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聚醚多元醇在钻井液中的研究进展论文(共含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老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国外钻井液用聚醚多元醇研究进展
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有关商业公司争先恐后地开发多元醇类添加剂,目前,多元醇添加剂的商品牌号已达上百种。如Anchor公司生产的ANCO、AVA公司生产的AVAGLYCO抗高温多元醇系列、BHInteq公司生产的AQUA-COL多元醇系列、BP公司生产的DCP聚丙烯多元醇系列、Briod公司生产的GEM系列、M-I公司生产的GLYDRIL系列,等。国外对多元醇的研究始于1940年CannonG.E.等人[2]使用30%的乙二醇和丙三醇成功地解决了水敏地层的页岩膨胀问题,随后发展了与乙二醇和丙二醇具有相似化学结构的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甘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丙烯醚、脂肪醇聚氧丁烯醚、以及以多羟基官能团为起始基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近年来又扩展至在聚氧烯共聚物上引进不同基团,形成一些新型的聚醚衍生物。美国亨斯迈化工公司KleinHR等人[3]为解决使用无机盐抑制剂造成的钻井液絮凝、滤失量变大,有毒性等问题,研究了1种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胺,作为一种良好的黏土抑制剂,且不影响钻井液流变性能,其分子结构为H2N—X—(OCH2CH2)x—(OCH2CH(CH3))y—NH2。M-I公司的BaileyL[4]为解决使用油基钻井液产生的环保问题,从ICI化学工业公司BRIJ系列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出了一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其分子结构为RO-(CH2CH2O)nH,将其与无机盐协同作用,具有更好的防止黏土水化膨胀作用。伊朗Pars钻井液公司的ChegnySJ等人[5]研究出了一种乳液多元醇钻井液体系,用其替代油基钻井液,解决了油基钻井液给伊朗低渗油气田钻井带来的环境影响、储层伤害、高成本问题,其多元醇分子结构为:RO—(CH2CH2O)m(CH2CHO(CH3))n。RutgersOrganics公司的LochelFP等人[6]优选了RutgersOrganics公司的BP261产品和巴斯夫公司Pluronic系列产品,分子结构为HO—(EO)x—(PO)y—(EO)z,并和脂肪酸混合,合成了性能优良的适用于水基、油基钻井液的润滑剂,且具有良好的井眼稳定作用。贝克休斯公司MelearS等人[7]研究了一系列来自Olin化学公司、巴斯夫公司、贝克公司、联合碳化学公司和壳牌公司的水溶性浊点为33.3~100℃的聚醚多元醇,产品分子结构主要为PEP三嵌段制:RO—(PO)x—(EO)y—(PO)z。NorfleetJE等人[8]研究了联合碳化学公司UCON50HB、UCON75H以及陶氏化学公司的DOW15系列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作为一种盐水钻井液的黏度调节剂和页岩抑制剂。Shell公司的HaleAH等人[9,10]研究出了一种聚1,4二噁烷二羟甲基醇,用于改善深水低温钻井液流变性、抑制天然气水合物生成、以及作为一种井眼稳定剂。
2中国研究进展
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江汉石油学院向兴金等人成功研制出JLX系列多元醇产品,并开发出了一套多元醇钻井液(PEM)体系,在海上油气田安全快速钻井、保护油气层、润滑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奠定了海洋环保型水基钻井液基础[11]。随后中国研究学者又对多元醇进行了改性,如肖稳发等人[12]将聚醚多元醇加入有机硅改性剂,合成了有机硅改性聚醚多元醇润滑剂Silicon-1;罗跃[13]以混合多羟基醇为起始剂,合成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嵌段聚醚多元醇,研制了新型水基防塌润滑剂JHG;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吕开河、邱正松等人,以丙二醇、丙三醇为起始剂,与EO/PO共聚合成了聚醚多元醇润滑剂SYT-2[14];山东大学楚泽鹏[15],为了探索不同结构的聚醚多元醇对其抑制性能的影响,选取了一些EO/PO无规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进行了实验,优选出了分子结构合适、钻井液性能良好的EO/PO共聚物;山东得顺源石油科技公司通过聚醚多元醇引入胺基,合成了一种高性能水基钻井液页岩抑制剂AP-1[16]。这些产品的开发都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多元醇页岩抑制剂产品的种类,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改善。
3中国钻井液用聚醚多元醇关键技术问题
目前,国外对聚醚多元醇产品进行持续改进,不但推出了质量更好的升级产品,还有效改善了该产品的抑制性能、润滑性能及其与钻井液的配伍性等各项综合性能。但中国钻井液用聚醚多元醇生产厂商较少、代号繁多、分子结构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及质量检测标准不健全、在产品质量持续改进和多元醇抑制机理方面没有深入研究,制约了中国钻井液用页岩抑制剂的发展。通过聚醚多元醇的现场应用反馈和室内实验分析,发现中国聚醚多元醇绝大部分产品不合格,不能满足中石油企业标准《钻井液用抑制剂聚合醇技术要求》(Q/SY1348-)[17],主要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有:水溶性差,多元醇在高浓度盐水中有不溶问题,无浊点;产品在浊点以上温度下的页岩抑制性能和润滑性能不理想;引起钻井液发泡、增黏、对钻井液流变性能影响大,不利于现场钻井液维护处理;荧光级别高,干扰地质录井;有一定的毒性,难生物降解。尚未弄清的`作用机理有:多元醇的分子结构对钻井液的使用性能的影响;多元醇的浊点效应对钻井液的页岩抑制性、封堵性、润滑性能的影响;多元醇与无机盐的协同效应对抑制页岩水化分散的影响;多元醇与黏土的吸附作用机理等。多元醇的分子结构及其在钻井液中的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对于分子结构改进,提高其在钻井液中的综合性能具有关键性指导作用。
在钻井液中的应用进展
聚醚多元醇在钻井液中可以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页岩抑制剂、水溶性润滑剂、防泥包剂,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及陆地油气田深井、大位移井、水平井及水敏性地层的钻探。同时,在环保型水基钻井液、深水钻井使用的低温流变调节剂和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以及非常规能源钻井用钻井液,等领域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1在环保型水基钻井液方面的应用
