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教一致”感言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酸辣土豆丝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备教一致”感言(共含2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酸辣土豆丝”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备教一致”感言

篇1:“备教一致”感言

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有效备课,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并具有课堂应变能力,教学中避免思想性和科学性的错误。时下某些教师的“备课”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 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就应该及时的反思教学常规管理。 备课、上课、作业、测验,是多少代教师重复着的教学基本环节,是不可或缺的过程。然而,过程的每个环节能否都能体现出新的思维和方式,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比如,当前教师的备课中就存在着:模仿多,创造少;抄写多,思考少;改虑教法多,探究学法少;参考名师多,创新风格少等问题。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南桔北枳”的现象。即使教学目标明确,产生的效果却不如预期,甚至“好心”办了坏事。

一些教师的备课预案存在着教学设计上的“程式化”、新理念运用上的“形式化”的倾向。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变化、情感发展、知识能力的积累,而是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案,让学生的活动为自己的表演服务。我们口口声声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可教师的上课依然是“以我为主”的涛声,教学进程依据是教师的备课,而不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的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的个人见解和有创意的认识置之不理,或胡乱敷衍一番,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走,不能有任何逾规。这种死守预案,追求所谓的备教一致、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当今课堂上比比皆是,效果可想而知。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怎样做到备课和教学设计紧贴培养目标,贴近学生的实际,并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实验的深入,教师有必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切实从学生实用和教学实效出发,抓好备课和教学设计,使其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更好地发挥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实用和实在是设计优秀教案、达到课堂最佳效果的原则。过去,教师们花在教学设计、编写教案上的时间实在太多。随着教改和新教材实验的深入,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每天都在发展和变化。而个性化、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也绝不可能用同一种样式来套。教学评价的滞后多因以备课、教案的详略,教学设计篇幅的长短,字迹工整与否等作为甄别教学良莠的标准,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设计、教案编写上出现了误区。若一味的追求形式化的东西,结果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消耗了教师的精力,做了无用功。新课改提倡的是教师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自身特点、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的价值取向,科学地设计课程目标和准备教学预案。预案应更多地考虑课堂实际,留给师生更多的课堂操作和活动空间;强调教学思路上的整体把握,不必过多追求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细节;应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的顺序,淡化过于严谨的思维模式;应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尊重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从预案出发,又不死守预案;依据预案,又能灵活地运用预案。在新教材的实验中,要重新认识备教一致、环环相扣、一步到位的传统观念。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备教一致,重在“备”字上下功夫,让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放在钻研教材上,放在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而不是放在搬字过纸上。让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真正体现出教学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而备课则是创造性劳动的基础的理念。

总之,教师对于备课和教学设计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用挑剔地眼光从名师的案例中吸取精华,搞好教学设计。在提倡解放学生的同时,能否在教学设计的问题上解放教师自身,引导教师自己用创新理念、开阔的视野、审视的眼光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更具有现代教学气息是当代教师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篇2:沁园春长沙备教方案

沁园春长沙备教方案

学情分析策略

《沁园春长沙》文字并不艰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字面意思应该不成问题。但是由于他们诗词诵读量少,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积累少,文学素养底子薄,想象联想能力和感悟能力较差,往往不能在阅读中充分展开联想想象,真切地感受形象,不能在联想比照中领悟意蕴,获得较为丰富深刻的启示。

审美,也是学生的弱项。不能在阅读中浮想联翩,产生共鸣,也就不能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即使能对形象意境的美感于心,但绝大多数学生很难出于口,不能用较规范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对诗歌表达形式的鉴赏,往往停留在表面,不能感于形,会于心,难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文本定位策略

这首词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必修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作为高中语文第一课,承上启下,必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施阅读理解的方法步骤中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思考、评点、笔记、总结、完成作业等良好习惯方面,起到开启引领的作用,进而对高中三年的学习产生较大影响。

诗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作为最经典的传统的打头的课文,当然是讲读课中的重点篇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感受诗歌的情感意象,进而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鉴赏表达技巧。本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指导、弓|领学生对其他几首诗的自主阅读和鉴赏。诗歌长于抒情,读诗的目的之一是感受、体会、积累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沁园春长沙》一反悲秋传统,表达的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青春豪迈之情。冠首以健康高昂的格调,领起其他几首诗抒发的朦胧的爱情、对母校的绵绵怀恋之情、对母亲的赤子之情以及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景交融是中国诗歌的突出特色,对这首词这一特点的理解与把握,也会带动对另外几首诗的鉴赏。另外,还要注意体会鉴赏这首词中渲染、烘托、炼字等手法的表达效果和技巧,积累文学素养。

目标教学策略

1.感受本词的意象意境,体会、理解词中抒发的革命豪情,理解鉴赏本词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鉴赏意象选择、着色及意境营造的技巧,鉴赏本词炼字炼句的妙处。

3.熟读背诵,准确默写,写出感想,积淀素养。

教法选择策略

朗读背诵。通过朗读理解,记忆在心,为我所有,求得基本的收获。

想象描述。画面不能复活心中、再现眼前,就不能感受深刻、理解深入。听来的毕竟隔一层,自己心到神知,说出来,写出来,才能更有效地沉淀积蓄成营养。

引领示范。空泛地教条地鉴赏,只能得到虚飘的印象;教给方法,作出示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才能养成习惯,提升能力。

文本解读策略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登上诗坛的第一首词,抒发的是他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抱负。作者力求在诗歌表达的思想境界、胸怀抱负、感受角度等方面超越千古,所以作者触景生情,能居高临下,雄视万方,秋日独立,超越伤感,以志士的胸襟和英雄的气概感受秋天的寥廓、苍凉和大气,思考的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辛弃疾向以沉雄风格见长,但比较一下二人词句,就能看出境界悬殊。辛弃疾独立潇湘,毛泽东独立寒秋;辛弃疾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辛弃疾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手泽东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篇3:备教陌生化学科论文

备教陌生化学科论文

“陌生化”这一理论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他认为在对文学艺术的欣赏中,那些太司空见惯、太熟悉、毫无新鲜感的事物不能唤起人们的兴趣,只有通过对语言的“陌生化”,如对语言形式进行颠倒、重组、留白、强化等处理,就会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功效。“陌生化”理论对语文教学颇有启示意义,我们可以借用艺术创作“陌生化”原理来避陈去俗、翻新出奇,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改变语文教学低效率状况。所谓备教“陌生化”,是指备课时,对熟悉的课文、传统的教法进行“陌生化”处理,力求有新颖独到的见解,力求有新的突破。即人们常说的“素备教材”、“熟课生备”。教学如同作文章,应当追求“发人所未发”、“新天下耳目”的功效。而不能人云亦云,当教参等资料的搬运工,丧失自我话语权。或囿于传统,教法太单一,丧失自我创新力。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案例,说说备教“陌生化”在教学中具体运用。

一、细究物理洒行乐:教材分析“陌生化”

