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不能言--论阮籍与酒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红萝卜咖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酒不能言--论阮籍与酒(共含10篇),欢迎阅读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红萝卜咖啡”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对酒不能言--论阮籍与酒

篇1:对酒不能言--论阮籍与酒

对酒不能言--论阮籍与酒

酒与文人的'结合是中国历史一个闪亮的焦点.以阮籍为代表的魏晋士人选择饮酒而狂的人生有其深厚的原因.酒与阮籍现实人生的密切联系成为名士生活的典范.但与此同时,阮籍与酒之结合又有其独特所在.特别是阮籍诗中无酒可谓文坛的遗憾,由此引发我们对于魏晋时代的深入思考.

作 者:李娅丽  作者单位: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610012 刊 名: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 分类号:B2 关键词:阮籍   酒   魏晋  

篇2:对酒

宋代 陆游

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

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

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

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

译文

闲来的忧愁像飞雪一样,落入酒杯中就自然消融。

美丽的花朵像故人一样,一阵欢笑酒杯就自然而空。

畹啭的黄莺似乎有情地眷恋我,从早到晚鸣叫在柳树边的春风中。

居住长安还不到十四年,嗜酒者常常变成了老翁。

纵然有权贵的宝带光芒照大地,还不如惋留您痛饮个双颊绯红。

注释

闲愁:闲暇的忧愁。

故人:老朋友。

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长安”句:陆游自隆兴元年(1163年)三十九岁时被免去枢密院编修官离开临安,到写此诗时(淳熙三年,即1176年),已历十四年。长安,代指南宋都城临安。

酒徒:嗜酒者。

往往:常常。

衰翁:衰弱的老者。

九环宝带:古时帝王和官僚穿常服时用的腰带,这里指佩带此种“宝带”的权贵。《北史·李德林传》说隋文帝以李德林、于翼、高颎等修律令有功,赐他们九环带,《唐书·舆服志》则记载不但隋代贵臣多用九环带,连唐太宗也用过。

光照地:兼用唐敬宗时臣下进贡夜明犀,制为宝带,“光照百步”的典故。

双颊红:饮酒至醉,双脸发红。

创作背景

淳熙三年(1176)春,陆游任四川制置使范成大幕僚时,与友开怀痛饮,因酒醉而赋此诗(《对酒》)。

赏析

诗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写饮酒的作用和兴致,是“对酒”的经验和感受。这一层以善于运用比喻取胜。“酒能消愁”是诗人们不知道说过多少遍的话了,陆游却借助于“飞雪”进入热酒即被消融作为比喻,便显得新奇。以愁比雪,文不多见;飞雪入酒,事亦少有;通过“雪”把“愁”与“酒”的关系连结起来,便有神思飞来之感。对着“好花”可助饮兴,说来还觉平常,把花比为“故人”,便马上平添助饮之力,因为对着好友容易敞怀畅饮的事,是人们所熟悉的。通过“故人”,又把“好花”与“空杯”的关系连结起来,便更增助饮。这两个比喻的运用,新鲜、贴切而又曲折,表现了诗人有极丰富的想象力和生活经验,有极高的艺术创造才能,使诗篇一开始就有了新奇、突兀而又真切动人的气概。

“流莺”两句为第二层,补足上文,表自然景物使人“对酒”想饮之意,并下层作过渡。“流莺有情”,在“柳边”的“春风”中啼叫,承接上文的“好花”,显示花红柳绿、风暖莺歌的.大好春光。春光愈好,即愈动人酒兴,写景是围绕“对酒”这一主题。这一层写景细腻、秀丽,笔调又有变化。

结尾四句为第三层,从人事方面抒写“对酒”想饮之故。第一句写自己的一段经历,慨叹年华飞逝。第二句不怀念首都的权贵,而只怀念失意纵饮的“酒徒”,则诗人眼中人物的轻重可知,这些“酒徒”,当然也包括了一些“故人”。身离首都,“酒徒”、“故人”转眼成为“衰翁”,自然诗人身体的变化也会大体相似,则“衰翁”之叹,又不免包括自己在内。“酒徒”中不无壮志难酬、辜负好身手的人,他们的成为“衰翁”,不止有个人的身体变化之叹,而且包含有朝廷不会用人、浪费人才之叹。这句话外示不关紧要,内涵深刻的悲剧意义。这两句在闲淡中出以深沉的感慨,下面两句就在感慨的基础上发出激昂的抗议之声了。“九环宝带光照地”,写权贵的光辉显耀;接下来一句,就用“不如”饮酒来否定它。用“留君双颊红”写饮酒,色彩绚丽,足以夺“九环宝带”之光,又与“衰翁”照应,法密而辞妍,既富力量,又饶神韵。