聚醚多元醇具有较低的毒性、易于生物降解,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尤其是在环境敏感性海域使用时达到了海洋排放标准。同时聚醚多元醇是非离子型低分子量聚合物,具有一般表面活性剂的特点,能减少油水界面张力,降低油气渗流阻力,在井下浊点温度以上可以提高滤液的液相黏度、封堵微孔隙、防止黏土水化膨胀。而且聚醚多元醇在储层使用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无荧光、低毒润滑剂,替代常规的植物油、矿物油润滑剂或沥青等。所以,聚醚多元醇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储层低伤害型处理剂,有利于及时发现油气层,提高产能,减少环境污染,被广泛应用于储层保护钻井液体系。目前,常用的多元醇储层保护钻井液,主要技术是采用无黏土、易生物降解的聚合物、酸溶性加重剂和多元醇复配,其基本配方如下。水相(淡水、海水、盐水)+0.2%NaOH+0.15%Na2CO3+(0.1%~0.3%)XC+(0.1%~0.5%)PAC-LV+(0.5%~2.0%)淀粉+(1%~5%)多元醇+(0.1%~0.3%)杀菌剂+超细CaCO3
2改善深水低温钻井液的流变性能
目前世界上深水钻井最活跃的地区主要包括墨西哥湾、西非和巴西等地。深水钻井作业时的低温给钻井液带来了2个关键性问题:①低温时,钻井液增稠、黏度和切力升高,甚至凝固,尤其当处理井下复杂问题或者关井时钻井液长时间静止时,钻井液的流变性是首要考虑的问题;②浅层含气砂岩所引起的天然气水合物生成问题,在海底较高的静水压力和较低的温度环境下增加了气体水合物生成的可能性,如果形成气体水合物可堵塞节流管汇、隔水导管和海底防喷器等,给海洋石油钻井带来严重的事故。目前深水钻井最常用的钻井液体系有高盐/PHPA(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多元醇钻井液体系和油基、合成基钻井液体系[18]。深水海底温度一般在4℃左右,有些地区温度可低至-3℃,如挪威深水海域,海底温度可低至-2.5℃,加上不断变化的海洋环境和严格的环保要求,使区域的钻井液设计非常困难。低的海水温度和约11MPa的高静水压力,最适于形成具有潜在危害的气体水合物,因此要求钻井液具有良好的低温流变性能和水化物抑制能力。多元醇较低的凝点使其具有良好的低温流变性,有效地解决了深水钻井的低温流变性、井壁稳定性、钻头泥包、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漏失带来的高成本、环境敏感性等许多钻井难题[19]。HaleAH等人[9,10]研究出了多种分子结构的聚1,4二噁烷二羟甲基醇,作为深水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凝点调节剂和页岩抑制剂。中国徐加放[20]、刘天乐[21]在分析海洋深水钻井、水合物和地层特点的基础上优选出了多元醇水合物抑制剂,实验表明,该多元醇钻井液在低温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流变性、页岩膨胀和水合物生成抑制性,且能够较好地满足钻井对保护井壁、悬浮钻屑、清洁井底的要求。
3在替代油基钻井液的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中的应用
多元醇一直是用来替代油基钻井液、提高水基钻井液页岩抑制性能的首选产品。,BakerHughes公司的BlandR[22]等人发明了一种可替代油基钻井液的环保型多元醇水基钻井液,该多元醇的分子量在500~之间,能有效进入地层孔隙,浊点温度可以通过加入可溶性盐来改变,以适应不同井眼循环温度。在KRA油田的现场应用表明,该多元醇能明显抑制钻井液黏切升高,大幅度减少稀释水的用量。,BlandR[23]进一步证实这种两相多元醇钻井液体系通过引入一种ROP石蜡钻速提高剂可以替代OBM/SBM,这种钻井液通过抑制黏土膨胀和孔隙压力传递保持钻屑和井壁稳定,并提供良好的润滑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能。2口邻井的对比试验表明,水基钻井液比合成基钻井液更能节省钻井周期和费用。SamaeiSM、ChegnySJ[24]等人针对伊朗低渗油气田开发,研究出了替代油基钻井液的、环境可接受的多元醇水基钻井液,其流变性能和抑制性能均和油基钻井液相当。US5586608[25]、US8071509[26]专利介绍了一种多元醇,其分子量在200~2000之间,加量在5%~20%之间,在浊点以上温度条件下,多元醇呈油状析出,使体系形成一种水包油钻井液,其性能接近于油基钻井液的性能。在专利US6291405[27]中甚至要求多元醇的浓度不低于70%,以使体系显现出和油基钻井液一样的超强页岩抑制性能。
4在页岩气井钻井中的应用
油基钻井液一直是页岩气水平井钻井首选的钻井液体系,但随着对页岩气地层认识的逐渐深入和钻井液技术的不断进步,油基钻井液钻井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固井质量问题、影响地质录井以及天然气侵入导致的井喷失控等问题也开始受到重视,一些石油公司逐渐开始使用水基钻井液进行页岩气水平井的钻探。哈里伯顿公司的技术人员针对北美Haynesville、Fayetteville和Barnett三大页岩气产区的地层特点和钻井工程要求,通过进行岩石XRD数据、测井数据、井壁稳定因素(井温、流体密度、可溶盐、CO2、井身结构)、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设计开发出了一套硅酸盐多元醇水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以硅酸盐、多元醇、磺化沥青为页岩稳定剂。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该液体系能够很好地起到抑制页岩地层矿物水化、膨胀的作用,能够克服常规水基钻井液导致的页岩失稳问题,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非水基钻井液更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优先主导页岩气水基钻井液的市场前景[28]。中国四川盆地长宁构造宁206页岩气井,三开采用有机盐多元醇钻井液钻井,该体系对碳质页岩有着很强的抑制封堵防塌能力,井壁稳定,钻井液性能维护周期长,防卡性能好,能够较好地满足工程和地质的需要,对今后页岩气井通过采用水基钻井液钻井达到提速提效目的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29]。
结论
1.目前中国对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醚的合成机理、合成工艺已经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钻井液用聚醚多元醇的分子结构设计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甚至可以在聚醚多元醇分子中引进不同基团,以进一步促进聚醚的多样化和系列化。
2.聚醚多元醇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产品种类的多样性,同时也暴露了中国钻井液市场上部分聚醚多元醇产品质量存在的众多缺陷,给钻井液现场维护处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相关机构应该制定更为科学严密的高质量企业标准,在产品质量检测上除考虑其浊点效应、聚氧烯含量和页岩抑制性能外,更要重点考虑其对钻井液的流变性能影响以及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处理剂,应充分考虑其环保指标。最终规范中国钻井液用聚醚多元醇使用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多元统计分析在经济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平台下的统计分析方法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我国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做出科学的决策,就必须严格落实多元统计分析法的应用。基于此,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剖析了其在经济中的应用,以期能为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多元统计分析;经济;经济学角度
