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生 爱上说长道短的人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tcsz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场人生 爱上说长道短的人(共含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csz”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职场人生 爱上说长道短的人

篇1:职场人生识人秘笈

我有一个朋友,工作中爱夸夸其谈,表现自己。朋友总认自己很有才能,可一直得不到上司的重用。

一日,朋友向我诉诸心中的苦恼。我问朋友:“人们在选购家用电器时,比如电脑、空调机、洗衣机等,当打开它们时,是选购那些发声大的还是发声小的呢?”

朋友说:“当然是发声小的。”

我问:“为什么?”

朋友说:“发声小的电器,说明质量更好、品位更高。”

我说:“是啊!其实,老板选用人和我们选购电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一个人的发声里,也能识别出一个人素质的优劣和品位的高下。"

朋友听了,若有所思。

[职场人生识人秘笈]

篇2:职场人生 乔布斯挑人

比尔・盖茨说,他此生最尊重的人不是他自己,也不是巴菲特,而是也将他视为此生唯一劲敌的史蒂夫・乔布斯。乔布斯的传奇经历被人们津津乐道。整整35个年头,他通过创新缔造了一个属于自己也改变世界的苹果神话,一路走来,有波折,有幸运,但不可复制……

法则一:你为什么来这里

乔布斯一生面试过5000多人,然而真正被他看中的人并不多。乔布斯挑选人才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看应聘者的特质与价值观是否与公司的“基因”吻合。为此,乔布斯动了很多心思。比如,他有一个必问的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乔布斯要的不是一个标准答案,而是看这个人如何回答,并从中判断此人是否具有激情以及他应对压力的能力。1982年,乔布斯在为麦金塔电脑小组招聘员工时,问了一个让所有应聘者措手不及的问题:“你在何时丧失童贞的?”其实,乔布斯并不在乎答案,而是看应聘者被问到这类隐私问题时的反应,以及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否具有创意。

法则二:故意刁难面试者

如何为公司寻找到一名精明强干的员工?乔布斯有自己独特的选人智慧。有这样一个故事:《太阳报》一名高级人力资源经理参加苹果公司的面试,此前,她已经通过了长达十个多星期的面试,最后,由乔布斯亲自面试她。乔布斯一见到她,就毫不客气地说以她的工作经历无法胜任这个职位。“《太阳报》是个好地方,但《太阳报》与苹果公司不同。”乔布斯冷冷地说。接着,乔布斯告诉这位女士,他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聘用她,如果她没有什么要说的话,就可以离开了。女士问苹果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乔布斯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在短短的面试过程中,乔布斯很快就发现这位应聘者不是他所需要的人才。

法则三:全力争取A级人才

某个星期五的晚上,当时非常优秀的程序设计员布鲁斯・霍恩接到了乔布斯的电话:“布鲁斯,我是乔布斯,你觉得苹果怎样?”“非常棒!但是很抱歉,我已经接受了其他公司的工作。”布鲁斯回答道。“别管它!明早你来我们公司,我们有很多东西要给你看。就在早上九点,你一定要来!”当时,布鲁斯刚刚接受了另一家公司的聘请,所以他并未认真对待乔布斯的邀请。

但是,第二天乔布斯的表现彻底改变了布鲁斯的初衷。乔布斯召集了麦金塔电脑小组的每个人,他们进行了整整两天的演示,将各种不同设计的绘图以及市场营销计划展示在布鲁斯眼前。布鲁斯彻彻底底被征服了。因为,这些计划让布鲁斯非常感兴趣,他从中看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未来。星期一一大早,布鲁斯就打电话给之前他想去的那家公司说他改变主意了。

法则四:苹果的工作绝对独一无二

“你在苹果做的工作绝对独一无二!”这是乔布斯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说得简单点,就是在苹果能做到的事,在别的地方你绝对做不到。摩托罗拉背景设计中心的首席设计师陈铭镛说,他最向往的公司就是苹果。你很难想像,对陈铭镛这类顶尖设计师而言,创造独一无二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1981年,乔布斯准备创造一台让世人惊讶的电脑,他找来公司最好的员工,成立了麦金塔电脑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有20多人,个个精明强干,干劲十足。他们都像乔布斯一样,属于那种自命不凡、特立独行的人。这些人的共同目标是,创造一台世上最棒的电脑,这种殷切的渴望甚至超越了他们对金钱和职位的需求。

法则五:开除不合格的人

据说有一次,乔布斯为了一颗螺丝大发雷霆。他要求一位设计师在设计麦金塔电脑时,不能有一颗螺丝裸露在外面,然而,那个严格来说不能被称作笨蛋的家伙居然将一枚螺丝藏在了一个把手下面,结果他立刻被乔布斯扫地出门。这样残酷的用人政策一度在苹果公司造成恐慌,员工谈“乔”色变,甚至不敢跟他同乘一座电梯。因为,将自己暴露在首席执行官乔布斯的视野中是一件非常蠢的事,乔布斯或许会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将自己开除!