(1)颠倒:批判质疑式解读

“陌生化”创作理论强调对传统语言形式的颠覆。同样在解读文本时,我们也可对熟悉的经典文章作出全新的理解。比如我校某老师对《装在套子里的人》主人公别里科夫形象分析,就打破了其是沙俄专制统治卫道士这一传统的单一的'见解。提出应结合作者另一篇小说《一个小×××之死》来读,指出别里科夫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他只是一个可鄙可恨又可怜可悲的“小人物”。他心于心理崩溃,死于那种无处不在的,无法排解的恐惧感。这样“陌生化”的解读,学生更觉新颖,也就能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我在备教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时,对其有关“推敲”高下的见解不敢苟同,于是查阅资料,发现朱光潜先生在这里弄错了“僧”指代对象,从而“推”优于“敲”之说也就不一定能站住脚。授课时,我勇于质疑权威之举,让学生倍感新奇,探究兴趣大增。学生又找出诸如“这是误用的典型”中“误用”实为“滥用”这类错误。

(2)重组:比较探究式解读

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文本及作者联系起来比较阅读,确定其中异同的思维过程,也是对文本理解从陌生走向熟悉,从熟悉走向“陌生”的过程。在备教《边城》拓展课时,我引入鲁迅先生来设计问题:沈从文力图营造一个田园牧歌式的理想社会,但小说中为何却依然出现“死亡”、“出走”、“等待”等悲剧性内容描写?可考虑与鲁迅先生的作品风格比较来谈。因为我发现:鲁迅有学医的经历,他的文章有手术刀般的犀利,风格冷峻。正如医生观察病人,他的小说是“揭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而沈从文先生的早年湘西生活经历使他力图给世人重建一个理想国,但时代的现实使他很难遂心如愿。因此他试图写出“田园牧歌”却“笔”不由己地显示出“挽歌”的气息。通过比较探究式解读,达到了阅读“陌生化”效果,学生对大师的写作风格及作品主题有了形象而深刻的理解,可谓一箭双雕。

二、最是橙黄橘绿时:教学方法“陌生化”

著名教育家蔡澄清老师强调:“一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都是好的方法。”教师在教法选择上,应追求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多样化,追求“奇正相生”的“陌生化”效果,绝不能固守老传统不放,独霸课堂,一讲到底。例如在上《现代诗五首》时,我抛弃独角戏式的一人讲解而采用了“包干法”,给学生分组,每组包备一首诗,然后推荐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讲解不足的地方我再补充完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校某老师教授《琵琶行》一文时,让学生带琵琶当堂演奏,创设出情境,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文章中音乐描写的高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优秀教师这方面教学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毋须赘言。“教亦多术矣,运用存乎心”,教师追求教学方法的“陌生化”,既体现了新课改强调的建立新型的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要求,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三维目标的更好的达成。

三、时有幽花一树明:训练设计“陌生化”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让教学由熟悉向“陌生”领域拓展延伸,在训练设计中也可依据“陌生化”原理设计出更好的拓展方式。例如:留白:填补“空白”式拓展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挖掘出来的,在未阅读前,文本只是提供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中隐匿着许多“空白”。教师备课如充分利用这些“空白”设计训练,将会取得极佳效果。

如备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可设计“假如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结婚了会怎样”的问题。并应追问:婚姻也许能将别里科夫从套子中解救出来,却为何得到的只是讥讽和嘲笑,这说明了什么?可引导学生理解小城里的人何尝不是套中人,他们冷漠地拒绝了别里科夫可能的改变,某种意义上是他们的群氓意识与行为扼杀了他。教读《边城》可追问翠翠最后命运会如何,如何理解“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这句话丰富含义。这些“空白”的填补,会有助于形成阅读“陌生化”,从而激发出想象力,培养出创新能力。

篇4:《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卡片:备教资料

●卡片①  电影文学剧本

专供拍摄影片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剧本跟小说、戏剧一样需要塑造人物、交代情节,其容量也像戏剧一样受到时间的限制(摄制完成的电影一般放映两小时左右)。

但电影文学剧本又不同于小说和戏剧。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侧重于听觉表现;“电影语言”则是连续不断的银幕画面,侧重于视觉表现,不以人物对话为主。在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场景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发展,一切都须化为画面和动作,很少以叙述人的“画外音”(或字幕)表述。

电影文学剧本的结构也有别于小说和戏剧,是以“镜头”为单位,用“蒙太奇”手法按情节的发展以及观众的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有节奏地、合乎逻辑地衔接成整体。

实际拍摄用的脚本大多由导演根据原剧本按拍摄要求改写,称为“分镜头剧本”。

●卡片②  释词

招揽:招引(顾客)。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茫然四顾:四下回头又不知所措的样子。

慷慨解囊:豪爽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人。

www.pep.com.cn/(单桂青)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教学卡片:备教资料]

篇5:关于宝宝早教感言

初为人母的我,看着襁褓中的小生命,我的心头涌现出我喊了多年的两个词“爸爸,妈妈”。这两个每天都说的词,突然让我有并不轻松的感觉。孩子的第一声啼哭,第一个微笑,第一步行走,第一次呼唤,都会给赋予他生命的父母带来无可名状的喜悦。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给予,并不是父母的初衷。我相信我和很多家长一样,总会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努力探索,希望孩子能够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帅帅七个月的时候我带她走进了早教中心,那时的帅帅胆小,怕生,在中心没有一个老师可以碰到她,她一直在我的手上抱着。这些小问题在中心老师耐心的引导下一点点解决着。至今还记得帅帅七个月,还不会爬,第一次听课,全家齐上阵,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爬行训练法”,回家后我们马上现学现用:爸爸用大毛巾提着帅的腰部、奶奶帮助帅推双脚、我在帅帅前面用玩具逗他向前爬,经过两天的训练,帅帅很快学会了爬行,这对行走及脑部发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帅帅上敲击音乐,欢快的音乐,鲜明的节奏,每节课虽然小手拍的通红,可是开心极了,听到音乐她便拍拍小手,就在大家依然质疑早教效果的时候,我带女儿去商场购物,刚换上一身衣服,随着音乐自己就能跟上节拍:固定拍,四拍一动,完全合拍!看着女儿的表现,周围一片赞扬,我心里乐开了花,愉快的课堂,潜移默化的影响,女儿在玩耍中学习,成长。这样的进步,在早教中心的日子,常给我们惊喜。

看着女儿的点滴进步,全家人都很开心!身为母亲的我也意识到,心灵情感的爱已经不适应如今的育儿理念,要用科学的育儿观充实自我才是当务之急。阅读、咨询、积累、学习,我也如同一个新生婴儿般吮吸着这个全新领域的有益养分。早教不仅仅是在教孩子,所谓“言传身教”,身为父母,也应该在早教中不断学习,才能将一周一次的课堂学习巧妙转化为日积月累的家庭学习,也才能将早教效果真正地落到实处。意识到这一点,我开始细心观察中心每一位老师,他们的理论知识、他们的肢体语言、他们的语调语态、他们的谈吐举止,都能让我在每周即使只有一次的接触中了解很多。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老一辈对孙辈们的溺爱不言而喻,而且文化水平有限,教育观念也有差异,早教中心的父母课堂也是在帮助我们全家人教育、引导宝宝在一个健康、科学的环境茁壮成长。

篇6:关于宝宝早教感言

我的孩子张伟航是2019出生的,体重3850克;身长52厘米;身体健康,发育良好,在孩子出生后几天,我爱人去方庄医院给孩子办预防保健卡时,偶然知道鲍教授开设了早期教育门诊,我爱人出于好奇,顺便给孩子报了名。

