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故障及应对措施论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haiwai7866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故障及应对措施论文(共含6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aiwai7866”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故障及应对措施论文

篇1: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故障及应对措施论文

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故障及应对措施论文

摘要:从备用电源自动切换故障、发电机温度过高、电气设备接地故障、电气设备电压超载故障等方面,对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常见运行故障作了综合分析,阐述了电气设备的故障原因、故障影响等,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冷却手段合理化、完善电气设备的定期运维工作、实时监控维系电压稳定、优化接地线结构等,以此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故障

以火力发电为例,发电厂主要由锅炉及其附属设备、汽轮机及其附属设备、发电机及励磁系统、电能变换部分等构成。其中,后两个部分涉及大量电气设备,是发电厂运维检修的重点。本文将剖析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为提升发电厂电力生产的可靠性提供借鉴。

1发电厂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分析

发电厂是将化石能源转化为符合传输要求的电能的单位。发电厂的工作主流程为供用电流程,涉及的电气设备有发电机、变压器等。此外,发电厂的正常运转还需要厂用电流程的支撑,厂用电流程用于场内综自设备、继保设备等的控制以及照明、事故应急等场合[1],其涉及的设备有配电器、开关等。由于发电厂设备振动大、磨损快,环境中粉尘多,因此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较大,需要作细致分析。

1.1备用电源自动切换故障

为应对各类不确定情况,在发电厂厂用电流程设计中往往引入备用电源。例如,为保障发电机的持续、稳定运转,其驱动系统一般是双路供电(一主一备)。根据电压等级,备用电源一般可划分为高、低压两种类型。鉴于发电机在发电厂的重要地位,现主要就发电机备用电源切换异常造成的影响进行阐述。发电机备用电源选型方面的考量因素[2]有:(1)发电机容量;(2)控制模式;(3)发电机数量;(4)接线模式。由此可见,给发电机配置备用电源是一项复杂工作,若配置不当,会引发各种问题。(1)备用电源启动是需要时间的,对于发电机这类高速运转的设备体系,一旦失去主供电源,相关设备个体将立即转入降速运转态势,且降速幅度与启动所需时间呈正相关。(2)如果启动时间超过额定值,就会导致锅炉不能正常运转(受相关电气设备减速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发电机不能再次运转。(3)由于突然加压对发电机不利,即使备用电源在额定时间内接入母线运转,也有可能引起电机故障。

1.2发电机温度过高

发电机的持续工作周期一般较长,长期持续运转必然耗费大量金属(铁/铜),并附带产生大量热能,这样就可能使相关电气设备累积热能而导致温度骤升[3],长此以往将有损该电气设备的表层绝缘体(老化加快),最终致使电气设备的运行年限缩减。根据相关研究,以上过程的进展速度与设备温度呈正相关,特别当温度越过临界点温度后,老化速度加快,不但对发电机正常运转造成威胁,还可能引发人身安全事故。

1.3电气设备接地故障

对电气设备作接地处理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作业人员安全的必然措施,但接地体系若出现短路故障,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发电厂接地故障主要形式有:(1)直流接地故障。当直流发生接地故障但不短路时,因其熔断器不会熔断,使检修人员误认为一切正常,忽视相关操作注意点,导致故障扩大。(2)交流接地故障。如电动机绕组受潮而形成的接地故障。(3)接地失效。当前的接地材料和接引线以扁钢为主,而扁钢在长期运行后会出现腐蚀及磨损现象,可能造成接地失效。

1.4电气设备电压超载故障

稳定合理的电压值对电气设备效能的发挥至关重要。一般要求电压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5%。对于发电机设备体系来说:(1)当电压高于额定值时,励磁会提高(因设备容量发生变动),促使转子电流加大,这样就进一步增强温升效应,从而带来加速老化和铁/铜损耗增加等不利后果。(2)当电压低于额定值时,绕组铁芯等发电机部件的稳定性变差,表现为不能正常运转,导致机组异常振动。电压过低还会引发相关机械设施的非正常运转。