[职场人生 乔布斯挑人]

篇3:职场人生 你是“职场橡皮人”吗?

“上班其实很短暂,电脑一开一关,一天过去了”,“我的工作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职场里,时常有人发出这样的声音。他们工作倦怠,没有梦想,没有效率,不接受新生事物,对批评表扬也都无所谓。这类人现在有个新的称呼一“职场橡皮人”。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清研咨询,对473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0%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职场橡皮人”,其中14.2%的人表示有“很多”,41.8%的人表示“比较多”。

参与调查的人中,“80后”占49.5%,“70后”占34.0%;80.3%的人是职场人士。

“橡皮人”是一种“社会病”

“橡皮人” 有哪些典型特征?调查中,71.7%的人首选“对批评表扬无所谓”,其次是“没有梦想”(65.5%),第三是“难以找到乐趣”(63.9%k其他还包括:不发表意见(53.7%),做事没效率(52.8%),不参与集体活动(48.9%),不接受新事物(46.6%)等。

“3年前刚参加工作时真意气风发,现在回想起来很怀念,又觉得太傻了。”在北京市一家社区医院工作的陈晓亮(化名)形容自己目前的状态是“成天昏昏沉沉的”。他一般早上7点出发上班,“在路上就开始犯困,9点到了单位干着千篇 一律的工作,更提不起精神。”

“每天工作重复也就算了,还得看领导眼色,处处小心。”陈晓亮偶尔去科室主任办公室,总看到她开着监控器。“我们楼里到处都有摄像头,谁有动静她都能看见,和别的科室的人走得近了她就不愿意,同事间正常的交流也会过问。”和同事一起出去吃饭,即使没有领导在场,陈晓亮也会小心翼翼,“有人打小报告,传到主任那儿小鞋就穿定了。不想着精进专业,还老要琢磨人,慢慢就‘橡皮’了。”

调查显示,77.4%的人认为“橡皮人”出现的原因是“无力改变现实”:73.0%的人认为是“升职无望”:69.9%的人选择“对工作丧失兴趣”;52.9%的人表示是“办公室政治的影响”;38.5%的人表示人们“过于注重追求财富地位,忽略内在精神追求”。

“‘橡皮人’一方面折射出一种‘社会病’,另一方面对个体而言,更像是一种消极的反抗。”北京大学中国工人与劳动研究中心主任佟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橡皮人”的出现,一定不光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工作环境、群体关系和整个社会都出了问题。

佟新认为,一种情况是,大多数人把工作看成获得财富和地位的手段,工作本身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被消解了:第二种情况是,短期工和不稳定工作逐渐增多,很多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工作,看不到前景和未来;第三种情况是,以竞争为基础的工作环境充满了尔虞我诈,人们不能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体验疏离感和压迫感,逐渐变得麻木以适应环境。

“橡皮”之后怎么办

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橡皮”?公众给出的选择依次为:“工作以上”(42.4%),工作5~10年(37.9%),工作3~5年(32.0%),抚养孩子时(26.9%,工作3年以内(17.5%),上学时(13.7%),结婚时(7.7%)。

“对年轻人来说,工作半年到一年是一个坎儿。”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把冉说,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和未来有着比较高的期待,但在实际工作中心理落差会比较大。很多人会选择跳槽改变状态,但这时跳槽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社会招聘一般需要3年以上工作经验,他们没有更好的职位,很容易陷到恶性跳槽循环里,两三次之后就会成为“橡皮人”。

把冉认为,工作3年左右的人也容易“橡皮”。在一个单位里,事情基本上熟悉得差不多了,但像杜拉拉一样连续升职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家通常希望通过跳槽解决自己的问题。要是找不到更好的机会,往往沦为“橡皮人”。