在出满月第一天要到方庄医院给孩子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同时也是与鲍教授第一次见面,当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门诊室时,看到许多家长们排着队伍等待鲍教授指导,轮到我们了。鲍老师让孩子俯卧,问孩子这一个月都会什么了,我一下愣住了,我想孩子会什么……什么也不会?这句话触动了我。原来我只是头脑简单地想把孩子喂养好就行了,会什么那是长大以后的事,忽略了行为、动作的练习,对孩子有多么重要,从那一天起,我坚持按照鲍教授和李老师的指导教育孩子。

刚开始练习俯卧时,孩子趴在床上,头抬不起来,四肢本能地挣扎,面部偏向一侧,这样每天坚持练习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头就能够抬起,到第三个月时头能够抬到达90度,每天坚持竖着抱这样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每天给孩子洗完澡后坚持在室温适宜的情况下给孩子全身暴露的情况下,做一做婴儿体操,这样对全身的骨骼发育极有好处,帮孩子做一做翻身的练习。这样每天坚持在孩子两个半月就能够很熟练地翻身了,在这期间还有对孩子视觉、听觉的练习,多与孩子说话、交流,多让孩子看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图画或者家里摆设的名字与功用。如钟表、电视机、电话、镜子等等,还要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外出晒太阳,让孩子感受一下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包括告诉他花草树木的名字、汽车的牌子、颜色,这样每天有一定的生活规律,包括几点吃奶、几点睡觉、几点洗澡、几点晒太阳等等。

从语言上,由于我们不停地跟孩子说话,在他两个月的时候能发出咿、噢、呜的声音,尤其是有一次他躺在沙发上看见墙上的动物挂历,高兴地手舞足蹈,嘴里发出噢、呜的声音,那是他第一次出声音,使我体会到只要多跟孩子交流,孩子的语言发展一定会很好的。

在孩子四个月的时候,有一次,我拿着一块手帕盖在孩子脸上,玩捉迷藏的游戏,刚开始孩子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吓得大哭,我连续做了几次后,他不仅不哭了反而在玩的过程中笑了,还用小手抓脸上的手帕,这样能够锻炼孩子手的动作能力,包括让他捏石子、药片、黄豆等等一些小的颗粒,能够锻炼孩子手指,大脑的发育,还有就是照镜子,让他认识自己,刚开始第一次看镜子时,不知里面是谁,愣愣地看着,我就告诉他,镜子里面有他自己,还有妈妈,然后再让他看一看我自己,就这样他认识镜里的自己和妈妈了。每当照镜子时都非常高兴、兴奋。

还有辅食的添加,因我的孩子发育很好,辅食的添加也要早些,在两个半月已经开始加蛋黄了,从1/8逐渐增加,看一看大便情况,如果没有消化不良,就可以逐渐加量到1/4~1/2,到一个。

孩子是五个月会坐的,也是从那时起开始认识汉字,刚开始教“妈妈”指一下我自己,再指一下字,就这样孩子虽不会说,但已用目光证明他已经认识了,就这样今天认的字明天再复习,然后再认新的字,使他对汉字极为感兴趣,这并不是过早的让孩子学习而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记忆力。

再有就是让孩子多爬,爬能锻炼孩子的四肢及大脑的平衡能力,为今后学走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应该多让孩子爬,我的孩子是六个月会爬,一直爬到11个月会走,会走以后从来没有摔过跤,走的特别稳。

现在我的孩子快4岁了,每次体检身高、体重都是上,从动作、语言、思维上发育很好,尤其对汉字极为感兴趣,比如在大街上看见汉字认识的就自己念,不认识的主动问我,这也许就是婴儿时期为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要感谢鲍老师、李老师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而使孩子真正受益于一生。

篇7:送教活动感言

20xx年6月2日,对于我们XX镇中心小学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好日子,托“XX工作室”之福,其手拉手兄弟学校—XX小学到我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们的收获却是满满的。

这次送教活动给我们带来了语文、数学、思品各一节精品课,以及语文团队研修汇报,根据学校安排,我有幸得听了第一节语文习作教学精品课的展示及语文团队研修汇报,课上李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精妙的教学设计以及精炼的教学语言,让我们在座的听课老师不由得啧啧赞叹:真是太精彩了!整堂课中教师的引导句句都是那么贴切,恰到好处,如同行云流水,自然顺畅,水到渠成!然而,惊叹之余留给我们的还有一点点疑惑:李老师看起来年纪轻轻,像个刚出道之徒,没想到课堂教学却是如此娴熟干练,这究竟是天生的睿智,还是后天磨砺的结果?

最后,李老师为我们做团队研修汇报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其实这节习作教学的精品课背后,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辛酸楚的磨课历程,其中执教者幕后有着一支强盛的专家团队,就是这些团队成员同李老师一起不辞劳苦,用心血与汗水,从选材——研讨——试教——修改——再试教等反反复复历经长达两个月的时间,先后试教达28节之多才汇聚而成的,它可是这个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哪!耳畔听着李老师感人至深的肺腑之言,眼前闪过一个个动人心弦的画面,其中的点点滴滴,不时地震撼并烧灼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这专家团队的力量、精神令人折服啊!有着这个强大团队凝聚力的陪伴,他们研修的路程虽然漫长而又艰辛,但是他们却收获并幸福着!

是的,本次活动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震撼与感动,也让我们真真切切地领略到了名校专家团队的威力,而我们此时正是缺乏并渴望这样的团队精神,6月的语文习作赛教,期待着我们学校的团队也能向他们一样绽放光彩!

篇8:牟宗三禅教判释与禅教一致论探析

牟宗三禅教判释与禅教一致论探析

本文认为牟宗三通过对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的简别而作出的禅教配合和禅教一致的诠定,特别是以惠能禅与天台宗的配合代替宗密之神会禅与华严宗的配合作为最高层次的禅教融合的.结论性认识,是以禅教的义理分析和判释为基础的.牟宗三对禅教义理所作的分析与判释,是哲学的分析与判释.他通过禅教哲学的内在关联和理论的一致性来说明禅教一致.其禅教一致论的实质是哲学的摄禅归教.

作 者:白欲晓 Bai Yuxiao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刊 名:宗教学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RELIGIOUS STUDIES 年,卷(期): “”(1) 分类号:B9 关键词:牟宗三   禅教判释   禅教一致论  

篇9:数学教师教肓教学感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的夏季已悄然而至,这就预示着20的暑假就要来临了。

伏案沉思,已经是这学期的第十八周了。回想过去的十七周时间,令人百感交集。

我扪心自问:为何我所任教的四年四班的数学成绩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呢?

