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教学中口头禅的危害与控制(网友来稿)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八大爷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说教学中口头禅的危害与控制(网友来稿)(共含1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八大爷”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说说教学中口头禅的危害与控制(网友来稿)

篇1:说说教学中口头禅的危害与控制(网友来稿)

贵溪市泗沥小学 江国良 毕先军

曾记得做学生的时候,有一位老师上课时总喜欢用“那么”一词。似乎不说“那么”,这位老师的讲话便要“卡壳”。有一回,我与同桌“闲着没事”给这位老师数了数,发现一堂课下来,他竞说了近百个。“那么”一词便成了这位教师的口头禅(即习惯性用语)。

现今,我也成了一名教师,在听课时,仍发现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爱说“啊”、“这个”、“那个”、“是不是”、“对不对”等口头禅,可以说是不一而足“品种”多多。

但是无论哪种口头禅,在课堂教学上都是有害而无益的。它会使学生分散注意力,听完课后会感觉到内容不充实、掌握不到要领,甚至会觉得不知所云。久而久之,就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失去了学习兴趣,最终的学习成绩肯定是不理想的。

怎样才能克服和控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口头禅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引起重视,提高认识。其实,课堂言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最主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教学就是通过言语造就人才的。所以,如有口头禅的教师一定要下定决心克服它,做到科学规范地使用课堂语言。其次,要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去控制和克服口头禅。比如可以把自己上课讲话用录音机录下来,之后加以分析,弄清自己爱冒出什么样的口头禅,会在什么样的情况出现,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另外,平时说话速度可放慢些,有时宁可停顿,也不要让口头禅冒出;你还可以采取多朗诵课文,多学播音员的讲话等手段。通过这些方法,相信一定能够控制和克服掉口禅的毛病。

去掉不必要的口头禅,愿我们教师的课堂语言能够做到逻辑严密,准确而又精炼。

作者邮箱: bixianjun70

[说说教学中口头禅的危害与控制(网友来稿)]

篇2:轨道交通中放射性的危害及控制

轨道交通中放射性的危害及控制

综述了城市轨道交通中可能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包括: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放射性水平,有关轨道交通放射性的相关标准,以及其防护的'对策控制和管理措施.

作 者:李建 徐季德 杨海兵 刘强 LI Jian XU Jide YANG Haibing LIU Qiang  作者单位: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苏州,215004 刊 名: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英文刊名:GUANGDONG TRACE ELEMENTS SCIENCE 年,卷(期): 17(2) 分类号:X591 关键词:轨道交通   放射性   防治措施   urban subway   radioactivity   preventive measure  

篇3:轨道交通中放射性的危害及控制

轨道交通中放射性的危害及控制

摘要:综述了城市轨道交通中可能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包括: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放射性水平,有关轨道交通放射性的相关标准,以及其防护的对策控制和管理措施.Abstract:A review with 14 references is given on the source and harmfulness of radioactivity pollution in urban subway,the present radioactivity status of the urban subway in our country,the standard of the urban subway radioactivity,th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for reduction of radioactivity.作 者:李建    徐季德    杨海兵    刘强    LI Jian    XU Jide    YANG Haibing    LIU Qiang  作者单位: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苏州,215004 期 刊: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Journal:GUANGDONG TRACE ELEMENTS SCIENCE 年,卷(期):2010, 17(2) 分类号:X591 关键词:轨道交通    放射性    防治措施   Keywords:urban subway    radioactivity    preventive measure   

篇4:噪音的危害与控制论文

噪音的危害与控制论文

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声音统称噪声,不一定分贝高了就是噪声,分贝低了就一定不是噪声。比如你在电影院里看电影,音响声音分贝值很高,经常超过90分贝,但对于看电影的人来说不能称之是噪声。但是,电影院如果隔音效果不好,声音传到旁边的住宅楼里,经过衰减,也许只有50分贝,但对于住宅里的人来说就是噪声,因为这个声音引起人的不适。

下面的是人的听觉承受能力参考值:44分贝-属于可以接受的程度;55分贝-感觉到有点烦;60分贝-没有睡意;70分贝-令人精神紧张;85分贝-让人无法接受而捂住耳朵;100分贝-可让你的耳朵暂时失去听觉;120分贝-可以瞬间刺穿你的耳膜;160分贝-碎玻璃;200分贝-导致死亡。分贝值在60以下为无害区,60-110为过渡区,110以上是有害区。由此可见噪音对人体是有多大的危害呀!

