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浅议沿海小型船舶修造厂消防安全现状与对策(共含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美女”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浅议沿海小型船舶修造厂消防安全现状与对策
文中分析了沿海小型船舶修造厂消防安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小型船舶修造厂消防安全管理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作 者:王吉平 作者单位:日照海事局,山东,日照,276826 刊 名:中国水运(下半月) 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 年,卷(期): 10(1) 分类号:U673.4 关键词:船厂 消防安全 对策浅谈沿海船舶防污染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船舶造成环境污染的事故屡见不鲜,文中通过分析海事管理现状及沿海船舶防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对应的管理对策,使海事管理机构明确自身在涉及船舶防污染操作、管理、监督等方面的责任,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海事;对策
一、前言
《MARPOL73/78公约》为世界航运在防污染方面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无论是船舶的设计建造、船舶设备和各种文书的配置和检验,还是船员队伍的资格培训,都得到了很大地提高。然而船舶造成环境污染的事故仍屡见不鲜,其中不乏人为故意造成的污染事故,其原因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二、目前的管理现状
1.海事管理机构加强沿海船舶防污染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加强对到港船舶防污文书、防污设备检查,坚决打击不按规定使用防污设备、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行为。二是开展辖区油轮、散化船舶状况调查,并对辖区船舶防污染情况、船舶污染事故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三是加强船舶和相关作业防污染管理项目的审批和现场监督管理。四是加强对港口、码头等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理的监督管理,开展港口船舶残油、油污水接收处理综合能力的评估。五是对装卸油品、散化的港口、码头、装卸站和船舶溢油污染应急计划编制情况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六是检查评估港口、码头溢油污染应急能力,加强溢油应急能力建设。通过专项检查,提高船舶、港口、码头防污染管理水平,提升辖区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2.船舶自身管理方面众所周知,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污染管理始终是船舶安全管理的两大主题,船舶安全营运为船公司所普遍重视,而船舶防污染管理却不尽然。特别在国内沿海航线经营上,民营、个体船舶的大量存在,使船公司考虑更多的是在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节约成本,增加效益,而对船舶防污染方面的管理往往投入不足;加上一些国际航线船舶由于船龄增大,设备老旧,低标准,在港口国检查中被滞留过或是害怕在港口国检查中被滞留便纷纷退回国内沿海航线营运,这些因素制约了国内沿海航线船舶机舱防污染设备的配备、检修、更新,船舶污染事故时有所闻,对海洋环境保护存在着严惩的威胁.
3.随着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发展,防止船舶污染的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的不断修订、健全,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目前适用于船上防污染的国际公约、国内法规主要有MARPOL73/78防污公约及其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一些地方性法规等,加之现已在国际航线强制实施的ISM规则和已在国内部分船种航线上实施的NSM规则,对船公司的组织管理、船舶技术管理、船员操作管理等提出了更为规范、严格的要求,实行体系文件化、工程程序化、活动规范化、行为标准化。主管机关在市场准入、船舶检验、船员培训考证和现场监督检查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尽管如此,仍存在着不规范操作管理、违章排放等现象.
三、目前沿海船舶防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
1.船舶的维护保养状况差一些航运企业,尤其是私营、个体航运公司,更多关注的是经济效益和利润,所以对一些老旧船舶不愿在更新设备,维护保养上花钱,机舱各种泵浦、管路锈蚀,跑冒滴漏情况十分严重,主、辅机使用年久,密封和运转不良,加上大量使用非标燃料油,从机器处所分离和漏出的油污和油渣增多,更为严重的是有些船舶的油渣泵失效不能使用,废油无法通过标准接头回收,致使废油、油渣直接泻向舱底,直接导致舱底污水含油量严惩超标,油水分离器无法正常工作.
2.船舶非法私设旁通管路一些滩涂修、造船厂为了拉生意,只要船方提出要求,不管是否合法,就随意设置一些设备和管路,如在油水分离器上装设旁通管路,将机舱舱底水管系与压载水管系之间、货舱污水排放管系、消防管系之间通过阀箱或转换阀而连接等.