论时间,我一节课都没有耽误;论教案,我也不比别的教师写得差;论作业,我总是精批细改……

每逢课余时间,静下心来,我总在思考这个问题。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经过认真思考之后,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症结还在于我没有抓住学生,有的学生一直钻我的空子。

上课时,趁我不备,乱做小动作,窃窃私语。当我讲的正起劲时,他们交头接耳,扰乱课堂秩序,这时候,我就要停下来进行提醒或警告,势必耽误时间。长此以往,课堂教学秩序就会受到影响。

有的学生不光在课堂上进行低效学习,还在课后耍奸溜滑,逃避学习。表现在不按时独立完交正式作业,家庭作业要么支差应付,要么干脆不做。家长不是不闻不问,就是质问老师,他们家孩子为什么考试考得不好。

这样一来,不但没有起到家庭督促使之进步的目的,反而徒增了教师的烦恼和压力。

作为老师,只能孤身奋战在第一线,真的是身心俱疲。但是,诚如我们刘校长经常所说的一句话:“教育又是一件良心活。”学生停滞不前,我寝食难安。

于是,我一直在寻找最好的教学方法。终于,我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那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首先,在课堂上,我不但培优补弱,关注优等生,关心学困生,而且软硬兼施,督促后进生迎难而上。在课堂上提问时,让优等生回答有难度的问题,中差生回答简单的问题,做到两不误,并且恰到好处的表扬他们,让他们取得成就感。慢慢地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后作业也交得及时了,正确率也高了。并且有的学生还会自己提出问题,甚至能解答出来。

其次,在课余时间,我经常找学生谈心,拉近自己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做到无话不说。而且,对个别差生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结果,在最近一次测试中,全班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有了进步。我感到很欣慰。

相信,只要我们师生一贯努力,同心协力,一定会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取得可喜的成绩。为四年级的学习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让学生信心百倍的跨入五年级。

篇10:数学教师教肓教学感言

教学是一种奔跑。有时教师在领跑,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有时学生在自主地奔跑,教师在学生后面助力,在学生旁边加油呐喊。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不断改变前后位置,奔向一个又一个终点,又从一个个新的起点出发。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小学数学中,数学概念、法则、性质、规律、公式、数量关系等都可以视作数学模型,数学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生长过程,即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数学与生活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公园里有数学、体育中有数学、购物中有数学、图案中有数学、科技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双发现数学、欣赏数学的眼睛,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思考世界。 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是学生理解数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创设多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实物、图、表等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情境去解释同一个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同一个问题,丰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问题产生于数学情境,一个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数学情境不等于生活情境,它可以是源于生活的有丰富现实背景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源于数学自身的纯数学的问题情境,还可以是源于其他学科的生活常识或科学探索类的情境。在数学情境的问题上,课堂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有的教师设置的情境不合理,有的情境偏离教学目标,有的情境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二是有的教师不会用好数学情境,没有发挥好情境的'功能,使情境在使用中偏离了目标。

我们要努力把数学课上得简单、快乐,使数学课充满生机与乐趣,使数学课成为学生学习创造的乐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数学好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享受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美丽的数学童年。

数学课成功与否的一个简单标志就是课堂上学生是否在动脑筋,也就是学生是否积极地思考数学,而不是被动地听讲、简单地模仿和机械地记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会问数学,要使更多的学生愿问、敢问、会问。教师要用一个个问题串起课堂,使学生的学习从问题开始,经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到产生或研究新的问题结束。

教师的课堂智慧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体现出来。当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他能够正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当课堂有精彩生成的时候,他能够敏锐地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当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他能够妙趣横生地调整教学;当学生的思路受阻的时候,他能够引出一条新的通道;当学生无法表达清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他能够引导学生说出来

节外生枝是课堂的一份美丽,学生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课堂里的一个偶发事件,甚至突如其来的干扰,都可以成为难得的教育资源。对于这些突然出现、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只要教师及时地抢抓并有效利用,运用教学智慧巧妙发挥,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充满情趣、充满活力、充满智慧。

试教是一种有争议的教学,有很多人认为多遍的试教使公开课失去了本真的意义。其实,我认为本没有试教,每一次教学都是真实的教学(当然,我们反对同一内容对同一批学生的重复教学),在不同班级中的教学怎么能说试教呢,应该更名为多次教学。多次教学的目的是使教师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积累教学实践智慧,提升教学水平。

有位诗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很多教师也有这样的感觉,每天上课、下课,好像也没什么好研究的。其实,课堂是研究的最佳场所,教师处于研究的最佳位置,教师可以从一节课的对比,一个案例的解析、一次学生访谈、一个问题小调查开始进行研究,研究要做得细、做得实,把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的感悟记录下来就是一份好的研究。于是,当你真正走进研究的时候,你会惊呼:这边风景独好!

课例研究是一种适合教师的研究方式。课例研究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有助于教学理论的内化与实践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教师形成敏锐的课堂观察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领悟能力。教师经常开展课例研究,教学才会常教常新,教学才会变得鲜活有趣、充满生机、充满智慧。

孩子的世界像神秘的海洋。走进孩子的世界,你能看到孩子的世界色彩斑斓,你能听到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你能感受到孩子心灵的美丽;走进孩子的世界,你能知道孩子每道错题的根源在哪里,你能知道孩子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什么,你能知道孩子的个性差异有哪些我们要学会蹲下来,走进孩子的世界。

篇11:教师公招考试感言

如果真的想成为一名教师,就要早早的开始准备,因为现在的竞争实在是有点大,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标记,分几段复习,

教师公招考试感言

备考资料

要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在规定的时间里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绝对不可以推脱!有人为了梦想来做教师,有人为了稳定的工作,但不管你为了什么,选择它就要为它努力。

篇12:幼师赛教获奖感言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朋友:

你们好!

从小父母教育我,人要学会感恩,所以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领导,感谢我的同事们,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和对我工作的支持,一直以来我都感到很自豪---因为我是新金山幼稚园的一员. 不经意间,十年的幼教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走过,在新金山幼稚园工作至今也整整四年了,在这四年里,有很多实习的新教师,经常会和他们讨论关于:“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有着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有人说是爱。这些我都赞同,但我觉得应该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责任感,没有强烈的责任感,责任心。一切都无从谈起。

一、是要对孩子负责。

就要平等地欣赏,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给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位孩子在我们新金山幼稚园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老师要最大限度的理解、宽容、善待他们。他们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更依赖于朝夕相处的老师。老师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会影响到幼儿。由此可以说幼儿是敏感的,是脆弱的,她会因老师看完自己的画没有赞扬而苦恼一天,更会因老师漫不经心的敷衍而失去对老师的信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做的是了解每一个孩子,并对孩子给予不同程度的理解、宽容。就如我班蒋冬豪天天做着恶作剧,令人心烦,其实是他正在表示需要你的理解和关注。如果我不分青红皂白的去制止,他的行为只会变本加厉。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那就要看教师是否悉心观察,是否已经捕捉到。如果只盯住幼儿的过错,那无疑是加重伤疤的疼痛,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是一种伤害。当声不决口的教育他们要友爱、谦让、团结时,作为教师的我更应做的是最大限度的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位幼儿。因为教师的理解宽容好比润滑剂,能够减少师幼之间的摩擦,增进师幼之间的关系。

二、是要对家长负责。

当家长把他的心肝宝贝送到我怀里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责任有多重!我要像妈妈一样呵护孩子,关爱孩子,帮助孩子。我又要做教师的责任,我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引导他明白道理,帮他探索世界奥秘。家长的期望就是我的努力方向,我要对家长负责,还家长一个健康,快乐、活泼、聪明的宝贝。幼儿的教育是家园配合的教育,所以和家长 之间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每天通过家联本,我都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当天的学习生活情况,对有进步的幼儿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如发现缺席的幼儿,我及时打电话与家长问候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切实做好家园同步工作,其实这些都是新金山教师平凡工作中的点滴。

