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朴朴youandme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共含1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朴朴youandm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1: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1、填空

例:4×5=20,20÷5=4,想:(四)五二十,商是4.

20÷4=( ) 想:四( )二十,商是( ).

12÷2=( ) 想:二( )十二,商是( ).

12÷6=( ) 想:( )六十二,商是( ).

24÷4=( ) 想:四( )二十四,商是( ).

24÷6=( ) 想:( )六二十四,商是( ).

2、列式计算

(1)24里面有几个4?

(1)18除以6等于多少?

3、综合练习

按要求写算式:4、5、20

( )×( )=( ),( )÷( )=( ),

( )×( )=( ),( )÷( )=( )。

4、根据描述填空

(1)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得8,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相乘得15,这样的`两位数有( )

(2)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相乘得24,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得5,这样的两位数有( )

5、拓展练习

小马虎做一道除数是9的除法题,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的商是6。你知道正确的商是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2: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一、 填空题(每道小题 2分 共 30分 )

1. 在○里填上、=.

39○47

77○68

2. 在○里填上、=.

88○79

29○63

3. 在○里填上、=.

79○93

59○94

4. 三( )二十七

( )九三十六

5. 9( )=27

5( )=45

6. ( )九五十四

四( )三十六

7. 六( )五十四

( )九七十二

8. 五( )四十五

( )九六十三

9. 八( )七十二

( )九十八

10. 九( )八十一

三( )二十一

11. 7( )=63

279=( )

12. 728=( )

( )8=48

13. 9( )=81

639=( )

14. 9( )=63

8( )=72

15. 1( )=9

455=( )

二、 口算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16分 )

1. 91= 93= 96=

98= 19= 39=

69= 89=

2. 92= 95= 97=

94= 29= 59=

79= 49=

三、 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24分 )

1. 9的4倍是多少?

2. 9除以3,商是多少?

3. 除数是9,被除数是54,商是多少?

4. 72里面有几个8?

5. 把63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

6. 24是8的几倍?

四、 应用题(每道小题 6分 共 30分 )

1. 果园里有45棵苹果树,每行9棵,共有几行?

2. 同学们摘黄瓜,平均每人摘4篮,9个人一共摘多少篮?

3. 同学们摘黄瓜,平均每个人摘4篮,一共摘了36篮,参加摘黄瓜的有多少人?

4. 果园里有45棵苹果树,平均分成5行,每行有多少棵?

5. 果园里有45棵苹果树,9棵梨树,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几倍?

五、 选作( 5分 )

△4=2

□○=40

○=5

△=□

篇3: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关于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请你口算下面各题。(20分)

78= 60-5= 73= 58=

17= 84= 48+6= 29=

94= 42-6= 59= 32+7=

69+30= 59-25= 74-4= 7+67=

二、请你仔细填空。(每空格1分,共28分)

1、补充完整。

7( )=42 9( )=63 ( )5=35

七( )五十六 三( )二十一 九 十八

2、在○里填上或=。

66○49 77○14 71○7+1

3、78=( ),可以表示求( )的( )倍是( )。

4、计算56和65时,都可以用 这句口诀来求积。

5、 39=(),读作。

6、( )里面最大能填几?

7( ) 45( ) ( )28 60 )9

7、在○里填上+ 、-或。

7○7=14 8○8=64 8○4=4 30○6=24

8、写出4道积是24的乘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你列竖式计算。(22+23=10分)

23+58= 67-19=

44-27+16= 60-49+28=

篇4: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

一、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 60厘米○100厘米 2米○20厘米

1米○100厘米 4厘米○1米 50米○5米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枝蜡笔长10( ) (2)姐姐身高是1( )46( );

(3)一条裤子长1( ) (4)一把剪刀长13( )

(5)一幢大楼高56( ) (6)一根丝瓜长60( )

(7)教室门高2( ) (8)写字台高80( )

(9)一条成人围巾长2( ) (10)习字本长32( )

三、将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40厘米 1米 1厘米 10厘米

四、量一量,填一填。

你坐的方凳长(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

五、解决问题。

1. 一捆绳子长15米,第一次用去5米,第二次用去6米,一共用去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2. 一枝蜡笔用去2厘米,还剩下8厘米,这枝蜡笔原来长多少厘米?