3.船舶关键防污设备不能满足船舶防污染最低要求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大机小证的船舶上,由于船舶的主辅机实际功率增大了,而机舱配备的主要防污设备油水分离器处理油水分离的能力没有增加,即处理能力满足不了实际需要.
4.船上溢油应急设备和器材配备不足MARPOL73/78附则Ⅰ第37条规定,凡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船和4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船应备有主管机关认可的油污应急计划。在油污应急计划中对船上的溢油应急设备和器材的配备标准属非强制性规定部分,一般根据船上实际情况自行配备,船上的油污应急计划中应列出这些设备和器材的清单、存放位置和相关负责船员名单,以便在使用时能够迅速发挥作用。但一些船上虽有清单,却无相应的设备和器材.
5.船公司管理、船舶管理较混乱船员环保意识及防污染理论知识和技术匮乏,防污染关键设备操作能力差或不合格。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船舶没有定期进行溢油应急演习,一些持证船员对油水分离器操作不熟练,或者因为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太麻烦,所以索性不用防污设备,直接使用应急吸口、舱底水泵将含油污水排放入海。有些因油水分离器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干脆弃之不用或闲置。有些船舶的船员由于防污理论知识匮乏或防污染意识差,在港内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含油污水排放,残油水回收处理,使用焚烧炉等.
6.防污文书记录不规范油类记录簿未按照填写要求进行记录现象十分普遍,有的甚至在油类记录簿上乱涂改,记录前后矛盾,存在作假记录现象,这主要体现在残油实际存量与油类记录簿记录不符,也没有残油回收处理证明作记录佐证.
四、管理对策
1.加大船员培训和管理的力度加强船员培训管理,提高船员防污染安全意识,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明确船员防污染安全责任。特别是在一些规模小管理混乱经营国内沿海航线的船公司,其船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通过宣传教育,举办一些针对性强的理论、操作、相关法规培训,剖析一些现实典型案例,提高船员的防污染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技能,进一步明确MARPOL73/78公约、国内有关法律法规对防污染设备的检查标准和安全管理技能,进一步明确对防污染设备操作管理中的程序和岗位职责。船公司应建立切实可行的严格规章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通过自查自纠,合理利用配置资源,营造船员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技能、自觉遵章守法的良好氛围.
2.健全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船员公司、船舶应加强对机舱机械设备、防污染设备的维护管理,及时解决船舶营运作业中机械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减少机舱日常污水产生量。船公司对船上防污染设备存在的缺陷应提供必要的足够的有效的'岸基支持,包括备件物料支持和人力物力支持,以使船上及时纠正缺陷,保持防污染设备的正常有效。船公司、船舶应制定防污染安全管理内容,采取预防――营造安全营运的环境;采取预控――有效的防范措施;采取预案――完善的应急措施.
3.把好船舶检验和发证关船舶检验机构应加强对国内沿海船舶防污染设备的发证检验,从源头上杜绝防污染设备存在严惩缺陷的船舶的市场准入,在硬件上保证营运中船舶都有符合标准的有效处理污油水设施。事实上,在海事部门的船舶安全检查中常常发现,一些船舶的防污染设备没有产品检验合格认可证书,防污染设备与船检证书不符等,这些都是船舶防污染管理的安全隐患。只有严把船舶检验关,才能从源头上堵住不合格的船舶进入国内沿海水运市场.
4.督促码头提升溢油应急反应能力目前码头溢油应急反应能力普遍偏低,海事部门应当经常性地深入各码头调查其油污应急计划的编制、溢油应急设备的配备、防污队伍建设等情况,对存在问题的码头应积极督促、协助整改。对这些码头应该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内按照《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规建立并完善码头油污应急计划,配备足够数量、有效的防污器材,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清污队伍,使其成为溢油应急反应时生力军.
