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与复习》单元测试(共含5篇),欢迎阅读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玩世不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整理与复习》单元测试
一、填空:(22分)
⑴4.05立方米=( )升; 135 小时=( )小时分
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 )比例。
⑶1.2:0.7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⑷如果A×14 =B×13 ,那么A:B=():()
⑸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20,另一个内项是( )
⑹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7,甲数比乙数多( )%。
⑺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18立方米,和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
⑻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9)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之和是24立方厘米,其中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10)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1)如果3a=4b,那么a:b=),如果x=35 y,那么x:y=())
(12)判断下面的两个量成正比例、反比例还是不成比例
①圆的`周长和半径。( )
②圆的面积和半径。( )
③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④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圆柱的高和底面的半径。( )
⑤一个自然数和它的倒数。( )
⑥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13)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统计图有( )、( )、( )
二、判断:(6分)
①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削去部分的一半。 ( )
②一个圆柱体有无数条高,一个圆锥体只有一条高。( )
③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 )
④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
⑤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成反比例。( )
⑥反映一周的气温变化,绘制条形统计图最合适。(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号填空:(4分)
(1)最少用(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①2 ②4 ③6 ④8
(2)如果想把我国五座名山峰的海拔高度制成统计图,你认为选择哪种统计图合适。( )
①条形统计图 ②折线统计图 ③扇形统计图
(3)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比是1:2,圆锥的高是9厘米,圆柱的高是( )厘米。
①3 ②6 ③18 ④24
(4)用6,8,9,12可以组成的比例式是( )。
①6:8=9:12 ②8:6=12:9 ③12:6=9:8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4分)
14 +15 = 1-611 = 1÷67 = 12 -13 =
12 ×45 = 0÷35 = 0.9+99×0.9= (56 +14 )×12=
2、求未知数X:(12分)
X+16 X=7 80×34 -14 X=16 58 :X=34 :6 1-14 X =34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5分)
29 +12 ÷45 +38 813 ÷7+17 ×613 2-613 ÷926 -23 125 ×(56 +34 )+45
4、列方程解答:(6分)
(1)一个数的7倍与34 的差是14 ,求这个数。
(2)12加上一个数的67 ,和是18,这个数是多少?
五、应用题(31分)
①学校这个星期前3天节约用水14.7吨,后4天平均每天节约用水1.2吨,这个星期平均每天节约用水多少吨?
②一间会议室用面积16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54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知识来解)
③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要用618块砖。如果铺地24平方米,要用多少块砖?(用比例知识来解)
④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3.4厘米,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⑤ 个圆锥形的沙堆,高是1.8米,底面半径是5米,每立方米的沙约重1.7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吨)
⑥ 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这个水桶能装水多少毫升?(得数保留整数)
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单元测试
一、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世界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
A、中高纬地区B、中低纬地区C、低纬地区D、高纬地区
2、被誉为“印第安种子”的玉米的故乡在……………………………………………()
A、中国B、南美洲C、非洲D、印度
3、中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是…………………………………………………………()
A、林业B、渔业C、畜牧业D、耕作业
4、被誉为“五谷之首”的水稻的故乡在……………………………………………()
A、美洲B、中国C、非洲D、印度
5、最早培育出杂交水稻的国家是……………………………………………………()A、中国B、美国C、越南D、印度
6、内蒙古草原属于……………………………………………………………………()
A、温带草原B、热带草原C、高寒草原D、高山草甸
7、下面属于一次能源的有……………………………………………………………()
A、太阳能B、汽油C、电力D、焦炭
8、下面属于二次能源的有……………………………………………………………()
A、地热能B、石油C、风能D、水能