2应对措施

2.1冷却手段合理化

为杜绝因热量累积而造成的温升效应,必须及时排出发电机设备体系的热量,并引入有效的冷却手段。根据运行统计,当前用于发电厂的主要冷却手段有:(1)水内冷却方式。该方法使用简便、安全稳定,且散热性能良好,一般被用于发电量较大的发电机组中。(2)氢气冷却方式。H2密度小,用其作为热量载体将取得非常好的散热效果,同时无需在通风设备中投入较多资金,但H2极易可燃,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发电厂是高温工作环境)。(3)密闭式空气冷却方式。该方式以相对封闭的环境作为冷却工作环境,可以显著减少冷却介质与外界的接触,这样就能避免系统堵塞,充分发挥冷却功能。该方式宜用于发电环境较为复杂的火力发电厂,但是成本相对较高。综上,不同类别的发电厂可结合自身情况,在科学论证的条件下合理选择冷却手段,以提升发电厂综合效益。

2.2完善电气设备的定期运检工作

发电厂电气设备所出现的备用电源自动跳闸、接地线短路等故障,从根本上来说是运维不到位造成的。因此,首先要梳理相关责任体系(明晰各部门、各岗位职责,责任到个人),完善操作制度(严格要求作业人员遵循操作流程),一旦出现非特殊原因设备故障,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其次要切实履责电气设备的定期运检工作:(1)在日常巡视中,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征兆或隐患苗头,应合理安排设备运行方式,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并做好检修记录;(2)对于暂时完好的设备,要按规定做好养护工作,以缩减维修频率;(3)引进高科技检测手段,如红外检测、在线监测等,尝试状态检修模式。对于故障的紧急处理:(1)若为母线短路等内部故障,经细致检查后未检出问题,则可重启主电源;(2)若为外部故障,则应将电气设备隔离后再行处置。

2.3依托实时监控维系电压稳定

稳定、合规的电压对于发电机等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电压变化只在瞬息之间,且引发电压不稳的因素较多,很难一一把控。因此,必须对关键点的电压实施在线实时监控。一旦出现电压超限报警,应立即对相关电气设备的运行工况进行查验,若发现确实存在运行异常,可根据事先编制的应急处置条例酌情切除部分负载,以使电压回归正常水平。当情况较为严重时,则应直接拉闸主电源,以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另外,为了达到智能化处置要求,应该给重要电气设备增配电压保护装置。例如,对直流系统蓄电池充电模块中的高频整流开关增配失压脱扣装置,可在全厂失电后恢复厂用电的情况下避免烧毁充电模块(全厂失电后恢复厂用电过程中,直流充电模块除了承担蓄电池充电任务外,还要承载直流油泵的工作电流,可能会因负载过大而烧毁)。

2.4优化接地线结构

虽然接地故障占据发电厂电气设备故障的比例较大,但对电气设备设计接地线是为了保护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不能予以更改。为了尽可能避免接地故障的发生,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优化接地线结构。例如,采用环路式接地线结构。该结构的优势是某一接地线发生故障不会影响其他线路的正常运转,能大幅提升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实际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接地故障造成的影响)。另外,为了提升电气设备运维的智能化水平,宜给电气设备增配接地线报警装置,以实现对接地线情况的实时监控和故障快速排查。

3结语

发电厂内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对保证电力生产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发电厂应该以运行、检修的相关大数据统计为依托,对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故障进行详尽分析,并找到应对措施,以不断提升发电厂电力生产的效率,为“多供电、供好电”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郭启禄,张坤.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12(1):113-114.

[2]郭景峰,杨彬.关于发电厂电气运行中常见故障的研究[J].科技资讯,,8(28):88-90.

[3]范红刚.发电厂电气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J].科技视界,,21(34):336-337.

篇2:水电站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及故障检修论文

做好水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检修对于保障电站长周期健康运转运、降低各级电能损耗、规避电气火灾和人员触电等有着重要意义。

1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与运行的主要问题

当下水电站运维与检修主要暴露以下问题。

1.1重使用、轻维护

有些水电站被短期利益所左右,常抱侥幸心理,让电气设备“能撑就撑”,尽量延长其连续工作周期。这种用法会导致电气设备的持续“亚健康”,给后续运行埋下定时炸弹。

1.2检修模式落后

由于轻维护,必然产生大量故障检修事件,使得水电生产缺乏计划性。另一个极端是沿袭定期检修模式,该模式无视不同元件的差异化,导致检修过剩和正常设备的不必要破坏。

2检修革新与运维提升的框架性建议

检修革新与运维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

2.1故障诊断的技术革新

电气设备运行有两种情形:(1)趋势性恶化;(2)偶发性故障。对于第一种类型,因进程缓慢且一般不实质削弱设备功效,只需关注其恶化速率,并据此触发异常态势预警。对于第二种类型,需要建立基于模式识别的快速评估体系,以辨识在线监测所采集到的`零星异常数据是否表征故障即将呈现。以上两类方法相辅相成,不但为科学的状态检修计划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撑,也为最大程度规避故障检修提供技术保障。