全诗抒情明快优雅,节奏自由流畅。起句以愁比雪,构思新颖巧妙,飞雪如酒,好花赏怀,极富于诗意和浪漫色彩。这种名士风流式的行为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陆游以此入诗,包含着对于“美在生活”这一命题的初步认识,使之更增添无尽的历史文化意蕴。一切闲愁,一切不平与愤懑,都如同轻盈的雪花,飘飞进金樽清酒后,转瞬便化作潺潺甘泉,诗人扬眉舒目,将其一饮而尽,正所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室内酒酣气热,室外春风流莺,这种生活态度是多么的旷达,而又富有诗情画意。陆游的醉酒是一种酣畅淋漓的解脱,解脱之后的清醒,清醒之后的超俗。他雄视千古、傲岸王侯的精神气质,不计前嫌、渴望进取的生命意志都在饮酒中得到充分张扬。

陆游写饮酒的诗篇很多,有侧重写因感慨世事而痛饮的,如《饮酒》、《神山歌》、《池上醉歌》等;有侧重因愤激于报国壮志难酬而痛饮的,如《长歌行》、《夏夜大醉醒后有感》、《楼上醉书》等;有想借酒挽回壮志的,如《岁晚书怀》写“梦移乡国近,酒挽壮心回”;而此诗则侧重蔑视权贵而痛饮。开头奇突豪放,中间细致优美,结尾以壮气表沉痛,笔调虽灵活多变,跌宕起伏,但感情基调仍不失豪壮洒脱。

篇3:对酒

清代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译文

不吝惜很多钱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换酒也算得上豪迈,

革命者要充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抛洒鲜血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注释

(1)对酒:指此诗为对酒痛饮时所作。

(2)宝刀:吴芝瑛 《记秋女侠遗事》提到,秋瑾在日本留学时曾购一宝刀。

(3)貂裘换酒:以貂皮制成的衣裘换酒喝。多用来形容名士或富贵者的风流放诞和豪爽。

(4)勤,常常,多。 珍重:珍惜重视。

(5)碧涛:血的波涛。用《庄子·外物》典:“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苌弘是周朝的大夫,忠于祖国,遭奸臣陷害,自杀于蜀,当时的人把他的血用石匣藏起来,三年后化为碧玉。后世多以碧血指烈士流的鲜血。 涛:在此处意即掀起革命的风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诗人从日本回国后,曾在上海她的挚友吴芝瑛女士家中,拿出新购的一把倭刀给朋友看,几人喝完酒后,诗人便拨刀起舞唱歌,吴女士命女儿用风琴伴奏,声音悲壮动人。这首诗便是缘此而作。

赏析

第一句以不吝惜千两黄金去购买锋利的宝刀起兴,“千金”本是珍贵的钱财器物,而诗人却毫不可惜地用来换取别人看来价值根本不足相当的东西。表现了诗人意欲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甚至不惜流血牺牲,表现出诗人的性格的豪爽。

第二句与首句呼应,诗人愿意用名贵的貂裘去换酒喝,这些贵重的东西都毫不犹豫地舍弃,诗人以一女子而作如此语,显示出诗人仗义疏财,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豪爽性格。

诗的后两句,借用周朝的忠臣苌弘鲜血化碧的典故阐明:人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蛮强的热血也不能白白的流淌,应当为了崇高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只有这样这辈子算是没有白活。同时抒发诗人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豪迈情感。

全诗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借对酒所感抒发革命豪情,表达了诗人决心为革命奉献一切的豪情壮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篇4:脑筋急转弯:什么酒不能喝

1、碘酒

2、拉链

3、根本没有下雨

4、喜酒

5、冲(先把“只”立起来)

6、地图上

7、129(把6的卡片翻过来就是啦)

8、六次,因为每次得回来一个划船的

篇5:脑筋急转弯:什么酒不能喝

1、什么酒不能喝

2、什么东西咬牙切齿?

