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简单地幸福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共含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简单地幸福”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篇1:高二语文精选文言文知识点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篇2:高二语文精选文言文知识点

【《离骚》】

文学常识

《离骚》作者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_”。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字音字形

姱(kuā)謇(jiǎn)茝(chǎi)

诼(zhuó)偭(miǎn)忳(tún)

郁邑(yì)侘(chà)傺(chì)

溘(kè)鸷(zhì)圜(yuán)

皋(gāo)

实词

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好:崇尚;修姱:修洁美好;鞿羁:名作动,约束;謇:举首发语词;谇:进谏;替:罢黜)

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以:因为)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4.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固:本来;工巧:善于投机取巧;偭:违背;错:通“措”,措施)

5.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准则;追曲:追求歪曲;竞:争相)

6.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侘傺:失意的样子)

7.宁溘死以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溘:突然)

8.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圜:通“圆”)

9.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尤:责骂;攘:忍受;诟:侮辱)

10.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焉:于彼,在那里)

1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惩:受创而改变)

篇3: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形容词做动词。

1、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2、穷回溪。(走到尽头)

3、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五)使动用法。1、舞幽壑之潜蛟。

2、泣孤舟之嫠妇。

(六)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2、而耻学于师。

3、孔子师郯子。

4、侣鱼虾而友糜鹿。

5、始指异之。

6、

粪土当年万户侯

篇4: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特殊句式(指出下列每句话各属哪种句式)(一)判断句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5、是岁,元和四年也。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篇5: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状语后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学于余。

3、而耻学于师

4、师不必贤于弟子

5、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6、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7、吾与子渔樵与江渚之上。

8、相与枕藉乎舟中

9、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篇6:高一语文文言文精选知识点

古今异义: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4.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5.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以南。?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六、一词多义

(一)为

人为刀姐,我为鱼肉动词,是,

使子婴为相动词,做,担当,

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

谁为大王为此计动词,出,制定,

且为之奈何动词,对付,

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

(二)故

故听之连词,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形容词,旧时,此指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副词,特意)

(三)辞

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

未辞也(告辞,辞别)

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四)幸

妇女无所幸(宠幸)

故幸来告良(幸而)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七下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点

初一初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逍遥游

高一语文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难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古诗文知识点

文言文《逍遥游》知识点

短文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