社会各组织机构离不开统计分析工作,其不仅能够让各个组织机构明确相关领域过去和现在的发展状况,更能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判,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决策。经济领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国家在进行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时,往往以完整、准确的经济数据为基础,进行科学化的决策。而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方法的创新,对我国经济战略的制定和决策具有积极的作用。
1、多元统计分析的概述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智能化分析逐渐融为一体,且在新媒体上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过程中,从传统统计分析中衍生出来,并在大数据背景下继续发展,推动着统计分析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元统计分析是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变量的问题和理论的,在经济领域中,经济统计所涉及的变量是多边的,而传统的统计分析是“一对一”的统计方式,这种统计分析方法不仅不能实现分析的时效性,更难以保证统计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多元统计分析便能弥补传统分析法的弊端,减少信息的'流失,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而全面反映出数据的情况。
2、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中的应用
2.1多元回归分析的应用
为了能够客观地对经济规律进行分析,需要对经济变动形式进行计量模型的建立。多元回归法是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分析经济走势的,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通过数字方程进行模型的建立,通过模型进行数字方程的建立,且将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通过对经济计量数据进行预测,从而对经济的发展态势进行判定分析,进而全面的研究经济问题。例如,多元回归分析在我国通货膨胀问题中的应用。众所周知,通货膨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整体的物价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已上涨的物价按照因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各种影响因素作为统计分析中的自变量,在此基础上研究影响各个物价上涨的因素。通过两种因素的结合制定相应的多元回归方程,进而让整个通货膨胀率能以经济模型的形式呈现,使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得以更系统的形式体现。
2.2聚类分析的应用
聚类分析法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研究分类问题的一种方式,其所研究的领域较为宽泛,例如,在分类研究的问题上,从企业出发,可以将企业的发展类型进行分类、经营方式进行分类、收益模式进行分类。从国土资源出发,可以将国民的生活水平进行分类、土地资源类型进行分类、土地资源等级进行分类。例如,聚类分析法在企业经营效益分类的应用中,其能够通过对企业自身的指标进行整合,并以这些指标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量的整合。聚类分析法通过统计量的整合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将其他一些具有相似性的数据进行类比,以此将各个企业进行分类。最后,建立一个顺序排列系统,将不同类别的企业按实际情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此外,还能以时间轴为基础,对不同的资料进行时间上的排列,这种有序聚类亦是经济学中经常应用的方式。
2.3主成分分析应用
在经济学数据分析中,各项经济指标和经济要素较多。此外,经济学指标相互之间多数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就导致部分数据与指标重复,通过主成分分析便能实现数据的“降维”,将主要数据进行提炼并加以整合,简化统计分析工作。例如,在评价经济效益的应用中,为了明确经济效益,就必须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而,经济指标的重叠让指标体系呈现多个指标。这给经济效益的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主成分分析能够将指标体系中的多个指标进行“降维”,将重叠指标信息进行重组,防止了数据的叠加统计,进而使经济的综合评价更加准确、客观。
2.4判别分析的应用
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判别分析旨在对不同经济数据与指标进行归类,这与文中的聚类分析不同,判别分析是在聚类分析基础下进行的,是将已知的数据进行合理归类,确定测试样品的属性范围。判别分析是通过分布函数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给定的多个个体数据和总体,对各个个体数据与指标相应所属的主题进行归类。例如,在经济指标归类中,可以依据判别分析法将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统计分析,将不同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聚类分析,形成优、良和差三个等级,当对一个新的企业进行等级分析时,可以通过其内部的经营数据与三个大类的企业数据进行对比,与之相似度最贴近的,即为同一类别企业。通过判别分析,能够明晰社会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情况,以此来有针对性的制定发展策略,实现科学化发展。判别分析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常用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法。
3、结语
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任何分析法之间都存在着关联性。各种方式共同揭示着我国经济现象的发展形式和规律,所以,在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时,若能充分进行定量与定性两种分析的结合,可以使统计分析工作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刘君一.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运用[J].时代金融,(20).
[2]姜丽琴.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探讨[J].江苏商论,(6).
[3]贾鹏鹏.多元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企业研究,(7).