5.加强安全检查力度,建立长效防污染监督管理机制海事主管部门在船舶安全检查中,对沿海船舶(特别是一些老旧船舶)防污染设备进行重点检查,对其配备、结构、性能、排放标准等进行严格检查,加强对船员在防污染设备方面的操作性检查,纠正不规范危险的操作方式,检查其操作熟练程度,检查其对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提高船员对环保的安全意识和操作管理技能;另一方面,海事主管部门应定期实行对沿海船舶防污染设备进行专项检查,形成长效的管理制度,配备一些必要的仪器和装备,加强现场检查的技术力量。加大对油污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通过严惩重罚,加大威慑力,增强船方的环保安全意识.
6.注重专业队伍建设,造就高素质危管人才防污染监管工作的特点是专业性强、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在管理手段上更需要依靠科技进步,要大力使用和开发现代化的装备和软件。面临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知识之本c,必须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防污染专业人才队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①注重人才素质培养。②增强综合管理意识。③提高执法管理水平。④要建立有效的人才培育机制。⑤建立岗位竞争机制.
五、结束语
防污染管理需要标本兼治,同时也需要的是各方共同努力,只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自身在涉及船舶防污染操作、管理、监督等方面的责任,齐抓共管,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汽车修理厂消防安全现状与解决对策调查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实行民营化,在安全管理模式上发生变化,行业之间竞争的激烈,使他们注重抓经济效益,忽视安全工作,汽车修理行业消防安全也不容乐观,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全区二级汽车修理厂共有118家,小型汽车修理厂300多家(无维修资格证的占半数),在消防安全上符合要求的较少,下面,本人就武进区汽车修理厂消防安全现状及主要防火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汽车修理厂消防安全现状
(一)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内设置修理车间,喷漆车间和蓄电池充电室等,有的车间甚至毗邻居民房(老城区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大部分修理厂都民营化,为降低成本,经营业主往往租赁一些三级耐火等级和危房内设置各类车间,有的修理厂各类车间设置同一建筑物内,没有独立设置防火分隔措施,假设某一部位发生火灾,就有火烧连营的危险,不仅能烧毁车间还能殃及四周毗邻居房屋。
(二)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电器线路敷设不规范。如喷漆等车间安装不防爆的开关,熔断器,插座等可能产生火花的电器,电气线路未加耐酸的套管保护,蓄电池充电室没有按照甲类场所设置电气设备和敷设电气线路,通过交通运管部门安全治理整顿发现绝大部分修理厂经营业主都没有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敷设电器线路和配置不防爆设置,甚至有的`修理厂配电盘设置在存放汽油、香胶水仓库内,库房内连接压缩机、电焊机的电线都是临时拉接,几乎80%的厂家配电盘没有设置电器保护装置,设置普通电闸刀,图方便省事都没盖上闸刀盖。
(三)有部分修理车车间内设置有职工宿舍和厨房,是典型“三合一”场所。这些修理厂耐火等级低、无防火间距、电气线路陈旧老化和乱拉、乱接现象突出等,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人员难以逃生,物质疏散困难,可见其火灾危险性之大。
(四)、没有配置灭火器材或已配置但已失效,从业人员未经消防知识培训。从武进区20xx年上半年统计数字看二级汽车修理厂基本上配置灭火器,其他小型修理厂都没有配置灭火器,但这类场所经营业主都没有落实好消防器材保养,维修制度,大部分配置灭火器失效或达到灭火器报废年限。
(五)业主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参差不齐,个别业主的文化层次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对于一些基本的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基本常识知之甚少,不知道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不知道最基本建筑、电气防火常识。
二、汽车修理厂主要防火对策
(一)认真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要按照《消防法》第14条的规定,督促落实汽车维修企业,认真履行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加强自身消防监督管理,抓紧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细化和规范具体责任,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单位的经营管理之中,提高自身预防火灾能力。
