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王岱舆对佛教的批判(共含7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俺有一只小猪”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论王岱舆对佛教的批判
王岱舆在阐释伊斯兰教时,对佛教中与伊斯兰教相冲突的地方进行了批判.他对佛教本体论、佛教人性论、佛教伦理观、佛教中的偶像崇拜行为进行了批判.王岱舆还批判了佛教中的生死轮回观念,并依据伊斯兰教原则,提出了自己的`“三世”思想.王岱舆批判佛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宗教之间的比较来阐释和宣传伊斯兰教,并以此来表明伊斯兰教的优越性.王岱舆对佛教的批判,打破了伊斯兰教与儒、释、道等思想长期隔阂的历史,在回族思想史上出现了短暂的“四教”之争.
作 者:仇王军 QIU Wang-jun 作者单位:宁夏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21 刊 名: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SECOND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年,卷(期): “”(1) 分类号:B920 关键词:王岱舆 批判 佛教论船山对佛教的美学批判
晚明时期,佛教与心学合流,在学术界乃至社会生活的许多层面都造成了“重内轻外”的内转局面,轻视奔腾不息的现实生活自身的审美意义和价值,当时以正统儒者自居的王船山为了维护正统儒家的理念,对佛教展开了激烈的哲学与美学批判.作为这种批判的成果,船山指出,人类对美的.事物的热爱是道的体现,人们只有从实际生活出发,不断地发掘美、创造美,才能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获得真正的幸福.
作 者:吴海庆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刊 名: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7(6) 分类号:B83 关键词:船山 佛教 美学批判论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
王充对汉代社会普遍流行的天人感应论进行批判 ,其表述的基本观点是:天无意志,天道自然;王者兴于时命,圣而不神;灾异为阴阳所致,而非天神所谴告.王充对于天人感应论的批判是不彻底的,他在否定意志之神的同时,又肯定了命运之神的'存在;在批判天人谴告说的同时,却又认为符瑞与圣贤和盛世是联系在一起的.
作 者:江高鑫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北京,100875 刊 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N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5) 分类号:B234.8 关键词:王充 <论衡>的知识脉络' > 天人感应论 天道自然浅析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近代哲学,认识论问题成为中心问题,在认识论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洛克认为,要构建起宏伟的'哲学大厦,首先就必须“扫清道路”,所以,他构建自己体系的第一步就是对唯理论的天赋观念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
作 者:季刚 屈理兵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刊 名:华章 英文刊名:MAGNIFICENT WRITING 年,卷(期): “”(10) 分类号:B089 关键词:洛克 天赋观念 批判论复杂性研究对还原论的批判
复杂性科学的一个总特征是对传统还原论持批判态度,并且试图通过建立复杂性范式来超越沿用了数百年的还原论观点和方法.从贝塔朗菲经普里高津到现在的'圣菲研究所的三代复杂性研究者都感受到了还原论的局限,都从批判还原论入手来提出、展开自己的新主张,都把超越还原论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
作 者:黄欣荣 HUANG Xin-rong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0013 刊 名:科学・经济・社会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ECONOMY・SOCIETY 年,卷(期): 24(3) 分类号:B01 关键词:复杂性 复杂性研究 还原论 批判论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历史的批判理路
海德格尔深切地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对现代技术世界进行了深刻批判.而要充分理解现代技术世界的非真理本质,就必须把握海氏对西方思想的`形而上学历史的批判路向,追索其内在理路,由此寻找存在之真理的真理性开端.
作 者:袁红涛 赵录旺 作者单位:袁红涛(复旦大学人文学院,上海,33)赵录旺(陕西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刊 名:兰州学刊 英文刊名: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2004 “”(5) 分类号:B516.54 关键词: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 存在论康德对卢梭自由观的批判
康德的自由思想源于卢梭,却又不同于卢梭.康德认为卢梭在内在自由领域内放弃了自由的自主性质,将自由归结为自然,视情感性的良心为自由的原则.康德将自由视为理性为自身设定的理想,自由的原则乃是理性所颁布的`先天道德律.从二人自由观的差异可见,康德在批判卢梭自由观的基础上,不仅挽救了自由的自主性质,而且还从多个方面阐发了自由的这一根本性质,从而完成了对卢梭自由观的批判.
作 者:张仕颖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2 刊 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3 2(2) 分类号:B516.31 关键词:康德 卢梭 自由 理性 自然★ 论批判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