三、是要对幼稚园负责。

幼儿园给我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如育婴师培训。吉的堡培训,思维外出学习等,我都珍惜,学习最前沿的幼教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在工作中为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观摩名师课、外出参观优秀园所的活动,吸取有益的教育经验。将日常工作中的反思、收获和点滴启示记录下来,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四、是对自己负责。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已经成为专业教师成长的重要理念。特别是对于我来说,把自己投入到终身教育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抓住新金山幼稚园给我提供的每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每一个机会和场所获取知识,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自己,实现自身专业的发展。我觉得一个人能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度过美好的时光,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我知道我前面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深信:今天在新金山幼稚园操场上奔跑的追皮球的孩子也许明天就会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今天音乐声中传出的稚嫩童声,也许明天会响彻在维也纳剧院。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希望——民族的希望,世界的希望,人类的希望。

篇13:(人教+汤姆森)九年级英语寒假复习:2.主谓一致

寒假专题--主谓一致

主谓一致是指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必须与主语一致。下面让我们看看不同类型的主谓一致。

1. 名词做主语

(1)单复数主谓一致

A) 一般词汇:有些词汇的复数形式是固定不变的,如:crossroads (十字路口;聚焦点), headquarters (总部), means (方法,手段), species (种类,品种), series (系列)等,但其动词的单复数取决于两点:

a) 取决于限定词:

例:Every means has been tried but without much result.(各种方法都试过,可没有多大效果。)

b) 取决于上下文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特指还是泛指:

例:Are/ Is there any other means of solving the problem?(还有什么其它解题的方法吗?注意:这里可以用are表示其它方法,也可以用is表示和现在所用的方法相对比的另一种方法。)

My favorite book i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我喜爱的书是《老人与海》。注意:本句是特指。)

Our TV series are much better than those of Japan.(我国的电视剧比日本的好得多。注意:本句是泛指。)

c) 从句做主语

How to develop a healthy habit is a good question to discuss.

d) 学科名词一般用单数谓语动词。这样的词有:economics(经济学), electronics(电子学), mathematics(数学), politics(政治学)等等。

例:Politics is a good topic for discussion.(政治是谈论的好题目。)

e)有些表示成双成对的词,常常只用复数形式,动词一律用复数,也不能用不定冠词。比如要表示“一……”,要使用量词,通常使用“a pair of”。这样的词有: eyeglasses(眼镜), pants(裤子), scissors(剪刀), shoes(鞋), shorts(短裤), socks(短袜), stockings(长统袜), trousers(裤子)等。

B) 无复数形式的名词

a) 有些名词,特别是一些表示动物的名词,其单复数形式是固定不变的,但其动词的单复数取决于其限定词和上下文内容。

例:That Japanese has been to China for twenty times.(这位日本人已来过中国20次了。)

Those Japanese are visitors to our university.(那些日本人是到我们大学来参观的客人。)

b) 集合名词:大部分集合名词都可使用单数或复数动词,这主要取决于作者的强调点:强调整体时,用单数谓语;强调这个集体里的成员时,用复数谓语。这样的集合名词有:army(军队), audience(观众、听众), crowd(人群), firm(公司), government(政府), group(组、群), public(公众), staff(全体工作人员), union(联盟)等。

例:The audience was excited by the excellent show.(精彩的演出使全体观众情绪激昂。)

The public is/are requested not to leave litter in the public places.(公众不能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

注意:还有一些集合名词也没有复数形式,但只能做复数名词使用,谓语动词应该用复数。这样的man(人类), police(警察)等。

c) 专有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谓语一律用单数谓语。前者指人名、地名、国家名、城市名、书名、机构名或重大事件。后者又可分为物质和抽象名词两大类。

例:The United Nations is trying to find a better way to bring the two parties together.(联合国正在寻求更有效的方法来调停双方。)

C) 另外,还有特殊复数形式的名词也需要你的特殊注意。这些词的复数形式可能并不明显,所以常导致谓语单复数错误。

特殊复数形式的名词:phenomenon - phenomena(现象), goose - geese(鹅), mouse - mice(老鼠)等

(2) 不定代词和带限定词的名词做主语

A) 不定代词或every加名词做主语:every, each, either, neither, one, no one, somebody, anybody, nobody, everyone, someone, anyone, everyone, something, anything, nothing, everything在句中做主语,或做限定词限定一个名词时,后面的谓语一律用单数。

注意:上述词语做限定词加of时,后面的名词或代词都应该用复数,但谓语却用单数。即使有定语从句,其主句、从句谓语仍用单数。

例:Each one of us who is now living remembers the event.

B) 限定词加名词做主语:all, any, many, more, most, some的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取决于它们所修饰的名词。

a) all, any, many, more, most, some修饰单数名词时,谓语为单数;当修饰复数名词时谓语为复数。

例:All of the world is against wars.(全世界都反对战争。)

There is some girl at the telephone who wants to speak to you.(有个女孩打电话来,找你。)

b) all, any, many, more, most, some加复数名词时,谓语用复数动词。

例: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c) all, any, many, more, most, some修饰不可数名词时,谓语用单数动词。

例:If there is any trouble, please come to me.(如果有什么困难,请来找我。)

More experience is important for getting a good job.(要得到好工作,重要的是要有更多的经验。)

2. 含有of的短语和介宾短语做主语

(1)half of, all of, any of, a lot of, most of, … percent of, some of, five sevenths of等短语的动词单复数取决于of后面所跟的名词或代词,即:单数名词或代词要求用单数动词;复数名词或代词用复数动词,不可数名词或代词用单数动词。

例:Half of my spare time is spent on my hobby.(我一半的业余时间都花在我的爱好上了。)

(2)a number of后面要求加复数名词或代词,其动词用复数形式;但the number of后面加复数名词或代词时,其谓语用单数。因为前者的意思是“大量、许多、若干”,等于numbers of;后者的意思是“总数、合计”,强调的是一个数字,所以应该看成单数主语。

(3)the rest(of)表示“剩余、其余”,其用法也有二:

a) of后面可接单数、复数及不可数名词,相应的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取决于of后面所跟的名词。

b) 如果the rest表示的是剩下的东西,则谓语动词用单数;如果表示的是其余的,特别指人时,其谓语动词应该用复数。

例: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went to the lab, the rest are staying in the classroom.(多数学生去了实验室,其余的人留在教室。)

(4) 当主语不止一个,且主语间由介词with, together with, along with, as well as, as much as, no less than, more than, not to mention, including, like, but, except等连接时,其谓语动词取决于前一个主语,即上述介词前的名词或代词。

例:Television, along with other means of communication, helps us to keep informed about contemporary affairs.