而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音乐厅、高音喇叭、大声说话等,大多数都是人为的。所以,只要人人都文明一点,有些噪音是可以减少的,比如:汽车鸣笛声、大声说话、工业噪音……

正所谓“上有‘噪音’,下有‘消音’。”聪明的.人们也想出了许多应对的方法,比如:发明了隔音玻璃、在室内多养花草,实在不行也可以在耳朵上“装”一个“保护层”――耳塞……对付噪音的方法非常之多。

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根”,这样才能永久、有效的排除噪音。

篇5: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使用多媒体,大量设置教学场景,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感受,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环保、保健意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教学内容及外延丰富翔实,使得学生兴趣盎然。

(3)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广泛。

2、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活动多,以至时间掌控上略显前送后紧。但我认为是值得的,这也是由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的。关于“噪声的控制”部分,虽是重点但非难点,学生易于掌握。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活动要加强引导,使教师“主持”的身份充分得以施展。

篇6: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

本节课属于应用性质,所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应进一步提高,贵在设计更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在录像素材方面,还应进一步提供一些学生见得少的情景,能体现高科技方面的情景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思路:

近年来,噪声已被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污染着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本节就是从这一角度切入主题的。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关于噪声的来源,可安排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图例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讨论,并尝试将它们分类。关于噪声的危害,让学生亲自体验再结合噪声的等级进行学习。学以致用,本课临近尾声时设置一个调查学校受噪声污染情况的“作业”,其目的不仅限于巩固和应用有关噪声的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与情感

1、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在导入新课设计时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所举例都源于生活,探究所用的器材也是生活中常见物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和我们现代的生活密切相关,缩短学生与物理的距离,消除学生对物理实验探究的恐惧感,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设计中转变了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倡导学习多样化,教学设计中多处采用学生带问题自己阅读和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让学生互相讨论进行探究,形成感性认识,在教师的不断提问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发言,从而形成理性知识。

3、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定教。学生前面已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了人耳听声的原理,理解了声音的三种特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接触过噪声,受过噪声的危害,由此展开教学很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

4、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设计上把教师演示探究实验改为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从探究活动中得出方法和规律,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

5、不足:设计上虽然教学重点突出,但教学难点上仍然难突破,对结合实际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方面仍然有待提高。由于学生活动多,以至时间掌控上略显前送后紧。但我认为是值得的,这也是由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的。关于“噪声的控制”部分,虽是重点但非难点,学生易于掌握。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活动要加强引导,使教师“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身份充分得以施展。

篇7: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

(3)归纳和总结

请学生说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探究结果。最后达成共识:声音的响度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响度越小。

3.音色

音色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体验,使学生感悟到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还是有所区别的。所谓音色不同,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音质不同”。 情景设计

方案1:学生用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或听录音带),请学生仔细欣赏,然后说出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方案2:在讲桌后(不让学生看见)敲响铜锣、摇动响铃,请同学们说出所听到的声音是由什么物体振动所发出的。

方案3:让后排的两位同学朗读短文,前排的同学不看后排,辨识刚才是哪一位同学在朗读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是怎样分辨出不同声音的?仅仅根据音调和响度行吗?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知音色的含义。

篇8: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教学中要从环境保护出发,使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方法。要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材既从物理学角度说明了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又从与生活联系更紧密的环保角度对噪声作了说明,教学中不应纠缠于有关概念的辨析上。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对噪声污染有深刻的体会。

初次接触八年级新教材,备课按照高效课堂将教学分为两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通过看书知道噪声的来源。要求学生阅读课本42页内容独立完成自主评价1填空,学生能够阅读课本后准确找到答案,轻松完成噪声的两个角度的定义。在了解概念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身边主要的噪声及来源并全班展示。经过讨论交流后学生基本都能清楚表述噪声及来源,但从环保角度举例较少,有的说的不是主要噪声,全班13小组举例结束后用课件展示了交通运输、施工、工厂和社会生活四个方面的噪声。

活动二,通过阅读课本43页内容后了解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完成自主评价,学生阅读课本后能快速准确找到答案。