3、三个人共撑一把伞在街上走,却没有淋湿身,为什么

4、什么酒价格最贵

5、“只”字加一笔,变成什么字?

6、蜗牛从上海到北京只用了一分钟,为什么?

7、三张分别写有2,1,6的卡片,能否排成一个可以被43除尽的整数?

8、一条小船要渡37人,一次只能有7人,几次能渡完?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

篇6:什么酒不能喝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一)

1. 三人共撑一把小伞在街上走,却没有淋湿,为什么?答案:没有下雨

2. 有一种路虽然四通八达,但就是不能走人,为什么?答案:是电路

3. 弟弟得意地对姐姐说:家里有一处地方,只有我能坐,你永远坐不了,弟弟说的是什么?答案:姐姐的漆上

4. 盆里有6只馒头,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1只,但盆里还留着1只,为什么?答案:一个小朋友连馒头和盆一起拿走

5. 幼儿园放学了,但却没有一个小朋友从大门出去,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大门正在检修,请走测门

6. 什么东西没有重量,但是大家都能看到,如果把它放在水桶里,它能使水桶变得更轻,它是什么?答案:一个洞

7. 什么东西给它食物,它能活,给它水,它就会死的?它是谁?答案:火

8. 在珠穆朗玛峰没有被发现之前,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答案:珠穆朗玛峰

9. 哪两个东西从来就没有当早餐吃?答案:午餐和晚餐

10. 到底是公鸡叫太阳起床还是太阳叫公司起床?答案:公鸡叫太阳起床(太阳不会叫)

11. 世界上竟然有一只彩色的企鹅!是真的吗?答案:真的(腾讯QQ)

脑筋急转弯(二)

1. 为什么说蚕宝宝很有钱?答案:因为蚕会结茧(节俭)

2. 一只体长CM的灰螃蟹和一只体长CM的红螃蟹赛跑,哪只螃蟹会赢?答案:灰的,红的已经熟了

3. 为什么大家都说小毛吃人肉不吐骨头?答案:他吃掉了一个面人。

4. 什么东西漏洞百出,却依然站得站脚?答案:海绵

5. 无论是戴着帽子和还是没戴着帽子的,在什么情况下,他们都会把帽子放一边?答案:在理发师对他理发的时候

6. 考试时应注意什么?答案:监考老师

7. 小王是一名优秀士兵,在站岗值勤时,明明看到有敌人悄悄向他摸过来,为什么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答案:正在瞄准

8. 杰克跑得最快,为什么长官还要罚他去洗厕所?答案:杰克是当兵的,他逃跑的最快

9. 树上有100只鸟,怎样能在不伤害它们的前提下,一下子把它们全部捕答案:用照相机拍下来

10. 一只母羊和一只小羊正在吃草,来了一只老狼把母羊给叼走了,小羊也乖乖地跟走了,请问怎么回事答案:小羊在母羊的肚子里

11. 金木水火土谁的腿长?答案:火(火腿肠)

脑筋急转弯(三)

1. 请问白鸡和黑鸡哪只鸡厉害?答案:黑鸡(因为黑鸡能生白蛋,白鸡不能生黑蛋)

2. 你的爸爸的爷爷的爸爸的儿子的女儿的儿子的舅舅是谁?答案:爸爸或者叔叔

3. 有一个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却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谁?答案:你自己

4. 有一只狗狗总不洗洗澡,为什么不生虱子?答案:狗只能生狗崽.不能生虱子

5. 外国人问路,小明拼命用英语对他说,他却一点也听不懂,这是为什么?答案:因为他不是英国人

6. 在一次考试中,一对同桌交了一模一样的考卷,但老师认为他们肯定没有做弊,这是为什么?答案:都交的是白卷

7. 小丽和妈妈买了个苹果,妈妈让小丽把这些苹果装进个口袋中,每个口袋里都是双数,你能做到吗?答案:每个袋子放两个,最后将四个袋子都放进第个袋子

8. 小鸡,小狗,小猫一起背书,老师会叫他们其中谁先来背呢?答案:小狗(旺旺鲜贝)