3. 连词加名词做主语

(1)not only……but also, either……or, neither……nor, or等连接多个主语时,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取决于离谓语最近的那个主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就近原则”。

例:Not only one but also all of us were invited.(不只是一个,而是我们全体都受到邀请。)

(2)由and连接两个或多个主语时,后面一般都跟复数谓语动词,只有在下述几种情况下,才要求接单数谓语:

A) 表示“兼”时:

例:The singer and dancer attends our evening.(这位歌手兼舞蹈家参加了我们的晚会。)

注意:表示两个人时,and后面应加不定冠词、定冠词或其它限定词。

B) 固定词组a knife and fork(一副刀叉), a cup and saucer(带茶托的茶杯), ice-cream and cake(冰淇淋蛋糕), iron and steel(钢铁)等,动词一律用单数。

注意:如果把and前面和后面的词作为两个不同的内涵(通常在and后面的名词或代词前加不定冠词、定冠词或其它限定词),则说明and起并联作用,谓语应该用复数。

例:There are a knife and a fork.(桌子上有一把刀子和一把叉子。)

4. 数词、量词和动名词等做主语

(1)量词做主语:凡是计量时间、距离、金钱、体积、尺寸等的度量衡做主语时,谓语动词都用单数。常见的这种词有:years, dollars, dozens, miles, length, width等。

例:100 years is too long.(1太长。)

(2)数学上的加、减、乘、除的规律是:加法和乘法的谓语动词单复数皆可;而减法和除法的谓语动词一律用单数。

(3)分类词做主语:由form, kind, part, piece, type等词加of形成的短语做主语时,其谓语的单复数取决于这些词本身的单复数。

例:The newest types of computer are on show.(现在正在展出最新型的计算机。)

(4)动名词和不定式做主语时,谓语动词一律用单数。

例:Talking mends no holes.(空谈无济于事。)

To set up the tent costs us two hours each time.(每次我们支起帐篷都要花两个小时。)

5. 从句作主语

从句作主语时,主句的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50分钟)

一. 单选

1. Thirty pounds ________ (is / are) too much for this coat.

2. No news ________ (is / are) good news.

3. Maths ________ (is / are ) too difficult for him.

4. There __________ (is / are) a pen and two pencils in the pencil-box.

5. There __________ (is / are) some water in the glass.

6. Nothing _________ (is / are) different from what you think.

7. Mr.Brown, with her daughter _________ ( is / are) walking in the park.

8.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in their school _______ ( is / are) over four hundred.

9. Both of them _______ (is / are) students.

10. Neither of the answers _________ ( is / are) correct.

11. Each of us ________ ( has / have) 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12. Neither I nor my brother _________( have / has) seen the film.

13. Not only her parents but also her grandfather __________ ( like / likes) her very much.

14. Either you or I _______ (are / am) wrong.

15. This kind of computers _________ (is/ are) made in China.

16. 99 and 2 _________ ( is / are) 101.

17. “You” ________ (is / are) a pronoun.

18. The United Nations ________(was / were) founded in 1945.

19. Both Kate and I _________ (are /am) getting ready for the picnic now.

20. Neither of them ________(is / are) on the team.

21. The whole family ________( is / are) music lovers.

22. The old ________ ( is / are ) taken good care of.

23. The Chinese ________ ( is / are) kind and friendly.

24. The Chinese people ________ (is / are) a great people.

25. Many a student _______ ( has / have ) passed the exam.

26. Two times four _______ ( is / are ) eight.

27. Doing exercises ______ (is / are) good for your health.

28. Everyone except Tom and John _______ ( was / were) there.

29. This pair of glasses ________ ( is / are) Mr. Green’s.

30. One and a half days ________( is / are) all I can spare.

31. She as well as the other students ________ ( has / have )learned how to type.

32. The singer and dancer _______ (comes / come) from Guangxi.

33. All that ________ ( glitters / glitter ) is not gold.

34. The police _______ ( is / are) searching for the murderer.

35. To be friendly to people _______ (is / are) important for us.

二. 完型

Everyone knows that smoking is no good for health, but still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smoke. Every year about millions of smokers die from 1 . Most of the smokers are men. But more and more 2 also begin to smoke. The number of smokers is becoming larger and larger each year. Every year the government has to spend lots of money 3 the people with illness caused by smoking, 4 it also has to pay lots of money for the great loss in the 5 caused by smoking. So the government wants people to give up smoking, but the tobacco companies want more young people, even students in middle school, to 6 because they want to make more money from tobacco sales.

Why do many smokers find it hard to give up smoking? The 7 with tobacco is that it has a drug called nicotine inside. It is the drug that gets them into the habit of smoking and makes them find it 8 to stop.

1. A. drinking B. eating C. smoking D. laughing

2. A. men B. women C. children D. people

3. A. finding B. following C. making D. looking after

4. A. but B. so C. and D. or

5. A. fire B. water C. building D. sickness

6. A. stop smoking B. start smoking C. go on smoking D. make more tobacco

7. A. question B. result C. problem D. answer

8. A. difficult B. easy C. expensive D. impossible

三. 阅读理解

DIY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now. Do you know what it is?

Yang Chen works for a computer business in Beijing. Though he enjoys his work, it is hard for him to relax after work.

“For a long time, I had no choice except going to a bar for a drink and karaoke to relax myself,” he said.

One day when he saw many toy dogs in a toy shop, he had an idea. “Why not do some kind of things and relax myself?” Then he began to make model planes, model ships and something else. The things he has made by himself don’t look as professionally made as those in the shops, but he likes doing it.

“It’s not as much fun to play with things which are bought expensively from the shops,” he said.

Now his bookshelves are full of many kinds of things he has made. They are very beautiful and his families and friends like them very much.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are like Yang, making or creating things on their own. They like to do it themselves.

Though making things with our own hands may take much time, some people, now known as DIYers-do-it-yourselfers, enjoy doing it very much. They can make all kinds of things they like.

DI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China. It may be to the young, yet many people remember when it was once a way of life.

During 1960s and 1970s, when there were not enough living things for people to live on, they had to use their own hands to do many things. Whitewashing the wall or making clothes was a part of life because there was no other choice. If you wanted something done, you had to do it yourself; and if you needed something, you made it yourself.

But times have changed and DIY has also different meaning now.

( ) 1. What does Yang Chen enjoy doing most in his free time now?

A. Playing computer games.

B. Going to a bar for a drink and karaoke.

C. Whitewashing the wall.

D. Making something by himself.

( ) 2. Many young people like making things by themselves because _______.

A. they want to make more money

B. they do it for fun

C. they need them in their life

D. they can’t buy them anywhere

( ) 3.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________

A. some people like to spend their spare time making this themselves.

B.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beginning to make model planes.

C. between 1960s and 1970s, people liked making things themselves.

D.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begin to do like Yang Chen.

( ) 4.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The things Yang made don’t look as professionally made as those in the shops.

B. Planes bought from the shops are too expensive.

C. DIY is a good way of life.

D. DIY was a part of life in the past.

【试题答案】

一、1. is 2. is 3. is 4. is 5. is 6. is 7. is 8. is 9. are 10. is 11. has 12. has

13. likes 14. am 15. are 16. is 17. is 18. was 19. are 20. is 21. are 22. are

23. are 24. is 25. have 26. is / are 27. is 28. was 29. are 30. is 31. has

32. comes 33. glitters 34. are 35. is

二、C B D C A B C A

三、D B A C

篇14:《雨说》教学卡片:备教资料 教案教学设计

《雨说》教学卡片:备教资料 教案教学设计

●卡片①

郑愁予其人其诗

郑愁予本人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他有着极深的文学修养,但却毕业于法商学院;他身为现代派的主要干将,但他的诗歌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郑愁予语)