3. 小丽用铁丝围了下面两个图形。

篇5: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2、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组合学生解答练习七中的习题。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5、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

1、第2题

“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可以使学生在计算时逐步养成“先估算,再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第4题

解决问题以后,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

(1)两个倍数为什么不一样?

(2)再过一年(即小孩7岁时),老人的年龄是小孩的几倍?小孩8岁时呢?

(3)有什么规律吗?

3、第5题

解决问题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每周存的钱数越多,存的周数就越少”的规律。

4、第7题

数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知道比较“谁打字打得快”,是要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打的字数多。学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解答:

看1分谁打字多。

126÷3=42(个),90÷2=45,45〉4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

看6分谁打字多。

126×2=252,90×3=270,270〉25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

5、第8题

数学中要结合这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可以:

(1)理解题意,说说从弄脏的购货发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7、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

看1分谁打字多。

126÷3=42(个),90÷2=45,45〉4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

看6分谁打字多。

126×2=252,90×3=270,270〉25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

篇6: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59~60页例1及第60页“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 借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动,先进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动,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再进行有剩余的操作活动,通过对比使学生体会其异同,帮助学生理解有剩余的情况,并用除法算式表示。通过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余数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能够准确求出余数。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运用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学习。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故事描写法:周末小熊打算请2个好朋友到他家做客,加上小熊一共3人,他想请大家一起吃草莓。可是他打开冰箱一看,发现只有7个草莓,3人怎么分7个草莓呢?他很苦恼。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苦恼吗?谁能来说一说?(不能把草莓平均分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品析:把教材中的情景进行了改编,增加了课堂的趣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新知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导入法:请同学们拿出10个小圆片。

①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

②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

(学生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能分,有的说分不出来)

这样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品析:活动导入,让学生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思考没有刚好分完怎么办?于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随着老师的引导进入新知的学习中。】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能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课件出示6个草莓摆放的结果图: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品析: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①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②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③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①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②教师板书规范写法:

7÷2=3(盘)……1(个)

余数

③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写法:首先在等号的右面写商,然后点上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

④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①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②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呈现下表。

分的物品 几个一份 分的结果 算式表达

6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正好分完 6÷2=3(盘)

7个草莓 每2个一盘 分了3盘,还剩1个 7÷2=3(盘)……1(个)

【品析: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

质疑一:什么是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归纳:当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质疑二: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

学生讨论后总结: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你能帮老师简单总结一下刚刚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吗?

“本节课中,我们明白了平均分后有剩余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也知道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一样。”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我使用故事导入,通过小熊分草莓招待客人,草莓有剩余的情况,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余数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余数的意义。

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当出示问题时,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分一分,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这样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1)

7÷2=3(盘)……1(个)

余数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1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主要是运用计算和对比的教学方法,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操作实践法:如果摆1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么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8÷4=2(个)。

学生动手实践,得到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

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接下来,咱们就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看看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人摆小棒,一人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的算式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

小棒根数 摆的结果 算式

8根 8÷4=2(个)

9根 9÷4=2(个)……1(根)

【品析:在实践操作中,学生情趣盎然,积极参与,并把操作结果一一记录,为下一步观察、比较、分析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故事描述法:孙悟空开了一家眼镜店,给人做镜框,他做一个正方形的镜框用4根铝合金条。8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9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1根;10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2根;11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3根……真有趣,孙悟空的眼镜店里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就是我们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我们今天就跟孙悟空一起探究这些有余数的除法里有趣的数学问题——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品析:把用小棒摆正方形编写成孙悟空做镜框的童话故事,大大增加了课堂情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

(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

(2)学生思考:用8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3)小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5种情况)

(4)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2、交流反馈。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3、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

①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

②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

③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

④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3)教师小结并板书:

余数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也就是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余数<除数。(板书)

【品析:充分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更深刻。】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篇7: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笑笑一家特别喜欢旅游,他们听说抚顺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就决定开车到抚顺来旅行,可是他们没来过,不知道车往哪开,谁能帮着想想办法?