表面活性劑是一类分子由极性的亲水部分和非极性的亲油部分组成的,少量存在即能显著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它们广泛用于日常生活[1,2],以及石油工程。例如,在油气钻井工作中可以用作钻井液的杀菌剂、缓蚀剂、起泡剂、消泡剂、解卡剂、乳化剂等;在油气开采作业中可以用作黏土稳定剂、驱油剂、清防蜡、酸压助剂(可用于乳化酸、泡沫酸,成胶和破胶、助排剂等);在油气田地面工程中可以用作减阻剂、破乳剂、杀菌剂、絮凝剂等,于浩洋等[3-6]对其在油田中的主要应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过归纳。
目前国内一些大型油藏已到开发后期,原油采收率较低,可以采用化学驱进行驱油。例如,大庆油田的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为大庆油田的增产和稳产作出了巨大贡献[7]。对低孔低渗的油气藏如目前国内外热门的页岩油/气藏的开采则多用压裂工艺,其中关键的化学剂常用到表面活性剂[8-11]。
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起活性作用的亲水基团来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及特种类型(包括含氟和含硅、Gemini、Bola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现根据其类型对其在石油工程尤其是在低孔低渗油气藏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供我国页岩油/气藏开采技术的研究人员作参考。
1普通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及应用
1.1阴离子型
在水中起活性作用的部分为离子的表面活性剂。常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羧酸盐型(可用作肥皂)、磺酸盐型(可用作洗衣粉)、硫酸酯盐型(可用于牙膏)及磷酸酯盐型(可用于织物的去静电)等[12,13]。
在油田应用中,硫酸酯盐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可用于泡沫及微泡沫钻井液的起泡剂;石油磺酸盐[14]可以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界面张力(10-3mN/m),用于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可以极大地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1.2阳离子型
季铵盐型、吡啶盐型及咪唑啉型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用农药、杀菌、缓蚀剂、防静电等;在石油工程中多用作杀菌剂、润湿剂和缓蚀剂,不过使用量不太大。例如,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用于地层的降压增注,效果明显[15]。
1.3两性离子型
甜菜碱等氨基酸类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既有阴离子又有阳离子,在水中由于pH值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两种类型的电性,可用作驱油剂。
栗原君[16]研究了十六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在低渗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征及驱油特征,发现低矿化度地层水与甜菜碱溶液与岩石表面作用更强、流动阻力更小,高矿化度水驱、低矿化度水驱的采收率可分别达到32.5%和33.8%,而低矿化度水驱加后续低矿化度表面活性剂驱的组合方式可使采收率达最高。
1.4非离子型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中不带电性,故而受水中矿化度的影响非常小,物理化学性质较稳定,例如聚氧乙烯烷基醇醚可用于驱油及原油的破乳等[17,18]。
章杨等[19]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利用高温高压可视化泡沫仪对不同温度、压力和矿化度条件下CO2泡沫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各因素及聚氧乙烯基的聚合度对CO2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O聚合度越大,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越强,泡沫性能及稳定性均有所提高;相反,矿化度、压力和温度的升高使泡沫性能下降。
2特种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及应用
2.1含氟/硅型
主要是含氟表面活性剂及含硅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很特殊的既憎水又憎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可以在冻胶压裂液中作为热稳定性较好的助排剂;含硅表面活性剂如有机硅则是很好的消泡剂,还可以用作驱油剂及冻胶压力液破胶后的返排剂等[20-25]。
例如李凡等[26]以烯丙基聚乙二醇、环氧氯丙烷、含氢硅油和有机胺等作为原料,制备出多种有机硅,其水溶液与胜利油田某区块原油的界面张力可低至0.025mN/m,将其进行CO2驱油实验,可进一步提高11.44%的原油采收率。
2.2Gemini(双子、孪生或双生)型
Gemini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双亲水基双亲油基的两亲物质。有较高的界面活性、很低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较低的Krafft点,具有较好的增溶、润湿、起泡和钙皂分散作用。在低浓度时其增粘效果显著,有较好的黏弹性和胶凝作用。目前已报道的的Gemini型有磺酸盐型、季铵盐型、二壬基苯酚综合型、甘氨酸衍生物等,除了用于个人护理和其它一些化工用途外,在石油工程中可用于三采及清洁压裂液的增稠[27-30]。阳离子的双子表面活性剂有较好的协同效应[31]。Oliviero等[32,33]研究了双子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朱森[34]研究用计算机模拟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表征。
唐善法等[35]合成了表征系列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可以配制新型低伤害耐温性清洁压裂液,将其与纳米粒子复配成清洁压裂液,黏度测试结果表明疏水链碳数越多,该双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增稠能力越强,溶液黏度突变升高对应活性剂浓度越小;疏水链碳数相同时,联结基碳数越多,其增稠能力越强,热稳定性越好;0.04%纳米ZnO可提高高温下的溶液黏度(100℃下由10mPa·s升至30mPa·s)。优化配方有良好的抗高温性能和剪切稳定性,携砂稳定性好且能快速破胶。该清洁压裂液在塔里木盆地致密砂岩气藏的应用效果良好。
3表面活性剂在致密油气藏的研究及应用
单一的表面活性剂固然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但其形成洗油能力较强的胶束、乳液及微乳液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时多需和多种化学剂复配使用。例如,加入适量的无机盐可以調整乳状液及微乳液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利于胶束的形成;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物质可以减少价格昂贵的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配乳状液及微乳液时,由于油品的来源不同,故而乳化时所需乳化剂的HLB值也不同,若不能研制出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则需要用两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调整到油-水乳化所需的HLB值,如此才能配制出稳定的水/油型乳状液或油/水型乳状液,可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
例如,利用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驱油,模拟效果表明,可以显著降低界面张力能力,浓度范围在0.05%~0.30%;热稳定性较好,乳化性能较好,可以使水驱的采收率提高12%左右[36]。
针对致密油气藏,将表面活性剂复配至压裂液中,对比研究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变润湿性的效果较好,若是延长焖井时间,则开井后的产量会有所提高[37]。利用纳米乳液针对超低渗透油藏利用纳米乳液进行降压增注,不仅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还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38]。
邱正松等[39]针对页岩储层的水敏等储层伤害问题,采用两步稀释法,研备出极小粒径且分散性好的水包油型纳米乳液。选取Gemini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与Tween80等复配。
罗明良[40,41]等以氨基聚硅氧烷和绿色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甲酯磺酸钠合成,得到致密气井压裂控水性良好的纳米乳液。纳米乳液的液滴中值粒径平均为28.5nm。其中的氨基、硅氧烷与硅氢键等极性基团通过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可以牢固吸附到岩石表面,分子链中的.疏水基团硅甲基可以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
4结论
石油工程中钻遇的储层有时会很复杂,现有的表面活性剂不太适用,目前主要的研究热点是环保型表面活性剂的研制及作用机理的研究,用于驱油及压裂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例如,任立伟[42]提出钻井液用表面活性剂今后的研究工作应充分利用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抗温、抗盐及抗钙的能力,尽量开发出环保产品如烷基糖苷类,以及双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含硅或氟等的新型表面活性剂,还要注重各种类型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对于开发后期的油气藏,采用化学驱进行驱油时的驱油机理由于采用的化学剂的不同,尤其是新型化学剂(如有机碱、生物表面活性剂等)的应用,其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7]。辽河、新疆油田等一些稠油油藏可以利用乳状液驱油,但是采出液及采出水的破乳是个难题,有必要针对复配表面活性剂及用有机碱稳定的稠油O/W型乳状液的破乳脱水进行研究[43]。对于国内外较热门的页岩油/气的开采,即特低渗油气藏的开发,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还需加大研究。例如,对胜利油田某区块的特低渗岩心进行的驱替研究表明[44],表面活性剂可以显著降低最小(拟)启动压力梯度,且其浓度对含水饱和度的影响较大。
多元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研究和实施论文
多元教学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其实质是全面地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诸方面的考查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一、树立先进的评价理念
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和逐渐被接受,“多元评价”也进入了课堂教学之中。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策略、与他人交往的技巧以及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的运用能力都将得到评价。为促进教学改革,我们应当建立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评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没有多元评价,就无法客观、公正地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就不能有目的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课程评价核心的学生也是如此。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效应。这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应该是多元评价。
二、构建和谐的评价环境
