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发展之路(共含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雨菲菲”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发展之路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扩展,其内涵和外延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而是渗透到科技信息、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国要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占有一定优势,就要制定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现实国情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发展战略.对此,深入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卢玮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金融财政学院,云南,昆明,650222 刊 名:学术探索 PKU英文刊名:ACADEMIC EXPLOR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G03 关键词:全球化 民族文化 整合发展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变迁的几点原因
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各少数民族原有的生活方式正在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对于这种状况,人们有多种反应,或忧心忡忡,或听之任之,或嫌其变之不速.作为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为指导来看待民族文化的变迁问题,并分析文化变迁的内因和外因.自以为是地给少数民族出具“文化保护”的“独家秘方”,恐怕有悖于历史发展的规律.
作 者:谢国先 XIE Guo-xian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昆明,650031 刊 名:民族艺术研究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NATIONAL ART 年,卷(期): “”(2) 分类号:G03 关键词:文化渗透 文化变迁 原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条件,全球化对人既有有利的条件,也有消极因素.我们应当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实行新的发展观,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实现人与社会协调发展.
作 者:吴军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刊 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OT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5(3) 分类号:C0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人的发展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发展探讨教育论文
摘要:小学是极为重要的基础教育时期,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发展的优化和创新。本文基于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探讨了在当前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优化方向,以期促进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
关键词:全球化背景;小学教育;优化方向;创新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之下,国外的教育思想在为我们带来全新启示的同时,也给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和品性特征的培养都具备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当前新形势下,寻求小学教育的优化发展和创新已成了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小学是人生的基础教育阶段,也是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重要时期。小学教育阶段所面向的对象是广大少年儿童群体,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大多较为活泼好动,好奇心较为旺盛,模仿力极强,但存在观察力和注意力较难持久集中的`问题,容易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转移注意力,同时心理和生理发育都在逐渐成熟和发展过程之中。因此,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需要结合小学生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情绪感知能力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基本特征,设计符合小学生可接受水平范围之内的基础知识教学。当今时代处于信息技术发展极为迅速的新时期,信息的传播和发展早已不受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全球村概念已深入人心,无论是在社会经济、文化还是教育领域,都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这给我国小学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思潮冲击,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固然有积极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最本质的是构建既适应我国国情又具备全球化视野的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目前我国小学教育正不断谋求全新的优化和创新,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逐渐由技能教育转变为重视学习态度、情感素养和价值观培养的综合素养教育。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为小学生奠定社会行为习惯和思维基础,如何建立兼具科学性和人文关怀的价值观依然是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目标
在全球化背景下,基于小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的可塑性,小学教育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育思维的禁锢,实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为更高阶段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教育的发展目标集中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和健康心态的综合教育,以树人为主要教育目的,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根本原则,在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的同时,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实现富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教育优化发展。
三、实现我国小学教育优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国学教育的启蒙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在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小学教育阶段注重国学教育的良好启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传统文化信念,而且有助于培养少年儿童对于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国学教育启蒙实质上是应用国学经典展开素质教育,有助于达到道德教育、通识教育的本质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明晰事理,学会为人处世。另外,通过针对性地诵读和解析,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中华文学的深层次感悟能力,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影响。
(二)注重创新教育的培养
传统小学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主体性,同时习惯于应试教育培养的思维,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样的模式化教育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更加注重,因此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和优化,由应试教育向综合素养教育发展,由模式教育向创新教育方向转变。小学作为重要启蒙阶段,需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启发式培养,这需要通过教学课程的创新改革实现,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人为本,建立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创新教育培养模式,为学生在更高阶段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创新思维和素养基础。
(三)注重社会人教育的转变
在人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时期,存在自然人和社会人两个重要阶段。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小学教育是注重实用性教学,育人目的在于促进其成为有用之人。与西方教育思想略有不同,我国传统小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偏向于文化知识的基础普及,但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小学教育也应进行优化发展,切实回归至教育的本质,使人具有人的本质,促使小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进行教育转变。实现这一发展方向,需从两个方面入手:学科知识入门和品性特征养成。中学乃至大学教育注重专业入门,而小学教育则偏向于基础学科入门,同时需要针对学生培养其关于责任、方法和美的感悟这些方面的品性特征,促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道德责任感,了解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方法,同时对于生命和世界的美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以此实现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这一教育发展理念正应和了传统教育思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本质理念。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应不断寻求多元化理念的发展,应用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真正的教育主体,通过国学启蒙教育、创新教育和社会人教育等多方面的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促进教育树人这一重要理念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志红.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的特质和目标[J].淄博师专学报,,04:20-25.
[2]秦克铸,薛忠祥.教师教育知识基础研究课题组,全球化背景下的学前―――小学教师教育知识基础研究[J].淄博师专学报,,04:3-13.
[3]郭悦.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的创新思维培养[J].才智,,21:118.
[4]吴佳桐.全球化背景下国学启蒙教育与小学教育―――以《三字经》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07:150-151.
[5]彭小虎.美国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加州小学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09:6-9+56.
全球化背景下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
桂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性、原始性、边境性等明显的特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既存在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被“同化”、“商品化”等尴尬局面.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要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首先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变迁;其次要树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再次要加强民族文化后备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另外,要注意民族文化的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并用现代的经济观来加以开发,使开发与传承相互促进.
作 者:王晓军 Wang Xiaojun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龙州,532400 刊 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 年,卷(期):2005 19(3) 分类号:G03 关键词:桂西南地区 民族文化 传承★ 弘扬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