9. 爸爸问小明,什么东西浑身都是漂亮的羽毛,每天早晨叫你起床?小明猜对了,但却不是鸡,那是什么?答案:鸡毛掸子

10. 警察小王有个弟弟,但他弟弟却否认有个哥哥,为什么?答案:小王是女的(姐姐)

11. 时钟什么时候不会走?答案:本来就不会走,又没“脚”

篇7:脑筋急转弯什么酒不能喝

脑筋急转弯:什么酒不能喝

答案:碘酒

脑筋急转弯

1. 有一个故事,开头很恐怖,中间很搞笑,结局很悲惨:从前有一个鬼,放了个屁,死掉了!

2. 现在的电话是按的,以前的电话是用手指插在数字孔里拨的.小明家那时就是用拨的,他家的电话号码是 ,经常有人会拨错,一天小明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女的,她对小明说,能不能帮我打救助电话,小明问,为什么你自己不打呢,那女的回答,因为我只能拨这个号码,小明听了很害怕,忙挂了电话,可电话不断打过来,小明无奈又接了,那女的又向他求助,说求你了,我的手指卡在这个电话孔里了!

3. 两只番茄过马路,一辆卡车飞速驶过,一只番茄躲避不及,被压扁,另一只番茄指着那只被压扁的番茄大笑,哇哈哈~~~番茄酱诶!

4. 有只鸭子叫小黄,有一天它被车子撞了,它大叫了一声“呱”,从此它变成了小黄瓜!

5. 有根火柴棒有一天头痒,它就用力挠头,挠着挠着就挠死了,着火了呗

6. 一个大学生不幸被敌人抓住,敌人把他绑在电线杆上,大声说:说!你是哪里的?不说就电死你!“那个大学生说了一句话就被电死了!他说了句:我是电大的!”

7. 有一个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却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谁?(答案:你自己)

8. 什么东西天气越热,它爬的越高?(答案:漫度计)

9. 什么东西在倒立之后会增加一半? (答案:数目字)

10. 为什么人们要到市场上去? (答案:因为市场不能来)

11. 为什么青蛙可以跳得比树高? (答案:树不会跳)

12. 纸上写着某一份命令。但是,看懂此文字的人,却绝对不能宣读命令。那么,纸上写的是什么呢? (答案:级上写着,不要念出此文)

13. 一架空调器从楼掉下来会变成啥器? (答案:凶器)

14.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言而无信?(答案:打电话当然比写信方便)

15. 两个人住在一个胡同里,只隔几步路,他们同在一个工厂上班,但每天出门上班,却总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为什么?(答案:他们住对门)

16. 网要什么时候可以提水?(答案:当水变成冰时,用网当然可以提)

经典脑筋急转弯

1. 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地方在哪里? (答案:在床上)

2. 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能做,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一起做。这是做什么? (答案:做梦)

3. 一个离过五十次婚的女人,应该怎么形容她?(答案:前公尽弃)

4. 三个孩子吃三个饼要用分钟,九十个孩子九十个饼要用多少时间?(答案:也是三分钟,九十个孩子同时吃)

5. 什么样的轮子只转不走?(答案:风车的轮子)

6. 地球上什么东西每天要走的距离最远? (答案:地球)

7. 中国人最早的姓氏是什么?(答案:姓善)

8. 铁放到外面要生锈,那金子呢? (答案:会被偷走)

9. 在什么时候+不等于? (答案:算错了的时候)

10. Q巧克力和西红柿、鸡蛋同时打架,巧克力又赢了。(再次打一食品名)A谜底:西红柿鸡蛋面。

11. Q巧克力和鸡蛋又打架,巧克力又赢了。(再打一食品名)A鸡蛋酥 (输)

12. Q一根手指头的英文叫做 ONE,两根手指头的英文叫做TWO,依次类推,四根手手指头的英文叫做 four,那么弯起来的四根手指头的英文叫什么?A答案:WONDERFFUL (弯的 FOUR)

13. Q有一只蜘蛛它走过一堆屎,请问他用几只脚走路?A不是 脚走...而是用只脚 ,因为它用了两脚塞鼻子捂臭~

14. Q小白,小黄 ,小蓝坐长途汽车,谁会晕车 ?A答:小白 ,因为小白会吐(小白兔 )

15. Q小白 +小白=?A答:小白兔 (小白TWO):

16. Q屈原的老婆姓什么?A姓陈,因为屈陈(臣)氏

脑筋急转弯精选

1. 小王是一名优秀士兵,一天他在站岗值勤时,明明看到有敌人悄悄向他摸过来,为什么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答案:因为他正在瞄准)