有了路线图,还要认识路线图才能不迷路,所以认识路线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路线”。

到了抚顺,笑笑住在十道街的叔叔家里,她想到去劳动公园去玩,应该做几路公交车?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一)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的行驶路线

(1)从十道街出发向 行驶 站到三道街,再向 行驶 站到西一路, 再向 行驶 站到百货大楼,再向 行驶 站到友谊宾馆,再向 行驶 站到劳动公园。

1、瞧,这里是一张1路车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一段的公交路线图。仔细看图,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说一说,我们乘车从十道街按照什么方向,怎么走到劳动公园?请你当小司机,手握方向盘自己说一说。

2、小组讨论,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二)从劳动公园到十道街的行驶路线

1、笑笑游完劳动公园要回到十道街又该怎么走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2)从劳动公园出发向 行驶 站到友谊宾馆, 再向 行驶 站到百货大楼,再向 行驶 站到西一路,再向 行驶 站到三道街,再向 行驶 站到十道街。

2、把结果记录在练习卡上。

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4、对照答案订正错误。

(三)看路线图回答问题

(1)小明从三道街出发坐了4站,他是在哪站下车的?说说他的行车路线。

(2)小红坐了3站在百货大楼下车,她可能是在哪站上车的?她又是怎样走的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

(3)你想从哪儿到哪儿去?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行车路线。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

三、自主参与、拓展练习。

1、这是笑笑的小表妹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路线图。

说出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路线,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填在书上。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订正错误。

2、笑笑为了感谢同学们为他指路,请你们到“海上乐园“去游玩,但是我们要先弄清它的内部路线图,防止迷路。我想这一定难不倒大家的。(出示”海上乐园“彩图)

提问:a海底世界,海上乐园,居民区,果树林分别在中心公园的什么方向?

b居民区的居民怎么走可以到山洞?

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笑笑游完抚顺要回北京,途中她想到龙潭大峡谷游玩,这是龙潭大峡谷的路线图,她应该怎样走?

五、总结评价。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一张从家到学校的导游路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篇8: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后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后练习题

我会比大小

3刻○40分1刻○15分1时20分○90分

40分○1小时100分○1小时1时10分○70分

我会写时间(用两种写法)

8∶05,9∶45,11∶30

我会解决问题

(1)小红8:00坐车去学校,经过16分到达,她到学校是几点?

(2)现在时9:00,已经上课5分钟,你知道几点上课吗?

(3)小明5:30放学,它5:55到家,他在路上一共用了多少分钟?

(4)小兰从家到学校用25分,学校8:00上课,她7:45从家走会迟到吗?

篇9: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同步试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同步试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45÷5=24÷8=1×8=2×6÷4=6÷6=12÷6=1+4=3×8+40=18÷6=63+24=12÷3=40÷8×5=9×2=9×5=5×9=27÷9×7=36÷6=35÷7=20÷4=6÷2÷4=

二、竖式计算。

80-467×265+2642÷610÷55×683-4943+48

三、想不同的.口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6()÷()=5()×()=36()÷()=5()×()=36()÷()=5

四、在()里填上“>”“<”或“=”。

3×6()9×232÷8÷4()445÷9()2×356÷8()3×4

五、列式计算。

1、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多少?

2、8个3相加结果是多少?

3、2和5相加结果是多少?

4、2和5相乘结果是多少?

篇10: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同步试题

一、口算。

86=

74=

6+5=

94=

69+9=

92=

85=

71=

26=

7+7+7+7=

二、按要求补充算式。

7( )=42

9( )=63

( )5=35

8( )=48

3( )=27

( )6=30

三、在里填上或=。

85()8+5

66()49

77()14

71()7+1

四、看谁填得对。

七( )五十六

三( )二十四

( )九十八

五( )三十五

八( )六十四

六( )五十四

五、填一填。

1、78=( ),可以表示求( )个( )连加的和是( )。计算78和87时,都可以用()这句口诀来求积。

2、3的9倍是( ),8的.6倍是( )。

六、( )里面最大能填几?

7( )38

45( )

3( )25

52( )

七、请你写4个积是24的乘法算式。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篇11: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

一、填一填。(38分)

钟面上有()大格,()个小格,时针走1个大格是()时,分针走一个大格是()分。

1分=()秒 ()=1时 1分15秒=()秒

1小时20分=()分 90分=()小时()分 70秒=()分()秒

我们每天大约睡9()

小学生上一节课是40()

妈妈做菜用了20(),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30()

从8:00到10:00,经过了()小时。

从4:00到4:40,经过了()分。

二、在“0”里填上“>”“<”或“=”(20分)

9分○90秒 4时○24分 6时○600分

90分○1时 140秒○3分 1分20秒○80秒

55分○1时 6分○1时 65分○1时 60分○1时

三、根据提示解决问题(18分)

学校上午的作息时间如下:

早读:8:10―8:50

课间休息:10分钟

第一节课:9:10―9:40

课间操:9:40―10:00

第二节课:10:00―10:40

第三节课:10:50―11:30

1、早读时间是多少分钟?