●卡片②

北峰上

郑愁予

归家的路上,野百合站着

谷间,虹搁着

风吹动

一枝枝的野百合便走上软软的虹桥

便跟着我,闪着她们好看的腰

而我邻舍的顽童是太多了

星星般地抬走一个黄昏

且扶着百合当玉杯

而那新酿的露酒是凉死人的

赏析:此诗的主体意象是“野百合”。第一节一起句,便以“归家的路上,野百合站着”将“野百合”人格化。接下来,随着“虹”在山谷间的出现,随着风的吹动,“一枝枝的野百合便走上了软软的虹桥/便跟着我,闪着她们好看的腰”,这就进一步使“野百合”女性化。到了第二节,作者旁涉笔墨,写“邻舍的顽童”,写他们“星星般地抬走一个黄昏”。这一切看似闲笔,实际上却是为“野百合”的.再度出现创造一种新的氛围。第一节写的是“归家的路上”作者的所见,第二节诗的客观空间则易之为“邻舍”,而在这时,“野百合”也变成了顽童们嬉戏的“玉杯”了,诗末一句“而那新酿的露酒是凉死人的”,流露出一种孩提式的劝诫口吻,使人感到善意和亲切,更使人由此洞见作者心灵的透明和纯净。

●卡片③

意象与意境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沾染成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在特定情况下,都可称为“意象”,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世界的。

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情由景寓,景中含情,品味诗的意境,领悟诗的意境荚,主要通过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即意象)实现。

●索引

①《台湾新诗鉴赏辞典》北岳文艺出版社

②《新诗鉴赏三部曲》(《中学语文教学》第4期)

③《意象--诗魂腾飞的霞云》(《语文知识》第10期)

(设计者:唐兴燕)

(唐兴燕)

www.pep.com.cn/

篇15:送教下乡听课心得感言

送教下乡听课心得感言

1 、感受到中学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上,教师讲解少,学生活动多。预习、展示直至解题反馈,学生始终是主角。预习时学生自己提炼、归纳、总结甚至设计考题,展示时有个性的表述,以及解题反馈中学生轮流上讲台,讲步骤、说答案、论原理、作补充等等,学生的表现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大方的。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他们的内心感受和认识就很深刻。我想,放手让学生表现,也就是xxx中学敢于放手改革,而成绩还能名列前茅的原因之一吧。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学习将会成为习惯,将学习作为快乐的享受将成为他们终身享之不尽的财富。

2、小组合作不是摆设,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

与我们平时的分组学习不同的是,xxx中学的分组学习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六人一组,从预习到展示到反馈,小组学习讨论一直是课堂的核心组织单元。虽然期间有分有合,有个人的小黑板展示,有在全班师生面前的解题分析,但小组学习依然是隐性、潜在的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的意义远不至于此,它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共享能力。有一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一个女孩是小组长,在组织预习时,俨然是一名教师,充满了自信,安排井井有条。我想,这种合作学习方式长此以往,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领导才能的有用人才。

3、小黑板展示作业体现透明、开放的教学思想。

我们学习相关经验,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增加小黑板的模仿上,重要的是我们要透过小黑板看到其背后的意义所在。这是xxx教学思想的最直接、鲜明的体现,它把学生的思想、思路、思维结果展示给大家,展示给老师和同学,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作业形式。这样与写在作业本上不同的是,首先学生有自我批评意识。每个人都是要强、上进的,不愿将错误呈现给大家,所以就有了检查意识、规范意识,字要写得工整,表达不要出错;第二,学生能互相批评,互相学习,看出别人的错误也就警示自己不再犯类似的错。这样,印象深刻,学习效果好。

篇16:《父亲、树林和鸟》教后反思感言

《父亲、树林和鸟》教后反思感言

本篇课文充溢了童真童趣。阅读它,仿佛自身也会回归到一个小朋友。更喜欢的是和小朋友们一起走进课文,享受童思的飞扬,童言的奇妙。今天,教学《父亲、树林和鸟》,随着文本,我们来到了一个雾蒙蒙的树林。很恬静。有“我”,有“父亲”。

“我”看不见一只鸟飞也听不到一声鸟叫,父亲却说有不少鸟。“神”的是父亲刚说鸟要唱歌了,果真就听到了鸟的歌唱。父亲还说鸟有鸟味,父亲还知道鸟最快活的时候和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时候。在“我”的眼里父亲真是鸟的专家,鸟的知音,鸟的喜好者。

阅读这样的文本,犹如温习着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每一个字符中流淌的是人与自然本应和谐相融的片片情愫。

之前听过别的老师说这是一片难上的课文,有些高年级课文的'味道,作为三年级的小朋友来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在充沛预设的基础上,引领大家反复诵读,用心体味。我并不在于挖掘的意蕴有多深,而在于情感的流露有多真。

在听完课文录音后,我板书了“父亲 鸟”,要求中间加一个词语。

小朋友们说出了“父亲爱鸟。”“父亲喜欢鸟”。“父亲关心鸟。”点着头,表示着我的满意。这时,骆思佳举起了小手,“我觉得可以加了解,父亲了解鸟。”

“了解!真是一个好词!”。于是,我们牵着“爱”的情脉,踏上“喜欢”的林荫,去寻找一份“关心”,一份“了解”。

小朋友们的世界就是多姿多彩,一经打开心窗,清新的小花便会探出头来,惹你喜爱不已。如下面一段文字的品读: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父亲在观察叶子的动静中就知道林中有鸟儿,说明他很关心鸟。”“我从话音很轻,看出父亲非常非常爱鸟。假如大声会吵着了鸟儿。”“我从生怕惊动了鸟儿,看出父亲很了解鸟。因为现在是雾蒙蒙的清晨,也许小鸟还在睡觉呢。”

“父亲那么的爱鸟,又是那么的了解鸟,父亲一定知道此刻的鸟儿正在做什么。你们能猜测一下吗?”“也许鸟妈妈鸟爸爸刚刚醒过来,正伸着懒腰呢。”“也许鸟婴幼儿还在甜甜的睡梦中,与花蝴蝶嬉戏,呵呵……”“也许刚起床的鸟儿正在梳理着蓬松的羽毛。”“也许……”

“哦,为了不打搅鸟儿的梦,为了不惊扰鸟儿的清闲,所以父亲的话音这么的轻轻。来,谁会读好父亲的话?”无需多讲,朗读的时候,小朋友们的声音很轻柔很投入很动情。在品闻“鸟味”时,有小朋友说:“鸟味是树上飘下的一根羽毛,还带着淡淡的体温。”“鸟味是晨雾中飘来的一股暖流,只有父亲一样的鸟的知音才会闻得到。”在感悟“快活”时,有小朋友说:“鸟儿唱歌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候,那么父亲是鸟的朋友。朋友才会快乐着朋友的快乐。”在研究“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时,有小朋友说:“假如父亲是猎人的话,那么他一天就会打中许许多多的鸟儿。”“我真高兴是因为父亲那么的爱着鸟了解鸟。”“我真高兴,传达的是这个小男孩也是那么的爱鸟。”……

“是呀,我们相信‘我’不只仅是一个爱鸟者,还将在父亲的影响下成为一位鸟的知音,鸟的朋友。”

课快结束了,小朋友们纷纷表达着心中的想法。“星期天,我要和小伙伴们到树林里听小鸟唱歌。”“我要买一些鸟的书来看,来了解鸟的习性。”“树林没有了鸟儿,天空没有了鸟儿,这个世界不再美丽了。”“我们可以成立红领巾护卫队,解救受伤的小鸟……”

小朋友们的话语是稚气的纯洁的,祝愿他们能把课堂中升腾出的一份份美丽情愫积淀起来,然后饱蘸心灵的笔墨,将生命里的“爱”字书写得越来越醒目。

篇17:早教宝宝毕业家长感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孩子们:

大家好!