2. 芹菜的屎是什么颜色的?答案:黄色的!因为秦始皇(芹屎黄)

3. 四个人打麻将,被人举报,警察来抓人,为什么带走五个人(没有带走举报的)?答案:因为四个人在打一个名叫麻将的人

4. 猴子不喜欢什么线?答案:平行线!因为没有相交(香蕉)

5. 如果有一辆车,司机是王子,乘客是公主,那么这辆车是谁的?答案:是如果的,因为如果有一辆车

6. 一男和一女到海边讲笑话,结果都死了,为什么?答案:因为海啸了(海笑了),他们淹死了

7. 蓝色的枪和蓝色的刀,打一成语答案:刀枪不入(刀枪BLUE)

8. 第十一本书,打一成语答案:不可思议(BOOK 十一)

9. 狼老虎和狮子玩游戏,谁最会被淘汰?答案:狼!因为有桃太郎

10. 太阳/月亮和星星,谁是哑巴?答案:星星!因为<鲁冰花>里是这样唱的:“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11. 怎样使麻雀安静下来?答案:压它一下!因为鸭雀无声

12. 咖啡杯和玻璃杯一起过马路,有人说了句:车子来了!“为什么玻璃杯被撞死了,咖啡杯却没有?答案:因为玻璃杯没耳朵,而咖啡杯有!

13. 忘情水是谁给的?答案:是”啊哈“ ,因为刘德华是这样唱的:啊哈!给我一杯忘情水!”

14. 狼老虎和狮子玩游戏,谁最会被淘汰?答案:狼!因为有桃太郎

15. 咖啡杯和玻璃杯一起过马路,有人说了句:车子来了!"为什么玻璃杯被撞死了,咖啡杯却没有?答案:因为玻璃杯没耳朵,而咖啡杯有!

16. 米其林公司去某校招新人,面试题为:一只小鸟站在米高的电线杆上,为什么没电死.全校只有一生被录取,他的答案是那只小鸟穿着米其林牌橡胶鞋!

经典脑筋急转弯

篇8:对酒行

唐代李白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

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

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译文

赤松子栖息在金华山上,安期生居住在东海的蓬莱仙山。

他们都是古代修炼成仙的仙人,不知今日他们是否还在?

人生浮幻如梦,如奔流的闪电般转眼即逝,忽然一下子就到了暮年。

几十年,天地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改变的只有人的容颜。

这样人生的即逝,谁能不感慨万千呢?眼前虽然有盛宴美酒,但欢饮不畅,没有举杯的心情。

注释

对酒行:是乐府相和歌调名,内容多为君主歌功颂德。

松子:即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金华山:在浙江金华县北,即赤松子得道处。传说赤松子游金华山,自焚而化,故今山上有赤松坛。

安期:《抱朴子》载:安期先生(指安期生),在东海边卖药,已有千年之久。秦始皇请来与他谈了三天三夜,言高旨远,始皇感到奇怪,便赐给他价值数千万的金璧。安期接受后,放置在阜乡亭,并留下一封书信曰:“复数千岁,求我于蓬莱山。“

羽化:道家以仙去为羽化。

浮生:人生。流电:形容人生短促,似流电。

凋换:凋落变化。

含情:形容心情不欢畅。

创作背景

李白自“十五游神仙”始,一直痴迷于道教之中。而今当李白“老之将至”之时,他回首求仙访道的历程,开始反思平生求仙的经历,以及眼见“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的事实,对自己沉于道教已开始觉醒,鉴于这种复杂的心态,便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实刚融游仙、忧生、饮酒、纵情为一体,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诗的前四句,追思仙人,提出疑问。诗人开篇便从古时仙人、仙境起笔,首先创造出迷离缥缈的意境,也凝聚着诗人一生求仙的曲折历程和复杂心态。首二句仙人、仙境相应,山海对举,“栖”、“入”二动词镶嵌句中,造成神妙飘逸的意境,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景仰、追思的情感。后两句则转入疑问,这是经过一系列的艰苦探索之后的反思绪果,疑问中透露出诗人迷惘、惆怅的复杂心态。