“每个人都会有‘橡皮’ 的阶段,关键是自己怎么调整。”上海市某公司网络公关严秋,前不久进人了近一个月的“状态低迷期”,“就是懒得干活,能拖就拖。”他觉得用跳槽逃避是不管用的,只能给自己加压,强迫自己兴奋起来。他重新调整了工作计划,“告诉客户每项工作要提交的具体日期,这样就不能偷懒了。‘橡皮’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想想办法很快就会过去。”

“自我反省意识和个人心态调整特别重要。”把冉说,去学习、培训、给自己放个假都是改变状态的积极方式。另外,和上司、老板的沟通也很重要,在沟通中了解向上发展的通路。一个好的领导也会理解,并相应地做出调整。还有,能热爱家庭一定能热爱工作,应该努力做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佟新则认为,虽然个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教育、职业规划甚至转换城市等方法改变“橡皮”状态,但是人是在社会关系里存在的,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建立稳定的职业关系,使职场更人性化。用人单位应该从组织方面更多强调团队意识,建立合作而非竞争的工作关系,与员工签订稳定的合同,从收入、晋升等角度让人们看到希望。同时,工作之外的社会网络建设也应该跟上,比如建立业主委员会,有更多的集体交流和沟通,因为只有在集体里人们才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

调查显示,73.1%的人认为单位应该建立良性制度激发员工积极性:72.2%的人建议“橡皮人”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机会和空间;61.3%的人认为“橡皮人”要与朋友多交流;53.5%的人建议“橡皮人”给自己一段假期,调整状态;33.2%的人认为“橡皮人”应该“寻求专业咨询与帮助”。

[职场人生 你是“职场橡皮人”吗?]

篇4:it职场人生

首先,在准备去参加IT培训的时候,第一,我们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的方向并且明确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标,达到目标对我有什么好处,比方我要通过注会的考试,通过了考试就可以涨工资,第二,就是我要怎么样达到我的目标,看书,做习题,听别人的讲课, 第三,要给自己计划好任务并努力的完成,教你一个好方法,在你的桌子的正前方贴上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第四,当我们真正学友所成的时候我们要看到自己工作的前景,不单纯追求工资的多少。

然后在我们准备去工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说:我们现在去一个IT公司,一般来说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会分为3个方向(管理方向、技术方向、业务方向)。

准程序员的你,怎么选择自己的未来道路?

对于管理方向来说,一般都是从两个方向上转变过来的,第一,工程师―项目组长―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自己创业(企业家)。而作为一个管理者来说,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把控能力,关键时候的决断能力等等。

对于技术方向来说,我们基本上都要经历理工程师―普通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架构师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对于我们来说会有很多要求,比如:对于技术的专研精神、非常强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身技术能力。综上所述,要真正做到资深工程师、架构师,我们必须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化问题的能力。

对于业务方向来说,一般是从初级业务人员开始的,比如:业务分析员。而对于我们IT行业的人来说,一般是从工作中途转化过来的,即在技术工作的过程中慢慢的熟悉了业务,慢慢的对业务工作产生热情,而后逐步向业务相关的工作转化。与技术方向相比,业务方向要求比较高的情商和交流沟通能力,我们必须要在同客户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和让客户了解到自己分析的结果,还要让自己的团队达到预期的目标,从层次上理解做的是一个什么东西,未来会怎么发展。

职业历程是一个不断总结的过程,我们在职业发展的时候必须做好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在职业过程中要不断总结,不断调整我们的职业发展的目标。向我们选择的职业发展方向更进一步。这样我们才会获得成长,也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职业发展。

篇5:it职场人生

第一档次:“青黄不接”阶段

工作1-3年是职业生涯最“青黄不接”的阶段:你既不像毕业生那么“单纯”,又不像有四五年资历的那样能“独当一面”,正处于“一壶水未满,半壶水响叮当”的状态,那么这时候你如果跳槽找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这个阶段的主要疑问是:“我如何”?“我能做什么”?迷茫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和社会经验。忠告是,这段时间最好不要轻易跳槽,相反,如果这段时间你较为“安静”,你往往能够积累到你一生中第一次“从学习迈向工作”时段内宝贵的工作技能和坦然的就业心态,许多人“爱跳槽”的毛病往往都是从这个阶段“稳不住心”开始养成的。

第二档次:“职业塑造”阶段

工作3-5年后,你就会逐渐步入“职业塑造”阶段,逐渐熟悉组织文化,了解组织内情,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网,经过一段时期后,你的“职业性格特点”就暴露出来了:哪些是你特长的地方,而哪些又是你不足的地方,于是你开始进入“职业塑造”阶段,对职业方向进行合理调整和矫正。