营造一个优化的评价环境,保证学生之间的评价真实、公平,让人人都有评价的机会及评价的权力。教师必须注重运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自主发展,充分体现“人人都能学好数学”和“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大众理念。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请一个学生随意说几个数,然后我说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让学生评价教师的答案,此时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教师太神了!”有的说:“教师的本领真大!”还有的说:“教师肯定有窍门。”还有的学生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也行。”教师说几个数,让他来判断,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评价。这时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和同学一起活动,多项交流,评价,体现了平等、民主、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氯围,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三、创造合理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理念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参与者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指出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既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可以时刻了解自己,改进自我,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评价实质在于校正和激励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并通过教师的评价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一定的标准,掌握一些评价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学生的自主评价可采用自评和互评的形式。自评,即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随时进行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完善,从而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入到自己独立的学习认识活动中去。互评,集体或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主要在于形成集体的标准,使学生在自我评价、自我比较中获得自主发展。
在综合评价中,要将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划等号占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考虑。比如说有一位同学平时课堂表现不错,作业质量也很高,单元测验成绩也很好,但在期末考试不理想,这就要参照他的.日常表现给出较高的评价,相反,如果平时这位学生调皮捣蛋,上课经常搞小动作,即使期末测验考到了满分,也要在总体评价中作出相应的扣分。
四、实施有效的评价方式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应当通过多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环境下进行;教师应多方面观察、记录、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和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式。多元评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既体现学生的基本要求,又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学生获得个人的最大发展。
在评价功能上,应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应在承认学生之间存在智力和才能的差异的基础上,进行鉴定和分析,从而判断出评价对象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掘适合评价对象的教育方法,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表现,帮助学生发展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评价的内客上.应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查。传统的课程评价的范围过于狭窄,过于集中在对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发展情况的考查,无法反映出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真实情况。多元智能理论启发我们,课程评价应立足于从智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去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发展,使更多的学生成功地参与课堂学习。
在评价方法方面应有效整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评价内容趋于多元化,改变过去单一的定量评价方法,适当引入学习过程档案、评价日程表、反思日记、成果展示等定性评价方法,使二者有效地进行整合,在不同的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以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
在评价的对象上,应由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按照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评价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过程,它不仅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后,而且也伴随和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应更多地关注评价对象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和进步状况,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
在评价的主体上,应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这种转变有利于改变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加强各类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可以使评价信息的来源更丰富,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真实,也有利于促进被评价者自我发展能力和个人合作能力的发展。
多元评价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而且促进了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方互动相长,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实现教学的发展。
【摘要】多元智力理论自提出以来,受到了中西方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多元智能学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黄石有色一中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学校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以期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实践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元智力课程教学评价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基于对智力含义和特点的认识,在批判智力单因素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九种智力,教育应致力于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他指出:“就智力的发展程度而言,无论是哪种智力,其最大限度的发展都有赖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影响。”多元智力理论以一个全新的视野重新审视学生的智力发展,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提升人的价值,从教育技术的层面强调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多元智力,从教育评价的领域推广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多元智力理论顺应美国当代社会对优质教育和平等教育的追求而迅速发展,仅在美国,就有上百所学校自称是多元智力试验学校,还有上千所学校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改革。多元智力理论不仅对美国的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成为西方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我国传统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已越来越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这一目标与多元智力理论的教育导向不谋而合。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我国教育界不仅对多元智力理论进行了研究,而且还开展了大量借鉴多元智力理论及其课程方案的实践探索。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已经出现了较多的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方案,而且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中小学和幼儿园课程方案仍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全国有近百所学校宣称自己是“多元智力学校”或自己实行的是“多元智力课程”。在学前教育层面――海口市海粤幼儿园,遵循多元智能理论,以“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是出色的”为指导思想,构建了一系列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努力为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在基础教育层面――广州市白云区京溪小学开展了“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网络教学策略探索。”在高中教育层面――湖北省黄石有色一中基于学校的办学实际,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在学校教学改革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以黄石有色一中为实证,分析了该校教学改革的原因、举措、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学校教学改革与实践起到推进作用。
黄石有色一中位于黄石市下陆区,始建于1959年,原名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第一中学,企业剥离划归地方政府管辖。~期间,由于企业经济下滑,有色一中的办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办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待遇下降,人才外流不断,尽管受高中招生扩招的影响,其办学规模有所扩大,但生源素质不断下降,而学校的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上升缓慢。20该校有在校学生1800人,30个教学班,在校教职工124人,其中高级教师37人。当年,高考省线上线率仅为50%,本科上线人数仅为147人。有色一中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危机。
而在一个多元、开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教育有了更多、更高的期待,而这种期待的动力恰恰来自于人本身,来自于对开发自身潜能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渴望。根据有色一中当时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多元智力理论在中外学校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该校于提出了“以多元智力为支撑,以课堂改革为突破,以多元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办学思路。在学习和运用多元智力理论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逐步将教育教学改革向深层次推进。
