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谈语文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共含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女神经舒小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浅谈语文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浅谈语文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彭阳县白阳镇中心学校张士玉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07-0026-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优劣。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因此,当今的教育界已有一个共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搞清楚素质教育的内涵。简言之,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倡导者认为文化素养是一种基础性的素养,对于其他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文化素养的形成就离不开语文课程的学习,这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 年板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其他课程的学习离不开语文知识,一切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都与语文息息相关,所以语文课程学习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就显而易见。那么如何看待语文课程学习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呢,使我们从事语文教学者应当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及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意识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是以传授语文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基础课程。教学生识字,教学生理解词句,教学生说话写句子,教学生阅读,教学生习作,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所涉猎的内容。语文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字词句段),而且要求学生学习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重要区别,在于语言文字的学习,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语文学得好,语文知识内涵深厚,对于学好其他课程,掌握科学知识,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看来,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更是不可怠慢的任务。语文意识如何培养,应该在传授知识时加以渗透,向学生讲明白,学习语言文字的目的在于运用。一方面是把学到的基础知识,通过自己的内化加工,用已掌握的一些基本技能表达出来,也就是本课程中运用,可称为内化;另一方面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于其他课程。比如解答数学应用题,就要理解题目表述的条件和问题,再分析理解,然后理化出解答方法。还要让学生明白,无论是物理、化学等课程,还是高科技领域,都离不开语文。比如,电子计算机已遍布现代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真可谓无处不有,但归根到底,还要用语言文字表达人们的意愿,这些内容均可以称为外延。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意识才能得以培养,素质教育才能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得已显现。
二、根据课程特点,培养做人意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地人生态度,应该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这门课程,它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文知识传授的辨证与统一。语文的内容和形式是密不可分的,当学生认识课文的时候,接受的不仅仅是文章的形式――语言文字,同时也接受文章的内容――观点和情感(即思想教育),语文课程,不只是讲授语言文字,读写知识的范例,同时也是思想教育的材料。比如一句话、一段文字、一篇文章,形式上是语言文字的表现,实质上总是有一定的思想内容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对内容的反映。因此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同时,注重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内在联系,正确的把思想教育与语文知识学习结合起来。而素质教育提倡全面发展,如何做人也是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渗透不正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语文课程中的范例不胜枚举。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特点,及时捕捉课文信息,把素质教育渗透于语文课程学习之中。比如学习《王二小》、《刘胡兰》、《我的战友邱少云》一类课文后,教育学生懂得英雄人物勇敢、守纪、无畏的品行。明辨事理,把这些品质内化,升华为自己应具备的品质。学习《草船借箭》、《将相和》、《金色的鱼钩》一类课文后,教育学生做一个机智勇敢、舍己为人的人。同时教育学生学会与人共事,要以诚相待、肝胆相照,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是素质教育的精华。……因此,语文课程中的课文都是有美好思想教育内容,只要善于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就可以在进行语文课程学习的同时,对学生实现素质教育。
三、把握课程教材,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内涵,那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要渗透于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之中。创新是一种能力,能力靠培养,靠学生自己的悟性,具体地讲,就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获得能力。而学生的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创新能力也要教师的指导、培养才能形成。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把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样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比如,我教《草船借箭》一课时,按“由‘因’导‘果’式的分析方法,得出前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后果是:“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而讲《将相和》一课时,我却按“究‘果’溯‘因’”式的方法,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问:廉颇为什么事负荆请罪?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经过一番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廉颇之所以负荆请罪,是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会见屡次立功,职位骤增所致,还因为他的忍辱相让,顾全大局。
至此,课文中的两个人物特点已跃然学生脑中,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做人的方式。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有意识的创设一个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氛围,学生则从这课的学习中,学会了逆序分析课文的方法,(即“由‘因’导‘果’”式,变通为“究‘果’溯‘因’”式)。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创新,创新能力不是循规蹈矩,而是求异标新。让其把这种学习方法内化为能力,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学习之中。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这种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把握语文教材特点,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不能千篇 一律,真正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力发挥自己创新能力的时机和环境,适时的进行素质教育。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基地,只有把语文课程的学习与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语文意识,具有如何做人的素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浅析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
美育是培养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它可以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增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提高各种技能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他们的爱心,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 者:肖娟 作者单位:青海省警官职业学院 刊 名:柴达木开发研究 英文刊名:CHAIDAMU KAIFA YANJIU 年,卷(期): “”(3) 分类号:B83 关键词:美育 素质教育 地位 功能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王岳军
摘 要: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
体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现代人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社会,由于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体力越来越少,肌肉能量的付出越来越少,于是对体育的需求越来越高,甚至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需要。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完成对青少年体育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余暇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身心健全发展的人。