2.2日常工作的效率提升

由于科技发展,大量数字化设备充斥生产场所,对这些设备作仔细巡视是不可能的,但可通过方法创新来达成巡视速度和质量的双赢(如在表征设备正常运行的指示灯旁标贴红点,巡视时只需看红点处的灯即可)。对于调控人员,着重以事故演练手段来提升其故障应对能力。

3水电站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就常见的、重要的故障态势进行研究,以求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3.1励磁装置故障

励磁装置是水电生产的核心元件之一,其故障形态主要是因励磁电压升高而导致的磁绕组直流电阻降低。原因分析:处于运转的励磁装置会因物理磨损而出现电刷弹簧松动现象,使电刷与滑环的间隙变大,导致滑环灼烧。

3.2变压器故障

变压器负责电压等级转化,是水电输出、分配环节不可或缺的一环。变压器的常见故障态势有:3.2.1声音异常正常运行的变压器发出的是有节奏的低频声(甚至近乎为静音),异常则是指“嗡嗡”、“吱吱”,甚至无节奏噪音。原因分析见图1所示。3.2.2绝缘瓷套管损伤原因分析:当电容式套管表面出现污垢且未能及时处理,则管内缝隙存在的游离电会导致套管闪络并持续蔓延;也有可能是变压器密封橡胶垫质量低下或螺母压紧度不够使绝缘套管的密封出现差错。

4故障检修技术措施研究

故障不能百分百避免,一旦故障发生,应寻求有效的方法执行故障检修。

4.1检测法

即通过电子仪器对设备电路进行检测,常用的有电阻检测法和电压检测法。4.1.1电阻检测技术利用电阻表对设备线路进行检测,判断是否通畅(畅通的话会呈现电阻会与通过电流成反比的现象)。4.1.2电压检测技术利用电压表的大阻值来测量线路两点的电压差,若两点间电压差不为0,则判定测量区间线路存在接触不良现象,若两点间电压近乎电源电压且接触器不动作,则判定线路断线。

4.2经验法

顾名思义,依托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故障快速处置。主要技术:4.2.1弹压活动部件技术即对设备活动部件作频繁弹压操作,纠正部件动作卡涩或触头氧化问题,适用于部件触头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形。4.2.2电路敲击技术即利用橡皮锤对工作设备进行轻微敲打,若故障消失,则说明内部元器件有不严重的接触不良问题,适用于带电状态下的故障排查。4.2.3黑暗观察技术设备放电一般伴有“嗤嗤”声,但由于运行噪音的影响,可能不容易被捕捉到,但可选择黑暗环境进行火花观察,以增强判断准确性。

4.3PLC系统的抗干扰

PLC系统是自控部分的核心,长期处于电磁环境中,加强PLC的抗干扰十分必要。技术手段:(1)采取隔离措施,即在PLC系统内布置若干光电耦合器和光电可控硅,以期对外部电磁环境进行隔离;(2)保障输出端,即输出模块选择为继电器型。

5结论

水电站长周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是做好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检修工作。应合理吸纳新技术、新理念,变革相关制度,积极创新,使运维效率得到提升、检修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房文军.关于水电站电气设备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3(03):47-49.

[2]关洪华.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技术革新与运行维护[J].工程技术与应用,2016,35(04):31-33.

[3]赵翔翼.关于水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技术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9(05):127-128.