1.运用多元智力理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学改革提供软件支撑
为保障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有色一中加大了教师培训的力度,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培养骨干教师、专家型名师为中心,以全员培训为基础,坚持分层次、分岗位、分类别的原则,积极推进中层干部、骨干教师、班主任的培训。教师的专业成长引发了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的深刻转变,教师们逐渐用一种全新的智力理念来评价学生,用多元的视角来思考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努力挖掘教师自身和学生的潜能,实现教师角色意识的三大转变。
(1)变传播为引导。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知识的源泉,是把知识输出给学生的传播者。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和拥有者,而是和学生一起探究知识、一起应用知识的共同参与者。加德纳认为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和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是有差异的,有色一中的教师能够积极按照多元智力理论的要求改变原有单一、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体验性和实践性学习,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促进个体潜能的全面开发。
(2)变执行为开发。在常规的教学中,教师基本属于教学任务的执行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以多元化形式存在的,九种智力同等重要,不能只将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学生离开学校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还拥有运用语言和数理逻辑之外的智力。加德纳呼吁要给学生的其他智力以同等的重视,他指出学校:“每天都要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力。”关注学生的多元智力的发展,必然要求学校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范围的多元化,也促使教师由教学任务的执行者向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角色转变。
(3)变检查为分享。现行的教学过程有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成绩检查和评定,通过作业、测验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是教学效果的检查者,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但这种评价只局限在学生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的方面,并不能反映学生其他智力的发展情况。多元智力理论强调人智力的多元性,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弱项,有与之相适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评价观念,全面地评价学生,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各种潜能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了解和掌握不同信息,获得新的知识,分享学生学习的成果。
有色一中教师能够按照多元智力理论的要求,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转换角色意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软件保障。
2.构建多元智力“实验室”,为教学改革提供硬件保障
为了保障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顺利实施,有色一中多方面筹集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添置教学设备,建立功能完善的多元智力实验室。学校先后新建了网络实验室3个、多媒体教室2个、语音教室2个,改造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以满足学生多元智力发展的需要。同时购置体育运动器材、音乐设备、美术器材,完善体育实验室、音乐实验室、美术实验室、舞蹈室的教学功能,为发展学生体育特长、艺术特长提供物质保障。为了满足多元智力教学的需要,有色一中还建立了教学电子备课室,加盟北大附中网校,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增加课程知识的容量,提升电子教案的趣味性,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完善学校内部教学功能的同时,有色一中还加强了学校对外形象的改造,重修学校校园围墙,修建校园文化宣传橱窗,购买校办工厂完成学生宿舍的整体搬迁,扩建体育运动场,绿化、美化校园,打造书香校园,为发展学生多元智力提供校园环境。
多元智力实验室的建立,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办学条件的全面改善,为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有色一中教学改革提供了硬件支撑。
3.开办多元智力实验班,培养学生强势智力,发展学生潜在智力
有色一中于20开始举办理科实验班、体育艺术特长实验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结合学生的智力特长,通过智力测试将学生科学分班,分类教学,因材施教。
(1)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元智力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指出:“个性的发展是一切人的发展的基础”。尊重和满足学生个性学习的需求,是有色一中开发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充分了解了学生在各个学科方面对课程开发的兴趣和需求的前提下,有色一中要求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及教学特长,设定有能力开发的课程“菜单”,学校把促进同一类学生强势智能发展的课程编排在一起组成综合实验课程。最后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兴趣特长指导学生进行弹性选课,在选课时把具有相同兴趣特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组成综合课程学习小组,共同学习。综合实验课程具体分为“理科实验课程”“体艺特长课程”两大课程模块。同时还根据有色一中农村、矿山学生偏多且外语学科成绩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开设了“英语实验课程”。
(2)实施“为多元智力而教”和“通过多元智力来教”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强势智力,发展学生潜在智力。①“为多元智力而教”要求教师在观念上把发展多种智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实践中把发展多种智力和不同的学科教学相结合。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强调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他智力特别是智力弱项的发展。在学生“体艺特长”培养中,教师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了解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实施小组教学,分层指导,因材施教,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动脑,善于动手,充分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音乐特长、美术特长,彰显学生个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让学生强势智力尽情发展,潜在智力有效激发,从而使传统意义上的差生经历凤凰涅般的嬗变。②“通过多元智力来教”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在使不同智力领域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在理科实验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强调学科渗透、学科互补,运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使教学摆脱了以学校为中心、课本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束缚,扩展了教学空间,丰富课堂内容,立足于学生“最佳发展期”和“最近发展区”,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自主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通过多元智力来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智商和情商,而且使学生逻辑――数理智力、言语――语言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等智力得到和谐发展。
1.学生智力得到多元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开办多元智力实验班,开设开发实验课程,开放了教学课堂,开放了文本教材,开放了学生心灵,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与选择性,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使得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因材施教成为现实。在教学中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性、交互性,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学生的认知方式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自主、能动、创造性的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强势智力得到发展,潜在智力得到激发。学生在各项竞赛中屡获大奖,高考升学率不断攀升。
2.教师的专业素养显著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不断增强
开办多元智力实验班,开设开发实验课程,最终的实施载体是教师,必然要求教师树立积极的、有效的教学研究者形象,实现由知识型向研究者的角色转换,同时也给教师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开发“实验课程”由于没有现成的教材与经验,学校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及学科知识,加强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通过与专家合作,与同伴协作,与学生探索。经过不断地反思、总结,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激发了教师自身发展的渴求和潜能;以研究者的视野审视教学现状,梳理教学问题,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一边教学,一边研究,教研结合,教学、科研能力双向提升,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四多元智力理论在有色一中教学改革应用中的问题有色一中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进行的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也凸现出诸多困难和矛盾。一是随着多元智力实验班数量的增加,在实行分组教学和小班化教学后,教师数量越来越捉襟见肘,现有的教学场地满足不了教学实际,教学改革难以向其他方面辐射。二是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学需要充足的时间,这与要在有限地教学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进度要求之间产生了矛盾。多年来45分钟一节课的时间安排是按照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设定的,现在要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自主性、探究性学习,45分钟就显得极其紧张,有时多个45分钟可能都难以完成一个探究过程。三是现行教育体制及“升学率”束缚了学生的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受教育体制尤其是高考“升学率”的束缚,在运用多元智力理论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自觉或不自觉从“多元”回到“一元”,从“过程”回到“结果”。
注释