9、工业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是在…………………………………………………()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0、现在世界上最主要的二次能源是………………………………………………()
A、风能B、水能C、电能D、太阳能
11、东海休渔期和时间分别为………………………………………………………()
A、每年的7月1日2个半月B、每年的6月15日3个月
C、每年的6月1日2个月D、每年的6月15日2个月
12、在下列森林的功能中,具有环保功效的是……………………………………()
A、提供木材B、防风固沙C、提供果品D、提供药材
13、在过去的200多年间,人类经历了次工业革命…………………………()
A、一次B、三次C、四次D、无数次
14、目前世界上石油探明储量最多的地区…………………………………………()
A、中国B、西亚C、北美洲D、南亚
15、工业化开始最早的地区…………………………………………………………()
A、亚洲B、欧洲C、美洲D、非洲
16、中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蕴藏量居世界…………………………………………()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
17、下面属于黑色金属的有…………………………………………………………()
A、铁B、铜C、铝D、煤
18、下面属于有色金属的有…………………………………………………………()
A、石油B、铁C、铅D、锰
19、中国储量占世界第一位的矿产资源……………………………………………()
A、钨矿B、铁矿C、铜矿D、石油
20、我国耕地面积约1.3亿公顷,主要分布在……………………………………()
A、东部平原B、珠江三角洲C、东北平原D、西部
二、读图分析(37分)
21、下面四图是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读图分析: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以使用煤作为燃料的的发明,使得工厂远离河流峡谷,在煤、铁产地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形成和发展了一批棉纺织厂、钢铁冶炼企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变革是以为标志,使内燃机和电力应用于近、现代工业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为基础的技术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以的出现为村志。(4分)
(2)用一句话概括前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特点:(3分)
22、读下面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及运输示意图后请回答:假如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暴跌,哪些国家或地区将受到严重损失?哪些国家或地区将大受其利?举出3个国家的名字并说明理由。(10分)
23、读《世界三大谷物分布图》完成:
(1)世界小麦主要集中分布在哪里?(5分)
(2)世界水稻主要集中分布在哪里?(5分)
(3)思考:是否平原都是农业发达地区?(10分)
三、拓展探索(23分)
24、人类进入现代生产时代100―2间,开采和利用的速度非常快。目前,人类已经面临一些矿产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请你说说你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第二单元测试答案
一、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B2、B3、D4、B5、A6、A7、A8、B9、D10、C11、B
12、B13、C14、B15、B16、A17、A18、C19、A20、A
二、读图分析(37分)
21、(1)蒸汽机电的使用新能源计算机
(2)前三次工业革命都是由能源利用方式的变革引发的。
22、答:西亚的产油国家将受严重损失。比如:伊拉克、科咸特、沙特、伊朗等石油输出国。美国、日本、英国等石油进口国将受利。
23、(1)小麦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包括亚欧大陆中部、中国北方地区、北美洲中部和澳大利亚东南、西南部地区;
(2)水稻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地区、东南亚、日本、印度等地;
(3)略
三、拓展探索(23分)
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反思
一、试题基本情况:
本次单元测试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考查对象为六年级,卷面70分,其中选择题为20分,非选择题为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采用闭卷形式进行。
结构分析:
1、内容:该试卷考查课本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中的第一课中学时代的内容,知识覆盖面广。
2、目标:试题依据教材、紧扣课标,题目立意新颖,能够从不同角度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试题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的基础上,同时体现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测试和运用。
3、题型:本试卷设计两种题型,即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4、难度分析:总体来看试题灵活,开放性较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难易适中,且有一定梯度。
二、答卷情况分析:
1、成绩情况:
六年级学生最高分68分,最低分14分,多数集中在30―40分之间,总体呈现水平较低,在及格线上下左右。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共20个小题,来源于伴你学中的题目,学生答题情况还可以,有些即使属于应用层次的题目,只要学生稍加思考转换可以回答出来。
非选择题共3个大题,出错较多,学生对题目理解含糊不清,知识运用上下交错,张冠李戴,要求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记牢知识,理解题目,弄清对待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学生掌握知识不要太死,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这就要学生学习的.时候要灵活机动,不死板,多看一些阅读材料,多与学生、教师进行交流。
三、测试反映的问题:
1、对题目的理解有欠缺、不到位。
2、知识迁移能力不够、欠灵活。
3、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不够强,缺乏理论与材料的有机分析和整合。