中间四句,感叹时光倏忽,人生易老。这里,诗人为强调人生变化之迅速,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浮生”两句中,“流电”的意象与“浮”、“速、‘倏忽”等词语的交互作用,就凸现出其人生短促的意识。”天地”两句又以永存的天地为反衬,来强化其人命不常的意识,揭示出时间的无限、宇宙的永恒与人生有限、容颜易改的矛盾,倾泻出诗人欲有为而不得,欲超脱而不能的内心矛盾与苦闷,流露出迷惘、倜怅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

结尾两句,紧扣诗题,揭出主旨。诗人在仙境、人生皆令人幻灭、绝望的'情境中,忽辟奇境,面对酒杯而产生种种联想,在欲饮未饮的心灵搏斗中,以尾句中反诘的语气透漏出他欲超脱而不能的复杂心态,也表达出更高远的精神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诗人内心情感流向变化来结构全诗。起笔是对古仙人思慕的情感基调,继而转入对仙人不复现的失望,对求仙追求的疑虑与怅惘。然后由上而下转入对人世时光易逝的忧虑,对容颜日改的无可奈何,表达出一种失落、灰心和幻灭的情绪。至此,诗人的感情潮水已退入最低谷,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这时,诗人又以超然挥洒的笔触,突然推开去,独辟蹊径,以面对酒杯的联想、发问,表达了“含情”有待的高远精神追求,从而创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就形成了全诗看似漫不经心、跳荡不羁,实则整然有序,浑然天成的艺术结构,显示出这首诗“飘逸”的风格。

篇9:曲江对酒

唐代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译文

我还不想回去,我就想守着一江流水,就守着这座被战争浪费的皇家园林。我想多坐一会儿,即便时间的移动,使豪华的宫殿的位置变得朦胧难测,我仍想多看看,桃花如何追逐白色的杨花,它们如何争着抛弃这个世界。黄鹂和白色鸥鸟,比赛逃离。我也是厌世者,早已失去朝见皇帝的胃口。由于缺少异数,我纵酒,烂竽充之。想隐居水边,可在水滨依然是王臣。现在老了,还说什么“事了拂衣去”。

注释

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是唐时京都长安的第一胜地。

苑:指芙蓉苑,在曲江西南,是帝妃游幸之所。

水精宫殿:即水晶宫殿,指芙蓉苑中宫殿。霏微:迷濛的样子。

细逐杨花落:一作“欲共杨花语”。

判(pān):甘愿的意思。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割舍之辞;亦甘愿之辞。

吏:一作”含“。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拂衣:振衣而去。指辞官归隐。《新五代史·一行·郑遨传》:“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

赏析

前两联是曲江即景。“苑外江头坐不归”,“坐不归”,表明诗人已在江头多时。这个“不”字很有讲究,如用“坐未归”,只反映客观现象,没有回去;“坐不归”,则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他心中的情绪。这就为三、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

以下三句,接写坐时所见。“水精宫殿转霏微”,在“宫殿”、“霏微”间,又着一“转”字,突出了景物的变化。这表面上是承“坐不归”而来的:久坐不归,时间已经快到晚上,所以宫殿霏微。但是,下面的描写中,却没有日暮的景象,这就透露了诗人另有笔意。浦起龙《读杜心解》曾将诗人这一时期所写的《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曲江对雨》,跟作于安史之乱以前的《丽人行》作过比较,指出:“此处曲江诗,所言皆‘花’、‘鸟’、‘蜻’、‘蝶’。一及宫苑,则云‘巢翡翠’,‘转霏微’,‘云覆’,‘晚静’而已。视前此所咏‘云幕’,‘御厨’,觉盛衰在目,彼此一时。”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水精宫殿转霏微”所显示的,即是一种虚空寥落的情景,这个“转”字,则有时过境迁的意味。