作者:李祖良

篇3:光伏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措施论文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油气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要,虽然在中国石油、煤炭储存量很大,但人均占有量很小,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开采使用,资源的存储量已明显下降,而且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环境污染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光伏发电这种清洁能源的优势就逐渐显露出来了,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许多大、中、小不同类型光伏电站,为了保证光伏电站中能高效稳定的运行,对其电气设备维护检修工作是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以此为方向,对设备的运行维护展开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光伏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工作;发展前景

1前言

在光伏电站电气设备维护检修工作过程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害,相关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从专业科学的角度对相关的工作进行操作。实际维护检修工作需要根据光伏电站的规模来定,例如针对一些规模较大的光伏电站,应该落实工作责任制,即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保证各部门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使维护工作更加的具有针对性,进而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在维护检修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该养成定期总结工作经验的习惯,及时上交工作记录。

篇4:光伏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措施论文

在光伏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工作过程中,这些工作直接影响到光伏电站是否正常运行,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从多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制定好科学严谨的维护检修方案,保证光伏电站电气设备性能达到最优标准,下面就以此为方向对工作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2.1电气设备维护检修工作中管理制度的问题

在实际光伏电站电气设备维护管理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制定严格且科学的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较强的创新意识,与时俱进,不断地对相应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使电气设备维护检修工作切实有效的进行,使光伏电站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可靠安全[1]。例如在实际维护检修工作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将以下两个方面作为工作重点:第一,光伏电站应该以安全运行为基础,使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应执行规范要求;第二,应该落实岗位工作责任制,在实际生产工作过程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以此来提升光伏电厂电气设备维护检修工作的质量。通过对一些光伏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工作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实际的维护检修工作质量与管理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电气设备维护检修工作过程中,应当着重考虑管理制度的制定及规范要求,以此来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2]。

2.2电气设备维护检修工作中人员培训的问题

通过对中国光伏电站电力设备维护检修工作来看,可以发现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所以要想切实提升电气设备维护检修工作的'质量,必须制定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进而保障检修工作更加高效稳定进行。对此提出了以下三点:第一,在对人才招聘方面,一定要招聘所学专业对口、成绩优良的员工;第二,对已经入职的员工实行“师徒”制度,起到老带新的作用,对表现优秀的“师徒”进行嘉奖,对成绩差的进行考核处罚;第三,不定期的进行专业技能考试,以及员工技能大比武等,以此来提升员工整体技能,真正做到人人都能独挡。

2.3对电气元件日常维护

光伏发电系统是由一个个电气元件组合而成,因此对电气元件的日常维护就显得很重要。在实际的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下面三个方面:第一是看,通过眼睛去看运行设备的数据、状态、报警信号、接触是否牢靠、电线是否有接地、外漏、以及设备外观是否完好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第二是听,通过听声音对常见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判别,当发出不协调的刺耳声,这一般都是由于振动、磨损所引起的非正常声音;第三是闻,通过闻气味判断是否有糊味、焦臭味,有可能是绝缘层烧坏、老化等,应及时更换,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4对电气设备维护检修措施

光伏电站设备比较多,所以检修前一定要做好定期计划,将所要检查的项目逐一列清单,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设备维护,太阳能电池板、汇流箱、逆变器、变压器、开关柜、跟踪系统等,巡检完成后要及时做好记录,对小问题应及时处理,对难处理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必要时可以联系厂家配合解决。只有经过一套完整的巡检系统,才能保证各个设备被检查到位,才能保障电站安全稳定运行[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光伏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工作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维护检修工作与光伏电站的安全生产、工作效率,经济价值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在实际运维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给光伏电站的健康长久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阻碍,所以在人员技能、运维检修方法上还有待提高,只有得到全面提升,才能使光伏电站长久稳定,让这一可再生能源永远的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象征,曹有连,马生亮,等.大型光伏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要点[J].太阳能,(3):52-54.

[2]刘岩松.光伏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0):51-52.

[3]王健相.光伏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探究[J].安徽大学学报,(5):10-11.

篇5: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应对措施论文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火力发电厂实际经济效益的增加,有利于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保证相关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结合现阶段火力发电厂实际的发展现状,可知做好其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利于完成火电厂的生产计划,全面提升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其生产效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目前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影响着火力发电厂的实际经济效益,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地处理这些问题,确保火力发电厂长期稳定地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及应对措施进行必要地探讨。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经济效益;问题;应对措施

做好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有利于提高实际生产活动开展中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加快现代化火力发电厂的整体发展速度。结合现阶段火力发电厂的整体发展现状,可知其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工作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带来了潜在地威胁,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提升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1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