我是**的妈妈,很高兴能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追忆孩子们在**早教成长的点点滴滴,分享几年来**早教给我们留下的美好回忆,交流在这期间积淀下的生活感悟,同时,我也怀着一份感恩之情献上一份真挚的谢意!

学校一流的条件,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多元的课程,让孩子们提高了学习、动手、表达和思维能力;先进的教法,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合作与交友;优秀的老师,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和自信心,最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看着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而且得到了最好的启蒙教育,身为家长,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

这段时间来,我们亲眼见证了早教中心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硬件设施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不定时的对老师培训,更加增强了各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任课老师,从孩子的日常生活能力到各种技能的培养,从行为习惯养成到微妙的心理反应,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家长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在离开这里以后,也将深深的留恋在这里度过的无忧无虑、纯真无暇的幼儿园时光。

不知不觉**已在这里度过了精彩的时光。点点滴滴见证了女儿的成长和老师的辛劳!初来到这儿的女儿,是个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任性、娇气的小女孩,在各位老师与阿姨的细致照顾辛勤教导下,已成长为懂事、开朗、自信,听、说各方面全能发展的孩子!在此,我谨代表**的家人向何园长、向**的任课教师、向**阿姨表达一份真挚和特别的谢意!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孩子们,转眼之间,你们就要离开细心照顾、辛勤教导、深爱你们的老师,踏入不同的校园,踏上新的征程。当你们胸前飘扬鲜艳的红领巾的时候,当你们继续在学海中遨游的时候,当你们长大后工作在各行各业的时候,相信你们还会记起在**早教的快乐生活,相信你们还会记起老师们如沐春风的话语和殷切的目光!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呵护这种最真、最纯的情意!让我们共同珍藏这段最难忘、最美好的回忆!

毕业了,让我们铭记这一刻!

毕业了,希望我们常联系!

孩子们,让我们挥挥手跟**早教说一声再见!这再见里有真诚的谢意,也有沉甸甸的祝愿,祝愿**早教蒸蒸日上,兴旺发达!祝愿我们亲爱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相伴!希望你们越飞越高!希望你们的明天更精彩!

谢谢大家!

篇18:宝宝早教的家长感言

今天带10个月的宝宝参加了一次早教课的体验互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小时课程,2个宝宝参加,我能感觉到宝宝跟另外一个宝宝一比较,优缺点就出来了。

我家宝宝比较爱动,喜欢自己玩。遇到同龄宝宝的家长都说,自己家孩子在家很爱动,出去就比较安静。可是我家宝宝在家和在外面一个样,都是静不下来。到处要看到处要摸,好奇宝宝一个。

10个月的宝宝很多都学会了一些小手势,比如再见,谢谢,欢迎之类的。我家宝宝教她她都要把小手缩回去,不肯学,就要玩自己的。现在会的抓挠,叫妈妈爸爸之类的都是她愿意自己会说会做的。

她对音乐很有感觉。一听见儿歌就会身体跟着摇摆。比较有主见,自己想要的就会拼命表达出来。

今天上课的时候,旁边的小朋友安静地听老师说话,配合老师做游戏,还会再见。跟她一比我家宝宝这些都没怎么做到。作为家长我感到很没面子。本来说好不回去听早教中心的广告宣传,上完课之后也有点心动了。希望宝宝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出去能跟其他宝宝有的比。

可是走出早教中心,我的内心不断问自己。宝宝现在不上早教课会差很多吗?不会学再见以后就学不会了吗?不会把小“饼干”扔到小猪里,就一定比其他宝宝差吗?不能跟别的宝宝一样坐得住就一定比别的宝宝差吗?

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上上周参加了一个宝宝爬行比赛,因为潜意识里觉得宝宝应该拿个第一来,这样才有面子。结果比赛那天人山人海,宝宝五人一组凑满就开始。宝宝还没有熟悉场地,场地是挤挤的每个“跑道”还竖了两个小门洞。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宝宝好陌生。站在那里的时候还能看到在终点的我,趴在那里的时候,人声鼎沸的环境下,既看不到我也听不到我的呼唤。结果原地一步没爬,倒数第一了。

篇19:宝宝早教的家长感言

我之前一直认为没必要带宝宝上早教,总觉得只要多带宝宝出去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就可以了。后来带宝宝上了一节积木宝贝早教体验课后,发现宝宝很喜欢,玩得很开心,所以就报了名。

很多家长都问上早教到底能学到什么。我个人觉得早教的效果没法立杆见影,是个长期的过程。

很多人戏谑的说:“结了婚,变化最大的不是老公,是老人。”撇开狗血剧情、心灵鸡汤,其实老人和年轻人在带孩子方面本质最大的相同都是关心孩子,而最大的不同,是教育理念不同。

记得第一次参加积木宝贝父母课堂,心理学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不要给孩子贴标签的育儿理念,并通过卷入式的实验,在大人后背上贴上一些“小讨厌”、“美丽的”便签纸,使大人体会到,如果大人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孩子,会对他的成长产生诸多影响。

那天,是孩子奶奶和我一起听的课,听完课,她的感触特别深,知道如果养出个“小皇帝”,以后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从那以后,她再不“惯着”孩子了。说真的,我家隔代教养的问题就是在积木宝贝课堂里解决的。

篇20:宝宝早教的家长感言

第一次试听课时,安安大哭赖在门口不愿进教室;因为家人不支持我送安安上早教,我因为生气而争辩,伤心流泪;初期上课时安安的不适应、不配合,让我抓狂愤怒……这些都还历历在目,但安安却在不经意间长大了,改变了。

我发现:曾经害怕不敢钻的圆筒,已经能够熟练地钻来钻去了;曾经一定要我扶着才可以走的独木桥,已经能够稳稳地自己走了;曾经连看到都会怕到大哭的毛绒玩具,已经能够和别的孩子一样抱着玩了……那一瞬间,感动已经不能用言语来形容。

曾经我也一遍遍地问自己,这么辛苦,还和家人闹的不开心,值得吗?我该坚持吗?也曾迷茫,疑惑,退缩。但是,最终,我庆幸我坚持了下来。上早教的初衷不是希望安安比别的孩子聪明多少,优秀多少,而是希望她的天地可以更大些,把这朵温室的小花扔出去,多经点事,多受点打击和挫折。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确实从安安的课堂表现和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中发现了她的一些不足,但也有很多闪光点。我觉得,孩子是需要去发现的,早教给了我发现孩子的更多可能的途径,这是在家庭教育中无法获得的。同时,我自己也在成长着,从老师和其他妈妈那里,我学习吸收如何更好地处理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这是从育儿书中无法获得的,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在我已经能更好地转移和安抚安安的情绪,从而达到双方的平衡,而不是以硬碰硬,搞到两败俱伤。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也很神秘,需要探索和发现,在这段旅途中,我和孩子一同成长。

备课本教后反思范文

一致的近义词

早教毕业感言

大学生早教感言

备春耕生产情况汇报

备孕计划

优秀护士带教获奖感言

八一致军队老干部慰问信

商务谈判:签合同怎么达成一致

主谓一致讲与练

“备教一致”感言(共2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备教一致”感言,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