4、审题不清,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5、过分依赖教材,遇到开放性探究题显得无从入手,拓展能力差,做不到融会贯通。
四、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
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通过分析、比较和反思,发现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重知识,轻习题练习;
(2)、重题型训练、轻方法总结;
(3)、重布置任务、轻心理调节,禁锢学生的思想。
2、教学措施:
(1)、深化课程理念,牢固树立课改思想。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及课程评价和考试制度的变革,教学方式必须转变,尤其是学习方式的变化。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教育资源,选取有价值、有意义的人和事与学生共同讨论探究,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思想和道德。
(3)、加强方法研究与引导,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结合试题改革的需要,从方法上引导学生审题、答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修改配置文件AndroidManifest.xml
< manifest xmlns:android =“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package =“cn.ycmoon.test.activity” android:versionCode =“1”
android:versionName =“1.0” >
< uses-sdk android:minSdkVersion =“8” />
< application android:icon =“@drawable/icon”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
< uses-library android:name =“android.test.runner” />
< activity android:name =“.MainActivity”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
< intent-filter >
< action android:name =“android.intent.action.MAIN” />
< category android:name =“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
< instrumentation android:name =“android.test.InstrumentationTestRunner”
android:targetPackage =“cn.ycmoon.test.activity” android:label=“Testing” />
说明:1、在Application节点中Activity前添加
2、在Application节点的添加
二、在相应包中编写要完方法,
三、在src同级级目录中添加一个test文件夹[可自定义],并在下建立和项目一致的包名: cn.ycmoon.test.activity四、在要进行单元测试的方法上右键->NEW->JUNIT Test Case,
Android 单元测试方法与步骤
,
弹出下界面:
选择 SuperClass为: 点击下一步,选择要测试的方法: 点击完成。将新产生的单元测试的类放入test/项目包名下。
在单元测试方法中添加实现: 展开test/cn.ycmoon.test.activity下单元测试类,选择要测试的方法,点右键,选择Run As->Android JUnit Test,就会打开单元测试结果界面。右该方法无错误,则结果会显示绿色状态条:
使用单元测试可以保证我们开发的应用质量, 一般我们开发完业务层后对业务层进行测试,确保业务层不会出现bug,对业务层通过之后控制层就可以调用业务层 完成所需的功能,以前做Java开发的时候用junit进行测试,利用System.out.println() 方法在控制台进行打印,下面我来讲讲如何对Android应用进行 单元测试以及日志输出。
单元测试
第一步: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插入以下代码,在元素中插入
第二步,编写单元测试代码 测试类必须继承AndroidTestCase类
第三步,执行测试,右击测试用例(方法),找到[Run As],点击【Android JUnit Test】,结果条显示为绿色表示正确:
日志输出
Console控制台只能输出安装信息,如果在程序中添加一行System.out.println(“aaa”),如果是进行Java开发,则会在console控制台打印,但在Android中却不能在console中打印出来,而是会在LogCat中打印出来, 在Android程序中进行信息输出,一般采用Android.util.Log类的静态方法进行实现,log类所输出的日志的内容从少到多,分别是ERROR,WRAN,INFO,DEBUG,VERBOSE,对应的五种不同类型的首字母,分别是Log.e(),Log.w(), Log.i(), Log.d (), Log.v()五种静态方法,使用不同的方法输出的颜色不同,如下图所示:,单击每个按钮,可以过滤其自身类型以及右侧类型的日志,如点击I 按钮,会显示IEW三种类型的日志,而 VD类型的日志则不会显示出来.
1)编写日志输出测试类,代码修改如下package cn.csdn.android.junit;
import junit.framework.Assert;
import android.test.AndroidTestCase;
public class MyTest extends AndroidTestCase{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TAG = “myTag”;
public boolean onTouchEvent(MotionEvent event) {
Log.i(TAG,“onkeyTouch”);
showInfo(“ ”+ event.getX()+“ ”+ event.getY());
return super.onTouchEvent(event);
}
说明:Log.i(String tag ,String sag),tag是这条信息定义的一个标签,在开发时通常采用他所在类的类名, 这样方便我们追踪输出信息,也方便我们看到信息时知道他出自哪个类,msg是这个参数希望输出的内容
2)执行测试:执行方法和上面的测试方法几乎相同,打开日志查看器“LogCat”,查看是否输出这个信息,
打开会发现输出的内容特别多,这是我们就需添加一个过滤器,来选取我们指定的标记信息,其中标记为我们在调用Log.i(TAG,“onkeyTouch”)中指定的TAG,本例中为“MyTest”,添加过滤器的方法如下:
点击上图中的“+”,弹出添加LogFilter界面
点击“OK”,在LogCat管理器中多出一个选项卡,“MyTest”,在该选项卡中出现我们在代码中想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