(二)各类车间设置宜设置应不低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严格按照《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厂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进行防火设计、施工到竣工消防验收,保留必要的防火间距,根据需要设置门、防火墙、窗通风孔、机械排风系统和采取防火分隔措施等,严格消防审核、消防验收,把好源头关。
(三)按行业标准配置防爆电气设备,规范敷设室内电线,特别是甲、乙类物品运输车修理车间以及修理厂内的喷漆间、电瓶间、乙炔间等室内的电气设备均应按国家标准《爆炸和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根据场所配置的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落实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制度,具体应参照修车库灭火器配备数量标准配置,修理厂从业人员应建立培训制度,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否则用人单位不得采用。
浅谈机械制造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客观全面地分析了机械制造普通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同时指出了机械制造业的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作 者:张文宏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公安消防支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2) 分类号: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 火灾隐患 消防安全管理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段北岸。全市总面积为1. 74万km2,总人口740万,辖一区(黄州)二市(武穴、麻城)七县(团风、红安、英山、罗田、淆水、薪春、黄梅)一农场(龙感湖)。地势北高南低,东部为高山,中部为低山丘陵区,南部为平原湖区,山区、丘陵、平原湖区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4% ,54%和12%。大别山横亘于东北,最高点天堂寨海拔1729 m。境内倒、举、巴、淆、薪、华阳河6大水系自北向南汇人长江,干流总长765 km。黄冈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降雨量为1276 mm,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占全年雨量的73 %,年均降水总量为223. 5亿m3。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冈市共兴建水库1230座。其中大型12座,中型38座,小型1180座,其中小(一)型192座,小(二)型988座,数量居湖北省各市、州首位。经过50多年的建设,基本建立了以水库拦蓄、河道行洪为主体的抗御山洪工程体系。以大中型水库为骨干,小型水库和塘堰为基础,机电灌溉站为保证,蓄引堤相结合的灌溉供水工程体系。
但是,目前在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方面尚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一是防洪能力低,三类病险水库占总数的73 %,主要是小型水库,占71%。二是“三边”工程多,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很多水库都是“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三是工程设施老化,维修经费不足,年久失修,效益衰减严重。四是管理机制不健全,很多小型水库是“三无”水库:无管理机构,无管理人员,无管理经费。五是大多数小型水库交通信息不畅。
1.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现状堪忧
全市1180座小型水库控制承雨面积1907km2,总库容7. 68亿,有效灌溉面5 . 65万hm2,保护人口140. 1万人,耕地7. 1万hm2,年均供水量3. 9亿耐,减灾效益3500万元,在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水库安全管理现状堪忧。
1.1小型水库工程安全状况差
根据水库安全状况普查,全市1180座小型水库中,一类库365座,占总数31%。二类库119座,占总数10. 1 %。三类库696座,占总数58.9%。小型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心墙欠高251座二是坝身渗漏252座三是输水管漏水201座。四是溢洪道未达标140座。五是白蚁危害394座。由于水库存在以上这些问题,为保证水库安全运行,汛期只有采取少蓄水或不蓄水,水库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小型水库大部分分布在偏僻地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据统计,目前有815座水库不通公网电话。只有33座水库防汛道路畅通,923座水库部分或者不通防汛公路。其中278座水库完全无防汛道路。这些给小库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
1.2管理体制不健全
黄冈市小型水库的管理体制有单库管理、多库集中管理、镇村管理和以包代管几种形式。192座小(一)型水库中有37座归县直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其余的归所在地乡镇政府管理。988座小(二)型水库由乡镇水利工作站代管,或由所在地村组管理,无专门的管理机构。