根据噪声对人们的危害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有效的控制噪声。请学生由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几个阶段思考控制噪声的途径并讨论具体的可行办法。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举例,基本能提出他们知道的控制噪声的方法途径。为巩固这一重点内容,设置了课件展示具体实施办法,学生抢答属于噪声控制的哪一途径,检验效果良好。

最后小结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并处理高效课堂练习及课本练习。

课后区里九年级物理教师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优点有几条:

1、电子导学案和板书设计规范

2、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环节。

不足之处有几条:

1、渗透德育教育,可以结合自身的体会谈噪声带来的危害,对于下一个控制噪声就水到渠成。

2、时间有预设,但是不够精细且没有落实。

3、本节课能够很好的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需要在知识拓展方面多下功夫,留心生活、联系生活。

4、小组合作回答问题时分层不够明显,学生评价、质疑缺乏。

5、对于噪声的定义,要现场做演示实验,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物理学角度的噪声。

6、控制噪声用电动机做实验,能够培养他们剞劂实际问题的能力。

7、每一活动的评价要求学生能够脱书并且评价方式可以是问题式,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篇9: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

噪声这节课课本中的内容是学生能通过阅读看得懂的东西,老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节课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就基于这个思考。在示波器上观察噪声的波形在上一节课实验中已经涉及,因为学校班级多,实验资源有限,所以在上节课教学中已经伏笔。感觉学生这样学习还是兴趣很浓,参与热情高,自主学习的程度还是较高。而且表达能力,归纳能力得到了培养。

课后整理起来觉得在教学上,比较空谈,联系实际进行sts教育做得不够。这本是物理与科技社会联系的好教材。这样做,不知道会不会把学生引进以知识为本的思路中去了。

篇10: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的物理知识较少,教学中要从保护环境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了人耳听声的原理,理解了声音的三种特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噪声,受过噪声的一害,因此,通过本节教学后学生应该较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噪音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点明了本节课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保护意识。随后教材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噪声的形成,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了什么声音属于噪声;紧接着指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分贝来表示后,文中列出表格,通过大量数据及各种分贝声音下人的生理或心理反映作依据,阐明了噪声对人的危害,同时也说明了减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教材针对听到声音的条件,提出了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教材最后的“想想议议”,目的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改造自己的环境。

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是让学生互相讨论进行探究,形成感性认识,在教师的不断提问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发言。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是简单地评价对与错,而 是鼓励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讨论探究,形成理性知识 。在联系实际过程中学习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种方法,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立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篇11:“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噪声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我国于10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

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录音机、气球、玻璃板、示波器、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网上查找资料

学生:闹钟、泡沫塑料、空纸盒、棉花、网上查找资料

【板书设计】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角度:

2、环境保护角度:

二、噪声等级DD分贝(dB)

三、噪声危害

四、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     实验探索    交流讨论    演示验证     应用举例     测评小结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提问

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有哪些特性?

思考、回答

使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回顾,以备本节使用

●导入新课

今日说法:由一学生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法》中的主要内容。演示:

1、以中音播放一曲,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

2、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

3、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

学生说法

体验中去比较、思考并讨论,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并猜想。

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生活现象往往会促使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引起学生的重视。

●进行新课

一、噪声的来源

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如图1.4-1噪声的波形。(见教材)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演示:播放一段噪声,如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

归纳结果──噪声的来源。

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结。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学生阅读26页的表,请学生回想在这些环境中的感受,并归类。

举例: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讨论: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这是为什么?

三、噪声控制

学生实验:课本上没有实验的,为了让学生感受更深,特增设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用闹钟作声源,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或将闹钟置于空纸盒中;或用棉花塞住耳朵,都可以感觉到噪声减弱了。

学生阅读课本图1.4-4几种控制噪声的措施的实例。

举例:生活中治理噪声的例子。

环境保护的教育

测评与小结

课堂小测试

测试反馈,师生共同评讲矫正。

请学生小结

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噪声的控制

环境保护

布置作业

学生练习

观察、直觉思维、理解。

讨论5分钟,举手发言,讲述噪声的来源。

阅读并归类。

发言,举各种例子讨论2分钟,举手发言。

明了方法步骤。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操作、观察、分析。(5分钟)