火力发电厂包含的生产计划较多,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质量要求非常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能够结合火力发电厂实际生产计划的具体要求,落实好相关的安全监督工作,确保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但是,结合目前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发展现状,可知其中存在着安全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系统,给实际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带来了潜在地威胁。火力发电厂的部分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责任意识,对于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采用的是事后监督的方式,间接地加大了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成本,容易给生产计划完成过程中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安全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也会造成责任不明确现象的出现,导致火力发电厂相关生产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降低,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及时地处理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影响了后期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安全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将会影响现代化火力发电厂发展过程中安全监督系统的有效构建,使得企业的生产规模无法得到进一步地扩大,自身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也会逐渐地下降。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安全监督落实不到位,将会使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上升12.56%,生产效率下降15.32%,每月的生产计划延迟4~5d,扰乱了企业既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计划。

1.2信息化技术利用效率低

在可靠的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能够得到不断地提升,生产过程中某些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可以得到有效地处理,对于火力发电厂产业转型及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但是,目前部分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中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意识,对于相关的信息化技术掌握不充分,客观地影响了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实现,降低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质量,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安全生产计划实施中相关事故的发生率。管理人员对于可靠的'信息化技术重要性认识不足,将会使符合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得不到有效地构建,不同生产阶段的信息无法得到快速地传递,加大了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风险,间接地影响了发电厂实际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些方面的不同内容,客观地说明了信息化技术利用率低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影响。

1.3安全生产器具管理不规范,设备检修机制不完善

火力发电厂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在管理安全生产器具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规范的行为,给这些重要的生产器具实际生产活动应用中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影响了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计划的实施及生产目标的实现。安全生产器具管理不规范,容易对某些设备实际作用的发挥带来潜在地威胁,间接地加大了某些触电事故发生的几率,阻碍火力发电厂生产计划完成的同时也会降低火电厂实际生产水平的提升。作为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检修机制的不断完善,不仅会提高实际生产活动的生产效率,也会逐渐地加快现代化火力发电厂的建设步伐。而目前一些火力发电厂缺乏有效的设备检修机制,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不足,无法彻底地排除设备故障,致使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计划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制约了其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篇6: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应对措施论文

2.1构建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安全监督工作

结合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要求,构建出可靠的安全责任体系,有利于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促使火力发电厂实际生产活动开展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得到彻底地排除。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火力发电厂的管理人员做到:①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具体的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活动能够达到相关标准的具体要求;②管理人员应该对事故通报工作制度加以重视,促使安全事故通报工作开展中可以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使他们可以更好的利用安全知识完成相关的工作;③将整个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管理工作划分为几个区域,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对区域安全工作负责,当区域地点出现安全问题时,及时地追究相关的责任人。与此同时,落实安全监督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处理,推动火力发电厂的稳定发展。

2.2充分地发挥各种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减少生产计划实施中相关存在因素的影响,降低生产活动风险发生的几率,需要技术人员结合火力发电厂生产现场的实际概括,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地发挥出这些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推动现代化火力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在可靠的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火力发电厂不同阶段生产计划实施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可以得到有效地处理,在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也为火力发电厂后续生产计划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将信息化技术合理地运用到火力发电厂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加快其整体的发展速度。

2.3加强对标准化作业的正确认识

为了使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能够达到实际生产活动的具体要求,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对标准化作业的正常认识,确保火电厂生产计划实施中的安全性。与此同时,管理人员也需要制定安全管理方式,全面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水平,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岗位工作。标准化作业开展中应设定作业标准,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与新兴技术,实现智能机械化操作,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管理人员对标准化作业的正常认识,确保火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能够顺利地实现。

3结束语

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实际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提高实际的生产效率,增加火力发电厂生产计划实施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现代化火力发电厂更多的发展目标。在解决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时,应加强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机制的认识,促使相关的应对措施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文中通过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及应对措施的深入探讨,客观地说明了做好这项研究工作对于火力发电厂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传颂.浅析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00032.

[2]胡伟,张红梅.浅析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3):00196.

[3]胡伟,付宇强.浅析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0):00146.

[4]吴严.浅析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5(7):122.

[5]陈晓东,雒钺逢.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与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8):137.

建筑经济管理应对措施论文

发电厂变压器油故障的处理方法论文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心理状况及应对措施论文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幼小衔接中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议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

变电运行论文

高中化学教育问题及措施论文

中小学衔接教学的现状及应对措施的论文

高考英语作文应对措施!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故障及应对措施论文(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故障及应对措施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