那么,怎样来进行“合理的调整与矫正”呢?建议,不妨在你工作的相关领域先适当地改换一下工作方式,比如在同一个公司内部的不同部门适当进行换岗,这样不仅能开拓视野,增添新鲜感,还能测试出你究竟最适合做什么工种。如果发现你的性格和特长与现有工作偏差太大,那么一定要当机立断马上改行,这时候千万不要贪恋现有工作薪水有多高,环境有多好。

第三档次:“职业锁定”阶段

工作5-,随着你对自身优劣势及性格特点的日渐清晰和不断的实践锻炼,你渐渐由“职业塑造阶段”走向了“职业锁定阶段”,开始认定“你是干哪一行的”了。

在这个阶段,有的人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承担起工作的责任,发挥并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提升或进入其它职业领域打基础;有的人会产生新的疑问:“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一事无成?”“理想和现实不相符,我是不是需要重新选择?”迷茫的主要原因和个人的发展目标与组织提供的机会和职业通路不一致。

这时候又该怎么办呢?你如果依然愿意尝试这份工作,就应该首先端正态度,决不能整天愤世嫉俗、怨天尤人,而应该投入战斗,在战斗中快速磨练和积极探索,不断修正下一步的工作流程和发展方向。即便是已经暂时“锁定”了你的职业种类,也千万不要每天得过且过地混日子。相反还要更加勤奋地不断寻求自我突破,逼迫自己不断跨越新的高度。

第四档次:“事业开拓”阶段

在工作10―,你的“职业”将成为终身的“事业”,意味着你开始从前期“职业阶段”中的技能、经验及资金积累走向人生事业的开拓历程。可能你在这个阶段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职业”状态,仍然是每天在为“老板的事业”而奔波,但年龄和阅历已经将你推向了事业发展的起跑线。并且你跑也得跑,不跑也得跑,你要为自己而跑,你的家庭开始逼迫你为他们着想,你的事业心和成就感都决定了你要开始考虑自我了。

这个阶段可能你会遇到的主要疑问是:“接下去的岁月,应该做些什么?”人到中年,很多人在机会面前不敢贸然决定,因为从心理上理解了人生的有限,而自己也开始重新衡量事业和家庭生活的价值。在大约35岁到45岁之间,会发生职业生涯危机。

第五档次:“事业平稳”阶段

工作15年以后,你已经步入“不惑之年”,前期“职业阶段”和“事业开拓阶段”已经为你留下了几多积淀。在这个阶段,你所需要的是如何使你的事业能够在平稳的过程中持续上升。这期间你还要不断地去观察市场、了解市场,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所以你可能会感觉很累、很辛苦,不过你见的多了,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增大了很多,于是你也就能游刃有余了。

你曾经的一切豪言壮语和海誓山盟在这个阶段变为现实,你被推上了事业的巅峰,不过这一切美妙结果的前提就是你先要在前面的几个阶段表现都很努力,也很用心,这就是“世间有公道,付出有回报”的道理。

[it职场人生]

篇6:职场人英文简历

职场人英文简历模板

应届毕业生求职网送上职场人的英文简历欢迎浏览

Name:YJBYS

Birthday:February

Experience

Key Holder, Montblanc

April 2001 - February 2005

Opened new specialty boutique

Placed orders to restock merchandise and handled receiving of

products

Managed payroll, scheduling, reports, email, inventory, and

maintained clientele book and records

Integrated new register functions

Extensive work with visual standards and merchandising high-ticket

items

Sales Associate, Nordstrom - Collectors and Couture Departments

July 2009 - April 2011

Merchandised designer women's wear

Set-up trunk shows and attended clinics for new incoming fashion

lines

Worked with tailors and seamstresses for fittings

Scheduled private shopping appointments with high-end customers

Bartender

Jigg's Corner

February 2007 - July 2009

Provide customer service in fast-paced bar atmosphere

Maintain and restock inventory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ies include processing hour and tip

information for payroll and closing register

Education

Ramapo College, Arlington, Virginia

Computer Skills

Proficient with Microsoft Word, Excel, and PowerPoint, and

Internet

让人瞬间爱上的人生感悟句子

职场人生格言

人在职场,要爱上自己的工作

职场人励志好文章

职场橡皮人报告

识别职场笑里藏刀人

职场人生励志文章

职场人生的助理

人生职场黄金定律

职场人生感悟文章

职场人生 爱上说长道短的人(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职场人生 爱上说长道短的人,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