2、课间操时间多少分钟?

3、每节课的时间是多少分钟?(要通过计算回答)

4、二、三节课之间休息了几分钟?(计算再回答)

5、9:30和9:50同学在干什么?

四、应用题:(24分)

1、某钟表显示的'时间是8:45分,它比准确时间慢了5分,你知道准确时间是几时几分吗?

2、小红5分钟拔了40个萝卜,小明1分钟拔7个萝卜,在相同的时间内,谁拔的萝卜多?

3、同学们去秋游,早上8:00出发,晚上6:00回来,一共在外面呆了多长时间?

4、小兔子采蘑菇,从上午8:25到8:30,一共采了20个,你知道它平均每分钟采多少个吗?

篇12: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同步试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45÷5=24÷8=1×8=2×6÷4=6÷6=12÷6=1+4=3×8+40=18÷6=63+24=12÷3=40÷8×5=9×2=9×5=5×9=27÷9×7=36÷6=35÷7=20÷4=6÷2÷4=

二、竖式计算。

80-467×265+2642÷610÷55×683-4943+48

三、想不同的口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6()÷()=5()×()=36()÷()=5()×()=36()÷()=5

四、在()里填上“>”“<”或“=”。

3×6()9×232÷8÷4()445÷9()2×356÷8()3×4

五、列式计算。

1、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多少?

2、8个3相加结果是多少?

3、2和5相加结果是多少?

4、2和5相乘结果是多少?

篇13: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40分试卷满分:100分

一、读一读,连一连。(5分)

cǎihóngbàngwǎnrènaojǐngxiànghuópō

傍晚热闹景象活泼彩虹

二、我会按要求填空。(9分)

眉闹语独泼吧围取虹

三、照样子写字。(12分)

例:言:(谈)(说)(话)(认)

氵:()()()()亻:()()()()

忄:()()()()

四、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8分)

新——笑——讨厌——黑暗——

近——来——弯曲——冷清——

五、扩词。(16分)

晚()()闹()()

彩()()语()()

六、把词语补充完整。(7分)

自()自()五()六()

此()彼伏争()恐()

七、我会把括号内不恰当的字划掉。(4分)

1.危楼高(百、白)尺,手可摘星辰。

2.小鸟衔来了两(颗、棵)柏树种子。

3.孩子们(在、再)也不敢来了。

4.巨人有一个花(园、圆)。

八、你能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吗?(10分)

()面包()风景()围墙()木屋()故事

()木船()风筝()山歌()办法()柳笛

九、照样子写句子。(6分)

例:芳芳是我的好朋友。我的好朋友是芳芳。

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_______________。

2.小明是我们班的中队长。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23分)

主意不定的骡子

有一匹骡子,肚子饿了,到外面去找青草吃。走不远,便找到了一块青草很多的牧场,它欢喜极了,预备大吃一顿。

它抬头一望,觉得左边的草好些,便到左边去;但是到了左边时,抬头一望,又觉得右边的草好些,便又跑回右边去。这样反反复复的,左边望望,右边望望,左边跑跑,右边跑跑,青草一根也没有吃到,竟活活地饿死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左——()饿——()欢喜——()

2.区别形近字,并组词。(8分)

我()跑()预()根()

饿()抱()顶()跟()

3.照样子写一写。(8分)反反复复、_____、_____、_____、

4.说说骡子为什么为饿死?(4分)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5分,每线1分。

二、共9分,每字1分。

七画:吧、围

八画:闹、泼、取

九画:眉、语、独、虹

三、共12分,每字1分。

氵:清、泼、泪、浪

亻:们、他、伯、休

忄:怪、惊、悄、怕(其他字也可以)

四、共8分,每词1分。

旧、哭、喜欢、光明、远、去、笔直、热闹(其他词也可以)

五、共16分,每词2分。

晚上、夜晚;热闹、打闹;彩色、彩云;语文、语言(其他词也可以)

六、共7分,每空1分。

言、语、颜、色、起、先、后

七、共4分,每空1分。

划掉的字:白、棵、在、圆

八、共10分,每空1分。

吃、看、爬、盖、讲、坐、放、唱、想、吹(其他动词也可以)