阅读并归类。

发言,举各种例子。

做5分钟测试

讨论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通过演示,使学生对噪声的概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以及分析

[1] [2] 下一页

总结问题的能力。

思维发散,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去发现噪声控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练习,检测学习效果。

反馈,共同矫正。

最后的归纳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本节重点内容进一步巩固。

上一页  [1] [2]

篇1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录像和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 貌的美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中,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人们称之为乐音;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人们称之为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和噪声都是声源振动产生的。但也有不同点。我们就来讨论噪声和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

二、新课教学

(一)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

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当前,主要污染

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它们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四大公害

(二) 噪声的计量和危害

声音有强有弱,人们用一种叫做声级计的仪器来测量声音的强弱。测量的单位为分贝。声级计中有A、B、C、D四档。在噪声测量中常用A档,称为A声级。噪声的强弱就是用A声级的分贝数来计量的。分贝数越大,噪声就越强。(教师出示表1。)这张表,给出了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们对这些声音的感觉。

30~40分贝,是理想的安静环境,最适宜于学习和工作。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70~90分贝,环境就比较吵了.如高声喧哗,马路的嘈杂声,会使人感到厌烦,分散注意力,干扰谈话,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90~110分贝,就是强噪声了.如织布机、铆钉机、电锯工作的声音,

(三)噪声的来源和控制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都算作噪声。因此,噪声的来源是很多的。请同学们想想,在我们周围有哪些噪声源?

学生甲:上课时,有些同学无视纪律,与邻坐同学讲话;自习时,有些同学喜欢大声讨论,这些同学就是影响别人学习的噪声源。

学生乙:有些同学开关课桌、移动椅子时动作太快,碰撞声和磨擦声很大,跟织布机的工作声一样,都达到100分贝了,是很强的噪声,时间久了,会引起噪声性耳聋的(全班学生更笑开了)。

老师:同学们不要笑了,请安静下来,刚才两位同学讲的是有道理的。

今后我们每个同学都要注意,千万不要做令人讨厌的噪声源!下面,请同学们继续发表意见

学生丙:有些人放录音机、收看电视,总喜欢把音量开到最大,严重地影响了别人的休息和学习。

学生丁:有些人在宿舍里搞家庭舞会,一群人放声歌唱、跳迪斯科、害得邻居休息不好、学习不成,不得安宁。

学生戊:还有一些家长,不顾子女学习和休息,通夜打麻将……

老师:同学们所说的都是实在的。有些人在教室、在阅览室、在宿舍,在一切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引吭高歌,高声喧哗,纵情狂欢的确都是令人厌烦的噪声源。请同学们把视线移远一点,看看还有哪些噪声源?

学生己:发动机的运转声;车辆的鸣叫声等都是噪声。

学生庚:特别是拖拉机、重型卡车和越来越多的摩托车,更是产生噪声的罪魁祸首。

学生辛:闹市区的高音喇叭,酒家门前的花炮锣鼓,吵得附近居民终日不得安宁……

老师:讲得好!同学们所列举的都是噪声源。在工厂车间里,除了发动机的运转声,还有工作机械的振动声、通风机的吸气、排气声、材料的割锯、冲压、切削、刨铣声等等,使得一些工厂和附近居民区成为噪声污染十分严重的单位和地区。在机场附近,飞机的起飞、盘旋和降落,更是极强的噪声源,严重地妨碍机场附近居民的学习、工作和休息。

因此,为了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了保证人们 的学习和工作,就要加强对噪声的控制。

1、在声源处减弱;减弱噪声折途径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三、小结

老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讨论到这里。下面,请一位同学(指一名成绩好、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给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作个小结。

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里所讲的噪声是从环保护的'角度来说的。也就是一切妨碍人们休息和工作的声音。这节课一共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即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二是噪声的计量和危害。噪声是用声级计来测量的,噪声的强弱是用分贝数来计量的.噪声对人们的危害,很大强噪声可使人耳聋,使人得病,甚至可使人和动物死亡;三是噪声的来源和控制。噪声的来源很多,控制和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条是在声源处减弱,一条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一条是在人耳处减弱。老师:小结得很好,思路清晰,语言简练,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小论文。同学们还有要补充的吗?学生甲:我认为在减弱噪声方面,还要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人人不做噪声源小结进去。

老师:补充得很好!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有人调查统计,发达国家城市青年的听力还不如非洲农村老年人的听力,这是为什么?