除薪春县、团风县、麻城市和黄梅县共464座小型水库配有专职管理人员外,其他县市水库没有专职管理人员。现有管理人员740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91人,中级职称以上65人。罗田县、淆水县、红安县等地的'小型水库,水库水面承包给个人养殖,实行以包代管。
如麻城市44座小(一)型水库中,只有3座有单独管理机构,其余41座水库有18座分属于7个乡镇水利服务中心管理,余下23座水库有乡镇企业站或管理区采取以包代管的形式,由承包人进行管理。198座小(二)型水库,有3座由水利服务中心代管,其余由村组管理。黄梅县有小型水库18座,其中2座小(一)型水库由县管外,其他2座小(一)型水库和14座小(二)型水库有受益村组负责管理。
在现行管理体制中,有管理机构的能按管理责任和相关规定进行有序管理。乡镇村管理的主要依靠承包合同将有关的责任和事项跟承包人明确,受益者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不利于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大部份没有专管机构,责任不明。二是没有专人管理,不能随时掌握情况。三是无管理和维修经费,不能及时进行养护维修。
1.3管理经费不足
人员经费主要由县财政定额补助和水库水费及多种经营收人渠道解决。目前已有5个县市,对小型水库落实专职管理人员和经费定额补助。但是,总的来说,人员经费没有足额到位,维修养护经费没有落实。团风县每座小型水库定1人,财政补助每年元,每座小(一)型水库县财政补助2万元进行防汛备料。黄梅县每座小型水库定1人,年财政补助2000元。麻城市小(一)型水库定2-3人,小(二)型水库定1人,以钱养事补助每人2000元/年。薪春县每座小型水库定1人,年财政补助2000元。红安县每座小型水库,以钱养事补助1000元/年。
20统计数据显示,小型水库总收人万元,总支出2238万元,人员经费人不敷出。
2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黄冈市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现状情况看,目前在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上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水库存在病险多,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直接影响了水库防洪安全。
(2)管理体制不健全。一是大部份没有专管机构,责任不明。二是没有专人管理,不能随时掌握情况。三是责、权、利不对等,有管理责任的单位不能受益,能受益的单位不负管理责任,自身效益差,收不抵支。
(3)管理经费严重不足。水库管理人员工资难以保障,水库枢纽工程维修保养经费无着落。
(4)水库管理人员少,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水库甚至无人管理。
(5)缺乏专业的养护维修队伍,不能及时排除工程险情。
3. 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落实管理责任
2010年5月31日,水利部印发了《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水安监[2010 ] 200号),要求各地明确水库安全管理责任,落实管理人员和经费,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黄冈市水利局建议黄冈市政府出台《黄冈市小型水库管理办法》,明确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责任,落实专管人员,明确经费来源渠道。
3.2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解决水库运行中的“两费”问题
管理人员经费和维修保养经费,应纳人同级财政预算。目前,全市已有5个县市对小型水库落实专职管理人员和经费定额补助,还有5个县市没有着落。随着各级政府对水库管理工作的重视、农村税费改革的深人以及水费政策的逐步落实,多渠道筹集管理经费成为可能。建议当地政府出台政策,多途径、多渠道筹集补助专项经费,用于小水库的安全管理,以解决小水库的养护维修和管理人员经费不足的问题。
3. 3加快水库枢纽脱险,确保水库防洪安全
水库有病险,工程安全无保障。全市725座小型病险水库已经进人国家病险水库加固规划,有望在2015年完成水库脱险。
3.4积极争取解决小型水库防汛道路不畅和通讯问题
黄冈市已经完成了中小型水库通讯状况调查和小型水库防汛道路建设规划的编制。全市中小型水库防汛通讯新建和改造现有通讯设施,所需资金1560万元。根据黄冈市小型水库防汛道路建设规划,本市需改造小型水库防汛道路1338. 8km,新建1133. 25km,总投资54039万元。建议结合交通道路建设,启动改造小型水库防汛道路规划,资金渠道可通过向上争取投人和地方政府投人相结合解决。
3.5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为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各县、市每年都要组织水库管理人员参加防汛抢险、业务技能知识培训。市水利局可以在水校办短期培训班,对县市业务骨干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红安县水利局组织了水利系统多期职工业务技能培训班,共12个学科,前后共培训管理人员120余人次。通过培训,使学员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锻炼,业务和管理水平都有新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