九、共6分,每句3分。

1.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2.我们班的中队长是小明。

十、共23分。第1题3分,每词1分;第2题8分,每词1分;第3题8分,每词2分;第4题4分。

1.右、饱、悲伤(其他词也可以)

2.我们、饥饿;跑步、怀抱;预习、头顶;树根、跟头(其他词也可以)

3.来来往往、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其他词也可以)

4.因为骡子主意不定,所以才会没吃到草,饿死了

篇14: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诚实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诚实教案

一、周学习内容:

第六单元《诚实》

二、周学习重难点:

1.生字:认字29个,写字17个,学习多音字,积累两个新部首。

2.积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独立阅读《西瓜地里的娃娃》,运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认读生字。联系找近义字,扩大词汇量。

3. 作文: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学会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愿望,继续学习观察。

三、周学科融合: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扩句练习“我该怎样做”,帮助学生树立做人要城市的观念。

四、周学情分析

在倡导“诚实为本”的当今社会,诚实将不仅仅作为一种美德加以讴歌,而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安排本单元的学习,对培养小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手捧花瓶的孩子授课时间:周一

整体设计个性设计

教材

分析这是一个传说故事。国王为了挑选接班人,特意发给每个孩子一粒瓜子一次考验他们。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复杂的生活中,城市的品质是要经受各种考验的。(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教师导法趣味识字法;读书指导法

学生学法1.以朗读、背诵为主。

2.用换部首的方法识字。

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体会诚实是一种美德,教育他们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积累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生字目标:学会8个生字及新词,认识8个字。指导“低”“诚”的写法。

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

自读。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画出自然小节号。

正音。分自然小节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反馈。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

检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随机请学生准确读字。

2.细读感悟点: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1、2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自读第二小节。同桌讨论这一小节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3、4、5小节。

(1)分组读三小节。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班内讨论。

(3)分角色朗读第4、5小节。

3、学习第6小节。

(1)提读第三小节。你听后有怎样的想法?

(2)国王为什么要让手捧空花瓶的孩子做国王?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训练点

1、背诵课

(1)齐背课文。

(2)指名分小节汇报背。师生评议。

2、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交流汇报。

3、指导书写

4.拓展延伸点:

(1)、后来这个孩子成为国王后,他是怎样对待百姓的?

(2)、练习续编课文。

板书设计手捧空花瓶的孩子

手捧空花瓶手捧花瓶

低头很美丽

课后反思

可爱的娃娃授课时间:周ll

整体设计个性设计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个名叫珍珍的小姑娘悄悄拿走了工艺馆的布娃娃,身心饱受痛苦,再还回了娃娃后,又找到了从前的快乐,说明了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是诚实的表现,而只有诚实的人,才会生活的快乐。(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教师导法组织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引导感情朗读

学生学法大胆试读、猜读、借助拼音正音

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珍珍为什么拿到了布娃娃,反而不快乐了”。

体会只有诚实的人,才能生活的快乐。

2.积累目标:继续辨析近义字,能正确书写和组词语。

3.生字目标: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

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

(1)、自读。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画出自然小节号。

(2)、正音。分自然小节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反馈。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

(4)、检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随机请学生准确读字。

2.细读感悟点:再读课文,感悟课文的含义。

1、自读。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像一想:课文主要写的谁?写了她的一件什么事?

2、交流。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随时进行点拨、指导。

3、质疑: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珍珍拿到了可爱的布娃娃,为什么反而不快乐?你喜欢她吗?为什么?

4、小组讨论,组长汇报。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训练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卡片,进行开火车的游戏。

2、出示自学提示,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自学提示:(1)读一读生字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它们。

(3)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识字的方法。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点。

4、学生汇报。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4.拓展延伸点:发散思维

1、学了课文,你喜欢珍珍吗?为什么?

2.打算做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设计可爱的娃娃

拿到了布娃娃不快乐

还回布娃娃找回了快乐

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诚实的孩子》教学实录

师:这节课继续学习《诚实的孩子》。上节课,大家认熟了生字熟读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回答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那个诚实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生:(高声)列―宁―

师:为什么说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呢?

生:(高声)列宁打碎了花瓶先不承认,后来自己承认了。

师:诚实的孩子好不好?

生:(高声)好―

师:同学们做不做诚实的形子?