学生:城市工业越发达,噪声污染越严重,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听力必然减弱。非洲工业落后,噪声污染小,农村污染更小,所以非洲农村老年人的听力也比发达国家城市青年的听力还强。

四、布置作业

1。阅读教材,记住居民住宅环境的噪声标准;

2。调查你家周围的噪声源,并估计噪声强度,在作业本上写成简短的调查报告。

篇1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一、噪声

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噪声的来源

【提出问题】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常来自哪里呢?

【实验器材】两玻璃片、铁钉。

〖方案1〗将两玻璃片的棱接触后摩擦,让学生听发出的声音。

〖方案2〗用铁制品与水泥地摩擦,感觉它发出的声音。

这些声音发声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用示波器观察一下它的波形,再与乐音进行对比。

总结: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

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令你心烦意乱的,总结:妨碍其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所以噪声的来源很多,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

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

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等级】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

2、我们是否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于是我们就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用符号dB来表示。

3、请同学观看课本图1.4-3的声音强弱等级表,找出以下几种声音的强弱。

(1)有利于学习的教室里的声音;

(2)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谈声;

(3)嘈杂的马路上的声音;

(4)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

4、【危害】

大约有三类:心理效应、生理效应和物理效应

(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

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曾用尖锐的噪声来折磨被俘人员,使他们精神错乱以获取口供。

(2)生理效应:出现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症状,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举例:20世纪50年代,西班牙曾经有80个人自愿做喷气发动机噪声作用的试验对象,结果有28人死亡,其余都得了严重的麻痹症。

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噪声强弱的三条界线:

>90dB,会破坏听力;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3)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举例:曾有一架飞机,在60米底空只以每小时1100千米的速度飞行时,使地面一座楼房遭到破坏。

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减小噪声对其他人的危害。

(三)噪声的控制方法

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传声介质→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例如:你正在学习,但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该怎么办呢?

老师总结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

1、在发声处控制

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2、在传播过程控制

如:在公路两植树造林,让树木来减弱噪声;对产生噪声的机器装上隔音罩等。 3、在人耳处控制

如:戴上耳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老师举一些例子,请同学们判断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控制噪声的。

(四)我国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于10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自3月1日起施行,各省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文件。其中有一条是: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法律为我们提供了保护,你还怕什么呢?

(五)噪声的利用

噪声也能利用,例如,利用噪声可以消除杂草,发电、制冷、除尘等。

篇14:石油企业中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

石油企业中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

油田生产作业既具有野外、流动、点多、面广、高温高压、高劳动强度等特点,又具有海上滩涂、起重、高处和交叉作业等高危险性,因而引发事故的几率偏高.本文对石油企业建立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展开论述,通过危害识别、风险评价这一现代管理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即运用系统的`方法,及时、全面、准确地识别各种危害因素,评价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最佳风险控制方案,从而降低风险减少事故.

作 者:吕荣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钻井职工培训中心,山东,东营,257064 刊 名: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GLI OILFIELD STAFF UNIVERSITY 年,卷(期): 20(1) 分类号:F407.22 X92 关键词:石油企业   危害识别   危害因素   风险   风险评价  

篇15:盐酸、硫酸泄漏危害分析与控制

盐酸、硫酸泄漏危害分析与控制

分析了盐酸、硫酸贮罐破裂发生泄漏事故的危害,对泄漏事故采用事故数学模型作了系统的计算分析,得出了泄漏危害的`范围,并提出了防范和控制泄漏事故的安全措施.

作 者:严明亮 YAN Ming-liang  作者单位:江苏常化集团江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04 刊 名:工业安全与环保  PKU英文刊名: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2006 32(6) 分类号:X9 关键词:盐酸   硫酸   泄漏危害   模型分析   安全控制  

篇16:活性化学品的管理与危害控制

活性化学品的管理与危害控制

在很多化工生产装置中存在活性化学品,但因对其活性缺乏了解,或者虽然知其危害,但安全措施不到位,从而导致了大量事故的发生.