与此刚好成对照的,是如期而至的自然界的春色:“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短短一联,形、神、声、色、香俱备。“细逐”、“时兼”四字,极写落花轻盈无声,飞鸟欢跃和鸣,生动而传神。两句衬托出诗人的此时的心绪:久坐江头,空闲无聊,因而才这样留意于花落鸟飞。“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后杜甫“自以淡笔改三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由拟人法改为描写法。之所以这样改,是因为“桃花欲共杨花语”显得过于恬适而富有情趣,跟诗人当时仕途失意,懒散无聊的心情不相吻合。

这一联用“自对格”,两句不仅上下对仗,而且这一句的某些字词也相对。此处“桃”对“杨”,“黄”对“白”。鸟分黄白,这是明点,桃杨之色则是暗点:桃花红而杨花白。这般色彩又随着花的“细逐”和鸟的“兼飞”而呈现出上下飘舞的动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异常绚丽。

风景虽好,却是暮春落花时节。落英缤纷,固然赏心悦目,但也很容易勾起伤春之情,于是三、四联对酒述怀,转写心中的牢骚和愁绪。

先写牢骚:“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我懒于朝参,的确有违世情。”这是诗人的牢骚话,实际是说:“既然人家嫌弃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参?”正话反说,更显其牢愁之盛,又妙在含蓄委婉。这里所说的“人”和“世”,不光指朝廷碌碌无为之辈,牢骚已经发到了唐肃宗李亨的头上。诗人素以“忠君”为怀,但失望过多的时候,也禁不住口出微辞。以此二句,足见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气。

最后抒发愁绪:“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这一联是说:只因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这里,以“沧洲远”、“未拂衣”,和上联的“纵饮”、“懒朝”形成对照,显示一种欲进既不能,欲退又不得的两难境地。杜甫虽然仕途失意,毕生坎坷,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始终如一,直至逝世的前一年(769年),他还勉励友人“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希望以国事为己任。可见诗人之所以纵饮懒朝,是因为抱负难展,理想落空;他把自己的失望和忧愤托于花鸟清樽,正反映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痛。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春,是杜甫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一年以前,杜甫只身投奔唐肃宗李亨,受职左拾遗。因上疏为宰相房琯罢职一事鸣不平,不受重用。杜甫无所作为,空怀报国之心,满腹牢骚。这首《曲江对酒》便是在此种心境下创作的。

篇10:陶渊明与酒

陶渊明与酒

梁昭明太子《陶渊明集序》云:“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篇篇有洒”虽则夸张,但以酒大量地写入诗,确以陶渊明为第一人。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时著名的田园诗人,鲁迅称他和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头等人物”。陶渊明对酒有一种特殊的偏爱,他曾以“五柳先生”自喻,“性嗜酒”(《五柳先生传》),求官的目的只是为了“公田之利,足以为酒”(《归去来兮辞序》),甚至为了种秫酿酒,不惜家人口食与妻子争执。萧统《陶渊明传》载:“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因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注:秫,即今糯稻,有粘性,可酿酒;秔,同粳,较少粘性,不可酿酒。)

那么,陶渊明为什么如此嗜爱酒呢?陶渊明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少时颇有豪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他志向远大,希望通过出仕为官的途径,能够建功立业,实现“救苍生”的宏愿。但是,他所处的时代,社会**不安,政治极端黑暗,门阀势力严重,士庶界限非常严格,即使他曾祖父陶侃做过大司马,但毕竟出身寒微,只是以武功致贵,他亦只能得到参军、县令等这样的小官职。诗人面对这种黑暗的政治和险恶的政局,既无力去拔乱反正,又不肯同流合污,因而只好“逃禄归耕”,走上“击壤以自叹”的道路,把隐居田园作为寄托生命的天地。从志在四海,到逃避官场,退隐归田,这就是陶渊明一生的生活道路。这条道路就其本质来说,是一条消极反抗的道路。事实上,少年的'豪壮使他追忆,家境的穷困使他烦恼,衰病的来临使他苦闷,政治的黑暗又使他悲叹,他虽然也想“无复独多虑”、“聊乘化以归尽”,但“履运增慨然”,消极归隐并不能解决他思想中的矛盾。“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龟虽寿》),面对残酷的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就只能用酒来逃避和麻醉了,于是饮酒就成了他勉强采取的一种消极逃避的手段,也成了陶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