①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译。冯克诚主编。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论著选读[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6
②〔美〕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沈致隆译)[M]。北京:新华出版社,:118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④维果茨基认为必须确定个体心理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即个体在现实的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二是潜在的水平,即个体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49
多元评价在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中的运用的论文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幼儿教师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以学前教育原则与观念为指导,实现班级中的人、事、物的互动,进而实现各种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动态过程”.[1]班级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工作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其质量的评价能促使班级管理工作沿着科学化、合理化的道路发展,影响办园水平和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改革指导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2]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多元评价理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的评价多元化问题引起笔者的思考。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评价多元化的基本理念
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评价就是对班级管理质量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具有反馈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反思功能、导向功能以及研究功能。评价多元化即从多元视角来对班级管理质量作出价值判断,基本理念如下: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指出人的智力至少含有8项或更多,如语言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肢体一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自然智力。[3]加德纳强调人的智力多元性,因此在评价人的某些能力时,单一的方式是达不到预期的评价效果的,评价的方法应该多元化。同时该理论也强调激励个体多元智力的发挥,评价应该是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等多方主体参与的一个过程。该理论体现了多元化的评价观,为评价者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提供了可能性。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上我们也借鉴了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相关理念。例如:美国学前教育学者丽莲・凯茨在《早期教育方案质量的多维视角》一文中提出了评价学前教育方案质量的五种视角:由上至下视角(管理者)、由下至上视角(儿童)、由外至内视角(家庭)、内部视角(教职工)、外部视角(社会)。[4]这与我国教育部颁布的《纲要》中强调的“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5]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强调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重要性。另外,《纲要》中也指出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尽管上述评价理念主要针对的是幼儿园教育质量或幼儿(学生)的发展,但其理念体现的多元评价观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从多元化视角看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评价,评价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是一种持续的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教师或幼儿园的发展,是以幼儿身心发展和幼儿园发展为导向的;评价的多元化强调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的多元化评价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是幼儿园办园(包括班级管理)质量评价中一个很重要的要素。但从以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评价来看,更多的是管理者或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评价,关注更多的是评价结果。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社会、教师、幼儿、家长均是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这也成为当今一种主导的评价模式,尤其是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重要的评价主体。
1.幼儿
美国学前教育学者丽莲。凯茨指出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即幼儿的日常经验评价教育质量具有潜在的价值。幼儿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最直接感受者和受益者。因此,幼儿有评价的权利,这也具有实际意义。在对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幼儿的日常经验,参考幼儿的表现情况,进而评价班级管理的.质量,在制订班级管理目标时考虑幼儿的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在实际的日常情境中评价增加了评价的真实性,这也适应了当今发展性评价的改革趋势。
2.教师
教师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实践者,理应成为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最重要的评价主体。教师应该加强自我评价与反思,运用专业知识审视自己的班级管理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增加主体间的沟通和协商,这样既为教师的更好地组织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参照标准,真正实现“以评促进”的功能,也是幼儿教师实现自身潜能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3.家长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工作势在必行。家长作为评价主体,主要是通过对班级管理本身和实施中的某些内容和状况的了解,进而对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作出评判。幼儿园应该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的评价,如通过“家长志愿者”、“家长助教”、亲子活动、家园联系栏等方式让家长了解班级管理的相关工作,为家长参与评价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班级管理质量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诊断班级管理的水平高低,而在于长善救失,促进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践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即多角度、多方面地发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班级管理质量评价的内容应该涵盖班级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的全部内容,既要重视班级常规管理的质量,也注重保证教育活动良好开展的管理质量,这样才能作出积极的反馈。评价内容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班级常规管理方面:包括人园、晨检、盟洗、午餐、午睡、离园管理等。
2.班级环境管理方面:包括环境创设、卫生管理等。
3.班级教育活动管理:包括课堂管理、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管理等。
4.班级安全管理方面:包括人园离园安全、区域活动安全、突发事件处理等。
5.家园合作管理方面:包括家园合作管理、社区教育资源管理等。
(三)评价方法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往往注重结果或目标的达成情况,重视客观地量化评价方法。《纲要》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由此看出幼儿园的评价方法向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发展,改变了以往的总结性评价占主导的方法,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的方法上应该重视动态的过程,主张通过问卷调查、督导检查、考试、课堂行为、档案、日志、访谈等方法进行评价,也就是将量化和质性评价相结合。
1.制订评价标准。通过调查分析并结合专家评判等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修改,制定一套涵盖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实施方法的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幼儿园管理者、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班级环境管理、班级安全管理、班级家园合作管理等方面的评价提供量化的参照标准,进而有效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质量。
2.量化和质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标准虽然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但仍有不足,比如班级教育活动管理的内容是难以完全量化的,应该借助观察、访谈和实物等质性的方法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弥补量化评价的缺陷。
3.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实际行为,多元主体下多次观察班级管理的过程,这样更好地发现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起到有效地反馈作用,不以一次结果作为评价的最终结果。
三、结语
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评价的视角是多元的,多元评价理念倡导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符合当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增强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评价的有效性,同时对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具有导向作用,能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更好地发展。
总之,评价质量已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个中心问题,尤其要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质量这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当然,幼儿园班级管理质量的多元化评价问题还处在起步阶段,评价系统应该包括广泛的工具用来支持质量的提高。那么,未来的研究应当建立完善的多元的评价体系,这也是是我们进一步需要深人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l]秦燕。关于幼儿教师班级管理观念的调查与分析[J].学前教育,(3):6.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cardner H.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 :Basic Books,1983.