生:(高声)做―

师:不诚实的孩子好不好呢?

生:(高声)不―好―

师:同学们做不做不诚实的孩子呢?

生:(高声)不―做―

师:对。同学们要做诚实的孩子,不做不诚实的孩子。那么,同学们以前做过不诚实的事吗?

生:(沉默)……

师:以前做了不诚实的事不要紧的,以后不做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以前做了不诚实的事,现在又二说,那就是不诚实了。同学们刚二不是说,要做诚实的孩子吗?

甲生:(低声)我做过一次不诚实的事,上学期期末考试,我语二考了90分,数学考了92分,回头偷看王莹的……

师:为什么偷看呢?

甲生:(不语)……

师:说出来不要紧,当时怎么想的,现在就怎么说,只要如实地说,就是诚实的孩子。

甲生:(低声)考试前,你在班上说,为了我们班能夺红旗,每个人都要考高分,遇到不会做的题,可以向成绩好的同学看。考试时,你还把王莹调来和我同桌。遇到不会做的题,我就……

师:(沉默)……

乙生:(低声)我也做过一次不诚实的事,这学期,我交了学杂费180元。前天,检查组的叔叔问我交了多少,我说只交150元。因为来检查之前,你在班上说过,只能说交150元;谁说交了180元就要打嘴巴,我怕打,就……

师:(不语)……

丙生:(低声)我也做过一次不诚实的事……

丁生:(低声)我也做过一次不诚实的事……

(下课铃响)

篇15: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识字6 学习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会认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感情,使学生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            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同伴互相读。 3.指名读课文。 4.出示生字卡片。 三、            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想想每个对子的意思。 2.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对每一个对子的理解。 3.边读边想:哪些行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哪些是真诚的?哪些是虚假的.? 4.教师范读 5.师生、生生对读。 6.全班齐读课文: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7.学生质疑,教师进行适当的解释。 8.读诵积累。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二、            识字写字 1、生活引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在词中认字。 3、形象意义识字 4、写字指导。   22、窗前的气球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字。会写8个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3.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珍惜友谊。    初步感受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述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解题、导入新课。 二、            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1)利用儿歌巩固识字的方法,学习科、亚、呆。 (2)识字与识词结合,鼓励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3)用游戏的形式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3.指导写字。 三、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二、朗读感悟 1.出示思考题 (1)床前的气球代表了什么? (2)同学们想通过这个气球对科利亚说些什么? (3)科利亚看到这个气球,心里会想些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找到相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3.全班讨论: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科利亚孤独、无奈。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和“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的指手画脚”这两句话的感情。 (3)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体会“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这句话的意思。让学生发挥想象,并在反复的朗读中去体会。 四、            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     23、假如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有关心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初步认识四个的特点,学写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来源:(blog.sina.com.cn/s/blog_636ff8d60100gsrh.html)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虚怀若谷_新浪博客 2.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3.巩固运用所学的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说话应用:用绳子自己编一段话,用上生字。 4.指导写字。 三、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教师范读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神笔”在诗中出现几次? 2.每一次出现都是为了画什么? 3.“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读? 4.教师范读、学生复读、背诵课文。 5.朗诵比赛 四、            实践活动。           24.日记两则   教学目标:    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使学生能按照日记的格式,学写日记。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检查生字的读音 3小组自学,识记生字 4小组交流 5给生字组词 6指导写字 四、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则日记的内容。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我”做了几次梦?每一次都梦见了什么?为什么会不同? 2.全班讨论:两次做梦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3.比较朗读 4.指名读课文:读后你想对“我”说些什么? 三、实践活动。指导学写日记。         2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教学重难点:  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发挥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古诗 2.从生活实际中识字 (1)认读生字 (2)创设生活情景,利用课文的语境,综合运用生字。 (3)写字指导 三、学习古诗《回香偶书》 1.自由读古诗:说说古诗的意思。 2.教师范读 3.学生读古诗 4.创设情境 5.有朗读全诗 四、实践活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增汪伦》,体会诗人珍惜友情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古诗: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小组讨论:怎样读出感情? 3.班上汇报。 4.创设情境 5.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三、实践活动   四、指名读古诗两首。 来源:(blog.sina.com.cn/s/blog_636ff8d60100gsrh.html)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虚怀若谷_新浪博客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中位数》教案

三年级上册苏教数学教学计划

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案(一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锦集1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