下面,我们探讨一下陶渊明饮酒诗的内涵。

鲁迅先生说:“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学与药及酒之关系》)陶渊明虽然归隐了,但他对政治是极为关心的。萧统《陶渊明集序》亦称陶诗“语时事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吾观其意不在洒,亦寄酒为迹者也”。陶诗中有不少篇章,就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如“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饮酒三》)、“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饮酒八》)、“一世皆尚同,愿君泗其泥”、“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饮酒十八》)、“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等,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世道的沦丧,表现了自己卓然独立、高洁坚贞、不合流俗的人格。他称当时的社会,“巨猾肆威暴,钦鸪违常旨”(《读山海经?十三》),“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感士不遇赋序》),而自己只能“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所以,陶渊明的饮酒绝对不是一种“悠然”,而是寄托了不少愤激的感情。

其次,陶渊明的饮酒也是他用来韬晦免祸的手段。《晋书?阮籍传》云:“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晋书?阮裕传》云:“大将军王敦命为主簿。裕以敦有不臣之心,乃终日酣畅,以酒废职。后敦事发,由是得违敦难。”《晋书?顾荣传》云:“齐王冏召为大司马,擅权骄恣。荣惧及祸,终日昏酣,不综府事”这样的例子当时还有很多,如王义季、谢朏等。由是观之,当时饮酒被人们普遍视为一种方法,一种手段,用来躲避政治上的迫害和人事上的纠纷,而且有些人的确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虽说与孔融、阮籍、嵇康的时代有所不同,他也不像他们那样对政治积极为力,而是隐居躬耕,但现实毕竟黑暗,诗人的内心又难以真正平静,不免有时发出愤激之辞,而既有不满,便可速祸。所以诗人写道“但恨多廖误,君当恕醉人”、“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关,发言各不领。”即使别人对自己有劝仕或迫害的意思,但自己既然常醉,彼此就无法畅谈,只有“发言各不领”了,这正和钟会问阮籍以时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一样。如果偶有失言,“君当恕醉人”,他也可以请求别人谅解。从这方面讲,他的饮酒也是为了逃避,借酒来韬晦免祸,采取消极的“独善其身”的方法,洁身自好地退隐。所以钟嵘《诗品》称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再次,陶渊明的饮酒还表现了他对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感慨。从汉末到南北朝,由于汉帝国的崩溃,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无秩序的混乱状态,统治者内部相互倾轧,争权夺利,外部征战连年,饿莩遍野。人为的因素会不自然地威胁到人的生命,使人感到前途的渺茫和悲哀,因而发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以上均见《古诗十九首》),“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孔融《杂诗》),“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甚至连雄才大略的曹操,也大唱“人生几何”了。阮籍的咏怀诗,则几乎每篇都有这样的感慨。陶渊明处于晋宋易代之际,诗中这类感慨仍然是很多的。《形影神》:“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杂诗?一》:“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归田园居》:“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九日闲居》:“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而《饮酒诗》二十首中,这类表现则更多,如“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逝”、“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陶渊明的感觉仍然是那个时代的共感,他的解脱方法就是“饮酒”,自我麻醉。“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饮酒序》)“忽与一樽酒,日夕相欢持”,故而“不觉知有我”。但这种解脱方法实在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方法,因诗人心里已经充满了忧患之感了。他在求得暂时解脱的同时,更多的是内心的痛苦,所以他的终日饮酒,实在是一件最不得已的痛苦的事情。

陶诗“旨趣遥深,兴寄多端”(沈德潜《古诗源评》),杜甫《可惜》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陶渊明以酒入诗,把酒和诗直接联系起来,从此酒和文学发生了更加密切的关系,对后来诗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像唐朝的很多诗人,特别是李白,我们吟诵他们的诗,自然会想到陶渊明。

陶渊明与酒

舍得酒与舍得智慧

酒作文

酒调查报告

对酒原文及赏析

酒的对联有哪些

与酒有关的广告词

酒与宜宾节日风俗

酒的说说

酒桌开场白

对酒不能言--论阮籍与酒(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对酒不能言--论阮籍与酒,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