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潜夫论》的研究格局、历史定位与现代诠释--王符研究述略(共含9篇),供大家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没什么好看的”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潜夫论》的研究格局、历史定位与现代诠释--王符研究述略
近百年来,王符研究发表论文130篇之多,出版著作13部.关于<潜夫论>的定位,首先归功于<后汉书>,其影响甚大.此后<四库全书总目>等对其颇为推崇.目前的王符研究,由五个板块组成:(1)校勘、笺注.(2)确定王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坐标位置.(3)以论文为主的专题研究.(4)以评传、专著为主的全方位关注的.整体研究.(5)正史以外的民间传说.<潜夫论>的现代诠释有两个层面:一是站在现代思想文化的高度,将古代的话语转换成现代话语;二是寻找两种语境下的契合点,突出当代性.通过现代诠释,让<潜夫论>转化为我们的精神财富.
作 者:常文昌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中文系,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甘肃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GANSU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5) 分类号:B234.93 关键词:研究格局 历史定位 现代诠释王符德论研究
“德”是历代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必然论及的重要范畴之一,汉末社会枇判思想家王符以儒家为宗,兼容道法,表达了颇具社会批判特色的`德论思想;通过批判骄奢淫靡之风,重申了作为君子人格之根本标志的伦理德性;通过批判巫祝迷信盛行,力倡以民为基、知贤用贤、德法并用的仁政德治.
作 者:于欣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管理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刊 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B234.93 关键词:王符 德 伦理 政治潜夫精神的挖掘与传承--王符思想研讨会述略
第三次王符思想研讨会于6月4日在王符故里甘肃镇原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陇东学院等省内外几十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会聚一堂,就王符思想内涵、伟大成就、挖掘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构建和谐社会等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会议还认为,王符思想研究还存在一个研究队伍建设的问题,并呼吁各科研教学机构要重视王符思想研究的.人才培养.
作 者:鲁西龙 作者单位:陇东学院,政治理论教学部,甘肃,庆阳,745000 刊 名:甘肃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GANSU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5) 分类号:B234.93 关键词:述略 王符思想 挖掘 传承自然与历史的关系--马克思与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比较研究
自然与历史的'关系问题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难题.自新康德主义以来,这两者或是借形式规定性或是借自然主义仅仅达到了虚假的统一.前者借历史之名使历史凌驾于自然之上,后者又借自然之名呤唱怀旧恋曲.马克思在此问题上的贡献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自然与历史的真实统一,在马克思那里是通过实践关系为中介才得以实现的.
作 者:李大林 臧佩洪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3;炮兵学院,南京分院,江苏,南京,211132 刊 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年,卷(期): 17(5) 分类号:B0-0 B15 关键词:马克思 自然 历史社会思潮的发展与美学研究的定位--重读马克思论美的规律
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美学思想的挖掘和阐发,是我国美学界在20世纪后期努力的方向之一,但对结合<手稿>发表时即欧洲19世纪前期的社会思潮来分析马克思提出“美的`规律”的动机和目的,界定它在当代美学研究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却一直为美学界所忽略.因此,我们重提“美的规律”,其要旨在根据<手稿>, 阐明它的实际内容并应用于当今美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作 者:叶仁雄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中文系,湖南,湘潭,411105 刊 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5(3) 分类号:B83-05 关键词:马克思 美的规律 美学研究 定位 创新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开发--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与思考
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整个人类文明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昆明是1982年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遗产价值不容低估.在建设与发展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寻求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以合理的开发来促进有效的保护.
作 者:袁国友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云南,昆明,650091 刊 名:思想战线 PKU CSSCI英文刊名:THE IDEOLOGICAL FRONT 年,卷(期): 27(3) 分类号:G05 关键词: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城 昆明 问题与症结 思路与途径历史还原、现代阐释与理论创新--中国古代文论及美学研究方法浅议
在古代文论及美学研究中,“历史还原”与“现代阐释”属于应当重视的原则或方法,“理论创新”则是目的`.在研究中要做好沿波讨源的“历史还原”工作,同时也要加强“现代阐释”意识,通过多渠道研究,努力在“中西融通”、“古今交会”中,实现“理论创新”.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现代传播 PKU CSSCI英文刊名:MODERN COMMUNIC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B83 关键词:历史还原 现代阐释 理论创新中国经济学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读书札记
王亚南一贯倡导建立中国经济学,并身体力行。当前关于创建中国经济学的'讨论,表明了斯大林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失效。现今需要建立以中国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中国经济学,但无须构建新的理论范畴体系。发展中国经济学,应提倡不同研究纲领的竞争。
作 者:李文溥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经济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5 刊 名: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ARTS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 分类号:FO 关键词:王亚南 中国经济学 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历史与现状:两种维度中的经济人--兼论经济伦理研究对经济人假说的超越
从历史与现状两种维度考量经济人假说这一传统命题,可以发现,其“自利”和“理性”具有不可检验性和非现实性.超越这一假说,必须摆脱主流经济学对伦理学的`回避,着眼于学科间的横向综合,重建经济学理论基础.经济伦理研究这一新的视域,对于开拓经济学新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作 者:蒋爱华 刘必好 作者单位:蒋爱华(炮兵学院,南京分院,江苏,南京,211132)刘必好(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刊 名:唯实 英文刊名:TRUTHS AND FACTS 年,卷(期):2004 “”(6) 分类号:B82 关键词:经济人 自利 理性 经济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