跟唱 四. 心中美丽的地球村――课外拓展 师:小朋友们,地球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我相信,在同学们的保护下,我们的地球村会装扮得更加美丽,请你们将你们心中美丽的地球村画下来好吗? 课后,请同学们将心中美丽的地球村用画笔画下来,且说出各自所画的地球村美在哪里。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
单词:sleeping, climbing, fighting, swinging, drinking water
句型:what are the…s doing? they are…
教学难点:
单词climbing, swinging, 和drinking的读音。
四会掌握五个动词(短语)的ing形式。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图片(let’s start , let’s learn)、录音(let’s learn, let’s sing)。
2、a部分的五张单词卡片和本课时的五张单词(短语)卡片。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warm up ( 热身)
活动一:复习单词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1)教师出示let’s learn /a中的五张单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单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听写这五个单词。
活动二:唱一唱
教学参考时间:2分钟
(1)教师播放let’s sing部分的歌曲,学生听录音进行表演唱。
(2)教师出示单词卡climbing和swinging,让学生认读单词并用动作表示其含义。
2、presentation (新课呈现)
活动三:学一学
教学参考时间:10分钟
(1)教师出示let’s start/a部分的图片(建议把let’s learn/b部分的图片融合到此图中。)让学生回答:what is the monkey doing?
(2)教师指着考拉问:what is the koala doing? 学生答出sleeping 后,教师出示单词卡,教读单词。
(3)教师指着let’s learn部分两只考拉的图问: what are the koalas doing?引导学生说出:they’re sleeping.
(4)教师出示两只熊猫和两只猴子的图问:what are the pandas/monkeys doing?
(5)教师出示两只狮子打架的图片,鼓励学生通过提问what are the lions doing?来学习新单词fighting。
(6)教师让学生看图(let’s start)做对话:what are the birds/kangaroos/elephants doing?当学生说出drinking water 时,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
5、板书
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
第六单元教案(16课时)
26.三峡 目标定向: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揣摩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品创设的意境。 4、在诵读中深入体味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赞赏之情。 教学重点:课文诵读,文意疏通,语言品味,感受体验。 教学时间:二课时 学习准备:熟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作者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入境生趣:欣赏三峡风光,感受引读。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长江三峡的视频: 同学们,我们看了长江三峡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是啊,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作者简介:郦道元,字善长,北魏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二、自学生疑: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①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②学生学读古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中停顿: ③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a略无阙处(毫无) b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c夏水襄陵(漫上) d不见曦月(阳光) e或王命急宣(有时) f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g不以疾也(认为,觉得) h绝周谳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i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j飞漱其间(冲刷) k良多趣味(很) 1.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m.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n.林寒涧肃(寂静) 3、背一背: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4、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三、学习释疑: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1、同学们,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 美,你看 ”的句式说一说吗? 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山――奇险 水――急流回旋 夏――急猛水―一春冬――清幽 秋――凄凉 2、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四、点难拨疑,拓展延伸。 1、联想体验: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展开想像,感受心中的三峡美景,并用我们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2、比较拓展: ①同学们,小学里我们一定学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②同学们,三峡工程正在实施中,有人认为这将会破坏三峡的美,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教后反思,总结存储。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六、布置作业: ①背诵翻译课文。 ②做好《语文配套练习册》 ③尝试写一篇游记散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文背诵: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提问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语音 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绝t多生怪柏(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 四、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 五、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六、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七、一词多义 1绝 *沿溯阻绝(隔绝) *哀转久绝(消失) 2、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八、重点词语解释 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 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4、良多趣味(良:很) 5、属引凄异(属:连接) 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 九、特殊句式 十、朗读节奏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1、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3、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仍然)不认为快。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绝t多生怪柏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时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2、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3、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异。 4、本文的中心是: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 5、作者先写夏季景色的目的是:首先展现长江奔腾的气势和蓬勃的活力。 6、为什么后写秋天? *目的在于让读者感受三峡寒静肃穆、似含秋思的风致。 7、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 8、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怪柏、悬泉、瀑布。 9、作者写三峡秋景什么最突出:猿啸 10、本文写凄异哀转的猿声的目的是:使哀愁和悲秋融为一体。 11、渔歌使用的修辞方法是引用,其作用是强调、渲染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悲愁。 12、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13、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14、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崔仕友三年级第三单元第 一 课时教案
陈庄镇中心小学“问题导学”教案专用 科目:数学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班级 三年级 班 主备人 崔仕友 二备人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课题: 简单的数据分析 第 一 课时 项目 主 备 二 备 学 习 目 标 1、知识点: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能力培养: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情感培养(习惯培养)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难点 重点: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难点: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出问题并加以理解。 问题预设(任务要求等) 教师点拨、总结等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出示情境图及统计表,让学生说说统计表上收集到的数据。 (1)、根据这些数据,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纵向条形统计图。(师事先准备的空白统计图) (2)、师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 问题(一):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 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提问: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 2、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3、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 4、师肯定孩子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5、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 6、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 问题(二): 横向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1、组内交流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3、讨论: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P40第1题。 (1)、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2)、先让学生把各种动物奔跑的最高时速和鸵鸟的最高时速进行数值的比较。 (3)、引发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直观地看出哪几种动物比鸵鸟跑得快,哪几种跑得比较慢,谁跑第一,谁跑第二。 问题链接(一): 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 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 问题链接(二):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还可以帮我们决策。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问题?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板书设计: 简单的数据分析 横向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