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从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国著名教育家,体育家袁敦礼先生认为体育家必须懂得教育,而不懂得体育的教育家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优秀的教育家。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他还指出素质教育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面向全体学校;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三是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1.1 在新“的世纪里,世界各国都把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放在一个重要地位,全面提高 公民的素质,培养更强的新一代人,成为几乎每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为我们指明了迈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作用。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根据《纲要》的要求,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1.2 党和政府郑重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近百年来民族 体质蔫弱所受的屈辱和当今强国振兴中华的呼唤,是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学校教育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辩证唯物论和人学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对教育的有力回答,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加之现代文明病日趋严重,学校体育的健身性、娱乐性,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体现。素质教育确立了学校体育的新地位。
1.3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特别是在现代入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现代学校体育必将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正如教育部吕副部长说的那样:体育不仅能强壮体魄,还能培养孩子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的精神,还能培养孩子敢于比赛,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另外还能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团结协作的精神。体育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创新意识,陶冶情操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为学生身心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举措,体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点上的作用尤其明显,学校体育鉴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实现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增强的健康体质,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2.2 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大脑发育,调节大脑中枢神经,改善 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还可以直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法,对比法和示范法的运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的练习,体育课件制作等,有利于促进学生记乙力、想象力、创造意识的发展:通过教学比赛和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
2.3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运动者都有尽快实现目标的心理动机。为此,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创造性的劳动,全身心的投入到竞赛或练习中去,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2.4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是现代人所 必须具备的素质。意志努力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的。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并且每前进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所以,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另外,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使学生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己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切、作与助人为乐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观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学校体育鉴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在其他学科都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2000年第4期
2、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
论哲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素质教育与哲学精神相契合,哲学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内在素质、提升精神境界、提高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哲学为素质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哲学是各种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哲学在素质教育中更具重要作用.
作 者:胡金凤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5 刊 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5(4) 分类号:B025.9 关键词:哲学 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河北省沙河市第六中学赵丽伟
【中图分类号】G626【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101-01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古代的 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 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 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中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 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情感素质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 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中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 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养成。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 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音乐 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 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的演奏,歌曲的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电影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从孤独的失去母爱的孩子口中唱出,曾使千百万个孩子和电影观众奉陪着流下同情的泪。大型音乐组曲《长征组歌 》,以优美壮阔的旋律,再现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险的英雄性格和光辉形象,讴歌着伟大军队在 党中央的领导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情操,官兵情、军民情、民族情、英雄情催人泪下,使人沉思,使人奋发。所以,中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薰染中,不但受到审美、情感、思维的培育,还能逐渐培养起健 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
三、音乐教育也有助于提高智能素质
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 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是左右脑平衡发展,对开发右脑 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勿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 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在 各自的领域中登上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他们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他们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美的享受,重要的是他们 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激发大脑的兴奋点,把思维引向深处。如爱因斯坦所言:“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他六岁开始学小提琴,小提琴伴着他走过了孤独的小学和中学时代,音乐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丰富着他的精神生活,为他潜心探 索科学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因此,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在 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在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灵活,越娴熟,对大脑神经系统越有联系和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同时,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能听懂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
四、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 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 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在日本东京市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音乐厅,人们戴上立体耳机,轻柔的大自然音乐声便被 送进耳鼓,有森林里的百鸟争鸣,有潺潺的流水声,奔腾的海涛声等,听众渐渐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置身于大自然中,三十分钟左右达到大脑完全放松,已消除疲劳的最佳状态。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医院、利用各种 音乐医治好了许多病人。生活中制成音乐椅子,音乐楼梯,音乐喷泉等,使环境与音乐融为一体。而学生在紧 张的学习之余,课间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使其课堂上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中学的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刻不容缓。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用音乐教育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