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的文字及句式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想做个好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的文字及句式(共含7篇),欢迎阅读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想做个好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的文字及句式

篇1:高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的文字及句式

高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的文字及句式

【通假字】

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女:通汝,你。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3、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5、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6、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7、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8、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9、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10、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

11、因泣下霑衿霑:同沾衿:同襟,衣襟。

12、与武决去决:通诀,诀别。

13、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

【古今异义】

1、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

2、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度。

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古义:临时充任

5、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6、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动词,靠近。

7、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8、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9、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0、会论虞常古义:判罪今义:分析说明事理

11、太夫人已不幸古义:去世今义:使人失望、伤心、痛苦

12、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动词使动用法,使归

(2)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4)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5)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6)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动词使动用法,使堕

(7)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以状语武名词作动词,告诉

(5)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6)得夜见汉使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7)武能网纺繳,檠弓弩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8)及卫律所将降者名词作动词,带领

【特殊句式】

1.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

2.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被动句

(1)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2)见犯乃死,重负国

(3)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4)皆为陛下所成就

(5)劾大不敬

篇2:高二语文知识点句式结构

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的改写:

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另上“被”就成了被字句。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在变换句式时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

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3、肯定名改写成否定句:

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奠定课堂纪律。”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4、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

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是必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是适当地调整词语,使句子通顺。

5、因果句式的改写:

因果句式,是按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关系来写的。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先因后果,二是先果后因。因果句式中,原因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但结果只能是一个。改写时,可以用关联词,也可省支其中一个关联词,甚至不用。但原意一定要保持不变。

6、改变名中词语的顺序:

例如“宝塔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可改写成“在夜色中,宝塔山显得更加雄伟。”两句都讲宝塔山雄伟。“在夜色中”作为一个附带成分起修饰作用。虽然句式改变了,但作用仍是相同的。

选用句式的方法技巧:在考试试题中选用句式一般为选择题。一般从陈述对象一致、排序照应、时空连贯的角度来考查,另外还有句式一致、风格情调。

篇3: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一、重点文言实词。

1公

连辟公府不就 (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名词,古代五等爵位 ( 公侯伯子男 ) 之一。此指鲁庄公。 )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

便可白公姥 (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 (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 (形容词,公家的。 )

公然抱茅入竹去 (副词,公开。)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2 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3 征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名词,证据,征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动词,表现。 )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动词,出征。 )

旁征博引 (动词,寻求,搜集。 )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动词,征收,征取。 )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4 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5 精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形容词,精心。 )

以精铜铸成 (形容词,精纯。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形容词,精锐。 )

三打白骨精 (名词,精怪。 )

殚精竭虑( 名词,精力,精神。)

6、施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动词,施行,实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动词,施加,强加。)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 )

靡计不施,迄无济 (动词,使用。)

未报秦施( 动词作名词,恩惠。 )

何施之为( 动词,报答。 )

7 关

施关发机 (名词,枢纽,关键。 )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动词,涉及,关系到。)

距关,勿内诸侯( 名词,关口,要塞。此指函谷关。 )

赢乃夷门抱关者 (名词,此用本义:门闩。抱关者,守门人。)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8 机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名词,器件。 )

衡善机巧 (名词,机件。 )

其牙机巧制 (名词,机件。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名词,关键。 )

此子机变 (形容词,灵活,机灵。 )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形容词作名词,机变:灵巧应变的方法。 )

日理万机 (名词,事务。)

9 雅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副词,平素,向来。)

察纳雅言( 形容词,正确的。)

明经义谙雅故( 形容词,旧时的。)

闻弦歌而知雅意( 形容词,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 )

附庸风雅 (名词,《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

二、重点文言虚词。

1 . 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2 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

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3 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三、 词类活用

时天下承平日久 (名词作状语,当时。 )

衡少善属文(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同上。 )

妙尽璇机之正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

大将军邓奇其才(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

四、古今异义词

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 ( 应荐 ) 。今义:不可以。 )

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

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

振声激扬 (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

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

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

上下肃然 (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

中有都柱 (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 音dōu ) 。)

五、特殊 句式

1 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 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六、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1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2行:去应荐。

3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8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9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4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七、 官职、年号、地名、学校及相关用语。

1、 官职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2、 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3、 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4、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八、关于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晔,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篇4: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劝学》【荀子】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

(2)金就砺则利(金,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渊博)

(4)用心一也(用心:古:用,因为今:集中注意力;居心,存心)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古:验,检验今:参加,参见)

(6)非蛇鳝之无可寄托者(寄托:古:安置,安身今:托付;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3.词类活用

(1)动词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3)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4)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輮使之然也(“輮”这种方法)

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

(5)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专一)

篇5: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苏武传》

1.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⑾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2.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女弟: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1.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2.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13.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4.卧起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3.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

(8)屈节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_、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_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篇6: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张衡传》

一、古今异义词: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交接:古:结交 今:①连接 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今:孝,指孝悌者; 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不行:古:不去(应荐)。今: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5.寻其方面 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封爵。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7.衡下车,治威严。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8.常从容淡静 从容: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9.连辟公府不就 辟: 古义:征召。今义:复辟。

10.其牙机巧制 牙: 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今义:牙齿。

11.覆盖周密无际 周密: 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12.振声激扬 激扬 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13.中有都柱 都: 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音dōu)

二、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傍行八道:“傍”通“旁”

3.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4.形似酒尊:“尊”通“樽”, 杯,酒杯。

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时天下承平日久 (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衡少善属文 (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妙尽璇机之正 (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皆共目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

篇7: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高一语文文言文句式

文言文句式

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文言文省略句句式

高二语文文言文的复习知识点总结

古诗词及文言文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高二语文 文言文学习方法

中考文言文判断句句式

高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的文字及句式(推荐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二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的文字及句式,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