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汉英数词及数字文化的拓展研究(共含6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广式早点螺蛳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汉英数词及数字文化的拓展研究
数词作为音、义结合的词语单位,是语言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表达与应用在汉语、英语中各有特色.我们对比研究汉英数词的.异同,探讨解析汉英数词的文化内涵、数词情结,汉英数词的翻译以及网络数语等问题,有助于了解汉英数词丰富的日渐更新的引申意义以及特有的数字文化.
作 者:张红霞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广州,510275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17) 分类号:H313 关键词:数词 字面意义 引申意义 比较汉英数词修辞功能对比研究
数词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词类之一,不少数词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十分丰富的.语言意义.本文从数词修辞功能的角度出发,通过汉英对比的方法,尝试对汉语和英语中数词的修辞功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 者:付满 谢琳琳 FU Man XIE Lin-lin 作者单位:付满,FU Man(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传播与交流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39)谢琳琳,XIE Lin-lin(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军事英语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39)
刊 名:宜春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30(z1) 分类号:H08 关键词:数词 英语 汉语 修辞 对比文化交融下的汉英互借词研究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加强,文化融合直接反映在语言的融合趋向上.文章从文化交融的角度分析了汉、英借词各自的特点、词汇数量、借贷引进的过程和原因,指出现代汉语在融入国际文化时,需要制定汉语借词的原则方法以及常见借词的国家标准系统,使其标准化和国际化.
作 者:刘彦仕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贵州,贵阳,550001 刊 名: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CHENGDU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 年,卷(期): 12(6) 分类号:G04 关键词:文化交融 借词一意深远--汉英数字一的哲学文化蕴含探析
数字也是一面镜子,投射出多方面的.文化层次,如哲学、宗教、思维方式、社会政治、历史、民俗等.本文以数字“一”为研究对象,从哲学层面进行研究切入,运用对比研究手段,对汉英语言的“一”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其背后的哲学内涵,以促进了解汉英数字文化中的共性和个性.
作 者:陈运香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40 刊 名:社会科学家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TIST 年,卷(期): “”(3) 分类号:H0-05 关键词:数字 一 哲学 文化蕴含开发本土文化拓展美术教学-河南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当令世界美术教育呈现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关注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主张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比族文化.但是,当前青少年对以娱乐性、刺激性为特征的流行文化趋之若鹜,而对自己民族的'美术文化却知之甚少,导致了优秀文化遗产难以得到传承;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情衰减.针对上述情况,通过挖掘民族民间传统美术文化的遗存,并将其拓展为可利用的美术教育资源.是适时的和非常必要的.
作 者:崔建凯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平马路小学,467000 刊 名: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PRIMARY SCHOOL TIMES 年,卷(期): “”(11) 分类号:G62 关键词:儒学与文化哲学研究的新拓展-读朱人求《儒家文化哲学研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哲学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在应对社会危机,促进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文化哲学研究在展示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揭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方面成就颇丰,引人注目.而在运用文化哲学的'研究成果来进一步拓展儒家哲学的研究方面,一直以来,学界却着力不够.朱人求先生所著<儒家文化哲学研究>(安微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则在这方面建树开拓之功.
作 者:张倩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2007级 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 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25 关键词:★ 诉讼文化研究四
★ 数字谜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