作 者:李运才 纪国峰 陈军 郭秀云 张海峰  作者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山东青岛,266071 刊 名:安全、健康和环境 英文刊名:SAFETY HEALTH & ENVIRONMENT 年,卷(期): 7(11) 分类号:X9 关键词:活性化学品   活性危害   控制  

篇17:“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案例及设计

河北省馆陶县文教体局教研室 郑明泉

课题

第一章:声现象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学习重点

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

学习难点

噪声的等级

教具与媒体

玻璃片、铁钉、音叉及相应的图片、录像等

教学程序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问几个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2、播放录像

[师]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给人以优美享受的声音,叫做乐音;另一类是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噪声,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噪声己成为国际公害,那么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怎样减弱噪声呢?我们如何今天就来学习第四节的内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板书)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噪声的来源

1、【提出问题】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常来自哪里呢?

2、【实验器材】两玻璃片、铁钉。

〖方案1〗将两玻璃片的棱接触后摩擦,让学生听发出的声音。

〖方案2〗用铁制品与水泥地摩擦,感觉它发出的声音。

3、这些声音发声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用示波器观察一下它的波形,再与乐音进行对比。

老师放一段录像。

总结: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

4、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令你心烦意乱的,

总结:妨碍其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所以噪声的来源很多,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噪声。

5、举一些生活中产生噪声的例子。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等级】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

2、我们是否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于是我们就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用符号dB来表示。

3、请同学观看课本图1.4-3的声音强弱等级表,找出以下几种声音的强弱。

(1)有利于学习的教室里的声音;(2)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谈声;(3)嘈杂的马路上的声音;(4)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

4、【危害】

大约有三类:心理效应、生理效应和物理效应

(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

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曾用尖锐的噪声来折磨被俘人员,使他们精神错乱以获取口供。

(2)生理效应:出现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症状,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举例:20世纪50年代,西班牙曾经有80个人自愿做喷气发动机噪声作用的试验对象,结果有28人死亡,其余都得了严重的麻痹症。

(3)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举例:曾有一架飞机,在60米底空只以每小时1100千米的速度飞行时,使地面一座楼房遭到破坏。

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减小噪声对其他人的危害。

5、噪声监测

播放噪声监测图片或录像,让学生观察,从监测仪上能得到什么知识。

(三)噪声的控制方法

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传声介质→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例如:你正在学习,但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该怎么办呢?

老师总结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

1、在发声处控制

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2、在传播过程控制

如:在公路两植树造林,让树木来减弱噪声;对产生噪声的机器装上隔音罩等。

3、在人耳处控制

如:戴上耳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老师举一些例子,请同学们判断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控制噪声的。

(四)我国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于1996年10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各省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文件。其中有一条是: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法律为我们提供了保护,你还怕什么呢?

(五)噪声的利用

噪声也能利用,例如,利用噪声可以消除杂草,发电、制冷、除尘等。

(六)练习:

课外活动小组参考课题:

研究噪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这个活动适合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展开。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选定要研究《噪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拟订实验方案。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两玻璃片摩擦时或铁钉擦地时

我正在学习,其他

[1] [2] 下一页

学生的唱歌声

所举的例子可多可少,老师要适量掌握

可以利用书上的表格,通过比较能得出一个大约值

有声音强弱的大小,其单位是分贝(dB)

学生回答

生1:

生2:

生3:

学生回答

做好知识的预备

可以让学生直接制造一些噪声来,可提高积极性

噪声的波形借助多媒体,可以体会高科技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养成带着问题看书的好习惯,也为理解影响别人学习的声音做好铺垫

通过对噪声危害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利用实例引出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我国法律的规定上给学生以熏陶,增强控制噪声的信心和勇气

利用噪声的利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课堂小结

这节课从声音的分类角度得出乐音与噪声中噪声的有关知识。主要分析了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及控制噪声的方法等内容。对噪声和来源我们是通过录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法得出的;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我们是通过看书和录像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的;对噪声控制的方法我们是通过一个个的实例总结出的。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浅谈液压系统泄漏的危害及控制

电脑病毒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白色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手术室感染与控制

机械加工过程中粉尘污染危害控制探究论文

初二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测试题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食品中的防腐剂到底有多大的危害

控制科学与工程个人简历

说说教学中口头禅的危害与控制(网友来稿)(集锦1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说说教学中口头禅的危害与控制(网友来稿),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