[4]鄢超云。学前教育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
浅析多元识读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摘 要:随着英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多元文化的不断渗入,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都对中职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介绍多元识读教学法及其教与学的模型,结合江苏省新版中职英语教材基础模块下册Unit 4 What’s in Fashion?为实例,谈多元识读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论文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 多元识读教学法 应用方法
一、引言
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日益全球化,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英语是江苏中等职业教育外语教学的主要语种。根据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的风向标——英语技能大赛的引领下,并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够用、实用的语言基础,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语言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一种比传统的单纯语言教学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多元识读教学法应运而生。
二、何为多元识读教学法
“多元识读”教学法是当今世界较为新颖的教学理念,在我国尚处于研究和应用的初期。“多元识读”(Multiliteracies)这个概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澳大利亚。1994年9月,来自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11名语言学家在美国新罕布洲的新伦敦召开了为期5天的会议,正是在这个会议上他们提出了“多元识读”这个概念。从2004年起,多元识读教学法逐渐在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始应用,该教学法突破了外语教学中以语言为中心的传统识读教学模式,利用声音、图片、颜色、动漫、录像和创设的情境相结合,着力提高学生多元识读的能力。同时,多元识读教学法克服了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language—centered)灌输式(the transmission model)教学模式的缺点,注重运用各种符号资源习得语言和文化,使英语学习不再是单边的接受过程,而是了解、比较和批判性吸收多元文化,通过交流融会而达到创新知识的目的的过程。
三、多元识读教学法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的时代,多元识读教学法适用于中职英语教学。若教师能掌握多元识读教学法的理念,有效地将它贯彻于英语教学中,就定会提升和拓展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方法技能,培养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英语课堂教学,多元识读教学具体可以分为四步:情景操练(situated practice)、明确指导(overt instruction),批判性框架(critical framing)和改造式操练(transformed practice)。如何将多元识读教学法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新课程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下面以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新版英语教材基础模块下册Unit 4 What’s in Fashion?谈多元识读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1.情境操练。是指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根据背景、知识和经历扮演不同的角色,沉浸于构建意义的操练之中。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在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新版英语教材,其编排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场景为主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的主题活动。在第四单元听说板块What Should I Wear?的教学中,在学生对范例对话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若干个生活或工作的场景,如If you have a date/party/interview,what will you wear?同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及设备的运用,在PPT中呈现相应的场景图片或影像,让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产生一系列冲击,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教师所设计的场景中,从而进行对话活动,这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有效性。在活动呈现之后,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明确指导。是指教师积极干预。教师在学习者学习活动中起支架作用,引导学习者利用已有知识和经历进行自主探究,扩展新知识,并将新知识转化为更高程度的理解和表征能力。教师搭脚手架让学生进入情境,并辅助他们独立探索和发现、协作学习以发掘他们主动构建意义的潜力,在交流协商中通过意义建构实现知识扩展。第四单元分为7个相对独立的板块,依次是Warm—up,Listening and 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Language in Use,Real Life Skill,Further reading,wrap up,每个板块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脉络不够清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能力和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所以在对这个单元的处理中,尽可能地找出7个板块之间的联系,再结合他们所学的专业(艺术专业),将整个单元有关于Fashion的话题拓展成为两个部分:一是appropriate dressing,艺术班学生的穿着常给人个性、怪异、追求名牌的感觉,所以这部分的内容能给学生的'日常穿着起到引导作用,也从情感层面对学生进行了引导,二是trendy activities,包括physical activities和job activities,listening and Speaking(B)& Further reading部分正又属于这些内容,通过对自己时尚观的评估和对工作广告的认识,完成这部分的内容,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一个设想,因为艺术班的学生大部分人都将从事与艺术有关的工作。通过这样的教材重组,教师给学生搭建了稳固的“脚手架”,学生有目的地、兴趣浓厚地合力攀登,教学效果很好。
3.批判性框定。是指学习者运用历史、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价值观的知识体系对事物进行批判性的理解。第四单元reading部分的语篇Designer Brands Aren’t for Me!在这篇文章的构建中,不仅要掌握作者对品牌的态度,而且要呈现自己对品牌所持的观点。每个人对事物判断都有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赞同或是不赞同,追求品牌,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也应对学生的评判给予明确的指导,辅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其对各种语态语篇的批判能力。
4.改造式操练。是指教师帮助学生把设计原则应用于不同的语境,生成新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方式方法的掌握。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通过使用多元识读教学法对第四单元教学之后,学生在学习其他单元时能主动探究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自己预期掌握的内容有哪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掌握,该单元的学习对未来职场有何影响,试着自己搭建一个个脚手架,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杂志、广播或电视等多渠道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从而形成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文化的不断渗入,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已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使得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的传统的识读教学法不再能适应未来职场对职校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多元识读教学法的适时运用,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对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多元识读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元识读能力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只有通过师生双方的不懈努力,才能使这种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落叶生根,繁荣茂盛。
参考文献:
[1]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6(1):60—93.
[2]朱永生.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外语研究,2008(4):10—14.
[3]韦琴红.多模态化与大学生多元识读研究能力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3):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